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33.28KB ,
资源ID:4100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100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杨建秋小学英语课题研究阶段报告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杨建秋小学英语课题研究阶段报告Word格式.docx

1、有利于激活教学活动中学习主体的自主、能动、创新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直至达成学习外语最终的层次:“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弥补现行笔试只能检测学生听、读、写基本技能的不足,全面考查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情感态度,使学生在思维、应变、模仿和非言语交流等方面及个性心理品质得到锻炼与提高。三、理论依据: 1、语言学习最佳年龄论: 小学生喜欢重复性的语言活动,乐于带有情景的学习。实验证明,儿童在10岁以前来自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干扰要比10岁以后较少。神经物理临床实验证明,在19岁之间,儿童大脑在语言学习中达到最高的容量。许多科学研究证明,如果不在青春期之

2、前学习语言,这门语言,无论是国语还是外语,是极难学好的,特别是发音上难以达到理想的水平。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医学院的阿瑟托加及其他研究人员已经成功绘制出315岁儿童的脑发育图。这一发表于英国自然杂志上的研究成果首次以图谱方式,详细记载了人脑的发育模式。这些图像为科学家了解不同年龄与学习有关的脑区提供了新的资料。这些扫描图表明,36岁儿童脑中使精神保持警戒和其拟定新行动作用的脑前部发育最快。人脑中与语音有关的脑区在36岁时发育缓慢,但在615岁期间发育加快,此时儿童的发音一般比较纯正。科学家们说:“12岁以后,儿童学习新语言的能力迅速下降。国际上一般认为,儿童在6岁开始学习一门外语最佳,最迟不能超

3、过12岁,即不能在青春期以后开始学习外语。我国小学生大部分学校89岁开始学习外语,在此期间学习外语,可以赶上外语的“可教学期”,同时也给予母语一定的时间进行巩固。我国在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正好是在掌握了汉语的读写。这样,汉语的一些基本概念通常会成为小学生外语学习的敲门砖(the basic concepts of his first language are normally useful stepping stones to those of another,Broughton,1994)。桂诗春教授(1985)认为年龄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大致可分三种情况:(1)3岁至10岁。这些儿童大脑可塑性最

4、强,在语言才能方面呈现差异,能习得自然语音,但容易和母语习惯相混淆。(2)11岁到16、17岁。这些青少年理解语言和文化的能力较强,母语习惯已形成,不会受到多大干扰,长期记忆能力增强。(3)成人。成人的学习目的性明确,有强烈的学习动机,理解和联想能力较强,花时间少,学东西多,但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专心致志地学。年龄小者学外语语音、听说、模仿要比年龄大的人学得快,学得好。年龄大者学外语语法、写作、理解要比年龄小的学得好。2、语言习得临界期(又以为关键期):这一概念来源于生物学,它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临界期阶段,在适宜的环境影响下,个体行为的习得特别容易,发展特别迅速。心理语

5、言学家Lenneberg(1967)首先提出了语言习得临界期的概念,他认为,语言是大脑的产物,语言能力的发展要受到人的生理基础的严格制约。儿童从两岁开始至青春期到来之前,即人出生后的10到12年,人的大脑具有可塑性,大脑中主管语言的区域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其言语中枢尚未定位,大脑左右两个半球都可参与语言学习,语言习得能够自然而轻松地进行。这时语言的理解和产生涉及到大脑的两个半球,整个大脑都参与语言学习,所以吸收新的语言信息就快而易。同时孩子的发音器官柔软,其声带、唇、舌等运动神经的调解有很大的可塑性;青春期到来之后,多数人的大脑已发生了侧化,即人的大脑两侧随着发育的逐渐成熟分别被“赋予”不同

6、的功能。人类语言智力、逻辑、分析的功能逐步被侧化到左半球,而情感的社会功能则渐渐被侧化到右半球。人脑已充分发育成熟,神经系统的弹性逐渐降低,学习语言也就越来越难。由此可见,七岁之前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十三四岁是语言发展的临界期。3、儿童(小学生)学习外语的优势:生理方面:儿童、青少年与成年人在大脑发育方面的差异主要是大脑发育的成熟程度。研究表明,小学生在外语语音学习方面占据优势,而其它能力欠佳。外语的发音学习虽然只是整个语言学习的一部分,但是发音学得好坏对外语学习的成败可能会产生关键性的影响。每人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都有一个主观评价和看法,这种主观评价和看法心理学家们称之为

