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43.50KB ,
资源ID:4473671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47367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麻醉药发展史Word文档格式.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麻醉药发展史Word文档格式.doc

1、他提出吸入各种气体对于治疗各种疾病,尤其是肺部的疾病有好处。这个观点其实已被普利斯特列提出过。普利斯特列曾提出,吸入二氧化碳可以治疗“肺溃疡”。贝道斯在1794年建立了“气体力学研究所”,他第一个录用的人叫戴维。戴维在贝道斯和其他医生的指导下,制备和使用各种气体,很快就掌握了由硝酸铵蒸馏制备各种不同纯度的氧化亚氮的技术。1800年他完成了他的论文,题目为主要涉及氧化亚氮和呼吸的化学和哲学研究。他的论文的第三部分,是各种动物吸入氧化亚氮的效用和对血液的作用。戴维注意到动物在氧化亚氮中会失去知觉,但可以恢复。他在论文中写了用一只健壮的猫做实验的详细过程:五分钟后,它的脉搏很难感觉到,它不动了,似乎

2、完全失去了知觉。五分钟后它被从容器中取出,几秒钟后它开始动了并做深吸气,五分钟后它试图抬它的腿,在八九分钟后它能走动,大约半个小时后它完全恢复了。这是吸入麻醉药可以很快恢复知觉的极好描述。他也做了用氧气与氧化亚氮混合气体对动物的作用实验,为以后使用吸入性麻醉药要与氧混合提供了实验依据。他在论文的最后一部分写了自己和同事使用氧化亚氮后的感觉:在我完全耗尽肺中的空气后,我从汞封的气体容器中吸入纯的氧化亚氮,立即产生欣快的感觉,在实验中期,欣快感达到高潮,然后逐渐消失,肌肉上的压力感觉也消失了,不再有感觉,同时自控的能力完全被摧毁,因此我张着口的嘴唇逐渐垂落下来。戴维的同事使用氧化亚氮的感觉是:它首

3、先使我感到眩晕,同时我的手和脚感到刺痛,我好像失去了自身的重量,好像我是沉到了地下,然后我感到无力,不想活动,甚至连呼吸都不能进行。逐渐一阵昏迷和神志不清,气体袋从我的手中落地。这些都是氧化亚氮能产生麻醉作用的很好描述。戴维在论文的最后写道:“氧化亚氮可以毁掉身体的痛觉,它应用于不大量流血的外科手术过程可能是有好处的。”戴维发表了他的论文以后,英国伦敦皇家哲学研究所注意到了他的工作并委任以化学助教,这样就使得他以后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化学家。他在“气体动力研究所”仅两年的时间,就为氧化亚氮发展成为麻醉药打下了足够的基础。戴维的论文,对于把氧化亚氮应用于外科手术并未产生什么影响。其原因之一是他的论

4、文印的数量很少,看到的人不多;另一个原因是他的论文没有着重于对氧化亚氮可使痛觉消失方面的描述。相反,他描述吸入氧化亚氮引起的欣快感觉却引起了一些人的兴趣,而且还传入了新大陆-美国。当美国人知道了氧化亚氮能使人欣快,甚至能引起难以控制的狂笑时,就将它用作一种寻欢作乐的新方法。氧化亚氮就被名以“笑气”并广泛流传了。在美国的一些乡村和小镇里,经常出现一些杂耍艺人,他们推着装有笑气袋的小车,一村一镇地巡回演出。艺人吸入笑气以后引起兴奋和狂笑等各种各样的怪状,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因此得到不少的酬金。英国化学家的研究变为美国艺人的“生财之道”似乎是可悲的,但是,被“有心人”观察并把笑气发展为外科麻醉药,这可

5、谓是“无巧不成书”了。1844年12月10日,美国29岁的牙科医生韦尔斯和他的妻子一同到康奈狄卡州的哈特福德去看一次舞台表演,那次表演主要是介绍笑气的制造,同时让参加者也享受一下这种娱乐。表演者吸入笑气后,很快就变得狂躁并跳下舞台在表演厅里追逐一名男子,不慎摔倒在一张椅子上,在胫部划了很深的一个口子。通常受这种伤是很痛的,但韦尔斯注意到表演者若无其事,丝毫没有疼痛和不舒服的表情。韦尔斯上前去和他谈话,问他是否很疼,他却回答说一点也不疼。有心的韦尔斯就想到,笑气也许能应用于牙科。韦尔斯当时正因为有一颗智齿疼痛而困扰着他。他也是惧怕拔牙的疼痛而迟迟不肯拔掉这颗牙。当天晚上,他就让他的助手去说服组织

