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1 ,大小:31.35KB ,
资源ID:4507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507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学案.docx

1、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学案第一课 春景教学目标:1.“春天”、“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2.聆听春水,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3.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教学内容:1聆听:致春天、春水2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3音乐知识:切

2、分音教材分析:小鸟小鸟是故事片苗苗的插曲。曲调欢悦而又奔放,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在春意盎然的春天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歌曲为6/8拍,二段体结构。第一段(13小节)为齐唱,第二乐段为合唱。每段均由两个变化重复的大乐句组成,音乐素材十分精炼而集中。第一乐段以每三个音构成一个活泼、欢乐的音乐动机“ ”这个主导乐汇以先上行模进、后下行模进贯穿其中,给人以明亮、轻快的感觉,表现了少年儿童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祖国明媚的春光里自由飞翔欢乐幸福的形象。第二乐段是副歌性的合唱,曲调在六度大跳后紧接连续同音反复和下行级进进行,并用“ ”这样的节奏,配以连贯的衬词“啦啦啦”一气呵成,使得歌曲的情绪更加热情欢乐,抒

3、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幸福欢乐的情感。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和歌唱表达对春天的爱教学难点:音乐知识:切分音的运用教学时间:三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1.聆听致春天2.表演小鸟小鸟教学重点:通过聆听体会身边的春天教学难点:表演小鸟、小鸟教学过程:一、聆听致春天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1)设问:“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格里格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2.初听致春天。(1)设问: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吗?(2)教师可适时指导,如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还可

4、帮助学生听辨第二部分的低音区的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学生听赏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听辨三段体的不同情绪的音乐表现。3.复听致春天。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的表情或微小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1)画出第三部分的图形谱,说明第一与第三部分旋律是相同的,但情绪不同。如用同样的线条,可以用线条的粗细表达其热烈的情景。还可以根据想像在图形谱上添加其他的图画等。(2)完成方格框内的选择曲调高、低与情绪的平静、期待、 热烈。5.三度(欣赏)创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舞蹈动作即兴表演对春天来临时人们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能表达出来。不求动作和舞姿的优美,主

5、要是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及他们对春天的向往的心情。二、表演小鸟小鸟1.生态环保导入。设问:(1)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加以保护。(2)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成语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暖花开,莺歌燕舞)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设问:(1)歌曲是几拍子?说出该拍号的含义?(复习6/8拍号)(2)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情景?3.学唱曲调。(1)教师范唱曲调。设问: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弱拍起唱 第六拍起唱)(2)先学第一部分(第一乐段)。a.教师范唱。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相似的地方?b.在教师指导下用6/8拍指挥图式,跟着教师的指挥放慢速度视唱第一

6、乐句(2小节)。c.学生自学第一乐段的其他三个乐句(每句2小节)。d.按教材要求,画出该三个乐句的图形谱,找出相同与相似的部分。e.按曲调的起伏,有感情地唱好第一部分曲调。(3)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a.教师分别范唱两个声部的曲调。设问:a.听辨并找出相同与不同的地方?b.在教师指导下,二个声部先学唱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2小节)。注意第一声部六度音程以及第二声部的四度音准。c.分声部自学各自的声部。教师重点辅导低声部。d.合唱合成。要求学生能相互倾听对方的声部,做到和谐。4.学唱歌曲(1)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出欢悦、活泼的情绪。(2)用“la”唱全歌。注意合唱部分的和谐;注意用稍快

