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7 ,大小:71.29KB ,
资源ID:424113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24113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食品安全现状与对策.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食品安全现状与对策.docx

1、中国食品安全现状与对策 中国食品安全现状与对策(艺术学院 马俊琦 092603219)关键字:毒奶粉、染色馒头、瘦肉精、化工原料参考文献:(1)毒奶粉 本文摘自:南方网,原题:三鹿公司何以漠视公众生命安全、人民网三鹿毒奶粉事件迅速扩大,越来越多患有肾结石的婴儿被发现,广东也陆续收治相关病例。而在事件被最早曝光的甘肃,已出现与三鹿奶粉密切联系的死亡报告。前日,三鹿公司先是矢口否认,但很快就改变说法,承认奶粉受到污染。昨天,三鹿公司又给出调查结果,所谓污染是由奶农在原奶中掺加三聚氰胺造成,石家庄还据此传唤了嫌疑人员。事态目前在国内继续蔓延,这场危机闹得沸沸扬扬。对三鹿公司来说,眼下所发生的一切都是

2、致命的。在过去的数十小时内,这家曾经享有“国家免检产品”等诸多殊荣的奶制品企业异常焦虑,立场反复更迭。尽管三鹿公司急于与事件撇清关系,试图从生产方面证明自身的清白,不过从密集披露的信息看,它的解释存在着许多自相矛盾之处。它正在进行的危机公关处置令人心意难平。根据南方周末记者调查,今年上半年,全国至少有8个地方的医院分别收治了少则3例、多则20例的肾结石婴儿;江苏某医院医生认为婴儿结石病呈暴发之势。而在这些不幸的病例背后,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三鹿奶粉。然而在接报和投诉之后,无论是监测机构还是三鹿自检,都给出了奶粉合格的检测报告。逐渐浮现的证据证明,就在家长们普遍怀疑却被敷衍的同时,三鹿已经知道奶粉有

3、问题。早在今年3月中旬,三鹿公司就接到消费者反映,有婴儿吃了婴幼儿奶粉后,竟然表现出肾结石症状。而据财经网消息,该公司的销售代表在6月份就明确获悉奶粉被污染,然而并未采取公开的挽救措施,仍然如常出售。再据三鹿公司的说法,在8月1日就知道原奶中被加入了三聚氰胺。然而,所有这些信息并没有在当时公布,一再延误。对此中隐瞒的缘由,三鹿公司拒绝回应。如今,三鹿公司将全部责任推给“不法奶农”,试图与其相切割,大有将事故责任甩给别人的意图。可是,这仅仅是三鹿公司单方面结论。退一万步讲,即便假设其成立,为何三鹿公司在收购环节未曾有丝毫发觉?而三聚氰胺能通过三鹿公司自称的1100多道检测程序,生产环节怎么会毫无

4、干系?国家权威结论尚未形成,三鹿公司却抬出“挡箭牌”,再加上此前的有意瞒混,大有转移问题焦点的嫌疑。对于生产上的责任故意回避,在毒奶粉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后,又以虚假的态度混淆舆论,三鹿公司可以说是一错再错。甚至,被三鹿奶粉伤害的婴儿和家庭都听不到一声道歉。三鹿为求自保,似乎一切手段都能采用,唯独漠视人命。在封存和收回数千吨问题奶粉后,对市面上残存的700吨毒奶粉迟迟不加有效干预,它们流通的地区、产品批次等关键信息统统压着不报,对可以救命的预警视而不见。如果按照三鹿婴幼儿奶粉“U+配方”系列的规格,一听奶粉900克,700吨问题奶粉就可以分装70多万桶。如此换算,并非要激起恐慌,而是说明显而易见

5、的危险性。这种危险分布在农村或信息闭塞之地。从三鹿公司迄今的言行看,并没能从生产商应有的责任出发给予缓解。为减少毒奶粉的社会危害,让民众充分了解危险的程度及广度极其紧要,三鹿公司从一开始就漠视消费者权益,无视自身问题产品可能造成的生命危害。卫生部已证实,三鹿奶粉中的三聚氰胺造成婴儿的泌尿系统结石。这等于初步坐实了三鹿公司的责任。余下的将是对责任的分配和相应的惩罚。“奶农投毒说”也将接受审核,以判断它的真假。“结石婴儿”事件也显露了质检等政府监管力量的冷漠,但追究全面责任的前提是盯牢问题的核心,亦即着重识别三鹿公司的所作所为。人民网9月16日电 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国家质检总局近日紧急在全

