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8.23KB ,
资源ID:43344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3344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唐代诗歌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唐代诗歌Word文件下载.docx

1、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诗歌发展至唐代,不仅数量是前代总和的两三倍,而且众体兼备,诗人辈出。诗歌的成就不仅是空前的,也应该说是后代难于企及的。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盛唐诗歌和以韩孟、元白诗派为代表的中唐诗歌,是唐诗发展的两个高峰。除此而外,陈子昂、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王昌龄、韦应物、柳宗元、李贺、刘禹锡、杜牧、李商隐则是唐代诗人的杰出代表。隋代前后时间短暂,在四十年的时间里,诗人少诗作也少。在中国文学史上可以提出来的诗人只有卢思道(535-606)、薛道衡(540-609)和杨素(544-606)三人。 卢思道承继齐梁诗风,宫体诗气息极浓,如采莲曲、后园宴、昔昔盐等就是这样的诗作。

2、薛道衡发挥南朝诗歌的长处,同时又兼取北朝诗歌的优点,如从军行、渡北河,既有南诗的委婉细致,又有北诗的慷慨有力。杨素在隋朝位高职重,他的诗作出塞二首、赠薛播州诗既有清丽细巧的文笔,又有悲凉老成的诗境。初唐政治上已经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初唐的诗坛仍然没有摆脱南朝诗风的影响。唐太宗李世民(598-649)本人虽然重视文学,有君主雄视天下的气魄,但他仍然没有跳出南朝诗风的阴影。在唐诗的改革中首开风气之先的,是被后人称为“初唐四杰”的卢照邻(约630-680后)、骆宾王(约638-?)、王勃(650-676)和杨炯(650-693后)。他们虽然社会地位卑下,但是年少志气远大,有一种睥睨古今的气魄和

3、敢作敢为的热情,“开辟翰苑,扫荡文场”,让诗歌从宫廷走向社会,写出了一批令人耳目一新的诗歌。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卢照邻的长安古意、骆宾王的帝京篇、在狱咏蝉、杨炯的从军行、西陵峡等。顺应时代的需要,提出明确的理论主张,完成初唐诗歌改革的改革者是陈子昂(659-700)。他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提出“建安作者”、“正始之音”的“汉魏风骨”,为诗歌的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他的代表作是感遇诗三十八首和蓟丘览古七首以及尽人皆知的登幽州台歌。在这些诗歌中,诗人对一系列社会政治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表现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进取精神。陈子昂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气魄,已经展现盛唐诗歌的端倪。在初唐诗人中,还有不

4、少优秀的诗篇,如贺知章(659-744)的咏柳、回乡偶书、春兴、包融的登翅头山、张旭的桃花溪、山行留客、刘希夷(651-?)的代悲白头翁和张若虚(660?-720?)的春江花月夜,他们以纵横的才气、浓厚的情思、浪漫的情调,歌唱青春歌唱生命,赞美自然、赞美春天,与主张汉魏风骨的陈子昂诗歌风格各异。盛唐的诗人中,张说(667-731)与张九龄(678-740)位居宰相之高位,他们先后成为文坛领袖,奖拔了许多优秀的诗人,对唐代诗歌的变革与发展有着不容抹杀的重要贡献。 孟浩然(689-740)的大半生是在漫游名山名水中度过,他是唐代第一个倾注全力写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与王维并称“王孟”。他有诗二百多首

5、,绝大多数是山水田园诗,如彭蠡湖中望卢山、万山潭作、耶溪泛舟、宿建德江、晚泊浔阳望庐山瀑布、秋登万山、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等。另外,他的过故人庄、春晓也是人见人爱的名篇。 王维(701-761)是精通音乐、书法、绘画等多门艺术的诗人,并且是对各体诗歌无所不长的全才诗人。他的诗歌以五言最多,被人们称为“五言宗匠”,如使至塞上、鸟鸣涧、终南山、山居秋暝、观猎、辛夷坞、莲花坞、汉江临泛、送李使君、辋川集二十首等。当然,他的七言诗也是名篇比比皆是,如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伊州歌等;特别是积雨辋川庄作,被人推崇为唐人压卷之作。他的边塞诗如陇西行、陇头行,以及含有“红豆生南国”

