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4 ,大小:374.48KB ,
资源ID:456302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56302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浙江省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浙江省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1、浙江省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2019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语文试题卷一、积累(16分)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任务。芒种为五月季。“芒”是指稻麦,麦子到此时为始熟,田野里开始(m) 漫着新麦的清香,水稻此时则不可种,稻田里也已一片新绿,令人心(kung) 神(y) 。此时草厚螳螂生,螳螂飞捷如马,故又称“飞马”,它是捕蝉高手,却总意识不到黄雀在后。螳螂两足如斧,故又称“斧虫”,这斧令它自以为螳臂能挡车,这实在是有些可笑。(选自微谈节气)(1)根据拼音写汉字(m) _漫 心(kung) _神(y) _(2)根据语段内容写一个与螳螂有关的成语。_(3)下列诗句内容与语段所写的节气相符

2、的一项是_A.书架斜斜设,梅花细细香B.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C.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答案】 (1). (1)弥 (2). 旷 (3). 怡 (4).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螳臂当车 (5). (3)B【解析】【详解】(1)“弥漫”指(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弥”的偏旁不要写错。“心旷神怡”意思是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怡”应该是竖心旁。(2)此题考查的是成语积累。与螳螂有关的成语有很多,如螳螂捕蝉,螳螂奋臂,螳螂拒辙,螳螂黄雀等,任选一个作答即可。(3)本题考查对节气现象的理解和把握。从文中内容可知,应该是夏季麦熟的季节,而不是秋季和冬季。故应选B。2.古诗文名句积累。(1)

3、刑天舞干戚,_。(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2)_,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3)_,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4)富贵不能淫,_,威武不能屈。(孟子)二章)(5)班级准备在教室里张贴励志标语。请参照下图,给三幅标语中的主题词各写两句连续的古诗文名句。【乐观】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奉献】_,_。(龚自珍已亥杂诗(其五))【抱负】_,_。(范仲淹岳阳楼记)【答案】 (1). (1)猛志固常在 (2). (2)溪云初起日沉阁 (3). (3)伤心秦汉经行处 (4). (4)贫贱不能移 (5). (5)沉舟侧畔千帆过 (6). 病树前头万木春 (

4、7). 落红不是无情物 (8). 化作春泥更护花 (9). 先天下之忧而忧 (10). 后天下之乐而乐【解析】【详解】“固”“初”“贱”“作”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二、阅读(61分)(一)名著阅读(10分)3.名著阅读可以采取多部联读的方法。下面是西游记镜花缘格列佛游记三部作品的阅读任务,请你完成。【任务一】探究西游记镜花缘中的“女儿国”。1. 简要概述唐僧和林之洋在“女儿国”的经历。_2. 作者写两人在“女儿国”的经历有何用意?请简要说说。_【任务二】探究孙悟空、唐敖、格列佛三个人物形象。3. 同学们在探究这三个人物形象时,有的认为他们都很机智,有的认为他们都很勇敢。你支持哪种

5、观点?请结合作品相关内容简要阐述。_【答案】3. 西游记中女儿国国王相中唐僧后准备留他为国王,自己不惜屈尊为王后,唐僧不答应,最后孙悟空用计获得通关文牒,并帮助唐僧脱身。镜花缘中女儿国国王相中林之洋后准备招他为妃,林之洋想尽办法却脱不了身,受尽折磨,最后在唐敖的帮助下才得以脱身。 4. 西游记叙述唐僧在女儿国的经历,意在突出唐僧西天取经途中不受外界诱惑的坚定意志。镜花缘叙述林之洋在女儿国的经历,描述女子所受的痛苦,意在表现女儿国的风俗习惯,揭露封建陋习。 5. 【示例1】我认为他们都很机智。孙悟空一路上与妖魔鬼怪斗智,如三借芭蕉扇这一情节中,不断与铁扇公主斗智;唐敖在女儿国,揭檄文治水智救林之

