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187KB ,
资源ID:424866      下载积分:1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2486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04020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文档格式.doc)为本站会员(聆听****声音)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04020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文档格式.doc

1、3发展认知神经科学本方向主要研究与发展相关的人脑结构与功能的特点、机制。采用基于血氧变化、神经电生理的脑成像技术,并结合实验心理学任务设计,研究认知、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的神经科学基础。对于儿童青少年的执行功能,推理(类比推理、归纳推理)和决策,数学认知和学习等课题给予特别的关注;也重视对一些发展性精神疾病的研究,比如精神分裂症、抑制症等。 陈安涛(博导)4教学心理 本方向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征,着重探讨基于心理学的教学理论、教学设计、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技术等,突出课堂教与学的策略、教学审美化、教师心理研究等方面的优势,为有效教与学提供丰富的理论、策略和技术,为认识、探索教学

2、规律,发现、解决教学问题,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心理科学支撑。张大均(博导)郭 成(博导)赵玉芳5学习心理本方向主要研究人类学习的特点、机制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的基本规律与培养的基本原则、知识学习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注重运用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探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的操作性方法。对于学习策略、学习评价、思维策略、工作记忆、认知策略、创造性思维以及相关的神经机制研究给以特别的关注,兼顾各学科领域内的学习心理研究。对于学习能力的提高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之间的相互作用也给予应有的重视。张庆林(博导)邱江曹贵康江琦6心理健康教育本方向主要研究各类人群心理健康及其教育促进问题,重

3、点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其教育促进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具体化为:(1)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及教育促进的理论和方法;(2)探讨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技术,培养青少年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其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模式和实施策略;(3)研究各类中国人群的心理健康与调适问题,为提高人们的生活幸福感,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服务。张仲明刘衍玲Cody.Ding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具有心理学的系统基本理论修养,具有坚实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晓心理学的应用知识与技术,能在各级科研和教育等部门,以及企业、咨询机构等从事心理

4、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专门人才。具体要求:1、了解国内外心理学理论发展的最新动态及其应用前景,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从事心理学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2、掌握扎实的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能从事科研单位、教育部门、咨询、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3、较熟练掌握心理学的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验研究、问卷设计、数据处理和整理、分析研究结果的能力及较强的论文撰写能力。4、能较熟练地掌握英语,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英文书刊,能应用英语从事心理学的科研工作及参与学术交流。5、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沟通能力。学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25年,基本学习年限掌握在3年。应修学分: 25

5、学分(各学科自定)其中 必修21学分(含必修环节4学分)选修不低于4学分三、课程设置(包括前沿讲座、学术报告等)类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学时学分任课教师考核方式备 注必修课公共课11000001001第一外国语 90外国语学院 考试1100000200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马克思主义学院11000002004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8平台课11040200011当代心理学进展54导师组11040200013心理学研究方法专业课11040202023中外主文献研读11040202024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专题选 修 课11040202051导师组(冯廷勇教授、张丽副教授、余

6、林副教授、高雪梅副教授)考查11040202052学习心理学张庆林教授江琦副教授11040202054思维心理学11040202055创造性心理学导师组(张庆林教授、邱江教授、曹贵康副教授)11040202063心理素质教育专题研究张大均教授刘衍玲副教授11040202064教学心理研究进展郭 成教授11040202065社会性发展研究专题 陈旭教授11040202078社会心理研究专题赵玉芳教授石 伟副教授11040202082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高雪梅副教授11040202083教学审美化研究11040201087导师组(陈安涛教授、冯廷勇教授、张丽副教授)11040101062西南民

7、族文化与历史蒋立松11040201051时间心理学黄希庭教授基础心理学11040201056人格测评研究张进辅教授11040201057青年心理学11040201058人格与健康郑涌教授11040201060文化心理学陈红教授11040201064人格研究专题11040201066ERP研究方法导师组 (陈安涛教授、邱江教授、胡理)11040201067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进展冯廷勇教授应用心理学11040201068认知科学研究导师组(孙弘进教授、张浩教授)11040201069视觉认知王权红教授11040201070人类记忆及表征王权红教授、徐展副教授11040201074空间知觉的理论与

8、方法孙弘进教授11040201084fMRI的工作原理和研究方法张浩教授11040201085神经生物学概论及技术陈伟海、杨瑜11040201086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毕重增教授夏凌翔教授11040203064公共关系与组织形象设计秦启文教授11040203065管理心理学导师组(杨东教授、吕厚超副教授、石伟副教授)11040203066组织文化11040203074团体辅导王卫红副教授11040203075自杀预防和危机干预吴明霞副教授11040203076人力资源管理杨东教授11040200080心理学研究方法导师组(汤永隆副教授、余林副教授)11040201088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导

9、师组(王卫红副教授、吴明霞副教授)11040201089犯罪心理学导师组(潘孝富副教授、王卫红副教授)11040201090经济心理学研究专题导师组(潘孝富副教授)11040201059健康心理学研究专题导师组(陈红教授、郑涌教授、张永红副教授)基础心理学、11040201011AdvancedTopics in Psychopathology I Todd Jackson教授11040201091行为神经科学李鸣教授、陈伟海11000000040计算机应用基础60研究生院必修环节开题报告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开题报告一份学术活动:参加学术报告、前沿讲座、学术研讨等(至少5

