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497.27KB ,
资源ID:435623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3562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北京101中学初二物理上期末试题和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北京101中学初二物理上期末试题和答案.docx

1、北京101中学初二物理上期末试题和答案2019北京101中学初二(上)期末物 理一、单选题(共30分,每小题2分)1. 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 )A. kg B. g/cm3 C. kg/m3 D. km/h2. 如图1所示几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日全食现象 B. 铅笔在水面“折断” C. 树在水中的倒影 D. 花瓶在镜子中的像图13.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内,放在小桌上的茶杯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A. 这列火车的车厢 B. 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 C. 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 D. 关着的车门4. 金帆乐队的队员在新年联欢会上演出。演奏前,弦乐演奏员都要

2、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A. 振幅 B. 响度 C. 音调 D. 音色5. 如图2所示,是道路交通“禁止鸣笛”的标志,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城市的噪声污染,这种控制噪声的途径是( )A.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B. 阻断噪声传播C. 防止声源产生噪声D. 以上方式都有6. 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一种碳纤维材料,各项性能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密度是钢的四分之一,下列关于碳纤维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 碳纤维材料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 两个等体积的实心航空器部件,分别用碳纤维材料和钢制成,它们的质量比为1: 4C. 用碳纤维材料制成的航空器部件,在地球上的质量要比在月

3、球上的质量大D. 碳纤维材料适合制作打夯的重锤7. 根据图3所示可判断出邮票到放大镜的距离( )A. 小于焦距B. 大于焦距,小于两倍焦距C. 等于两倍焦距D. 大于两倍焦距8. 看电影时,人们在电影院各个座位上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关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在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 B. 光在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C. 银幕向各个方向都发出了光 D. 银幕对光有折射作用9. 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B. 速度等于物体运动的路程C. 物体运动所用时间越长,它的速度越大D. 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越大10. 如图4甲,一只小狗正在平面镜

4、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看到的像是图4乙中的( )图411. 图5所示为北京天坛公园里堪称声学建筑奇观之一的圜丘。当游客站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下列关于声音变得特别洪亮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 声音变成了超声波B. 圜丘上装有扩音器C. 建筑师利用了声音的折射原理D. 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了加强12. 小刚和小红一同完成了如下实验:把一枚硬币放在一个没有盛水的杯子底部,然后把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小刚注视着硬币保持眼睛的高度不变慢慢向远处移动,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时停止移动。小刚保持头部不动,此时小红缓缓地向杯中倒水,随着水量的增加,小刚又重新看到杯底的硬币

5、。用作图的方法来解释这个实验现象,如图6所示的光路图中,能对上述实验现象做出正确解释的是( ) A B C D图613. 某同学用了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将一枝花从离透镜30cm处逐渐移向20cm处的过程中 ( )A. 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B. 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增大C. 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逐渐增大D. 像一直增大,像距先变小后变大14. 小红将装有适量水的圆柱形玻璃杯放在物理书前适当位置,看到了如图7甲所示的情形。她又在硬纸板上画了一个如图7乙所示的转弯标志,把它放在图7甲中物理书的位置,可能看到的是图8中的 ( )图815.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将蜡烛放在距透镜2

6、4cm的位置,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为16cm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烛焰清晰的像,则这个凸透镜的焦距f可能是( )A.6.6cm B.9.6cm C.12.6cm D.15.6cm二、多选题(共14分,每小题2分)16.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D.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17. 图9所示,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9A. 甲图中通过观察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探究“声音与频率的关系”B. 乙图中通过观察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可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C. 丙图中通过逐渐抽取玻

7、璃罩中的空气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D. 丁图中通过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锯条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18. 关于图10所示的四种仪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0A. B超利用超声波获取人体内部信息B. 声呐利用次声波探知海底深度C. 验钞机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D. 遥控器靠红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19. 如图11所示, 有的能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过程,有的能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图11A. 图能说明远视眼的成像过程,图能说明远视眼的矫正方法B. 图能说明远视眼的成像过程,图能说明远视眼的矫正方法C. 图能说明近视眼的成像

