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6.78KB ,
资源ID:454834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54834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北体考研运动解剖名词解释概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北体考研运动解剖名词解释概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指多关节肌在某一环节运动时已经缩短,在另一个环节运动时再继续缩短就有困难,这种现象称为多关节肌功能性“主动不足”。11.多关节肌功能性“被动不足”:指多关节肌在一个环节运动时已被拉长,在另一个环节运动时就不能再被充分拉长,这种现象称为多关节肌功能性“被动不足”。12.原动肌与对抗肌:原动肌是指完成环节运动的主要肌肉,收缩时将使环节朝向这些肌肉的拉力方向运动。对抗肌是指在同一动作中其作用与原动肌相反的肌肉,其拉力作用线跨过统一运动轴的另一侧,这些肌肉被称为对抗肌。13.固定肌玉中和肌:固定肌是指固定原动肌定点附着骨的肌群即为固定肌。中和肌是指当原动肌对动点骨有两种以上的作用时,为了充分发挥其中一

2、种作用,需要其他肌肉抵消另外一些作用,这些肌肉即为中和肌。14.骨杠杆:指人体的骨在肌肉拉力的作用下,能够围绕关节运动轴转动并克服阻力做功,被称为骨杠杆。15.克制工作与退让工作:克制工作是指肌肉收缩时克服阻力,肌力矩大于阻力矩,引起环节朝肌肉的拉力方向运动,肌肉的长度缩短,这种工作称为克制工作。由于克制工作时,肌肉的动点向定点靠拢,故又称为向心工作。退让工作是指肌肉收缩时紧拉长,肌力矩小于阻力矩,引起环节背着肌肉的拉力方向运动,这种工作称为退让工作。由于退让工作时,肌肉的动点,定点彼此分离,故又称离心工作。16.肌肉的解剖横断面和生理横断面:肌肉的解剖横断面是指与肌肉纵轴相垂直的断面。肌肉的

3、生理横断面是指横切所有机纤维的断面之和称为肌肉的生理横断面。17.肌肉的初长度:指肌肉收缩前的长度,肌肉处于适宜初长度时,收缩发挥的力量最大。18.肩袖(肌腱袖):指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的肌腱分别经过肩关节的前面,上面和后面,止于肱骨大小结节,与关节囊紧贴,并有部分腱纤维织入关节囊,形成“肌腱袖”称为肩袖。此结构对肩关节有保护,加固的作用。(04.07.08)19.腕横韧带和腕管:腕横韧带位于腕骨沟上,横架于腕尺侧隆起和腕桡侧隆起之间的韧带。腕横韧带与腕骨沟之间围成的管叫腕管。在腕管有屈指肌腱,神经和血管通过。腕横韧带不仅保护通过的结构,而且还可以把它看做弓弦,加强腕部的弹性,起缓

4、冲作用。故此韧带有支持,缓冲震动和保护功能。20.对掌运动:在活体上,由于第一掌骨绕拇指腕掌关节的额状轴不是典型的屈,伸,而是拇指和其余四指做相对运动,通常称为对掌运动。21.脊柱:由24块椎骨,一块骶骨,一块尾骨以及连接它们的椎间盘,关节和韧带装置等构成。它是躯干的中轴支柱,具有支持负重,缓冲震动,传递压力和力,保护及运动等功能。22.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1块胸骨以及连接它们的关节和韧带装置等构成。它除参与呼吸运动外,还具有支持,保护作用。23.携物角(提携角):指当前臂伸直时,上臂和前臂中轴不在一条直线上,两者间于肘侧约呈163173的斜角,此角称携物角或提携角。此角在运动员选材中

5、具有一定意义。如射箭运动员臂部要直,如携物角过大,易被弓弦打伤。又如对体操运动员来讲,携物角过于明显,会影响力的传递和姿态的美感。24.股三角与股管:股三角位于大腿前面的上部。上界为腹股沟韧带,侧界为长收肌侧缘,外侧界为缝匠肌侧缘。股三角的前壁为阔筋膜,底壁为髂腰肌,耻骨肌和长收肌。此角有股神经,股血管和淋巴结等。股管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由该韧带测1/3,耻骨上支和股静脉之间围成。平时为脂肪和淋巴结所填充,病变时才形成管。体弱者在覆压过大时,腹腔脏器可以从股管突出,形成“股疝”。25.腹直肌鞘:包裹腹直肌的鞘状结构,由腹外斜肌和腹横肌的腱膜构成。鞘分前后两壁,前壁由腹外斜肌腱膜与腹斜肌和腹横肌

