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221.34KB ,
资源ID:459841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59841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2节人口合理容量学案湘教版必修2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2节人口合理容量学案湘教版必修2资料.docx

1、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2节人口合理容量学案湘教版必修2资料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1了解“人口爆炸”对自然资源的压力。2理解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三个概念及其区别。(难点)3掌握人口合理容量的特点和影响因素。(重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人口爆炸”与环境的限制性阅读教材P10P13第2段,完成下列问题。1“人口爆炸”(1)描述对象:20世纪出现的近100多年来世界人口猛增的现象。(2)人口的指数增长: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特点是开始时数量比较小,但很快就会急剧膨胀。2环境的限制性(1)原因: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需求的增加。由于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资源的人均消耗量显著地增加。(2)自然资源对人口的限制自然资源对人口的限制性土地资源人均土地拥有量大幅度下降;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显著缩小矿产资源大量消耗导致其迅速减少,有的甚至趋于枯竭水资源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正日益严重地困扰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森林资源大面积毁林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耕地沙化加速,大气污染程度加深和气候反常事件增多正误判断:(1)“人口爆炸性增长”的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资源的种类与数量将不断减少。()【提示】(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技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

3、条件大大改善、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等原因,世界人口迅速增长。(2)自然资源具有动态性,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自然资源的种类与数量都在发生变化。具体如下图所示:教材整理2人口的合理容量阅读教材P13第3段P15,完成下列问题。1人口容量(1)概念: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2)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2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3环境承载力: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正误判断:(1)环境承载力主要体现人口发展层面

4、上的意义,强调人口与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2)资源贫乏的国家和地区,人口合理容量就小。()【提示】(1)人口合理容量主要体现人口发展层面上的意义,强调人口与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2)不一定。资源是制约人口合理容量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一个国家的人口合理容量还与其科技发展水平、地域开放程度和生活消费水平等许多因素有关,且人口合理容量不仅取决于本国的资源,还包括利用国外或地区外的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例如,日本国土狭小,资源贫乏,但其经济、技术力量强,开放程度高,利用外部的资源多,也可以大大提高其人口合理容量。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

5、”探讨交流:疑问1:_解惑:_疑问2:_解惑:_疑问3:_解惑:_“人口爆炸”与环境的限制性合作探讨二百年前的人口大约在十亿左右,经过123年的发展,这一数字已经加倍,又33年后这一数字已经增至三倍。从那时起人口数量就一直快速增长,2012年人口总数已经达到70亿。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人口将增长到90亿,本世纪末将达到170亿。人口激增将带来文化、资源和大自然的猛烈冲突。摘自环球网2015年7月13日。探讨1: 人口数量增长方式有什么特点?【提示】人口数量增长方式呈指数增长。探讨2: 自然资源对人口增长有什么影响?【提示】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人均资源消耗量和对资源需求量的增大,而自然资源

6、是有限的,自然资源供应不足将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核心点击1环境的限制性环境对人口增长的限制性主要是通过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表现出来。具体如下图所示:2几种重要资源的重要性及利用中的问题在特定的时期和一定的科技发展水平下,过快的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都会带来相当大的压力,对人类自身发展也是有害的。当前,土地、矿产、淡水、森林等重要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不同程度的问题如下表所示:资源重要性利用中的问题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空间场所,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进行现代化生产和提高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水资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水森林资源具有美化环境、吸烟滞尘

7、、减弱噪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体验评价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64490006】材料一表1某地区未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耕地(公顷)森林面积(公顷)淡水(立方米)0.10.12 000表2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人口(万)面积(平方千米)耕地(平方千米)森林面积(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立方米)6 20022万8万7.5万5 105亿材料二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1亿,进入人口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计将减少133万公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533万公顷。(1)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大

8、的因素是_,解决该问题的途径有哪些?(2)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因素是_,但是在这种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_。【解析】第(1)题,读材料不难发现耕地是一个薄弱环节,必须采取措施加以保护。第(2)题,由材料可以发现淡水资源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必须珍惜、合理利用。【答案】(1)耕地控制人口数量;在城市公共建设中尽量节约用地,少占耕地;积极开发宜农荒地;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适当输入或进口部分农副产品,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2)淡水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建设水利设施,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人口的合理容量合作探讨木桶效应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组成的,

