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0 ,大小:137.32KB ,
资源ID:44250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4250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医基础理论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1、A 脑 B 髓 C 胆 D 命门18、下列五脏在志中错误的是A 心在志为喜 B 脾在志为思 C 肺在志为惊 D 肾在志为恐19、统藏失司而出血反映哪两脏的病变A 心肝 B肝脾 C 心脾 D 肝肾20、症见心悸、失眠、多梦、腹胀、食少、体倦、面色无华,可诊为A 心脾两虚 B 心肾不交 C 心肝血虚 D 肝脾不和21、血的生成与哪个脏腑的关系最密切A肝 B 心 C肺 D 脾22、出现畏寒喜暖,是气的哪一项功能失常A防御作用 B 温煦作用 C气化作用 D 推动作用23、下列不属于津液的排泄途径是A汗 B尿 C呼气 D 呕吐物24、能调节十二经脉气血,与奇恒之腑关系密切的是A 正经 B 奇经 C 经别

2、 D 别络25、燥邪致病最易损伤人体A 阳气 B 气血 C 津液 D 肾精26、瘀血引起出血的特点是A 出血量多 B出血量少 C 出血伴有血块 D 出血色鲜红27、阴胜则寒属于A内寒证 B假寒证 C 虚寒证 D 实寒证28、气在局部发生阻滞不通时,称为A 气滞 B 气闭 C 气逆 D 气脱29、见肝之病,先实脾气,此治疗属于A早期治疗 B 扶正祛邪 C 急则治标 D先安未受邪之地30、下列哪种治法属反治法A 热者寒之 B 热因热用 C 阴病治阳 D 阴中求阳二、多项选择题:(从每一试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并将其答案的英文字母代码填入答题卡内。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本

3、大题分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何种情况应先祛邪后扶正A 祛邪为主兼扶正反会助邪 B 邪盛正虚而尚能耐攻者C 正虚不盛而邪势方张 D 微实微虚者2、气逆病变多见于哪些脏腑A肺 B 肝 C 肾 D 胃3、发病类型包括A合病与并病 B 徐发 C继发 D复发4、疠气形成和疫病流行的原因有A气候反常 B 暴饮暴食 C 社会因素 D预防隔离差5、肺主肃降的生理功能包括A吸入清气 B运行血液 C下输水津 D保持呼吸道洁净6、发的生长润泽与枯落, 取决于A宗气 B 血液 C 津液 D肾之精气7、人体经络系统中主要组成部分是A经脉 B 脏腑 C 络脉 D皮部 8、气和血互根互用功能失调的病理变化

4、有A气滞血瘀 B 气不摄血 C 气血两虚 D气随血脱9、属损其有余的治疗方法是A清泻阳热 B 滋补阴液 C 温散阴寒 D益气固阳10、走向手指末端的经脉是A手太阴经 B手厥阴经 C 手少阴经 D 手少阳经三、填空题:(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文字,并使试题所叙述的内容正确无误。本大题共20空,每空0.5分,共10分)1、李东垣治病以_为主,后世称之为_。2、阴阳最初的涵义是指_。3、_ 称为娇脏;_ 为肾之标;_-为血府。4、真寒假热的病机是 _,应采用的治法是_。5、反证是从_追溯和推测原因,并加以_ 的一种逆向思维方法。6、_为心之苗,心寄窍于_。7、水湿痰饮形成之后,湿多困阻_为主;水饮多留

5、积_、腹腔及肌肤。8、金克木,若因金过强,过分克木,称为 _;若因木本身虚弱,不能任受金的克伐,而出现克伐太过称为 _ 。9、元气根源于_,又赖 _ 。10、人与环境的关系包括_ 和_ 两方面。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五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 奇恒之府:2、 精:3、 治病求本 4、 血瘀 5、 阳盛格阴五、是非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刘完素倡“相火论”,用药以寒凉为主,后世称之为“寒凉派”。( )2、阴阳之间的转化属于阴阳运动的异常变化。3、肾病影响到肝脏,称为母病及子。4、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5、头在人体,其位最高,故有“华盖”之称

6、。6、肝气郁结则头目胀痛,面红目赤。7、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8、外感六淫、疠气、外伤等均属外感病因。9、突然精神创伤所致的昏厥,是由于气脱所致。( ) 10、内经所谓“用寒远寒,”是指治病用药要因时制宜。六、简答题:(简要回答下列各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5分,总计15分)1、试述气的生理功能。2、大肠主津和小肠主液有什么不同?3、何谓过逸?简述过逸怎样致病?七、论述题:(要求要点明确、论述合理。本大题共1小题,总计10分)试述肺与肾的生理关系?中基试题1卷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B 2、C 3、B 4、A 5、D 6、B7、A 8、D 9、C 10、B 11、B

