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37.87KB ,
资源ID:43850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3850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力,而不是生产关系。生产力是怎么发展的?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好好研究研究。我把生产力的发展概括为以下几条规律,各位是否同意,可以讨论,欢迎各位随时递条子,提问题,如果表示不同意,就马上递条子,有问题不必集中提,可以随时提,我看到条子后,有的在讲话中就附带回答了,有的在最后一起来回答。 我要说的第一点就是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生产力是随着科技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何以见得?因为从人类历史来讲,除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从生产力来说,人类大概经过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铁器时代,这是奴隶制社会与封建制社会所依靠的技术。然后就出现了一场很大的革命,这就是蒸汽机时

2、代,18、19世纪就是蒸汽机时代。到了19世纪末,电磁学开始发展,出现了电器时代我们现在所享受的就是电器的结果。到了20世纪,又出现了原子能或者是信息时代。我讲的这些生产力标志的发展,是标志性的发展,是个飞跃。当然,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就是一个飞跃,一个较大的发展。看一个旧石器时代,无非凿了一些石头、凿了一些现成的木块,是不加工的;但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是经过加工的人类在工具上有了一个彻底的改变;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材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应用了铜,因为石头比较脆;从青铜器时代到铁器时代,看起来只是材料变化了一下,但是从冶炼技术来讲,差别很大,因为铁的温度比较高,古代的人烧不到那么高

3、温,所以铁是冶炼不出来的,青铜的温度比较低,所以青铜是先发展的,后来随着高温技术的出现,就可以冶炼铁,奴隶社会则是青铜时代。古代这些技术发展的特点,就是经验积累。随着劳动者长期、不断地劳动,在劳动的同时,逐渐地积累经验,提高了知识。所以,早年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是靠经验积累,但是,到了17世纪、18世纪就有了一个大的变化,这个大变化就是在近代科学开始出现的,其标志就是伽俐略他把科学实验的方法引到近代科学。大概是100年以前,准确地说,是在1592年,伽俐略首先运用科学实验众所周知的在比萨斜塔上做的实验:两块石头一重一轻是否同时落地。这个实验,就是把近代的科学方法引到对知识的追求上去,因此,科

4、学就发展了起来,科学的发展就成为了系统的知识。系统的知识就是人们对物质、物质运动的规律的研究比以前深入了。因此,就发展出许多重大的技术应用。首先重要的一点就是随着牛顿力学的建立与热力学定律的建立,出现了蒸汽机时代。我来介绍一下当时的真实情况:蒸汽机是瓦特发明的,瓦特是个工匠,所以他也有经验因素。但是蒸汽机大幅度的改进是人们在懂得了热力学知识与牛顿力学的知识后,才使蒸汽机的技术成熟了,蒸汽机的进一步发展就是内燃机。蒸汽机是靠锅炉烧出的蒸汽来推动的,内燃机是汽油在汽缸内部燃烧让它膨胀的,内燃机的出现也是很重要的。所有这些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一个特点:一个宏观的规律。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是低速运动的规律,

5、这是一场革命。到了19世纪末,人们对科技的研究越来越发展,首先非常重要的就是法拉弟:法拉弟和麦克斯威尔研究了电磁规律,随后就有了发电机、电动机、电灯、电话、电视、广播、扩音机等等。第二个时代是在法拉弟与麦克斯的电磁定律基础上出现的,当年麦克斯在用他的小玩意,小小的发电机表演了一个节目,当他在台上旋转时,有一位贵族夫人抱着孩子来参观,她问道:“你搞的这个小玩意将来有什么用处?”那时候,法拉弟并不知道他的发明会引起一个时代的出现,法拉弟一时答不上来,但他很聪明,他当即回答:“尊敬的夫人,您手上抱的小孩,您可知道将来他会干些什么?既然夫人不知道孩子将来会干什么,这小玩意就是我的孩子,那么,我也不知道