9、当一只木桶的桶底面积确定后,木桶能容纳多少水,主要取决于组成木桶的短桶板的长度,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效应”(如图)。探讨1: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木桶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提示】揭示了各种资源决定了环境承载力,而最小环境承载力则为环境人口容量。探讨2: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会不会变化?其变化与哪个因素的关系最密切?资源的数量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有什么影响?【提示】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增加。一般来说,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越多。核心点击1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10、的区别与联系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框解概念强调点一个地区的资源环境所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在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条件下和能促进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适度人口(最佳人口)大小关系某一地区: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共同点由于制约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确定,因此两者都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都具有相对确定性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异项目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概念一定时期内,特定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在维持最低生存标准的条件下,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角度主要是从自然资源(耕地、淡水等)

11、承载能力的角度,确定地球可供养的最大人口数主要从资源及社会、经济和消费水平等角度确定地球供养的最大人口数“生存”和“发展”强调地球生态系统供养人口的自然基础,体现人口生物学上的“生存”,是一个警戒值主要体现人口“发展”层面上的意义。强调人口与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人口数量大。仅从自然资源的角度估算,环境承载力是生物生理性的人口容量,把人均消费水平压到最低生存标准,是估算的最大人口数量小。考虑现有的生活消费水平,参照可预见的生产、生活的发展,并考虑资源和消费水平的变化来估算未来的人口数,是一个“适宜”数量影响因素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共同作用体验评价2下表是我国环境与人

12、口信息表,读表完成(1)(3)题。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约16亿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温饱型消费水平10亿之内小康型消费水平89亿人富裕型消费水平7亿之内(1)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资源 B科技发展水平C人口数量 D人口文化消费水平(2)表中代表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数据是()A BC D(3)表中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解析】第(1)题,人口容量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是主要因素。此外还受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及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的影

13、响和制约,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第(2)题,表中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代表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约16亿人。第(3)题,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代表我国人口合理容量,但不同的消费水平,人口合理容量数值不同,通过数值,说明人口合理容量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答案】(1)A(2)A(3)C课堂小结对点训练1“人口爆炸”与环境的限制性近100多年来,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时间越来越短。据此回答12题。 【导学号:64490007】1世界人口急剧膨胀,这说明了()A世界人口增长过快,地球将会出现“人口爆炸”B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C人口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是相适应的D人口快速增长对于发展中国家

14、是必要的2近百年来,世界人口增长的曲线呈现()A“V”形 B“S”形C“N”形 D“J”形【解析】第1题,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口增长与环境不相适应。世界人口急剧膨胀会给资源、环境造成巨大压力,甚至破坏环境,导致资源枯竭。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快速增长都会导致人口问题。第2题,由题干中“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时间越来越短”,可推知人口增长曲线斜率越来越大,即为“J”形。【答案】1.A2.D对点训练2人口的合理容量下图为世界总人口推算图,读图,完成34题。3按图推算,预计2050年的世界人口数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分别将达到()A100亿、99亿 B100亿、90亿C110亿、9

15、9亿 D110亿、90亿421世纪末我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b表示)、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Aabc BcbaCbac Dacb【解析】第3题,读图可直接推知2050年的世界人口数约100亿,再减去发达国家人口数约10亿,即发展中国家人口数约为90亿。第4题,人口合理容量一般小于环境人口容量,我国的合理人口容量为7亿左右,环境人口容量为16亿,图中a大约等于16亿。【答案】3.B4.C我还有这些不足:(1)_(2)_我的课下提升方案:(1)_(2)_学业分层测评(二)(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读两种类型的环境问题示意图,完成12题。1以水资

16、源为例,图中所示发展中国家()A技术落后,人均使用水资源的数量少,对环境的影响小B使用单位水资源产生的环境问题小,最终对环境的影响也小C人口过多,消耗的水资源总量大,容易出现水资源危机D对水资源的危害程度远远大于发达国家2以能源为例,图中所示的发达国家()A能源消耗总量大,产生的污染问题不大B由于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对地球产生的危害小C使用单位能源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大,对环境总的影响小D人口数量少,但人均消耗的能源数量大【解析】第1题,注意分析图中的两个等式。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虽然人均使用的水资源数量少,但消耗的总量大,容易出现水资源危机,产生较严重的环境问题。第2题,发达国家人口数量少,