10、次)提交学术报告手册,导师签字,培养单位核查实践活动:社会、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三选一)导师审查签字后向培养单位提交实践报告一份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复印件中期考核及论文进展检查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相关材料各一份同等学力补修课程普通心理学不计学分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注:1平台课是指涵盖本一级学科下所有二级学科或相近二级学科群共有的基础性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2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应在专业必修课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硕士生采取课程学习与论文并重的原则,用于学位论文研究时间不得少于

11、1年。制定培养计划第一学期内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报所在培养单位备案。主文献研读在开题报告前认真研读本学科专业主文献,填写主文献阅读报告记录,提交导师审核。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放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初,可与中期考核同时进行。培养单位根据研究生选题情况,按二级学科成立若干开题报告审查小组。审查小组由具有研究生培养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对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学术活动硕士生应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如学术报告、前沿

12、讲座、学术研讨等,在学习期间(一般在中期考核前)须参加学术活动不得少于5次。应填写“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记录册”,提交导师审查。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包括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科研实践,硕士研究生可任选其中一项实践。在完成实践活动后应提交实践报告一份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复印件,提交导师审查签字。中期考核根据本单位研究生规模和学科点现状,按照学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提出本单位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具体时间和办法,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初进行。A、考核在培养单位统一组织领导下,由各专业负责实施,组成包括培养单位(学科)负责人、导师代表、班主任等在内的若干考核小组(每组成员3-5人)进行考核,同时较广泛地听

13、取其他教师的意见。B、业务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是否达到规定要求,通过课程学习反映出来的科研及思维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学生工作组会同有关人员进行。C、填写“西南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自我评估表”,对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结论性意见。D、经过中期考核的硕士研究生,按考核结果分3种流向:a) 硕-博连读:具体要求见学校相关文件规定。b) 进入硕士论文阶段:学习成绩良好,具有一定研究工作能力(以论文为主要参照),可进入硕士论文阶段,继续完成硕士学业。c) 中止学业:个别成绩较差,明显表现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学位者,要求限期改正,限期未改正者中止其学业,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

14、定,发给相应证书。7学位论文中期进展及检查(列出时间、具体组织形式等)五、科研能力与水平及毕业与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列出可证明其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检验标志):1、读研期间至少以第一作者(第一署名单位为“西南大学”)公开发表本学科领域学术论文1篇;2、选题有较重要的学术和社会意义,研究工作有一定难度;3、具有独立从事本领域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导师指导下明确所研究课题的重难点,实施和完成研究计划;4、在本专业范围内至少作1次学术报告。毕业与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包括毕业条件、毕业论文等方面的要求):毕业条件:在学校规定年限内,按培养方案的规定完成课程学习、学分要求和必修环节,成

15、绩合格,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经审查合格者,准予毕业。硕士研究生确因学业优秀,经本人申请,指导教师和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研究生院批准,可以申请提前毕业,但在校时间不得少于二年。凡申请提前毕业者,应当达到以下基本条件:1中期考核结论为优秀或在校期间被评为优秀研究生;2人文社会学科类在申请毕业答辩前公开发表属于毕业论文研究组成部分的2篇A类学术论文,自然科学类在申请毕业答辩前公开发表属于毕业论文研究组成部分的2篇A1学术论文。学术论文界定标准以学校最新发文公布为准。毕业论文基本要求:1. 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审核可以答辩,方能外送评审。 2. 如有盲审一票不通过,需经3名专家研究,一致同意后,方

16、可参加答辩;如有2 票不通过,不能参加当年答辩。3. 硕士论文上网前,需结合答辩专家意见认真修改,经导师最后审定后,方可上网。六、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包括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资格要求:学术成果按照学校学位委员会有关规定执行。成果无侵犯他人著作权行为,没有发表有严重科学性错误的文章、著作和严重歪曲原作的译作。内容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对本学科发展或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有一定意义;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一般不应少于3万字;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技术规范要求: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不相混淆

17、,引用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注明来源;独立完成论文,在准备和撰写过程中接受导师指导、采纳专家建议、获得他人帮助等应实事求是地表示感谢,但不能把未对论文提供帮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谢之列;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引用的资料和数据准确无误,所用概念、术语、符号、公式等符合学术规范,没有严重错误或使用严重错译的译文;对问题的论述完整、系统、逻辑严密,关键词得当;语言精练,语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外文拼写错误、笔误和校对错误等总计不超过论文的万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计)。按学校要求,在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上签名,并附在学位论文首页。具体格式按照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位

18、论文撰写及打印要求执行。七、主文献研读课程书目序号著作或期刊的名称(列出本学科的必读书目和重点期刊,数量要精,水平要高,一些专业参考书可放入课程档案中,按二级学科分别排列,不够可另附页)作者或出版单位1.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APA2.Psychological Review3.Psychological Bulletin4.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5.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6.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

19、chology7.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8.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9.心理学报中国心理学会10.心理科学11.心理科学进展12.人格心理学黄希庭13.人格手册:理论与研究黄希庭 主译14.Cognitive Neuroscience: The biology of the mind(Third Edition)M. S. Gazzaniga , G. Mangun , R. Ivry 15.ERPs 实验教程(修订版)东南大学出版社16.社会与人格心理学研究方法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其它说明:本学科(一级学科)负责人(签名):年月日所在学部(院、所、中心)意见:负责人(签名):学部分委员会验收意见:研究生院和主管校领导审核意见:校领导(签名):11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