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56.23KB ,
资源ID:441431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41431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人才需求与培养状况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人才需求与培养状况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

1、三、各类实训模式均有明显不足第四章解决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问题的建议一、面向市场调整高职专业设置二、优化高职院校评价管理体系三、财税结合推动校企合作 软件服务外包(Software Outsourcing)是指软件开发商(简称“发包方”)将原本由企业自身提供的基础性的、非核心的IT业务和基于IT的业务流程外包给其他专业的软件服务提供商(简称“接包方”)来完成的经济活动。其目的在于将有限的资源专注于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利用外部人力资本相对较低的优势来完成原来由企业内部完成的工作,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企业核心竞争力。 软件外包业务按照业务层级由低到高,主要可以分为ITO、BPO和KPO三

2、种外包形式。其中,ITO(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提供信息技术外包服务,内容包括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和管理咨询、信息系统的设计和运维、测试评估、软件的开发与运营、容灾服务、电子商务管理、数字内容加工处理等在内的业务;BPO(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则提供基于信息技术的流程外包服务,包括业务流程经拆分后的数据信息采集、集成、分析业务,还包括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等;而KPO(Knowledge Process Outsourcing)则是服务外包的高端形态,主要提供技术密集的、以知识劳动为主的行业知识流程外包,包括专业策划、

3、培训、调研,企业文化建设和人力资源规划等。ITO、BPO和KPO是目前软务外包的三种主要模式,可以为用户提供无缝联合服务,在为客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同时,也逐步提升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由目前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外包不再仅仅是简单的降低劳动成本的一种手段,而是优化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提高企业的灵活、应变能力的一条捷径。虽然在我国的软件外包服务中ITO和BPO占据着主要的业务份额,利润的高端占有模式KPO大部分掌握在国外软件开发商的手中,但ITO、BPO的阶段不可跨越;因为从ITO、BPO到KPO的转变不仅代表着利润从低到高的演变,更是软件企业从低端代工到高端创新的过程,ITO、BPO的奠基性作

4、用是不可忽视的。二、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综述 (一)后经济危机时代的全球服务外包。 目前,全球服务外包行业已经逐步摆脱了经济危机对其产生的消极影响,正处于产业恢复和快速发展时期。印度2010财年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外包行业出口额达到500亿570亿美元,比上一财年增加13%15%,该行业国内市场营业额为7,610亿7,750亿卢比,增幅为15%17%。同时,2010年第四季度的TPI指数显示:2010年全球服务外包的年度收益达到931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5.1%;仅2010年第四季度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合同总值就达到216亿美元,环比增长了30%1。Gartner2公司在其对全球

5、市场的分析及预测中指出:在2008至2012年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12%以上,到2012年估计可达到9,750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约占53%,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而亚太地区在2008至2012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在20%以上,是增长最快的市场。IDC3公司按年度对全球BPO市场规模和全球主要水平业务外包市场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其中“主要水平业务外包市场”包括采购、财务会计、培训人力资源、客户服务等业务流程外包服务,预计2011年市场容量将达到2,500亿美元4。 (二)发包方与接包方。 目前,全球软件服务外包的发包商市场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日本等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软件

6、服务外包发包市场,其发包量占64%以上,欧洲约占16%,日本约占10%,其他国家占10%5。 至于接包方,从发达国家来看,服务外包承接大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加拿大等国国内服务外包行业成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发展优势,但是和发展中国家相比,人力资源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因此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明显落后。从发展中国家来看,拉美、亚太地区的服务外包行业发展极为迅速,正在成为服务外包行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亚太地区已经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服务外包投资地,中国、印度、菲律宾承接了全球服务外包60%以上的份额。 (三)中国软件服务外包行业发展情况。 2010年,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行业增长速度超过

