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29.24KB ,
资源ID:409120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09120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发展心理学复习指导.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发展心理学复习指导.docx

1、发展心理学复习指导第一章 绪论一、发展心理学的定义1. 心理发展的内涵在地球上众多生物构成的进化等级中,人类处于最高等级,具有与其他物种相区别的本质特征。人类所具备的高级心理机能和社会结构,是种系进化和个体发展的产物。从种系进化的角度来看,心理发展是人类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后获得高级心理机能和人类社会结构的过程。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心理发展是一个人要获得高级心理机能、要成为能够适应社会的一份子所必须经历的一个发展过程。从成熟意义上来讲,心理发展是指各种心理过程向着机能水平提高、协调性加强的方向发展。(早期认识,非专业人员的理解)。从现代意义上对心理发展内涵的理解,即包括成熟意义上的发展,还包括伴

2、随生理机能的衰退而出现的心理过程的有规律的变化。2. 研究成年期和老年人心理发展的意义研究成年期和老年人的心理发展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一,成年个体的心理同样具有发展的潜力。1) 在生理成熟之后,个体的心理并不是静止不前的(即心理还在发展)。2) 个体要面临各种各样的任务,每种任务都代表了社会对一个人在特定时期的发展要求。3) 个体应付这些任务的情况,决定了他成年期的生活质量,以及对生命意义的看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第二,儿童的发展与其生活中的重要他人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成人的问题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儿童的发展(如父母婚姻、工作压力、经济的问题,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及情绪问题

3、等)。第三,研究老年人的心理有助于解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福利和安置等问题,(如保障老年人权益、充分发挥老年人的经验和智慧等),有利于从不同视角认识生理与心理的关系、理解心理活动的本质。3. 除成熟期心理机能的进行性发展外,心理发展还包括 成年期 的心理变化和 老年期 心理的退行性发展。(填空)4. 心理发展是在生理成熟发展的基础上,在社会环境影响下进行的,年龄或 社会角色是心理发展的重要参照系。5. 什么是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个体自出生至生命结束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亦称为毕生发展心理学。6. 发展心理学是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发展心理学即是理论性很强

4、的基础心理学分支,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7. 任何学科中的研究问题都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描述现象,另一类探讨现象发生的原因和过程。这两类问题分别称为“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描述性研究是学科发展的基础,解释性研究是学科成熟的标志。8.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1) 描述性研究是指描述个体心理发展模式的研究。例如:智力、语言、记忆、人格是怎么发展的。描述性研究在发展心理学的早期阶段,以及新的研究领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2) 解释性研究是探讨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机制的研究。例如: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的作用方式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5、等。通过解释性研究能够获得对心理本质的认识,也能为干预心理发展过程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二、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9. 在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中,存在三种争论:遗传与环境之争(也称“自然与教养之争”)、连续性与阶段性之争、普遍性与相对性之争。10.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分为两类:一类为先天遗传因素和生物(或成熟)因素;另一类为后天环境因素和文化(或教育)因素。11. 先天遗传因素表现为一个人内在的基因结构,它不仅决定着一个人的生理特性(如性别、肤色、身高、长相等),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的气质、性格和智力等心理特征。12. 后天环境因素包括一切与遗传相对的、外在于个体的影响因素。(如营养、

6、医疗卫生条件、家庭经济状况、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父母的人格特征和社会关系、社区环境、学校教育、本民族的风俗文化、社会历史、道德价值体系等)(多项选择时能识别哪些因素属于后天环境因素)13. 二因素论:14. 什么是“遗传与环境之争”?应如何看待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请论述关于遗传与环境作用的理论)1) 在发展心理学中,始终存在着关于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在心理发展中作用的争论,通常称之为“遗传与环境之争”。相关的理论主要有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二因素论、交互作用论等。2) 遗传决定论强调遗传对心理发展的决定作用,代表人物是优生学的创始人高尔顿。3) 环境决定论强调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决定作用

7、,代表人物是行为主义者华生。4) 二因素论(试图调和遗传和环境因素的作用)认为遗传和环境因素的作用在心理发展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代表人物斯特恩(也译作斯腾,提出“心理发展是内在本性和外在条件辐合的结果;两种因素同为发展不可缺的因素,所占的比重可因事而异”),吴伟士(“遗传与环境不似相加的关系,而较似相乘的关系”)(注意两个人物的名字,多项选择)5) 交互作用论认为遗传与环境因素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二者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表明,染色体与分子内的物质环境相互作用,基因也存在移位和变化等。其次,基因的作用存在时间表,机体内外的环境因素是影响时间表发挥作