7、自我形象(self-concept)或自我效能(self-efficiency)。学习外语发音跟它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是因为:人人都有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意识,是一道看不见的心理屏障,包围着我们,维护着我们的自我形象 (青少年在这方面似乎尤其敏感)。初学一门新的语言,若发音不好,特别是在课堂上,在同学和老师之前暴露自己的不足,会对自我形象构成威胁。为了保护自己的形象,学习者会本能地以沉默来应付发音学习,严重者甚至对整个外语学习抱排斥态度。这种由发音引起的心理反应可能导致外语学习动力和自信心的减退,造成学习上的恶性循环。相反,对那些发音潜力开发较早、发音能力尚未退化、模仿能力强的学习者,发音学得

8、既快又好,会引来同学的羡慕眼光和老师的称赞,产生成功的自豪感,改善心目中的自我形象。这种良好的心态无疑会激发学习动力,增强信心,促使学习者更加刻苦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若外语学习选择发音作为学习的重点突破口,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李阳的疯狂英语,以口语为学外语的切入点,吸引了不少学习者。他们的做法迎合了学习者的心理需要,有助于学习者拆除心理屏障,进入学习状态。心理方面:儿童学英语的特点是没有心理障碍,不怕羞、不怕错,喜开口,敢于在集体面前大胆进行语言实践。我们发现,越是小的孩子,越敢大胆用语言表达。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产生一种心理防御性,以保护脆弱的自我。在外语学习过程中,青春期或青春

9、期后的学习者往往会循规蹈矩,瞻前顾后害怕犯错误,被人笑而不敢轻易应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限制了语言学习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语言学习者的态度、动机也是外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所在。儿童对外语的学习兴趣会如他们认识新事物的兴趣一样比较持久,因为他们的认知能力与语言的发展是同步的;好奇常常会导致探究和追求环境刺激行为,所以好奇会产生求知欲望;同时,老师、父母的赞赏、考试取得高分等使儿童更乐意学习外语。对成人来说,不少人学外语是出于考试的压力或由于社会的重视等,因此,学起来就不如儿童那么积极。此外,如果一个外语学习者对外语本身或讲该语言的人抱有否定或敌视态度的话,这势必会影响他外语学习的成功(张力,20

10、05)。而年龄较大的学习者在这方面比起年龄较小者来说要复杂得多。人们发现在外语学习中,对待外语的态度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积极发展趋势,相反会呈消极发展趋势,这也就是说年龄越小的学习者越能在学习中保持积极的态度。认知方面:人的认知能力是处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的。年龄较小者其认知能力是不成熟的,而成年人则拥有相对成熟的认知能力。Newport认为,不成熟的认知有利于语言的学习,与成熟相伴随的学习能力,在某个阶段内有一个高峰,超过此阶段,则开始衰退。Newpor指出,孩子的短时记忆容量有限,这种容量的有限性使得他们在加工语言输入材料时,仅能抽取少量的信息进行加工,不断地以创新的的方式建立语言体系,自

11、然发展,获得地道的英语。而成人拥有较大的短时记忆容量,他们在加工语言输入材料时,能够同时抽取更多的信息进行加工,而同时对众多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是不利语言学习的。具有较成熟的朝前反映能力、认知结构达到了发展最高峰的成年人,更擅长于词法、句法方面的学习,可是他强烈了自我意识使其产生焦虑或抵制情绪而不愿去顺应新的语言,从而限制了认知能力的发展。而小学生具有惯于顺应新刺激的认知心理特点,对新的语言表现出积极合作的态度。另外,年龄越大,母语固化的越厉害,语言学习能力的弹性就越小,对外语学习的抵触越大。4、Swan讲,“语言教学就是教授语言(Language teaching is teaching la

12、nguage)” 在外语学习中,知识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语言知识是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的基础,获得语言能力是学习语言知识的目的。实际上,要想获得语言能力,需要在培养语言技能(skills component)中学习语言知识,知识、技能和能力是语言学习的三个层次。学习外语最终的层次应该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简言之,就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在交际能力的四个特征中,首先的一个就是语言能力,即掌握语音、词汇、语法规则体系,能辨别和选出合乎语法的句子。在我国外语界已经得出比较一致的意见,即交际能力是一个最高目标,在小学和中学外语教学阶段是培养不出这种能力的,因为交际能