7、35%,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其中,BPO业务发展速度继续高于ITO业务,国际外包业务迅速恢复,迅速扩大的内需市场成为外包企业的关注点6。 目前,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仍然以ITO为主,BPO为辅;以对日外包为主,欧美外包为辅;以外资企业为主,本土企业为辅。其中,BPO逐渐成为中国发展软件产业的主要方向。IDC预测未来5年该市场的增长势头依然强劲,将保持22.6%的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并有望于2012年达到29.3亿美元的市场规模7。IDC认为,未来增长潜力较大的BPO市场领域包括客户服务、培训、财务、人力资源以及采购这五个职能的外包。 (四)中国与印度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比较。 中国与印度作为世

8、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近年在软件服务外包领域都取得了飞速发展。尤其是印度,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凭借其英语优势与雄厚的软件开发实力,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软件与服务外包提供国,承接全球65%的软件外包市场业务和46%的服务外包市场业务,俨然成为服务外包产业的世界领导者。下面将从四个角度对中印两国的软件外包行业进行对比。(1)市场空间。 印度软件产业是出口导向型的软件产业,它的目标市场主要是国外,预计2011年将达到800亿美元。目前,印度软件已出口到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软件出口第二大国。不过,印度国内的软件企业发展缓慢,市场销售额较小,这表明印度的软件外包行业具有高

9、度的依赖性。 中国软件服务业与国内产业有着紧密联系。中国软件企业在承接国际业务的同时,为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把部分或全部软件业务外包出去成为了一条必由之路,从而形成了本土化的市场需求。出口部分主要业务对象为日本,大约占日本市场份额的65%。(2)企业规模。 2010年印度信息业产值达到1,030亿美元,印度拥有2,000多家软件外包企业,5,000人以上的软件外包企业就有30多家,平均每家企业拥有员工280人8。印度最大的软件公司拥有10万名雇员,分布在全球50多个国家。印度几大软件公司规模不断扩张,均实现了承接国际大公司大额合同的能力和软件外包的规模经济。

10、 中国软件产业的总产值2010年增长到13,364亿元,短短10年增长了近18倍9。截至2009年6月,中国服务外包企业共6673家,从业人员121.5万人,累计承接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142.4亿美元。与印度相比,中国软件服务外包行业仍处于产业发展的初创期,不仅在人员规模上无法和印度软件外包企业相比,在经营规模上也同样如此。由于中国软件企业承接的外包业务大多是低端业务,利润率并不高。大量中小企业在人力、资金、资源、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等方面处于劣势,很难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单独或牵头接下一个完整的国外订单。(3)人力资源。 印度IT产业的高速发展首先得益于其合理的高中低搭配的金字塔形人才模式,

11、其中包括兼具IT高端架构技能和商业运营能力的高端人才,也包括从事设计与项目管理的中级人才,更有大量从事基础工作的熟练的程序员。 反观中国,不仅高端人才匮乏,中级人才不足,即使是基层程序员,虽然数量庞大,但也远未达到印度那种熟练程度,也就缺乏进入企业后立即发挥作用的能力。中高层人才的培养当然无法单纯依赖于教育机构,而是需要在工作实践中逐渐成长与提高,但基层程序员的培养完全可以由教育机构完成,而印度大量的职业教育机构和成熟的职业教育机制无疑为IT基层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稳固的平台。(4)人才培养。 印度的学院教育是具有培训性质的职业教育,更加注重所授知识的实用性而不是学术性,学员无需花费大量时间学习许

12、多计算机领域的基础理论,而是将企业急需的软件应用知识与技能作为主要课程内容,并且课程设置也会依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改变。 中国的IT专业人才的培养由大学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共同承担,课程设置中计算机基础理论占据了相当大比例的学习内容,但这种课程内容主要对有志于从事计算机相关领域研究的学生有帮助,而IT产业需要的是能做项目开发的实用型人才而不是从事相关领域探索的研究型人才。 (一)由价值链中的小型部分项目向大型整体项目发展。 随着软件服务外包业务的不断发展,各接包方的技术水平会出现跨越式的增长。随之而来的便是外包项目的逐渐增多和价格的逐渐下降。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商在日本市场建立起来的信誉和品牌,使

