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9 ,大小:38.62KB ,
资源ID:436429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3642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小升初语文专项讲义古诗词通用版.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升初语文专项讲义古诗词通用版.docx

1、小升初语文专项讲义古诗词通用版小升初古诗词练习详解已亥杂诗 (龚自珍 清)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字词解释: 九州:古代把中国划分为九州,所以用九州代称中国。 恃:依靠。 风雷:风神和雷神。比喻变革社会的威力。 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恃(sh):依靠。 喑(yn):哑。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究:终究、毕竟。 天公:造物主。重:重新。抖擞:振作精神。 降:降生。 译文: “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句,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因此他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他又认为实

2、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地。 要使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像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毕竟让人心痛。 我奉劝皇帝能重新振作精神, 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说明: 在这首绝句中,诗人对清朝末年那种扼杀生机、窒息思想,导致万马齐喑的局面,十分痛惜;并大声疾呼:要振兴国家,挽救危亡,就需要涌现出大批立志改革的仁人志士。七步诗 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人曹植的名篇。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感情。原文煮豆持作羹

3、,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字词解释: 持:用来。 羹(g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漉(l):过滤。 菽(sh):豆的总称。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釜:锅。 燃:燃烧。 本:原本,本来。 煎:煎熬。 相煎:指互相残害,全诗表达了曹植对曹丕的不满。 泣:小声哭泣。 何:何必。 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过后,留下豆汁来做成羹,把豆渣压干做成豆豉。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你我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 游园不值(宋 叶绍翁)应怜屐齿(j ch)印苍

4、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字词解释: 游园不值:想游园却没有人在。值,遇到;不值,没得到机会。 应怜:应该爱惜。 应:应该。 怜:怜惜。 屐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小扣:轻轻敲门。 柴扉: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译文: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爱惜的青苔, 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 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解析: 由“一枝红杏”联想到“春色满园”,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同时也告诉我们什么事情都会突破困难,蓬勃发展。 观书有感(南宋 大学问家 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5、为有源头活水来。字词解释: 方塘:又称半亩塘。 鉴:古代的镜子。 “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徘徊:移动。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那(n)得:怎么会。 那:通“哪”,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许:如此,这样。 为:因为。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的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被打开,清澈明净,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一起映入水塘,不停地闪耀晃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

6、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语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意思是: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墨梅(王冕 元朝)吾家洗砚池边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译文: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 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要留下清香的气味弥漫在天地之间。中心思想: 这首诗表面上是赞美梅花的精神,实际上写出了作者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胸襟气质和坚贞纯洁的节操。 也是作者鄙视流俗,坚贞自守的高尚情操。竹石(郑燮 清)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

7、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受得住,仍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石灰吟 (于谦 明)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注释: 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人间:人世间。译文: (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中心思想: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

8、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注释译文: 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杜甫早就盼望能早日平定安史之乱。当这一天终于盼来时,他竟激动得悲喜交加,喜极而哭。前四句由“忽传”到“初闻”,再到“却看”“漫卷”,几个连续动作把惊喜的心情描绘得生龙活现。后四句通过想象,尽力描写“喜欲狂”时的激动心情:他不但要高歌痛饮,而且恨不得乘着大好春光马上回到家乡,这从他一口气列出的四个地名,就能看出他的心早已沿着这一路线飞走了!词

9、语注释 闻:听见。 官军:指唐王朝的军队。 收:收复。 河南河北:唐代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公元763年被官军收复。指当时黄河以南和及黄河以北地区。 剑外”句:这几个字里面便包含着眼泪。人是远在剑南,消息是来得这样出人意外,而这消息又正是有关整个国家的大喜事,哪能不惊喜掉泪?称剑南为剑外,犹称湖南为湖外,岭南为岭外,乃唐人习惯语。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当时杜甫流落在四川。也做剑南。 蓟北:河北北部地区。 “初闻”句:这是痛定思痛、喜极而悲的眼泪。 “却看”句:这句应结合杜甫一家的经历来理解。杜甫和他的妻子都是死里逃生吃够了苦的,现在看见妻子无恙(时已迎家来梓州),故有“愁何在”的快

10、感。按白居易人峡次巴东诗云:“不知远郡何时到,犹喜全家去此同。”又自咏老身示诸家属诗云,“家居虽淮落,眷属幸团圆。”白未经大丧乱,尚且如此,杜甫这时的快感,就更是人情之常了。 却看:再看。却:还,再。 妻子:妻子和孩子。 愁何在:哪还有一点的忧伤? 漫卷:胡乱地卷起(这时还没有刻板的书)。是说杜甫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了。 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欣喜若狂)。 白日:表现时光美好。 放歌:放声高歌。 纵酒:开怀痛饮。 “青春”句:春日还乡(青春是酒的名字),一路之上,柳暗花明,山清水秀,毫不寂寞,故曰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指明丽的春天。作伴也作:与妻儿一同。这里的青春是人格化了

