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149.16KB ,
资源ID:465358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65358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docx

1、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回顾本单元所学的课文,评价文中的主要人物,交流自己在平时的阅读中是如何对书中的人物做出正确评价的。2.体会句子中运用夸张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3.引导学生体会不同风格的外国文学名著译文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效果。4.了解并积累关于年龄的古代文化常识,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重点难点1.掌握评价人物形象的方法。2.体会夸张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并学会仿写。3.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课时安排2课时1.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来评价本单元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掌握评价人物形象的方法。2.体会夸张修辞手法在句中的表达效

2、果,并学会仿写。1.掌握评价人物形象的方法。2.掌握夸张修辞手法的特点,学会运用夸张修辞手法。一、交流平台1.教师出示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观察,激起学生评价人物的欲望。导语:这三个人物形象(教师图片出示鲁滨逊、尼尔斯、汤姆索亚这三个人物的图片。)是我们在这个单元学习的三篇外国文学名著中的主要人物,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能不能用一两个词语分别来评价这三个人物呢?(1)学生自由发言。(2)教师出示范例。(鲁滨逊乐观、顽强;尼尔斯淘气、顽皮;汤姆索亚勇敢、机灵。)(3)教师提出疑问:大家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评价这三个人物吗?2.师生简单交流,出示课文中描写相关人物的语段,唤醒回忆

3、。过渡:小说中很多地方直接表现了人物的特点,只要我们稍加分析就能对人物做出正确的评价。我给大家看一段鲁滨逊漂流记中描写鲁滨逊的句子,大家先读一读,再说说老师对鲁滨逊的评价准不准确。(学生读句子,交流感受。)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3.学生在本单元课文中标一标,读一读自己喜欢的语段,评价相关人物。过渡:同学们也到文中去找一找类似的句子,读一读,评一评。看谁对人物的评价最准确。4.学生自主交流,教师相机点拨。示例一:鲁滨逊走遍荒岛,在山

4、坡上选择了一块有水源、可以防御野兽的地方,用木头和船帆搭起一座简陋的帐篷。那儿可以看到海面,他希望瞧见过往的船只,以便请求救援。生:从鲁滨逊选择建房子的地址可以看出他的聪明、能干。示例二:汤姆躺在一张沙发上,身边围满了热切的听众。他给他们讲着这次精彩的历险过程,同时还夸张地吹嘘了一番生:汤姆从山洞脱险回来后,尽管身体虚弱,但还是给大家讲了这次精彩的历险过程,“同时还夸张地吹嘘了一番”,可见他在探险成功后心里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从中可以看出汤姆的天真、顽皮、可爱。师:上面两位同学找的句子主要描写了人物的动作、神态等,这说明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要特别留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句子,从中我

5、们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示例三:“如果这只大雄鹅飞走,可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他想,“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生:从小男孩尼尔斯的心理活动中,我感受到他也爱家,体贴他的父母,可以看出尼尔斯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师:这位同学对尼尔斯的评价与老师的评价完全不一样,说明了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我们在评价人物的时候不能太单一。5.拓展交流,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及作用。过渡:经过刚刚的交流,我们发现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能准确地表现出人物的特点,了解这些常见的描写人物的方法的作用也有助于我们对人物进行准确的评价。常见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外貌描写、神态描写

6、、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1)外貌描写主要是指对一个人的容貌、衣着打扮和外在形态的描写,主要是表现人物的生活和身体状况,也可以从中体会作者对人物的爱憎情感。(2)动作描写是指对故事发展过程中人物动作行为的描写。动作描写的主要作用有:表现人物当时的心理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3)语言描写是指在故事发展过程中对人物对话和独白的描写,它要求人物语言自然、真实,符合人物身份特点。语言描写的作用有: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4)神态描写是指对人物的面部表情的描写,其作用通常是表现人物当时的心理或情感的变化,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5)心理描写是指对人

7、物内心活动的描写,其作用是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二、词句段运用(1)1.教师出示词语,学生朗读体会,说说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垂涎三尺 火冒三丈 怒发冲冠 一日三秋 一步登天 一字千金 度日如年 高耸入云 天翻地覆 惊天动地震耳欲聋 寸步难行 不毛之地 挥汗如雨 预设:教师先引导学生从字面含义来理解这一组词语。以“垂涎三尺”为例,这个词语的字面意思是“嘴边挂着三尺长的口水”。“三尺”大约是一米长,这在现实生活中显然是不可能的,在这里运用了夸大的说法,目的是突出表现人嘴馋到了极点。学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来理解其他词语,进而发现这些词语的共同特征。明确

8、:这些词语都采用了夸大的说法来表达某个意思,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增强了表达效果。2.教师结合学生的讨论引出夸张的修辞手法。过渡:上面这些词语都采用了夸大的说法来突出强调某个意思,这其实是一种较常见的修辞手法,大家知道是什么修辞手法吗?(学生回答:夸张。)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夸张这种修辞手法。(1)什么是夸张?明确:夸张就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2)夸张的形式有哪些?明确:夸张有扩大夸张(最常见的夸张形式)、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三种形式。顾名思义,扩大夸张是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

