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5 ,大小:3.96MB ,
资源ID:417980      下载积分:1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1798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经济学教案文档格式.doc)为本站会员(聆听****声音)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经济学教案文档格式.doc

1、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如何经济地利用稀缺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需要的科学。相对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有结合马克思的历史唯物发展观,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主线,分析人类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以及生产力发展对社会和生产关系的推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众多弊端问题,特别是生产力过剩导致失衡。 也可以说,马克思经济学侧重分析和揭示问题,而西方经济学侧重解决问题。现代经济学原理二、什么叫经济学1、经济学产生的基础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一个社会稀缺性表现为:满足人们需要的财货与劳务是有限的。稀缺性的原因:人的欲望是无限的,经济资源(生产要素)是有限的物品的分类:经济学家

2、把满足人类欲望的物品分为:自由取用物品和经济物品自由取用物品:不需付费就能得到的物品。例如:空气和水经济物品:必须付费才能享用的物品。不能满足人们的无限欲望同样的物品在某些环境下是自由取用物品,在另一些环境下也可能成了经济物品。比如:空气和水在大自然中是自由取用物品,而自来水和从空调中取得的冷气却是经济物品。商品的价格是这种商品稀缺性的函数。水经济资源:资本(价格为利息)劳动(价格为工资)土地(价格为地租)企业家才能(报酬形式为利润)选择选择: 如何利用既定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以便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选择(资源配置)包括三个相关问题:第一,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第二,如何生产。第三,为谁生产

3、。生产可能性边界: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把既定资源用于生产两种产品的最大产量组合点的曲线。机会成本:(广义)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放弃的东西称为机会成本 实现机会成本最小,是经济活动行为方式的基本准则之一。综上所述,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使用相对稀缺的资源来满足无限的需要的一门社会科学。1、自由取用物品和经济物品2、经济资源又称生产要素,指生产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所需的东西。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3、稀缺性、选择与资源配置、资源利用 (1)欲望与稀缺性欲望: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稀缺性:(2)选择与资源配置(3)资源利用资源利用就是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

4、生产出更多的物品。资源利用包括三个相关问题:第一,充分就业问题。第二,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问题。第三,通货膨胀问题。三、经济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1-3微观内容,4-6宏观内容)第四,充分就业问题。第五,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问题。第六,通货膨胀问题。补充:为什么要学习西方经济学?我有三个理由:(1)学习经济学有助你了解你所生活的世界,理解置身其间的世界的运行。(2)经济学将使你更精明地参与经济,作出更好的个人决策。(3)经济学将使你更加理解经济政策的潜力与局限性,理解政府政策的优与劣。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1、什么是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以

5、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2、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第一,“经济人”的假设条件。在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合乎理性的,即都是以利已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 第二,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指市场上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都对有关的经济情况具有完全的信息。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3、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第一,均衡价格理论。(第2章)第一,消费者行为理论。(第3章)第二,生产者行为理论。(第4-5章)第三,市场理论。(第6章)第四,分配理论。(第7章)第五,市场失灵与微

6、观经济政策。(第8章)二、宏观经济学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2、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现代宏观经济学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大部分:(1)宏观经济理论 宏观经济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与核心。宏观经济理论就是要通过对各种总量之间关系的分析来探讨整个经济运行的规律。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都以这些理论为依据。对各种宏观经济问题的不同解释就成为不同的经济学流派。宏观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 开放经济理论(2)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理论

7、与政策是紧密相关的。理论是政策的依据,政策是理论的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已发展为一门宏观经济政策学。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的问题包括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政策机制、政策效应,以及各派对政策问题的不同看法。(3)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宏观经济计量模型是宏观经济理论的具体化与运用,也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依据。宏观经济计量模型是代表宏观经济行为的一组数量方程式,各方程式代表经济总量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的方法论包括模型的建立、估算、检验与分析,以及运用模型进行预测等问题。经济学家关心的问题(1)经济增长(2)经济周期(3)失业(4)通货膨胀(5)国际经济(6)宏观经济政策 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1、一般

8、认为,对总体经济行为分析离不开个体经济行为分析,微观经济分析是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两者是森林与树木的关系。2、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主要不在于它们各自所研究的事物本身,而在于经济分析时的着眼点。对微观经济是正确的东西,对宏观经济未必是正确的。3、宏观经济学运用总量分析方法研究总体经济行为,微观经济学则运用个量分析方法。但总体经济行为决非个体经济行为的简单加总。4、宏观经济学中同样有短期和长期,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的分析,还大量应用在微观分析中应用过的均衡分析和边际分析方法。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方法。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边际分析方