11、的。刘希夷出塞诗:“晓光随马度,春色伴人归。”此以下三句皆预拟将来的话。 “即从”二句:写还乡所采取的路线。即,是即刻。峡险而狭,故曰穿,出峡水顺而易,故曰下,由襄阳往洛阳,又要换陆路,故用向字。人还在梓州,心已飞向家园,想见杜甫那时的喜悦。杜甫自注:“余有田园在东京(洛阳)。”浦注:“八句诗,其疾如飞,题事只一句,涂俱写情。生平第一首快诗也,”按太平御览卷六五引三巴记云:“阎、白二水合流,自汉中至始宁城下,人武陵,曲折三曲,有如巴字,亦曰巴江,经峻峡中,谓之巴峡。”阆、白二水,即嘉陵江上游,杜诗巴峡,盖指此。若长江中巴东三峡之巴峡,乃在巫峡之东,杜时在梓州,不得云“从巴峡穿巫峡”,注解多误。

12、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因穿过巫山得名。 便:就的意思。 襄阳:今属湖北。 洛阳:今属河南,古代城池。译文:剑门关以南的四川,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这个消息我惊喜得涕泪交流,沾湿了衣裳。回过头来再看妻子和儿女,平日的忧愁已不知跑到何处去了;我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几乎要发狂。白天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返回故乡。我们要立即动身,从巴峡乘船,穿过巫峡,顺流直下到达湖北襄阳,再从襄阳北上,直奔洛阳。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注释示:告诉。 元:与原相同。 但:只是。 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冀州、兖(yn)州、青州、徐州、扬州、荆

13、州、豫州、幽州、雍州.这里代指中国。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的军队。 北定:向北方平定。 家祭:家中祭祀祖先的仪式。 乃:你 ,你的。 翁:父亲 万事空:死去了,什么东西也不是你的,什么事都和你无关。 译文: 我本来就知道,当我死后,一切就都没有了,只是唯一使我痛心,遗憾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自己的祖国的统一。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祭祖的时候,千万别忘了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村居 (高鼎 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注释: 拂堤:形容杨柳枝条很长,下垂着,像是抚摸着堤岸。 醉:作动词用,即迷醉于。 春烟:春天水泽、

14、草木间蒸发的雾气。 纸鸢:鸢:一种鹰;纸鸢即风筝。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陶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春日 (朱熹 宋)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译文: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春风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注释: 春日:春天。 胜日:指春光

15、明媚的好日子。 寻芳:春游赏花。 泗水:水名,在山东省。 泗水滨:水边,河边。 光景:风光景物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西江月 辛弃疾明月别技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译词: 明月照射斜枝上的喜鹊,使它惊飞不安, 一阵阵的蝉叫,被半夜的清风传来耳畔。 稻花的香气,送来丰收的信息, 高唱丰年之歌,蛙声连成一片。 七八个星星,闪烁在远处天边, 两三点雨滴,洒向山峰的前沿。 往日,社林旁边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转过溪边石桥,突然出现面前。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南宋)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

16、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注释: 晓出:太阳刚刚升起。 净慈寺:杭州西湖畔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毕竟: 到底。 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别样:格外。 接天:与天空相接。 无穷碧:无边无际的碧绿色。 同:相同。 六月中:六月中旬。毕竟是西湖的六月美景,特有的风光与别时不同。一片碧绿莲叶无边无际,阳光映照荷花格外艳红。 译文: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春夏秋冬四季相比确实不同。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远方,在阳光的照映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王勃 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唐)北风卷

17、地白草折(sh),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qi)不暖锦衾(qn)薄(b)。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zhu)。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qing)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ch)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译文:北风呼啸着卷过大地,刮断了早已枯干的荒草;尽管是八月份,这里的天空已飘起了雪花。 一夜之间,所有树枝上挂满了雪,就像春天里千万朵绽放的梨花。 雪花透过珠帘,沾湿了罗幕,穿上狐裘衣服也不觉得暖和,丝绸锦缎做的被子都让人觉

18、得有些单薄了。 将士们都冻拉不开弓弩,盔甲也很难穿在身上。 沙漠里都结了厚厚的冰层,将士们的脸上布满愁云,想着这寒冷的天气快点过去。 中军大厅里摆好了酒宴,欢送返京的客人,胡琴琵琶与羌笛奏出了美妙的乐曲。 傍晚在辕门外,纷纷大雪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送您离去,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 山岭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蹄印。冬夜读书示子聿y (陆游 南宋)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注释示:训示、指示。 子聿(y ):陆游的小儿子。 学问:指读书学习,有做学问的意思。 遗:保留 无遗力:用出

19、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 少壮:青少年时代。 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 始:才。 纸:书本。 终:毕竟。 觉:感觉,觉得。 浅:肤浅,浅薄。 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 行:实践。 躬(gng)行:亲自实践。译文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古人做学问总是不遗余力的,即使这样,也是从年轻开始就下苦功夫且不断努力,直至老年方才有所成就。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最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自己亲身的实践。凉州曲 (王翰 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注释: 凉州词:唐乐府名,属