9、、高、强、深”的夸张形式,缩小夸张是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超前夸张则是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3.教师出示例句,引导学生找出句子中运用夸张修辞手法的部分,并说一说是哪种形式的夸张。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交流示例:第一句话中,“泪水如雨,洒了一地”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是扩大夸张,表明眼泪很多。第二句话中,“眨眼就到了”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是扩大夸张,表明时间过得很快。第三句话中,“喜得快要发疯了”运用夸张的修辞

10、手法,是扩大夸张,表明喜的程度深。4.结合上面的句子分析夸张修辞手法的作用。(1)学生说一说读了上面句子的感受。示例:第一句话中“泪水如雨,洒了一地”夸张地写出了小镇上的人们看到汤姆和贝琪安全脱险回到家后无比激动、喜极而泣的心情。第二话句中“眨眼就到了”用夸张的说法表明时间过得飞快,突出表现了节日里的忙碌和快乐。第三句话中“喜得快要发疯了”用夸张的手法极言欢喜的程度之深,把八儿焦急地盼着吃腊八粥的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2)教师点拨夸张修辞手法的作用。明确:夸张修辞手法的作用有突出事物的本质,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强调语气,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5.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1)引导学生用

11、课本中出示的词语发挥想象仿写句子。示例:饿我饿得简直能吃下一头牛了。安静教室里安静得连同学们的心跳都听得见。厚这本书厚得我一年都看不完。盼望我们望眼欲穿,盼望着他早点到来。喜欢他太喜欢那幅画了,站在画前完全挪不动脚步。(2)引导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运用夸张修辞手法的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3)鼓励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三、课堂回顾1.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小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回顾了本单元所学的课文,交流了评价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方法。我们通过品读名著发现小说中有很多地方都能表现出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那些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句子能直接表现出人物的特点,我们在

12、评价人物形象时要紧紧抓住这些句子。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评价人物形象时不能太单一,要从多角度、多方面立体地来评价某个人物形象。另外,我们还学习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了解了夸张修辞手法的特点和形式,探究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作用,并尝试着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2.拓展积累。(1)回顾自己阅读过的名著作品,评价作品中的主要人物。(2)积累运用夸张修辞手法的词语和句子。1.引导学生体会不同风格的外国文学名著译文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效果。2.积累增广贤文中的格言,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1.体会不同的译者翻译的外国文学名著的语言特点。2.积累增广贤文中的格言,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一、词句段运用(2)导

13、语:同学们,外国文学名著凝聚了人类思想艺术的精华,阅读这些作品既能与文学大师进行交流,了解不同国家多样的文化,又能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为了方便各国人民阅读,就需要把这些名著翻译成本国文字。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的译者对作品的理解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译本,我们在阅读不同的译本时自然也会有不同的感受。1.教师出示不同的译文,学生朗读比较。这是这个小镇前所未有的最辉煌的一个夜晚。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泪水如雨,洒了一地。译者:俞东明、陈海庆这天晚上的伟大场面是这个小镇从来没有见到过的。想说话又说不出来然后像流水似的涌出,到处都像下雨一般掉了满地的眼泪。译者:张友松这是小镇经历过的最激动人心的一夜

14、。想说什么但什么也说不出来一路出去时如下雨似的洒了满地的眼泪。译者:成时2.引导学生弄清楚同一部作品会出现不同译本的原因。明确:外国文学在被翻译成中文的过程中,由于译者的人生经历及其对作品的不同理解,不同的译文不管是意思的表达还是语言风格都会存在较大差别。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阅读和理解作品。3.同桌互相交流,体会这两个句子三种不同的译法。预设:学生在阅读不同译者翻译的作品时,可以通过比较发现自己喜欢的语言风格。“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针对不同译者翻译的作品,有的学生可能喜欢,有的学生可能不喜欢,只要能说出理由就可以。4.学生汇报交流结果,教师点拨。点拨:每一组的第一个句子都表达出了“

15、这个夜晚不一般”的意思,只是分别用“前所未有的最辉煌的”“从来没有见到过的”“最激动人心的”这些短语来进行修饰和限定,让读者从不同方面(气氛、场面、心情)体会到这个夜晚的特殊意义。每一组的第二个句子都写出了镇上的人们得知汤姆和贝琪平安归来后,纷纷来到撒切尔法官家祝贺的喜悦心情。这三个句子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虽然在表达上有细微的差别,但是都突出表现了人们高兴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用眼泪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喜极而泣)。5.教师引导学生读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讲述自己从山洞脱险过程的不同译文,与课文进行比较,交流两者的语言特点。(1)教师分发张友松翻译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讲述自己从山洞脱险过程

16、的译文,引导学生朗读。波莉阿姨快乐到了极点,萨契尔太太也差不多。只等派到洞里去报告这个喜讯的人把消息告诉了她的丈夫,她也就会快乐到极点了。汤姆躺在一张沙发椅上,身边坐着许多热心的听众。他叙述着这次稀奇的历险经过,同时还添了许多动人的情节,大肆渲染一番。最后他描述了他怎样离开贝奇,独自去进行探险;怎样顺着两条通道一直走到他那根放风筝的绳子所能够得着的地方;怎样再往第三条通道里走,一直把那根绳子放到了不能再放的时候,他正想往回走,却瞟见了老远有一个发亮的小点,好像是日光;于是他就丢下绳子,摸索着向那个小点走过去,把头和肩膀钻出一个小洞,看见了宽阔的密西西比河在那儿滚滚地流着!假如碰巧是夜里,他就不