6、那次表演的人,让他试用笑气于拔牙。第二天组织者带来一袋笑气让韦尔斯吸,在韦尔斯失去知觉后,助手迅速用钳子拔出了那颗智齿。韦尔斯苏醒过来后说:并不疼,就像针扎了一下似的。于是他兴奋地说:“拔牙的新时代到来了。”这句话被记录在麻醉学的史书中。从此以后,韦尔斯就开始将笑气用于拔牙前的麻醉。这就是第一种麻醉药的诞生经过。1845年,韦尔斯到波士顿去看望过去的合作者摩尔顿,并一起去请教摩尔顿的老师、著名的地质化学家杰克逊教授有关笑气的问题。杰克逊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是劝他停止这种研究。韦尔斯没有听从杰克逊的劝告,他满怀信心地向哈佛大学的学生作了一次“无痛拔牙”的表演。表演时教室里座无虚席,大家都对“无痛

7、拔牙”很感兴趣。十分不幸的是因为笑气的用量不够,拔牙时病人大声叫痛,参观表演的学生们嘲笑韦尔斯是“骗子”,并把他嘘出大门。此后,韦尔斯虽然做了许多次无痛拔牙,而且都很成功,但是他的成就一直无法被公众认可。(二) 乙醚麻醉作用的发现1841年冬天,一个“笑气讲演团”来到美国一个被称为杰弗逊的偏僻乡村。该乡的医生朗因为正在诊治一位病人,未能参加这次讲演和表演。事后听人描述吸入笑气后引起的种种奇形怪状,很为未能亲自目睹感到遗憾。村里人要求朗提供笑气也试试这种娱乐,但他手头并没有这种气体,只有一些乙醚。朗在费城医学院读书时,在化学课上看到过用乙醚引起类似笑气的现象。因此,他建议用乙醚代替笑气试试,结果

8、吸入乙醚的效果与笑气引起的现象相仿。几年后他在给乔治亚州医学会的信中写道:“所有吸了乙醚的人都感到十分愉快,从此以后不但他们自己经常吸乙醚,还向别人介绍。这种做法很快在杰弗逊和一些邻县流传。我自己为了自娱也多次吸过乙醚。朗也是一位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人。他发现吸过乙醚的人像醉汉一样,有时会摔倒,但当他们摔伤后却没有一个人说疼的。因此他想,乙醚也许可以作为麻醉药应用于外科手术。这时恰好有一年轻人在颈部长了两个瘤子,请他治病。1842年3月20日下午,朗用乙醚作麻醉剂为那位年轻人做了手术。他在病人的口鼻上放一块手巾,然后倒上乙醚,在病人失去知觉以后,他迅速动手,只用了5分钟就切除了一个瘤子,病人毫无反

9、应。过了些天朗又为他切除了另外一个瘤子。这可以说是乙醚用作麻醉剂的第一个病例。但朗没有立即发表他取得的成果,而是采取了谨慎的态度,否则,最早将乙醚用于外科手术的荣誉将无疑属于他。7年以后即1849年12月,他才将他的发现发表,但为时已晚了。原来摩尔顿在亲眼看到韦尔斯将氧化亚氮应用于拔牙的失败以后,拜访了韦尔斯并讨论了有关失败的原因。摩尔顿认为,氧化亚氮不是一种理想的麻醉药。然后他又去拜访了地质化学家杰克逊教授,说出了他的想法。杰克逊建议他用乙醚替代氧化亚氮。于是他先用他太太的爱犬在僻静的河畔做试验。他把狗放在一个玻璃罩内,里面放有乙醚,不久狗就渐渐“入睡”了。他取走玻璃罩,约3分钟狗就“醒”了