7、的速度表达喜悦的心情;注意每句的休止符,要唱得“藕断丝连”状,以表达欢乐的情绪。(3)填入歌词要唱得更有感情。5.表演歌曲。在完成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意见,如:演唱形式;编配打击乐;伴舞;小品表演进行二度创作表演。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三、课后小结 第2课时教学内容:春雨蒙蒙地下教学重点:表演歌曲教学难点:音乐知识:切分音教学过程:一、学习歌曲1.气象知识导入:春天里的“春光明媚”是一种天气的现象,天气不可能是永远“春光明媚”的日子!设问:(1)还有哪一种天气现象?(2)人们是怎样来形容春雨的?(3)春雨给大地带来了什么生机?2.欣赏歌曲范唱。设问:(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8、(2)“刷刷刷刷”是什么模拟声?你能模仿唱一下吗?3.在教师指导下,练习模拟的下雨声“刷刷刷刷”。(1)前面部分的8小节(包括间奏)要求二声部。(2)结尾处的5小节(注意力度的变化)要求。4.师生接唱。教师唱歌曲的歌词部分,学生接唱雨声“刷刷刷刷”部分。5.学唱曲调,学习切分音。(1)教师范唱曲调。(2)讲解切分节奏及切分音唱法。(3)在教师指导下学唱开始的9小节曲调(学生用2/4拍指挥图式划拍,弄清强弱拍及后半拍节奏)。(4)学生自学第17小节以后的曲调:先弄清节奏,再学唱曲调,教师有重点地指导有读谱困难的学生。(5)用小快板速度抒情地抒发对春天的赞美,唱好全曲。6.学唱歌曲,表演歌曲。(1

9、)在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后,填入歌词歌唱。(2)歌词词义讨论。设问:第一段歌词的含义是什么?第二段歌词:“这是生命在歌唱,这是种子在发芽”,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借景抒情)(3)在理解词、曲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歌曲。(4)配上打击乐,尤其是沙球在哪里用比较合适?使歌曲的表现更有声、有景、 有情。二、学习音乐知识:切分音1.正常的强弱节奏:2.改变了强弱关系,产生了切分音:改写成节奏,并唱一唱:三、课后小结 第3课时教学内容:聆听春水教学重点:领会音乐作品中的“春水”教学难点:按节奏谱给音乐伴奏教学过程:一、聆听音乐1.自然现象的变化导入。设问:春水从何处来?冬去春来,大地回春,冰雪融化,形成春水

10、。春水又怎样活动,他们去向哪里?请听音乐。2.欣赏童声合唱春水。设问:(1)歌曲创设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合唱有几个声部?表现出怎样的情绪?(3)春水像不像活泼、顽皮的孩子?3.再听春水,边听边跟着歌声朗读歌词,并在教材的歌词上划上小节线(如一次不成,可多听几遍)。二、儿歌与打击乐1按教材上标出的节奏,练习徒手拍击。2可以两人一组练习,即一人朗读一人拍击。也可以小组与小组练习,最佳方案是个人边朗读边拍击。3注意速度能与歌曲一样。4学生为歌曲伴奏:播放歌曲录音,准确地为歌曲伴奏(按教材上标出的节奏谱)。5分组讨论,选择合适的节奏乐器按徒手打击的节奏为歌曲伴奏。6各组展示表演。比一比哪一组与音乐

11、配合得最默契。三、拓展与研究1设问:能否设计其他形式表演,并说说意图。如配乐作画;小品表演;歌曲伴舞2重新设计节奏谱,并说说设计的思路与意图。3研究成果表演。4要积极表扬学生的创造性表演,表扬他们的创新精神。四、课后小结第二课、欢乐的村寨教学目标:1.我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本课介绍了苗族、彝族、藏族、佤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音调风格及其风土人情,以激发我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拓宽我们的音乐文化视野,并收集本地区民族歌舞,举行各族儿童联唱实践活动。2.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阿佤人民唱新歌,从各种丰富多彩的音色中感受在少数民族村寨里,当喜讯传来时他们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3.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