20、近代曲辞。凉州即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夜光杯:西域献给周穆王的白玉杯,夜间有光。 催:指催促欢饮。 沙场:指战场。 译文: 举起夜光杯,葡萄美酒多滋味;正当畅饮时,马上的琵琶把人催,将士说:即使醉卧沙场上,请君切莫笑痴狂;古往今来征战地,竟有几人回故乡?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唐)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注释 呈:恭敬地送给。 天街:东都洛阳城“定鼎门大街”,隋唐洛阳城中轴线“七天”之一,道路十分宽阔,路边杨柳扶疏,间植桃、李、石榴,中间为三条道,居中为“御道”,两侧有水渠和平民道。“天街”对应天上的“天街”星座。 绝胜:远远超过 水部张十

21、八员外:指张籍(766830)唐代诗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水部此处代指工部。译文: 定鼎门大街上空丝雨纷纷,它像奶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远胜过绿柳布满京城的春末。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晚唐)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注释: 商山:也叫楚山,在今陕西商州市东南。作者曾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动征铎(du):震动出行的铃铛。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铎:大铃。 槲(h):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

22、落,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 枳花明驿墙:部分版本为“枳花照驿墙”。明:使明艳。枳(zh):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春天开白花,果实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药。驿(y)墙:驿站的墙壁。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这句意为: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杜陵:地名,在长安城南(今陕西西安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这里指长安。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这句意为:因而想起在长安时的梦境。 凫(f)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春来往北飞,秋天往南飞。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这句写的就是“杜陵梦”的梦境。 译文: 黎明起床,车马

23、的铃铎已叮当作响,出门人踏上旅途,还一心想念故乡。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墙。 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凫雁,正嬉戏在明净的池塘。过零丁洋 (文天祥 南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注释: 遭逢:遭遇到朝廷选拔。 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文天祥在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以进士第一名及第。 干戈寥(lio)落:寥落意为冷清,稀稀落落。在此指宋元间的战事

24、已经接近尾声。干戈,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寥落,荒凉冷落。南宋亡于本年(1279),此时已无力反抗。 四周星:四年,从德祐元年(1275)正月起兵抗元至被俘恰是四年。 风飘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国势如柳絮。 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赣江,水流湍急,极为险恶,为赣江十八滩之一。宋瑞宗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空阬兵败,经惶恐滩退往福建。 零丁洋:即“伶仃洋”,现在广东省中山南的珠江口。文天祥于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被元军所俘,囚于零丁洋的战船中,次年正月,元军都元帅张弘范攻打崖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

25、统帅张世杰。于是,文天祥写了这首诗。 留取丹心照汗青:留取赤胆忠心,永远在史册中放光。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起一经: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 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也做杀青。这里特指史册。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协已熬过了四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身世遭遇好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宋)迢迢天汉西南落, 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

26、 出门搔首怆平生。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注释:诗题意思:秋天夜里,天快要亮了,走出篱笆门不禁感到迎面吹来的凉风十分伤感。 将晓:天将要亮了。 篱门:篱笆的门。 迎凉:出门感到一阵凉风。 三万里: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河:指黄河。 五千仞:形容它的高。仞: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八尺为一仞(一作七尺)。 岳:指西岳华山。岳: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一说指东岳泰山和西岳华山。 摩天:碰到天。摩:摩擦、接触。 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 泪尽: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 胡尘: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指金朝的

27、暴政。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南望:远眺南方。 王师:指宋朝的军队。将晓:天将要亮。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同题诗有二首,这是第二首。 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它的长。 五千仞岳:指西岳华山。“五千仞”形容它的高。古人以八尺为一仞。 王师:指宋王朝的军队。译文:三万里黄河东流入海,五千仞山高耸接青天。铁蹄下遗民欲哭无泪,又一年盼望官收失地。登飞来峰(王安石 宋)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县(今山东诸

28、城)飞来,故名。 千寻:极言塔高。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耸。 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 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汉陆贾新语:“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缘 :因为。 眼:视线。 塔:铁塔。 最高层:最高处。又喻自己是皇帝身旁的最高决策层。 鸡鸣见日升:鸡鸣时可以望见太阳升起。译文: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 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 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主旨: 表达了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虞美人 (李煜 南唐)

2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注释: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了:了结,完结。 砌:台阶。雕阑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应犹:一作“依然”。 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君:作者自称。能:或作“都”、“那”、“还”、“却”。译文: 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又知道有多少!小楼上昨天夜里又刮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

30、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若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三衢道中 (曾几 宋)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译文: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 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 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春日偶成 (程颢 宋)云淡风轻过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注释: 偶成:偶然写成。 傍:靠近。 时人:当时的人。 译文: 天空飘着淡淡的白云,春风轻轻地佛着人面,时当近午,我漫步于野花之间,随着一行垂柳来到河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