6、国开展了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专项检查。此次专项检查对其余109家企业进行了排查,共检验了这些企业的491批次产品。阶段性检查结果显示,有22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的69批次产品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检出三聚氰胺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名单1、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乳粉2、上海熊猫乳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熊猫可宝牌婴幼儿配方乳粉3、青岛圣元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圣元牌婴幼儿配方乳粉4、山西古城乳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古城牌婴幼儿配方乳粉5、江西光明英雄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英雄牌婴幼儿配方乳粉6、宝鸡惠民乳品(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惠民牌婴幼儿配方乳粉7、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

7、公司生产的蒙牛牌婴幼儿配方乳粉8、中澳合资多加多乳业(天津)有限公司生产的可淇牌婴幼儿配方乳粉9、广东雅士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雅士利牌婴幼儿配方乳粉10、湖南培益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南山倍益牌婴幼儿配方乳粉11、黑龙江省齐宁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婴幼儿配方乳粉2段基粉12、山西雅士利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雅士利牌婴幼儿配方乳粉13、深圳金必氏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金必氏牌婴幼儿配方乳粉14、施恩(广州)婴幼儿营养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施恩牌婴幼儿配方乳粉15、广州金鼎乳制品厂生产的金鼎牌婴幼儿配方乳粉16、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伊-利牌儿童配方乳粉17、烟台澳美多营养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澳美多

8、牌婴幼儿配方乳粉18、青岛索康营养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爱可丁牌婴幼儿配方乳粉19、西安市阎良区百跃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御宝牌婴幼儿配方乳粉20、烟台磊磊乳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磊磊牌婴幼儿配方乳粉21、上海宝安力乳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宝安力牌婴幼儿配方乳粉22、福鼎市晨冠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聪尔壮牌婴幼儿配方乳粉三聚氰胺是什么物质? 三聚氰胺是一种以尿素为原料生产的氮杂环有机化合物,常温下为白色单斜晶体,没有显著异味。目前主要用于木材加工、塑料、涂料、造纸、粘合剂、纺织、皮革、电器、医药、阻燃剂等生产过程中。由于国内尿素生产成本较低,目前我国是世界上三聚氰胺生产工艺技术种类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最大的三聚氰胺生

9、产基地和出口国。三聚氰胺为何能够出现于婴幼儿食用的奶粉? 2007年3月中旬以来,美国发生4000多起猫、狗等宠物中毒死亡事件。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DA) 在调查中发现,数个知名品牌宠物饲料的主要原料-小麦蛋白粉和大米蛋白粉中,都含有化学物质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是否可以加入食物和饲料?此前相关部门没有进行过专门论证。在中国,三聚氰胺没有进入饲料添加剂名录,但也没有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在美国,FDA此前也未对该物质有特别的规定。法律的空隙是否预留了什么空间? 评价动物饲料质量的指标,最重要的一点是其蛋白质含量。由于人们经常以“氮含量来推测蛋白质含量”,在动物饲料中添加三聚氰胺,可提高饲料的氮含

10、量,让人误以为该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丰富,籍此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国内此番三聚氰胺的可能危害事件,虽然有关方面还没有就原因给出最终的解释,但是笔者大胆推测,在奶粉生产某环节中添加三聚氰胺来提高食品“氮含量”的可能性,目前无法排除。三聚氰胺能够给患儿带来什么样的伤害? 美国FDA针对2007年3月宠物中毒死亡事件的调查已最终确认,罪魁祸首正是小麦蛋白粉和大米蛋白浓缩物里含有的三聚氰胺。这种物质对人体和动物的危害尚未完全明了,人们比较一致的结论是“如长期和反复接触该物质,可能对肾发生损害”。当人们在担忧,人食用了接触三聚氰胺动物产品时,会不会产生次生危害时,我国部分婴幼儿直接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的危害