13、力是“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能力”。而交际的能力实际上是指交际活动的能力。它是一种准交际能力。在英语课堂上需要教师通过创造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以及表演、图画、竞赛、游戏、唱歌等活动来搭建口语交际实践的平台,让学生改变不敢说英语的状况,以一种强烈的自信,饱满的热情,鼓足勇气,相信自己一定能说好英语、用好英语,敢于在众人面前说英语。形成“在校园里学英语说英语,在校外敢用、能用、活用英语进行得体交际。5、影响外语学习的几个主要因素是:动力占33,才能占33,智力占20,其他占14。因为外语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所以,外语学

14、习者首先要有一种学习外语的强烈愿望,从主观上产生一种动力,然后才能在行动上付诸实施。在口语方面,外向型的学习者(extroverted learners)喜欢交际,胆子大,不怕出错误,常显得自信大方,善于和人交谈,他们要比内向型的学习者(introverted learners)占有一定的优势。但在阅读、写作方面不见得比内向型的人有什么优越之处。 有了错感到难堪,常常焦虑不安的人对学外语有一定的阻碍作用。6、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与现状:新课标二级总体目标中明确规定:培养小学生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

15、话或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同时,在听、说、读、写、玩演视听、情感态度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以对小学阶段的口语要求最高,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语言究其本质是一种交际的工具,这种交际包括口头和书面两个方面,偏颇任何一方面不能算真正掌握了这门语言。现在很多学生从小学 、初中、到高中毕业尽管已经学习了十年英语,可遇到外国友人等需要英语进行恰当、得体交际的情境时,大脑一片空白,不知从何说起,更不知该说些什么,就像是个“哑巴”;因为作为外语学习的中国学生

16、缺乏使用英语进行真实交际的环境。可能他或她的英语高考试卷的得分很高,但那不能算是掌握了英语。从实践的角度看,口语交流的实际意义有时还要超过书面交流,并且从语言本身发展来看,也是先有口头语言再有书面语言的。因此,如何使小学生产生用英语表达、用英语交际的实际内需,激发小学生运用英语的积极性,进一步挖掘小学生学习语言的潜力,为小学生的口语表达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四、实施计划:在课题推行的最初,我们将“卓越口语的培养英语课前三分钟演讲”课题与我们学校的英语教学实际紧密结合,让课题为高效课堂教学服务,唤起学生积极参与英语课堂学习,让学生亲历获得学习英语的成就感,体验成功,从而更加主动学习语言。让学生知道

17、要想学好语言,必须要做到: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思考,积极参与,课下及时复习巩固等,直至良好语言学习习惯养成。另外,在实验中,促使学生逐步掌握英语语言的学习策略与技巧,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2008年2月至6月,我们在课题实施的第一学期:立足课本,夯实基础。重点解决学生“有的说、能说、会说”的问题。2008年9月至2009年1月:这是我们推行此实验的第二学期。针对上学期课题实验的情况,本学期,我们继续在学生的语言输入环节听、说方面下功夫。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有目的英语的听说训练,不仅在课上,而且还延伸到课后。同时六年级学生在课本剧的表演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2009年2月至6月:这是实验的第三学期,

18、主题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朗读水平、课文背诵和课本剧的表演能力。在学生广泛听读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语音、语调知识、英语语感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在要求学生听清读准的同时,还要语音语调正确、优美、流利、节奏感强,富有韵律美。采用的形式:1:让学生课下自由读,课前三分钟一人一句来展示(课文开火车或句子接龙);(2)利用Pair Work 来读、背重点课文。(3)组织班级、校级、区级英语朗读比赛,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种英语口语比赛。五、实施过程:第一学期:以课本语言材料为主,夯实基础。杰斯帕森说:学外语就像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泡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学生必须潜入到水里去,并感受到得其所哉;这样,他最后才

