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116.97KB ,
资源ID:457607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57607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武汉市闽南区尾矿棚户区搬迁改造项目建设征占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复工程作业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武汉市闽南区尾矿棚户区搬迁改造项目建设征占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复工程作业设计.docx

1、武汉市闽南区尾矿棚户区搬迁改造项目建设征占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复工程作业设计武汉市闽南区尾矿棚户区搬迁改造项目建设征占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复工程作业设计项目名称:武汉市闽南区尾矿棚户区搬迁改造项目建设征占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复工程作业设计设计单位:武汉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项目设计证书等级:甲级编号68号项目编号: 武林资2007-65项目负责人:孙悟空(高级工程师)勘察设计人员:猪八戒(工程师)沙和尚(工程师) 东海龙王(助理工程师)目 录第1章 总论5 1.1 项目提要51.2 设计依据6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第2章 基本情况7 2.1 自然概况7 2.2 社会经济概况7 2.3 征占用林地概况8第

2、3章 建设范围与原则9 3.1 建设范围9 3.2 地块调查9 3.3 建设原则9第4章 营造林技术设计10 4.1 树种选择10 4.2 造林模式与技术设计10第5章 种 苗135.1 种苗需求量测算135.2 种苗供应135.3 种苗质量要求13第6章 工程量与用工量测算15 6.1 工程量15 6.2 用工量测算15第7章 投资预算与效益评价16 7.1 投资预算依据16 7.2 投资标准16 7.3 投资预算17 7.4 效益评价17第1章 总 论1.1 项目提要1.1.1 项目名称:武汉市闽南区尾矿棚户区搬迁改造项目建设征占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复作业设计1.1.2 建设单位:武汉市高新区

3、聚龙潭管理处1.1.3 项目负责人:1.1.4 项目主管单位:武汉市高新区聚龙潭管理处1.1.5 项目性质:新建1.1.6 建设范围:武汉市闽南区尾矿棚户区项目建设位于武汉市高新区境内,征占用林地总面积3.012公顷。项目建设征占地范围内没有可用于恢复森林植被的土地面积,所以在高新区聚龙潭管理处第六大道两侧各种植20米宽绿化带,进行异地恢复7.2公顷(108亩)。1.1.7 建设内容:征占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复包括整地、树种选择、栽植、浇水、补植、幼林抚育、病虫害防治、管护等内容。1.1.8 建设规模:武汉市闽南区尾矿棚户区项目建设占地总面积240公顷,其中征占用林地面积3.012公顷。本次森林植

4、被恢复工程作业设计面积7.2公顷。1.1.9项目投资:该建设项目森林植被恢复工程总投资255164.8元,其中:造林工程直接投资232814.6元,其它工程投资22350.2元。1.2 设计依据-国家林业局发营造林工程建设项目文件组成及深度要求-国家和黑吉辽省有关造林、林木种子技术规程-其它有关林业技术指标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建设主要技术指标详见表1-1主 要 技 术 经 济 指 标 表表1-1序 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工程占地总面积公顷2402征占用林地面积公顷3.0123森林植被恢复面积公顷7.24森林植被恢复用工量其中:武汉市工日工日7677675森林植被恢复用种苗量新疆杨油松火炬

5、树垂柳连翘丁香榆叶梅桧柏球紫叶小檗矮牵牛株65568281656110469069069069013835356森林植被恢复工程总投资按性质分:工程直接费用其它工程投资元255164.8232814.622350.2第2章 基本情况2.1 自然概况2.1.1 地理位置 项目区位于武汉市高新区聚龙潭管理处。该区域东至聚龙潭新区中央大道(与通天河相连),南临流沙河,西至银广铁路,北靠京广公路,占地总面积119万平方米。 2.1.2 地形与气候项目区地形平坦,微向南倾,海拨高度1000米左右,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干旱少雨,多风沙,日照时间长,无霜期短,夏热冬寒,温差变化大。季节变化比较明显,年平

