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94.97KB ,
资源ID:45559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555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东省广州执信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东省广州执信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文档格式.docx

1、唐朝中期唐朝后期陇西李氏3144清河崔氏12博陵崔氏5京兆韦氏范阳卢氏97荥阳郑氏6彭城刘氏表格信息主要反映了A. 科举制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形式B. 士族子弟科举入仕的比例较高C. 世家大族逐渐承认并接受科举制D. 科举制扩大了唐朝的统治基础【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士族子弟科举入世的比例在降低,故B项错误;CD项材料中无法体现;士族子弟的比例减少,说明科举制的实施使寒门子弟入仕增多,故A项正确。图表型选择题通常采用排除法。解答这类选择题,对图片、表格要“三看”:一看图表的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图表反映的问题实在,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图表的关键信息,明确内涵外延。对被选项要“三思”:一思

2、考每一个被选项是不是符合历史史实,排除不符合图片反映的史实的选项;二思考是不是符合题干要求,不符合题干要求的;三思考是不是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无关的。总之,要将教材、图表、选项三者结合起来,进行思考。4. 宋代地主利用农民之间的矛盾,用增租转佃方式试图增加地租,而农民则利用地主之间的矛盾,用转佃他人之田的方式来达到降低地租的目的。在这一斗争过程中,地租剥削自然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材料意在强调宋代A. 商品经济的繁荣B. 封建租佃制的积极作用C. 完成了土地关系的变革D. 传统经济结构发生改变【解析】材料反映了租佃关系的发展可以使“地租剥削自然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可以看出租

3、佃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故B正确;A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土地关系的变革在战国时期基本完成,故排除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没有发生变化,故排除D。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演变情况,关键信息是“用转佃他人之田的方式来达到降低地租的目的”“地租剥削自然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5. 下图为反映明代太湖地区农业生产著作便民图纂的插图,插图中竹枝词为:“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蚕要喂时桑要采,事须分管两相当。”此图可用来说明当时A. 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B. 农业经济结构得到改变C. 重农抑商政策严格实行D. 家庭经济模式仍未打破【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男女分工的蚕桑

4、生产,体现的是家庭经济模式的存在,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没体现出资本主义萌芽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农业经济结构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出重农抑商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男女分工的蚕桑生产是典型的家庭经济模式。6. 美国汉学之父卫三畏在中国总论(1848年出版)书中说:“鸦片是在最彻底的手段下被销毁了在世界史中,一个非基督教的君主宁愿销毁损害他的臣民的东西,而不愿出售它来装满自己的腰包,这是唯一的一个实例。全部事务的处理,在人类历史上也必将永远是一个最为卓越的事件。”这段描述A. 为英国发动侵略战争辩护B.

5、充分肯定了道光皇帝的禁烟决策C. 对林则徐虎门销烟大加赞赏D. 对中国禁烟运动横加指责【解析】材料中的事件是指道光皇帝的禁烟,“最”为卓越的事件等字眼足以证明材料是对道光皇帝的禁烟决策的肯定、赞美,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这段描述是对禁烟的肯定而非为英国发动侵略战争辩护,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肯定的是君主道光帝而非林则徐,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对中国禁烟运动肯定而非横加指责,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抓住关键字眼一个非基督教的“君主”宁愿销毁。7. 秘密结社是中国民间社会的组织形式之一。清朝前期,义和拳以“反清复明”为宗旨;清中期,演变为以强体健身、自卫

6、身家为宗旨的民间武术团体;清末,则将外国传教士作为斗争目标和袭击对象。义和拳的宗旨演变客观上反映了清朝时期A. 民族危机、阶级矛盾不断加剧B. 外国宗教侵略愈演愈烈的趋势C.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刻变化D. 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复杂变化【解析】义和拳的宗旨的变化是由当时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复杂变化而决定的,也在客观上反映了清朝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复杂变化,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错在不全面,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错在也不全面,不符合题意,排除;义和拳的宗旨演变不能完整反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刻变化,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8.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出靠