13、中国企业的软件外包订单逐步扩大,尤其是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这使得日本客户正逐步把技术含量高的一些大型项目外包到中国。这说明中国软件外包企业正从技术导向型向客户价值导向型逐步迈进,不再仅仅以简单的重复操作为任务要求,而是为客户创造新的价值。 (二)从人力成本优势向价值优势的转变。 随着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开拓、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商所接项目水平的提高,中国软件外包商正从人力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中走出来,逐步走向以价值带动利润的模式,即“价值优势”的方向。同时,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企业也正从服务商向综合投资商转变,以获取更大利润。服务外包园区将整合各类行业资源、创新服务及发展模式,由原来单纯的管理服务机构发

14、展成为集园区开发、产业投资和增值服务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园区,从服务商向综合投资商转变。 (三)新的应用技术催生多样化的渠道,开展多层次合作。 IT行业近年来不断涌现出令人振奋的新的应用技术,如以Android为代表的跨终端操作系统、以苹果Apps Store为代表的跨媒体数字内容平台,以及备受瞩目的云计算等。为开拓更多市场空间,各国软件外包商正积极对各发包方进行研究分析,并根据全球外包市场的不同特点寻找多种形式的市场渠道。其中,云计算平台的应用将会成为整合各项服务的核心。借助云计算平台,外包园区得以进一步丰富并完善其资源及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的不再是单一而固定化的产品或者服务,而是基于云端

15、资源的个性化解决方案,深入企业发展环节,打造嵌入式服务体系。同时,企业可以更快速地完成信息部署,整合资源,持续健康发展。 (四)满足客户需求成为核心内容。 找到客户的核心需求将成为重中之重,分析得出,软件企业经验的不断累加将使得软件外包市场更加规范,项目质量和准时交付将成为客户的核心需求。以中国为例,随着金融业、政府、电信等行业对外包服务需求的增加,BPO需求将迅速爆发。此时,满足客户的核心需求将是衡量服务外包企业最重要的标准。 顺应全球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趋势,中国软件服务外包模式应从下述方面做出转变。 (一)找出差距,从低端走向高端。 中国的IT业和软件外包服务业正在健康地发展,但仍要认

16、清与领先者的差距。从1997年起,中国软件和IT行业的年收入平均每年增长42%,具有英语能力的毕业生人数翻了一番,即便如此,IT业年收入也仅为印度的一半10。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再加之毛利率和报价较低,导致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很难仅依靠人力资本优势进行持续发展。因此,首先要转变的就是从人力资本相对较低的泥潭中走出来,以价值导向为企业发展的根本,转变低端的“中国制造”的面貌。 (二)扩大企业规模,提高抗风险能力。 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中,中国软件业排名前十的IT服务公司所占的市场份额仅为20%,而印度的十大IT公司占有的市场份额高达45%11。中国大约有8,000家软件服务供应商,其中员工少于50人

17、的占四分之三,只有5家拥有2,000名以上的员工。而印度的软件服务供应商不到3,000家,至少有15家拥有2,000名以上的员工,其中塔塔咨询服务公司(TCS)、威普罗公司(Wipro)和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Infosys)都已经获得国际上的认可。这清楚地说明,想在全球范围拥有客户,没有适当的人员规模是不可行的,中国软件企业吸引不到顶尖的国际客户,就是因为国际客户通常认为小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小。 (三)做实做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在前文已有所提及,其主要弊病在于理论强于应用,往往花费更多的时间,培养了专业技能相对不高的毕业生。因此,校企合作的双向教学模式成为中国

18、软件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关键一环。面对激烈的全球化竞争,能否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完成培养人才、应用人才并创造价值的一体化过程,是获取新的竞争力的关键。 (四)从模仿成功模式到创造成功模式。 近年来,中国社会各行各业刮起一股“山寨”之风。不论是洗发水、饮料这样的日常生活用品,还是手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甚至汽车这样的大宗消费品,都充斥着形形色色的“山寨货”。“山寨”之风在软件行业的体现,便是对各种成功模式的大肆模仿。这种风气之所以能一直盛行,其原因在于某些模仿的确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这使得使用模仿之术的人乐此不疲。但是,这种模仿往往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民族最危险的习惯,因为总有一天会仿无可仿,届时整个民族都

