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8 ,大小:71.01KB ,
资源ID:414385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14385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苑怪才潘思塑人大附中超常儿童培养纪实丛书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苑怪才潘思塑人大附中超常儿童培养纪实丛书Word下载.docx

1、一开始,这个孩子就注定了要游走于学校教育的边缘。 奶奶是个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女性,她很注重教育,尤其是传统文化的教育。给孙子上课,她打算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些国学经典教起。虽然现代学校教育很少涉及到这些东西,但是奶奶依然觉得这些古书浓缩了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和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包含了诸如天文、地理、历史、治国、修身、道德、伦理等方面的丰富知识,是学习中华文化不可多得的入门之书,对儿童从中汲取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很有益处。那天一早,她便叫小思塑起床、洗漱、吃早点,然后在屋子里摆好桌椅,一本正经地给孩子上起课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在

2、奶奶的领读下,潘思塑摇头晃脑地背诵着,这些朗朗上口的韵文让他念起来有一种愉悦感。奶奶指着章句,逐字逐句地给他解释:人生下来原本都是善良的,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小思塑似懂非懂地听着,两只黑亮的眼睛滴溜溜地转着,不一会又郑重其事地点点头。 从三字经开始,每天潘思塑都和奶奶一起背古诗。慢慢地,唐诗、宋词、元曲都成为他们学习和背诵的内容。一老一少坐在晨曦中抑或斜阳下,异口同声地背着同一首诗,厚重沉着的声音混合着稚气清脆的童声,被岁月这台老式的摄像机和记忆的留声机悄然定格成永恒,拍摄成一副美丽恬淡的图画,录制成一首经典怀旧的音乐。 奶奶很惊喜地发现,这个孩子有着超常的记忆力,一首诗,教上

3、几遍,用不了多久,他就能背得滚瓜烂熟。为了开发潘思塑的智力,奶奶还特意买来了同步教材,不仅教他学数学,还教他学英语。其实奶奶并不懂英文,但她还是对着录音机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发音,然后再和孙子一起学习,一起朗读,一起背诵。为了孙子,她要努力地活到老,学到老。 从三岁到六岁,潘思塑就是这样在这所家庭学校里度过的,远离了规矩、丰富、热闹的幼儿园集体生活,亦没有旋转的木马上同伴间的嬉戏玩耍,日子就这样在奶孙两人构建起的诗词歌赋的世界中单纯而美好地过往。奶奶是潘思塑的唯一玩伴,读书是他玩耍、游戏的最好方式。好在爸爸总是给他买很多的卡通漫画和小人书,这些有着漂亮图画的书籍给他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偶尔奶奶会带他

4、去郊区的田边捉蚂蚱玩,偶尔会遇见斜风细雨,奶孙两人在田地里奔跑着捕捉蚂蚱,欣赏着田园里的风光,这成为儿时潘思塑最大的娱乐。就在这种静谧恬淡的生活中,潘思塑完成了他的学前教育,迈进了小学的校门。第一部分 2.习惯养成靠父母 儿童时期的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兴趣和习惯的培养。潘思塑在父母的引导下逐渐培养起读书的兴趣,可若要使这种兴趣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还要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孩子在潜移默化之中都会受到家人的影响。一个日夜打麻将的父母,不停地叫孩子读书、读书,在麻将声中的读书,是很难产生效果的。相反,如果父母都在读书看报,浓浓的墨香是家中萦绕不散的气息,那么孩子也会

5、跟着一起看书的。 在潘思塑家中,随处可见的就是书。不管平时工作多么劳累,回到家后,父母都会拿一本书,专心致志地看起来。读书成为全家人的共识。他们从来不在孩子面前强调追名逐利,也从不强调奢华的物质享受,而是用自己的行动让孩子知道,知识是真正让一个人强大起来的精神力量。对书的尊重,从小就根植在这个孩子的心中,他知道,家财万贯不算什么,学高八斗、才富五车才是真正的富有。 于是,在这种家庭氛围的熏陶下,每天放学回家,不用催促,潘思塑就很自觉地坐在书桌前看书。 每隔一段时间,潘思塑的家人总是抽空聚在一起,在柔和的灯光下,共同谈谈自己的读书心得。在这样的家庭文化沙龙中,潘思塑和全家人在一起谈古论今,针对一