8、用的重要因素。最后,遗传的作用离不开环境因素,遗传决定的只是一种倾向性或易感性,个体是否表现出遗传的性状或心理特征,还要取决于环境因素。在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和不同时期,遗传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会有所不同。交互作用理论还认为,个体自身在其心理发展中起着能动的调节作用,心理结构作为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反过来会影响遗传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过程。(此处可能单独出题目:遗传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回答只要第5部分)15. 连续性与阶段性之争(什么是连续性与阶段性之争?)关于心理发展是连续性的还是阶段性的争论,一般称为“连续性与阶段性之争”。关于心理发展的时间模式有两种观点(“连续性与阶

9、段性之争”的具体内容):1) 一种观点(连续性性观点)认为,心理发展是渐进式的连续的变化过程(从时间维度上看,心理发展曲线是一条平滑上升的曲线)。强调环境因素的理论通常这样认为,如行为主义、社会学习理论、信息加工理论等。2) 另一种观点(阶段性观点)认为心理发展是一个非连续的过程(从时间维度上看,心理发展曲线是一个阶梯状的非平滑折线)。强调生物成熟因素的理论倾向于持这种观点,如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弗洛伊德和艾里克森的新老精神分析理论等。3) 现代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发展既有一定的阶段性,又有连续性,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16. 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本教材的阶段划分)婴儿期:0-1前幼儿期:1

10、-3幼儿期:3-6、7童年期(学龄期):6-12青少年期:11、12-25、26成年期:25、26-60、65老年期:60或65岁以后17. 普遍性与相对性之争(心理发展的普遍性与相对性)“普遍性与相对性之争”,指的是应该注重不同文化中普遍性的心理发展规律的研究,还是注重不同文化和亚文化下心理发展的独特特征,是研究侧重点不同的体现。1) 有的研究者注重对普遍性心理发展规律的研究,他们认为,生物性成熟因素是影响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因此无论哪个民族、哪种文化,心理发展规律应该都是相同的。如皮亚杰的思维发展四阶段是在不同文化中普遍存在的现象。2) 另一些研究者认为,文化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11、它不仅决定了一个人的语言,还决定了思想和行动,因此应该研究不同文化和亚文化下的心理发展的独特特征。3) “普遍性与相对性之争”是研究侧重点不同的体现。当前研究趋势,文化差异和个体差异越来越受重视,是对过去普遍性研究的一种调整。三、发展心理学简史18. 普莱尔1882年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是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9. 自然与教养之争在哲学中可以找到它的渊源,两种极端观点的代表人物分别为洛克与卢梭。代表观点是洛克的“白板说”,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20. 什么是“白板说”?应对此如何评价?白板说:洛克否认存在天赋观念,认为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来自经验;通过联想法则,观念之间发生联结,产生新的观

12、念。他将儿童的心灵比喻为一块“白板”,后天的经验将决定这块白板上将出现怎样的图画。(因此,洛克重视儿童教育,反对体罚)所以,洛克的这种观点被称为“白板说”。评价:1) 洛克看到了经验或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是他思想中的积极成分。2) 但他完全忽略了人的生物属性或先天禀赋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时他没有看到心理与生理之间的联系。21. 什么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应对此如何评价?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卢梭提出了自然主义教育想,认为教育应该顺应儿童的天性。具体观点是:1) 儿童天生具有一些美好而高尚的观念(如公平、慈悲等),儿童是“高尚的野蛮人”2) (在自然的状况下,儿童的美好天性会渐次得到展现,

13、但是在不良的社会制度中,这些美好的天性会被扭曲或掩盖,变得自私与贪婪。因此)儿童教育应该在自然状况下进行,尽量避免社会文化的影响,让儿童的美好天性自然展现出来,并让儿童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知识。评价:1) 卢梭看到了先天因素与儿童自身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强调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他的思想中积极的地方。2) 但是他忽视了教育的作用,对社会制度的批判态度,导致他将人的理想发展与社会制度对立起来,是过分简单化的解决之道。22. 达尔文1) 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同时也是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先驱。2) 达尔文是最早使用日记法记录心理发展过程的研究者之一,着作一个婴儿的传略。3) 达尔文认为,人类的意识

