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2 ,大小:59.86KB ,
资源ID:440852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40852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标准光缆标准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标准光缆标准规范Word文件下载.docx

1、3、连接损耗应符合合同规定或设计要求。第2.3.2条 光缆接头护套(盒、箱)及其附件的规格均应符合设计要求。第2.3.3条 各种粘接材料、粘接剂、堵塞剂应检查其使用有效期,凡超过有效期的一律不得在工程中使用。第2.3.4条 加感线圈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电感量误差不大于2%;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5000兆欧;近端串音衰减应大于78分贝。补偿电容耐压应与业务铜线对的耐压要求一致。第2.3.5条 管道光缆所用塑料子管的材质、规格、盘长均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子管的内径为光缆外径的1.5倍,一个管孔中布放2根以上子管时,其子管等效总外径宜不大于管孔内径的85%。第2.3.6条 无人中继器应符合下列

2、要求:1、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2、机箱气闭性能良好;3、部件、零件完整无损,内部无断线、混线和碰地现象;4、各项性能符合出厂标准。第三章 光缆路由的复测第一节 复测的任务第3.1.1条 光缆路由的复测应以批准的施工图设计为依据。复测的任务应包括:1、复核光缆路由的具体走向、敷设方式、环境条件以及接头的具体位置;2、核对施工图纸;3、核定光缆穿越障碍物需采取防护措施地段的具体位置和处理措施;4、复测路由地面距离;5、为光缆配盘、分屯以及敷设提供必要的资料。第二节 光缆路由的复测第3. 2. 1条 按照施工图核对路由走向、敷设位置及接续点环境是否安全可靠、便于施工、维护。如环境变化必须对施工图

3、进行修改时,属小范围的修改,由施工单位提出具体意见经建设单位同意确定;属于较大范围的变动,如改变敷设方式、改变路由等应做实地勘查,作出比较方案并经设计单位同意后报原批准单位批准。第3.2.2条 复测中继段距离时,应根据地形起伏丈量,核算包括接头重叠长度、各种必要的预留长度在内的敷设总长度,应按式3.2.21计算。光缆布放预留长度表 表3.2.21敷设方式自然弯曲增加长度(米/公里)人孔内弯曲增加长度(米/人孔)杆上预留长度接头每侧预留长度(米)设备每侧预留长度(米)备注直埋7一般为68一般为10201、其他预留按设计要求2、管道或直埋作架空引上时,其他上部份每处增加68米。管道50.51架空同

4、第5.5.3条L总=L直+L管+L架+L水(米)322-1式中 L总:中继段光缆敷设总长度(米);L直:中继段内直埋光缆长度(米);L直= L直丈+ L直预(米)2-2其中L直丈:地面丈量长度(米);L直预:直埋敷设各种预留长度(米);L管:中继段内管道光缆长度(米);L管= L管丈+ L管预(米)2-3其中L管丈:管道丈量长度(米);L管预:管道敷设各种预留长度(米);L架= L架丈+ L架预(米)2-4其中L架丈:杆路丈量长度(米);L架预:架空架设各种预留长度(米);L水:中继段内水底光缆长度(米);L水=(L1+ L2+ L3+ L4+ L5+ L6)X(1+a)2-5其中L1:水底光

5、缆两终端间的直线丈量长度(米);L2:终端固定、过堤、“S”形敷设、岸滩接头等项增加的长度(米);L3:两终端间各种预留增加的长度(米);L4:布放平面弧度增加的长度(米);L5:水中立面弧度增加的长度,应根据河床和光缆布放的断面计算确定(米);L6:施工余量(米);a:自然弯曲增长率。以上各式中预留长度见表32。水底光缆布放预留长度表 表32-2L2 按 设 计 要 求L3L4F/L6/1008/10010/10013/10015/100增加001L0017 L0027 L0045L006 LL5应根据河床和光缆布放的断面计算确定L6采用拖轮人工布放可为水面宽度的810%;抛锚布放可为水面宽