6、些问题进行针锋相对的争论,分析小说中主人公的命运。在家人眼中,他们早已不把这个博览群书的孩子当作小孩看待了,他们充分尊重他的言论和思想。事实上很多时候,竟然是这个戴着小眼镜的小思塑在给家人上课,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北京饭店是哪年建的,哪年又修建了,设计师是谁,建筑师是谁,中南海是怎么回事,历史演变过程是怎样的,等等等等。潘思塑的博学令家人惊喜,有时,十来岁的儿子在某方面的知识储备竟然比父母还丰富,偶尔也会让父母觉得很没面子。全家人利用这种形式交流知识,于是每个人都在分享中得到了更多的知识。这种家庭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潘思塑,使他的心灵在文化知识的浸染下不断地得到滋养。 每到周末或者节假日,

7、父母就带潘思塑去逛书店,吃的喝的都带着,一呆就是大半天,任他在书的世界里贪婪地留连,随时与自己喜欢的图书邂逅。对年少的潘思塑来说,去书店就像过节一样,每一次都令他激动和期待,逛书店成为他生活中的一大享受。 其实这个孩子也挺令父母省心的,只要把他往书店一放就行了,他们可以放心地去浏览图书,不用费心帮儿子挑选,然后再苦口婆心地向他推荐。一到书店,潘思塑总是先到历史柜台看看。因为喜欢考古学,中国丧葬史这种鲜有人问津的书都被他收入囊中;因为喜欢研究新疆的历史、人种、文化,他把一套丝路文化搬到了家中对于图书,潘思塑有自己的挑选能力。看的书多了,随便拿一本放在手中,看看是哪年版的,哪个出版社出版的,再稍微

8、翻上几页,就知道这本书的价值大不大。这就跟买菜似的,大眼看几下,就知道哪个黄瓜是好的,哪个黄瓜是烂的,酸甜苦辣他都要自己挑挑,而且还要萝卜白菜搭配一下。比如,买一本希腊的,就再来一本中国的,买一本古代的,就再来一本现代的,把书搭配着看,以便更好地享受这场视觉盛宴。 在浓郁的读书氛围的熏陶下,对书的喜爱逐渐渗透到潘思塑的血肉和骨骼里,当看书就像吃饭喝水一样,成为生活的一种必需,读书的习惯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著名的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在他的教育丛书中提到: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等于在他心里装了一部成长的发动机。养成读书的习惯,人就一辈子不寂寞;养不成读书的习惯,人一辈子不知所措。习惯是一种非常顽强

9、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命运。当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潘思塑就在求知的道路上沿着固定的轨迹风雨兼程,不断前进。第一部分 3.因知而行,以行验知 当读书的兴趣和习惯培养起来之后,潘思塑开始了近乎疯狂的阅读。在别的正处于儿童期的同龄孩子痴迷于读小人书和玩卡通玩具,当他们去游乐场倾洒欢笑,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嬉戏玩耍,当他们兴趣盎然地学游泳和骑脚踏车,享受着丰富多彩、五彩斑斓的童年生活时,潘思塑却一个人猫在书卷里读书求知,浓浓的书香陪伴着他度过静好的童年时光。 周末,爸爸也曾带潘思塑去游乐场玩,可去了一次他就嚷着再不去了。看到青少年宫开办了一个少年武术班,爸爸就赶快带潘思塑报名参加,可他对练习武术并没有表现出

10、多少热情,却研究上了中国的武术文化和阴阳太极。童年的潘思塑似乎对孩子们的任何娱乐活动似乎都不感兴趣,惟独对探究知识文化情有独钟,不管是什么样的知识,他都会来者不拒、不加选择地吸纳进自己的储备箱。对他来说,读书就是最大的玩,书卷本身就是最能吸引他的巨大的游乐场,在里面他驰骋思维、天马行空,享受着独属他的欢乐和满足。 母亲教育研究员王东华先生在研究中发现,早期教育对孩子的智力开发有着重要的影响,他在发现母亲一书中提到:婴孩的一年等于十年,儿童的学习存在递减法则。对以后生活有重大影响的生命头几年,由于每一天的产出不一样,因此是不能以绝对时间概念来衡量的。潘思塑从三岁时就开始了不同于同龄人的深度阅读,