6、均气温6.6,年降水量为321mm,7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66%,年均蒸发量2273.8mm。全年多风,平均风速3.2米/秒,最大风速23.3米/秒,多集中于4-6月份。2.1.3土壤与植被项目区土壤主要是沙壤土,立地条件均优良,质地适中,肥力较高,地势平坦。植被相对较单一,乔木树种有杨树、果树和一小部分柳树。草本有针茅、蒿类、白草等,盖度在15%-25%之间。2.2 社会经济概况武汉市光电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2589年,8545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是黑吉辽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高新区规划面积9.56平方公里,目前有注册企业界1300多家,主要集中于光电、新材料、机电一体化

7、、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其中有上市公司投资企业18家,三资企业43家,光电企业57家。经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141家,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50%左右,占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90%以上,主要集中于光电、IT、生物制药和装备制造等产业。全区5869年末总人口为8人,全社会就业人员166人。52223年GDP52.2181万元,第一产业0.471万元,第二产业37.5009万元,第三产业14.2462万元,是武汉市经济实力相对较强的地区。2.3 征占林地概况该项目建设占地总面积240公顷,占用林地面积3.012公顷,林地、林木权属均为国有,地类为有林地。树种为杨树、柳树和

8、松树,平均年龄8年,林分起源为人工,郁闭度0.40.5。第3章 建设范围与原则3.1 建设范围武汉市闽南区尾矿棚户区项目建设位于武汉市高新区境内,征占用林地总面积3.012公顷。项目建设征占地范围内没有可用于恢复森林植被的土地面积,所以在高新区聚龙潭管理处第六大道两侧各种植20米宽绿化带,进行异地恢复7.2公顷(108亩)。3.2 地块调查 利用GPS卫星定位仪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地调查,落实森林植被恢复范围、地块位置、地块面积、适宜造林树种、适宜造林方式、适宜整地方式等内容。经调查统计,该项目森林植被恢复工程量7.2公顷。3.3 设计原则-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与绿化美

9、化环境相结合原则。-注重实效,保证森林植被恢复数量不少于征占用林地面积的原则。-应用实用科技手段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原则。-与道路主体工程统一衔接的原则第4章 造林技术设计4.1 树种选择按恢复的立地条件和适地适树的原则,该项目建设森林植被恢复工程选择新疆杨、油松、火炬树、垂柳、连翘、紫丁香、榆叶梅、桧柏、紫叶小檗、矮牵牛。4.2 造林模式与技术设计4.2.1 树种配置及苗木规格造林位置为高新 区聚龙潭管理处第六大道两侧各种植20米宽绿化带。树种配置从外到内为1行新疆杨,2行油松,2行火炬树,火炬树中间为弧形连翘、紫丁香、榆叶梅、桧柏球、紫叶小檗球、矮牵牛,1行垂柳、等混交林。为了确保成活,造林均

10、采用级苗木,标准为新疆杨4根3干、油松10年实生苗、火炬树6年实生苗、垂柳7年扦插苗、连翘3年实生苗、紫丁香3年实生苗(5枝)、榆叶梅3年实生苗、桧柏5年实生苗(3-5株)、紫叶小檗4年实生苗(3-5株)、矮牵牛1年生。4.2.2整地 (1)整地时间:造林前一年雨季或当年造林前整地。 (2)整地方式:穴状整地,品字型配置。 (3)整地规格:长宽深为808080厘米。4.2.3造林 (1)造林时间:2008年春季栽植。 (2)造林方式:人工植苗。 (3)造林密度:新疆杨1行,距5米;油松2行,行距4米,株距5米;火炬树2行,行距4米,株距4米;垂柳1行,株距6米,具体配置见附图。(4)植苗要求:

11、苗木放于穴中央,不窝根,分层覆土踏实,沿穴外边修筑浇水埂。4.2.4 补植 杂交杨造林第2年春季用同龄苗木补植,补植方式为人工植苗。4.2.5 幼林抚育 抚育次数为3年5次,第1年抚育2次,第2年抚育2次,第3年抚育1次。抚育时间为第1年和第2年分别在6月上旬和8月上旬进行,第3年在8月上旬进行。抚育内容为扩穴、松土、除草、培根、扶苗、剪枝、平茬,除净穴内杂草、松土深度适宜、不损伤苗木根系。4.2.6 抗旱措施 使用保水剂。植苗时配合人工浇水抗旱。幼林稳定生长前浇水不少于10次。植苗时浇透底水,以后每年根据旱情与幼林抚育相结合适时浇水。植苗前及造林初期,适当剪除侧枝有利于提高抗旱能力。4.2.