6、度的35%;人工抬放一般不给。a根据地形起伏情况取115%注:L布放平面弧度的弦长(米);F弧线的顶点至弦的垂直高度(米); F/L高弦比。第3.2.3条 光缆与其它设施、树木、建筑特等最小距离要求应符合3.2.31、表3.2.32和表3.2.33的规定。第3.2.4条 路由复测为光缆配盘、敷设提供下列资料:1、提供经复测核实的施工图(包括具体的敷设路由、各接续段的长度);2、提供障碍物位置及机械敷设时安装导轮等装置的位置;3、提供光缆接头点地形、交通等条件的资料。架空光缆与其它设施、树木最小平行净距表 表3.2.31名称最小净距(米)消火栓1.0铁道地面杆高的4/3人行道(边石)0.5市区树

7、木1.25郊区、农村树木2.0架空光缆线路与其它建筑物、树木的最小垂直净距表 表3.2.32平行时交越时垂直净距(米)街道4.5最低缆线到地面5.5胡同4.05.0铁路3.07.5最低缆线到轨面公路最低缆线到路面土路房屋建筑距0.6距顶1.5最低缆线距屋或平顶河流最低缆线距最高水位时最高桅杆顶1.5最低缆线到树枝顶郊区树木通信线路0.6一方最低缆线与另一方最高缆线直埋光缆与其它建筑间最小净距(米) 表3.2.33平时市话管道边线(不包括人孔)0.750.25非同沟的直埋通信电缆埋式电力电缆35千伏以下35千伏以上给水管径管小于30厘米管径为3050厘米管径大于50厘米高压石油、天然气管10.0

8、热力、下水管煤气管压力小于3公斤/平方厘米压力38公斤/平方厘米排水沟0.8房屋建筑红线(或基础)树木市内、村镇大树、果树、路旁行树市外大树水井、坟墓粪坑、积肥池、沼气池、氨气池、氨水池等采用钢管保护时,与水管、煤气管、石油管交叉跨越的净距可降为0.15米。第四章 光缆配盘第4.0.1条 光缆配盘应根据复测路由计算出光缆敷设总长度以及光纤全程传输质量要求,选配单盘光缆。第4.0.2条 光缆应尽量做到整盘敷设,以减少中间接头。第4.0.3条 靠设备侧的第1、2段光缆的长度应尽量大于1公里。第4.0.4条 靠设备侧应选择光纤的几何尺寸、数值孔径等参数偏差小、一致性好的光缆。第4.0.5条 不同敷设

9、方式及不同的环境温度,应根据设计规定选用相适应的光缆。第4.0.6条 光缆配盘后接头点应满足下列要求:1、 直埋光缆接头应安排在地势平坦和地质稳固地点,应避开水塘、河流、沟渠及道路等。2、 管道光缆接头应避开交通要道口。3、 架空光缆接头应落在杆上或杆旁1米左右。第4.0.7条 业务铜墙铁壁线采用加感时,其加感节距平均偏差应小于2%,个别加感节距不大于5%。第4.0.8条 光缆配盘结果应填入“中继段光缆配盘图”。格式见附录三表1。同时应接配盘图在选用的光缆盘上标明该盘光缆所在的中继段段别及配盘编号。第4.0.9条 光缆端别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1、长途光缆线路应以局(站)所处地理位置规定:北(

10、东)为A端,南(西)为B端;2、市话光缆线路,在采用汇接中继方式的城市,以汇接局为A端,分局为B端。两个汇接局之间以局号小的局所为A端,局号大的局所为B端。没有汇接局的城市,以容量较大的中心局(起领导地位的局)为A端,对方局为B端;3、分歧光缆的端别应服从主干光缆的端别。第五章 光缆敷设第5.1.1条 光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光缆外径的15倍,施工过程中不应小于20倍。第5.1.2条 布放光缆的牵引力应不超过光缆允许张力的80%。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得超过光缆允许张力的100%。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件(芯)上。第5.1.3条 光缆牵引端头可以预制也可以现场制作。直埋或水底铠装光缆,可作网套或牵