11、那些单纯地被阅读浸渍过的童年时光,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几年,它或许相当于成人的几十年。在那短暂而又宝贵的几年之内,这个小小的孩童读书数量之大、内容之广是令常人无法想象的小学阶段的潘思塑以惊人的速度读完了家中的所有藏书,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天文学、历史学、地理学、哲学、心理学、生物学、美学等多方面。这些书籍大多是学术研究专著,而仅仅其中带史字的图书,譬如美术史、历史、文学史等,摞在一起都比他的身高还要高了。对这些读过的书,潘思塑十分珍爱且娓娓道来:商务印刷馆的国外名著系列和社会科学、历史学、美学经典著作系列是绿皮书,此外,还有黄皮书、橙皮书蓝皮书 书本对潘思塑有一种强烈的吸引力,他对书本有一种强大的

12、吸纳力,只要是看过的书,他几乎能过目不忘,在这方面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智商。父母在欣喜之余又不免有些担心:小孩子应该活泼好动才对,可是他却整天猫在家里,津津有味地啃那些大部头的学术专著,不说、不笑、不动,沉浸在书本的世界里安静得没有一点声息,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况且,他不过是个十来岁的孩子,思想还不够成熟,生活阅历也很浅显,如此这般大量吞食比较深奥的知识,一定不会全部理解、吸收、消化,这样下去会不会产生反作用呢?小孩子喜欢读书本是好事,可像他这样过分喜欢还是不是好事呢?我们该怎样去引导他才好呢?潘思塑的爸妈陷入了思考。想来想去,他们还是决定尊重孩子的个性,给他一片率性而为的天空。既然他那么喜欢读

13、书,就让他去读吧,让他自己先从书本上去了解世界。如果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我们再针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潘思塑的爸妈商量说:他在读书上有一种特殊的本领,我们就多给他一些知识,只要是他感兴趣的,就摆放在他面前任他去读去看,就让他去记住它们,哪怕这种记忆是笼统或模糊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见识的增多,他会慢慢地加深认识,理解和消化掉这些知识。这就像一下子服用了大量的压缩饼干,无法立刻消化、吸收,但在肚子里膨胀一段时间之后,这种营养会逐渐地发挥效应、产生力量。 与此同时,父母也试图将潘思塑从书本中拉出来,带他出去旅游、观光,按图索骥地寻找书本中写到的世界。他们要让孩子将读书和行路结合起来,让他见识

14、一下书本外的广袤天地,也让知识在行走中得以消化、积累和丰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潘思塑家庭教育的精华。第一部分 4.两只手写字 在拥有了读书和行路的经历之后,小小的潘思塑似乎显得有些与众不同。他把心中的很多空间都留给了古人的生活。这像是一个从古希腊、古罗马走出来的孩子,他端详着雅典娜女神的浮雕,讲着希腊众神的故事;他观望着金碧辉煌的罗马竞技场,研究着古代人的生活、娱乐、军事和衣食住行。他记得住古罗马所有神和皇帝的名字,说起来神采奕奕,似乎他们就是自己家的亲戚似的。 长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读古书、访古迹、研究古人成为他童年生活的主要内容,慢慢地,书本的世界混淆了他的世界,古人的生活混淆了

15、他的生活,他与现实社会和现世生活的疏离感也逐渐产生了。妈妈惊讶地发现,这个孩子在生活方面显得很天真,甚至无知。他对现实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流行时尚丝毫不感兴趣,甚至不记得上顿饭吃了什么。他有着比同龄人丰富很多的知识储备,却在生活意识方面显然比他们弱一些。这样一来,他的社会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之间产生了严重的落差,当多重年龄交织在他身上,这个孩子给外人的感觉就怪。他做事像个很小很小的小孩,说话像个明白事理的大人,思考问题又像个大学教授。自从小学二年级跟艺术学院研究生谈论西方美术史纲以来,父母发现潘思塑跟博士、研究生、教授、老师说起话来比较默契,有共同语言,却跟年龄相仿的小孩子说不到一块去,玩不