10、,并纵身跳入河水之中。他又用猫、鼠等动物做实验,结果都是一样。1846年9月30日,他用浸有乙醚的手帕捂住自己的口鼻,使自己麻醉,七八分钟后他苏醒过来,感到非常兴奋。当天晚上有一名病人因牙病找他治疗,摩尔顿让他吸了乙醚后,迅速拔除了患者的病齿。病人毫无痛觉,感到非常满意。摩尔顿是个很有心计的人,他请病人在他的手术记录上签了名,作为无痛拔牙的凭证。第二天,波士顿日报上便刊登了这则“无痛拔牙”的消息。摩尔顿为了保守秘密,在乙醚中加入了颜色,并称之为“忘川”之水。他又去哈佛大学找那位允许韦尔斯做示范拔牙的沃伦教授,要求用“忘川”之水作公开表演。沃伦始终对麻醉手术感兴趣,就答应了他的请求。摩尔顿曾目睹

11、了韦尔斯的失败,他知道麻醉剂的给入方法是十分关键的。于是他去找仪器制造者为他设计了一个可调控的乙醚吸入器。在约定的1846年10月16日上午10时,沃伦教授已等在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的手术演示教室里,病人也躺在了手术台上,参观演示的医生、学生都准时到达了,但摩尔顿却迟迟未出现。沃伦不断地在嘴里叨念:”摩尔顿还不来,我猜他又被什么事缠住了,让我们还是用老方法手术吧!”就在这时,摩尔顿出现在演示室。原来他去取订做的乙醚吸入器,迟到了15分钟。他急忙给病人的口鼻上罩上刚制好的乙醚吸入器,开始给药。病人挣扎了一下,大约四五分钟就进入了麻醉状态。摩尔顿对70高龄的沃伦教授轻声地说:“您的病人已经准备好了。”

12、这次手术是为病人切除先天性下颌瘤。沃伦在病人肿瘤部位切了一个二三英寸的口子,凝视了一会儿,等待着随之而来的病人尖叫声,可是病人却很安静。手术大约用5分钟就完成了。沃伦转向观众说:“先生们!这可不是骗人的。乙醚应用于外科手术后,使“无痛外科手术”得以实现。患者不再因剧烈的疼痛而休克或死在手术台上,医生也不必在撕心裂肺的嚎叫声中匆忙手术。医学界建议美国政府奖励麻醉术的发明者,美国政府决定奖给发明人10万美元。摩尔顿声明他是首先将乙醚用于外科手术的人,沃伦教授可以作证。奖金似乎应该发给摩尔顿。可是杰克逊教授声明说,是他建议摩尔顿使用乙醚的。师生因为争夺奖金而反目。摩尔顿辩解说。他的老师只建议他局部使

13、用乙醚,也就是用于拔牙,而且在申请专利时他已将发明权的10让给了杰克逊。摩尔顿没有料到杰克逊在他发表乙醚麻醉拔牙的结果之前,已把向他建议使用乙醚替代氧化亚氮的事报告了法国医学科学院,因此法国医学科学院证明是杰克逊发明了麻醉术。在当时,欧洲医学界对北美医学界的影响是很大的,法国的证明不容忽视。这样,长时间的争论没有什么结果,最后谁也没有得到这份奖金,美国政府因而节省了这笔开支。摩尔顿因长期诉讼花去了他所有的钱,最后不得不靠医学团体的救济生活,于1868年死于脑溢血。杰克逊由于精神失常,在精神病院里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7年。乙醚之战断送了两位有才华的科学家的学术生命,着实可惜,可叹。美国发表在医学杂

14、志上有关用乙醚进行无痛外科手术成功的文章传到英国,一位著名的外科医生,伦敦大学医院的李斯通,在1846年12月21日第一次用乙醚麻醉做外科手术,给一名病人截去下肢。李斯通向观众宣布:“先生们,我们现在试验一下美国佬的诡计,让人失去知觉。”病人被乙醚麻醉后,李斯通迅速在病人的大腿上动手切割。几分钟后,病人坐了起来问大夫:“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开始?我不想做这个手术了。”当李斯通指给病人看放在地上被切下来的大腿时,病人大哭。李斯通转向观众说:“先生们,美国佬完全击败了催眠术!”李斯通成功的手术很快影响了英国外科界。爱丁堡大学产科主任辛普森一直为产妇分娩时的剧痛所困扰。当得知乙醚无痛外科手术成功的消息后