19、能像一个熟练的游泳者那样乐在其中了。有人甚至提出口语表达能力是人的第二仪表(the second appearance of one person)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针对我们外语学习者所欠缺的真实语言交流环境和适宜的语言学习材料,我们以文本的内容为突破口,对课文中的主要句型、句式,词汇等进行课课或单元整合,编成适宜学生说与练的小对话;通过情景再现,引发学生的对话表演、课本剧的role-play;设法帮助学生跨越单词记忆障碍等。首先解决了四年级学生“有的说、我能说、我会说”的问题,通过积极鼓励学生将英语与日常学习和生活相结合,最大限度地运用英语去交流,改掉了我们学生尊口难开哑巴英语的通病 英语

20、课堂是英语教学与活动的主要场合,但仅靠课堂上的几十分钟来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是很难做到的。无论教师怎样精心设计,学生怎样努力,没有课前课后的密切配合,很难实现这一愿望。因此学习外语,仅仅靠课堂上的教学是很不够的,还需要课内课外相配合,增加一定的实践机会。当学生有了要表达的实际内需,还需要有展示语言的实践平台和适宜的口语练习使用环境和语用氛围。每节英语课的“课前三分钟”,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秀”自己英语的舞台。趣味性、刺激性增强了的口语训练,激发了学生勇于学习、模仿、表现的积极性,再加上多元化的评价:自评、他评和师评不同评价方式的运用,使得学生从错误中学习(Learn from mista

21、kes)的热情高涨,明白语言学习是一个“不断丢掉错误”的过程,现在出洋相,是为了将来不出每次开口就是在扔掉错误,实践得越多,错误就会越少。同时,每位学生从口语的准备、展示到听取学生评价的过程中,进一步端正了学习态度、演练了学习语言的方法、掌握了语言的学习策略、唤起更持久的语言学习兴趣。 另外,在一段时间内有计划的让全班参与对话表演,增加了重点知识“复现”的次数,帮助学生于不知不觉中将所学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并形成相应的知识储备。同时,在这一阶段,我还尝试了一些方法解决了学生记忆单词的难题。如:以小组为单位,在保证学生对一单元内所涉及的单词能够准确认读,并掌握词义的基础上,进行一次集中式的突破记

22、忆。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桌两人合作背单词,然后,全班进行听写,前后桌同学进行检查,一词一分,计入两人的总分,根据得分分值情况给予红花奖励;若两人的总分不够得红花,全对者也得红花。通过此法,培养了学生的两两合作,让学生明白只要自己有付出,才能有所获。另外,运用BINGO游戏来锻炼听力和巩固学生的词汇量。 第二学期:具体内容:(1)听力理解检测课课练。1). 易混淆的单词(音、形)的听说或是说读的活动。可以是把整理好的单词,自己预先录好音,让学生进行听音辨别,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组进行朗读。教师巡视或抽查的方式。2). 听句重复。把课本中的、生活实际中的、课外的学生感兴趣的事先录在磁带上,在上课前的五分

23、钟或三分钟进行听说重复活动。先是4-5个单词的句子,然后是较长的句子,再到问句,最后到问句、答句一起来。同时适当改变形式,可以是小组,可以是男同学和女同学,也可以是教师和学生,也可以是几个学生之间进行竞赛,说对一句一分,谁获得的分数高代表的组就获胜。并注意作好记录,一周一记,也可以是一月,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得到巩固和加强。3). 短文的练习。课上选择一篇程度适宜的文章让学生听, 然后完成听力的内容。1.、 其中一个单词你听到出现了几次,这样看似很简单的练习却能让学生获益非浅,一方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学生的听力技能得到了训练和培养。2、接下去更加具体化,有什么东西?有多少样?记下具体的东

24、西和写下相应的数量。3、让学生在小组中按照自己所听、所记录的内容来复述此短文。4、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描述,或进行表演。师生互动不仅是师生语言的对答,更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思想的交流与情感的交融。学生小组听说互动也可促使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它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外语课堂教学,使他们不仅从教师、教材和其它教学材料中获取语言素材,而且从同伴提供的教学资源中受益。(2)课后听读卡及磁带:全班同学都要在每周做到有计划的听读英语2-3次,时间:15-20分钟。要有家长监督协助。鼓励学生们尽量多听不同人士录的磁带或观看简单的英、美等国的英语动画片,收听英语歌曲等。增加学生对不同人说英语的感受力。(