17、但人均消耗的能源数量大。能源消耗的总量大,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答案】1.C2.D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34题。 【导学号:64490008】3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P为环境承载力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P为环境承载力A BC D4图中反映了()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当人口水平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当人口水平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A BC D【解析】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不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生活质量与人口规模的关系。从图中可

18、以看出,不同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生活质量都是随人口规模的增大先提高后降低,生活质量的最高值所对应的人口规模就是在一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最佳人口规模。所以,当人口水平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当人口水平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答案】3.C4.C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读美国(本土)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5图中四地人口潜力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A和 B和C和 D和6关于图中各地人口潜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潜力从东向西递减B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气候条件优越C地区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

19、因素是水资源D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该地矿产资源丰富【解析】第5题,450500,400450,100150,150200。第6题,人口潜力从东向西先减后增,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资源丰富、科技发达,地区因地处西部山区,气候干旱,造成其人口潜力较小,地区人口潜力较小。【答案】5.C6.C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完成78题。 【导学号:64490009】7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10 000、6 000、4 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A8 000 B10 000C

20、6 000 D4 5008对于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A四川水力资源 B山东气候资源C黑龙江矿产资源 D内蒙古水资源【解析】第7题,依据“木桶效应”的概念,可以看出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不是取决于供养人口数量最多的要素,而是取决于供养人口最少的要素,所以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4 500。第8题,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木桶短板”因素就是该省区的限制性因素。内蒙古水资源缺乏。【答案】7.D8.D9读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表,完成下列问题。海拔(m)2002005005001 0001 0002 0002 0004 000人口数量(万)73 345.119 427.88 647

21、.510 037.11 590.8人口比重(%)64.917.27.78.91.4面积(万km2)144.597.2162.539.9315.9面积比重(%)1510.216.92532.9人口密度(人/km2)507.6199.953.241.85(1)从表中可得出我国人口的分布规律是_。(2)请从自然、社会、经济等角度分析川、黔、滇地区贫困人口较多的原因。(3)西藏的旅游环境容量在逐年增加,原因是_。【解析】表格内容主要反映了地势高低、海陆位置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影响人口分布的原因还有交通运输条件、经济状况、文化教育水平等。【答案】(1)沿海和海拔低的地区人口稠密;内陆和海拔高的地区,人口稀

22、少(2)山区面积大,交通不便,经济基础差;文化教育水平和科技水平低。(3)西藏的交通设施的改善能力提升10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C科技发展水平D蕴藏的资源数量【解析】清朝时科技水平低,环境容量小,现在生产力、科技水平高,环境容量大。因此科技、生产力水平是影响环境人口容

23、量的重要因素。【答案】C下图中的黑河至腾冲一线形象地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分布宏观格局,被地理学界称为“胡焕庸线”。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东多西少”的现象更加突出。据此回答1112题。 【导学号:64490005】11我国下列各地区中,人口合理容量最高的是()A青藏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C内蒙古地区 D新疆地区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东部的实际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B我国西部的实际人口数量小于人口合理容量C若实际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则当地自然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D若实际人口数量等于人口合理容量,则人口与物质资源基本协调【解析】第11题,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选项涉及的四个地区中自然

24、条件最优越、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故人口合理容量最高。第12题,人口合理容量表示人口与资源之间的一个适宜值。【答案】11.B12.D13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64490010】 (1)世界人口变化曲线与按现有生产水平所需的耕地面积变化曲线,大约在_开始明显上升,这两条曲线的关系是_。(2)世界可耕地总面积曲线开始下降的大约时间是_,该曲线与世界人口变化曲线之间的关系是_。(3)A、B、C三条曲线表示年代的顺延,可反映出人口容量的_性。(4)影响A、B、C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消费水平的提高B人口数量的减少C科技水平的发展D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能力改变【解析】第(1)、(2)题读图可描述。第(3)题,三条曲线依次顺延,说明人口容量随估计标准的不同而变化。第(4)题,A、B、C表示生产水平不同,所需耕地面积也不同,影响的因素应是科技水平。【答案】(1)1950年前后同步增长(或按现有生产水平所需的耕地面积随世界人口的增长而增长)(2)1900年后(或20世纪初)世界可耕地总面积随世界人口的增长而递减(3)相对 (4)C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