15、,他去拜访了李斯通。李斯通证实了消息的可靠性,但提醒他,外科手术只是几分钟的事,而分娩是个长时间的过程,应该慎重。辛普森仍想用乙醚作无痛分娩。他有一位病人,骨盆畸形,第一次分娩时剧痛持续3天还未生下来,为了挽救产妇的生命不得不采用碎胎术。1847年1月,这个妇女又要分娩。辛普森决定使用乙醚麻醉让她把孩子生下来。整个产程病人没有痛觉和知觉,但当孩子刚生下来后病人就苏醒了。这使辛普森非常高兴,并受到鼓舞。以后他多次将乙醚用于无痛分娩,均获得了成功。(三)氯仿的发现辛普森寻找新麻醉剂的方法,是请他的朋友和邻居在晚上到他的家里来,坐在一起用鼻子闻他们能找到的各种能挥发的液体,看能产生什么效果。他们试验

16、了许多种液体,例如丙酮、苯、碘仿等等,并未发现能产生麻醉作用的物质。这是一种相当冒险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不知道哪种物质有严重的毒性会危及生命。例如有一次辛普森去找化学家瑞德,问他有没有新的具有挥发性的液体。瑞德的助手刚好制出乙烯的二溴化物。辛普森迫不及待,当时就要自己试试,遭到瑞德的拒绝,提出必须先用兔子做试验。他们取来两只兔子放在容器里,向里面通入乙烯二溴化物的蒸气,很快兔子就麻醉了。辛普森非常兴奋,马上就要自己试验。他的助手建议等第二天看看这两只兔子的情况再说。但到第二天这两只兔子都死了。辛普森吓出了一身冷汗。现在在新药研究中,始终坚持这个原则,即新药必须经过系统的、长期的动物试验,证

17、明它的毒性很低和没有严重副作用,然后经过国家组织的专家组审评后才能用人进行试验。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读者千万不可模仿辛普森的做法,直接用自己或别人做试验。由于迫不及待要找乙醚的替代品,辛普森仍旧采用自己试的方法。他和他的朋友又收集了一些有挥发性的液体,其中包括氯仿。在1847年11月的一个晚上,辛普森邀请他的朋友和邻居携夫人参加他和两名助手试验这些液体的晚会。试了几种都没有明显的作用,于是轮到试验氯仿。首先氯仿的香甜气味让晚会的参加者喜欢,接着感觉眼睛发亮,欣快而健谈,晚会变得很热烈,可以听到各种奇谈妙论,声音越来越大,但过一会儿就变得安静了,然后大家就都倒下了。当辛普森醒过来后的第一个念

18、头就是:“它比乙醚的作用更强得多。”由于闻过氯仿后的欣快感和如醉如痴的感觉,不少人都愿意使用。消息传开,很多人都效仿,晚上邀一些人在一起闻氯仿,这就是所谓的“氯仿晚会”。辛普森没有耽误时间,他先用氯仿做小手术,然后又用于产科,均得到了满意的结果。于是他进行了以氯仿为麻醉剂的外科手术示范表演。在演示会上他强调,氯仿优于乙醚之处是没有爆炸性,没有刺激性,有令人愉快的气味,作用比乙醚强,使用简单。由于乙醚已经被外科界所接受,现在又出现个氯仿,于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两派间的争论。有人用各种动物进行了乙醚和氯仿的比较,发现氯仿麻醉后的动物死亡率比乙醚高,说明氯仿的毒性大。赞成使用氯仿的人却不顾这个实验结果

19、,只强调乙醚的缺点,而喜欢使用乙醚的医生则强调氯仿的毒性,不顾乙醚的缺点。最后几乎是按地区形成两大派,在美国主要使用乙醚,而氯仿主要在欧洲使用。辛普森使用麻醉剂于分娩,遭到宗教界的反对,理由是分娩的剧痛是上帝对女人的惩罚。原来是夏娃偷吃了禁果,并怂恿亚当也吃了禁果,上帝为惩罚夏娃,要她生小孩,并加重痛苦,而无痛分娩则违反了上帝的意志。辛普森巧妙地回答了宗教界的反对,他说,上帝让亚当沉睡,从他身上取出一条肋骨做了夏娃,可见上帝是第一个使用麻醉方法的。他又引用圣经上的话来为自己辩护,他说上帝创造的一切都是好的,上帝的恩赐我们不应拒绝。但这平息不了宗教界的反对,直到1853年4月,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生

