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1 ,大小:113.89KB ,
资源ID:45669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5669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习心理辅导复习提纲袖珍版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习心理辅导复习提纲袖珍版文档格式.docx

1、给刺激赋予意义P.41 3.复述:通过重复来保持信息4.编码:同长时记忆相联系 5.信息提取P.42四、元认知(反省认知)。弗雷威尔、伯克沃斯基P.42-43五、信息加工学习论的价值与局限P.432.3 建构主义学习论一、建构主义的理论假设。布洛克、皮亚杰、布鲁纳P.45二、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1.怎样理解知识P.462.如何理解学习活动3.怎样看待学习者三、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1.结构不良领域与随机通达教学。斯皮罗P.472.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P.483.情境性教学P.494.支架式教学P.50四、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1.指导式发现P.512.调查P.523.讨论P.534.合作学习P.54五、对

2、建构主义学习论的思考P.55行为主义学习论、信息加工学习论、建构主义学习论第二篇 学习心理专题辅导第3章 学习动机3.1 动机与学习动机一、动机的含义P.60二、动机的特征三、动机的相关概念1.需求与内驱力P.612.好奇3.态度与兴趣P.62四、学习动机的含义P.623.2 经典动机理论一、行为主义动机论P.63二、人本主义动机论(马斯洛)1.需求的层次P.642.基本需求与成长需求P.653.自我实现与高峰体验三、成就动机论(阿特金森:期望价值动机理论)1.期望-价值理论P.672.奥苏伯尔的成就动机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P.703.3 社会认知取向动机论一、归因理论1

3、.什么叫归因P.722.朴素行为分析3.控制点P.734.成就归因。归因的原因因素、归因的维度、归因的后效P.74二、成就目标理论1.两种动机模式P.772.目标导向P.783.目标对动机过程的影响P.794.内隐智能观。增长理论、实体理论P.81三、习得性无能理论1.社交习得性无能P.822.学业习得性无能P.833.4 学习动机激发策略一、合理运用奖赏1.赞赏一定能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吗P.852.有效奖赏的几个原则P.863.合理使用惩罚P.87二、归因训练1.归因训练的理论依据P.882.归因训练的步骤P.89三、提高自我效能感1.什么叫自我效能P.922.自我效能的来源P.93四、角色转

4、换P.96第4章 学习策略4.1 学习策略概述一、学习策略的概念界定P.101二、学习策略的形成过程P.102三、学习策略训练若干模式1.以元认知理论为基础的学习策略训练模式P.1032.以PASS理论为基础的学习策略训练模式(补救训练程序PREP)P.1043.认知与监控策略训练模式P.1054.2 认知加工策略一、复述策略1.什么叫复述策略P.1072.复述策略训练P.108二、组织策略1.什么叫组织策略P.1092.组织策略的训练P.110三、精制策略1.什么叫精制策略P.1122.精制策略训练4.3 学习管理策略一、学习计划与时间管理P.115二、预习与复习P.117三、听课与记笔记P

5、.1194.4 自我调控策略一、自我调控的含义P.123二、齐默尔曼自我调节学习1.自我调节学习循环模式P.1232.自我调节策略训练的支持条件P.125三、策略评估矩阵P.125四、出声思维法P.126五、学科自我调控实例P.127第5章 问题解决与学科学习5.1 问题解决概述一、什么叫问题解决1.什么叫问题2.问题解决的概念界定P.1333.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P.134二、问题解决策略1.手段-目的分析(河内塔问题)P.1342.反推法P.1383.简化计划法P.139三、专家与新手的差异5.2 阅读问题解决的策略阅读的概念界定P.142二、译码P.1431.两种译码模式P.1432.译码