6、之句的相思诗,也向来被人赞誉不绝。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代造成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他的其他诗体,苏轼有“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的赞语。他的辋川别业、汉江临眺、山中、书事、渭川田家、田园乐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在盛唐的诗人中,还有一批职位虽然不高但却为读者喜爱的诗人。如撰有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等诗,以“白日依山尽”、“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警句为后世传颂的王之涣(688-742),以凉州词的“葡萄美酒夜光杯”为大家喜爱的王翰,撰有被人称为“唐人七律第一”之诗黄鹤楼的崔颢(?-754)等等。 王昌龄(约698-756)是盛唐杰出的诗人之一,他以七言绝句见重于时,描写边塞生活的诗歌是他最具特

7、色的作品。如他的从军行六首,抒发了边塞将士以身许国的壮志豪情;而以“秦时明月汉时关”名闻遐迩的出塞诗,更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除此而外,他的闺怨、采莲曲二首、越女、青楼曲二首、长信秋词五首、芙蓉楼送辛渐二首等诗传颂古今,可谓唐诗中的上乘之作。 李颀(约690-约751)是众体兼备的诗人,七言诗,尤其是七言古诗的成就尤为突出。如他的古从军行、古意、古塞下曲、送魏万之京、送陈章甫等,苍凉而悲壮,是唐人边塞诗篇的代表之作。高适(703?-765)和岑参(715-769)是盛唐诗坛负有盛名的两位边塞诗人。 高适的诗往往语言质朴有力,内容直抒胸臆,感情鲜明爽朗,让人感到那种发自诗人肺腑

8、的爱憎之情扑面而来,如燕歌行、塞上听吹笛、别董大二首、塞下曲、九曲词三首、人日寄杜二拾遗等就是这方面的优秀之作。 岑参是盛唐边塞诗成绩最突出的一位诗人,也是边塞诗数量最多的一位诗人,共有七十多首。他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白云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逢入京使、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天山雪歌等就是唐人边塞诗中的名篇。其他如行军二首、送张秘书等,语奇意奇,也常常被人们所称道。 李白(701-762)和杜甫(712-770)是盛唐诗坛最重要的诗人,他们的诗歌,最真实反映了盛唐时期广阔的现实生活,最集中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由于他们两人的努力,唐代诗歌达到了它的巅峰,同时也达到了中

9、国古典诗歌的巅峰。 李白的诗歌继承前人传统,以心雄万夫的气概、变化莫测的想象和出奇至胜的夸张创造出多彩多姿的艺术境界,具有雄奇奔放的艺术风格,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他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集可以说是中国诗歌的艺术宝库,众体俱备,各色兼长,群芳吐艳,英姿齐逞。 李白共有乐府诗歌二百三十多首,占他全部诗歌的四分之一,是唐代写作乐府诗歌最多的诗人。他的乐府诗既有继承,也有创新如蜀道难、乌栖曲、梁甫吟、长干行、子夜吴歌、采莲曲;有在旧题下别立新意的,如塞下曲、古朗月行;也有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如江夏行、横江词、襄阳歌等。 李白在古诗创作上取得的特殊成就,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所公认

10、。他上承诗经“楚辞”及阮籍、陈子昂的传统,讽时伤世,寄托深远,抒发感慨,雄浑博大。在历来的各种唐诗选本中,李白的五古往往独占螯头。至于七古,都推李白为正宗。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古风五十九首、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李白的五绝清新朴素,有谣谚之风,如玉阶怨、观放白鹰、题峰顶寺等,得到普遍的好评。李白的七言绝句约为五十多首,大多数流传人口,如望天门山、赠汪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听黄鹤楼上吹笛、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清平调、永王东巡歌、春夜洛城闻笛等等。 李白的律诗现存一百三十多首,在盛唐各家中,数量仅次于杜甫,佳作也不少。如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渡荆门送别、送友人、赠