6、它将来会干什么。”但是历史会证明的,随着人们对科学知识的不断提高,就会引起技术上的巨大进步。到了20世纪,一个非常重要的进步就是量子力学的发现,我们在今天(12月23日)的9天前(12月14日),我们在北京召开了一个大型纪念会,纪念福兰克量子论发现100周年,在会上讲到福兰克的贡献,他的重大贡献在于:没有量子力学、没有量子论的建立就不会有现在的半导体、电子计算机、光纤、光纤传导。所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完全是建立在量子力学的基础上的。这话不是我何祚庥说的,而是江泽民说的,江泽民说:“没有量子力学,就没有现在的微电子工业。”所以,我们讲的科技进步与生产力的相互关系,首先就要看到生产力的发展是在科学

7、进步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的,这是第一个规律,很多人不愿意正视这个规律,总觉得科技进步与我无关,而与我有关的、要紧的是资金、是技术引进、是股票怎么操作等这些与我的经济发展有很大关系。但是,他没有看到经济发展最根本的动力来自于技术的进步,也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这几年我们知道有个摩尔定律,半导体集成块,隔上18个月,价格就下降一倍。为什么价格会这样大幅度下降,就是因为科技的进步,一切搞经济活动的人如果对科技进步的形势不能有较多的了解的话,你的判断就会失误。 同志们,我刚才是从宏观思维来谈历史的跨度;从微观结构来讲,我们这几年在电脑技术上,隔若干年电脑价格就下降一半,原因就是在这背后有个实验室天天在研

8、究这些科学技术问题,这些研究导致价格大幅度下降,搞经济的同志如果看不见这些,就会在决策上出现失误。前段时期,我在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参加过一个研讨会:讨论摩托罗拉通信系统为什么会最终关闭。我在会上发了言,我说:关键问题在于它没有想到光纤通信的迅速发展,摩托罗拉依靠的仅仅是空间的微波,但微波通信的频带不够宽,它能够传递的节目是有限制的,微波通信化造成手机又大又重,被限制了。现在的手机之所以做的这么小巧,跟光纤通信密切相关。从这个例子来看,如果一些企业部门在决策时对科技形势不能有个较准确的判断,就会出现错误。这个问题从宏观讲是如此,从微观讲也是如此。 与我有关的主题之一就是伪科学,据说有相当一些人

9、相信水能变成油,叫做“水变油”,这是伪科学,但是很多人愿意对此投资,浙江省有不少人就给王鸿成投资,乡镇企业一投资就是100万、200万、300万。为什么愿意投资?难道不知道水变油会有风险吗?投资者那么盲目,不见得他是不知道这样做是有风险的,但是他是这样认为的:水能变成油,那是一本万利我投一元钱,将来可能收回一万元钱,这个利润率,报酬大的不得了、诱惑的不得了。那么,有没有风险呢?当然有风险,风险是千分之一,成功的概率也是千分之一,极小极小。但是,这是一本万利,那是千分之一,把回报率与风险率一乘的话,是1:10,这样的投资仍然是值得的。这就是一些决策者、投资者为什么愿意投资给王鸿成!当然有的是很盲

10、目的,有的还是想过这个问题的,这个原因在哪里呢?这就是听谁的话,如果你找到的是一位蹩脚的科技工作者,他会告诉你水变油的成功概率是千分之一;如果你找到我何祚庥,我可以告诉你成功的概率是零,这根本不可能,所以你的一本万利是白投,一本万利乘上风险决策是零的话,等于零!这就说明搞经济工作的同志,如果对技术发展的形势没有准确的判断的话,我们在经济行动的决策上就会出现问题。所以,首先我向各位宣传的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导致生产力持续不断的发展,这是我要讲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生产力是根据需求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如果搞经济工作的同志对市场需求不作深刻的调研的话,就会发

