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246.46KB ,
资源ID:421320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21320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东省济南市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东省济南市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1、B“美德即知识”C“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D“舍善而趋恶不是人类的本性”6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各族和能力上完全不同的各色人等,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统治起来困难至极。”罗马帝国的统治者为了解决这一困难,采取的最主要措施是A发展军事力量,加强统治B变革法律,实行万民法协调各阶层关系C完善法律体系,编纂民法大全D建立行省,加强对各地区的有效控制715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与媲美。”这里说的“发明”是指A造纸技术B雕版印刷C活字印刷

2、D装订书籍8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A英国君主立宪制B德国君主立宪制C美国总统共和制D法国共和制9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A新航路的开辟B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C工业革命的开展D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加深10荷兰人经常向孩子重复一句话:“荷兰之所以还是荷兰,是因为我们的祖

3、先照顾好了自己的生意。”对于17世纪的荷兰“照顾好了自己的生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成为头号贸易强国B组建大型商业公司C垄断东方香料贸易D擅长海盗式的劫掠11“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A康德B伏尔泰C孟德斯鸠D卢梭12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觉醒”是指A明末清初提出的“工商皆本”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C洋务运

4、动的“中体西用”主张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13“介石先生慧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敬仰。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根据材料判断,这封信的背景应该是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B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坚持抵抗C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14阅读右边漫画革命后的俄国士兵,指出士兵在革命胜利后不可能遇到的现象是A政府退出一战,自己不必去前线打仗B残酷的沙皇再也不能胡作非为C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D长期流亡国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回到俄国15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右图对研究中国农业发展史来说

5、A是重要的原始资料B是虚假的人造史料C没有任何史料价值D反映了农业实际状况16下列四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A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基层民主B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初级阶段科学发展C主要矛盾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D主要矛盾走自己的路邓小平理论17柏林墙是1961年民主德国政府开始修建,用以阻隔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的建筑,民主德国政府称此为“反法西斯防卫墙”(Antifaschistischer Schutzwall),其“反法西斯”的含义应指A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B抵制西方势力的渗透C防止法西斯残余势力的进攻D反对美苏“冷战、对峙”年份美国欧共体日本19563488

6、%1585%426%19732708%27017%18023%18右表是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的国民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表(单位:亿美元),对表中数据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福利政策的实施减缓了美国经济发展的步伐B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美、日、欧三足鼎立之势C表中的经济现象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D欧、日经济的发展威胁了美国的霸主地位19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开放14

7、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马克布洛赫强调历史研究应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B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C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2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这段话意在揭示A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B嫡长

8、子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C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D没有比嫡长子继承制更好的权力交接制度22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D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23清乾隆年间黄霆在松江竹枝词中写道“满天霜雪尚鸣机,腊月寒纱价甚微。官税才输私债急,几曾裁剪作新衣”。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江南地区商品经济比较发达B家庭手工业受到官营手工业排挤C重农抑商政策

9、压制小农经济D松江地区农户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4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尚书中最早提到“民主”一词,认为:“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含义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文中的“民主”,实即作民之主,与君主同义B肯定了成汤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正义举动C说明早期儒家已经有“天人感应”思想D强调“主权在民”,人民有权推翻统治者25对下列两幅作品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A表现万物“瞬间”微妙色彩变化B文化交流促使绘画风格交融C相似的社会环境使作品主题趋同D注重对现实情境的自我感受26假如在公元前5世纪时,有一个雅典人经营橄榄园发家致富后,准备钱让儿子接受教育,

10、以方便其儿子更快地走上雅典社会并适应政治形势。他可能聘请A有高强度运算能力的老师B有较高外语水平的老师C研究和教授力学的老师D有较强思维能力和较高表达水平的老师27下面是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A多样性的政治文明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C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28下列史学家统计的19世纪英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图(注:图中农民工人中产阶级),其中合乎史实的是ABC D29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即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

11、主要表现在A国家大力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B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C创立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D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30“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材料表明A蒸汽机的改良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B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引发了工业革命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推动了文明的进步D科学理论发现迅速转化为工业生产力311845年,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其势日就增加”的原因主要是A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中国白银开始出现

12、外流的趋势C中国即将进入半殖民地社会D中国自然经济面临着解体的危机32教育新闻网曾撰文指出:“新文化运动以来,国民道德水平下降,思想混乱形势严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带动文化全球化,我们会不会成为没有精神家园的流浪儿”。这里作者主要是针砭新文化运动A引进西方学说B批判尊孔复古思潮C提倡文学革命D彻底否定民族文化33历史教科书总结说:“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对此某学生提出:“毛泽东出身农民,他却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书上明显错误。”对上述观点最合适的理解是A教科书只是出自某些专家的“一家之言”,结论不合理B教科书只是就一般规律作出判断,毛泽

13、东是个特殊现象C该学生对“农民阶级”这一概念理解片面,结论错误D太平天国运动和毛泽东所处的时代不同,结论差异合理34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中学历史教育。下列历史教育目标,分别颁布于1904年、1912年、1936年和I956年。颁布于1936年的是A“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B“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C“特别说明其(指中国)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D“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35列宁主张“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

