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76.66KB ,
资源ID:4597849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59784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年云南省峨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年云南省峨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docx

1、学年云南省峨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Word版峨山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出卷人: 审卷人: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将第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不在指定区域答题的不给分。第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

2、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该学者揭示了()A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B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2“家国同构”是我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某位学者绘制了如图所示结构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血缘关系是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纽带 B小农经济是封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C儒家思想是宗法观念产生的思想基础 D宗法家族是国家政府功能的扩展延伸3春秋战国时期,很多名臣出身微贱,如“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魏晋时期,选官更强调官员的出身门第,如弘农杨氏、汝南袁氏都是煊赫一时的名门望族。这主要反映

3、()A阶层固化影响官僚结构 B官员选拔更重视家学渊源C政局稳定才学要求弱化 D天下为公被门阀政治取代4表1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5(唐)李华中书政事堂纪曰:“政事堂者,自武德以来,常于门下省议事,即以议事之所,谓之政事堂。政事堂者,君不可以枉道于天,反道于地,覆道于社稷,无道于黎元,此堂得以议之。臣不可悖道于君,

4、逆道于仁,黩道于货,乱道于刑;克一方之命,变王者之制,此堂得以易之。”据此判断唐初政事堂的历史作用不包括()A划定了君权的具体范围 B强调了君尊臣卑的等级观念C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D促进了三省六部制的完善6宋代读书人只有参加解试合格,才有机会参加省试,而考试的名额是基本固定的,并根据各地区情况进行分配。下表是宋代部分地区解试合格者占赴试者的比例。这反映出宋代() 地区 时间 赴试人数 分配名额 录取比例 苏州 庆历中 200 4 501 绍兴二十六年 2000 13 1531 福州 绍兴二十六年 3400 62 561 淳熙十年 15000 62 2421 A科举考试对士人的吸引力日增 B名

5、额分配确保了社会公平公正C南方成为经济重心和文化中心 D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于人口增长7南宋时期实行“宰辅互兼”体制,宰相常兼枢密使。参知政事兼任枢密副使。这一做法()A分化事权,防止权力集中 B提高了政府决策和行政的效率C削弱了中央集权 D体观了崇文抑武的治国理念8有学者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使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该学者认为军机处的设置()A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C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 D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9古代中国有两个典型的中央建制:一个是汉武帝为分割外朝权力而由身边

6、亲信组成的“内朝”(官职有中书令、尚书令、门下侍郎等)长期演变而来;另一个被称为“名不师古,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阙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材料中提到的两个中央建制的相同点是()A都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和管理 B都是中央设置的行政处置机构C都体现了“分化事权”的制度安排 D都提高了中央政府的办事效率10在鸦片战争后的对外谈判中,清政府认为治外法权(英国人在中国只受英国法律约束)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协定关税可以省除争执,只一味觉得五口通商妨碍自身利益。这表明清政府()A彻底屈服于列强的坚船利炮 B夜郎自大脱离世界发展大势C国家主权意识处于缺失状态 D认为经济主权高于政治主权11“鸦片战争前,清政府

7、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如有重大交涉事件发生,则由皇帝简派钦差大臣负责办理。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外国公使强行驻京,西方诸国相继在北京建立了使馆。咸丰十年,清政府宣布在北京正式建立专掌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开启近代外交的旅程B清政府己彻底放弃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C中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近代外交体系D体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特征12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越孤独。但战争大败,“成中国之巨祸”,它促成了中国民

8、族认识的变,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里的“战争“指的应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13“义和团对洋教和外国的侵略者充满正义的怒火与仇恨,对洋人洋事物则持偏狭的盲目排斥态度,从而形成拼死抵抗外来侵略的正义性与笼统排外的落后性交织在一起的特殊现象。”据此判断,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 )A都具有革命性和落后性的双重特点 B斗争的首要目标都是反对外来侵略 C都对外洋事物持盲目排斥的态度 D都曾采取“扶清灭洋”的斗争策略14蒋介石说:“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

9、。故我全国同胞,在今日情势之下,不能徒顾一时之胜负,而当彻底认识抗战到底之意义与坚决抱定最后胜利之信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蒋介石承认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合法地位B国民政府开始实行全面抗战路线C蒋介石认识到了人民抗战力量的重要性D仍然没有抵抗的意图151936年7月,中共中央发出的中央关于土地政策的指示规定:“一切汉奸卖国贼的土地财产全部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粮食、房屋、财产一律没收,没收之后仍分给耕种份地及必须的生活生产资料”;“生活情况很坏的小地主的土地不没收”。其旨在()A维护土地革命成果 B建立新型农村生产关系C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6抗战初期,蒋介石致电某部