6、的自动化P.1443.阅读速度P.146三、阅读理解1.什么叫阅读理解P.1462.原有知识背景P.1473.重要信息与不重要信息P.1484.理解监控P.149四、阅读技能训练 1.SQ3RP.1512.REAP阅读法P.1523.DRTA阅读法P.1524.五步自学阅读法P.1535.阅读流程图P.1545.3 数学问题解决策略一、数学问题解决的四项技能P.154二、问题转译1.理解关系语句P.1562.事实知识的使用P.1563.问题转译训练P.157三、问题整合P.157四、解题计划及监控P.159五、解题的执行P.163六、问题解决教学P.1645.4 理科问题解决策略一、学生原有错

7、误观念P.1661.运动即力2.地球是平的还是圆的3.其它的错误观念P.1684.解决错误观念的教学策略二、科学推理1.归纳与演绎推理P.1692.比例推理的研究P.170三、理科学习中的专家与新手P.1731.专家与新手在知识结构上的差异P.1732.专家与新手在解题策略上的差异P.1743.帮助新手成为专家P.176第6章 学习困难学生特点与类型6.1 学习困难学生的界定一、学习障碍的界定P.1801.柯克的定义P.1812.哈密的定义3.障碍者教育法案的定义P.1824.对学习障碍定义的几点说明P.182二、学业不良的界定P.183三、差生的界定P.1856.2 学习困难学生特点分析一、

8、认知加工特点P.1871.工作记忆能力不足2.长时记忆编码困难P.1893.认知加工机制:基于PASS模型的讨论P.1904.元认知技能缺乏P.192二、学习动机特点P.193四、学习困难学生行为特点P.1961.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P.1962.不良学习习惯P.1973.课堂纪律问题P.1974.社会适应问题P.1986.3 学习困难学生类型分析一、分类的意义P.199二、类型研究概述1.经验描述P.2012.理论推断P.2023.多元统计分析P.204三、Q聚类分析P.205第7章 学习困难学生诊断与干预7.1 学习困难学生鉴别与诊断一、诊断的含义和意义1.诊断的含义P.2102.诊断的意义

9、 P.211二、鉴别1.学习障儿童的鉴别P.2122.学业困难学生的鉴别P.213三、诊断对象的材料收集1.收集内容P.2152.收集方法P.216四、诊断的一般方法P.219五、诊断的具体方法1.课堂行为分析P.2212.作业错误分析P.2223.能力诊断P.2234.行为问题诊断P.2245.教育会诊P.2257.2 学习困难学生一般干预策略一、学习困难学生干预概略P.226二、行为干预1.学习退避行为辅导P.2272.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辅导P.2293.攻击性行为辅导P.231三、基于PASS理论的阅读促进方案7.3 语文学习困难辅导1.阅读困难辅导2.阅读困难的表现特征P.2363.阅读

10、困难的辅导策略P.238二、书面语言困难辅导P.2391.书写困难特征与辅导P.2402.写作困难特点与辅导P.2427.4 数学学习困难辅导一、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特征与类型1.算术障碍与运算障碍P.2442.数学学习困难的分类P.245二、数学学习困难的诊断P.2471.数学学习困难成因分析P.2472.数学学习困难的诊断P.247三、数学学习困难学生辅导的一般策略P.2481.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一般策略P.2482.大小与长短数学学习障碍的辅导P.2493.一一对应数学学习障碍的辅导P.2504.数学语言障碍的辅导P.2505.问题解决困难的辅导P.251第三篇 环境、脑科学与学习第8章

11、课堂坏境理论简述8.1 课堂环境理论简述一、课堂环境的概念P.258二、学生中心取向的课堂环境:课堂目标结构论1.目标结构理论的由来P.2602.课堂结构与动机过程P.2613.自主定向的课堂结构P.264三、教师主导取向的课堂环境P.2678.2 课堂环境的优化一、满足学生成长与学习的需要1.孩子有自己的世界P.2702.顺应儿童的天性P.2713.心智健康成长:儿童幸福的原点P.272二、有序的课堂规则P.273三、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P.2741.和谐的师生关系P.2742.良性的师生互动P.275四、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1.教学时间分配P.2792.教学活动组织化P.2813.师生语言沟通