11、问题,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 动物的毒理学实验表明,以三聚氰胺给小鼠灌胃的方式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灌胃死亡的小鼠输尿管中均有大量晶体蓄积,部分小鼠肾脏被膜有晶体覆盖。以连续加有三聚氰胺饲料喂养动物,进行亚慢性毒性试验,试验动物肾脏中可见淋巴细胞浸润,肾小管管腔中出现晶体;而生化指标观察到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E)逐渐升高。依据以往的动物毒理学实验和当前摄入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婴幼儿的临床表现,三聚氰胺造成患儿多发泌尿系统结石的可能性存在。目前还没有三聚氰胺造成其他组织系统损害的直接证据。(2)染色馒头本文摘自:法制日报、来源: 新华网(广州)今天(18日)下午,记者从浙江省温州市公安局龙湾分

12、局了解到,该局已介入对“染色馒头”事件调查,正以治安传唤形式,组织力量全力查找涉及“染色馒头”事件的3名河南籍当事人,但尚未刑事立案。所谓已抓获3名违法分子的消息系误传。 据龙湾分局叶副局长透露,目前,公安机关正按照温州市统一部署,协助工商、质监部门,重点调查“染色馒头”事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如不法分子究竟将“染色馒头”卖到哪家学校?化验确认“染色馒头”所添加的“柠檬黄”、“糖精钠”及玉米香精等添加剂究竟是否超标?“染色馒头”作坊的实际销售数额究竟是多少?叶副局长说,只有查清这些问题,再对照刑事案件立案标准,才能决定是否进行刑事立案。“染色馒头”是如何流入市场的?“黑心”小作坊屡禁不绝暴露了食

13、品监管还存在哪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法制日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信息不对称造就暴利市场“过去大家喜欢吃白面馒头,但现在条件好了,想吃健康食品,就选择吃杂粮馒头,这刚好给一些造假者带来了商机。”温州市龙湾区状元镇甘岙村一名村民今天对前往采访的法制日报记者说。4月15日,龙湾区工商局根据群众举报,在状元镇甘岙村甘中路一间民房大院内,发现生产销售“染色馒头”的无证作坊,作坊里存放了大量蒸熟的馒头,其中有不少黄色的“玉米馒头”。执法人员用手一捏,发现双手立刻被染黄。在现场,还同时查获“柠檬黄”、“糖精钠”及玉米香精等添加剂。“玉米馒头颜色鲜亮,吃起来很软很甜,自己家里做不出这种效果。”法制日报记者从购

14、买过这种染色馒头的一名安徽阜阳籍打工者口中得知,她每天上班都要从一个摊贩那里买一些带在路上吃,“添加香精是肯定的,玉米面加了多少就不清楚了,但真没想到会有害中毒”。“看到电视上说了,很恐怖啊。”记者随机采访了当地的几名村民,一位诸姓老人说,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些染色馒头的制作工艺,大都是贪图方便就从路边摊贩处购买的。法制日报记者发现,甘岙村的这个“黑心”作坊条件简陋,地上满是泥泞,四壁是发霉的墙,蒸笼就摆放在民房门外搭建帐篷的地上,边上就是煤炭堆。执法人员查获的账本上显示:3月22日至4月14日,这个没有卫生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的“染色馒头”作坊每天售出馒头8000余个,每天营业额在3000元左右

15、,共卖出这种馒头19.48万个。“因为信息不对称,一边是消费者的需求,一边是无证经营者低成本供给,暴利市场就这样形成了。”当地一家经营面点生意多年的王姓老板说。家族式供销链屡打不绝浙江省人大代表张福龙对法制日报记者说,这家“白面+柠檬黄+香精=玉米实心馒头”的黑作坊开了近两个月,职能部门却没闻到馒头的“香气”,进货方没有停止进货并向有关部门举报,其中是不是有“利益链”?记者了解到,在执法人员查获的账本上,记录着的“客户”基本为“小姑”、“姑父”、“爸爸”等开的8家零售摊点。其中一个客户是学校,买了约1.1万个。龙湾区工商局相关负责人透露,经初步调查,这一“黑心”作坊的经营者来自河南,这些“染色