11、引端头。第5.1.4条 为防止在牵引过程中扭转损伤光缆,牵引端头与牵引索之间应加入转环。第5.1.5条 布入光缆时,光缆必须由缆盘上方放出并保持松弛弧形。光缆布放过程中应无扭转,严禁打小圈、浪涌等现象发生。第5.1.6条 光缆布放采用机械牵引时,应根据牵引长度、地形条件、牵引张力等因素选用集中牵引、中间辅助牵引或分散牵引等方式。第5.1.7条 机械牵引用的牵引机应符合下列要求:1、牵引速度调节范围应在020米/分,调节方式应为无级调节速;2、牵引张力可以调节,具有自动停机性能,即当牵引力超过规定值时,能自动发出告警并停止牵引;第5.1.8条 布放光缆,必须严密组织并有专人指挥。牵此过程中应有良

12、好联络手段。禁止未经训练的人员上岗和无联络工具的情况下作业。第5.1.9条 光缆布放完毕,应检查光纤是否良好。光缆端头应做密封防潮处理,不得浸水。第二节 管道光缆第5.2.1条 管道光缆敷设前应作好下列准备:1、按设计核对光缆占用的管孔位置;2、在同路由上选用的孔位不宜改变,如变动或拐弯时,应满足光缆弯曲半径的要求;3、所用管孔必须清刷干净。第5.2.2条 人工布放光缆时每个人孔应有人值守;机械布放光缆时拐弯人孔应有人值守。第5.2.3条 光缆穿入管孔或管道拐弯或有交叉时,应采用导引装置或喇叭口保护管,不得损伤光缆外护层。根据需要可在光缆周围涂中性润滑剂。第5.2.4条 光缆一次牵引长度一般不

13、大于1000米。超长时应采取盘 字分段牵引或中间加辅助牵引。第5.2.5条 光缆布放后,应由专人统一指挥,逐个人孔地将光缆放置在规定的托板上,并应留适当余量避免光缆绷得太紧。 第5.2.6条 接头所在人孔的光缆预留长度应符合表3.2.21中的规定;设计要求作特殊预留的光缆按规定位置妥善放置。 第5.2.7条 管道光缆的保护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1、人孔内的光缆可采用蛇形软管(或软塑料管)保护并绑扎在电缆托板上或按设计要求的措施处理;2、管口应采取堵口措施;3、人孔内的光缆应有识别标志;4、严寒地区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防冻措施,防止光缆损伤。 第5.2.8条 塑料子管道的布放方法基本上与光缆布放相同,

14、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布放两根以上无色标的子管时,在端头应做好标志;2、布放塑料子管道的环境温度应在-5。C+35。C间;3、连续布放塑料子管道的长度,不宜超过300米;4、牵引子管的最大拉力,不应超过管材的抗张强度,牵引速度要求均匀;5、子管在人孔中的余长应符合设计要求;6、穿放塑料子管的管孔,应安装塑料管堵头(也可采用其他方法),以固定子管;7、子管在管道中间不得有接头;8、子管布放完毕,应将管口作临时堵塞;本期一程不用的子管必须在管端安装堵塞(帽)。第三节 直埋光缆 第5.3.1条 光缆的埋深应符合表5.3.1的要求。直埋光缆埋深表 表5.3.1敷设地段或土质埋深(米) 备 注普通土(硬

15、土)1.2半石质(砂砾土、风化石1.0全石质0.8从沟底加垫10厘米细土或砂土的上面算起流砂市郊、村镇市区人行道穿越铁路、公路距道碴底或距路面沟、渠、水塘农田排水沟(沟宽1米以内) 第5.3.2条 直埋光缆与其他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距离,应符合本规定表3.2.33要求。 第5.3.3条 同沟敷设的光缆,不得交叉、重叠,宜采用分别牵引同时布放的方式。 第5.3.4条 直埋光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光缆沟的深度应符合规定,沟底应平整无碎石;石质、半石质沟底应铺10厘米厚的细土或沙土;2、机械牵引时,应采用地滑轮;3、人工抬放时,光缆不应出现小于规定曲率半径的弯曲以及拖地、牵引过紧等现象;4、光缆必