6、的前层愈合而成;后壁由腹斜机腱膜的后层与腹横肌腱膜愈合而成。在脐下约45cm处,鞘的后壁完全转至腹直肌前面,参与前壁的构成,此处后壁的游离下缘呈凸向上方的弧线,称弓状线。此线以下无后壁,腹直肌后面直接与腹横筋膜相贴。26.海氏三角(腹股沟三角):位于腹前壁下部,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围成的三角区。此处也是腹壁的薄弱处。如腹腔容物直接从海氏三角处膨出,则成为腹股沟直疝。27.抗阻力练习:指在选择力量练习时,采用能使肌肉定点和动点互相接近,并使外矩方向与肌肉拉力矩方向相反的练习方法称为抗阻力练习。28.拉伸练习:指在进行力量训练时,采用增大肌肉,肌腱,韧带等起点和止点的距离,这种方

7、法叫拉伸练习或拉伸法。29.超长训练法:特点是肌肉先做退让工作,紧接着做克制工作。即先将肌肉充分拉伸,接着肌肉快速充分缩短。如蹲跳练习先是将臀大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充分拉长,接着快速充分收缩。运动系统还考到的概念有:骨松质和骨密质(07)肩带肌(09)骨盆(04.06)30.口腔腺(大唾液腺):凡分泌物排入口腔的腺都属口腔腺,包括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三对大的腺体以及分布于口腔粘膜或粘膜下层的许多小腺。口腔腺的分泌物成为唾液,唾液具有湿润粘膜和食物,抗菌灭菌,清洗口腔和便于吞咽等功能,唾液含有淀粉酶,能水解淀粉。(07)31.腹膜和腹膜腔:腹膜是指覆盖于腹,盆壁和腹,盆腔器官表面的浆膜,薄

8、而光滑,由单层扁平上皮和结缔组织构成。腹膜腔是指脏壁两层腹膜互相移行,它们之间的潜在腔隙称为腹膜腔。32.肝小叶和肺小叶:被膜从肝门伸入肝实质,将肝分成许多小叶称肝小叶。肝小叶是肝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肝小叶主要由肝细胞组成。肺小叶是指由每一细支气管及其分值和所属的肺泡组织构成。它是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09)33.脏:主要指位于胸腔,腹腔和盆腔并有管道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34.中控性器官和实质性器官:中控性器官是指外形呈管状或囊袋状,有空腔的器官,它们的壁都有分层的结构特点。如胃,肠,气管,膀胱等。实质性器官是指表面包以结缔组织被膜,为

9、实质构成的器官。器官部没有特定的空腔,被膜的结缔组织向器官深入形成间隔,并将其搁称若干叶和小叶。如肝,胰,肾,肺等。35.咽淋巴环:指由咽扁桃体,锷扁桃体和舌扁桃体共同形成的淋巴环,具有防御功能。36.小肠绒毛:是小肠粘膜皱襞表面的细小突起。绒毛表面覆以单层柱状上皮,绒毛有乳糜管和丰富的毛细血管。绒毛的存在,大大扩大了小肠吸收功能的表面积。37.味蕾:位于口腔粘膜,人类的味蕾主要分布于舌表面,软腭和会厌的粘膜上皮中,但以舌的轮廓乳头和菌状乳头为最多。味蕾主要由味细胞构成,能感受酸,甜,苦,咸等味道的刺激。38.幽门瓣:指在胃幽门处,粘膜形成的环状皱襞。幽门瓣有延缓胃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和防止肠物逆

