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7 ,大小:42.54KB ,
资源ID:436401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36401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道德经王弼注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道德经王弼注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自然已足,为则败也。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智慧自备,为则伪也。功成而弗居。因物而用,功自彼成,故不居也。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使功在己,则功不可久也。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贤,犹能也。尚者,嘉之名也。贵者,隆之称也。唯能是任,尚也曷为;唯用是施,贵之何为。尚贤显名,荣过其任,为而常校能相射。贵货过用,贪者竞趣,穿窬探箧,没命而盗,故可欲不见,则心无所乱也。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心怀智而腹怀食,虚有智而实无知也。弱其志,强其骨。骨无知以干,志生事以乱,心虚则志弱也。常使民无知无欲。守其真也。使夫智者不敢为也。知

2、者谓知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夫执一家之量者,不能全家。执一国之量者,不能成国。穷力举重,不能为用,故人虽知,万物治也,治而不以二仪之道,则不能赡也。地虽形魄,不法于天则不能全其宁。天虽精象,不法于道则不能保其精。冲而用之,用乃不能穷满以造实,实来则溢,故冲而用之,又复不盈,其为无穷亦已极矣。形虽大,不能累其体,事虽殷,不能充其量,万物舍此而求主,主其安在乎。不亦渊兮似万物之宗乎。锐挫而无损,纷解而不劳,和光而不污,其体同尘而不渝,其真不亦湛兮似或存乎。地守其形,德不能过其载,天慊其象,

3、德不能过其覆,天地莫能及之,不亦似帝之先乎。帝,天帝也。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为,造立施化则物失其真,有恩有为,列物不具存,物不具存,则不足以备载矣。地不为兽生刍,而兽食刍;不为人生狗,而人食狗。无为于万物而万物各适其所用,则莫不赡矣。若慧由己树,未足任也。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与天地合其德,以百姓比刍狗也。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橐,排橐也。钥,乐钥也。橐钥之中,空洞无情,无为故虚,而不得穷,屈动而不可竭尽也。天地之中,荡然任自然,故不可得而穷,犹若橐钥也。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愈为之则愈失之

4、矣。物树其恶,事错其言,不济不言,不理必穷之数也。橐钥而守数中,则无穷尽,弃己任物,则莫不理。若橐钥有意于为声也,则不足以共吹者之求也。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谷神,谷中央无。谷也,无形无影,无逆无违,处卑不动,守静不衰,谷以之成而不见其形,此至物也。处卑而不可得名,故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门,玄牝之所由也,本其所由,与极同体,故谓之天地之根也。欲言存邪,则不见其形,欲言亡邪,万物以之生。故绵绵若存也,无物不成,用而不劳也。故曰,用而不勤也。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自生则与物争,不自生则物归也。故能长生。是以圣

5、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无私者,无为于身也。身先身存,故曰,能成其私也。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人恶卑也。故几于道。道无水有,故曰,几也。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言人皆应于治道也。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持,谓不失德也。既不失其德又盈之,势必倾危。故不如其已者,谓乃更不如无德无功者也。揣而棁之,不可长保。既揣末令尖,又锐之令利,势必摧故不可长保也。金玉满堂,莫之能守;不若其已。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不可长保也。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四时更运,功成则移。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载,犹处

6、也。营魄,人之常居处也,一人之真也。言人能处常居之宅,抱一清神,能常无离乎,则万物自宾矣。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专,任也,致极也,言任自然之气。致,至柔之和,能若婴儿之无所欲乎,则物全而性得矣。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玄,物之极也,言能涤除邪饰,至于极览,能不以物介其明。疵之其神乎,则终与玄同也。爱国治民,能无知乎?任术以求成,运数以求匿者,智也。玄览无疵,犹绝圣也。治国无以智,犹弃智也。能无以智乎,则民不辟而国治之也。天门开阖,能为雌乎?天门,天下之所从由也。开阖,治乱之际也,或开或阖,经通于天下,故曰,天门开阖也。雌,应而不倡,因而不为,言天门开阂能为雌乎,则物自宾而处自安矣。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7、?言至明四达,无迷无惑,能无以为乎,则物化矣。所谓道常无为,侯王若能守,则万物自化。生之, 不塞其原也。畜之。不禁其性也。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不塞其原,则物自生,何功之有。不禁其性,则物自济,何为之恃。物自长足,不吾宰成,有德无生,非玄如何。凡言玄德,皆有德而不知其主,出乎幽冥。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毂所以能统三十辐者,无也,以其无能受物之故,故能以实统众也。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木埴,壁之所以成,三者而皆以无为用也。言无者,有之所以为利,皆赖无以为用也。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