16、须平放于沟底,不得腾空和拱起;5、光缆敷设在坡度大于20度,坡长大于30米的斜坡上时,宜采用”S”形敷设或按设计要求的措施处理;6、布放过程式中或布放后,应及时检查光缆外皮,如有破损应立即修复;直埋光缆敷设后应检查光缆护层对地绝缘电阻,其测试方法及要求同第8.2.3条。7、光缆中光纤及铜导线必须经检查确认符合质量验收标准后,方可全沟回土。 第5.3.5条 光缆沟回填土应符合下列要求:1、先回填15厘米厚的碎土或细土,严禁将石块、砖头、冻土等推入沟内,并应人工踏平; 2、回填土应高出地面10厘米。 第5.3.6条 埋式光缆的防护措施应按设计规定并符合下列要求:1、光缆线路穿越铁道以及不开挖路面的

17、公路时,采取顶管方式。顶管应保持平直,钢管规格及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破土的位置可以采取埋管保护,顶管或埋保护管时管口应做堵塞。2、光缆线路穿越机耕路、农村大道以及市区、居民区或易动土地段时,应按设计要求的保护方法施工。在光缆上方铺红砖时,应先覆盖20厘米厚碎土再竖铺红砖,同沟敷设两条光缆应横铺红砖。3、光缆线路穿越有疏竣和挖泥取肥的沟、渠、塘时,在光缆上方应覆盖水泥板或水泥沙袋保护。4、光缆穿越0. 8米以上(含0. 8米在内)的沟坎、梯田时应作护坡,护坡方式按设计要求。穿越0. 8米以下的沟坎时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一般均不做护坡,但必须分层夯实恢复原状。5、光缆线路穿越白蚁活动区域应按规

18、定作防蚁处理。6、光缆线路的防雷措施,必须按设计规定处理。采用防雷排流线时,应在光缆上方30厘米处敷设单根或双根排流线;当回填土后因故又挖出光缆重新敷设时,必须严格检查排流线是否位于光缆上方,严禁出现颠倒现象。7、特殊地段标志带的敷设应符合设计要求。第5.3.7条 接头点的预留光缆应妥善地置于接头坑中,端头必须做密封防潮处理,防止光缆浸水或人为损伤。第5.3.8条 光缆线路标石的埋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光缆接头、光缆拐弯点、排流线起止点、同沟敷设光缆的起止点、光缆特殊预留点、与其它缆线交越点、穿越障碍特地点以及直线段市区每隔200米,郊区和长途每隔250米处均应设置普通标石。2、需要监测光缆内

19、金属护层对地绝缘、电位的接头点均应设置监测标石。3、有可以利用的标志时,可用固定标志时,可用固定标志代替标石。4、标石埋深60厘米,出土40厘米,标石周围土壤应夯实。5、普通标石应埋设在光缆的正上方。接头处的标石应埋设在光缆线路的路由上,标石有字的一面应面向光缆接头。转弯处的标石应埋设在光缆线路转达弯的交点上,标石朝向光缆弯角较小的一面。当光缆沿公路敷设间距不大于100米时,标石可朝向公路。6、标石用坚石或钢筋混凝土制作,规格有两种:一般地区使用短标石,规格应为100X14X14厘米;土质松软及斜坡地区用长标石,规格为150 X14X14厘米。7、标石编号为白底红(或黑)漆正楷字,字体端正,字

20、体端正,表面整洁。编号应根据传输方向,自A端至B端方向编排。一般以一个中继段为独立编号单位。8、标石的编号及符号应一致并符合图5.3.8所示。A、编号的分子表示标石的不同类别或同类标石的序号如、;分母表示一个中继段内总标石编号。B:图 中分子+1表示新增加的接头或直线光缆标石。 图5.3.8各种标石的编定规格 第四节 水底光缆第5.4.1条 水底光缆敷设方式应根据河床土质、河宽、水深、流速以及现场条件,可采用水下冲挖机、人工冲挖或冲水冲水泵冲槽以及抛锚慢放、拖轮快放、人工布放等不同方法,不论采用何种施工方法,均应达到设计要求。第5.4.1条 水底光缆的埋深,应根据河流的水深、通航、河床土质等具

