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943.12KB ,
资源ID:428245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28245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平面缝隙天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平面缝隙天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 HFSS 软件三、 实验过程及成果验证3.1 设计要求 实验HFSS软件设计中心频率为3GHz的矩形微带天线,并给出其天线参数。介质基片采用厚度为1mm的聚四氟乙烯(Er=2.2)板,天线馈电方式为微带线馈电,采用集总端口馈电。3.1.1 设计指标S11-10dB,并考虑天线的输入阻抗与辐射臂物理尺寸的关系。3.2 设计步骤3.2.1 天线结构3.2.1.1 在微带线接地板上光刻成缝隙构成微带缝隙天线。图3.2.1.1表示出了微带缝隙天线的结构。图3.2.1 微带缝隙天线3.2.1.2 微带缝隙天线常见的的缝隙形状有矩形,圆形,或者环形,其缝隙形状如下图3.2.1.2窄缝 圆环 宽缝 圆图3

2、.2.1.2 各种缝隙3.2.2 计算天线尺寸 由于缝隙形状为窄缝的微带缝隙天线与对称阵子相对偶,且较常见,因此先采用窄缝,缝宽暂定为2mm。根据对偶关系,可以知道缝隙的长度与偶极子对称阵子天线的长度相近,约为1/2 ,用公式=V/f可以算出中心点的波长,1/236mm ,介质板的宽度一定要大于缝的长度,为了有富余量,设为50mm,介质板的长度暂定为80mm。馈线的宽度用IE3d进行估计,算得3.07473mm,如下图3.2.2。取3mm,馈线的长度应大于介质板的一半即40mm,暂定50mm.对于辐射边界的设定,由于使用HFSS分析天线时,辐射边界表面和辐射体的距离通常需要大于1/4,3GHz

3、的由空间中的1/4个波长为25mm,这里创建一个长方体的模型作为辐射表面,天线在长方体中间,辐射表面长宽高至少为130mm,100mm,50mm,辐射表面就取以上各值。各初始参数如下表3.2.2图3.2.2 馈线宽度表3.2.2 各数据初始参数结构名称变量名变量值(单位:mm)辐射表面长度a130宽度 b100高度c50介质板Sub_l80Sub_w馈线馈点PointLengthStrip_w3缝隙Cut_l36Cut_w23.2.3 HFSS仿真设计3.2.3.1新建设计工程点击File下的New按钮,新建一个工程。如图3.2.3.1.1 图3.2.3.1.1 建立新的工程3.2.3.1.2

4、.设置求解类型(1)在菜单栏中点击HFSSSolution Type。(2)在弹出的Solution Type窗口中:选择Driven Modal。(3)点击OK按钮,如图3.2.3.1.2。图3.2.3.1.2 设置求解类型3.2.3.1.3.设置模型单位(1)在菜单栏中点击ModelerUnits,在设置单位窗口中选择:mm。(2)点击OK按钮,如图3.2.3.1.3。图3.3 设置模型单位3.2.3.2 添加和定义设计变量在HFSS中定义和添加如表3.2.2所示的设计变量。从主菜单中选择HFSSDesign Properties 命令,打开设计属性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单击按钮,打开Add

5、 Property 对话框。在Name 文本框中输入第一个变脸名称 a ,在Value 文本框中输入该变量的初始值130mm,然后单击 按钮,即可添加变量a 到设计属性对话框中。变量的定义和添加过程如图3.2.3.2.1所示。图3.2.3.2.1 定义变量使用相同的操作方法,分别按表3.2.2定义b,c,Sub_l,Sub_w,Point,Length,Strip_w,Cut_lh,Cut_wh。定义完成后,确认设计属性对话框如图3.2.3.2.2图3.2.3.2 定义所有变量后的设计属性对话框3.2.3.3 设计建模3.2.3.3.1 .创建介质基片(1)在菜单栏中点击DrawBox。(2)