14、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这一观点在苏俄(联)的建设实践中表现为A实行余粮收集制B征收粮食税C实现国家工业化D向资本家租让部分厂矿企业361972年的中美上海公报确认“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双方都认为,任何大国与另一大国进行勾结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者大国在世界上划分利益范围,那都是违背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这表明A中美结盟以遏制日本重新崛起B美国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C中美共同反对苏联在亚洲扩张D中国成为与美国对等大国37下图呈现的是北京市民使用的购货证和购粮证,票证的流行说明我国当时实行计划供应体制日常生活用品短缺购销矛盾非常

15、突出城乡差别逐步扩大CD38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便又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窗,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体现了赫鲁晓夫上述特点的史实有敢于揭露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开展大规模的种植玉米运动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彻底突破了斯大林模式BC39欧共体委员会主席德洛尔说“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由此判断,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是A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维护欧洲的安全B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C与美国、苏联抗衡,保障自身的安全D制止欧洲发生战争,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40庄子说:“四方上下为宇,古往今来

16、为宙”。爱因斯坦在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中提出狭义相对论。二者的相似之处是A相对论B辩证观C运动论D时空观第卷(非选择题41(15分) 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的政治民主化在曲折中前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货币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以下是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到的两枚货币。材料二甲、乙、丙三同学研究了这两枚货币后,发表了各自的看法。甲:20世纪初的中国,已经出现了民主政治的曙光。 乙:很可惜,民主与近代中国擦肩而过。丙:其实,事情没这么简单。在当时,民主梦想的破灭是必然的。材料三“政治民主化”是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政治的形式和内容从非民主走向民主,特别是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过程。

17、-摘自XX百科(1)结合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信息,谈谈应如何理解甲、乙的说法?(4分)(2)就丙的说法,谈谈你的认识。(3)三人就讨论的问题准备以“20世纪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为主题写一篇论文,请你代他们写一篇内容提要。(7分)要求:必须包括以下词语:南京临时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中国共产党;紧扣主题,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字数在150宇左右。42(15分)近代以来,工业化进程推动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欧洲工业化)应该与工业革命的生产方式不可分割,即掌握了资金、采集原料,大规模生产,直接运销于广大市场。这一种经济与作坊工业不同,也不像因批发而云集的行商坐贾(传统

18、的商业)。工业生产提供了庞大的产量,而巨额资金的投入,则在生产的上游掌握着原料,在生产的下游占有市场。这种经济形态,在19世纪中叶成熟。-许倬云历史大脉络(1)指出材料一所说“经济形态”是什么?(2分)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成熟的社会条件。(3分)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世界文明史简编(2)依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两次工业革命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材料三 19世纪下半叶,中国近代工业化开始缓慢起步。在1887年时为纯粹的农业生产国,工业生产

19、只占很小的比例1912年至1920年中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34,1923年至1936年为87。-摘编自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3)依据材料三,指出民国成立至抗战爆发前中国工业发展的概况。(1分)据统计该时期中国人口总数相对稳定,但工业的发展未能改变中国人均CDP下滑的走势。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这一历史现象的成因。(6分)43(15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春秋战国是我们民族的国家制度、社会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孔子是第一个提出救世之策的人。-易中天先秦诸子的救世之策(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孔子的“救世之策”。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

20、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虽使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非是也。无以孔子之定本行赏罚。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卅纪列传总目前论(2)依据材料二,概括李贽的观点。(2分)李贽的思想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试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予以说明。“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儒教之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统一时代(1902年)(3)依据材料三,归纳梁启超的观点,并列举史实加以支持。44(15分)社会生活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

21、映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清统治者当年强迫汉人接受的发辫,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并且认为“不剪发不算革命”,“也不算时髦”。在服饰上,“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礼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人们穿衣“务趋时髦”。当时一般人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1)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的新气象。(3分)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析这些新气象产生的原因。材料二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响亮地提出了破除三纲五常、反对男尊女卑的主张,要求女子参政,大学开放学禁,男女职业平等,社交公开,婚姻自由。李大钊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中说:“

22、妇女地位是由社会的经济构造决定的,妇女要解放,只有推翻这种社会的经济构造。”-摘自罗业心五四运动与中国政治现代化(2)概括材料二关于妇女解放的核心主张及其方式。从百年现代化历史来看,实际历史上呈现出的,是不同时代的中国人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根据当时人们主观上的理解,运用自己可以拥有的政治资源与经济条件,通过自觉或不自觉的试错的方式,来试图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因此,不断在应对矛盾与困境中试错,而不是根据先验的理性的蓝图设计,构成了支配人们做出现代化选择的基础。(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近代中国人是怎样在不断的“试错”中找到正确的现代化道路。(5分)参考答案第卷选择题1B2C3C4B5B6

23、B7C8A9C10D11D12B13B14A15A16D17B18A19D20C21B22A23A24D25D 26D27A28B29B30C31A32D33C34C35D36C37A38A39B40D第卷非选择题41(15分)(1)甲: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复辟帝制,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化为泡影。(2)丙:由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势力强大;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失败是必然的。(3)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政府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建立了北洋军阀政府,中国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1927年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仍然坚持独裁专政。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新中国后,于1954年颁布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建立了社会主义人民民主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