10、流至胃的作用。39.回盲瓣:指回肠和盲肠交界处,粘膜表面形成的上下两个半月形皱襞,它是由回肠末端的环状增厚并覆有粘膜所形成,既可控制回肠容物进入盲肠的速度,又可以防止盲肠容物的反流入小肠。40.嗅粘膜:指位于上鼻甲及其相对应的鼻中隔上部的粘膜,呈黄色,含嗅细胞,能感受各种气味的刺激,又称嗅器。41.鼻旁窦(副鼻窦):是鼻腔周围骨壁的一些含气的腔,表面覆以粘膜,并借小孔通向鼻腔。鼻旁窦共有四对:额窦,上颌窦,蝶窦和筛窦。鼻旁窦能温湿吸入的空气,并对发音起共鸣作用。42.声门裂:指喉腔粘膜形成的两声襞之间的裂隙,它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气流通过声门(声门裂)到达一定强度时,可冲击声襞震动而发音。43

11、.气血屏障:位于肺泡和肺泡周围毛细血管之间的结构,由肺泡上皮,上皮的基膜,毛细血管皮的基膜及毛细血管皮四层结构构成的一层极薄的薄膜,它是气体交换的结构基础。44.胸膜:指覆盖在肺表面,胸壁表面,隔上面及纵膈外侧面的浆膜,分为壁层和2.覆盖在肺表面的胸膜称为胸膜脏层,与肺实质紧密结合。覆盖在胸廓面,隔上面及纵膈侧面的胸膜称胸膜壁层。45.胸膜腔和胸腔:胸膜腔是指胸膜的脏层与壁层在肺根部互相反折延续,围成左右两个完全封闭的腔隙称为胸膜腔。腔为负压,胸膜腔有少量的浆液,可减少呼吸时两层胸膜之间的摩擦。胸腔是由胸廓和膈围成,上界为胸廓上口,可与颈部相同;下界借膈与腹腔分隔。胸腔中部为纵膈所占据,两侧分

12、为容纳左右肺。46.肾单位:主要位于肾皮质,由肾小体和肾小管构成,是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47.滤过屏障(血尿屏障):指肾血管球的毛细血管由孔皮,基膜和足细胞的裂隙滤过膜构成。它是毛细血管的物质从血液滤过到肾小囊腔必须经过的结构,具有限制一定大小的物质通过的功能。48.心脏:心脏位于胸腔纵膈,是一个中空型的肌性器官。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心脏有节律性地波动,使血液在人体周而复始地不停流动。所以,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49.体循环(大循环):当心室收缩时,含氧量较高和营养物质丰富的动脉血自左心室流入主动脉,再沿各级动脉分支到达全身各部的毛细血管,血液在此与周围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血中的营养物

13、质和氧气被组织细胞吸收,它们的代产物和二氧化碳等则进入血液,是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再经各级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次循环路径称体循环。体循环的主要特点是路程长,流经围广,以动脉血滋养全身各部,而将其代产物运回心脏。50.肺循环(小循环):从体循环回心脏的静脉血,从右心房注入右心室。当心室收缩时,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经肺动脉入肺,再经肺动脉分支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通过毛细血管壁和极薄的肺泡壁,血液与肺泡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排除二氧化碳,吸进氧气,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再经肺动脉出肺后注入左心房。此循环途径称肺循环。肺循环的特点是路程短,只通过肺,主要使静脉血转变成动脉血。51.血管吻

14、合:体血液除了经过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相同外,在动脉与动脉,静脉与静脉,伸直动脉与静脉之间在某些部位往往有分支彼此连通,称为血管吻合。52.侧枝循环:在病理情况下,如某一动脉干发生阻塞,阻塞部位近侧的动脉干,通过吻合可将血液绕过阻塞部位,送至远侧的分布区域。此时吻合管逐步变粗,血流量逐渐增大,可以代偿主干的技能,使原分布区域得到足够的供血而不致发生坏死。这种通过温和方式重新建立的循环称为侧枝循环。53.微循环:指在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微细血管的血液循环,是血液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微循环的血管包括六部分:微动脉,中间微动脉,真毛细血管,通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微静脉。微循环是血液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

15、场所,并可调节局部血流量的外周阻力。微循环的技能状态直接影响局部细胞和组织的血液供应,有重要的意义。54.二尖瓣和三尖瓣:二尖瓣与三尖瓣分别位于左,右心室的入口,是由附着在左,右房室口周缘纤维环上的两个和三个近似三角形的瓣膜构成。瓣膜的尖向下突入心室,借结缔组织索(腱索)连于心室的德乳头肌上。纤维环,瓣膜,腱索和乳头肌在功能上是一个整体。当心室收缩时,由于血液的推压,瓣膜互相合拢而封闭房室口。同时由于乳头肌的收缩,腱索德牵拉,使瓣膜不致翻入心房,从而防止血液从心室向心房逆流。55.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主动脉瓣与肺动脉瓣分别位于主动脉口和肺动脉口,是由附着于上述两口周缘纤维环的三个半月形的瓣膜构