11、孟浩然、夜泊牛渚怀古、鹦鹉洲、凤凰台等。李白是时代的歌手、诗国的巨人,他的诗歌在当时传遍京城内外、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对后代的影响更是有目共见有口皆碑。 杜甫是我国诗坛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也与李白的诗歌一样,当时流传人口,历代传诵不息。杜甫的诗,真实地记述了唐代天宝年间那个动荡岁月,自古就有“诗史”的美称。 杜甫早年的诗歌,流传今天的并不多,仅有奉赠韦左丞丈、望岳等充满自信富于展望的作品;他的三分之二的诗歌,写于“安史之乱”前后。兵车行、丽人行是杜甫诗风转变的标志,在唐诗中,如此深刻地反映社会的实质问题,如此尖锐地批判社会的病弊,在以前的诗歌还不曾有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更深

12、刻地揭示了统治集团与普遍百姓间的尖锐对立,就忧愤的深度和呼声的强烈,也是此前的诗人所没有的。 此后,杜甫一发而不可收:写出了自叙经历、思国念家的诗篇,如月夜、春望、喜达行在所、述怀、羌村三首、北征等著名的诗歌;写出了所见所闻、忧国忧民的诗歌,如哀王孙、悲陈陶、哀江头、塞芦子、洗兵马以及“三吏”、“三别”等传诵千古的诗歌。 诗人离开京城离开华州之后,西游陇右,南入两川,开始了他漂泊的暮年生涯。生活更为艰难,但诗作却获得了巨大的丰收。秦州杂诗二十首、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以及自秦州至成都的纪行诗木皮岭、剑门、五盘、鹿头山等,还有成都草堂时期的诗歌为农、寒食、春日江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绝句,特

13、别是夔州时期的诗篇秋兴八首、诸将五首、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旅夜抒怀,以及晚年诗歌登岳阳楼等,以沉郁顿错的手法,将时代的绝唱、历史的画卷留给了读者。 在盛唐与中唐的交替之际,有几位诗人应该在这里作些交代,他们是:元结(719-772)、刘长卿(?-约790)和韦应物(737-792?)。 元结现存诗歌九十八首,全是古体诗,其中又以五言诗最多,有五十八首之多。他的诗歌,以反映现实、揭露黑暗的较多,如系乐府十二首、贫妇词、农臣怨、去乡悲、陇上叹、下客谣、忝官引等,其中,以舂陵行、贼退示官吏最为著名,是他的代表之作。 刘长卿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变故,自身又两度经受贬斥,因而在他五百多首诗歌中,比较

14、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动乱的社会,如平蕃曲、疲兵篇、从军六首、闻王师收二京、京口怀洛阳旧居、旅次丹阳郡、吴中闻潼关失守、登吴古城歌、送耿拾遗归上都、罪所留系寄张十四、登干越亭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等,尤其他的送李录事兄归襄邓诗,被后人称为“中唐妙唱”。刘长卿五七言兼擅,尤长五言律诗,诗作中五言占十分之七,有“五言长城”之称。 同刘长卿相仿,韦应物也历经“安史之乱”。他的诗歌今存五百六十多首,诗中既有怀旧之作,也有揭露之歌,如逢杨开府、骊山感怀、长安道、汉武帝杂歌、金谷园、经函谷关、采玉行等。韦应物还以擅长山水田园诗为世所知,他的西塞山、种瓜、观田家、晚出沣上等,与唐代王维、孟浩然、柳宗元等山水田园诗人