25、3)英语小故事,课本剧等:在课上,以前后桌4人为一小组,编组时注意层次不同学生的合理搭配,学优生做组长。教师提前一周给小组学生提供一篇听力材料,材料难度与学生知识程度相当的小故事和相关问题,有时就是课本中的课文或故事。当然他们也可自己寻找适宜的材料,老师随时提供帮助。他们利用一周的“英语课前三分钟”时间负责将这一听力材料或分角色朗读,或表演,或讲述等方式呈现给全班同学,此小组的四位同学分工负责向班上同学提问并解答。学生在对角色的把握中,将语言的音、形、义做了很好的诠释,明白了语言是表达自己所思、所想的有力工具。最后,全班学生和老师对这一小组的表现进行合理评价。本学期,全班12个组都轮流一次。4

26、、听写:这是提高学生个体英语综合能力水平的好方法。在每个单元即将结束的时候,对本单元的重点句型、词汇等进行听写,既检查了学生知识掌握,又锻炼了学生的英语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理解水平。第三学期:2009.2-6本学期的“卓越口语的培养”的主题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朗读、背诵能力和课本剧的语言表演能力。在前面两个学期对学生进行广泛听说训练的基础上,本学期旨在对学生的英语语感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朗读和背诵一直被中国人公认为学习语文的最传统而有效的方法之一,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英语学习也不例外。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朗读的过程要经过准确地识读单词-通过视觉神经传到大脑神

27、经中枢-大脑神经中枢指挥发音系统准确地发出语音。在连贯的、系统的、成篇的、不间断地识记-朗读中,视觉准确捕捉单词的能力,视觉神经准确、迅速的传导能力,人脑神经系统对发音系统的指挥调控能力等,都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培养和提高。通过朗读和背诵不仅有益于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巩固所学词汇、句型和语法,还有助于他们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听说能力、加强记忆力、培养语感及促进智力的发展。英语朗读的作用巨大,学生通过朗读去充分感知英语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造句、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使对课文内容理解更加形象化,自然而然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语言的感受能力,培养了

28、语感。在引导学生朗读时,首先,我提倡多模仿录音磁带跟读,现在的录音磁带一般都是由英美人士配音,发音很纯正,但模仿的语速开始不宜过快,内容以短小成段成篇的口语体叙述材料为好,因为这些录音材料在语音语调上有各种类型的变化,为此需要有意识地反复跟读,使口齿灵活,适应英语的发音习惯,发音熟练以后,跟读速度可逐步提高。有研究表明,一个学生只要能连续跟读模仿十段标准录音,其发音、语音语调和节奏就能出现质的飞跃,同时对提高听力也大有好处。模仿的重点应放在发音正确,吐字清楚,表达自然,大胆张口,有时不免背诵,以至自说自话提供标准地道的语言输入, 让学生在耳闻目染中, 模仿英美人士的语音语调。在模仿的过程之中,

29、增加了语言的输入,为学生更好地进行口语交流做准备。其次,提倡学生朗读(背诵)时一定要有情感,声音要抑扬顿挫,可配合手势或眼、头、脸等等。除了个人自由朗读,条件许可也可让学生们齐读、分角色读、分组读、领读、指挥读、唱双簧读(一人读一人做动作)等。朗读和背诵的内容可来自课本也可来自课外,如短小散文、小故事、场景对话、演讲稿、书信、诗歌、歌词、经典名句等。我们除了启发学生懂得朗读和背诵的具体技巧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启发学生学习掌握朗读和背诵的技能。具体操作形式:(1)让学生课下自由读,课前三分钟一人一句来展示,(课文开火车或句子接龙);(2)组织班级、校级、区级英语朗读比赛;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英语口语比赛。 在2009年4月桥西区组织的小学生五年级英语朗读比赛中,我校派出的10名学生全部获奖,其中的一等奖两名被我班学生囊括,二等奖共四名,我校占三名,三等奖共八名,我校有五名的好成绩。成绩的取得有着课题实验的功劳。在2009年5月石家庄市小学生英语口语大赛中,我校有50多名学生获奖,有两名学生获得省赛一等奖。比赛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标。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不少学生英语学习成绩不好与他们学习目标不明确有很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