12、7 保护管理 (1)人工看护:防止人、畜破坏,以委托或承包方式确定护林人员人工看护。()病虫害防治:严把苗木检疫关,禁止使用有病虫害感染的苗木造林,对林木进行病虫害监测,发现病虫害采取综合措施防治。第5章 种 苗5.1 种苗需求量测算 根据各树种造林密度,并考虑补植、后备和损耗用苗(按15%计算),经测算武汉市建设森林植被恢复工程共需杨树苗木6556株,其中:新疆杨828株、油松1656株、火炬树1104株、垂柳690株、连翘690丛、紫丁香690丛、榆叶梅690丛、桧柏球138丛、紫叶小檗35丛、矮牵牛35丛。5.2 苗木供应 工程建设所需苗木,可就近在武汉市林业局、乡镇林业工作站苗圃择优采

13、购,以免长途运输造成苗木质量下降。5.3 苗木质量要求采用级苗木造林,苗木标准为1年生实生苗。具体执行国家标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保证苗木质量,除严格执行以上标准外,还需注意以下几个影响苗木质量的重要环节。 (1)起苗:起苗严禁在大风天气和日照强烈时进行。起苗后按规定及时进行分级、打捆和假植。(2)运输:苗木装车后及时洒水保湿并覆盖,防止苗木运输途中风干、脱水。(3)假植:苗木运到造林现场后,待用苗应及时假植,苗根要培严培实,浇透水,盖好覆盖物。(4)造林:用苗木桶提苗,桶内适量装水。造一株取一株,不应全部散开以防苗木风干、脱水,影响成活。第6章 工程量与用工量

14、测算6.1 工程量 该项目建设森林植被恢复工程量7.2公顷(108亩)。6.2 用工量测算根据该项目建设地区的林业生产劳动定额和造林方式、造林密度、整地规格确定用工指标,包括整地、栽植、补植、幼林抚育、浇水等各工序的用工。整地、造林、抚育、管护方面共需767个工日,其中,整地540个工日,造林108个工日,抚育108个工日,管护11个工日。详见下表。工程量与用工量表项目合计工日工程量(亩)工效(亩/工日)合计767108整地5401080.2亩/工日栽植1081081亩/工日抚育1081081亩/工日管护1110810亩/工日第7章 投资预算与效益评价7.1 投资预算依据-有关造林工程投资标准

15、。 -该项目实施地区苗木价格、材料费和劳动力价格。7.2 投资标准7.2.1 投资构成 (1)工程直接投资项目:整地费、苗木费、植苗费、补植费、浇水费、幼林抚育费、病虫害防治费、看护费、苗木检疫费等。 (2)其它投资项目:勘察设计费、工程管理费、不可预见费。7.2.2 投资标准 (1)工程直接投资标准:整地费6.0元/坑,新疆杨15元/株、油松40元/株、火炬树35元/株、垂柳20元/株、连翘10元/丛、紫丁香10元/丛、榆叶梅10元/丛、桧柏球20元/丛、紫叶小檗20元/丛、矮牵牛2元/丛,植苗费0.5元/穴,补植费按造林密度和补植率15%计算,浇水3元/穴(3年10次),幼林抚育1.0元/

16、穴(3年5次),病虫害防治费20.0元/亩,看护费5.0元/亩(第一年),苗木检疫费按苗木费的2%计算。(2)其它投资标准:勘察设计费按工程直接投资的3.6%计算,工程管理费按工程直接投资的2%计算,不可预见费按工程直接投资的4%计算。7.3 总投资按上述投资标准及造林密度、整地规格测算,投资如下:7.4 效益评价7.4.1 生态效益 武汉市闽南区尾矿棚户区项目建设占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复造林面积7.2公顷。该工程的实施与完成,将使项目建设破坏的林地得到完全恢复,林地质量明显改善,树种结构更加合理,生态效益明显加强。7.4.2 社会效益森林植被恢复工程建设,将形成新的林木景观,发挥绿化美化环境的作