7、12、A13、D 14、C 15、B 16、A 17、D 18、C19、B 20、A 21、D 22、B 23、D 24、B25、C 26、C 27、D 28、A 29、D 30、(每小题1分,共10分)1、ABCD 2、ABD 3、ABCD 4、ACD 5、ACD 6、BD7、ACD 8、ABCD 9、AC 10、ABC(每空05分,共10分)1、补脾胃之气 脾胃学派(或补土派)2、日光的背向3、肺 齿 脉4、阴盛格阳 热因热用5、结果 证实6、舌 耳7、脾胃 肠胃、胸胁8、金旺乘木 木虚金乘9、肾中精气 后天水谷之气培育10、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人与社会关系密切(每小题3分,共15分) 1

8、、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总称。(或加释:奇,异也。恒,常也。因其形似腑,而功能似脏,非脏非腑,故名)2、精中医学中有三种不同的概念:泛指人体一切有用的成分;专指肾中所藏之精;世界上所有气当中的精粹部分。(前二义必答)3、治病求本是指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求出疾病的本质,并针对其本质进行治疗。4、血瘀是指血液运行迟缓,流行不畅,甚则血液瘀结停滞成积的病理变化。5、阳盛格阴是指邪热极盛,阳气被郁,深伏于里,不得外达四肢,而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1、 2、 3、 4、 5、 6、 7、 8、 9、 10、(每小题5分,共15分)1、 答:气的生理功能有:推动作用(1分)温煦作用(1分

9、)防御作用(1分)固摄作用(0.5分)气化作用(1分)营养作用(0.5分)2、答:大肠主津是指大肠接受由小肠下注的饮食物残渣和剩余水分后,将其中部分水液重新吸收,使残渣形成粪便而排出体外;(25分)小肠主液是指小肠泌别清浊,吸收饮食物中大部分的营养物质和水分,上输于脾,而布散全身;并将水液代谢产物经肾送入膀胱,把糟粕下输于大肠。3、答:过逸指过度安逸, 即长时期的不参加劳动, 又不进行体育锻练 。(2分)过度安逸可导致气血运行缓慢而不畅,或致脾胃功能减弱,气血不足,(2分)出现精神不振,食少乏力,肢体软弱,心悸、汗出等症状。(1分)(10分)答:肺与肾的生理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水液代

10、谢方面:肾为主水之脏,肺为“水之上源”,肺的宣发肃降和调节水液代谢,有赖于肾阳的推动,反之,肾的主水功能,亦有赖于肺的宣发肃降。(4分)二、呼吸运动方面:肺主呼吸,肾主纳气,肺的呼吸功能,主要是呼吸的深度需要肾的纳气作用来维持。肾气充盛,吸入之气方能经肺之肃降而下纳于肾。三、阴液相互资生:肺阴充足可以下输滋肾,肾阴充足可以上输养肺,肺与肾阴液互相滋生,是金水相生之脏。(2分)中医基础理论试卷2卷 校名_系名_专业_ 姓名_学号_日期_ 本大题分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金元时期的四大医家中,李杲为何派代表?A寒凉派 B 攻下派 C 补土派 D 养阴派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

11、阴之使也”,主要说明阴阳之间存在A对立制约 B 互根互用 C互为消长 D 平衡协调3、肾的所不胜脏是A心 B 脾 C肺 D 肝4、不属火邪致病特点的是A易于生风 B 易于耗气 C 易伤阴津 D 易于伤肺5、足厥阴经的循行方向是A从头走足 B 从足走腹胸 C 从足走面 D 从胸走足6、称为“作强之官”的脏是A肾 B 肝 C 肺 D 脾7、心其华在A爪 B 唇 C发 D 面8、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的方法,为A辨证论治 B 辨证求因 C 治病求本 D 因人制宜9、既能恶湿又能化湿的脏是A 心 B肺 C 脾 D 肾10、“中精之府”是指A胆 B 脉 C脑 D 膻