12、P.2814.反馈的有效运用P.2825.课堂活动指导与反馈P.2838.3 课堂行为问题干预一、课堂不当行为处理P.285二、课堂行为问题干预P.288第9章 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变革9.1 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方式变革一、信息化教育发展进程P.295二、信息化教育对于学习观的影响P.2981.技术手段层面P.2982.制度行为层面3.理念意识层面三、信息化环境下学习论的新取向:联通主义P.2999.2 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模式一、问题化学习模式P.3011.基于问题的学习设计(PBL)P.3022.4MAT设计模式P.3033.乔纳森问题解决模式P.304二、网络探究学习模式P.305三、协同学

13、习模式构想P.3101.协同学习系统元模型P.3112.协同学习的多场作用空间P.3119.3 信息化环境学习模式探索的实践一、协同式阅读教学P.3131.师生共同确立阅读学习的共同愿景P.3142.建立不同层次、规模的学习共同体3.学习共同体内的阅读活动4.小组间的交流汇报P.3155.针对阅读内容的演化式讲演与写作训练二、基于网络的学科拓展学习P.3161.基于网络的科学探究2.基于网络的拓展阅读P.319第10章 心智、脑与学习10.1 内隐记忆与学习一、内隐记忆的概念P.3241.内隐记忆现象的缘起2.内隐记忆的界定P.3253.与内隐记忆相关的概念P.3264.内隐记忆的实验证据P.

14、3275.内隐记忆的特点P.330二、内隐记忆的理论解释1.多重记忆系统论P.3322.加工论P.333三、日常生活的内隐记忆四、内隐记忆在学科学习中的运用P.3351.语文学习2.外语学习P.3373.数学学习P.33810.2 大脑与学习一、大脑的复杂性P.340二、大脑的可塑性与终身学习P.340三、大脑敏感期与学习P.341四、情绪的神经机制与学习P.342五、消除“神经神话”1.03岁决定孩子未来的一切吗P.3442.人类学习有关健期吗P.3453.我们只用了大脑的10%P.3464.关于左脑与右脑10.3 教育神经科学:跨学科的学习科学领域一、教育神经科学的诞生P.349二、语言、

15、读写能力与脑P.3511.语言学习2.读写能力3.发展性阅读障碍P.354三、 数学能力和脑P.3531.婴儿的计算P.3532.脑的数学能力P.3543.数学学习障碍P.354四、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P.3551.目的与对象P.3552.运用影响大脑的产品存在的风险P.3553.教育中的“过度科学”的危险性P.3564.认识局限性P.356学习心理辅导名词解释1、学习是因经验而使行为或行为潜能产生持久变化的过程。学习的定义有三个要点:第一,学习的变化可以是外显的行为,也可以是内隐的心理过程。第二,学习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第三,学习产生于经验,而不是来自成熟。2、所谓学习心理辅导(简称学习辅导)

16、是指教师运用学习心理学及其相关理论,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包括认知、动机、情绪、行为等方面)进行辅导。学校心理辅导的四大主题是: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和职业辅导。3、无条件刺激是指在未经学习的反应动作中,引起反应的因素。在巴氏实验中,肉粉引发狗分泌唾液,其中的肉粉即为无条件刺激。4、无条件反应是指非经学习而来的行为,即由无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如肉粉引起狗分泌唾液,其中分泌唾液,就是无条件反应。5、条件刺激指在学习过程中,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狗学会听到铃声即分泌唾液,其中铃声即为条件刺激。6、条件反应即在学习的过程中,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狗学会听到铃声即分泌唾液,分泌唾液即

17、为条件反应。7、行为矫正是系统地运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改变或消除不良行为,以建立新的适应行为。行为矫正的主要方法:正强化法(即在一种行为之后,继之以个体满意的刺激来增加这种行为的发生,建立符合要求的行为)、负强化法(是指个体一旦出现良好行为时,立即给他减少或消除原有的厌恶刺激,以提高良好行为的出现率)、消退法(即用漠视、不理睬等方法来减少和消除个体不良行为)、代币制(即当个体的目标行为出现时,给予一种“标记”或货币,去换取种种优待,作为强化目标行为的强化物,以改进个体行为。)8、情景记忆是对个人在一定时间发生的事件的记忆。语义记忆是语言运用所必需的记忆,即人所具有的知识的有组织的贮存。表象系统