21、体情况,按设计文件规定,并应满足下列要求:1、水深不足8米(指枯水季节)的区段:河床不稳定或土质松软时,埋深应不小于1.5米;河床稳定或土质坚硬时,埋深应不小于1.2米;石质、半石质河床,埋深应不小于0.5米;2、水深超过8米的区段:一般可将光缆直接放在河底不加掩埋,特殊地段按设计文件要求处理。第5.4.3条 敷设水底光缆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控制光缆布放速度和规定位置;2、敷设过程中,光缆不得在河床腾空,不得打小圈;3、敷设过程中和敷设以后,应监测光纤是否良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确保水底光缆的敷设质量;4、敷设长度应按复测路由时确定的光缆长度,一般水底光缆应伸出堤外或岸边50米;5、当设计

22、规定光缆在河底按弧形敷设时,应以测量时的基线为基准,向上游做弧形敷设。第5.4.4条 岸滩部分埋深、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岸滩位置埋深应不小于1.5米。石质、半石质区域,其沟底先填1020厘米细土或沙土,光缆上方回填碎土或沙土,夯实后再填至高出地面。岸滩受洪水冲刷、不稳定地段以及船只靠岸地段,在光缆上方填碎土或沙土后,上面应覆盖水泥板或水泥沙袋保护。2、岸滩坡度宜小于30度,超过时应按设计要求采取加固措施。第5.4.5条 凡敷设水底光缆的通航河流,应按设计要求划定禁止抛锚的区域,在过河段的河堤或河岸上设置水线标志牌,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水线标志牌应按设计要求或河流大小采用单杆或双杆标志牌,

23、并应在水线敷设前安装在设计确定的位置上;2、水线标志牌应设置在地势高、无障碍物遮挡的地方,其牌的正面应分别与上游或下游方向成25。30。的角度;3、水线标志牌设置在土质松软地区或埋深达不到规定时,应加拉线,水泥杆根部应加底盘、卡盘等加固措施。第五节 架空光缆第5.5.1条 架空光缆垂度的取定应十分慎重,要考虑光缆架设过程中和架设后受到最大负载时产生的伸长率应小于0.2%。工程中应根据光缆结构及架挂方式计算架空光缆垂度并核算光缆伸长率,使取定的光缆垂直度能保证光缆的伸长率不超过规定值。第5.5.2条 架空光缆的布放应通过滑轮牵引,布放过程中不允许出现过度弯曲。第5.5.3条 中负荷区、重负荷区和

24、超重负荷区布放吊挂式架空光缆应在每根杆上作预留,轻负荷区应在每根杆上作预留,轻负荷区应每35杆档作一处预留。预留及保护方式可参照图5.5.3-1。光缆经十字吊线或丁字吊线处亦应安装保护管,如图5.5.3-2所示。第5.5.4条 吊挂式架空光缆布放后应统一调整,挂钩程式可按照光缆外径参照表5.5.4选用。光缆挂钩的卡挂间距为50厘米,允许偏差应不大于3厘米。挂钩在吊线上的搭扣方向一致,挂钩托板齐全。挂钩程式选用表 表5.5.4挂钩程式光缆外径(毫米)6532以上5525324519243513182512及以下第5.5.5条 吊挂式架空光缆的引上光缆安装方式和要求可参照图5.5.5图5.5.5引上光缆安装及保护示意图第5.5.6条 架空光缆防强电、防雷措施应符合设计规定。吊挂式架空光缆与电力线交越时,应采用胶管或竹片将钢绞线作绝缘处理。光缆与树木接触部位,应用胶管或蛇形管保护。 第六节 局内光缆第5.6.1条 局内光缆一般从局前人孔经地下进线室引至光端机。由于路由复杂,宜采用人工布放方式。布放时上下楼道及每个拐弯处应设专人,按统一指挥牵引,牵引中保持光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