12、中11、肺主通调水道的功能依赖于A 肺主一身之气 B肺司呼吸 C 肺主宣发肃降 D肺朝百脉12、具有“满而不实”生理特点的脏腑是A 五脏 B六腑 C奇恒之腑 D 三焦13、人的视觉功能与下列哪项关系最为密切A心主血脉 B 肝之藏血 C 肾之藏精 D 脾主运化14、下列属于心的生理功能是A 调节神志 B 主统血 C主治节 D 主神志15、后阴为何脏之窍A 肾 B 肺 C脾 D 肝16、主持诸气,总司人体气化的是A肾 B 命门 C 三焦 D 肺17、下列五脏合五体中错误的是A心合脉 B 肺合皮 C 脾合肉 D 肝合爪18、具有调节女子行经,男子排精功能的两脏是A心肾 B 肝肾 C 肝脾 D 肺肝1

13、9、古人称“生痰之源”的脏为A 脾 B 肺 C 肾 D 肝20、症见心烦、失眠、口舌痛、急躁易怒,目赤等,可诊为A 心肾不交 B 心肝血虚 C 心肝火旺 D 肝郁犯脾21、具有推动呼吸和血行功能的气是A心气 B 肾气 C 卫气 D宗气 22、充养脑髓,滑利骨节的主要物质是A气 B 血 C津 D液 23、临床出现自汗、多尿、出血、遗精等症,为气的何种功能减退A防御作用 B 固摄作用 C 温煦作用 D 推动作用24、具有约束纵行诸经作用的经脉是A带脉 B 阴跷脉 C 任脉 D 冲脉25、下列哪项不属于暑邪的致病特点A 其性炎热 B 耗气伤津 C 暑易动血 D 多挟湿邪26、下列哪项不是复发的诱因A

14、复感新邪 B 食复 C 劳复 D 正气27、阳虚则热属于A实热证 B 虚热证 C 假热证 D 外热证28、“大实有赢状”的病机应属A真实假虚 B 真虚假实 C 虚中夹实 D实中夹虚 29、病理“从化”与下列何种因素关系密切A邪气盛衰 B 感邪的性质 C 病人体质 D病人年龄30、下列哪种治法为从治法A通因通用 B 用热远热 C热者寒之 D 补泻兼施 1、应慎用温热之剂的体质是A 阳盛之体 B 阳虚之体 C 阴盛之体 D 阴虚之体2、气机失调主要包括A气虚 B 气滞 C 气闭 D 气脱3、外环境中影响发病的因素是A气候因素 B生活环境 C地域因素 D 情志因素4、易耗伤津液的病邪有A风邪 B 燥

15、邪 C 暑邪 D 寒邪5、肺主宣发的生理作用包括A排浊气 B 排汗液 C宣发卫气 D 布散水津6、下列哪项与六腑生理特点相关A满而不实 B以降为顺 C 传化糟粕 D 以通为用7、与宗气分布密切相关的脏是A 心 B 肝 C 脾 D 肺8、津液与气血功能失调的病理变化是A津停气阻 B 气随液脱 C 津枯血燥 D气滞血瘀 9、属膀胱经循行的部位是A 头顶 B 额部 C 项部 D腰部 10、脏腑疾病传变,主要表现为哪几种形式A形体脏腑表里传 B 脏腑气血相传 C脏腑经脉相传 D脏腑之间相传1、疠气的致病特点有:传染性强;_ 和_三个方面。2、肾在液为_,喉为_之门户。3、血液不能在脉内循行而溢出脉外时

16、,称为_,即_。4、虚中夹实,指病理变化以_为主, 又兼挟_的病理状态。5、舌的主要功能是_和_。6、气陷的病变多由_发展所致, 其病机与_关系最为密切。7、五脏病变按相生规律传变时,_轻浅;_ 病情较重。8、脑由_汇集而成,本草纲目称脑为“_”。9、人体气生成的基本条件:一是_二是_。10、阳气不足一般以_为主, 其中尤以_最为重要。(本大题共五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肾主纳气2、五行3、外环境4、逆治5、三焦1、医林改错一书发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论。2、阴阳相互制约的过程,即阴阳相互消长的过程。3、五行之间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即是相乘关系。4、肝的疏泄功能反映了肝的主升、主动的生理特

17、点。5、肺主一身之气的作用,主要取决于肺的呼吸功能。6、肾藏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后天之本”。7、元气通过三焦而流布全身。8、“壮火”指阳气充沛,能助人正气的生理之火。9、表里的病势出入,实际上取决于邪正的消长盛衰。10、正虚邪实,且二者均不甚重者,当先补后攻。1、人体之气是怎样生成的?2、心脾两脏生理上有哪几方面的关系?病理上常可形成哪些病证?3、疠气形成与疫病流行与哪些因素有关?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为什么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中基试题2卷答案 (每小题1分,共30分) 1、C 2、B 3、B 4、D 5、B 6、A7、D 8、B 9、C 10、A 11、C 12、A1