6、在属性(Property)窗口中选择Attribute标签,将该长方体的名字改为Substrate,在Material中将材料设置为Roger 5880,设置其透明度为0.6。如下图3.2.3.1.1 图3.2.3.1.1 Attribute 选项卡(3)双击操作历史树Substrate下的CreateBox节点,打开Command 选项卡,在该选项卡中设置长方体的顶点坐标和尺寸。在Position文本框中输入顶点位置坐标(-Sub_w/2,- Sub_l/2,0),在XSize,YSize,和Zsize文本框中分别输入长方体的宽,长,高:Sub_w,Sub_l,-1,如图3.2.3.1.2。

7、图3.2.3.1.2 Command 选项卡此时就创建好了名为Substrate的介质基片。然后按Ctrl+D全屏显示创建的物体模型,如图3.2.3.1.3图3.2.3.13. 创建的介质基片3.2.3.3.2.创建GND(1)点菜单栏中的Draw按钮,选择Rectangl。(2)在属性(Property)窗口中选择Attribute标签,将该长方体的名字改为GND,设置其透明度为0.8。( 3)双击操作历史树GND下的CreateBox节点,打开Command 选项卡,在该选项卡中设置长方形的顶点坐标和尺寸。在Position文本框中输入顶点位置坐标(-Sub_w/2,- Sub_l/2,0

8、mm),在XSize,YSize文本框中分别输入长方形的宽,长:Sub_w,Sub_l,如图3.2.3.2.1。图3.2.3.2.1(4)设置GND为理想边界。在菜单栏中选择EditSelectBy Name。在对话框中选择GND,点击OK。在菜单栏中选择HFSSBoundariesAssignPerfect E。在理想边界设置窗口中,将理想边界命名为PerfE_GND,点击OK。如图3.2.3.2.2图3.2.3.2.2 创建GND为理想边界3.2.3.3.3.创建缝隙Slot(2)在属性(Property)窗口中选择Attribute标签,将该长方体的名字改为Cut,设置其透明度为0.8。

9、在Position文本框中输入顶点位置坐标(-Cut_l/2,- Cub_w/2,0mm),在XSize,YSize文本框中分别输入长方形的长,宽:Sub_l,Sub_w,如图3.2.3.3.1。图3.2.3.3.1(6)将Cut减去。在菜单栏中点击EditBy Name,在弹出的窗口中按ctrl依次选择Cut,GND。在菜单栏中点击ModelerBooleanSubstrate,在弹出的Substrct对话框中Clone tool objects before subtract复选框不选。如图3.2.3.3.2图3.2.3.3.2点击OK结束,Slot做好如图3. 3.2.3.3.3 图3.

10、2.3.3.2 创建缝隙Slot3.2.3.3.4.绘制StripFeed(2)在属性(Property)窗口中选择Attribute标签,将该长方体的名字改为StripFeed,设置其透明度为0.5。( 3)双击操作历史树StripFeed下的CreateBox节点,打开Command 选项卡,在该选项卡中设置长方形的顶点坐标和尺寸。在Position文本框中输入顶点位置坐标(Point,- Sub_l/2,-1mm),在XSize,YSize文本框中分别输入长方形的宽,长:Strip_w,Length(4)为StripFeed设置边界。选择StripFeed,在菜单栏中选择HFSS在理想边

11、界设置窗口中,将理想边界命名为PerfE_S,点击OK 3.2.3.3.5绘制Feed(1)选择ZX平面,点菜单栏中的Draw按钮,选择Rectangl。(2)在属性(Property)窗口中选择Attribute标签,将该长方体的名字改为Feed,设置其透明度为0.6。在Position文本框中输入顶点位置坐标(Point ,-Sub_l/2 ,-1mm),在XSize,ZSize文本框中分别输入长方形的宽,长:Strip_w,1mm.(4) 设置集总端口激励,)选中操作历史树StripFeed,然后单击鼠标右键,选择Assign ExcitationLumped Port, 打开Lumpe

12、d Port对话框,在Name文本框中输入端口名称P1,在Resistance,Reactance文本框中分别输入在50ohm,0ohm。然后单击下一步,打开Modes对话框。在Integration Line 中单击None ,在其下拉菜单中选择New Line,划积分线。如图3.2.3.5图3.2.3.5 完成后的集总端口3.2.3.3.6.添加Air Box(2)在属性(Property)窗口中选择Attribute标签,将该长方体的名字改为Air,在Material中将材料设置为vacuum,设置其透明度为0.9。(3)双击操作历史树Air下的CreateBox节点,打开Command