19、将失去创造力。 当然,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也经历过模仿成功模式的阶段,但这些国家都能在短时间内结束简单的模仿,而转向创造成功的模式。面对全球化竞争,中国软件企业必须尽快转变意识,强化创新能力,通过引进吸收在创新逐步走向自主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于软件服务外包行业来说,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竞争要素。作为全球软件服务外包的新兴力量,中国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潜力和前景备受瞩目,但在软件服务外包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成为制约中国软件服务外包行业更好更快发展的一大瓶颈。培养满足软件服务外包企业要求的各类专业人才,是提升中国软件服务外包行业整体竞争力的关键。 软件服务外包行业属于第三产业中的软件服

20、务业,具有多样性、行业的高速发展性和市场的国际化等特征,与其他传统服务行业有显著的不同,因此,对人才的技能和素质要求就必然有行业自身的特征。 下面,从人才结构、知识储备、职业技能、沟通与交流能力、个人素养等方面,对软件服务外包行业人才的特征进行分析。 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既需要软件研发人员,还需要软件销售人员、用户服务与技术支持人员,更需要项目管理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和技术支持人员。产品经理、资深项目经理、资深系统分析师、架构师等项目经理普通员工:如基础开发人员、服务支持人员等软件服务外包行业人才从结构特征上看,呈金字塔状分布,如图2-1所示。 就软件研发人员而言,处于塔顶

21、的是产品经理、资深项目经理和资深系统分析师等,他们是有丰富的软件开发经验、精通产品行业知识并善于与客户打交道的公司核心骨干,要求既懂管理又懂软件,并具有外包市场开拓能力的高级人才。他们应该熟悉国际化企业管理模式,能够紧跟世界前沿技术动态和趋势,掌握国际标准和规范,熟悉发包方的文化。 处于金字塔中间的是有专业软件开发经验、熟悉产品行业知识,对客户真实需求比较了解的技术骨干,即有丰富经验的项目经理人才。他们具有很强的沟通和团队领导能力,了解客户需求,能够对软件项目进行系统分析、模块化分析,协调各种资源并掌握项目进度和质量控制。这类人才需要较强的专业技能和从业经验以及较好的职业素养。 处于塔底的是年

22、轻有朝气、有初步产品开发经验和基本行业知识的普通员工,即基础的软件开发人员,能够编写代码、技术文档等,能与团队成员和项目经理共同完善设计方案,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表达能力。 从知识储备的角度来看,软件服务外包行业人才具有复合性特征。服务外包人才必须具备以下三种知识储备:一是熟练使用或开发软件及信息网络的知识;二是软件服务外包领域的基础知识,如外包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基本原则、交付工具的使用等;三是项目涉及到专业领域的知识,如承接金融信息化外包业务的人才,就需要具备金融管理方面的知识,如国际结算、外汇管理、金融衍生产品等知识。当前软件服务外包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某项专业知识的具备,还要

23、求从业人员必须对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网络管理、相关外包行业信息以及外包行业工作流程等都应该有广泛的了解。近年来,国际服务外包行业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知识密集型服务外包兴起,许多企业不仅将数据输入、文件管理等低端服务转移出去,而且还将风险管理、金融分析、研究开发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业务外包出去。这种发展趋势也对未来一段时间的软件服务外包行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中国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普遍存在以下的问题:IT基础知识储备不足,无法满足企业岗位需求;一味钻研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弱;缺乏开放的视野和思路;不注重积累工程经验、科研能力和沟通能力;储备的知识缺乏实用性,与实际应用严重脱节

24、。三、职业技能的实践性特征 衡量软件服务外包行业人才是否适应行业发展趋势的关键一点,就是如何灵活使用外包软件开发、设计、测试和项目管理的知识和工具,以及对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网络管理和行业知识的广泛了解,将职业技能与实际的岗位需求结合起来。由于目前高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仍然是以理论讲授为主,而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相对不足,因此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岗位能力的要求相差甚远。这也是造成当前软件服务外包行业持续存在“人才缺口”的核心因素。 因此,软件外包行业从业人员必须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接受企业化项目的锻炼,并让基础技能知识运用到实践,尤其是企业的真实环境中去,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与完