8、过程,图能说明近视眼的矫正方法D. 图能说明近视眼的成像过程,图能说明近视眼的矫正方法20. 小阳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密度(常温常压下),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物质密度/kgm3物质密度/kgm3水1.0103冰0.9103酒精0.8103铝2.7103水银13.6103铜8.9103A. 固体的密度都大于液体的密度B. 体积相同的实心铝块和实心冰块,铝块质量是冰块的3倍C. 质量相等的实心铝块和实心铜块,铝块的体积一定小于铜块的体积D. 把400g酒精倒掉200g,剩下酒精的密度为0.8103 kg/m3 21. 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

9、际的是( )A. 中考体育测试所用实心球的质量约为2kgB. 一支普通新铅笔的总长度约为35cm C. 普通教室的门高约为2mD. 一位初中生跑1000m所用的时间约为50s 22. 在如图12所示的物理图像中,能正确反映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 )图12三、实验题(共46分;23题2分,24题每图2分,36题2分;其余每空1分)23. 如图13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_cm。图1324.(1)如图14所示,一束光沿水平方向射到平面镜上,请在图中画出这束光的反射光线。(2)如图15所示,SA表示从空气斜射向平行玻璃砖上表面的一束光,请画出这束光在玻璃砖中的折射光线(大致方向)。(3)在图16中,入射光

10、线平行于凸透镜的主轴,请画出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4)如图17所示,AB表示平面镜前的物体。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经平面镜所成的像。 图14 图15 图16 图1725. 小红为了测量盐水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18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端移动。(2)将盛有适量盐水的杯子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测出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28g。然后将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18乙所示,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 cm3。(3)再将盛有剩余盐水的杯子放在天平左

11、盘内,改变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8丙所示,则杯子及杯内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 g。(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为 kg/m3。图1826. 中国科技馆里有一个“颜色屋”,如图19甲所示,屋内摆放着各色家具,墙上有“光影之绚”四个大字。(1)“颜色屋”内的灯光颜色会在白、红、蓝、绿之间变化,家具在不同颜色灯光的照射下,呈现出的色彩是 的。(选填“变化”或“不变”) (2)图19乙为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现象,这说明白光是由 组成的; 图1927. 小明利用如图20所示实验装置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若秒表每格为1s(实

12、验中指针没有转过1圈),则该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图2028. 如图21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这种研究物理的方法叫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图2129. 甲、乙两辆车沿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22所示。当t = 3s时,甲、乙两车的速度之差等于 m/s。图2230. 小明在走近玻璃门的过程中,感觉自己在玻璃门中的像越来越大,请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

13、: 。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A铜601.89B铜601.02C铜800.76D铜E铜1000.76F钢801.0231.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磊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上表所列各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找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

14、编号为_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的琴弦进行实验;(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则表中所缺数据为:_cm_mm2。32. 小明在探究某个物体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时,通过测量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式:s = 。t/s24681012s/m12345633. 如图23所示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M是一面水平放置的小平面镜,上面竖立着一块用来显示光传播路径的半圆形的屏。这个屏是由两个大小相同的1/4圆平面E、F连接而成的,两屏间的接缝ON与小平面镜垂直,平面F可绕接缝ON转动。小明

15、用此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图23(1)下面是小明部分探究实验步骤:如图23所示,小明将平面F旋转到与平面E在同一平面,让一细光束沿平面E射到镜面O点,在平面E上可看到入射光AO,在平面F上观察到反射光OB;如图24所示,保持入射光的位置不变,将平面F旋转到与平面E不在同一平面,在平面F上观察不到反射光。根据上述小明的部分实验步骤,你认为小明探究的问题是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图24A.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B. 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2)下表是小明探究实验中的一个数据记录表:入射角i/102030456075反射角r/102030456075根据实验数据记录表可知小明探究问

16、题的自变量是: 。 根据实验数据记录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4.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如图25所示,其中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图25(1)将点燃的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2)随后,将点燃的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5cm刻度线处,为了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要向 移动光屏(选填“左”或“右”) 。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35. 实验桌上有如图 26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的透明玻璃为