13、 选项卡,在该选项卡中设置长方体的顶点坐标和尺寸。在Position文本框中输入顶点位置坐标(-b/2,- a/2,-c/2),在XSize,YSize,和Zsize文本框中分别输入长方体的宽,长,高:b,a,c。(4)创立辐射边界,选中Air,右击选择Assign BoundaryRadition命令,保持默认设置不变。3.2.3.4 求解设置模型建完后,设置中心频率和扫描频率,点击HFSSAnalysis setupadd frequency sweep、选择Add Solution Setup,将频率设置为3GHz。设置扫描频率,将start 设置为1GHz,stop设置为10GHz,s

14、tep size设置为1GHz,设置完成后,点击HFSSvalidation check检查错误,确认没有错误后,再点击HFSSanalyze all,开始仿真。3.2.3.5 设计检查和运行仿真计算3.2.3.5.1 右击Results节点,在弹出的菜单中Create Modal Solution Data ReportRectangular Plot 命令,在Quantity选中S(P1,P1),在Function中选择dB。单击Report生成S11如图3.2.5.1图3.2.5.1 从分析结果中可知,天线的谐振频率6.4GHz上,而我们设计的中心频率为3GH,所以接下来要进行设计优化,

15、使天线的谐振频率落在3GHz上。3.2.3.6 参数扫描分析 根据理论分析可知,微带缝隙天线的谐振频率主要由馈线的长度,馈点,缝隙的长度决定,首先对馈点进行参数扫描,分析谐振频率随馈点位置改变的关系,如图3.2.3.6.1.1 3.2.3.6.1馈点的影响 图3.2.3.6.1.1 由图3.2.3.6.1.1知,馈电位置的选择对谐振频率点的影响很大,对回波损耗S11影响也很大,在14-15之间比较好,然后再对馈点进行14-15之间的0.1步长的扫描分析,得到图3.2.3.6.1.2 ,取馈点位置为14.4mm,优化范围为14-14.6mm。图3.2.3.6.1.2 3.2.3.6.2馈线长度的

16、影响 馈线要到达缝才可以馈电,因此馈线的长度要大于介质板长度的一半,又馈线没有必要超出介质板,因此馈线的长度小于介质板点的长度,即Sub_l/2LengthSub_l。取Length从40-55进行扫描,扫描结果如下图3.2.3.6.2.1图3.2.3.6.2.1由图3.2.3.6.2.1知,馈线的长度对谐振频率有影响,但影响不是很明显。只有在40-43之间谐振频率为6GHz,其余的情形即Length43时,谐振频率点都为3GHz,且在46mm时有较大回波损耗,故对Length从45至47继续进行扫描分析,取步长为0.1mm,扫描结果如下图3.2.3.6.2.2图3.2.3.6.2.2由图3.

17、2.3.6.2.2知,在馈线长为45,9mm时,达到的回波损耗最大,为-35.4392db,优化范围为45.4mm-46.1mm。3.2.3.6.3缝隙长度的影响缝隙的长度为半个波长左右,对于自由空间,中心频率为3GHz的波长的一半为50mm,而对于Er=2.2的介质板说,其波长的一半为33.7mm,我们对缝长进行33mm-50mm的扫描,步长为1mm,结果如图3.2.3.6.3.1图3.2.3.6.3.1由图3.2.3.6.3.1知,缝的长度对谐振频率点的影响较大,谐振频率点的频率随着缝长的增大而降低,这一变化趋势符合波长公式f=v/。注意到谐振频率为3GHz时,缝长在40-41之间有较低的