18、以表象代码来贮存关于具体的客体和事件的信息。言语系统以言语代码来贮存言语信息9、陈述性知识是指个体能叙述实际情形的知识,系一种“知其所然|”的知识,包括对自己学习能力工作目标等的了解与信念。程序性知识是指个体能按实际状况的需要运用策略,以解决问题的知识,系一种“行其所宜”的知识,包括执行不同的信息。10、交互作用概念:班杜拉认为,个体的行为既不是单由内部因素驱动,也不单由外部刺激控制,而是个人行为,个人认知和其他内部因素、环境三者之间交互作用所决定的。观察学习的概念:指学习者通过观察榜样在一定情境中的行为及其结果,而无须直接强化所进行的学习。11、自我调节即按照自我强化的方式,驱使并规范自己去

19、做应该做的事,或避免自己认为不应该做的事。它有三个阶段: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反应。12、动机:是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能为个体行动提供能量与方向。13、学习动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导致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14、归因: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动结果的原因知觉或推断15、控制点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与环境之间相对关系的看法。16、角色转换是针对学习困难学生或其他行为问题学生的内部动机激发策略。17、“学习策略是引导成功地执行学习任务的认知计划”,它包括选择和组织信息,复述学习材料,提取记忆中的信息,增进理解材料的意义。策略还包括激发与维持

20、积极的学习心向,如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提高自我功效感,合理的学习价值观,以及培养积极的学习期望和态度。18、基本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对学习材料从认知加工的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组织策略和精细加工策略。19、复述策略是指在学习者的有意控制下,主动地以语言的方式,出声或不出声地重复先前学过的材料,以帮助记忆。20、组织策略是对学习材料进行一定归类、组合,以便于学习、理解的一种基本学习策略。21、精细策略是指学习者利用表象、意义联系或人为联想等方法对学习材料精心加工,以增加理解与记忆。22、支持性学习策略系指学生对学习活动的组织安排,具体方法的运用等,又称为外部学习方法。23、预习是一种按照学习计划预先

21、自学教材的学习活动,属学习新知识的准备阶段。24、复习是学习新知识的巩固阶段,它可以使学生温故知新,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做到系统连贯、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从时间上可以分为课后复习、阶段复习和总复习。从方式上可以分为阅读教材、整理笔记、做习题等。25、听课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的重要形式,也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重要途径。提高听课效率须做到:(1)做好听课前的准备工作 (2)多思多问 (3)有张有弛 26、自我调控,在心理学辞典里有多种解释:(1)皮亚杰的术语,指有机体能改变自身的潜在能量的规律;(2)班杜拉的术语,指个人调整其自身行为的过程;(3)个体按内部标准而不用别人控制或环境约束的

22、内部控制活动;(4)有机体调整自身运动以维持内部稳定状态的机能。我们认为,自我调控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如何有意识地、系统地监测、评估、调节自己的思维、感知、情绪、动机与行为,以达到其目标的心理活动。27、所谓规程化即是将活动的基本技能(如解题技能、阅读技能、记忆技能等),分解成若干有条理的小步骤,在其适宜的范围里,作为固定程序,要求活动主体按此进行活动,并经过反复练习使之自动化。28、问题解决是指一种受目标指引的认知性操作序列活动。问题应包含三种成分,给题:一组已知的关于问题条件的描述,即问题的起始状态。目标:关于构成问题结论的描述,即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障碍:即通过一不定期的思

23、维活动才能找到答案,达到目标状态。29、阅读概念意义:科威尔认为阅读有四层含义对词解码,并决定这些词在特殊句子 中的意义。将个别词的意义联合起来,以完全了解句子。了解段落和段落所隐含的主旨。评价各种观念,包括逻辑证明、真实性和价值判断等。近年来对阅读又有进一步的界定,有些学者提出阅读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阅读技能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包括知觉、认知和语言加工。阅读是阅读者在多种水平获得信息的感官上的相互作用,而不是从基本译码到理解的连续过程。人的信息加工系统限制了对课文加工的能力,当低水平加工达到自动化,会转向更高水平的功能。阅读是一种策略,包括建立目标,选择策略,监控过程,简言之,它是一种元认知活