11、生问题。也就是说,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个规律。要看到市场的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同时,老百姓的需求也是在不断的改变的。首先是生存,然后才是发展。如果一个人连吃饭穿衣的问题还没有解决的话,那么他是不会去关注买房子,买汽车的。“衣食住行”衣与食是放在首位的;住与行是放在其次的,是较后的位置。从这个意义上讲,随着需求的发展,生产就在变化。我们还要看到一点,需求是怎么出现的?需求有它的客观规律:是先生存,后发展。我们还要看到另外一个规律:在一定意义上说,需求是由科技的进步来决定的,如果科技没有进步到一定程度的话、东西很贵的话,虽然老百姓对这种东西有需求,但是太贵了,只有少数人享用得起,就构不成庞大的市场需

12、求。现在我们知道铝钢窗的铝,家家户户都在用,钢窗在过去是用铁做的,现在用铝做了,而铝在过去是很昂贵的,现在有了冰晶石这个非常重要发明,可以电解积水,铝的价格就大幅度下降,下降了几十倍之多,因此,铝作为一种材料,可以和铁竞争。过去,铝的颜色是白色的,比铁漂亮,有没有这个需求?有这个需求,但这种需求是一种潜在的需求,是虚设的,因为价格太贵了。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价格有了大幅度的下降以后,这种潜在的需求就变成了现实需求。所以说,老百姓需求的改变是由二个方面来决定的,有它的客观规律:先生存后发展,有了生存以后,才谈得上人们对文化教育的种种新的需求。管仲说:“饮食而知礼仪”仓库里粮食囤满后才能讲仁义道德

13、;“衣食足然后知荣禄”一个人必须吃饱穿暖后才会想到名誉地位,就是说精神需求要在物质需求基本满足后才会提出来,我这样讲就是要看到需求规律。研究一下我们当前的市场情况、目前的中国老百姓的实际生存情况,我是很赞成发展知识经济、发展信息产业的。但是,我多次警告:我们要看到中国的信息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是有一定难度的,难度就在于中国的科学与文化比较落后。曾经有些人主张在中国构造信息高速公路网络,希望国家拿出多少钱,我就表示反对。因为,一是投资太大,二是网络建起来以后,它要求高速公路网络的通道频带特别宽,几十年内不会通满,没有人去用,所以,我们除了看到通道畅通无阻之外,还要看到有没有人用。中国老百姓的科学

14、文化比较落后,能够玩电脑的人并不是太多,现在的网民就是一千万,网民中真正会上网的,技术上掌握比较熟练的,我认为不到10。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需求不是抽象的需求,是具体的需求。今天的中国老百姓实际的生活水平怎样?科学文化水准怎样?达到什么程度?这些问题你不作认真研究,需求超越阶段发展的话,就会失望的。我多次讲:“比尔盖茨很成功。”比尔盖茨成功的原因是在美国,如果在中国的话,他就不会那么成功。这是为什么?因为中国的市场没有那么大,他的WINDOWS、视窗98、视窗2000就没有那么大的市场。所以,这些问题就是生产力的第二条规律。随着需求而不断调整它的结构,具体反映在产业的发展规律上:第一次产业,

15、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也就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这是中国的文字特点省略了“次”字,这是历史发展的顺序。首先是农业发展了,老百姓首先要满足吃、穿的需求。在农业没有发展之前,别的工业不会发展,即使有这个技术而没有这个需求也不会迅速发展,但有这个需求而没有技术也不会发展技术和需求是互为因果的,所以需求的发展促进了科技的发展。等到吃穿问题初步解决了,就要求改善交通,因此,工业就发展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要迅速发展的话,有赖于服务设施的配套,这就是第三产业。比如要发展工业的话,就要求有资金,要求产品能卖出去;要发展农业的话,就要求有优良的种子供应,如果这个种子都由农家自己培育的话,小农经济做不到