18、回波损耗,我们再对缝长进行40mm-41mm的扫描,步长为0.1mm,结果如图3.2.3.6.3.2图3.2.3.6.3.2由图3.2.3.6.3.2知,在缝长为40.2mm时,回波损耗S11稳定,因此取Cut_l=40.2mm,优化范围为40-40.4mm。3.2.3.6.4缝隙宽度的影响 因为缝隙有宽窄是与馈线的宽度相比较的,而馈线的宽度为3mm,窄缝的情况下缝的宽度要小于3mm,我们对缝宽进行0.5mm-3mm的扫描,结果如图3.2.3.6.4图3.2.3.6.4由图3.2.3.6.4可知:在缝宽为1.1mm时,S11最小,天线性能最好,注意到缝宽为1.2mm的m2那点,S11发生突变,

19、因此缝宽的优化范围应不包括m3那点,取优化区间0.6mm-1.1mm。3.2.3.6.5 馈线宽度的影响因为馈线用的是微带线,而微带线的宽度是严格与介质(Er),中心频率(f0),微带线的厚度(h)相关的,由于本模型的Er,f0,h已经确定,因此微带线的宽度已经确定了,最优的微带线宽度不会变化太大,对微带线宽度进行2.5mm-3.5mm的扫描,步长为0.1mm,结果如图3.2.3.6.5图3.2.3.6.5由图3.2.3.6.5知,微带线的宽度为3mm,且变化的斜率较大,没有必要继续进行优化。3.2.3.7查看优化后的天线性能3.2.3.7.1 优化后的参数 经过以上对主要影响天线辐射性能的参

20、数进行扫描分析,我们得到这些参数的优化值和优化区间,如下表3.2.3.7.1表3.2.3.7.1b优化值(mm)14.445.940.21.1可优化区间(mm)14-14.645.4-46.140-40.40.6-1.13.2.3.7.2 天线性能查看将各优化后的参数代入模型,扫频设置为从2.5GHz-3.5GHz,步长0.01GHz,重新运行仿真。3.2.3.7.2.1 查看S11参数图3.2.3.7.2.1从图3.2.3.7.2.1可以看出,此时的谐振频率为3GHz,在3GHz处的S11值约为-43.27dB,远远达到指标所定的-15dB。3.2.3.7.2.2 查看电压驻波比VSWR图3

21、.2.3.7.2.2从图3.2.3.7.2.2可以看出,此时的谐振频率为3GHz,在3GHz处的VSWR值约为1.0155,且在2.9GHz-3GHz电压驻波比小于2,天线性能良好。3.2.3.7.2.3 查看S11的Smith圆图结果图3.2.3.7.2.3从图3.2.3.7.2.3可以看出,3GHz时的归一化阻抗为(1.0147+j0.0049) ,达到了很好的匹配状态。3.2.3.7.2.3 查看输入阻抗与辐射臂尺寸的关系3.2.3.7.2.3.1 输入阻抗与缝隙长度的关系 对缝隙长度进行35mm-50mm扫描,步长为1mm,结果如图3.2.3.7.2.3.1图3.2.3.7.2.3.1

22、由图3.2.3.7.2.3.1知,缝的宽度主要影响输入阻抗的虚部,缝宽在39-40之间输入阻抗的虚部接近0,图上的m1点为优化值,其输入阻抗虚部为0.2435,与m2相比,输入阻抗的虚部没有m2理想,但m1的输入阻抗为50.7364,而m2的输入阻抗为26.5682,在与特性阻抗为50的传输线匹配方面,m1明显优于m2。因此缝长取m1对应的缝长40.2mm。3.2.3.7.2.3.2 输入阻抗与缝隙宽度的关系对缝隙宽度进行0.5mm-3mm扫描,步长为0.1mm,结果如图3.2.3.7.2.3.2图3.2.3.7.2.3.2由图3.2.3.7.2.3.2知,缝的宽度主要影响输入阻抗的实部,缝宽

23、在0.7-1.1之间输入阻抗的实部接近50,图上的m1点为优化值,其输入阻抗实部为50.7, m2点输入阻抗实部为48.2,相差不是很大,但在缝宽为1.2mm处存在突变点,到缝宽为1.5mm的m3点又较为理想。因此缝宽的取值应按实际情况而定,此处应取m1对应的缝宽1.1mm。3.2.3.7.2.3.3 输入阻抗与馈线长度的关系对馈线长度进行45mm-55mm扫描,步长为1mm,结果如图3.2.3.7.2.3.3图3.2.3.7.2.3.3由图3.2.3.7.2.3.3知,输入阻抗的随着馈线长度的增加而增大,馈线长度在45mm-47mm之间变化时输入阻抗从41增加到65,变化明显。3.2.3.7