6、洋;格列佛在小人国机智地用一泡尿浇灭宫廷大火。【示例2】我认为他们都很勇敢。孙悟空大闹天宫,勇敢地与天庭对抗;唐敖在淑士国挺身而出,救出身处险境的徐承志;格列佛不畏艰险,一次次勇敢地冒险出航。【解析】3题详解】本题考查名著情节的掌握与复述。解答此题要求对名著内容十分熟悉,然后写出相关的情节,注意表述的语句简洁,情节内容完整,涉及到的人物名称要正确。西游记中唐僧在女儿国是因为女儿国国王看中了他,最后孙悟空设计使唐僧顺利脱身而离开。镜花缘中林之洋也是被女儿国国王看中,受尽折磨,最终逃脱。4题详解】本题考查情节设置用意的分析。唐僧是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作品旨在以他克服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

7、表现他意志坚定,坚持不懈的精神,所以设置女儿国的经历,也就是为了突出他不为金钱、女色所动,意志力的坚定。镜花缘主要反映的是妇女问题,它所主张的和反对的,主要有这样一些:第一,它主张男女平等。它要求女子也应自幼读书,和男子同样参加考试。它反对男子对女子的压迫,尤其是对于缠足、穿耳这些摧残人类肢体的行为,表示愤怒的抗议。所以小说写林之洋在女儿国的经历,意在突出女儿国的风俗习惯,表现女子所经受的痛苦。【5题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评价。注意题干要求评价的是“有的认为他们都很机智。有的认为他们都根勇敢”,从二者中选择其一,结合各小说中的情节内容,分析出三个人物机智或勇敢的具体表现即可。如:孙悟空很

8、机智。从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等情节可以看出来。点睛:名著阅读着重考查考生对中外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和阅读状态。因此,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二)文学作品阅读(19分)耍面程奋只天下面食数山西,山西面食数龙城,龙城面数四平路上的得月楼,得月楼的总厨姓余,单名一个“良”字,生得白净秀气,说是厨子,倒比台上那唱戏的小生还要俊上几分。更厉害的是,余师傅有一手耍面的绝活,一条拉面在他手里能耍出花儿来,真是绝了。余师傅的大徒弟叫小福子,不仅厨艺高超,耍面的功夫也是了得,得月楼的食客们都说,若是粗粗一看,小福子的耍面功夫已经和余师傅不相上下了,但若

9、仔细琢磨,却又差了那么一丁点。可到底差在哪儿呢?却又说不出。只有小福子自己知道这一丁点差在哪,这就是“柔面剂”。他曾听人说,师父有一种特殊的料剂,和面的时候,加到面粉中,和出来的面就会柔韧无比,劲道十足。这样耍起面来才能收放自如。小福子曾故意问余师傅有没有这种柔面剂,余师傅却说根本没有什么柔面剂,和面和舞面都是真功夫,功到自然成,别去想那些歪门邪道。小福子嘴上应着,心里头却一百个不相信。有一次小福子路过师父的房间时,看到师父在擦找一只白色小瓷瓶,擦好之后又小心翼翼地放进柜子里,锁好。小福子料定那只小瓷瓶里装的正是柔面剂,心想:“师父果然留着一手。这是怕自己抢他的饭碗啊。”想到这里,小福子心一横

10、:罢罢罢,看来我在这里也学不到什么了,留在得月楼将永远被师父压制。不如趁年轻,远离此地,另起炉灶。当晚,小福子就不辞而别,离开龙城,从此杳无消息。时光如电,转眼就是三年。这一天,正是掌灯时分。龙城得月楼上早已座无虚席。余师傅沐手更衣,正准备表演他的耍面绝技。这时门外走进一人,大喊一声:“且慢。”众人抬眼观瞧,不禁发出一片惊讶之声,来人正是三年前出走的小福子。原来,三年前他负气出走,在一个偏僻的小城,苦苦寻觅配制柔面剂的方法,他本就伶俐,再加上反复的试验,这柔面剂竟当真被他配制出来了。有了柔面剂,他有恃无恐,所以今天来和师父一较高下。只见小福子拱手一揖:“师父,一别经年,一向可好?”余师傅道:“