16、馒头”大多卖给作坊老板亲属开的一些零售摊点。事情发生后,网络上传闻,这些“染色馒头”部分流入附近的东方职业技术学院。但该院相关负责人今天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否认学校曾购入这种“染色馒头”。无证经营者是如何躲过职能部门的监管?“长期以来,工商、质监、卫生部门对黑心作坊的打击从未间断,可屡打不绝。”温州市质监局龙湾分局局长林姜歆对法制日报记者说:“光靠堵解决不了问题。”张福龙认为,黑作坊都有一个成长周期,如何在苗头上予以杜绝?如何在危害发生前予以消灭?考验的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法能力,也同样暴露了行政执法中的监管真空。张福龙说,和豆制品一样,对待馒头黑作坊,一方面要打击,另外一方面也要择优

17、收编,引入集中加工区,从无组织到有组织,这样能够提升一个地区的食品加工整体质量。常态化监管需完善法律比起上海市的染色馒头作坊,温州黑心作坊的“染色馒头”生意从头到尾都违法,既没有卫生许可证,也无工商营业执照。“食品小作坊数量太庞大、分布过于分散,违法可能性大,这些特点决定了食品小作坊监管的难度,同时监管的法律依据仍然缺乏,监管的支撑条件不足”食品安全法律研究专家、中国计量学院法学院副院长季任天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季任天说,目前,我国直接以食品小作坊为题的部门规章有2007年6月22日经国家质检总局修改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工作的意见;同年7月11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关

18、于开展全国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监管工作按照“全面监管、分类实施、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食品小作坊监管工作机制。季任天向记者进一步解释说,尽管如此,但质检、工商、卫生等部门仍存在职能交叉的“模糊地带”,如“前店后厂”类食品生产行为的界定不清楚、无证照生产行为的查处主体不明确等。这就使得监管部门处于“管违法、不管失职”的两难地位,作为、不作为都要承担无限责任。“违法成本低是导致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出现的原因之一。”食品与药品监管研究专家、南开大学教授宋华琳今天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很多在民房里秘密进行的行为被监管部门发现的几率很小,这种处罚力度并

19、不足以威慑在食品中掺入非食品原料的不法分子。”宋华琳认为,监管者要建构以许可制度为核心、上市后监测为支撑的监管体系,进行动态的持续的全过程监管,从而让监管者能及时备份升级监管信息,让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之间保持紧密且连绵不断的联系。“食品小作坊取缔不了,就应合法化。”季任天说,要完善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监管部门应当尽快出台有效的食品小作坊监管办法。食品小作坊监管办法应当明确规定食品小作坊的责任、监管者的责任以及监管程序、监管责任的追究等,并具有可操作性。新华网上海4月29日电 29日,上海市政府联合调查组公布了对“染色”馒头相关责任人的处理结果,宝山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副

20、局长邢晓金等监管人员分别受到记过、撤职等处分。联合调查组表示,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取证,“染色”馒头涉案企业的违法事实已基本查清。根据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员提出了行政处理意见。宝山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分管副局长邢晓金负有领导责任,给予记大过处分;宝山区食品生产监督所副所长王兴华负有主要责任,给予撤职处分;宝山区食品生产监督所副所长姚志远和宝山区食品生产监督所监督科科长万广亮负有日常监管不力责任,分别给予记大过处分。此外,涉及销售“染色”馒头的超市也开展了问责调查,上海联华超级市场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汤琦受到警告处分和经济处罚;公司生鲜采购部负责人徐宏瑜受到记过处分,并被调

21、离工作岗位。针对“染色”馒头事件暴露出的食品生产经营和监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当天,上海还公布了由食药监、工商、质量技术监督、商务等部门联合制定的新规。其中,明确要求大型连锁超市设置独立的食品安全质控部门,做好所经营食品的检验工作;强化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食品安全培训;把好选择食品供应商的“入场关”,完善准入制度;把好变质和过期食品的“销毁关”以及临近保质期食品的“退货关”;开展食品风险评估,切实提高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能力。吃“染色馒头”对人到底有没有危害呢?据报道,有专家说政府对食品的监管力度盖世无双,但近年来食品安全的重大事件却都是频频曝光。这边双汇“瘦肉精”猪肉问题还没消