17、会看见那一点儿日光,也就不会再去探索那一条路了!他又叙述了他怎样回去找贝奇,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她,她却叫他不要拿这种胡说的话惹她心烦,因为她很疲倦,知道自己快死了,而且也情愿死去。他描述他怎样对她下了一番工夫,才使她相信了;她摸索到了看得见那一点儿蓝色天光的地方,又怎样欢喜得要死;他又怎样先钻出那个小洞,然后帮助贝奇出去;他们怎样坐在那里,高兴得大声欢呼;有几个人怎样划着一只小艇由那儿经过,汤姆又怎样招呼他们,给他们说明他俩的遭遇和饥饿的情况;那几个人起先又怎样不相信这个荒唐的故事,因为他们说,“你们是在河的下游,离那个峡谷的山洞有五英里远呢!”后来他们还是让他俩上了船,划到一个人家,给他们吃了

18、晚饭,让他们休息到天黑以后两三小时,然后才把他们送回家来。(2)学生对照课文,体会两者的语言特点。(3)学生分组交流,派代表在班级发言。6.总结学习收获。小结:不同译者的作品尽管在表达形式上不尽相同,但表达的意思却是一致的,都达到了相同的表达效果。所以,我们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尽量用不同的语言形式体现出来,这样既体现了语言表达形式的多样性、丰富性,也能反映出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二、日积月累1.激趣导入,引发兴趣。过渡:格言,是言简意赅的语句,是众人汇成的睿智,是指导人生走向成功之路的法宝。走进格言的天地,学习并积累一些与我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格言,我们定能获益良多。2.介绍增广贤文的相关知识

19、。增广贤文 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我国明代时期编写的儿童启蒙书目。增广贤文集结了我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内容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谈人及人际关系,二是谈命运,三是谈如何处世,四是表达对读书的看法。3.读一读课本上的格言,读准字音,与同桌交流句子的含义。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1)读准字音:值(zh) 莫(m) 遥(yo)(2)同桌合作理解格言的含义,记下不明白的地方。4.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理解格言的含义。“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意思是:读书须用心,能下苦功夫,才会文辞精

20、妙,一字千金。常用于教育人要好好读书。“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意思是:别说你出发得早,还有比你更早的人。多指办事情已被别人抢先下手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意思是: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多。指与别人沟通时不经意间被点拨而有所顿悟时的一种感慨。“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思是: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脚力好赖,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指时间可以检验一切。“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意思是: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水中鱼的习性;靠近山林,听多了鸟的叫声,自然就能分辨开。启示我们实践出真知,熟能生巧。5.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格言。(1)想要看穿一个人,必须要假以时

21、日。这也应了古代的俗语:“_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_”。(2)他对问题的分析对我思想的转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真可谓“_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_”。(3)爷爷常常告诫我:“_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_,无论什么事物,一旦了解深了、相处久了,就会掌握它的本质、规律。”6.教师出示增广贤文中的其他格言,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积累补充,读一读,交流一下意思。再三须慎意,第一莫欺心。 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路逢险处须回避,事到临头不自由。明确:“再三须慎意,第一莫欺心。”意思是:遇事要再三考虑,慎重行事,但是首先要顺从自己的内心,切莫做了违背内心的事。“力微休负重,言轻莫

22、劝人。”意思是:力气小的人不要负载超过自己能力的重量,说话没有分量,就不要去劝解别人,免得自讨没趣。“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意思是:人和人之间的相逢应该总是如同初次见面似的,这样即使到老也不会产生怨恨之心。“路逢险处须回避,事到临头不自由。”意思是:行路遇到险峻的地方很难回避,有时困难的事情落到身上必须面对。三、课堂回顾1.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小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首先欣赏了不同译者翻译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句子,了解到外国文学名著有不同译本的原因;还体会到虽然译本不同,但是它们所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接着我们学习了增广贤文中的一些格言,我们在学习时不仅仅是背诵积累那么简单,

23、更重要的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运用。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今天我们只是从这些格言中窥到了一点精彩之处,还有许多更精彩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发现、去学习、去积累。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多关注我们的传统文化,因为传承文化的重任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学生回顾这节课所学的知识。 (2)搜集更多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知识。这一单元“语文园地”的内容与本单元的主题“阅读外国文学名著”息息相关。“交流平台”以交流评价名著中的人物形象的方法为主要内容,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围绕本单元课文中令他们印象深刻的人物来思考、体会、评价。学生先在原文中找出相关语句,然后读一读、评一评,这样既能引导学生再次感受人物形象,又能学到评价人物的方法。“词句段运用”的学习,重在引导学生体会夸张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学生在训练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运用能力和欣赏水平。“日积月累”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通过引导学习,学生不仅积累了传统文化知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且激发了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热情。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