12、巴塘连北京、迷人的火塘,以表达藏族、侗族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在学唱过程中继续学习,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以更好地表现该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教学内容:1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阿佤人民唱新歌2表演巴塘连北京、迷人的火塘3编创与活动教材分析:巴塘连北京是一首流行于四川巴塘一带藏族聚居地区的民歌。歌曲结构十分简练,曲调短小而又优美,节奏富于舞蹈的律动感,它又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舞形式,由领舞者用牛角胡或二胡在队前领舞伴奏,男女分成两个圈,自右向左载歌载舞,故又称“巴塘弦子”。歌曲为2/4拍、C宫调式、二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第一乐句的一开始就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第2小节的跨小节切分音运用使得曲调明亮

13、而又舒展,情绪热烈。歌词把东方的彩虹比拟成通向北京的云间金色大路,十分形象生动。第二乐句的句首紧接着第一乐句的尾音,曲调在五度跳进后作了一个旋律波浪形的起伏,好似一条金色的大路逶延伸展,尽情地抒发了藏族人民向往首都北京和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教学重点:体会祖国的多民族音乐教学难点:切分音型的掌握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1课时教学内容:1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2表演巴塘连北京教学重点:体会少数民族的音乐气氛教学难点:掌握音乐的强弱韵律,唱好歌曲教学过程:一、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1.猜谜导入:(播放乐曲第一主题音乐)谜语:考考你的小耳朵:这段音乐的风格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描绘的场面是热烈的舞蹈场景还是

14、恐怖的战争场面?演奏的乐队是中国民族乐队,还是西洋管弦乐队?演奏的形式是合奏还是独奏?2.揭示课题北京喜讯到边寨并解题。设问:(1)为什么喜讯是从北京传出?(2)“边寨”是什么地方?3.熟悉各主题音调。播放各主题音调(在课前要制作好各主题的音带片段。放某一主题,让学生在课本的谱例上找出是第几主题,并跟录音哼唱曲调,同时听辨是什么乐器演奏,完成课本上右下角的练习。4.视听乐曲,了解作品的结构。仔细聆听乐曲,同时根据刚熟悉的各主题音调,随音乐的演奏用手指表示出各主题的序号。教师可从学生的举手示意中获得反馈,了解学生的听赏水平,及时地加以指导。5.师生讨论。设问:各主题都描绘了各种民族舞蹈。你能用动

15、作、颜色或语言来表达各主题的舞蹈场景吗?完成课本右上角的练习。6.复听全曲,各组选择某一主题边听边表演。(1)分组讨论选择五个主题中的某一主题设计简练的舞蹈动作。教师巡视,分别作指导(根据教材分析群舞、女群舞、独舞、男青年舞、男女对舞等)。(2)聆听全面,当进入某一主题时,相应的该小组同学到教室的空间中表演这一主题舞蹈的场景。7.小结:我国西南边疆的各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热情奔放。当首都北京有特大喜讯传入边寨时,他们就用歌舞欢庆喜讯,表达他们的欢乐情景。二、表演巴塘连北京1.地理地貌知识导入:青藏高原海拨几千米,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就在青藏高原。由于山高冰封的时间很长。公路的修筑是非常困难的。每当

16、一地的工路修筑起来当地的人民的心情是非常激动。歌曲巴塘连北京正是这样背景的反映。2.边唱、边放映藏族人民歌舞画面,视听结合,效果更佳。3.学唱曲调。(1)教师范唱曲调,并边唱边用2/4拍指挥图式划拍,做好示范。(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用指挥图式划拍,慢速度视唱前6小节。注意唱好连线(连音线、圆滑线)及乐句的完整性。(3)学生分组视唱后5小节,教师巡视,学生间相互交流学习。(4)完整地唱好全曲。注意强弱节拍感。4.复习切分音节奏,找出歌曲中跨小节的切分音。5.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全曲。6.在流畅完整地唱好曲调的基础上,学唱歌曲是迎刃而解的。注意连线一定要唱好,这是表现藏族歌曲风格的重要手段。7.表