22、停,许多媒体又刊登上海发现“染色馒头”。原来,上海一家馒头生产厂家把色素柠檬黄、甜味剂甜蜜素和防腐剂山梨酸钾添加到馒头中,将白面染色制成玉米面馒头进行销售,市场上多久超市有卖。这明显属于欺诈行为,也是违法行为,应该追究企业和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不过我们消费者更关心的是这些添加剂对人体有多大的危害?在这三种添加剂中,最可放心的是山梨酸钾。山梨酸又称花楸酸,最初是从欧洲花楸的浆果提取的。它能抑制霉菌、酵母菌等多种真菌和某些细菌的生长,它及其钾盐广泛用于做食品防腐剂。山梨酸钾的毒性低,大鼠半致死量为4920毫克/千克,比食盐毒性还低(半致死量是毒理学常用指标,指能导致一半的实验对象死亡的量,越高则毒性

23、越低。食盐的半致死量是3600毫克/千克)。山梨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在人体里迅速被分解成再普通不过的二氧化碳和水,也未发现山梨酸或山梨酸钾有不良反应的报道。甜蜜素有些争议。其化学名称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度是蔗糖的3050倍,比糖精低(糖精的甜度大约是蔗糖的300倍),但是没有糖精的苦味。甜蜜素最早是美国人发现并在美国上市的。但是在1969年,实验发现,常用的甜蜜素与糖精的10:1混合物能增加大鼠膀胱癌的发病率,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就禁止了甜蜜素的使用。此后有公司向FDA申请解除禁令,FDA审核了已有的证据后,认为没有证据能表明甜蜜素是致癌物,但是没有解除禁令。柠檬黄就比较要注意了。

24、柠檬黄是人工合成的偶氮类染料,一般用作黄色着色剂,在饮料、食品、药品、化妆品、日用品用得很多。柠檬黄的主要问题是有一小部分人(大约占美国人口的0.12%)对它过敏,出现焦虑、偏头痛、忧郁症、视觉模糊、发痒、四肢无力、哮喘、荨麻疹、睡眠失常等症状。动物实验表明摄入柠檬黄对肝脏、肾脏、胃壁都有不良影响,甚至在剂量很低时肝脏、肾脏的功能都出现不良反应。柠檬黄对儿童行为的影响可能更让人担心。1994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儿童医院曾做过一项双盲试验,让一批儿童每天早晨随机摄入不同剂量(150毫克)的柠檬黄或安慰剂,在24小时之后对其行为做出评价。结果发现,有些儿童即使只摄入最低剂量的柠檬黄,也变得更急躁

25、、活跃和睡眠失常,摄入的剂量越高,行为反常持续的时间就越长。2007年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研究也发现,儿童在饮用含柠檬黄等六种色素的饮料后,会出现活动过度、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英国食品标准局因此建议食品企业2009年起自愿停止使用这些色素。食品添加剂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一概地排斥。根据报道食品添加剂种类繁多,应该区别对待。有的添加剂属于营养素,例如维生素、矿物元素,适当地添加对身体是有益无害的。有的添加剂虽然没有营养价值,但是也很有必要,例如防腐剂。虽然防腐剂这个名称让某些人听了觉得很可怕,“不含防腐剂”成了某些食品的卖点,但是对于需要长久保存的食品,使用防腐剂是有

26、必要的。如果不使用防腐剂,食物一旦腐败变质,微生物产生的毒素反而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也有的添加剂并无太大的必要,例如色素。色素本身并无营养价值,也不能增加食物的味道、口感,只是用以给食品染色,让它显得艳丽好看,以吸引消费者购买。有报道说色素对人体没有任何益处,反而可能有害,应该更严格地限制其使用。对于已知对人体健康有害的色素,应该尽快禁用,改用别的更安全的色素代替。即使是有必要使用的添加剂,也应该尽量使用更安全的品种,例如在防腐剂中,山梨酸就比苯甲酸安全。苯甲酸的毒性比山梨酸高,而且饮料中的苯甲酸能与维生素C反应产生致癌物苯,特别是在受热和光照的条件下更容易反应。我们应该呼吁管理部门

27、即时更新食品添加剂标准,推广、鼓励使用无害、低毒的添加剂品种,对于非法添加、过量添加的行为则应该大力打击。但也没有必要因为非法添加剂事件而祸及合法添加剂,害怕所有的添加剂。(3)瘦肉精摘自:中国青年网、北京晨报 瘦肉精是一类动物用药,有数种药物被称为瘦肉精,例如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及克伦特罗(Clenbuterol)等。将瘦肉精添加于饲料中,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减少饲料使用、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成本。但因为考虑对人体会产生副作用,各国开放使用的标准不一。上世纪90年代,作为重大科研成果,瘦肉精从高校走进市场,广受欢迎,但多次中毒事件发生后,瘦肉精成了过街老鼠。2002年农业部