20、第八个孩子时使用了氯仿进行无痛分娩以后,宗教界就不再提这件事了。(四) 乙烯的发现乙醚和氯仿都不是安全的麻醉剂。但是由于化学界当时还不能提供更多的易挥发性化合物供试验,因此,人们一边寻找新的更为安全的麻醉剂,一边仍继续使用这两种麻醉剂。等找到更为安全的麻醉剂后,氯仿于20世纪50年代被淘汰,只作为溶剂使用。由于偶然的机会和研究者敏锐的观察力,乙烯被发现了。190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植物实验室的克拉克和奈特听取了一个种植石竹的人提出的问题:他种植的石竹放在温室里时,盛开的花很快就闭上了,未开放的花蕾不会开,经济损失严重,请两位教授帮助找出问题的所在。两位教授立即开始工作,经过多方面的研究,发现温

21、室里照明用的燃气中含有的乙烯是罪魁祸首。为了证明这点,他们在空气中加入乙烯,盛开的花放在这种空气中就会闭上。后来他们又发现乙烯能损害很多种植物。克拉克和奈特的同事想,既然乙烯对植物有毒性,是不是对人也有毒害。于是就用动物做试验,他们把动物放在含有4体积的乙烯照明燃气中后,这些动物都被麻醉了。然后他们就开始研究,可否把乙烯用作麻醉剂。大约用了5年的时间,到1923年2月他们准备发表他们的研究结果,此时,加拿大多伦多综合医院的麻醉师布朗在多伦多医学科学院报告了他用6个月的时间做的研究工作,他指出乙烯是一种有希望的麻醉剂。其实80年前(1849年),南尼莱已经发现乙烯具有麻醉作用,但他认为乙烯不够安

22、全而且难于制造,因此把它放弃了。布朗等人是在完全不知南尼莱的工作情况下,再次发现乙烯的麻醉作用的。(五) 氟烷的发现在完全不知道美国人所做的上述工作的情况下,英国ICI公司化学部的负责人弗格森,1950年阅读公司做的有关用于分离铀同位素的溶剂报告时,发现这些溶剂完全不与六氟化铀反应,非常稳定。他认为应该用它们试一试,看是否有麻醉作用。他把这项工作交给了萨克林。于是萨克林拟定了挑选这些化合物的条件,第一就是低毒性,其次是没有爆炸性,然后是具有一定程度的挥发性,麻醉作用较强,作用发生得较快,而且不发生意外和不刺激呼吸系统。经过挑选,这些化合物均不符合上述条件。于是他就自己合成,到1953年1月,他

23、合成的第6个化合物完全符合他拟定的条件。又经过3年细致、深入的研究,他把这个化合物在在临床研究,证明能很顺利地产生麻醉作用,对循环、呼吸系统没有什么副作用,病人苏醒后也大都没有恶心的感觉。这个化合物就是氟烷。其他一些公司又合成了一些类似物,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甲氧氟烷。它是1948年作为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的一部分内容,由美国康涅尔大学合成。在20世纪60年代,它被发现具有很好的麻醉作用和镇痛作用。以后,人们将它发展成为临床应用的一种吸入性麻醉剂。(六) 局部麻醉药的发现发现氯仿麻醉作用的辛普森曾经提出,能否让病人在不失去知觉的情况下产生麻醉作用。因此,局部麻醉药的寻找在150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24、在局部麻醉情况下进行手术,实际上在1812年就已经开始了,不过不是有意使用的。在拿破仑于1812年在莫斯科溃败时,他的首席外科医生发现,在零下二三十度下做截肢手术,伤员痛觉减轻许多,手术后恢复得也比较快。这实际上就是冷冻麻醉下的手术。1848年英国的阿诺特就是模仿这种做法,将装有碎冰盐的猪膀胱放在皮肤上,用以克服切开皮肤时产生的疼痛。曾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做无痛分娩的麻醉师斯诺,也为寻找不失去知觉的麻醉剂做过不少的工作。他试验了包括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在内的许多冷冻剂和它们的混合物。由于他的早逝,他的学生理查森继续了这项工作。理查森看到英国女士们使用的科隆香水(就是香水被放在一个小瓶子内,用一个