17、用。项目的实施,将保证森林资源总量不减少。7.4.3 经济效益营造的林木成熟更新采伐时,将产生一定的直接经济效益。在林木成熟更新前,项目区附近的农耕地得到一定保护,对降低风速、保持水土具有长期的间接经济效益。高新区聚龙潭管理处第六大道两侧各种植20米宽绿化带,美化环境。恢复地块GPS坐标1、0408777 44932102、0408755 44932143、0408914 44950454、0408949 4495053造林施工模式图一、 位置:高新区聚龙潭管理处第六大道两侧二、 树种配置小班号树种配置方式株距(米)行距(米)混交比例(%)苗木规格需苗量苗龄种类株/公顷1新疆杨品字形54根3干

18、扦插苗油松5410年实生苗火炬树446年实生苗垂柳67年扦插苗连翘3年实生苗紫丁香3年实生苗榆叶梅3年实生苗桧柏球6年实生苗紫叶小檗5年实生苗矮牵牛1年实生苗三、 主要造林技术措施1、整 地:造林前整地,采用穴状整地,规格为长宽深808080厘米,品字型配置。2、栽 植:春季栽植,人工植苗。要求苗木直立于中央,不窝根,分层覆土踏实,沿穴个边修筑浇水埂。3、幼树抚育:抚育次数为3年5次。即2、2、1型。第一年和第二年分别在6月上旬和8月上旬抚育,第三年在8月上旬抚育。抚育内容为松土、扩穴、除草、培根、扶苗,要求除净穴内杂草,松土深度适宜,不损伤苗木根系。4、补 植:造林第二年用同龄苗木补植,补植

19、方式为人工植苗。5、抗旱措施:使用保水剂,配合人工浇水抗旱,3年10次浇水抗旱。6、保护管理:(1)看护方式:人工看护,防止人畜破坏。(2)病虫害防治:把住苗木检疫关,禁止使用有病虫害感染的苗木,对林木进行病虫害监测,发现病虫害采取综合措施防治。整地图式: 50cm 50cm造林模式图:目 录第一章 总 论 1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2项目单位概况 11.3编制依据和研究内容 31.4项目概况 4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72.1项目提出的背景 7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9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1第三章 市场分析 143.1市场分析 143.2设计规模方案 18第四章 生产

20、工艺 184.1产品方案与质量标准 184.2生产工艺流程 19第五章 项目区概况与建设条件 235.1地点与地理位置 235.2建设条件 23第六章 总平面布置及运输 256.1总平面布置 256.2运输 27第七章 项目建设方案 287.1工程方案 287.2设备方案 317.3材料、辅助材料及燃料的供应 32第八章 公用工程设施方案 338.1供电 338.2给排水 358.4采暖 378.5机、电、仪修 37第九章 节约与合理利用能源 379.1编制依据及原则 389.2项目使用能源的合理性分析 389.2能耗指标及分析 39第十章 环境保护 4110.1项目区环境现状及设计依据 41

21、10.2环境保护措施 42第十一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4311.1劳动安全与卫生 4311.2消防 46第十二章 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4712.1组织机构 4712.2劳动定员 4812.3人员培训 4912.4劳动保险 50第十三章 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5013.1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5013.2项目的实施计划表 51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214.1投资估算 5214.2资金筹措 57第十五章 财务、经济评价 5715.1财务评价内容及编制依据 5715.2财务评价 58第十六章 社会效益分析 6216.1项目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摆脱贫困 6216.2项目的实施可促使当地农民转变

22、生产经营方式,有利于推动农业科技的推广和进步 6316.3项目的实施有助于促进上下游产业的发展 63第十七章 结论与建议 6417.1结论 6417.2建议 65目 录第一章 总 论 11.1 项目背景 11.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2 承办单位 11.1.3 项目建设地点 11.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11.2 报告编制依据和研究范围 11.2.1 报告编制依据 11.2.2 研究范围 21.3 承办单位概况 21.4 项目提出背景及必要性 31.4.1 项目提出的背景 31.4.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1.5 项目概况 51.5.1 建设地点 51.5.2 建设规模与产