18、3、B 14、D 15、A 16、C 17、D 18、B19、A 20、C 21、D 22、D 23、B 24、A25、C 26、D 27、B 28、A 29、C 30、A(每小题1分,共10分) 1、AD 2、BCD 3、ABC 4、BC 5、ABCD 6、BCD7、AD 8、ABC 9、ABCD 10、AD(每空05分,共10分) 1、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一气一病,症状相似2、唾 肺3、出血 离经之血4、正虚为主 实邪结滞于内5、主司味觉 表达语言6、气虚病变 脾气虚损7、母病及子 子病及母8、精髓 元神之府9、物质来原充足 脏腑功能正常10、脾肾阳虚 肾阳虚衰(每小题3分,共15分) 1

19、、肾主纳气指肾有帮助肺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2、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3、外环境机体的外界环境指自然与社会环境而言,(1分)主要包括时令气候因素、地域因素、生活居处与工作环境等。4、逆治又称正治,是指逆疾病的临床表现性质而治的一种最常用的治疗法则,即是采用与疾病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进行治疗。(2分)适用于疾病征象与疾病的本质相一致时的病证。5、三焦其一是指六腑之一,即脏腑之间和脏腑内部的间隙互相沟通所形成的通道。(2分)其二是指单纯的部位概念,即膈上为上焦,膈下脐上为中焦,脐下为下焦。1、 2、 3、 4、 5、 6、 9、 10、(每小题5分,共15分)

20、1、答:人体之气,是由禀受于父母的先天精气、(1分)饮食物中的水谷精气和自然界的清气,(2分)通过肾、脾胃、肺等脏器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将三者有机结合而生成。心脾两脏生理上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2分)心脾两脏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常可形成以心悸、失眠、多梦、腹胀、食少、体倦、面色无华等为主要见病的“心脾两虚”之病理变化。 (3分)气候反常 (1分) 环境污染 (1分) 饮食不洁 (1分) 预防隔离工作不好 (1分) 社会因素影响 (1分)(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两方面:主血脉:即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3分)主神志:即心藏神,一是心主宰人的精神意识

21、思维活动;二是心主持协调全身脏腑功能活动。(2)因心主神明,既是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能主持协调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由于心神主宰着人体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与五脏六腑密切相关,所以把心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中医基础理论试卷3卷1、金元时期的“四大医家”中,以攻邪立论的代表医家是A刘完素 B 张从正 C 李杲 D 朱丹溪2、“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适用于A阴虚阳亢 B阴阳两虚 C 阳盛伤阴 D 阳虚阴盛3、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根据是A 阴阳制约 B 阴阳转化 C阴阳互根 D 阴阳消长4、风邪伤人的途径是A从皮毛而入 B 先伤筋脉 C 多直入气分 D 直中脏腑5、下列哪

22、条经名称是错的A 足阳明胃经 B 足厥阴肝经 C 手少阳胆经 D 手少阴心经6、称为“华盖”的脏是A肺 B 肾 C 肝 D 心7、脾开窍于A舌 B 咽 C喉 D 口8、把病因分为“外所因”、“内所因”、“不内外因”的是A内经 B 梁代陶弘景 C 宋代陈无择 D 汉代张仲景9、水气有余导致土气衰弱的传变关系是A 制己所胜 B己所不胜侮而乘之 C 侮所不胜 D 己所胜轻而侮之10、肝为A生之本 B 罢极之本 C 气之本 D 封藏之本11、脾统血的主要作用是A控制血液的流速 B 控制内脏的血容量C 控制外周血流量 D 控制血液在脉道内运行12、润泽脑髓和滑利关节的主要是A精 B 气 C 液 D血 13、下列除何项外,都属五行之“金”A大肠 B 皮毛 C恐 D收 14、致内脏下垂的病机是A 气陷 B 气逆 C气闭 D气滞 15、肺主一身之气,取决于A 生成宗气 B 肺主呼吸 C宣发卫气 D调节全身气机 16、以下哪种说法错误A舌为心之苗 B 汗为心之液 C 心为神之舍 D 心为血之府17、对全身水液代谢起主宰作用的是A 胃的游溢精气 B 肺的通调水道 C 肾的蒸腾气化 D 脾的运化水液18、主要表现为气机失调关系的两脏是A心肺 B 肺肝 C肝肾 D 脾肾19、症见腹部冷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水肿等,属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