8、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爽,差失也,失口之用,故谓之爽。夫耳目口心,皆顺其性也,不以顺性命,反以伤自然,故曰聋、盲、爽、狂也。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难得之货,塞人正路,故令人行妨也。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为腹者以物养己,为目者以物役己,故圣人不为目也。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宠必有辱,荣必有患,惊辱等,荣患同也。为下,得宠辱荣患若惊,则不足以乱天下也。何谓贵大患若身?大患,荣宠之属也。生之厚,必入死之地,故谓之大患也。人迷之于荣宠,返之于身,故曰大患若身也。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由有其身也。及吾无身, 归

9、之自然也。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无以易其身,故曰贵也。如此乃可以托天下也。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无物可以损其身,故曰爱也。如此乃可以寄天下也,不以宠辱荣患损易其身,然后乃可以天下付之也。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无状无象,无声无响,故能无所不通,无所不往,不得而知,更以我耳目体,不知为名,故不可致诘,混而为一也。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欲言无邪,而物由以成。欲言有邪,而不见其形,故曰,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也。是谓惚恍。不可得而定也。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

10、以御今之有。有,有其事。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虽今古不同,时移俗易,故莫不由乎此,以成其治者也。故可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上古虽远,其道存焉,故虽在,今可以知古始也。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 冬之涉川,豫然若欲度,若不欲度,其情不可得见之貌也。犹兮若畏四邻, 四邻合攻,中央之主,犹然不知所趣向者也。上德之人,其端兆不可睹,德趣不可见,亦犹此也。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凡此诸若,皆言其容,象不可得而形名也。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夫晦以理物则得明,浊以静物则得清,

11、安以动物则得生,此自然之道也。孰能者,言其难也。徐者,详慎也。保此道者不欲盈, 盈必溢也。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蔽,覆盖也。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言致虚,物之极笃;守静,物之真正也。万物并作, 动作生长。吾以观复。以虚静观其反复。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并动作,卒复归于虚静,是物之极笃也。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各反其所始也。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 归根则静,故曰静。静则复命,故曰复命也。复命则得性命之常,故曰常也。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常之为物,不偏不彰,无皦昧之状,温凉之象,故曰知常曰明也。唯此复乃能包通万物,无所不容,失此以往,则邪入乎分,则物离其分,故曰不知常,则

12、妄作凶也。知常容, 无所不包通也。容乃公, 无所不包通,则乃至于荡然公平也。公乃王, 荡然公平,则乃至于无所不周普也。王乃天, 无所不周普,则乃至于同乎天也。天乃道, 与天合德,体道大通,则乃至于极虚无也。道乃久, 穷极虚无,得道之常,则乃至于不有极也。没身不殆。无之为物,水火不能害,金石不能残。用之于心则虎兕无所投其齿角,兵戈无所容其锋刃,何危殆之有乎。第十七章 大上,下知有之, 大上,谓大人也。大人在上,故曰大上。大人在上,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故下知有之而已,言从上也。其次亲而誉之, 不能以无为居事,不言为教,立善行施,使下得亲而誉之也。其次畏之, 不能复以恩仁令物,