24、动。30、所谓解码是指阅读者译解印刷符号的过程。解码有两种方法,全词法和语音法。31、阅读理解是指为了一个特殊目的使用信息和知晓印刷符号意义的过程。成功的理解需要理解概念,基本技能自动化水平和有效使用策略。32、学习障碍是指这样一个异质群体,这些人在获取和利用聆听、说话、阅读、书写、推理和数学能力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困难,这些异常起因于个人的内在因素,一般认为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33、学习困难学生诊断是指通过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具体表现和有关背景资格的分析与综合,判断其学习困难的特征、性质和原因。准确诊断的三项条件为:详尽的资料,可靠的测验工具,诊断者的鉴别和判断能力。34、教师效能是指教学过程

25、中,教师所表现的一切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行为。教师效能的评估主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标准,若教师的行为能使学生成绩提高,就表明具有教师效能。35、课堂环境,有的称之谓课堂心理环境,即指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的班集体中的心理气氛,这种气氛对学生所学的东西产生潜在的影响;也有的称之为课堂学习环境,是指课堂中的人际关系与人际互动。36、教师期望是师生互动中,对学生学习影响较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是课堂中师生互动的重要内容,教师应该尽量克服标签效应和思维定势,对每一个学生建立恰当的期望,以激励学生学习。37、什么叫内隐记忆从现象上看,内隐记忆是被试者在操作某任务时,不经有意识地回忆,而存贮在大脑中的信息却会再操作中自动

26、起作用的现象。从研究模式上看,内隐记忆是启动效应的一种。从测量上看,内隐记忆是另一种记忆任务,这类任务不要求被试者有意识地去回忆所学习的内容,而要求被试者去完成某项操作,在被试者的操作中反映出其多学内容的作用。在心理学研究理论上看,研究者在对记忆的实验性分离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后,提出多重记忆说的理论假设,推测记忆系统可划分为内隐记忆和外线记忆这两个在机能上相对独立的记忆系统。学习心理辅导练习题(一)一、名词解释1、代币制即当个体的目标行为出现时,给予一种标记或代币,去换取种种优待,作为强化目标的强化物,以改进个体行为。一般来说,只要可以积累起来交换的东西可以作为代币。2塑料片、小红花等。2、同化

27、与顺应-皮亚杰的认知建构理论指出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其认知结构不断建构的过程。认知结构的组成单元为图式,皮亚杰称“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与组织”当个体面临刺激情境或问题情境时,就会将新事物与原有图式核对,并企图将遇到的新经验,纳入其原有经验的框架之内,这就是同化。如果原有图式不能吸收、同化新经验,就会造成认知结构的失衡,为了保持平衡,个体就必须改变或扩大原有图式,产生新图式,以适应新情境,这就是顺应。3、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是奥苏伯尔的一个重要概念。先行组织者是从“组织者”一词演化而来,它是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的一种教学策略,是引用适当相关的和包摄性较广的、最清晰和最稳定的引

28、导性材料,这种引导性材料就是所谓的组织者。由于这些组织者通常是在呈现教学内容之前介绍的,目的在于用它们来帮助确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称为先行组织者。4、产生式系统-产生式系统是一连串的“条件-作用”网络,它以如果-那么方式陈述。“如果”是指一个目标或预期,“那么”是指一个动作。例如:如果一辆汽车在第一档运行,而行车速度超过每小时10公里;那么汽车的把干应拉至第二档。产生式系统在问题解决中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将学习目标一系列子目标,通过完成子目标,逐步逼近总目标。5、学习动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导致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6、归因-是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动结果的原因知觉或推断。人是理性动物,具有强烈的理解环境和自身的需要。如对于某些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