11、小福子,你到哪里去了?为何不辞而别?”小福子无话,只冷笑一声,转向大家:“各位龙城的老少爷们,今天我小福子就想干一件事,这就是和师父比试一场。”一位食客说道:“怎么个比法?”小福子说:“我和师父各耍一趟面,要是我赢了,师父就得让出得月楼总厨的位置。”一听此话,众人顿时议论纷纷,有人问:“那你要是输了呢?”小福子一笑:“我要是输了,就头顶面盆,膝跪案板,向师父赔礼道歉,并永世不再耍面。”大伙心里一惊、这小子来真的了。得月楼的老板怕事情闹大不好收场,准备过来劝劝。谁知,余师傅对着小福子一笑:“好,我答应你。”小福子说:“我要亲自和面。”说完走进后厨,少顷,推着和好的面走出来,立在大厅中央。左手抓面

12、,轻轻一抖,引来一阵惊呼,这面条在他手里竟比皮筋还柔韧。但见一条白练上下翻飞,如银蛇出洞,似飞龙在天,让人眼花缭乱。一趟面耍完,面条齐刷刷分作几段落入锅中,引得大家一阵大声喝彩。喝彩归喝彩,众人也为余师傅捏着一把汗,看样子,这小福子的功夫已经不在余师傅之下,这下余师傅有麻烦了。只见余师傅不慌不忙,走进房间拿出一个白色小瓷瓶。小福子一看,正是三年前那只小瓶,看来师父终于肯承认有柔面剂了。谁料余师傅道:“我手里的这一瓶药剂,并不是什么柔面剂,却能检验出面团中来否添加了柔面剂。”说完打开瓶盖,在小福予刚才剩下的面团上滴了两滴,奇事发生了,那面团竟然出现奇特的粉红色,小福子心下一惊,众食客也是面面相觑

13、,不明就里。余师傅这才讲出其中的故事。原来余师傅出身中医世家,从小跟着叔叔研习中医多年,谁料成年后却忽然对厨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才改行做了一名面食厨子。六年前,他无意中发现一种柔面剂,能让面条柔韧无比,但很快就发现,柔面剂虽然可以增加面条的弹性,但同时会产生一种对人体有害的毒素。为了防止别人配制出这种柔面剂来使用,余师傅苦心配制出另一种药剂,这种药剂能检验出面团里是否加入了柔面剂。这就是他手中的那个小瓷瓶里的药剂。听完余师傅的话,众人才恍然大悟,小福子也羞愧难当。这时余师得叫徒弟当众打开一袋面粉,又舀来清水,重新洗手和面。面和好后,他对小福子说:“你看到了,我这面里并没有添加柔面剂,我还是那

14、句话,无论和面还是耍面都是真功夫,不要去想什么歪门邪道。”说完拿面在手,一抖,倒赛过戏台上那青衣花旦飞舞的水袖,美得惊心,美得花枝乱颤。选自2018中国年度作品微型小说,有删改)4. 阅读小说第段,简要概括内容,并说说在文中的作用。5. 小说第段中的两个句子分别写了师徒两人的“笑”,但意味不同,请仔细揣摩。(1)小福子一笑:“我要是输了,就头顶面盆,膝跪案板,向师父赔礼道歉,并永世不再耍面。”(2)谁知,余师傅对着小福子一笑:“好,我答应你。”6. 阅读文中画线句子,比较描写“耍面”的两个场景,并简要赏析。(1)左手抓面,轻轻一抖,引来一阵惊呼,这面条在他手里竟比皮筋还柔韧。但见一条白练上下翻

15、飞,如银蛇出洞,似飞龙在天,让人眼花缭乱。(2)说完拿面在手,一抖,倒赛过戏台上那青衣花旦飞舞的水袖,美得惊心,美得花枝乱颤。7. 小说的主人公是余师傅还是小福子?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答案】4. 第段写小福子负气出走后成功配制出柔面剂,回来找师父比试耍面功夫。运用插叙手法,补充交代小福子三年前离开龙城后的经历以及回来的目的,丰富文章内容;避免平铺直叙、使情节有起伏;为下文余师傅揭穿小福子使用柔面剂这一情节作铺垫。 5. 小福子“笑”,是因为觉得自己有了柔面剂,肯定能够打败师父,取代师父的位置,内心十分得意;余师傅“笑”,是因为他知道小福子回来的真正目的,但已成竹在胸,内心非常淡定。 6.