16、,一定得有提供种子的公司,从这个意义上讲,要使农业,工业迅速发展的话,就要有一套服务行业,包括生产性的服务、消费性的服务。比如搬家,我年纪大了、书又多、搬不动,希望有人帮忙,过去是学生来帮忙,属于无偿劳动;现在家大业大、东西又多、又讲经济效益,因此,出现了搬家公司,这就是服务性行业,它分为二类,一是生产性的服务;二是消费性的服务。所以,第三产业就出现了,这就是为什么世界各国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的过渡,且依次比例越来越重要,原因就是在需求的背景下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需求都在不断的更新换代。比如,我是上海人,从小在上海长大,现在北京生活、工作,就是念念不忘江南的大

17、米,但在北京附近大米的产量很少,困难时期只好分配,一个月只有2斤大米,且是最次的大米,即使这样,南方人也抢着要大米,2斤不够还愿意拿出面票与北方人换米票,而现在限制取消了,大米供过于求,连过去皇帝吃的“小粘米”也停产了,就是因为老百姓的需求改变了。如果看不见需求的改变,搞微观经济就会出现决策错误。我再三强调:企业结构的调整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谁如果不懂得这个规律想抱残守缺,让一个产品维持20年,那是不可想象的,但过去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下就有这个问题。1953年我曾经参加访苏代表团出国,那时候的出国,是组织上给做服装、做鞋,我曾经到出国服务部买过一套服装和鞋。到了80年代我再度出国,那

18、时还没有改革开放,我又到出国服务部去买衣买鞋,我买到的鞋根30年前一模一样,因为鞋楦头是“三十年一贯制”,这是事实,现在看来非常可笑,这就是那时的体制,也就是那时的思想,不想到老百姓的需求是会发展、改变的。现在买鞋,花色品种多种多样。在今天市场经济的大潮流下,如果你不懂得调整产品结构的话,你一定会在市场竞争中失败。所以,我讲的第二条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就是一个随着需求不断地调整结构的规律。任何一种产业有发生的历史,也有死亡的历史,并不是“万岁”的,任何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改变,如果不改变就会被社会历史所淘汰。这种淘汰的规律与制度无关,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无关,资本本义与社会主义都讲竞争、讲淘

19、汰,一种产品没人需要就会生产不下去,这就是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我多次强调,随着需求的改变、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不可避免的,这个问题与制度无关。产业不需要你,你就必须换一个行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当年发明了机器以后,工人砸机器,埋怨机器夺走了他们的饭碗一样,马克思、恩格斯说不可以这样做,技术的进步不能违背。现在我要说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要想抵制其调整是做不到的。因此劳动者的转岗,转而不成就下岗,在任何社会制度中都是必然要发生的一件事。不了解这一点,就是不懂得经济,而且要发展生产力就离不开科技进步。什么叫科技进步?也就是“减人、增效”劳动力用得少,但效益要提高,

20、实际上就是减人。在过去的体制下,人是只进不出。为什么一搞科技进步就要发生这类事情?因为,科技进步与提高效率是不可分割的,同时,结构的调整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认为要看到生产力发展的第二个规律:随着需求改变生产的结构,更新换代。同时,要看到需求的改变有二个原因:一是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需求本身发生改变;另一个是需求是受科技进步影响的。如果有一样新技术的出现能够大幅度降低某一种产品的价格,它的需求立即大增。在分析宏观形势和微观形势都有类似的问题,这是我讲的第二个规律。第三个规律是讲当前出现的新的特点,就是知识经济的崛起。对很多人来说,知识经济是个新概念。我是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在

21、传统的经济概念中,马克思就讲过:“一切生产力都是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马克思并不把生产力的概念当作物质的概念,精神生产力也是生产力概念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只不过在马克思时代,精神生产力比重太小,因此没有着重研究,重点研究的都是物质生产力。实际上,马克思很清楚地在概念中指出:既有物质生产力,还有精神生产力。既然说生产力是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那么,这个决定因素中就既包括物质生产力,也包括精神生产力。我多次讲这个问题,因为,相当一些搞经济工作的人,脑子里只看到物质生产力,看不到精神生产力,尤其不能看到当今时代的变化是精神生产力在总的生产力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超过了物质生产力。比如,美国的知识经