14、与动物心理之间不存在鸿沟,他们在发展上是连续的,心理具有适应环境的机能。23. 高尔顿1) 高尔顿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之一。2) 高尔顿用“家系研究法”论证遗传是决定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3) “优生学”的概念是高尔顿提出来的。24. 普莱尔1) 普莱尔用实验方法研究了婴儿的感知觉能力,并出版了儿童心理一书,1882年,这本书的出版是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25. 霍尔1) 在儿童心理学诞生初期,对儿童心理学研究推动作用最大的人物是霍尔。2) 创办了第一份心理学杂志美国心理学杂志3) 霍尔的代表着作,2部:婴儿研究手记,青少年期:青少年期的心理学及其与生理学、人类

15、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作者名字很简单,着作名称很罗嗦)4) 复演说:霍尔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对人类种族发展历史的重演,他说“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复演说具有明显的遗传决定论倾向。26. 比内、西蒙1) 比内与西蒙是智力测验的创始人。2) 1905年,完成了第一套智力测验比内-西蒙智力测验,并提出了智商概念3) IQ=MA/CA100,IQ智商(也称为比率智商),MA-心理年龄,代表绝对智力水平,CA-实际年龄的智力水平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1. 发生认识论(发生认识论是指皮亚杰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发生认识论是研究儿童关于现实、因果、时间和空间、几何、各

16、种物理量的守恒等概念的形成和心理运算的起源与发展的理论,由于这种理论是从个体发生的角度来研究认识论中的基本问题,所以称之为发生认识论。2. 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和方法学也称作“日内瓦学派”3. 皮亚杰的一个基本思想是,认知活动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 内容、机能、结构 三种属性。认知的内容是动作,认知的机能是适应与组织,结构是一个遵循一定方向和一定次序的变化过程。认知结构称作格式(scheme, 图式)4. 格式(图式):答案一:格式,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中指的是认知结构,它是一种动态的心理结构,最初是一些彼此孤立的简单的无条件反射反射动作,通过适应和组织机能,格式变得更复杂,并彼此融合形

17、成新的格式。(注:“格式”或“图式”,顺答时要一致)答案二:格式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的术语,他将认知结构称作格式。格式是一种动态的心理结构,由一连串的动作组成。5. 同化:当外部刺激作用于图式时,图式总是从已有的水平出发来理解新的知识和经验,图式对输入的刺激加以选择和改造,以使刺激能够被纳入现有的图式中去,这个过程称作同化。6. 顺应:由于新刺激的作用,现有的图式会适当改变以适应外部刺激的特点,这个过程叫做顺应。7. 同化和顺应总是同时出现,不能单独发生。如果只有同化,认知就会停滞不前,心理就得不到发展;如果没有同化只有顺应,心理发展将失去连续性。(选择题,关于同化与顺应的说法,正确的是:)8

18、. 皮亚杰认为,主体认知结构具有主动的选择和建构机能,因此人们将皮亚杰称为“建构主义者”9. 皮亚杰认为,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有四种(多项选择、简答)1) 生物成熟因素2) 动作及与动作相伴随的经验3) 社会互动和社会发展(可能拆开呈现,如A社会互动,B社会发展)4) 先天的平衡过程10. 平衡过程:答案一:先天的平衡过程是发展的最高原则。平衡过程保证了在同化和顺应之间保持着相对平衡的状态,使发展具有连续性,使成熟因素和经验及社会影响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使格式以确定的步伐和顺序向着更高水平的平衡状态发展。它是所有影响发展的因素中最关键的因素。答案二:平衡过程指的是一种使同化与顺应之间保持相对平

19、衡状态的先天的机制,是发展的最高原则。(平衡过程使发展具有连续性,使成熟因素和经验及社会影响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图式以确定的步伐和顺序向更高的平衡状态发展)。11. .客体永存:由于象征性机能的产生,儿童开始认识到一个事物即使不在眼前,它仍然存在于某个地方,这种认识叫做客体永存。12. 客体永存被称为认知发展中的“哥白尼革命”。13. 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14. 守恒:指儿童认识到一个事物的知觉特征无论如何变化,它的量始终保持不变。15. 象征性功能:儿童开始摆脱对具体动作的依赖,可以凭借头脑中对事物的表征表象与语言来进行思维。16. 运算:皮亚杰用运算来代表一种

