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247.33KB ,
资源ID:407181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0718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docx

1、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第三章 遗传和染色体课时1 基因的分离定律考点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C级 (认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性和他在近代遗传学上的地位;分析孟德尔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认同孟德尔的实验方法和研究步骤,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基础总结回顾1.孟德尔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2. 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3.杂交的操作方法过程?理解1.实验设计的一般过程2.实验设计的遵循原则练习巩固1.孟德尔豌豆杂交获得成功的首要原因是( )A.正确的选用了实验材料 B.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研究方法C.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D.科学的设计了实验程序2. 如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试验过程

2、图解,请仔细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 ,母本是 。(2)操作叫 ,操作叫 ;为了确保杂交试验成功,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时间上 ,操作过程中要 ,操作后 。考点2: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C级 (列举生物的性状及表现方式,区别性状及相对性状;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区别纯合子与杂合子,等位基因、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基因型与表现型,杂交、测交与自交等遗传学概念;运用模拟实验,体验遗传因子通过分离及自由组合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应用遗传因子的假设,解释与分析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的现象;应用分离定律解释遗传现象;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以及

3、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应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释遗传现象;举例说明遗传规律指导育种工作及人类遗传病防治)基础回顾(一)遗传学的基本概念(1)交配类:杂交、自交、测交、回交、正交和反交(2)性状类型: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3)基因类型: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4)个体类型:表现型、基因型、纯合子、杂合子 (二)基因的分离定律: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 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 存在的。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的。(2)遗传图解:3.对分离现象

4、解释的验证:(1)测交:目的:预测(遗传图解):实验:结论:(2)间接验证:4.基因分离定律:(1)实质:(2)细胞学基础:(3)适应条件:5.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1)正确解释某些遗传性状:(2)指导杂交育种:(3)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理解1.相对性状中显、隐性判断(设A、B为一对相对性状)(1)定义法(也叫杂交法):若ABA,则A为显性,B为隐性;若ABB,则B为显性,A为隐性(2)自交法:若AA,则A为纯合子,判断不出显隐性;若AA,又有B,则A为显性,B为隐性。2.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1)隐性纯合子:表现为隐性性状的个体是隐性纯合子。(2)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设A、B

5、为具有相对性状的个体,且A为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B为具有隐性性状的个体。自交法:若AA,则亲本A为纯合子;若AA,又有B,则亲本A为杂合子。此方法是适合于大多数植物的最简便的方法,但不适用动物。测交法:若ABA,则亲本A为纯合子;若ABB,则亲本A为杂合子;若ABA、B均出现,则亲本A为杂合子。3.基因分离定律的概率计算:(1)用分离比直接计算(2)用配子的概率计算:先算出亲本产生几种配子,求出每种配子产生的概率,再用相关的两种配子的概率相乘。(3)杂合子自交n代后,纯合子与杂合子所占比例的计算:当杂合子(Aa)自交n代后,后代中的杂合子(Aa)所占的比例为1/2n,纯合子(AA+aa)所占的

6、比列为1-1/2n。4.遗传规律中的解题思路与方法:(1)正推法:由亲代基因型配子基因型子代基因型种类及比例.(2)反推法:已知表现型或基因型,推导出亲代的基因型.5.遗传系谱图的解题步骤:(1)确定显隐性关系;(2)根据性状写出每一相关个体的可能基因型;(3)从隐性性状入手,确定亲代或子代基因型;(4)依据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进行概率计算.拓展1、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2、基因分离定律与减数分裂的关系练习巩固1属于生物的相对性状的是A. 豌豆的高茎与矮茎 B. 兔的长毛与狗的短毛 C.番茄的红色与茄子的紫色D.兔的长毛与黑毛2.玉米的高甜对非甜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两袋高甜玉米种子(编号为甲、

7、乙),已知其中有一袋是纯种。下列能够鉴别并保留高甜玉米种子的最简便方法是A甲乙 B甲乙,F1反复自交 C甲、乙分别与隐性个体测交 D甲甲,乙乙3奶牛毛色黑白斑对红白斑是显性,要鉴定一头黑白斑公牛是否为纯合子,最简单的实验方案是A与纯种黑白斑母牛交配 B与杂种黑白斑母牛交配 C与纯种红白斑母牛测交 D研究其双亲的表现型4. 在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用R、r表示)。从下面的杂交实验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红花为显性性状B红花A的基因型为RrC红花C与红花D的基因型不同D白花B的基因型为Rr5.为了鉴定右图中男孩8与本家族的亲缘关系,下列方案最科学的是