22、济就占生产总额的70%或70%以上,这就是新的特点。所以,这个问题是近几十年来新出现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又涉及到对产业结构的理解。我是很赞成把知识经济称作第四产业的,我也写过文章鼓吹过。80年代我们就鼓吹过,说这是第四次产业亦称其为第四产业。过去在讲产业结构理论时就提到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是一个后来居上的过程。但是在服务行业中有生产型的服务与消费型的服务,无论哪种服务,一般都理解为物质性的服务,或是劳务性的服务。但是随着人们对服务要求的越来越大,就出现了一种知识形态的服务,这是指在服务行业中,知识形态的服务越来越受到关注,人们认识到知识的发展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知识的发展,人们生活的

23、消费也成为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就要求发展知识经济,就出现了新概念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叫做“知识经济”。在我看来,知识经济就是一种新的生产力,新的形态,称为第四次产业,为什么称为第四次?它意味着第四次产业发展的速度要超过以前的第三次产业。过去是第二次产业发展的速度超过第一次产业;第三次产业发展的速度超过第二次产业,现在出现了新的动向,就是第四次产业的发展将要超过第三次产业,这就是我们所要关注的。你们“浙江知识经济俱乐部”既然是鼓吹知识经济的,我也来鼓吹一下。为什么在当代知识经济有这么大的发展?第一个答案是:由于精神生产力的发展使得物质生产力得到很大的发展。例如,我的孩子是软件工程师,在公司里工

24、作,是做软件的。92年他被派到日本谈协作,日本人除了欢迎他之外,还请他到一个轧钢厂干叶制铁所去参观,那里的轧机是1.9米的轧机,生产线长达1.5公里,但是去参观的时候,空空荡荡看不见工人,全是机器在控制操作。他看了后问:“你们厂里一共有多少工人?”厂方回答:“三班倒,连仓库管理人员在内,一共是80人。”这就是现代化操作的概念!92年时,国内没有1.9米的轧机,最高的是1.7米的轧机,是武钢从日本进口的,1.7米与1.9米差别可太大了:1.9米轧出的钢材是小汽车用的钢材,差20厘米,小汽车就不能用。日本人很狡猾,就是不供应1.9米的,在当时1.7米是国内最大的轧机。现在宝钢已有1.9米的轧机了。

25、那时,我对孩子带回的材料很感兴趣,我找到冶金工业部我的老朋友周川杰副部长,我告诉他在日本1.9米的轧机三班倒80人,你能否帮我问一下,武钢1.7米的轧机三班倒一共多少人?副部长听后很感兴趣,当场打了长途电话到武钢总公司询问,很快得到报告:1.7米的轧机三班倒,不算仓库管理人员一共2400人。同志们,这就是历史!2400人与80人,劳动生产率至少相差30倍!我们听了大吃一惊,这给了我们的深刻印象。现在的工业已经由装配线时代进入到后工业时代,这个概念要有变化:过去是靠人工装配即使是较先进的装配线;现在是靠机器控制、电脑操作。为什么人家仓库管理人员也这么少,因为仓库管理也是电脑操作。在日本的工厂做买

26、卖不是与人,而是与电子计算机打交道:多少吨钢材多少钱,电脑上显示得清清楚楚,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要买哪种规格,哪种品种的钢材,需要多少钱,从银行调拨,厂方收到钱后,电子计算机就会发布命令,仓库门就会自动打开,装钢材的卡车就可以开进去,然后就可运转自动吊车吊钢材。如果你买的是100吨钢材,再多吊一吨也不行,你想吊101吨,电子计算机不听你指挥,这样的买卖就不需要多少人,最好有2、3个人辅导你操作计算机、帮你联系,其他的操作都由你自己干。各位想想,这种纯钢材的仓库,火不怕、小偷不怕,不要很多人,这就是现代化的买卖。当然,如果中国政府要求从日本进口100万吨的钢材,那计算机是不管的,得跟总经理去谈判