25、喷嘴,通过捏一个橡皮球将香水喷出来)便来了灵感。他想,能不能用低沸点的溶剂代替香水喷在皮肤上,产生冷冻麻醉的效果。他首先试着将乙醚喷在皮肤上,局部麻醉效果很好,证明这种局麻方法可以应用于许多小手术。以后他又试用了溴乙烷、氯乙烷,同时改进了喷雾的装置,于是理查森的喷雾剂在欧洲广泛使用。理查森的喷雾剂刺激性很大,对眼睛可造成伤害,无法用于眼科。柯勒从1882年就决定寻找能适用于眼科的局部麻醉剂。他试用水合氯醛、溴化钠和吗啡于动物的眼内,观察是否有麻醉作用,因为水合氯醛和溴化钠都有催眠镇静作用。结果发现它们都能损伤眼睛。寻找眼科局部麻醉剂的愿望也就未能实现。1884年,柯勒的一位好朋友弗瑞德,要求他

26、帮助解决为什么玻利维亚、智利等国的印第安人咀嚼古柯树的叶子可以解除疲劳的问题。柯勒答应参加他的试验工作。古柯树叶在19世纪中叶传入欧洲,1860年,尼曼从中成功地分离出纯的可卡因结晶。可卡因是一种碱性有机化合物,即生物碱。人们把从植物中分离出的碱性有机化合物统称为生物碱。当时人们认为可卡因是和咖啡因(从茶叶和咖啡中分离出的生物碱)相似的温和兴奋剂,把它放在饮料和酒中饮用,完全不知道它具有成瘾性。英国人当时怀疑可卡因是否真有任何的生理作用,现在我们知道,可卡因是一种有兴奋作用的成瘾性毒品。柯勒曾经希望可卡因能有局部麻醉作用,但是弗瑞德的研究报告指出,可卡因是一种兴奋性生物碱,因而他不再考虑将可卡

27、因用于局部麻醉试验。他们用可卡因来解除一位朋友的吗啡成瘾性,但得到了悲剧性的结果,这位朋友又染上了可卡因的成瘾性。于是弗瑞德不得不放弃用可卡因进行精神治疗的打算。弗瑞德的一位同事说,可卡因使他的舌头麻木。柯勒回答说,这不新鲜,所有服用可卡因的人都有这种感觉。就在这一瞬间,柯勒意识到他可能无意中遇到了一个能用于眼睛的麻醉药。他立即回到自己的实验室,把盐酸可卡因溶于蒸馏水中,再向蛙的一只眼中滴了几滴这种溶液,几秒钟后这只眼的反射就消失了,大约又过了1分钟,他用针尖轻触这只眼的角膜,没有反射动作,甚至用针尖刺伤这只眼也没有反应,而另一只眼则和平常一样,对轻微触摸即有反应。他非常兴奋,用同样的方法试验

28、了兔和狗的眼睛,得到了同样的结果。然后,柯勒和他的助手彼此向对方的眼中滴入可卡因溶液,对着镜子用大头针的头触摸角膜,没有任何感觉,也没有任何的不适感。他把他的发现写成文章,托他的一位去参加1884年9月15日在海德堡举行的眼科会议的朋友在会上宣读并做演示。文章受到与会者的极大欢迎。1个月之内可卡因便在全欧洲乃至美国普遍使用,柯勒在全世界的医学界成了著名人物。柯勒是个犹太人,尽管他变成了一位著名的医生,可是在几个月以后发生的反犹太人的运动中,他还是不得不搬出维也纳,后来定居于纽约。纵观麻醉药发展历程,道路曲折,各种麻醉药来之不易。然而直到今天,还没有一种令医生和病人都非常满意的麻醉药。真正理想麻醉药的出现还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共同努力和奋斗!5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