10、:“25日一战,歼寇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深堪嘉慰。尚希益励所部,继续努力。”一位民主人士赞扬说,“此次大捷,其估量不仅在于双方死亡的惨重,而在于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日军锐气挫折”。两则材料称赞的是()A淞沪会战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17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李宗远认为:“14年抗战”的提法,意味着“九一八”以来可歌可泣的壮烈抗战,被认可被还原;对美化侵略历史的日本右翼势力是有力回击,有利于对日本侵略罪行的完整揭露。对于这种看法(“14年抗战”)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强化了对日本侵华罪行的控诉B体现了对以东北抗联为代表的抗日力量的尊崇C抨击了日本右翼势力的错误历史观D

11、批判了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8中国学者编写出版了“社会变迁与百年转折丛书”:1840年被轰出中世纪、1860年巨痛与自强、1895年大梦初醒、1901年慈禧太后的革新令,1937年大灾难与大牵手等。以上书名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共同点是()A与战争的影响紧密相关 B始终贯穿政体改革主线C从局部地区扩散到全国 D突变和渐变交错地进行19太平天国永安建制,封杨秀清为“左辅正军师”东王,称九千岁;资政新篇中强调,“国家以法制为先,法制以遵行为要”。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国()A落后性与先进性并存 B革命性与民主性并存C空想性与先进性并存 D愚昧性与落后性并存20中国是“东亚文化圈”或东亚古典文明的源头,

12、在历史上形成了以朝贡贸易和册封体制为特征的中华帝国。虽然中国很早就有以汉文化为中心的“天下”观念,但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概念却形成很晚。下列历史事件中,对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民族国家的形成产生的直接影响最大的是()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 C百日维新 D辛亥革命21民国法学家王宠惠曾针对民国初年根本法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宪法之制定,有二要义焉:一曰,宪法者非因一人而定,乃因一国而定也。二曰,宪法者非因一时而定,乃因永久而定也。”以该学者的视角判断,下列属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存在的问题是()A革命派想借此约束限制袁世凯专权 B通过法律确立民主共和制度C倡导“中国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D实行民

13、主宪政而非专制政治221921年,中共“一大”制定了革命纲领,规定“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这表明中共成立后,要进行()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旧民主主义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社会主义革命231927年2月,瞿秋白在中国革命中之争论问题说:工人阶级要以自己做主干,集合农民兵士及一般反帝国主义的革命分子于国民党,使国民党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而自己努力做这一革命中心的元核领导者。这一阐述()A开始认识到工农联盟的重要性 B触及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问题C继续追随国民党继续国民革命 D准备改组并掌握国民党领导权2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的中心经历了从北京上海广州(武

14、汉)赣南闽西根据地陕甘宁边区(西柏坡)北京的 迁移过程。其中在阶段取得的成就分别为( )。 A马克思主义传播、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开创、全民族抗战局面实现 B中国共产党成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工农武装割据、毛泽东思想成熟C马克思主义传播、国民革命运动高涨、革命道路开创、毛泽东思想成熟 D中国共产党成立、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土地革命高涨、民主革命基本胜利25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下列对图阴影部分内容,推测正确的是() A都建立了统一的民主革命政权 B都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C都表现了统一

15、战线的重要性 D都具备了反帝反封建的特征26“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与上述条文出自的法律文件相关的是()A建国初期起到治国安邦总章程作用 B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C实行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 D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71945年10月9日,在回答英国记者甘贝尔的提问“中共对自由民主的中国的概念及解说如何”时,毛泽东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下列制度设计中,集中体现

16、毛泽东的论述的是() A.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B. 村民委员会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8有官员在论及我国的基层民主时说:“在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上,要推动建立群众自己的组织,通过固定的程序来实现民主监督。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必须通过民主决策程序,听取群众代表的意见,要有表决程序,多数群众同意后才做。”这表明完善基层民主()A即由所有村民直接处理村务B是健全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的需要C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D是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保障29撒切尔夫人在她的回忆录中谈到中英联合声明时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

17、对手打交道。英国在谈判开始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给中国,到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这是英国不情愿而又不得不做的。”材料最能说明()A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重大胜利 B英国用冷战思维来处理中国问题C国家的外交成就取决于综合国力 D中国积极发展与睦邻的友好关系30严安林在蔡英文上台后的两岸关系走向一文中指出:“蔡英文为求当选提出了维持两岸现状的承诺,提出在两岸之间要积极沟通、不挑衅与无意外,但在其否认两岸同属一中的九二共识情况下,即在坚持既有台独立场情况下,如何实现维持两岸现状的承诺与目标,是大有疑问的。”下列有关两岸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处理两岸关系的基础是“九二共识” 台湾当局仍具有积

18、极沟通的诚意 “一国两制”已被海峡两岸普遍接受 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A B C D第卷(非选择题 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其中第31题7分,第32题10分,第33题11分,34题12分)31(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唐朝设御史台(为中央监察机构)“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纠正百官之罪恶”。御史台所属机构有:台院、殿院和察院,分别“掌纠举百僚、推鞫(审判)狱讼、弹劾违法”“纠察朝仪”“巡按州县、纠视刑狱”等。摘编自唐六典 材料二 唐初规定:“凡军国大事,则(由中书省)中书舍人各执己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门下省