16、成。瓣膜的三个袋口朝上,每瓣游离缘的中央各有一个半月瓣小结。当心室收缩时,血流推动二尖瓣和三尖瓣,关闭左,右房室口,同时冲开主,肺动脉瓣,使血液经动脉口流入主动脉和肺动脉。心室舒时,动脉瓣关闭,阻止血液倒流入左,右心室。56.房间隔:是分隔左,右心房的结构,由两层心膜及其中间的结缔组织和少量心肌构成。房间隔在卵圆窝处最薄,其是房间隔缺损的好发部位。57.室间隔:是分隔左,右心室的结构。其大部分由心肌构成,较厚,称肌部,两侧有心膜覆盖;在室间隔上部有一小卵圆形区域,非常薄,称莫不。室间隔膜部室室间隔缺损的好发部位。58.心传导系:位于心壁,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组成,它们形成一些结或束,其功能是产

17、生并传导冲动,维持心脏收缩的正常节律,使心房肌和心室肌的收缩互相协调。心传导系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分支等,其中窦房结是心脏正常的起搏点。59.心包:是包在心脏和大血管根部外面的双层膜囊,可分为纤维性心包和浆膜性心包。纤维性心包是心包的最外层,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其上与大血管外膜相延续,下附于隔上面;浆膜性心包又分为脏层和壁层,脏层即心外膜,紧贴于心肌表面,壁层紧贴于纤维性心包的面,脏,壁两层在大血管根部互相移动,并形成密闭的腔隙,称为心包腔,含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可减少心脏搏动时与心包膜之间的摩擦。心包对心脏具有保护,支持和防止心脏过度扩等作用。60.弹性动脉:特指人体中的大动脉。

18、因其管壁最厚,且中膜主要由大量的弹性膜构成,富于弹性,故称其为弹性动脉。弹性动脉可缓冲心脏收缩时产生的强大血压,心脏舒时,借其弹性回缩又可使血液继续流动。61.肌性动脉:特指人体中的中,小动脉。因其管壁的中膜主要由平滑肌构成,收缩性大,故称其为肌性动脉。肌性动脉可以调节器官和局部组织的供血量。62.静脉瓣:是静脉管壁的典型结构之一。其由静脉管壁膜形成,薄而柔软,形似袋口朝向心脏的半月状小袋,薄膜顺血流开放,逆血流瓣膜关闭,是防止血液逆流或改变血流方向的重要装置,在导血回心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63.颈动脉窦:是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壁有特殊的感觉神经末梢,为压力感受器。当动

19、脉血压升高时,即引起颈动脉窦扩,刺激该处的压力感受器,向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通过中枢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末梢血管扩,以降低血压。64.主动脉小球(体)和颈动脉小球(体)(08):主动脉小球(体)是主动脉弓下方的23个栗粒状小体,属于化学感受器。颈动脉小球(体)是一个扁椭圆形小体,位于颈,颈外动脉分叉处的后方,借结缔组织连于动脉壁上,属于化学感受器。主动脉小球和颈动脉小球均能感受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当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可反射性引起呼吸加深,加快。65.门静脉:为一条短而粗的静脉干,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经肝门入肝,在肝反复分之后,再汇集成肝静脉注入下腔静脉。门静脉可收

20、集腹腔胃,肠,胰,胆囊和脾的静脉血,其主要功能是将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运动肝脏进行加工处理,所以,门静脉是肝的功能血管。门静脉是介于两种毛细血管之间的静脉干。另一特点是门静脉无功能性静脉瓣。66.脾: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位于右季肋区。脾能够过滤血液和产生抗体,参与体免疫反应;吞噬衰老的红细胞,吞噬细菌和异物;储存血液和调节血量。在胚胎时期脾尚有造血功能。67.自主神经:脏的运动神经称为自主神经(又称为植物神经),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分泌,不受意识支配,是不随意的。68.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08):同属于脏运动神经,常常共同支配同意器官,形成对脏等器官的双重支配。但是在形态和结构上存在明显区