15、齐名。他的五言古诗不仅数量多,而且成就突出,七言歌行也胜于刘长卿。他的绝句,尤其是五绝,如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滁州西涧等,后代认为可与王维、孟浩然并称。 “安史之乱”以后,李唐朝廷国步维艰,昔日的辉煌已经化为梦里烟云。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大历诗人“气骨顿衰”,在他们的诗歌中不再有高亢昂扬的激情,也没有了建功立业的雄心,盛唐气象已经不复存在。 张继(?-776)存诗可靠的只有三十多首,枫桥夜泊是他的传世之作。 在中唐的诗坛上,李益(748-829)是承前启后的重要诗人。他的诗歌,既有盛唐余韵也开中唐先声。李益写得最多也最成功的,是他的边塞诗,如从军北征、夜上受降城闻笛、塞下曲等。其他的佳作如江南曲,

16、以“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之句传诵千古。 在中唐的诗坛上,孟郊(751-814)韩愈(768-824)属于“奇崛险怪”的韩孟诗派。中唐诗人在前代诗人的辉煌成就面前,在各体诗歌已经全部成熟的情况下,除了改革已经别无他路。贾岛与韩愈的“推敲”早为人知,也正好形象地说明他们在诗歌改革方面另辟溪径、刻意求工、力求险奇的努力。 在孟郊的诗中,题材明显比“大历十才子”扩大了许多。他的寒地百姓吟、织妇辞、长安早春已经把自己的目光注视着广大的穷苦百姓。他在登科后诗中所吟唱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之句,常常引来人们的讥讽;而他的游子吟,则写出了天下常见的母子之爱,因而千年来传诵不息。 韩愈的主要贡

17、献在古文运动,但他的诗歌作为中唐诗坛重要一派,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也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在追求奇险的道路上,他显然比孟郊走得更坚决也更引人注目。他诗歌的气势宏大,想象奇特,题材十分广泛,涉及到方方面面;诗歌的内容含有叙事的倾向,吟诗如说故事一般;他诗歌的语言,力求新奇。他的古诗“以文为诗”,常以议论入诗,有散文化的趋向。例如他的苦寒、山石、调张籍、石鼓歌、荐士、南山诗、陆浑山火等诗,就是这方面的一些例证。不过,一般的读者更喜爱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游城南晚春等自然流畅的小诗。 贾岛(779-843)是韩孟诗派中的重要成员,他的一生是在郁郁不得志中度过的。他的剑客诗所云

18、:“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人,谁有不平事?”形象地说明了他不平而激愤的心态。题李凝幽居诗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之句,很能够说明他吟诗认真与执着的态度。苏轼“郊寒岛瘦”的评语,道出了韩孟诗派的一些特点。韩愈留意于七古,孟郊用心于五古,而贾岛则致力于五律。他的暮过山村、原上秋居等诗,都因为他对仗工整而受人称誉。在中唐诗坛上与韩孟诗派并立的是元白诗派,主要成员除了元稹(779-831)、白居易(772-846)之外,还有张籍(766-830?)、王建(766-831?)、李绅(772-846)等人。他们最初的结合,是因为乐府诗歌的创作。 “诗到元和体变新”,这既是白居易对元稹诗歌的赞

19、誉,也是对整个元和诗坛的描述。包括元白诗派、韩孟诗派在内的中唐众多的诗派,形成了百花竞放的可喜局面。由于古文运动、新乐府运动和唐传奇的兴起,使中唐的文学,成为整个唐代文学史上堪与盛唐文学媲美的另一个高峰。在元和年间,元稹与白居易既是元白诗派的首领,也是当时文坛上的主盟者,还是元和诗歌的始终实践者。 元稹对中唐文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他的新乐府诗歌。元稹以杜甫那些“即事名篇,无复倚傍”的诗歌,作为他提倡的乐府诗歌的最高目标。是他敏锐地发现了李绅新题乐府诗歌“病时尤急”的特色,立即写出了他的唱和诗篇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他的上阳白发人、西凉伎、缚戎人就是“雅有所谓,不虚为文”