17、演歌曲,用自制的道具(服饰、哈达等)及藏族基本舞蹈动作边唱边演,表达藏族同胞欢乐的情绪。三、课后小结 第2课时教学内容:1聆听阿佤人民唱新歌2表演迷人的火塘教学重点:切分节奏的掌握教学难点:切分节奏的掌握教学过程:一、聆听阿佤人民唱新歌1.从地理知识上导入:我国的云南省地处西南,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同胞,大家比较熟悉的有彝族、傣族等。在云南西盟,沦源等地居住着另一个少数民族佤族,他们世世代代在那里狩猎、耕耘,他们的音乐与他们的风格一样古朴、粗犷,请听阿佤人民唱新歌。2.欣赏阿佤人民唱新歌。设问:歌曲表达的情绪给你什么感受?(热情、欢快)3.板书前奏6小节曲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唱这6小节曲调。设

18、问:在曲调出现最多的音,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几个音? 板书最后一小节的衬词及曲调: 并在教师指导下学唱。 这是佤族的语言,表示欢乐、友好。4.再次复听阿佤人民唱新歌,在尾句时全体一起唱“江三木啰”。5.反复聆听,学生可以即兴舞蹈,可以选择打击乐,可以拍手、跺脚随音乐拍击,如果能随音乐哼唱更好。总之形成一个载歌载舞的场面,犹如身临其境,投入地以欢乐的情绪表达少数民族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幸福生活情景。二、学唱迷人的火塘1.以民族的风情风俗导入:侗族同胞在喜庆节日的晚上,生起篝火围在火塘的四周唱歌跳舞,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憧憬,火塘象征着欢乐时光。这是侗家的风格。设问:你还能举出几个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吗?

19、2欣赏迷人的火塘范唱:先听音带的范唱,让学生对合唱有一个完整的印象。然后教师在伴奏音带的伴奏下,分别范唱第一段歌词的两个声部,让学生对每一个声部有一个初步的感受。3解决重点:切分节奏(1)教师范唱第四乐句(即第7、8小节)。板书这两小节,教师分别范唱歌词与曲调。设问:这两种节奏是什么节奏?与学过的切分节奏有什么联系?师生讨论,复习节奏。教师归纳并讲授新知识,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它是属特殊的节奏型,也称切分节奏,该音称切分音。4.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切分音的知识学唱第四乐句。三、课后小结第3课时教学内容:1表演歌曲迷人的火塘2编创与活动3听辨训练教学重点:表现歌曲的情绪教学难点:编创与活动教学过程

20、:一、表演歌曲迷人的火塘1齐唱歌曲复习旋律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第一、二乐句(即第14小节),并能流畅地唱好。3全班分为两个大组,分别承担两个声部的演唱,由这两个组分别自学各自的声部。教师分别巡视指导。4两个声部分别演唱,在教师的指挥下合成,由于是复调声部,如果两个声部对自己的声部都能流畅地唱好,合成时,只要能相互倾听,一般来说是能唱好的。5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验歌词的意境。6以中速、抒情优美地演唱歌曲。7表演歌曲。(1)选择打击乐器伴奏。由学生自由选择,然后试做伴奏并作出评价。确定合适的打击乐器后为营造歌曲的情景作烘托。(2)作情景表演。按教材图示围成两圈,内圈学生挥动红绸作火塘的火苗,外圈

21、的学生手拉手边唱边转动歌舞。8小结:欢乐的侗家村寨。二、各族儿童联唱表演实践活动1.在本活动的前一课,教师要求学生回家收集本地区及本民族的歌与舞。收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可以向家长学习,可以向邻居、朋友学习,还可以到图书馆及网上收集,这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旨在拓展性学习。2.做组织工作,了解学生中有多少学生已收集到有关的内容及表演形式,这样活动就有的放矢,活而不乱。3.以学生的收集内容为主,把教材中的四首作品穿插在其中,这样风格各异,五彩缤纷,就能形成一个各族儿童联唱表演,以体现本单元的学习成果,是一次艺术实践活动的体验。三、听辨活动1.这两条曲调的音高组合是一样的,仅仅是在奇数小节的强拍节奏不