19、)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资治通鉴卷193唐太宗贞观三年唐还在门下省设立左散骑常侍、谏议大夫等专职谏诤之官,“掌规谏讽谕,备顾问应对”。摘编自唐六典 “唐取士之科,多因隋旧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此岁举之常选也。其天子自诏者曰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新唐书选举志上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户部尚书年富的官箴明史列传第六十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御史台的主要职能。(3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唐朝在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方面的主要举措。(4分)32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

20、料一 自清末西方宪政思想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先后制定了多部宪法和宪法性文件。为了实现国家富强的目标,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立宪派推动清政府制定了钦定宪法大纲。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共和主义者在辛亥革命之后参照美国宪法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是中国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的事件之一,但它的内在缺陷也使得这部宪法最终沦为废纸。而北洋军阀控制下的北洋政府,动辄以各省军政长官通电的形式干预立宪活动,甚而武力威胁国会的存在,此时的宪法成为了一种“文饰工具”。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继承了北洋政府的法律,形成了宪法、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体系,国家现代法制初具规模。但囿于当时之

21、国情,这些法典未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中国的法制现代化步履艰难。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宪法史 材料二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国共产党人在全国范围内移植西方近代宪法观念、宪法文明成果(精华)并将其本土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到1954年,中国的政治制度与国家制度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的,共同纲领发挥了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制定并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此后由于左倾错误思想的盛行,民主集中的决策机制被专断的领导意志所取代,出现了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肆意侵犯人权的惨痛教训。在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1982年宪法首次以根本法的形式,

22、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规定为“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从而将近代以来的制宪者所追求的富强梦想与实现民主、文明的现代需要结合起来。 摘编自何勤华论中国共产党人的究法观念与实践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制宪历程中呈现的特点及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宪政建设进行简要评价。(4分)33(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日渐自觉的理性民族主义时代的到来,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中间,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

23、如此,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摘编自卫金桂论五四时期的中国民族主义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材料三 抗日战争部分大事摘录时间大事1935年

24、5月24日义勇军进行曲借助电影风云儿女开始传唱大江南北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提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8年5月26日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指出人民战争的力量及其源泉1940年8月20日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起总攻,参战兵力达105个团摘编自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国际政治背景。(5分)(2)据材料二,归纳国民革命运动促进中国民族主义发展与深化的集中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取得的重大成果。(3分)(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枢

25、纽,请结合材料三加以分析。(3分) 3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如下表所示。时期口号1840s师夷长技以制夷1890s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实业救国;扶清灭洋;变法自强1900s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10s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打倒孔家店1920s打倒列强除军阀;打土豪,分田地1930s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1940s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口号与标语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定的论题进行简要的论述。(12分,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峨山一中2

26、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中考高二历史答案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题目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DACCADCDCDBACD题目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DAADADBCDADDCB二、非选择题31(7分)(1)职能:国家律令的监督和执行;纠察、弹劾不法官吏;维护封建礼仪。(3分)(2)举措:实行三省六部制;建立谏诤制度;推行科举制度;提倡道德自律。(4分)32 (10分) (1)特点:受西方宪政思想的影响;体现救亡图存;不同阶级、集团斗争的结果;制宪的过程充满曲折。(3分) 原因:中国近代的社

27、会性质;西方列强的侵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专制主义思想的影响;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的努力;(3分) (2)评价: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了法制的现代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为依法治国提供保障;但是宪政建设还需要不断完善。(4分)33(11分)(1)基本特点:爱国阶层主动抗争;国人广泛参与爱国运动;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相结合。国际政治背景:十月革命的推动;巴黎和会对中国主权的严重损害。(5分)(2)集中表现:反帝反封建成为人民的共同目标;国共通过大规模的社会动员推进爱国斗争。(2分)重大成果: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1分)(3)分析:振奋了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得到极大张扬;

28、中华民族为民族独立与解放共同奋斗;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人民革命力量发展壮大。(3分)34(12分)示例一:救亡与启蒙是近代中国的两大主题。19世纪中期以来,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国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体系,进步国人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在奋起抗争外来侵略的同时也兴起了启迪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并在洋务运动中加以实践;1 9世纪末面 对列强掀起的瓜分狂潮,农民阶级掀起了“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民族资产阶级以实业救国、变法图强和民主共和为旗号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新高潮。这些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的侵略,同时又传播了新思想,启迪了民众的智慧,推动了中国近

29、代化的进程。所以说救亡与启蒙是近代中国的两大主题。示例二: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两大主要矛盾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进程。鸦片战争之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变成了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两大矛盾的更替极大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后,阶级矛 盾上升,中共总结经验教训,在农村开辟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路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伴 随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国共双方作出调整,中共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而“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也反映出国民政府抗战到底的决心,国共双方共同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若考生有 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并且史论结合、论证充分即可。评分说明:论题2分,史实6分,论证过程包括逻辑和结构给3分,结论1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