16、到一块去。 小学有一段时间,潘思塑喜欢上了考古学,对古代的坟墓有着浓厚的兴趣。那段时间,几乎每个周末他都要家人带他去看北京周边地区的一些墓、碑之类的东西,而且还专门从书店买来一本书中国丧葬史,研究古代丧葬的礼仪、坟墓的构造等等。这本书令他爱不释手,每天放学回来都要捧在手中,翻来覆去地看。于是,当有一天妈妈问他:塑塑,你长大了要做什么?你的理想是什么呀?时,小思塑不假思索地回答:我要去考古! 什么?去考古?妈妈一惊:听过很多小孩子说长大了要当老师、医生、科学家之类的愿望,很少有小孩子说想当考古学家,潘思塑这个理想可真够特别的啊!哟,这个理想不错啊!妈妈又问:你都带什么东西去考古啊? 小思塑眨动着

17、黑亮的眼睛,说:我要带一把铲子去! 啊?!妈妈的嘴顿时张成了O字型,你怎么挖啊?去哪儿挖啊? 小思塑胸有成竹地回答:当然是去埃及了,找有沙子的地方挖! 一听这话,妈妈便怎么也轻松不起来了。她想,这个孩子知道所有的考古发现,这里的墓,那里的陵,说得出中国历代厚葬、薄葬的发展史,却不知道要带什么样的器械去考古。似乎一涉及到生活中、现实中的事情,他就变得天真幼稚起来了。 对于生活中很简单的事情,潘思塑还会搞得很复杂。因为他懂得的知识比一般的孩子多,所以在想问题的时候就比一般的孩子想得多。比如对常人来说花三秒钟来点煤气、烧炉子这么简单的事情,他可能就会站在那里愣上半天,因为他一下子想到了古希腊古罗马的

18、这个那个的,嘴里不定会蹦出句什么话来。听潘思塑说话有些费劲,妈妈往往要花上不少功夫顺着他的思路往回梳理,才能慢慢弄懂这个孩子到底在说什么。这个小孩整天都在想些什么呀!摸着小思塑毛茸茸的头,很多次,妈妈都不禁感慨万千,种种说不出的复杂滋味涌上心头。 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从古希腊古罗马走出来,说着要去埃及考古的孩子,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真的都很特别,很珍贵。可是,他的这些特别与珍贵是否能被现实社会和周围环境所接纳呢?而他严重缺乏的生活课又该从何补起呢?妈妈紧锁眉头,陷入了深思。 本章点评: 特殊的童年教育对于潘思塑来说,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硬币的一面是辽阔深邃、任其遨游的书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

19、探古寻幽,能与几千年前的古人促膝谈心;在这个世界里,他如鱼得水,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一一把玩,乐此不疲。硬币的另一面是陌生的现实世界。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他是低能儿、是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的怪胎蠢蛋;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他无所适从,步履维艰。 所以,我们似乎不能简单地用失败或者成功来评价潘思塑的童年教育。特殊的童年教育使他养成了受益终身的读书习惯,使他对未知的世界永远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探索的冲动。可是这种特殊的童年教育又是一把双刃的剑,使他在获得了一个世界的同时,又失去了另一个世界一个属于孩子的世界。于是,身处现实世界的潘思塑才会有惶恐和痛苦,才会有以后蹒跚前行的艰辛。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

20、文学学会会员吴苾雯第二部分 1.校园里的小怪物 在小学的校园里,潘思塑不是一个特别合群的孩子。一来他没上过幼儿园,起初并不是很遵守纪律,甚至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听老师的话,他的很多行为在别人看来都是无法理解的;二来从小缺乏和伙伴在户外玩耍的经历,不知道怎样跟别的孩子相处,跟班上的同学玩不到一块去;三是他不仅说书面语,还莫名其妙地说一些怪头怪脑的话,什么忽必烈骑什么罗马,让人觉得怪异。 事实上,由于他读书太多,在同龄人当中,几乎没有人能够在心智和知识方面和他对话。当潘思塑跟同学们大谈希腊罗马时,他们只会想到动画片里的星矢、乱马,他们之间没有共同语言。小孩子对知识还缺乏尊重感,听不懂的就以为对方是在