13、而赖威权也。其次侮之。不能法以正齐民,而以智治国,下知避之,其令不从,故曰,侮之也。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夫御体失性则疾病生,辅物失真则疵衅作。信不足焉,则有不信,此自然之道也。已处不足,非智之所齐也。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自然,其端兆不可得而见也,其意趣不可得而睹也,无物可以易其言,言必有应,故曰,悠兮其贵言也。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以形立物,故功成事遂,而百姓不知其所以然也。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失无为之事,更以施慧立善道,进物也。智慧出,有大伪;行术用明,以察奸伪;趣睹形见,物知避之。故智慧出则大伪生也。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甚美之名生于大恶,所谓美恶

14、同门。六亲,父子兄弟夫妇也。若六亲自和,国家自治,则孝慈忠臣不知其所在矣。鱼相忘于江湖之道,则相濡之德生也。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圣智,才之善也。仁义,人之善也。巧利,用之善也。而直云绝,文甚不足,不令之有所属,无以见其指,故曰,此三者以为文而未足,故令人有所属,属之于素朴寡欲。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下篇,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然则学求益所能,而进其智者也,若将无欲而足,何求于益。不知而中,何求于进。夫燕雀有匹,鸠鸽有仇,寒乡之民,必知旃

15、裘,自然已足,益之则忧。故续凫之足,何异截鹤之颈,畏誉而进,何异畏刑。唯阿美恶,相去若何?故人之所畏,吾亦异焉,未敢恃之以为用也。荒兮其未央哉!叹与俗相返之远也。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众人迷于美进,惑于荣利,欲进心竞,故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也。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言我廓然,无形之可名,无兆之可举,如婴儿之未能孩也。儽儽兮,若无所归。若无所宅。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众人无不有怀有志,盈溢胸心,故曰,皆有余也。我独廓然,无为无欲,若遗失之也。我愚人之心也哉!绝愚之人,心无所别析,意无所美恶,犹然其情不可睹,我颓然若此也。沌沌兮, 无所别析,不可为名。俗人昭昭, 耀其光也。我独

16、若昏。俗人察察, 分别别析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 情不可睹。飂兮若无止。无所系絷。众人皆有以, 以,用也。皆欲有所施用也。而我独顽似鄙。无所欲为,闷闷昏昏,若无所识,故曰,顽且鄙也。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食母,生之本也。人者皆弃生民之本,贵末饰之华,故曰,我独欲异于人。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孔,空也,惟以空为德,然后乃能动作从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惚无形,不系之叹。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以无形始物,不系成物,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故曰,恍兮惚兮,其中有象也。窈兮冥兮,其中有精;窈、冥,深远之叹,深远不可得而见。然而万物由之,其可得见,以定其真。故曰,

17、窈兮冥兮,其中有精也。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信,信验也。物反窈冥,则真精之极得,万物之性定。故曰,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也。自今及古,其名不去, 至真之极,不可得名,无名则是其名也。自古及今,无不由此而成,故曰,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也。以阅众甫。众甫,物之始也。以无名说万物始也。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此上之所云也。言吾何以知万物之始于无哉,以此知之也。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 不自见其明则全也。枉则直, 不自是则其是彰也。洼则盈, 不自伐则其功有也。敝则新, 不自矜则其德长也。少则得,多则惑。自然之道亦犹树也,转多转远其根,转少转得其本。多则远其真,故曰惑也;少则得其本,故曰得也。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18、。一,少之极也。式,犹则之也。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听之不闻名曰希,下章言,道之出言,淡兮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然则无味不足听之,言乃是自然之至言也。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言暴疾美兴不长也。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 从事,谓举动,从事于道者也。道以无形无为成济万物,故从事于道者,以无为为君,不言为教,绵绵若存而物得其真,与道同体,故曰同于道。德者同于德, 德,少也,少则得,故曰得也。行得则与得同体,故曰,同于得也。失者

19、同于失。失,累多也,累多则失,故曰失也。行失则与失同体,故曰,同于失也。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言随行其所,故同而应之。忠信不足于下,焉有不信也。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物尚进则失安,故曰,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其唯于道而论之,若却至之行,盛馔之余也。本虽美,更可薉也。虽有功而自伐之,故更为肬赘者也。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混然不可得而知,而万物由之以成,故曰混成也。不知其谁之子,故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寂寥,无形体也。无物之匹,故曰独立也。