22、一样,A是“”,而B是“”听辨的目的显而易见是要求能分辨这两种节奏型,这是本课切分音知识点的复习巩固与实践的环节。2.听辨后再跟琴唱一唱,这样不仅是听,通过唱的实践更能体验两种节奏的对比。如果班级学生的识谱能力较好,也可以不必跟琴唱。四、课后小结第三课 飞翔的梦 教学目标:1.幻想是创造想像的准备阶段,它能鼓励人们向上和前进,是创造性学习的动力。通过天地在我心、小白船、水星、让幻想展翅飞翔等作品学习,进一步拓展幻想力,促进思维的发展。2.通过对动画片宝莲灯的两首插曲的欣赏,了解神话故事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幻想寄托。在聆听由电声音乐演奏的这两首作品所造成的神奇气氛中感受幻想的意境。3.唱好二声部合

23、唱小白船、让幻想展翅飞翔,在立体的和声音响声中,体验、想像所获得的美感,并对两首歌曲进行二度创作。4.以水星、宝莲灯及两首歌曲为范例,开放式进行以“幻想”为内容的音响小品命题创作活动。教学内容:1聆听:天地在我心、望月节、水星飞行使者2表演:小白船、让幻想展翅飞翔3编创与活动 教材分析:小白船是一首朝鲜童谣。歌曲优美而抒情,描述了传说中的神话故事;在天空银河里的月亮上有小白船,桂花树,小白兔表现了小朋友在仰望宁静的夜空时所产生的美好想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歌曲采用三拍子节奏,生动地表现了“船儿”在河中摇曳的形象。全曲为大调式,二段体结构。歌曲前后两个乐段均为16小节构成的规整乐段。第一乐段的后

24、两句是前两句稍有变化的重复乐段。整个曲调流畅、优美,节奏平稳、舒展,给人以轻舟荡漾、恬静舒适的感觉。第二乐段采用了二部合唱,平行三度的二声部和谐悦耳,充满想像,进一步地抒发了人们在这美好的意境中所激起的内在情感。合唱让幻想展翅飞翔,科学发明往往是以幻想为诱导而产生的。从小培养孩子“让幻想展翅飞翔”是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歌曲正是从这一基点出发,以“小朋友”为第一人称展开。把“彩虹”幻想成“果园的大门”、把“雷声”“想像是天上的乐队把鼓敲响了”、把“闪电“想像是云彩姐姐划火柴”这是多么有创意的幻想。曲调为带再现的单三段体曲式即A B A1。快速而紧张的引子,把人们带入风雨交加、雷鸣闪电的情景之中。

25、A段的曲调,是以一个下行的八度分解大和弦音程组成的乐节为动机发展而成,带有附点的节奏及4/4、2/4变换的节拍,使音乐更富有动感,突出了“天上的果园”热烈欢迎小朋友去旅行的情意。B段以四个短促的八分音符的同音反复以及八个短促的八分音符同音反复的过门,绘声绘色的描述了“雷声”、“闪电”的情景,接着节奏拉宽,形象表现小朋友们整装出发去天上果园。C段是A段的变化再现,歌曲的尾声,点明歌曲的主题“让幻想展翅飞出心灵”。歌曲以多变的节奏、富有个性的过门、稍快的速度、热烈的情绪,加上丰满的二声部合唱,生动而形象地描绘了小朋友们的奇妙幻想。教学重点: 通过音乐和歌唱表演让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教学难点:唱好两首