21、别,比如,中枢部位不同,周围神经节不同,节前神经元和节后神经元的比例不同,分布围不同,以及对同一器官的作用不同等。69.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09):从自主神经低级中枢发出较细的有髓神经纤维,称为节前纤维。从自主神经节后神经元(位于周围部的脏神经节)发出的无髓神经纤维,称为节后纤维。70.脊髓:位于椎管,呈圆柱形,前后稍扁,外包被膜,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71.前角:脊髓灰质前部扩大,称为前角,含有大量成群排列的运动神经元,轴突组成脊神经的前跟,参与构成脊神经。72.四叠体:在中脑的背面有四个圆形突起,称为四叠体,上方一对称为上丘,是视觉皮质下中枢,通过上丘臂与间脑的外侧膝状体

22、相连;下方一对称为下丘,是听觉的皮质下中枢,通过下丘臂与间脑的侧膝状体相连。73.脑干网状结构:是指脑干中除去脑神经核,其他边界明确的核团河长距离传导束外,在脑干中央部的区域,还存在着分布相当广泛,神经细胞体和神经纤维纵横交织成“网状”的区域,称为网状结构,其主要功能是参与形成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参与躯体运动的控制和调节脏活动等。74.边缘叶和边缘系统:由扣带回,海马回和海马回钩连成为一体,围绕在脑干的周边,称为边缘叶,是自主神经系的重要的皮脂中枢。而边缘系统是指在大脑半球的侧面,由围绕PINGDITI的边缘叶以及与其联系密切的皮质和皮质下中枢共同构成,具有调节脏和情绪活动的功能,此外,还具有参

23、与记忆活动的功能。75.大脑基地核:是埋在大脑半球部白质纤维中的几个灰质团块,位置靠近底部,称为基地核。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核,是重要的皮质下运动中枢。76.投射纤维(09)和囊:投射纤维是指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结构联系的纤维,包括上,下行各种纤维束。这些纤维束集中从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通过,使该处形成致密的白纸板层,称为囊,所有上下行纤维均从该处通过,一旦出血压迫该出现为,将会引起对侧偏瘫。77.脑室和脑脊液:脑室是指脑部的腔隙,包括大脑半球部的侧脑室,两侧间脑之间的第三脑室,位于脑桥,延髓和小脑之间的第四脑室。脑脊液是由脑室脉络丛产生的无色透明液体,充满在脑室,具有保护脑和脊髓

24、,运送营养物质,排除代产物,维持颅压的功能。78.皮脂技能中枢:大脑皮质的各区有其不同的功能,即机体的运动,感觉和语言等各种功能在大脑皮质下都有相应的脑区,即最高中枢,称为皮脂技能中枢。79.锥体系和锥体外系:锥体系主管骨骼肌的随意运动,是由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构成。锥体外系是指锥体系以外的运动传导通路,包括下行通路和环路两个部分,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力,协调肌肉活动,维持和调整姿势等。80.脑屏障:在血液和脑细胞和脑脊液之间存在屏障,称为脑屏障。包括血-脑屏障,血脑脊液屏障和脑脊液-脑屏障,具有有限度的防止有害物质进入脑组织和维持脑环境稳定的功能。81.感受器:是指能感受机体,外环境的相应刺激并

25、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的结构。82.外感受器:又称一般感受器,分布在皮肤,粘膜等处,接受来自外界环境的直接刺激,如触,压,痛,温度等物理和化学刺激。83.感受器:分布在脏,血管等处,接受来自体的压力,渗透压,温度,例子和化合物龙都等物理和化学刺激。如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84.本体感受器:分布在肌腹,肌腱,关节等处,接受机体运动和平衡中产生的刺激。如肌梭和腱梭。85.特殊感受器:仅是指分布在头部的,能产生嗅觉,味觉,视觉,听觉和平衡觉的感受器。86.睫状体:是血管膜最肥厚的部分,位于角膜与巩膜移动部的深面。具有调节晶状体去读和分泌房水的功能。(06)87.黄斑(07)和中央凹:在视神经盘颞侧稍下方