24、.2.4 查看方向图3.2.3.7.2.4.1 查看E面H面的方向图要查看天线的远区场计算结果,首先要定义辐射表面,而辐射表面是在球坐标系下定义的,在球坐标系下,xz平面相当于=0的平面,yz平面相当于=90 的平面。下面定义=0 和=90 的平面为辐射表面。在Phi角度对应的Start,Stop和Step Size文本框中分别输入0deg,90deg,90deg,在Theta角度对应的Start,Stop和Step Size文本框中分别输入-180deg,180deg,1deg。生成的E面H面如下图3.2.3.7.2.4.1图3.2.3.7.2.4.1由图3.2.3.7.2.4.1知,虚线为

25、E面,趋近于圆,H面为实线,为”8”形,与理论相符合。3.2.3.7.2.4.2查看三维增益方向图首先要定义三维立体球面为辐射表面。在Phi角度对应的Start,Stop和Step Size文本框中分别输入0deg,360deg,1deg,在Theta角度对应的Start,Stop和Step Size文本框中分别输入1deg,180deg,1deg。生成的三维增益方向图如下图图3.2.3.7.2.4.23.2.4 不同形状的缝对天线性能的影响 选用圆形的缝,馈线的宽度和窄缝的一样,都取3mm,影响缝隙形状为圆缝的微带缝隙天线的谐振频率和回波损耗S11的主要因素有馈线的长度,馈点,圆缝的半径,介

26、质板的宽度。经过对这些参数扫描后优化步骤后,我们得到这些参数的优化值和优化区间,如下表3.2.4Cut_r12045.514.744.922.445-45.814.6-14.944.6-45.422-23表3.2.43.2.4.1 天线性能查看3.2.4.1.1 查看S11参数图3.2.4.1.1从图3.2.4.1.1可以看出,此时的谐振频率为3.01GHz,在3GHz处的S11值约为-26.56dB,达到指标所定的-15dB。3.2.4.1.2 查看电压驻波比VSWR图3.2.4.1.2从图3.2.4.1.2可以看出,此时的谐振频率为3.01GHz,在3GHz处的VSWR值约为1.0986,

27、且在2.75GHz-3.38GHz电压驻波比小于1.5,天线性能良好。3.2.4.1.3 查看S11的Smith圆图结果图3.2.4.1.3从图3.2.4.1.3可以看出,3GHz时的归一化阻抗为(0.9965 +j0.0938) ,达到了很好的匹配状态。3.2.4.1.4 查看E面H面的方向图图3.2.4.1.4由图3.2.4.1.4知, H面为实线,为”8”形,与理论相符合。四,实验小结(1) 通过本次试验,对微带缝隙天线这一形式的天线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通过对影响天线性能的参数进行参数扫描,形象的了解到各参数对天线性能影响的权重。(2) 通过本次试验,基本了解HFSS这一软件仿真设计微带缝隙天线的分析方法,设置操作和流程。掌握了对HFSS中的建模操作,了解边界条件的类型和正确的设置边界条件的方法。了解了三种主要的激励适用的环境和正确的设置方法。掌握了正确高效的利用HFSS软件中的Optimimetrics功能模块。(3) 通过本次试验,知道如何正确的定义远区场的辐射表面,如何正确的调用HFSS软件查看天线的性能参数:回波损耗S11,电压驻波比VSWR,输入阻抗,E面的增益方向图,H面的增益方向图, 三维增益方向图。 (4) 缝隙形状为圆缝的微带缝隙天线与窄缝的微带缝隙天线相比,在带宽方面,圆缝宽于窄缝;但在增益方面,窄缝优于圆缝;在方向图上,圆缝的E面不是圆形,有方向性。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