21、瞎掰,于是潘思塑理所当然地成为他们嘲笑的对象。 那时的小学生都玩些什么呢?男生就是追跑打闹,扮演一些动画片里的角色,互相乱打。后来又流行起攒动画卡片和各种猜拳游戏,还有男女皆可玩的丢沙包、跳格子等。潘思塑对这些丝毫不感兴趣,觉得都是无聊而毫无意义的事情。那时流行的漫画,譬如七龙珠什么的,在潘思塑眼里都是傻瓜漫画,只适合给婴幼儿看,里面尽是些打架的镜头,他搞不懂为什么男生竟然喜欢看那些东西。那时班上的女生多喜欢看一些日本少女漫画,潘思塑觉得画风非常差,不能像西方美术史纲那样让他产生兴趣。 潘思塑对别人感兴趣的东西不感兴趣,就少了很多和班上同学交流和谈论的内容。想到小孩子一般都对神秘的事情充满好奇

22、,课间闲暇的时候,他给同学们讲起了古埃及的木乃伊: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他的灵魂不会消亡,仍会依附在尸体或雕像上,所以等法老王死后,他们的尸体都被制作成木乃伊,作为对死者永生的期盼和深切的缅怀 大家都很惊愕地看着潘思塑,周围的同学越聚越多,这使得潘思塑的兴致愈加高涨,他的眼睛放着光芒,声音也逐渐提高:想知道木乃伊是怎么制成的吗?木乃伊的制作分七个步骤,第一除此之外,木乃伊还有其他几种制作方法还没说完,潘思塑已被同学们投射来的一片片目光所淹没,那种目光,带着惊讶,带着好奇,带着轻视,带着很多说不出的东西 大家都像看怪物一样地看着他。原来,令他们感到奇怪的,不是木乃伊,而是这个在讲着木乃伊的潘思塑。

23、 人流渐渐散去,男生又开始追逐打闹,女生又开始跳皮筋、丢沙包,那些关于玩具、动画片、卡通漫画的谈论仍在继续。这些成为校园课外生活的主旋律。在这场木乃伊和卡通玩具的较量中,潘思塑败下阵来。他知趣地不再言语,坐在座位上拨弄着手中的书本,安静得无声无息。真是一个小怪物!不知谁嚷了一句,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学校迅速传开,从此,这便成为潘思塑的绰号,并贯穿他的整个小学阶段。 在这个绰号里,潘思塑和之间画上了一个大大的等号。 潘思塑喜欢看书,求知欲强烈,学校是一个念书、学习、传授知识的地方,他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怎么样呢? 事实上,潘思塑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有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这些是与学校教育多

24、少有些冲突的。他喜欢看的图书,不管是资本论这样的学术专著,还是中国丧葬史这样奇怪的书,都是与小学教材毫无关联的东西,因而他读的书再多,也不过是些所谓的闲书或课外书他习惯一个人呆在家里安静地看书,有选择性地去读自己想看的书,他的思维甚至是跳跃性的,读一章梦的解析,翻几页机器猫,再看两章悲惨世界可是在学校,必然按照老师的进程和思路去学习,必然要遵守纪律、按时上课,必须要接受一个老师给一大群孩子授课的方式,尤其是,还要交作业和参加考试,必须要面对以分数为标准去衡量一个学生水平高低的现实 初进学堂的潘思塑,对很多事情是想不明白的。他不明白为什么要听老师的话,为什么老师就喜欢那些听话的乖乖宝,为什么还要

25、写作业等等。而他,也曾经因为不爱写作业而闻名全班。在他看来:这些题我会做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做作业呢,还有那么多有趣、深奥的书在等着我去看,哪有功夫去搞这破东西?在班上同学看来:老师的命令你竟敢不遵守,岂不是反了?在老师看来:这个孩子表面看起来很蔫,不爱说话不爱闹事,可实际上却以这种方式和老师暗暗较劲,原来是个斯文的土匪于是,潘思塑被老师赐予了一个新的绰号蔫土匪,很快这个绰号就为全班人所通用。那时,老师是孩子心中最大的权威。老师如此唤一个孩子,班上同学也跟着奚落他。或许是这个词语给人一种低智商的心理暗示,后来潘思塑在班上就成为傻瓜的代名词。不幸、自卑、茫然,种种感情交织在一起,在这个孩童的心里翻