20、内化的、可逆的动作,这种动作使儿童把过去同一类别中孤立的(替换为:一些)动作表征组合在一起,儿童认识到它们之间的相互补偿或可逆的关系,从面获得对一个变化体系中不变量的认识,因此,儿童的思维开始摆脱现象的束缚,获得逻辑性。17. 自我中心:是指儿童由于思维发展水平低而表现出思维上的种种不足。在感觉运动阶段表现为不能区分自身与外界,在前运算阶段表现为不能表征他人的心理世界(或不具备观点采择能力)。是儿童认识能力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局限性的表现。18. 皮亚杰也使用“中心化”和“去中心化”来取代“自我中心”与“去自我中心”。19. 去自我中心:在感觉运动阶段末期,随着象征性机能的产生,儿童的思维开始摆脱

21、对动作和直接感知觉的依赖,形成对世界的心理表征,懂得事物的存在不依赖于自己对事物的感知觉,所以他开始能够将自我与外界事物区分开来。请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表格,将重要知识点组织起来。20. 里比多: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术语,指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中所携带的心理能量,它具有驱使个体行动以获得满足和快感的作用。21. 超我:是人格结构的一部分,代表的是习俗、道德和法律等社会约束力。它的作用是抑制本我中那些被认为是恶的、可耻的欲望。22. 本我:储藏力比多的人格结构叫做本我,它是与生俱来的,它的活动遵循快乐的原则,即获得快乐就是好的,本我是完全无意识的。23. 自我:是人格中的理性成分,它调

22、节本我与社会的关系,为满足本我的需要而服务。24. 弗洛伊德引用一名诗人的话来说明早期经验的影响“儿童是成人之父”。25. 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五个阶段:1) 口唇期 0-1岁;2) 肛门期 1-4岁;3) 生殖器期 4-6岁;4) 潜伏期(6青春期前)5) 生殖期(青春期)26. 艾里克森的发展阶段与心理危机。记住表格内容Stage名称年龄心理危机主要活动Infant婴儿期0-2信任/不信任,希望饮食Early childhood儿童早期2-4自主/羞耻和怀疑,意志排便Play age学前期游戏期4-7主动/内疚,目的游戏、角色认同、主动性发展(P40,攻击)School age 学龄期7-1

23、2勤奋/自卑,能力学习Adolescence青春期青年期13-19同一性/角色混乱,忠诚尝试社会角色Young adulthood成年初期20-30亲密/孤独,爱情婚姻、工作Middle adulthood成年中期31-65生产/自我专注,关怀养育、提携、分享经验Lateadulthood成年晚期65以上完美/绝望,智慧发现生命的意义27. 维果斯基认为最近发展区比儿童当前的发展水平能够更好的反映心理发展中的个体差异。28. 操作条件作用:是指一种行为的结果改变着该行为发生频率的学习机制。积极的结果称作强化,消极的结果称作惩罚。强化会提高一种行为的发生频率,而惩罚则会降低一种行为的发生频率。2

24、9. 最近发展区: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在得到环境的一定支持或指导下可能达到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范围。最近发展区比儿童当前的发展水平能够更好的反映心理发展中的个体差异。30. 心理社会危机:社会要求在个体心理中所引起的紧张称为心理社会危机。31. 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是关于个体是谁,个体的价值和理想是什么的一种稳定的意识。(P217)32. 观察学习 :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受到强化或惩罚,使自己的行为发生改变,这个过程称为观察学习。33. 高级心理机能:维果斯基认为,高级心理机能指的是由个体内部活动引起的、具有主动性和随意性的、概括的、抽象的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在社会交往的过程

25、中发展起来的。(如观察、随意注意、词的记忆、抽象逻辑思维和高级社会性情感等)。34. 内化:工具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结晶,儿童通过对工具的掌握,就将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文化转化为自己内部的心理结构了,这个过程就是内化过程。简答与论述35. 如何理解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什么是发生认识论?)1) 发生认识论是研究儿童关于现实、因果、时间和空间、集合、各种物理量的守恒等概念的形成和心理运算的起源与发展的理论,是从个体发生的角度来研究认识论中的问题,所以称之为发生认识论。2) 皮亚杰的一个基本思想是,认知活动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容、机能和结构三种属性。皮亚杰将认知结构称作格式,格式是一种动态的心理