16、 两个场景都用了传神的动词。“抓”表现小福子求胜心切,“拿”则表现余师傅自信从容。两个场景都用比喻、对比手法。把面条与皮筋对比,用“白练”“银蛇”“飞龙”作比喻,表现小福子耍面技术娴熟;与“青衣花旦的水袖”对比,用“花枝乱颤”作比喻,表现余师傅耍面技术出神入化,给人以美的享受。两个场景都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一阵惊呼”烘托小福子耍面技术的高超,“美得惊心”突出余师傅耍面技术给人以美的震撼。 7. 答案一:小说的主人公是余师傅。【示例1】因为小说主要写余师傅耍面技术高超,所以余师傅是主人公,【示例2】小说写余师傅耍面技术高超,利用与小福子比试耍面这一机会,揭穿小福子使用柔面剂的真相,塑造了一位技艺

17、精湛、为人正直的人物形象,告诉人们学技术要靠真功夫,不要走歪门邪道。所以余师傅是主人公。【示例3】余师傅是一位技艺精湛、富有正义感、坚守行业道德的厨师,他揭穿了小福子使用柔面剂的真相,教育徒弟如何学艺、做人。小说通过塑造这一人物形象,赞美了人性的美好,弘扬了社会正气。所以余师傅是主人公。答案二:小说的主人公是小福子。【示例1】因为小说主要篇幅写小福子,所以小福子是主人公。【示例2】小说通过小福子私下配制采面剂这件事,写小福子想用不正当的手段取代师傅,塑造了一个自私阴险的人物形象。所以小福子是主人公。【示例3】小说写了小福子怀疑师父、不辞而别、配制柔面剂、挑战师父等情节,塑造了一个自私阴险、忘恩

18、负义的人物形象,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告诚人们投机取巧、走歪门邪道是学不到真功夫的。所以小福子是主人公。【解析】【4题详解】此题考查的是插叙的作用。插叙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情节更加充分,起到补充主要事件、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可使文章的结构,避免呆板、拘谨,使行文起伏多变,为下文做铺垫。第段补充交代了小福子的经历,丰富了故事情节,为下文写“余师傅和小福子的比试”做铺垫。【5题详解】解答“理解和分析”此类题的方法步骤是:先弄清全文的内容;再读懂各自然段的内容,在正确理解句与句、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区别主次;最后用明确、完整、简要的语句表述。小福子的笑是得意的笑,他觉得自己的实力已经超过了师傅

19、。余师傅的笑是胸有成竹的笑,他了解小福子的用意,心里十分平静。【6题详解】此题考查场面描写的赏析。(1)“但见一条白练上下翻飞,如银蛇出洞,似飞龙在天”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小福子技艺的高超。(2)“赛过戏台上那青衣花旦飞舞的水袖,美得惊心,美得花枝乱颤”写出了余师傅的动作能够带给人视觉上的享受。点睛: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7题详解】此题考查的主人公的辨析。判断小说的主人公主要看人物在小说情节、结构、矛盾冲

20、突中是否占中心地位,是否通过其来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回答余师傅还是小福子是主人公都可以,言之有理即可。如:余师傅是主人公。余师傅耍面技术高超,为人正直,体现了“要坚守职业道德”这一主题。(三)非文学作品阅读(14分)【材料一】食品安全风险类型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中新旧风险交替,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添加剂等传统的食品安全风险仍然是主要的风险类型;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农牧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以及新的消费方式带来了新型食品安全风险。2017年我国食品抽检总体不合格率为2.4%。其中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占不合格样品的23.9%。特别是粉条粉丝、面制品