26、腾着,使他在无忧年华里最早尝到了愁滋味。 因为完不成作业,老师三天两头要潘思塑请家长。出于对学校的畏惧和自身的不自信,潘思塑心里忐忑不安,可他还强装镇静地在学校和家之间往返,企图靠欺骗老师瞒天过海。我爸出差了,还没回来。他心惊胆战地瞒着老师,一天天地拖延时间。可是终于还是瞒不住了,老师识破了他的阴谋,亲自打电话叫潘思塑的父亲来学校一趟。 老师会对父亲说些什么呢?潘思塑可想而知。他已经依稀觉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息,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了!可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从学校回来,父亲并没有打他、骂他,甚至没有他想象中的那种语重心长的严辞说教。一切像没有发生过一样地继续过往,只是,有了这么一次经历,潘思塑

27、看到了老师的威严,以后就乖乖地做起作业来了。 也曾经有一段时间,潘思塑学得不错,考得挺好,甚至能和班里的明星学生们并驾齐驱。但是不久他就厌烦了,打不起精神去钻研课本。在他看来,那些教材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还要去学这么小儿科的东西呢? 这个游离在学校教育边缘的孩子,对传统的教育方法和考试制度有着很大的抵触。而他的抵触只能换来同学们对他更为强烈的嘲笑和奚落,只能换来老师对他更为严厉的轻视和惩罚,这些梦魇一样的声音如凌厉的刀片,一点点地深入他的肌肤。 一个人看不起你,可以笑而避之。可是有十个人,乃至大半个班的人都看不起你的话,那你必然就会怀疑自己有什么问题了。潘思塑困惑了:到底是我错了?还是

28、他们错了呀?我究竟错在哪里呢? 他不说不笑了,不吵不闹了,他知道自己的存在于这个班级来说不过是一个笑料。他为自己筑起了一座坚硬的城,把自己安全地隐蔽在那里,不再与外界进行交流。那一度是他生命中最黯淡的岁月,他陷入了忧伤失落的人生境地,忧郁、自卑、彷徨 而小学阶段不愉快的生活,也在他幼小、脆弱的心灵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那些不堪回首的经历,是他至今都不愿去触碰的伤。 好在对年幼的潘思塑来说,书是他最好的朋友。书不会嘲笑他,也不会埋怨他,最重要的是,他天生对各种知识有莫名其妙的好奇感,那就沉浸在另一个世界里,读书吧,读书吧第二部分 2.水的载歌载舞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九月,潘思塑穿上了红白相间的

29、校服,迈进了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校门。轻风拂动衣衫,怒放的鲜花送来阵阵芳香,阳光照过他眉宇间的坚毅和眼眸中的梦想,晃晃悠悠地在他的心里蔓延。 那种感觉,恍然如梦。 走进校园,一仰头,潘思塑就看见金灿灿的几行大字: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一时间,他呆呆地怔在那里:尊重个性?这简直不可思议。独特的个性,不正是小学时大家排斥他的原因吗?不正是一直以来令他烦恼的东西吗?他的个性在这里也能得到尊重吗?他转过头来用目光询问站在身边的爸爸,爸爸只是对着他笑,目光中带有鼓励。 突然之间,这所学校在他眼中不再陌生,而是充满了亲切感。 他迫不及待地拉着爸爸参

30、观了一下校园:先进的多功能教学楼;整洁幽静的中心花园;古朴典雅的文化氛围中洋溢着现代气息;高耸的图书馆使他产生书海泛舟的欲望,而流连于校史博物馆中,他更是感叹于岁月沧海桑田的变迁,感叹于人大附中的骄骄学子取得的辉煌成就 周围的新同学也都和他一样,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周围的一切。不时地有同学从中心花园走过,红白色的校服随风拂动,宛如在花丛间翩翩飞舞的蝴蝶。潘思塑从他们身边经过,他们都投他于友好、和善的微笑。潘思塑也轻轻地对他们微笑。 压抑的心灵就在这一颦一笑中悄然释放。 看着儿子的眼睛中不时掠过几缕惊喜,陪伴在旁的爸爸心中如释重负,他希望自己的选择是对的,也希望新的环境和新的生活不会让儿子失望。那天陪孩子参观完学校他就离开了,走的时候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重重地拍了一下潘思塑的肩膀,像对着一个老朋友。 新的生活铺天盖地而来,果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