23、品方案 51.5.3 项目投资与效益概况 5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6第二章 市场分析及预测 82.1 绿色农产品市场分析及预测 82.1.1 生产现状 82.1.2 市场前景分析 92.2 花卉市场分析及预测 112.2.1产品市场现状 112.2.2市场需求预测 122.2.3产品目标市场分析 132.3 中药材产品市场分析及预测 132.3.1 产品简介 132.3.2 产品分布现状分析 152.3.3 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162.3.4 市场需求预测 17第三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203.1 项目的方向和目标 203.2 建设规模 203.3 产品方案 213.3.1 优质高产粮食作物

24、种植基地 213.3.2 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 213.3.3 中药材种植基地 213.3.4 花卉种植基地 21第四章 建设场址及建设条件 224.1 建设场址现状 224.1.1建设场址现状 224.1.2厂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224.2 建设条件 224.2.1 气象条件 224.2.2 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 234.2.4 交通运输条件 234.2.5 水源及给排水条件 244.2.6 电力供应条件 244.2.7 通讯条件 244.3 其他有利条件 244.3.1 农产品资源丰富 244.3.2 劳动力资源充沛 254.3.3 区位优势明显 25第五章 种植基地建设方案 265.1

25、概述 265.1.1种植基地运营模式 265.1.2 种植基地生产执行标准 265.2 3000亩优质高产粮食作物种植基地建设方案 285.2.1 品种选择 285.2.2 耕作技术 285.2.3 种植基地建设内容和产量预期 335.3 2000亩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建设方案 345.3.1概述 345.3.2 无公害蔬菜质量标准 345.3.3蔬菜栽培与田间管理 355.3.4 种植基地建设内容和产量预期 375.4 2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方案 385.4.1 概述 385.4.2 GAP基地建设要求 385.4.3选择优良品种 395.4.4金银花栽培与田间管理 395.4.5 种植

26、基地建设内容和产量预期 435.5 2000亩花卉种植基地建设方案 445.5.1 概述 445.5.2技术方案 455.5.3 种植基地建设内容和产量预期 49第六章 田间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方案 516.1概述 516.2 3000亩绿色粮食作物种植基地灌溉方案 516.2.1总体布局 516.2.2设计依据 526.2.3灌溉制度的确定 526.2.4渠道衬砌工程设计 536.3 2000亩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灌溉方案 556.3.1总体布局 556.3.2 设计依据 556.3.3主要设计参数 566.3.4灌水器选择与毛管布置方式 566.3.5 滴灌灌溉制度拟定 576.3.6 支、毛

27、管水头差分配与毛管极限长度确定 586.3.7 网统布置与轮灌组划分 596.3.8 管网水力计算 606.3.9 水泵扬程及选型 646.4 2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灌溉方案 656.4.1设计依据 656.4.2设计参数 656.4.3 喷头选型和布置间距 656.4.4 灌溉制度 666.4.5 取水工程规划布置 686.4.6 管网水力计算 706.4.7 机泵选型 726.5 2000亩花卉种植基地灌溉方案 726.5.1 设计依据 726.5.2 微灌主要设计参数 726.5.3 微灌灌水器选择与毛管布置方式 736.5.4 微灌灌溉制度拟定 746.5.5 微灌支、毛管水头差分配

28、与毛管极限长度确定 756.5.6 微灌网统布置与轮灌组划分 766.5.7 微灌管网水力计算 776.5.8 水泵扬程及选型 816.6 田间道路工程 866.7 灌溉工程 866.7.1 机井工程 866.7.2 提灌站改造 876.8 沟道治理工程 896.9 田间配套设施 906.9.1仓储工程 906.9.2 农业技术培训中心 93第七章 节能、节水 967.1 研究依据 967.2 能耗分析 977.3 节能措施 97第八章 环境与生态影响分析 988.1 环境影响现状分析 988.2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988.2.1 建设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988.2.2 运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