20、的诗歌。由于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的加盟,很快形成了新乐府运动的热潮。不仅如此,在白居易已经停止新乐府诗创作的情况下,他独自在兴元与李馀、刘猛一起,继续新乐府诗歌的创作。田家词、织妇词、采珠行、捉捕歌、估客乐就是唱和李、刘的优秀诗篇。 元稹的另一个贡献,在当时的人们长期忽视杜诗冷落杜甫的情况下,在他的杜甫墓系铭中,第一个站出来对杜甫和他的诗歌作出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此后,杜甫的诗歌才为世人所重视,才对中国的古典诗歌产生了如此深远的影响。就这一点来说,元稹有他不可磨灭的首创之功。除了他的新乐府诗歌,元稹其他的优秀诗篇也不在少数,如连昌宫词、行宫以及他的爱情诗遣悲怀三首、六年春遣怀、明月三五夜等也

21、传诵人口。他与白居易等人唱和诗歌之多,在中国诗歌史上,既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他的诗歌,传遍皇宫内外,大江南北,甚至赢得国外读者的喜爱。 白居易存有诗歌二千八百多首,是唐代存诗最多的诗人。他的诗歌,最为人知的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他的新乐府诗歌的主要内容是叙述唐朝的史事,批评腐败的朝政,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其中的卖炭翁、道州民、杜陵叟、新封折臂翁、缚戎人等是传诵古今的名篇。秦中吟中的轻肥、歌舞以及含有名句“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的买花诗,同样都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心绪,体现了诗人“为君为民为物为事而作”的创作宗旨,体现了诗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深受历代读者的喜爱。

22、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是他诗歌中流传最广也影响最大的两首诗歌。长恨歌叙述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悲剧,创作的主题有不同的说法,一般的看法认为诗人的创作主旨是批判唐玄宗的荒淫误国。琵琶行则叙述一个流落在浔阳江头琵琶女艺人的悲剧故事,诗人把她的不幸与自己的遭遇联系起来,“同为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全篇的画龙点睛之笔。这两首诗,都是叙事诗,它们使我们想起了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这两首杰出的诗篇,它们代表着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最高成就。 在白居易的诗歌中,还有不少优秀的诗作,如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建昌江等,就是深受读者喜爱的诗篇。 白居易的与元九书是既是对自己和元稹诗歌创作的总结,又是他概述自己和元稹对

23、文学理论的阐述。诗人在这篇文章中,呼吁诗歌创作应该继承诗经以来的优秀传统,学习包括杜甫在内的古代优秀作家的创作经验,重新振兴诗歌创作,让诗歌为政治服务。这是一篇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有重要意义的文献,对中唐乃至于整个唐代的诗坛有着指导的意义,它的贡献是不容抹煞的。 与韩愈情况相类,柳宗元是诗文兼擅的。柳宗元的诗歌,尤其是他的山水田园诗,与谢灵运有渊源关系和共同之处。他的渔翁、江雪、游南亭夜还叙志就是明显的例子。尽管他与陶渊明入世出世的态度并不一样,但柳诗中的饮酒、读书、觉衰等篇,与陶诗的风格十分接近。除此而外,柳宗元还有一些成功的作品,如韦道安、行路难、古东门行、笼鹰词、别舍弟宗一等。 与韩孟的奇

24、险不同,也与元白的平易有别,柳宗元(773-819)是自立于当时诗坛两大派别的另一诗派,他的风格,可用“深远”来概括。由于他长期贬放,地处偏僻,加上过早谢世,所以柳宗元没有同韩孟、元白那样造成较大的影响。 在当时的诗坛上独树一帜的,还有刘禹锡(772-842)。刘禹锡的诗风既不同于韩孟,也不同于元白。他的诗歌,字里行间始终让人感到一股刚劲豪迈之气。他有诗七百多首,涉及的内容无所不包,为读者传诵的诗歌也不少,其中以咏史诗、讽谕诗、抒怀诗、山水诗以及模仿民歌的诗作等最为人们称道。如他的咏史诗金陵怀古、金陵五题、西塞山怀古等,虽然数量并不多,但如“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