28、发布公告,瘦肉精成为禁用药品。尽管已经被国家明令禁止,但瘦肉精的使用并没有停止,一些专家学者仍在为这种“神药”辩护,希望给它留一条生路。被禁后的瘦肉精转入地下市场,并形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瘦肉精是怎么流入市场的“现在正规饲料厂没人敢碰这玩意儿。”某饲料厂的一位技术负责人告诉记者,几年前,供港猪肉出现瘦肉精中毒事件,追查到一家饲料企业,之后这家企业破产,企业负责人自杀。该事件在饲料行业引起了巨大震动。上述饲料厂技术负责人说,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地方性饲料企业在全国各地兴起,为了和一些大品牌竞争,一些企业走了捷径添加瘦肉精。历经多年发展,饲料市场的格局已经基本确定,各家企业技术差异不大。瘦肉精

29、被列为违禁药品,饲料监察部门每年都要抽检产品。“尽管有人认为,瘦肉精是饲料添加剂中的葵花宝典,但一般正规企业已经不会再用它。” 这位负责人说,否则就会“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记者联系了3家饲料厂的销售人员,都称知道有瘦肉精的销售,都是靠非正常渠道销售。 事实上,从一开始,瘦肉精在国内流通就是一种非正常渠道。从上世纪90年代起,动物营养替代育种,成为畜牧学中的一门显学,也是农业院校中和生产结合最紧密的科研方向。据媒体报道,浙江农业大学教授许梓荣几乎是第一个研究瘦肉精的国内学者,相关研究成果曾经作为重大课题申报。这引起了当时动物营养专家们的高度关注,由此,瘦肉精成了学界与饲料厂合作的秘

30、密武器。“瘦肉精在新疆出现,也是学者最先引进的。”据新疆伊犁一家饲料厂负责人介绍,10多年前,一位教授以技术顾问的身份将瘦肉精带进了饲料厂,称之为育肥素。当时的产品都是没有标志和正规包装的白色粉末,后来很多人才知道,这就是瘦肉精。据介绍,这批瘦肉精最初用在羊饲料中,后来扩展到了猪和牛。再后来,当地在牛饲料中用得最多。“瘦肉精毒性很大。”该负责人说,牛饲料中一般每1000公斤添加3克瘦肉精;添加到5克,牛会发抖;加到8克,零下20多摄氏度的天气,牛都会大汗淋漓。瘦肉精被禁用后,尝到甜头的饲料厂和养殖户们并没有停下来,仍然到处找人买瘦肉精。尽管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曾多次查处,先后有十多人被抓、罚款甚至

31、判刑,但瘦肉精的使用仍屡禁不止。“都是偷偷地卖,找小饲料厂和养殖户,只卖给熟人。”上述负责人说,他知道几个卖瘦肉精的,产品没有正规标志,呈粉末或片状,名字也都不一样,有的叫减肥灵,有的叫瘦肉灵。原料据说都是从常州一家药厂进的,一公斤大概三四千元,稀释后转几道手,到了养殖户手中,最高卖到了10万元。而且由于产品旺销,市场上还有了假货,曾经有个养殖户,花6万元,买了一公斤白糖。“我碰到过卖瘦肉精的。”新疆一位外企饲料厂销售人员说,瓶装小胶囊,无标志。卖的人说:“加了这个东西,饲料效果更好。”该销售人员说,买瘦肉精的,基本都是规模不大的养殖场,使用自配料,买瘦肉精自己添加。小养殖场是监管盲点瘦肉精大都流入了小养殖场,而小养殖场恰恰是瘦肉精监测的盲点。一般正规饲料厂不使用瘦肉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怕饲料监管部门抽检。小养殖场主要以自配料为主,基本不经过饲料监管部门检验。记者从江苏省饲料兽药质量检验所了解到,按照规定,注册的饲料企业,每年每个系列的饲料产品都要送检一次,由饲料兽药检验所出具一份完整的质量报告。不过,这个检验,除一些卫生指标外,主要以检验营养成分为主。饲料兽药质量检验所每年还要抽检。江苏省一年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