21、中铝超标问题尤其突出。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中小食品企业整体素质不高,为了延长食品保存期,强化感官特性,不顾法律法规要求,超限量、超范围地滥用食品添加剂。此外,以转基因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品类风险备受关注。2016年农业部调研发现,我国部分省份存在转基因作物非法种植现象。转基因产品的规范化管理与民众的知情权的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摘编自201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材料二】(1) 在工业和医学领域,甲醛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有机物,但在食品行业,它是非法添加物。因此,不允许将甲醛添加到食物中,只要添加就是违法。尽管有人认为甲醛在食物中的防腐效果并不好,在面条中添加甲醛没有意义,但是

22、面条等食品中检测出甲醛的案例并不少。比如,2016年陕西榆林一家面店的老板为了延长面条的保质期,从网上购买甲醛,生产面条时添加其中。警方及时将面店老板抓获,他供认不讳,最后被判刑一年并作罚款处理。除了直接添加甲醛,食物中的外来甲醛还可能来自甲醛次硫酸氢钠。甲醛次硫酸氢钠是一种化工原料,俗称“吊白块”,国家已明令禁止将其作为添加剂加入食品,但是由于它可以改善食物的口感和外观,一些不法商贩在食物生产过程中将其掺入,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摘编自科学画报2019年第3期)【材料三】消费者担心 食品安全问题调查食品安全已经越来越成为不同类型消费者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消费者担心哪些方面食品安全问题

23、?相关机构进行了一项关于食品安全的调查。消费者担心食品安全问题【材料四】(1)近年来,中小学生食物安全引发全社会高度关注。日前,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针对学校集中用餐安全问题作出部署,为保障师生的食品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的“学校集中用餐”制至少有三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首先,应确定校级以上的“学校集中用餐”责任主体,由责任主体负责制定地区餐费标准,设置非营利机构或委托有资质的餐饮企业,以属地为中心形成统一的采购、制作、运输系统,改变目前自办食堂、委托、外包、外购等状况。其次,进一步健全法规体系。对食堂面积、设施设备

24、条件、人员资质等可以在就餐过程中学习食材生长、饭菜烹调、学校餐食制作及运送、健康合理膳食等方面的知识,为健康人生打下基础;通过备餐及分餐过程中的小组分工培养合作能力;通过收拾餐具、我后打扫过程培养责任心。最重要的是,体验到与同学一起吃饭的乐趣。因此,“学校集中用餐”应纳入旨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目的、有计划的“食育”范畴,而不是只限于顾及安全与健康的“就餐”行为。(摘编自人民教育2019年第8期)8. 请给材料二和材料四各拟一个小标题。(每个标题15字以内)9.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A. 随着现代农牧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转基因产品风险已成为食品安全主要的风险类型。B.

25、 甲醛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有机物,但防腐效果并不好,因此不允许在食物中添加甲醛。C. 材料三图表显示:只有1%的人担心注水肉问题,说明注水肉不再成为食品安全问题。D. “学校集中用餐”不应只顾及安全与健康的“就餐”行为,还应顾及教育教化功能。10. 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请你结合相关内容分别提一条保障食品安全的建议。1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任务近期,媒体曝光了个别不合格的牛奶产品,引起了消费者对牛奶安全问题的担心。重阳节到了,同学们准备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由你负责到超市买几箱牛奶,老师提醒你要着一下牛奶包装盒上的标签。标签上的信息包含产品名称、产品类型、配料、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地址、食品生产许可