7、自己的力量还是不够的,还须依靠国际力量和敌国内部变化的援助,否则是不能胜利的,因此加重了中国的国际宣传和外交工作的任务。据此可知,毛泽东A. 重视舆论宣传作用B. 向世界宣传社会主义制度C. 把冷战思维用于外交D. 希望世界接受“万隆精神”【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加重了中国的国际宣传和外交工作的任务”,可知毛泽东重视舆论宣传作用,故选A。材料中宣传工作的目的是争取国际力量支持,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而且1949年新中国成立才建立社会主义制度,B错误。冷战开始于二战后,与题干无关,排除。万隆会议于1955年召开,与材料不符,D错误。材料考查论持久战。本题只要注意题干中的时间,即抗日战争时期

8、,即可排除其他选项。做选择题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时间,学生要掌握好各个历史事件的时间,即可选出正确答案。9. 下表数据的变化主要说明我国时间直接利用外资额(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额差额2011年11606005602012年11177723452013年11769022742014年119610291672015年1263118083截至2016年11月11381617-479A. 利用外资规模呈下降趋势B. 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快C. 对外开放呈现跨越式发展D. 对外贸易逆差呈增长趋势【解析】表格显示中国直接对外投资的数额明显增多,与直接利用外资的差额不断增加,说明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的步伐加快,故

9、B正确;A中与材料上升趋势相反;C中跨越式不符合题意;材料只是显示利用外资情况,并不能体现贸易差信息,故D错误。10. 伯利克里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甚至入场观看城邦组织的戏剧会演的公民也可得“观剧津贴”。他于公元前443年起到前429年连选连任首席将军,而依照当时的制度,城邦并不给十将军提供薪俸。对于材料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有利于缓和城邦内阶级矛盾B. 伯利克里无私为国家服务C. 为贫苦人民广泛参政提供了经济保证D. 有利于上层奴隶主阶层掌握政治实权11. 英国工业革命后,统治阶层中普遍流行的看法是,谁拥有财富就证明谁有能力;谁处于贫困状态,只说明他懒惰无能。贫穷

10、被看成是个人的事,国家和社会与此无关。该主张体现了A. 重商主义B. 自由主义C. 社会主义D. 凯恩斯主义【解析】材料主旨是,发财致富是个人的事,贫穷是个人的事,与国家无关,这与主张自由经营、自由贸易、自由竞争的自由主义思想相吻合,故B项正确;早期重商主义主张采取行政手段,禁止货币输出和积累货币财富;晚期重商主义主张对外贸易必须做到输出大于输入,以保持出超,材料未体现这一点,故A项错误;社会主义主张整个社会应作为整体,由社会拥有和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众利益,材料未体现,故C项错误;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材料未体现,故D项错误。12. 19331934年苏联粮

11、食产区的小麦交售价格是每公斤3294戈比,而当时每公斤面粉的零售价格是3560戈比。据此推论,当时苏联A. 抵制欧美国家农产品倾销B. 农业经营方式变革成效显著C. 实施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D. 战争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生产【解析】材料反映了苏联为了优先发展工业而让农业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抵制欧美国家农产品倾销的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当时苏联农业经营方式并未变革,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19331934年不存在战争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13. 有学者指出,从“联邦的世界”走向“世界的联邦”,理所当然,势在必行,但谁也说不好究竟会在哪年哪月实现这一愿景

12、。这表明A. 经济全球化的速度越来越快B. 联合国的建立加速一体化进程C. 世界政治格局仍在不断演进D. 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解析】“理所当然,势在必行”意在强调世界政治格局是仍在不断演进的,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而非经济全球化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联合国,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区域经济集团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封驳就是封还君主失宜的诏令而不下行,驳正臣下有误的奏章而不呈递,其中包含了对公文权力运行的审查与监督,驳正违失指对中央及地方官员的权力监察。北宋前期通进银台封驳司主管公