17、平面镜),还提供了一把刻度尺和相同大小的中国象棋棋子18个,9个为红色,9个为绿色。小军计划用这些器材探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的关系”,小军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图26将两个叠放的红棋子作为物体放在平面镜前面的白纸上,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两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绿棋子与物体的像均完全重合,并记录实验数据。改变物体(两个叠放的红棋子)到平面镜的距离,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两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绿棋子与物体的像均完全重合,并记录实验数据。再改变四次物体(两个叠放的红棋子)到平面镜的距离,仿照步骤,做四次实验。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

18、小军计划探究的问题中的自变量是_;(2)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可知,小军实际探究的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_的关系;(3)针对小军计划探究的问题,请你重新设计步骤, 。36. 小明用如图27所示装置研究光的折射规律,当激光笔射出的光从空气中斜射入半圆形玻璃砖时,他不断增大入射角,发现折射角始终小于入射角,于是小明得出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物质时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的结论。请你只利用图中装置设计实验证明小明的结论是错误的。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图2737. 莹莹想测量一玉质工艺品的密度,但该工艺品却因形状原因无法放入量筒,而可以放入烧杯中。莹莹经过认真思考最终利用如下器材测出了该工艺品的密度

19、。实验器材:托盘天平(含砝码)一架、烧杯一个、足量的水、细线、橡皮筋一根、工艺品一个。以下是莹莹设计的实验步骤,请你按照他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将适量水倒入烧杯,用一调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并记录在表格中;(2)将烧杯从天平上取下,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工艺品用细线系好后,轻轻放入烧杯,使工艺品浸没在水中且水没有溢出,用橡皮筋套在烧杯外面与水面相平;(3)用天平测出烧杯、水和工艺品的总质量m2,并记录在表格中;(4) 。(5)已知水的密度为r水,利用测量出的物理量和 水计算工艺品的密度: = 38. 小帆学习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后,知道可以靠改变物距来改变物体通过某一

20、个凸透镜所成的实像的大小,可是他看见爸爸用相机拍照时,却能够通过“变焦镜头”使景物的像变大或变小。于是他做出猜想:“照相机的成像特点中,物距一定时,同一物体通过焦距越大的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越大”。为了验证这个猜想,他到实验室借到了光具座(轨道上有刻度尺和固定光具的金属滑块)、焦距分别为5cm、10cm和15cm的甲、乙、丙三个凸透镜、F形LED灯(作为物体)、光屏、刻度尺等,如图28所示。请帮助他设计实验,验证猜想。(1)如果实验中装有凸透镜的滑块一直固定在50cm刻线处不变,实验中应将装有“F” 形LED灯的金属滑块放置在_处;(选填“A”或“B”)图28(2)写出实验步骤:将F形LED灯

21、、凸透镜甲和光屏从左到右依次固定在光具座的滑块上,将三者的中心调到 ;打开LED灯,移动光屏并在光屏上观察到LED灯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 ,将 与 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将透镜分别换成乙和丙,不改变透镜和F形LED灯的位置,仿照步骤再做两次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3)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四、科普阅读题(共 4分)阅读可调式眼镜回答39题。可调式眼镜人的眼睛看清物体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形状来实现的,晶状体相当于全自动变焦镜头。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变凸一些,折射光线的能力变强;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变扁平一些,折射光线的能力变弱。通过这样的调节,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均能在视网膜上成像。若晶状体

22、调节能力变弱,就会出现看不清远处物体或近处物体的情况,需要佩戴合适的眼镜进行矫正。有人发明了一种能矫正视力的可调式眼镜,如图29所示,这种眼镜的镜片中含有一种特殊液体。图30是可调式眼镜的结构示意图,镜架上有表示移出和加入液体含量的标尺;移动标尺上的滑块可以定量改变镜片中的液体含量,从而改变镜片的形状;镜片中液体含量的改变量V可以用滑块在标尺上的位置表示。滑块位于标尺上0刻度线处,表示眼镜的初始状态,此时,镜片的形状是扁平的,如图30甲所示。当滑块位于标尺上1、2刻度线处时,分别表示镜片中加入一些液体、加满液体,图30乙是镜片中加满液体的示意图。当滑块位于标尺上-1、-2刻度线处时,分别表示从