9、法实证和规范分析。短期和长期分析方法经济模型。凯恩斯的忠告 经济学研究似乎并不需要任何极高的特殊天赋。但这个学科中很少有人能出类拔萃!这个悖论的解释也许在于杰出的经济学家应该具有各种天赋的罕见的结合。在某种程度上他应该是数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和哲学家。他必须了解符号并用文字表达出来。他必须根据一般性来深入思考特殊性,并在思绪奔放的同时触及抽象与具体。他必须根据过去、为着未来而研究现在。他必须考虑到人性或人的制度的每一部分。他必须同时保持果断而客观的情绪;像艺术家一样冷漠而不流俗,但有时又要像政治家一样脚踏实地。第四节 经济学发展简史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阶段19世纪70年代以前(1

10、7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西方经济学的早期阶段(微、宏不分)第二阶段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期奠基、准备、萌芽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60年代产生、初建、创立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进一步发展、演变第二章 需求、价格和弹性理论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需求的含义,需求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供给的含义,供给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动,影响供给变动的因素;均衡价格的含义,供求定理;弹性的一般原理及主要类型,并依据此原理分析解决问题。需求与供给原理、均衡理论、需求价格弹性为教学重点。各种弹性的计算以及运用供求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是难点。4课时,其中课堂讲授3.5课时,本章课堂习题、小结 0.5课

11、时第一节 需求理论一、需要与需求1、需要定义:是人们对某种商品或劳务在心理上所产生的一种急需占有或满足的欲望。形成需要的两个必备条件:一是人们对某种物品有缺乏的感受,二是要有消除这种缺乏感受的愿望。2、需求是指消费者在市场上对一种商品或劳务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或劳务的数量。个人需求:单个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劳务的需求市场需求:所有单个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劳务的需求的总和。需要和需求的关系:需要是需求的基础。二、影响商品需求数量的因素1、商品本身的价格(最主要的因素)。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越小。相反,价格越低,需求量就会越大。2、其

12、他相关商品的价格 替代品 ,互补品 替代品:交替使用能够满足人们同一需求或相似需求的商品。例:各种衣服、肉、水果、日用品等。v 一种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减少)。 互补品:配合使用才能满足人们某一需求的商品。汽车与汽油、电与家电、酒与菜、镜架与镜片、左鞋与右鞋等。v 一种商品的互补品的价格上升(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增加)。3、消费者的收入变化 正常品 ,低档品 正常商品:消费者对其需求与收入成正方向变动的商品。 低档商品:消费者对其需求与收入成反方向变动的商品。v 正常商品与低档商品因不同人而异,因同一人的不同时期而异。4、消费者的偏好 偏好:消费

13、者对某种物品的喜好或嗜好。J 对某种商品偏好,需求大;L 对某种商品不偏好,无需求或需求小。 广告宣传会改变人们的偏好,从而改变需求。5、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1)消费者对自身未来收入的预期(补充) 预期未来收入稳定增长,需求增加。 预期未来收入不确定或下降,需求减少。(2) 消费者对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 Y 预期商品未来价格上涨,需求增加。Y 预期商品未来价格下降,需求减少。6、人口结构的变动人口结构的变动也会引起需求的变动,例如:老年人增多,老年商品的需求则会增加,婴幼儿的减少会造成对婴幼儿用品需求的下降。7、政府消费政策政府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会刺激社会需求。相反则会减少社会需求。增

14、加政府开支、降低税率、减税可以扩大可支配收入,增加社会总需求。三、需求函数需求函数是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考虑各种影响需求量的因素:考虑需求量与价格的关系:需求量与价格是线性关系:需求量与价格是非线性关系:四、需求表、需求曲线1、需求表是用来描述某种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与其相对应的需求数量之间的关系的表格。表2-1 某商品的需求表价格-数量组合价格(元)需求量(单位数)A1700B2600C3500D4400E5300F6200G7100由表2-1可以清楚地看到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2、需求曲线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商品的

15、需求曲线是根据商品的不同的价格-需求量的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如图 2-1所示,图中横坐标Q代表需求量,纵坐标P代表商品价格,D为需求曲线。从图中可看到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POQ图2-1 需求曲线五、需求定理需求定理的内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注:上述需求定理是对一般情况和一般商品而言的。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例外的情形,需求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如吉芬商品,另外某些表示人们社会地位和身份的炫耀性消费品,如珠宝、名贵邮票、古

16、董等珍贵商品,价格越高,越被认为珍贵,越表明是真品,需求量就会越大。再如证券、黄金等这些商品的需求曲线则呈现不规则变化。六、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1、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的运动。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变动虽然表示需求数量的变化,但是并不表示整个需求情况的变化。因为这些变动的点都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 如图2-2所示,由A点至B点的变动。图2-2 需求量的变动2、需求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