26、证编号、贮存条件、净含量等。购买时你应该关注牛奶包装盒标签上的哪些信息?请根据材料三图表内容简要说说。【答案】8. (1)【示例】甲醛在食物中的危害(2)【示例】完善“学校集中用餐”制 9. D 10. 根据材料一可提的建议:加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管理。加大对违法食品企业的处罚力度。尽早防范以转基因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品类食品安全风险。及早解决转基因产品的规范化管理与民众的知情权的保护问题。根据材料二可提的建议:加强对甲醛等有毒有害物质的管理。加大对不法商贩在食品。 11. 关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可以知道牛奶有没有过期变质。关注配料,可以知道牛奶有没有违规使用或滥用添加剂。关注有没有食品生产

27、许可证编号,可以知道牛奶是不是假冒食材。关注产品名称,可以知道牛奶是不是媒体曝光的问题乳制品。【解析】【8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拟写小标题的能力。小标题能吸引读者,让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在阅读过程中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并了解写作意图。从“除了直接添加甲醛,食物中的外来甲醛还可能来自甲醛次硫酸氢钠”“一些不法商贩在食物生产过程中将其掺入,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可知,材料二写的是甲醛的危害;从“学校集中用餐应纳入旨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目的、有计划的“食育”范畴”可以提炼出材料四的题目。【9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准确把握能力。从“微生物污染、农兽药

28、残留、添加剂等传统的食品安全风险仍然是主要的风险类型”可知,A项错误;B项错误,“在工业和医学领域,甲醛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有机物,但在食品行业,它是非法添加物”是不允许在食物中添加甲醛的原因;C项中 “说明注水肉不再成为食品安全问题”表述有误。故选D。【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提出建议的能力。作答时,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所提建议针对的问题是什么,所提出的建议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据此可作答。此题可以围绕“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转基因产品”“不允许添加甲醛”等角度来回答。【11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感知和理解能力。阅读材料三的图表可知,应该关注牛奶是否过期;还应该了解牛奶的主要成分

29、,看看是否使用了非法添加剂;牛奶的储存条件和产品类型也是应该关注的问题。(四)古诗阅读(4分)12.诗歌阅读卢溪别人(唐)王昌龄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南行别弟(唐)韦承庆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注释此诗为作者流放岭南与弟相别之作。这两首写离别的诗歌,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答案】南行别弟用“江水”烘托离愁别绪,以“落花”自喻,表达诗人流放岭南与弟作别时内心的悲愤、伤感、凄凉、孤寂之情。卢溪别人中把自己比作“溪水”,像溪水一样陪伴友人,劝慰友人不要悲伤,要积极乐观,表达诗人依依惜别之情。【解析】【详解】本题考

30、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还要注意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个人遭遇。卢溪别人把溪水北流说成追随友人北去,流露自己不能陪同之憾;“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即景寓情,用花落无声比喻临别时相对无语,表达了贬谪途中的失意。(五)文言文阅读(14分)(一)王荆公再罢政,以使相判金陵。筑第于南门外七里,去蒋山亦七里,平日乘一驴,从数僮游诸山寺。欲入城,则乘小舫,泛潮沟以行,盖未尝乘马与肩舆也。所居之地,四无人家。其宅仅蔽风雨,又不设垣墙,望之若逆旅之舍。有劝筑垣墙,辄不答。元丰末,荆公被疾,奏舍此宅为寺,有旨赐名报宁。既而荆公疾愈,税城中屋以居,竟不复造宅。(选自东轩笔录,有删改)注释王荆公:指王安石。使相:官职名。肩舆:轿子。(二)荆公退居金陵,蒋山学佛者俗姓吴,日供洒扫,山下田家子也。一日风堕挂壁旧乌巾,吴举之复置于壁。公适见之,谓曰:“乞汝归遗父。”数日,公问幞头安在,吴曰:“父村老,无用,货于市中,尝卖得钱三百文供父,感相公之赐也。”公叹息之。因呼一仆同吴以元价往赎,且戒苟以转售,即不须访索。果以弊恶回犹存,乃赎以归。公命取小刀自于巾脚刮磨粲然黄金也盖禁中所赐者。乃复遗吴。(选自墨庄漫录,有删改)注释乞:给:幞(f)头:古代男子用的一种头巾。弊恶:破旧。13.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