13、文的传递、审查、新闻发布和档案的整理留存等,是公文传递审查权和封驳权的合一,机密公文必须要经过此机构的审查才能发送,皇帝的诏命、宰相和枢密的公文都要经过此机构的审查,才能发放有关部门执行。孟宪玉宋代封驳制度权力制约的精神的当代价值材料二美国宪法设计了一个不允许任何权力分支部门掌握全部政府权力,同时又能整体而有效地推进政府工作的权力关系模式。它规定国会有权要求总统条陈政策以备审议,有权建议、批准总统对其所属行政官员的任命,有权批准总统对外缔结的条约等,从而体现了国会对总统的制约。同时,美国宪法还规定了总统对国会的制约。表现在:总统有立法发掘权,副总统兼任参议院议长,对立法机关的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14、。论权力制约原则(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封驳制度的内容和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宪法设计权力制约的理论依据和特点。(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封驳制度与美国权力制约的主要不同点。【答案】(1)内容:纠正皇帝不恰当的诏令;驳回臣下有错误的奏章;对各部门重要公文进行审查。作用:有利于制约皇权滥用;提高决策的正确性;有利于公文权力运行的程序化。(2)依据: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特点: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权力部门相对独立又互相制衡。(3)不同点:宋代权力制约实质上是对国家权力运行的监察,而美国权力制约则是中央各权力部门对国家权力的分割;宋代权力制约根本

15、上是服务于皇权统治,而美国权力制约是为了维护民主政治。【解析】(1)由材料“封驳就是封还君主失宜的诏令而不下行,驳正臣下有谋的奏章而不呈递,是公文传递审查权和封驳权的合一”,从而归纳出宋代封驳制度的内容。而既然“封还君主失宜的诏令”,可见封驳制度可以制约皇权滥用,而“驳正臣下有谋的奏章”和“传递审查权和封驳权的合一”,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决策的正确性,有利于公文权力运行的程序化。(2)结合所学,美国宪法设计权力制约的理论依据是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其特点是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权力部门相对独立又互相制衡。(3)宋代封驳制度与美国权力制约的主要不同点要从社会制度上揭示两者的本质不同和制度

16、立意。可以答为: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第二十九条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二以上者当选。第三十四条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第四十三条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第四十四条国务员铺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第四十七条国务员受参议院弹劾后,临时大总统应免其职。但得交参议院复议一次。节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国元年三月十一日公布)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政治体制设计上存在的一个问题,并简要加以说明。(要求

17、:明确写出政治体制设计上的缺陷,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参考答案为:示例一问题(缺陷):行政权对立法权缺乏约束。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赋予立法机构(参议院)以广泛权力的同时对行政权加以制约。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临时大总统有权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同意。制约行政权的同时,临时约法并没有对立法权进行相应的限制,有悖权力“制约与平衡”的理论。由此招致袁世凯等反对派的激烈反对,使临时约法难以真正贯彻实施。另外,临时约法的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中国近代追求宪政(民主政治)的艰难复杂历程。示例二问题:出现两个行政中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同时赋予总统和国务院

18、(内阁)相当的行政大权,将政治制度设计为责任内阁制是根据当时条件交出政权的急迫需要;责任内阁制带有限制袁世凯专权的强烈意图,临时约法成为维护特定党派利益的工具;因人立法,违反政体设计应符合国家民族长远利益的基本原则;各方未达成共识,临时约法最终成为废纸。临时约法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中国近代追求宪政(民主政治)的艰难复杂历程。【解析】评分要求:所提取信息(问题)明确、清晰,必须源自材料;(3分)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围绕所提取的信息;(6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3分)根据材料可以看出,问题的提取也即观点的提出比较容易,比如参议院的权力过大的问题;行政权中总统与国务院之间的关系问

19、题等。关键点在于对自己观点的论证,根据要求必须史论结合,不脱离材料。比如参议院权力问题,根据材料可以找出参院的权力表现,而行政权无法有效的监督。遭到袁世凯等的强烈反对,使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无法真正实施。有理有据是论证题的关键所在,在做这类题时应该从证据出发提出观点,并进行论证。避免观点提出但是无法找到论证依据的错误出现。并且尽量不要超出材料的范畴。16.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据统计,建国伊始,全国拥有各类知识分子仅200万人,当时有限的知识分子队伍远远不能满足各方面建设的需要。事实上,党中央已预料到中国知识分子匾乏的问题。周恩来在一次会议上说:人才缺乏,己是我们各项建设中一个最