17、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主要指消费者收入的变动、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消费者的偏好变动、消费者预期。在几何图形中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如果其它因素变化使得需求增加,则需求曲线向右平移,反之,向左平移。由需求变动所引起的这种需求的曲线位置的移动,表示在每一个既定的价格水平需求数量都增加或者减少了。需求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曲线的位置的移动,表示整个需求情况的变化。如图2-3图2-3需求的变动第二节 供给理论一、供给供给是指厂商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根据定义,要形成有效供给,生产者必须既有出售商品的愿望,也要有供给能力。二、影响供给量的因素1、

18、商品本身的价格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大。相反,商品的价格越低,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小。2、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者的利润,从而导致商品供给量增加。3、生产成本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成本上升会减少利润,从而生产者会减少生产,导致商品供给量减少。相反,商品供给增加。4、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互补品、替代品)在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变,而其它相关商品价格变化时,该商品的供给量会发生变化。如果咖啡的价格上涨了,可可的价格不变,一些可可生产者会转向生产咖啡,可可的供给必然减少。对某个生产小麦和玉米的农户来说,在玉米价

19、格不变和小麦价格上升时该农户就可能增加小麦的耕种面积而减少玉米的耕种面积。互补品之间: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则引起对互补品需求下降,价格下降,利润下降,从而供给减少。反之增加 汽油价格上升,则引起对汽车需求下降,从而供给减少替代品之间: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则引起对替代品的需求增加,价格上升,利润增加,供给量增加,反之则减少。5、厂商对未来的预期:如果厂商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将要上涨,就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未来的产品供给6、政府的经济政策:如政府通过税收或补贴等政策手段调节某些产品的生产,同样会影响该产品的供给。7、厂商的目标三、供给函数、供给表、供给曲线1、供给函数是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影响供给量的因素与

20、供给量之间的关系考虑各种影响供给的因素:考虑供给量与价格的关系:供给量与价格是线性关系:供给量与价格是非线性关系:2、供给表商品的供给表是一张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量之间关的数字序列表。如表2-2表2-2 某商品的供给表供给量(单位数)800表2-2清楚地表示了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函数关系3、供给曲线商品的供给曲线是根据供给表中的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如图2-4。S图2-4 某商品的供给曲线四、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即供给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21、。供给例外的情况:劳动、证券与黄金等。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根本原因:在于成本的变动与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行为的选择结果。五、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1、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与供给数量的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移动。如图2-5(P22)价格发生变化时,供给量由a点沿着供给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到b点ba图2-5供给量的变动2、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如图2-6(P22)P0Q3Q2Q1图

22、2-6供给的变动第三节 均衡价格理论一、均衡价格的形成及决定均衡价格是由市场上供求双方在竞争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如图2-7(P24)及2-8(P24) 当产品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供过于求,价格下降至均衡价格; 当产品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供不应求,价格上升至均衡价格。如图2-7 均衡价格一均衡产量如图2-8 均衡价格的形成二、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1、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的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同时增加;需求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都减少。如图2-9(P24)结论: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

23、向变动。2、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如图2-10(P25)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需求与供给同时变动对均衡的影响(1)需求与供给同方向变动 均衡数量与供求同方向变动,均衡价格依供求变动程度而定。(2)需求与供给反方向变动 均衡价格与需求同方向变动,均衡数量依供求变动程度而定。三、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1、市场经济的特点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三个特点:决策机制是分散决策,协调机制是价格,激励机制是

24、个人物质利益。2、价格机制的含义及其内容价格机制又称市场机制,是指价格调节社会经济生活方式与规律。价格机制包括价格调节经济的条件,价格在调节经济中的作用,以及价格调节经济的方式。3、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1)传递情报、提供刺激,并决定收入分配(2)价格作为指示器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3)价格的变动可以调节需求和供给(4)价格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4、价格是调节经济的“看不见的手”5、政府的价格政策(1)价格上限。又称限制价格,是政府为了限制某种商品价格上升而规定的这种商品的最高价格。价格上限一定是低于均衡价格。供给不足(2)价格下限。又称支持价格,是政府为了扶植某种商品的生产而规定的这种商品的

25、最低价格。一定高于均衡价格。张磊、刘晶电子商务第四节 弹性理论一、需求弹性1、弹性的概念 弹性被用来表示作为因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对于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弹性的一般公式为:2、需求弹性是用来表示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发生变动后,需求数量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主要有三种,即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和需求的交叉弹性。二、需求的价格弹性1、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需求的价格弹性也称需求弹性,是指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价格弹性分为弧弹性和点弹性。2、需求的价格弧弹性(1)定义及计算表示某种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简言之,它是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其计算公式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