26、结构。认知发展的过程就是格式日益复杂化、不同格式日渐融合的过程。3)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心理是在主体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有四种:生物成熟因素、动作及与动作相伴随的经验、社会互动和社会传递、先天的平衡过程。他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4) 皮亚杰对主体与环境的关系持交互作用的观点,强调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必须通过主体的过滤和组织作用才能实现。他认为,儿童智力来源于动作,这是智力活动的本质,体现了皮亚杰对儿童在认知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的强调。另外,他通过守恒概念的发展揭示了儿童逻辑思维发展的规律,在理论上和方法上都

27、是创造性贡献。5) 对皮亚杰理论的批评主要在于:他用来测查儿童能力时所使用的一些科学任务离儿童生活太远,可能低估儿童的能力;他认为发展阶段不可超越,但后来研究证明并非如此;他可能低估了社会交往和教育对儿童认识发展的影响等。尽管他的理论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但仍然是儿童认知发展中最重要的一个理论。36. 试比较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关于心理发展的观点1) 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就是从个体发生的角度来研究认识中的基本问题,所以称为发生认识论。皮亚杰对主体与环境的关系持交互作用的观点,强调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必须通过主体的过滤和组织作用才能实现。他认为,儿童智力来源于动作,这是智力活动的

28、本质。他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2) 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华生和斯金纳认为,心理发展就是行为改变的过程,心理完全是通过后天学习而发展起来的。华生用经典条件反射来解释儿童心理的发展。斯金纳认为人或动物还能通过操作条件反射来学习。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他认为人的认知在行为改变中起着重要作用。3) 这两类观点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行为主义强调环境的作用;而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心理是在主体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在皮亚杰的理论中,主体本身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决定于环境刺激,主体认知结构具有主动选择和建构的机能。4) 相同之处:行为

29、主义理论中的社会学习理论同发生认识论一样,也强调了认知在行为改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7. 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1) 感觉运动阶段0-2岁 特点:婴儿只能通过自身的动作及与动作相联系的感知觉来认识外部世界,尚未形成对事物的表征,没有表象和语言。所以,儿童只能认识此时此地的事物,物体一旦不在儿童的视野内,它就从儿童的心理活动中彻底消失了。到感觉运动阶段末期,婴儿形成了心理表征,掌握了语言和表象,获得了客体永存的认识。2) 前运算阶段 2-6、7岁 特点:产生了象征性机能,儿童开始摆脱对具体动作的依赖,可以凭借头脑中对事物的表征表象与语言来进行思维。前运算阶段的

30、思维是一种象征性思维,它使儿童的思维摆脱了对动作的依赖,另一方面也使儿童的思维局限于现象的世界,从而缺乏逻辑性。前运算阶段思维缺乏逻辑性的表现之一是不具备观点采择能力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的能力。另一个表现被称为泛灵论,既儿童认为一切事物都和自己一样有着感情意愿和想法。第三个特点是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容易受事物的现象所左右,表现出现象论的特点。3) 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特点:儿童的思维开始摆脱了现象的束缚,获得了逻辑性。表现之一是儿童获得了守衡概念,表现之二是儿童获得了观点采择能力:表现之三是儿童获得了对事物的类属关系与序列关系的认识。儿童思维的逻辑性还必须依赖于具体的经验,儿童还没有

31、掌握抽象逻辑思维的结构。4) 形式运算阶段11、12-15岁特点:与具体运算思维相比,形式运算更具有系统性。它可以使儿童解决前所未见的问题或假设性问题,是儿童适应复杂环境最有力的思维工具。38. 为什么说儿童认知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1) 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2) 在感觉运动阶段,儿童思维的自我中心表现为他不能区分自身与外界,他完全生活在此时此得的世界中。在感觉运动阶段末期,随着象征性机能的产生,儿童的思维开始摆脱对动作和直接感知觉的依赖,形成对世界的心理表征,懂得事物的存在不依赖于自己对事物的感知觉,所以他能够将自我与外界事物区分开来。皮亚杰将儿童思维上的这种发展称为去自我中心。3) 在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不具备观点采择能力,在三山实验之类的任务中表现出对他人观点缺乏认识,在语言交流时常常自说自话。进入具体运算阶段后,儿童的思维进一步去自我中心化,能够认识到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往往持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即具备了观点采择能力。自我中心是儿童认知发展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局限性。39. 试比较几种行为主义发展理论在观点上的异同。行为主义发展理论包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