23、镜片中移出一些液体、移出全部液体,图30丙是镜片中移出全部液体的示意图。图29图30为探究可调式眼镜的矫正效果,首先要确定以下程序和标准:选定同一棵树作为观察对象,选定远、中、近三个观察位置,用S表示观察位置到树的距离,如图31甲所示;用D表示看到树的清晰程度,清晰程度分为清晰、不清晰、模糊三个等级,如图31乙所示。 图31小京和小贝视力不同,没有佩戴眼镜时,小京在近处看树“清晰”,在远处看树“不清晰”;小贝在远处看树“清晰”,但在近处看树“不清晰”。小京和小贝佩戴眼镜后,进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调节镜片中的液体处于初始状态。选择不同观察位置,观察树,将观察结果记录在表格中。改变镜片中液体的含

24、量,重复步骤。小京和小贝的实验结果记录表(部分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所示:表一 小京的实验结果记录表 表二 小贝的实验结果记录表通过实验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两位同学对可调式眼镜有了新的认识。39.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选填选项前的字母)(1)调节眼睛晶状体形状的作用是帮助我们看清 。(只有一个选项正确)A. 不同亮度的物体 B. 不同颜色的物体C. 不同距离的物体 D. 不同大小的物体(2)为了使小京在远、中、近处看树都“清晰”,调节镜片内液体含量的措施是 。(只有一个选项正确)A. 加满液体 B. 加入一些液体 C. 移出一些液体 D. 移出全部液体(3)为了使小贝在近处看树“清

25、晰”,调节镜片内液体含量的措施是 。 (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A. 加满液体 B. 加入一些液体 C. 移出一些液体 D. 移出全部液体五、计算题(共6分,每小题3分)40. 小明爸爸开车接他放学回家,放学拥挤的马路上汽车的平均速度只有18km/h,开车从学校到小明家的距离为12km,小明乘私家车回家要多长时间?41. 我国约有7亿多人需佩戴近视或远视眼镜,组成眼镜主要材料的部分技术指标如下表: 材料技术指标树脂镜片玻璃镜片铜合金钛合金透光量92%91%密度(kg/m3)1.31032.51038.01034.5103性能较耐磨损耐磨损较耐腐蚀耐腐蚀(1)求一块体积为410-6m3玻璃镜片的质量

26、;(2)一副铜合金架的质量为210-2kg,若以钛合金代替铜合金,求一副镜架的质量。2019北京101中学初二(上)期末物理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30分,每小题2分)123456789101112131415CBCCCBAAADDCBBB二、多选题(共14分,每小题2分)16171819202122ACBCACDADBDACAD三、实验题(共46分;23题2分,24题每图2分,36题2分;其余每空1分)23. 4.24cm。24. 图14 图15 图16 图1725.(1)右 (2)60 cm3 (3)62g (4)1.1103 kg/m326.(1)变化 (2)色光 27. 0.2 小于 2

27、8. 振动 转换法 29. 2030. 平面镜成像时,像的大小与物距有关吗? 31.(1)AB (2)CE(3)80cm 1.02mm232. s =(0.5m/s)t 33. (1)A (2)入射角 光在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4.(1)缩小 (2)右 幻灯机 35. (1)物体大小;(2)物距;(3)换用三个叠放的红棋子作为物体仍放在原位置,在平面镜后面改变叠放的绿棋子的个数,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叠放的绿棋子与物体的像均完全重合,并记录实验数据。36. 实验步骤:用激光笔由下向上照射,使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到实验装置圆盘中心,且使光从半圆形的玻璃砖斜射入空气中,读出入射角和折射角,将以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1分)实验现象:入射角折射角,所以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1分)37.(4)将工艺品从烧杯中取出,加水使水面对齐皮筋所在位置,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5) = (m2-m1) 水/(m3-m1) 38.(1)A(2)写出实验步骤:同一高度;高度,焦距(f) 像的高度(h);(3)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f/cmh/cm四、科普阅读题(共 4分)39. (1) C (2)C (3)AB五、计算题(共6分,每小题3分)40. 40min (或0.67h)41.(1)10g (或110-2kg )(2)11.25g (或1.12510-2kg )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