8、 A.比较8与1的常染色体DNA序列B.比较8与3的X染色体DNA序列C.比较8与5的Y染色体DNA序列 D.比较8与2的X染色体DNA序列6.下面哪些方法不适合验证杂合子的基因型A.自交 B.测交 C.杂交 D.花粉鉴定法7.下图的4个家系,带阴影的为遗传病患者,白色表现正常。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能是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 B.肯定不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乙C.家系甲中,这对夫妇再生一患病孩子的几率为l4 D.家系丙中,女儿一定是杂合子8.假如人群中每10,000人有1人患白化病。据图判断,以下正确的有A.1号个体携带色盲基因的可能性是1/2B.3号和4号打算再生一个肤色

9、正常的女孩,其可能性是3/8C.如果11号与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女性结婚,则不会生出患白化病的后代D.11号所患的两种遗传病,其基因来源都与2号有关9.人的耳垢有油性和干性两种,是受单基因(A、a)控制的。有人对某一社区的家庭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单位:个)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 。一对油耳夫妇生了一个干耳儿子,推测母亲的基因型是 ,这对夫妇生一个油耳女儿的概率是 。 从组合一的数据看,子代性状没有呈典型的孟德尔分离比(3:1),其原因是 。若一对干耳夫妇生了一个左耳是干性的、右耳是油性的男孩,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课时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考点2:基因的分

10、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C级 (列举生物的性状及表现方式,区别性状及相对性状;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区别纯合子与杂合子,等位基因、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基因型与表现型,杂交、测交与自交等遗传学概念;运用模拟实验,体验遗传因子通过分离及自由组合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应用遗传因子的假设,解释与分析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的现象;应用分离定律解释遗传现象;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以及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应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释遗传现象;举例说明遗传规律指导育种工作及人类遗传病防治)基础回顾1.实验现象(提出问题)(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2)现象:F2中出现不同对性状之间

11、的 F2中4种表现型的分离比为 2.理论解释(作出假设)(1)解释: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控制F1产生配子时, 分离, 自由组合受精时,雌雄配子 结合(2)图解:3.测交(实验验证)(1)实验(遗传图解):(2)结论:4.实质(得出结论)(1)两对(或两对以上)成对的遗传因子分别位于两对(或两对以上)同源染色体上(2) F1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自由组合5.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6.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7.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理解1.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区别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研究性状控制性状

12、的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细胞学基础遗传实质F1基因对数配子类型及比例F2配子组合数基因型种类表现型种类表现型比F1测交后代基因型种类表现型种类表现型比联系2.自由组合问题的解决方法-分解组合法将多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分解为若干个分离定律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将各组情况进行组合.3.将两种遗传病之间具有”自由组合”关系时,各种患病情况的概率如下:序号类型计算公式1患甲病的概率m2患乙病的概率n3只患甲病的概率4只患乙病的概率5同患两种病的概率6只患一种病的概率7患病的概率8不患病的概率【拓展联系】1.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与基因重组的辨析2.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与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的概

13、念辨析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育种上的应用4.如何判断不同的精子是否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如果在四分体时期,不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则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2种精子细胞,其基因型或染色体的颜色两两相同。如果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了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则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4种精子细胞,其基因型为AB、ab、Ab、aB;其颜色为:没有发生交叉互换的二条非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染色体的颜色相反、发生交叉互换的二条非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染色体的颜色互补。【练习巩固】1.现有三个番茄品种,A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B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C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

14、色体上。若要获得aabbdd植株至少需要几年A.2年 B.3年 C.4年 D.5年2.已知某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的个体,Aabb:AAbb=1:1,且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个体之间能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A.1/2 B.5/8 C.1/4 D.3/43.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据表分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组合序号杂交组合类型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抗病红种皮抗病白种皮感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一抗病、红种皮感病、红种皮416138410135二抗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1801841

15、78182三感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140136420414A.6个亲本都是杂合体 B.抗病对感病为显性C.红种皮对白种皮为显性D.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4.数量性状通常显示出一系列连续的表型。现有控制植物高度的两对等位基Aa和Bb,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以累加效应决定植株的高度,且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纯合子AABB高50厘米,aabb高30厘米,这两个纯合子之间杂交得到Fl,再自交得到F2,在F2中表现40厘米高度的个体基因型不包括A.aaBB B.AAbb C.AABb D.AaBb5.已知玉米籽粒黄色对红色为显性,非甜对甜为显性。纯合的黄色非甜玉米与红色甜玉米杂交得到F1 ,F