20、困难的问题。除此之外,就其思想状况而言,他们有着程度不同的革命性。但是他们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思想以及崇美、恐美思想的影响,对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对共产党的政策等还不了解,不熟悉。针对上述情况,党对知识分子实行了“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党对绝大多数知识分子根据其实际情况安排了适当的工作,并开展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专门召开了知识分子问题会议,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体现了党对知识和知识分子的重视与尊重。这一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从整体上看,是比较正确的,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启动创造了重要的前提条件。摘编自杨乔萍建国以来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21、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建国初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改革的作用。(1)新中国建立之初经济文化建设百废待兴;国内知识分子数量极为有限,人才短缺;党中央对知识分子的重视;知识分子自身思想的局限性。(2)促进经济技术的发展、推进国家的工业化建设;有利于新中国的科技事业的发展;在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和发展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促成了文艺繁荣、学术自由的景象。(2)建国初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改革的作用主要突出积极方面的作用,例如,推动工业建设的发展、推动科技事业的发展、推动文学艺术的繁荣、也能在政治方面巩固新生的人民政

22、权等。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著名将领。十五六岁,偷偷跟随姐夫去杀贼,面对姐夫的斥责和母亲的处罚,他说:“如果我杀敌有功,就可以获得富贵。”姐夫、母亲只好任随他去。在讨伐黄祖的战役中,吕蒙一马当先,斩黄祖部将陈就之首,令黄祖弃城而逃,这一战稳固了孙吴后方。赤壁抗曹后期,甘宁在夷陵被围,向周瑜求救,周瑜手下诸将都认为无法分兵解救,吕蒙却担保以凌统暂代周瑜之职,建议周瑜解救甘宁,还提出派300人用木材阻断险道,可以获得敌人马匹。周瑜依计行事,夺取了南郡,获得全功。孙权曾就取荆州还是取徐州向吕蒙咨询,吕蒙说,虽然取荆州困难,但取荆州后,东吴从此由可能的两面

23、受敌变为主动,而即使能够占领徐州,也是易攻难守。在取荆州时,吕蒙身为主帅,有一个乡人军士在下雨时拿了百姓的一个斗笠遮雨,触犯了军令,吕蒙含泪将其斩首,从此军威大振。取下荆州后,善待关羽和其将士的家属。摘编自黄忠晶历史上真实的吕蒙(1)根据材料,指出吕蒙的性格特征。(2)根据材料,概括吕蒙对孙吴政权的贡献。(1)特征:富有主见,骁勇善战;谋略过人,眼光长远;不徇私情,躬行仁义。(2)贡献:讨伐黄祖,为东吴巩固了战略后方;四处征战,为东吴开辟了疆土;取得荆州,改变了东吴在战略上的被动地位。(1)从材料中的“偷偷跟随姐夫去杀贼,面对姐夫的斥责和母亲的处罚”但依然参军,说明他富有主见;从“在讨伐黄祖的

24、战役中,吕蒙一马当先,斩黄祖都将陈就之首”,可知他骁勇善战;从“周瑜手下诸将都认为无法分兵解救,吕蒙却担保以凌统暂代周瑜之职,建议周瑜解救甘宁,还提出来300人用木材阻断险道,可以获拜敌人马匹,周瑜依计行事,夺取了南郡,获得全功”,可得出他谋略过人,眼光长远;从材料中的“在取荆州时,吕蒙身为主帅,有一个乡人军士在下雨时拿了百姓的一个斗笠遮雨,触犯了军令,呂蒙含泪将其斩首,从此军威大振。取下荆州后,善待关羽和其将士的家属”,可得出不徇私情,躬行仁义。(2)结合材料从“讨伐黄祖、四处征战、取得荆州”三个方面分析吕蒙的贡献,得出他为东吴巩固了战略后方;为东吴开辟了疆土改变了东吴在战略上的被动地位等方面的贡献。本题考查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此类题目一般都是从教材以外选取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理解材料的能力。学生需抓住材料中的主要信息,结合材料事件发生时期的历史大背景加以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