25、百姓家”这样的诗句,自唐以来一直震憾着读者的心房。他的抒怀诗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再游玄都观、酬乐天扬州席上见赠等,一直赢得历代诗评家的好评。他的竹枝词、浪淘沙词、踏歌词中的“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里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等诗句,千百年来一直为读者所喜爱。 李贺(790-816)少年能诗,早露头角,可惜在世不长。在他留下的诗作中,比较有名的是金铜仙人辞汉歌、雁门太守行、老夫采玉歌、猛虎行、感讽五首、宫娃歌、李凭箜篌引、天上谣、梦天、江楼曲等。他的诗歌被称为“长吉体”,以构思新奇、意境奇特、语言独特为特色。 在晚唐的诗坛上,杜牧(803-852)与李商隐(约81

26、1-859)并称,为了与李白杜甫相区别,人称“小李杜”。两人是活跃在晚唐初期的两颗耀眼的诗国星座。 杜牧多才多艺,诗文兼备,现存诗二百多首。他的诗歌写景抒怀,酬和唱答,借古讽今,忧国忧民,如泊秦淮、江南春、山行、清明、河湟、早雁、过华清宫绝句、赤壁、秋夕、长安秋望、题扬州禅智寺、寄扬州韩绰判官、初冬夜饮、雪中抒怀、杜秋娘诗、张好好诗等篇,都是脍炙人口的诗歌。以豪放爽朗、清新俊逸的诗风,在韩柳、元白之外别成一家。 李商隐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但以诗歌的成绩最为卓著。如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可与杜甫的北征相媲美,同类之作还有随师东、淮阳路等;他的咏史诗则把矛头指向唐朝的历代皇帝以及朝中的权贵们,如马嵬

27、二首、华清宫、陈后宫、富平少侯、有感二首、重有感等;李商隐写了不少的无题诗和以篇中二字为题的诗,关于它们的题旨,历来争论不休,难有结论。一般的看法认为,这些诗篇大多是诗人以自身的爱情感受和人生体验为题旨的。如以“来是空言”、“飒飒东风”、“重帷深下”、“相见时难”开头的那些无题诗以及锦瑟、玉山、碧城诸篇;除此而外,李商隐传诵人口的诗篇还有不少,如夜雨寄北、二月二日、落花等。李诗的风格,格律严整,用语清丽,构思精密,寄托深远,在唐诗中几乎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 与韩、柳、元、白、刘以及李商隐、杜牧同时的诗人,还有很多。他们留下了数目可观的诗篇,其中不少是传诵人口的名篇。聂夷中(约837-884)、

28、皮日休(843?-883?)、陆龟蒙(?-约881)、杜荀鹤(846-907)和罗隐(833-909)是晚唐诗坛上的重要诗人。 聂夷中虽然考中了进士,但他时逢末世,一生潦倒。他的诗歌以忧念时事、关心民病为主,代表作是含有“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之句的伤田家,它揭示了当时重大的社会问题,千年传唱不绝。同类之作还有田家、公子家、公子行等。 皮日休是我国封建时代的著名诗人中唯一一位参加农民起义并在其中担任翰林学士的诗人。他的诗歌仿效元白的讽谕诗,表示了对人民的同情和对时代的谴责,真实地再现了唐末的社会,如三羞诗、正乐府十篇、橡媪叹、贪官怨、汴河怀古二首以及西塞山泊渔家等。 陆龟蒙是败落的旧家子弟,有诗六百多首,常通过抒情言志的方式发泄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如含有“万户膏血穷,一筵歌舞价”之句的村夜二篇以及杂讽九首、五歌、新沙、筑城词以及描写自然风光的白莲、怀宛陵旧游等。 杜荀鹤出身寒微,自称“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他一生专写近体诗,在他存世的三百多首诗歌中,没有一首古体诗,甚至把前人在乐府诗中的题材也引入近体诗中。他的诗歌,以反映现实为主要内容,如山中寡妇、乱后逢村叟、再经胡城县以及含有“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名联的春宫怨等。 罗隐有诗四百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