16、1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不正确的是A.自交结果中黄色非甜与红色甜比例3:1B.自交结果中黄色与红色比例3:1,非甜与甜比例3:1C.测交结果为红色甜:黄色非甜:红色非甜:黄色甜为1:1:1:1D.测交结果为红色与黄色比例1:1,非甜与甜比例1:1 6.番茄果实的红色对黄色为显性,两室对多室为显性,植株高对矮为显性。三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三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育种者用纯合红色两室矮茎番茄与纯合黄色多室高茎番茄杂交。下列对他实验与结果预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三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F1可产生8种不同基因组合的雌雄配子C.F2代中的表现型共有9种 D.F2代中的基因型

17、共有27种7.已知A与a、B与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个体进行杂交,产生的Fl再自交产生F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则F2的双显性中杂合子占12B.若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则F2中纯合子占14C.若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同一对相对性状,且只要存在一个显性基因,个体便表现为显性,则F2的表现型比例为15:1D.若只有A、B同时存在,个体才表现为显性,则F2的表现型比例为9:78.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现有基因型WwYy的个

18、体自交,有关于代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叙述,正确的是cA.有9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为wwYy、WwYy的个体表现为白色B.有9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为Wwyy、wwyy的个体表现为绿色C.有3种表现型,性状分离比为1231D.有4种表现型,性状分离比933l9.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 Y )对绿皮基因( y )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 ( W)存在时,则基因 Y 和 y 都不能表达。现在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A .四种 9 : 3 : 3 : 1 B .两种 13 : 3 C .三种 12 : 3 : 1 D .三种 10 : 3 : 310.狗皮毛的颜

19、色受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与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表现型有三种:沙色、红色和白色。经观察绘得系谱图如下,请分析回答:(1号、2号为纯合子)(1)以上图示性状遗传遵循孟德尔的什么遗传定律? _。(2)1号和2号的基因型是_。(3)6号和7号的后代出现三种表现型的根本原因是_,其比例为_。(4)若已知8号不带有B基因,则15号的基因型为_。若12号与一白色雌狗交配,则生出沙色狗的概率为_。11.玉米植株的性别决定受两对基因(Bb,Tt)的支配,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玉米植株的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1)这两对基因在决定玉米植株的性别时遵循的遗传定律

20、为 。(2)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BBtt的雌株杂交,F1的基因型为 ,表现型为 ;F1自交,F2的性别及比例分别为 。(3)基因型为 的雄株与基因型为 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1:1。基因型B和T同时存在(B T )T存在,B不存在(bbT )T不存在(B tt或bbtt)性别雌雄同株异花雄株雌株12.雕鸮(鹰类)的下列性状分别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A、a和B、b表示.其中有一对基因(设为A、a)具有纯合致死效应。巳知绿色条蚊雕鸮与黄色无纹雕鸮交配,Fl为绿色无纹和黄色无纹,比例为ll。当F1的绿色无纹雕鸮彼此交配时,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色

21、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632l。请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雕鸮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为 。(2)F1的绿色无纹雕鸮彼此交配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 ,占其后代的比例为 。(3)Fl中的黄色无纹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13.家禽鸡冠的形状由两对基因( A和a,B和b)控制,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与性别无关。据下表回答问题:项目基因组合A、B同时存在(A B 型)A存在、B不存在(A bb型)B存在、A不存在(aaB 型)A和B都不存在(aabb型)鸡冠形状核桃状玫瑰状豌豆状单片状杂交组合甲:核桃状单片状F1:核桃状,玫瑰状,豌豆状,单片状乙:玫瑰状玫瑰状F1:玫瑰状,

22、单片状丙:豌豆状玫瑰状F1:全是核桃状(1)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 :甲组杂交F1代四种表现型比别是 。(2)让乙组后代F1中玫瑰状冠的家禽与另一纯合豌豆状冠的家禽杂交,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在理论上是 。(3)让丙组F1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表现为玫瑰状冠的有120只,那么表现为豌豆状冠的杂合子理论上有 只。(4)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个体杂交,它们的后代基因型的种类有 种,后代中纯合子比例占 。课时3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考点3:伴性遗传 C级 (概述生物性别决定的类型,解释人类性别比接近1:1的原因;概述位于性染色体上基因传递及表现的特殊性;举例说明伴性遗传及其特点;举例说出常见的几