27、。这些概念如果不举些例子,就不了解。当代工业是怎样发展的,这是一个形势。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引起了工业的深刻改组,前段时期我在浙江作演讲,也讲了上面这个例子,这是相当值得注意的。有些部门是传统的工业、传统的生产模式,如果看不到时代改变的话,就会被淘汰。我们的优势就在于劳动力比较便宜,但是随着老百姓的生活发展以后,劳动力的价格会越来越高,这种劳动力的便宜与人家的先进生产力就很难竞争。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技术的发展引起产品的升级换代,在工业部门有这种需求后,就带动了电子计算机的高度发达、信息产业的高度发达、软件工业的高度发达。在日本,软件己成为日本的一个大行业,共有1000多万人,仅在东京从事软件

28、行业的就有100万人,东京有10的人口在做软件。东京的软件公司很多,92年的统计已达7000家,公司规模有几百人的、几千人的,个别还有上万人的。为什么这么大?因为都是做大软件的企业用的软件。现在一提到软件,很多人就看中比尔盖茨,他做的WINDOS视窗卖了上亿元,发了大财,WINDOS视窗炒得很厉害,都有盗版了。而日本的软件走的则是另外一条路子专门做企业软件,不同的企业做不同的软件,软件是个案,不怕盗版。世界上软件出口的国家中,第一是美国,第二是日本,日本的软件工业高度发达,占国际市场份额有37多,阿拉伯国家、石油国家的大软件全是日本做的,用的指令从几千万条到几亿条,这些指令现在都靠劳动力来做,

29、要想实现软件自动化还得等到下一代。因为软件的自动程序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东京的软件行业很发达,需要的人很多,每年的产值高达1000亿美元,这仅仅是92年94年的情况,这几年可能会翻番了。从这个意义讲,软件就成为一个独特的行业。同时,日本编写软件的人员不够,于是就到北京、上海搜罗软件人员,用高薪挖走其实在他们看来是低薪,这就是我们的软件人员大量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同志们,软件行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我国的软件行业还十分落后,落后到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的份额不到5,而印度则比我们大得多,目前在国际市场占有的份额已经从4-5发展到6-7,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印度可以做到的,为什么我们没能做到?! 软

30、件是标准的信息产业、标准的知识经济,其本身就具有巨大的产值,为什么这几年强调精神生产力、强调知识经济?比尔盖茨对此有相当的贡献,日本的这些大软件公司有相当的贡献。所以说,生产力发展的第三个规律是:随着人们需求的转移而出现的新动向,这就是精神生产力超过了物质生产力。搞经济工作的同志如果看不见这个转变的话,我们在宏观经济决策上就会犯错误,在微观经济上也会犯错误。如果中国需要发展软件的这一需求没有看见,重大的商机没有抓住,自然就会坐失时机。我国现在已经看见了,国务院已经发布命令,专门为软件生产提供特别优厚的条件减税。一般企业的税额是7,软件行业减至2,而且规定税费加在一起不得超过2,这是一个很大的优惠!如果抓不住这个机会,就会错失良机。 我国本来就是劳动力富裕的国家,且有一定文化知识程度的劳动力也富裕,为什么不搞软件行业呢?这是一个情况。另外,在某些县市的一些搞经济工作的同志往往只看到衣食住行,没有看到精神需求。其实,需求是有规律的,先生存后发展,先生存然后才是精神生活。一方面,我国还较穷,不可能希望精神生活的比重很快地向发达国家那样发展;但另一个方面也要看到一个新情况:中国有她的特点,她的特殊性就是中国对知识的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