20、返化终始,不失其常,故曰不改也。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周行无所不至而免殆,能生全大形也,故可以为天下母也。吾不知其名, 名以定形,混成无形,不可得而定,故曰,不知其名也。字之曰道, 夫名以定形,字以称可,言道取于无物而不由也。是混成之中,可言之称最大也。强为之名,曰大。吾所以字之曰道者,取其可言之称最大也。责其字定之所由,则系于大,大有系,则必有分,有分则失其极矣。故曰,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 逝,行也。不守一大体而已。周行无所不至,故曰逝也。逝曰远,远曰反。远,极也。周无所不穷极,不偏于一。逝故曰远也,不随于所适,其体独立,故曰反也。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天地之性,人为贵,而王是人

21、之主也。虽不职大亦复为大与三匹,故曰,王亦大也。域中有四大, 四大,道、天、地、王也。凡物有称有名则非其极也,言道则有所由,有所由然后谓之为道,然则是道,称中之大也,不若无称之大也。无称不可得而名曰域也,道天地王皆在乎无称之内,故曰,域中有四大者也。而王居其一焉。处人主之大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谓法则也。人不违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违天,乃得全载,法天也。天不违道,乃得全覆,法道也。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用智不及无知,而形魄不及精象,精象不及无形,有仪不及无仪,故转相法也。道顺自然,天故资焉。

22、天法于道,地故则焉。地法于天,人故象焉。所以为主其一之者,主也。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凡物轻不能载重,小不能镇大。不行者使行,不动者制动,是以重必为轻根,静必为躁君也。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以重为本,故不离。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不以经心也。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轻不镇重也,失本为丧身也,失君为失君位也。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 顺自然而行,不造不始,故物得至而无辙迹也。善言无瑕谪;顺物之性,不别不析,故无瑕谪可得其门也。善数不用筹策;因物之数不假形也。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因物自然,不设不施,故不用关楗绳约而不可开解也。此五者皆言不造不施

23、,因物之性,不以形制物也。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圣人不立形名以检于物,不造进向以殊弃不肖,辅万物之自然而不为始,故曰无弃人也。不尚贤能,则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则民不为盗,不见可欲,则民心不乱。常使民心无欲无惑,则无弃人矣。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举善以师不善,故谓之师矣。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资,取也。善人以善齐不善,以善弃不善,故不善人善人之所取也。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 虽有其智,自任其智,不因物,于其道必失。故曰,虽智大迷。是谓要妙。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雄,先之属;雌,后之属也。知为天下之先也,必

24、后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也。溪不求物而物自归之,婴儿不用智而合自然之智。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式,模则也。为天下式,常德不忒, 忒,差也。复归于无极。不可穷也。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此三者,言常反终,后乃德全其所处也。下章云,反者道之动也。功不可取,常处其母也。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朴,真也。真散则百行出,殊类生,若器也。圣人因其分散,故为之立官长。以善为师,不善为资,移风易俗,复使归于一也。故大制不割。大制者,以天下之心为心,故无割也。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 神,无形无方也。器,合成也。无形以合,故谓之神器也。不可为也

25、,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万物以自然为性,故可因而不可为也。可通而不可执也。物有常性,而造为之,故必败也。物有往来而执之,故必失矣。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凡此诸或,言物事逆顺反复,不施为执割也。圣人达自然之至,畅万物之情,故因而不为,顺而不施。除其所以迷,去其所以惑,故心不乱而物性自得之也。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以道佐人主,尚不可以兵强于天下,况人主躬于道者乎。其事好还。为始者务欲立功生事,而有道者务欲还反无为,故云,其事好还也。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言师凶害之物也。无有所济,必有所伤,贼害人民,残荒田亩,故曰荆棘生焉。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犹济也。言善用师者,趣以济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