23、种遗传病及其遗传特点;举例说明伴性遗传知识与人类遗传病防治及生产实践活动的关系)【基础回顾】(一)性别决定:1.细胞内染色体类型:2.性别决定的方式及代表生物:3.人体细胞的染色体组型:男性体细胞 、精子 女性体细胞 、卵细胞 4.人类中男女比例为1:1的原因(二)伴性遗传:1.概念:2.类型:(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实例:特点:典型的遗传图解(以红绿色盲为例:(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实例:特点:(3)伴Y染色体遗传:实例:特点:【理解】1. 伴性遗传与遗传的两大定律有什么关系?如何判断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2.若后代甲病的患病率为a,乙病的发病率为b,则后代的患病情况分为哪些情况?它们的概

24、率分别是多少? 【拓展】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练习巩固】1.下图是人类某一家族遗传病甲和遗传病乙的遗传系谱图(设遗传病甲与A和a 这一对等位基因有关,遗传病乙与另一对等位基因B和b有关,且甲乙两种遗传病至少有一种是伴性遗传病)。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病为伴性遗传病 B.7号和10号的致病基因都来自1号C.5号的基因型一定是AaXBXb D.3号与4号再生一个两病皆患男孩的可能性3/162.一对等位基因经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形成的DNA片段长度存在差异,凝胶电泳分离限制酶切割的DNA片段,与探针杂交后可显示出不同的带谱(如图I所示)。根据该特性,就能将它作为标记定位在基因组的某位置上

25、。现有一对夫妇生了四个儿女,其中I号性状表现特殊(如图),由此可推知四个儿女的基因型(用D、d表示一对等位基因)正确的是 A.1号为XdXd B.2号为XDY C.3号为Dd D.4号为DD或Dd3.右图所示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设为D、d)、 乙(基因设为E、e)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症。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6的基因型为DdXEXe,7的基因型为DDXeY或者DdXeYC.7和8生育一个两病兼患的男孩的几率为1/16 D.13所含有的色盲基因来自2和34.下图是一对夫妇和几个子女的简化DNA指纹,据此图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基

26、因标记母亲父亲女儿1女儿2儿子A.基因I和基因II可能位于一条染色体上 B.基因IV与基因II可能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C.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D.基因V不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5.下图是某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病是由一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B.7号与8号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几率是1/6C.11号带有致病基因的几率是3/5 D.12号带有致病基因的几率是1/26.半乳糖血症是一种人体不能利用半乳糖导致半乳糖在肝脏堆积及心智迟滞的遗传病。右图为某半乳糖血症家族谱系图。根据系谱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带有致病基因的男性个体不一定患病C.10为杂

27、合体的几率为2/3D.若14与一患者婚配,所生儿子患病的几率为1/37.下图是一种伴性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病是显性遗传病,一4是杂合子B.一7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都不患病C.一8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都不患病D.该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人群8.下图的甲为某家族遗传性肾炎(显性基因A,隐性基因a)和苯丙酮尿症(显性基因B,隐性基因b)遗传系谱图;乙表示家族中一些个体体内细胞分裂时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一对为性染色体)形态及遗传性肾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试分析回答:(1)乙图中B所示细胞中含染色体组数为 ,C所示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 。(2)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在

28、图甲1体内存在的是 。(3)甲图中1的基因型为 ,个体U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若已知个体U为苯丙酮尿症女孩,则2和3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为 。9.科学家发现睾丸决定基因是人睾丸发育的必要条件,人睾丸决定基因一般位于Y染色体上,当含该基因的一段Y染色体易位到其它染色体上,人群中会出现性染色体组型为XX的男性(每20000名男子中有一个)。下列为某家系患某种伴性遗传病的遗传图谱,请分析回答:(1)该遗传病位于 染色体上,属于 遗传。(2)6号个体的睾丸决定基因可能位于什么染色体上? 。(3)若不考虑基因突变,请解释6号个体不患该伴性遗传病的原因。(4)7号个体和8号个体再生一个患该伴性遗传病女孩

29、的几率是 。10.下图为人类的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甲病(由A或a基因控制)和乙病(由B或b基因控制),已知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请回答:(1)甲病的遗传方式:属于 染色体上 性遗传。(2)写出I1 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所产生卵细胞的类型: 。(3) 写出10的基因型: 。(4)若8与11结婚,生育一个患甲病子女的概率为 ,生育一个只患一种病子女的概率为 。若8与人群中表现正常的男性结婚,已知正常男性人群中甲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10000,则生育一个患甲病子女的概率为 。因此,应禁止 结婚,以降低后代遗传病的发病率。11.据研究发现某些植物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其某种基因型的花粉粒出现不育(花粉粒死亡)的现象。某种雌雄异株的草本经济植物,其叶型有宽叶和窄叶两种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