25、全对接。 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全球化趋势非常突出,因此,对从业人员的全球化视野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具体而言,全球化视野形成的前提,是对各国企业和组织的不同的文化背景、思维习惯、行为模式进行深入的了解,而要想深入了解,首先要求的就是跨文化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由于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客户多来自国外,因此对软件服务外包从业人员的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外包技术和管理人员应具备读写和口语交流技能,以语言为工具,能与国外客户顺畅交流,理解、尊重国外客户在文化、传统、习俗、思维和时差等方面的不同,通过反复的沟通和交流,解决外包项目中的具体问题,提供最佳解决方案。 具体而言,软件服务外包行业人才的国际化特征体现

26、在下述七个方面: (一)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强烈的创新意识; (二)熟悉、掌握本专业的知识; (三)熟悉、掌握国际惯例; (四)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五)具有独立的国际活动能力; (六)具有较强的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七)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能经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在做国际人的同时不至于丧失中华民族的人格和国格。 软件服务外包行业对从业人员的个人素养也有很高的要求,表现出高度的职业化特征,归纳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和保护。 软件服务外包行业从业人员典型的个人素养是对知识产权的尊重,这是起码的职业道德。在软件服务外包的协议交易和实施过程中,基本

27、都会涉及知识产权问题,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和保护,关系到软件服务外包企业的生存和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服务外包的接包方对发包方提供的信息、研究开发中产生的知识产权等,必须按照发包方的要求和合同约定加以严格控制和管理,一旦向第三方泄露,将要承担法律责任,并且从此将不会被服务外包企业作为合作对象和合作伙伴。 (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合作和团队精神变得空前重要,软件服务外包行业也不例外。对于个人意识强烈、闭关自守、好大喜功,缺乏与人为善的合作精神的人,将无法适应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要求。 由于软件服务外包行业涉及的项目规模通常非常庞大,同一个接包方内部会分成若干项目组,需要各个项

28、目组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交付产品或服务。有时,发包方还会将一个项目的不同部分发包给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接包企业,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跨地域、跨文化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主动的质量意识。 信息时代,软件质量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软件是产品、是装备、是工具,其质量使得顾客满意,是产品市场开拓、事业得以发展的关键。软件质量是是可以认识,可以科学地描述的。通过一些方法和工具,可以改进软件质量。如CMM(软件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就是一种控制和改进软件质量的典型方法。采用CMM这样的方法和工具来控制和提高软件质量,不仅需要软件服务外包企业从组织层面进行规划和部署,更需要组织中的

29、每个成员积极树立质量意识,主动学习、了解、掌握并应用软件质量管理工具。否则,方法和工具将沦为虚设,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伴随着中国IT产业的快速发展,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也正处在积极向上、蓬勃发展的阶段。目前国内软件从业人员接近40万人,其中从事软件外包的软件人员不到15万人。虽然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培养了大量的IT相关专业毕业生,但真正适合从事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人才却极为短缺,人才培养问题已经成为中国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一大瓶颈,从根本上限制了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壮大。 事实上,与快速增长的软件产业规模和从业人员数量相对应,中国计算机及相关的高等教育规模也在急剧扩张。以20

30、09年为例,中国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本、专科毕业生达84.80万人。然而,数据表明,有近30万,也就是多达35%的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毕业生没有从事计算机相关行业的工作。其中,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组成力量,高职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毕业生为49.84万,占全部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生的58.7%。但高职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毕业生在软件从业人员中所占比例与其数量并不相称,在我国软件及服务外包企业中,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整个人力资源构成中仅占9.7%的比重12。 2009年,国家教育部在教育部商务部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各类高校要在相关专业开展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工作,在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等层次培养高质量的服务外包人才,力争在5年内培养和培训120万服务外包人才,新增10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实现2013年承接国际服务外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