26、有一个黄色区域,称为黄斑。黄斑的中央凹陷,称为中央凹,此处只有视锥细胞,没有视杆细胞,而且一个视锥细胞与一个双极细胞形成突触,故此处是视觉最敏感的区域。88.眼房和防水:眼房事位于角膜和晶状体之间的空腔,被虹膜分为眼前房和眼后房。房水由睫状体分泌,无色透明,位于眼房,具有折光,营养晶状体和维持眼压的功能。89.晶状体:位于虹膜后方和玻璃体前方,是富有弹性的双凸透镜状透明体,具有透光和聚光的作用。90.位听器:或称前庭蜗器,俗称耳。按其位置分为外耳,中耳和耳三部分。耳有感受声波刺激的蜗器和感受体位变化的前庭器,外耳和中耳有声波的传导装置。91.骨膜:位于外耳,为椭圆形半透明的纤维组织膜,向凹陷,

27、具有光泽和较强的韧性,并有传导声波的功能,保证鼓膜的正常震动,并引流鼓室的分泌物。92.听骨链:位于中耳鼓室,由锤骨, 骨和 骨组成,彼此相互形成关节,连于骨膜和前庭窗之间,具有传导声波的功能。93.咽鼓管:是连接在鼓室和咽腔之间的管道,吞咽时该关口开放,使鼓室和外界大气压保持平衡。94.乳突小房:位于颞骨乳突,是蜂窝状含气小腔,与鼓室相同,衬粘膜,并与故事粘膜相接。具有吸收声波和降低鼓室压力的作用。95.迷路(耳):由颞骨岩部一系列构成复杂的管道组成,含有为听器官。96.球囊斑和膜迷路:位于耳膜迷路的中间部位,椭圆囊底面有一个白色斑点,称为椭圆囊斑。球囊前壁有一个白色斑点,称为球囊斑,它们都

28、是前庭神经的末梢感受器,是位觉感受器,能接受头部位置变动和直线变速运动的刺激。97.壶腹嵴:位于耳膜半规管,是前庭神经的末梢感受器,是位觉感受器,能接收头部旋转变速运动的刺激。98.螺旋器(corti器):是指位于耳膜蜗管基底膜上的部分上皮突起,含有听觉神经的末梢感受器,接受声波的刺激。99.激素:是分泌腺和分泌组织分泌的物质,具有调节人体新城代的作用。100.甲状腺:位于甲状软骨中部,器官的前面和两侧,可分泌甲状腺素和降钙素。甲状腺素具有调节新城代和生长发育等生理功能;而降钙素则可调节血钙浓度。101.甲状旁腺:帖服与甲状腺侧叶的后缘,可分泌甲状旁腺素。甲状旁腺素具有调节钙的代和维持血钙浓度

29、等作用。102.肾上腺:位于腹后壁,肾的上方,实质可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肾上腺皮质可分泌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它们分别与水盐代,糖代的调节以及性行为和第二性征的出现有关。肾上腺髓质可分泌属于应激性的激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其主要功能是对心血管和脏平滑肌具有调节作用。103.垂体:位于颅中窝的垂体窝,根据其发生和结构特点可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大部分。腺垂体可分泌生长激素,催乳素,黑色素细胞刺激素以及促激素等,生长激素主要是促进骨和软组织的生长,也对蛋白质合成等机体代过程有广泛的调节作用;神经垂体无分泌作用,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可储存于神经垂体中或神经垂体时放入血液循环。神经垂体(05)是垂体后部(垂体后叶)为神经组织结构,无分泌功能,只是一个贮存激素的场所。104.胰岛:是胰的分泌部,其分泌的胰岛素具有控制碳水化合物代的作用。105.松果体:位于丘脑的后上方,分泌褪黑激素,一直促性腺激素的释放,抑制性成熟和发育等。106.生殖腺:是位于男,女性腺部的分泌组织,它们分泌的男,女性激素,具有激发和维持男,女第二性征以及刺激女性子宫,阴道和乳腺的生长作用。107.肩带肌:起自锁骨和肩胛骨,止于肱骨,包括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和大圆肌。108.盆带肌:分前后两群,前群起自骨盆外面包括髂腰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