26、歌曲,用声音表达“幻想”的主题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1课时教学内容:聆听宝莲灯二首作品。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宝莲灯二首作品简单介绍电声音乐、电子合成器。教学难点:通过聆听宝莲灯二首作品体会电声音乐带来的不同音乐感受。教学过程:一、聆听天地在我心1.由电影故事导入。设问:谁能介绍一下动画片宝莲灯的故事?教师归纳(故事概况见本教材分析)2.欣赏天地在我心童声独唱。讨论:(1)这首插曲是哪个角色在演唱?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演唱的形式,其音色归属哪个声部?旋律的情绪是怎样的?(3)叙述在演唱这首插曲时的影片画面及描述的故事内容。3.聆听天地在我心。(1)边听边展开联想与想像,说说听后感。(2)熟悉的学

27、生可以随录音轻声哼唱(但不能妨碍别人的聆听),也可以用动作来表达自己聆听的感受。二、聆听望月节1.以对比导入。播放录音望月节。设问:这段音乐在演唱形式上及情绪上与天地在我心有什么不同?它叙述了一个怎样的内容?在影片中的画面是怎样的?(在讨论中还可播放部分片段。2.聆听望月节。在聆听前,教师先提示:要仔细听伴奏,神奇的气氛是靠什么音响产生的?聆听后师生讨论:音乐神奇色彩产生的因素?3.教师简单介绍电子合成器。三、音乐小知识电声音乐、电子合成器电声音乐是电子高科技的产物,是电子科学运用在乐器上并转化为音响,通过演奏进行音乐表现的。电子合成器是先用电子采集各种音源,把几百种音源的分析,通过高科技合成

28、后做成集成芯片。在演奏时通过操作键盘、键纽发出各种模拟的音响。四、课后小结第2课时教学内容:1表演小白船2聆听水星教学重点:表演歌曲教学难点:听辨练习教学过程:、一、聆听水星1以天文知识导入:看谁的天文地理知识知道得最多!设问:太阳系有几颗行星?(太阳系是太阳和以太阳为中心,受它的引力支配而环绕它运动的天体所构成的系统。太阳系的成员包括太阳以及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等9颗大行星、2000多颗轨道已确定的小行星、34颗卫星以及许多慧星和流星体。)2.欣赏水星飞行使者第一主题(片段)。设问: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你能描绘一下,你想到的情景?3.揭题:这是英国作

29、曲家霍尔斯特以太阳系行星为题写的一部管弦乐组曲之三:水星飞行使者。现在请你按作曲家的标题展示你的想像。4.再次欣赏乐曲第一部分。自由议论:按乐曲的标题,请大家自由议论,说说你的想像。5.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第二主题由小提琴独奏开始)。设问:按乐曲的标题从第一部分的发展到第二部分听后,说说你想到的故事?要放开你的想像。6.跟琴看着教材上的谱例,哼唱乐曲的第一、第二主题,以加深对这二主题的印象。7.完整地聆听乐曲,听后要分组讨论。问题:(1)乐曲分几个部分?(2)你能编个故事讲一讲吗?8.小组讨论:每人说说自己的故事(以乐曲作背景音乐)。9.每小组推选一位故事大王,讲“水星”的故事。学生讲故事时,

30、乐曲作为背景音乐讨论。如果有的小组能伴舞表演更佳。10.教师学生共同点评选出班级“故事大王”。11.再次完整地欣赏。由班级“故事大王”演讲并请班级“舞蹈家”伴舞,表演乐曲。12.教师小结: 表扬学生们丰富的想像,发展形象思维,开发右脑,希望大家多听音乐多想像。二、表演小白船1.以天文知识导入。设问:有谁知道地球、月球、太阳的关系?(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地球是太阳 的行星)2.揭题:朝鲜童谣小白船就是叙述了一个关于月亮的传说与想像。3.歌曲范唱。设问:这是几拍子的歌曲?歌曲表达的内容是什么?4.板书节奏谱先徒手操作拍手、拍腿,然后加上打击乐器(其中学生大部分仍是徒手)。5.学唱第一乐段曲调。(1)教师范唱曲调(前16小节)。学生分两组,一组三角铁及拍手,另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