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33.52KB ,
资源ID:4657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657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二讲曹刿论战字词成语议论文.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二讲曹刿论战字词成语议论文.docx

1、第二讲曹刿论战字词成语议论文曹刿论战左传左丘明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注释1、 选自左传。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本文所写的战争又称“长勺之战”。2、 齐师伐我:齐国军队攻打我鲁国。师:军队。3、 肉食者:这里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4、 间( j

2、in ):参与。5、 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6、 何以战:就是“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介词,用、凭。7、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安,有“养”的意思。弗,不。专,独占。8、 必以分人:就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9、 对:回答。10、 小惠未徧:小恩惠没有遍及民众。徧,同“遍”,遍及,普遍。11、 牺牲玉帛(b ):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猪、牛、羊等。帛,丝织品。12、 加:虚夸。13、 必以信:一定如实禀告神。信,言语真实。14、 小信未孚( f ):(这只是)小信用,未能使神信任。孚:为人所信服。15、 福:赐福,保佑。16、 狱:案件

3、。17、 虽:即使。18、 察:弄清楚。19、 情:实情。20、 忠之属也:(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21、 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仗。22、 战则请从:(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译文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吃肉的大官们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去参与呢?”曹刿说:“吃肉的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就进宫去见鲁庄公。曹刿问庄公:“您凭什么条件(跟齐国)作战?”庄公说:“衣服、食品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跟

4、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牲畜、玉帛,从来不敢虚报数量,一定对神诚信。”曹刿回答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受到神的充分)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依据实情来处理。”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您去。”分析第一段是对战前政治准备的分析。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是本段的重点。庄公三次回答,前两次都被曹刿否定了。从前两次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庄公是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这正表现他的“鄙”。当庄公第三次回答时提出“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一条件后,曹刿立即加以肯定,这

5、表明曹刿已经认识到战胜敌人必须依靠人民的道理。这种观点对于古人来说,无疑是进步的,是高明的。最后一句“战则请从”,不仅表现了曹刿主动请战的热忱,而且也自然地过渡到下一段,写他在战争过程中的“远谋”。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注释1、公与之乘: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之,指曹刿。2、鼓之:击鼓进军。鼓,动词,击鼓。下文的“三鼓”,就是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3、败绩:溃败。4、驰之:驱车追赶齐军。5、辙: 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6、登轼:登上车前的横木。轼,古代车子前边

6、的横木。7、遂逐齐师:于是追击齐国的军队。遂,就,于是。逐,追赶。这里是追击的意思译文鲁庄公和他同乘一辆战车。鲁国军队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要击鼓进攻。曹刿说:“不可以。”齐军三次击鼓进攻。曹刿说:“可以击鼓进攻了。”齐国的军队大败。庄公就要驱车追击齐军。曹刿说:“不可以。”他下车看了看齐军战车的车轮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车前横木眺望齐军败退的情况,说:“可以追击了。”于是就追击齐军。分析第二段写齐鲁长勺之战的过程。写曹刿,只用两个“未可”、两个“可矣”的话,和“下视”“登轼而望”等动作,就突出了他谨慎对待强敌、重视观察敌情、善于捕捉有利战机的杰出的军事才能。“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结局,证明

7、了曹刿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注释1、既克:已经战胜。既,已经。2、故:原因,缘故。3、夫( f )战,勇气也:作战,是靠勇气的。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4、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作,振作。5、再:第二次。6、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7、测:推测,估计。8、伏:埋伏。9、靡( m ):倒下。译文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那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说:“打仗,是靠勇气的。齐军第一次击鼓进攻时,他们的士兵鼓足

8、了勇气;第二次(击鼓进攻,士兵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进攻,士兵的勇气)就消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尽,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像齐国那样的)大国,(他们的军事行动)是很难推测的,我恐怕在那里有埋伏。我看见他们的战车的车轮痕迹很乱,远望到他们的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逐他们。分析 第三段写战后曹刿对取胜原因的分析。“既克,公问其故”一句承上启下。鲁庄公胜而不知其所以然,可见他的“鄙”。曹刿根据战场上的实际情况,就进军和追击时机的确定有理有据地阐述了他的观点。全文分析 本文的中心是表现曹刿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所以仅仅扣住“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言论写得详备,而战场上敌我双方的搏杀写

9、得极为简略。本文仅222字,却全面地记述了齐、鲁长勺之战这一历史事件,生动地刻画了有远见卓识的曹刿这个人物的形象,记录了他关于战争的深刻议论,这充分体现了左传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一、基础知识、语音 刿(gu)孚(f)辙(zh)轼(sh)遂(su)盈(yng)靡(m)玉帛(b)鄙(b)又何间(jin)焉小惠未徧(bin)弗(f)敢专也 、通假字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徧:通“遍”,遍及、普遍。 、古今异义词 1、小大之狱 狱:古义:官司、案件 今义:监禁罪犯的地方。 2、牺牲玉帛 牺牲: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 今义: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 3、齐师伐我 伐:古义:讨伐,攻打

10、 今义:砍伐 4、又何间焉 间:古义:参与 今义:中间,隔开,不连接,空间,时间 5、肉食者鄙 鄙: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今义:轻视,看不起 6、弗敢加也 加:古义:虚夸,以少报多 今义:增加 7、虽不能察 虽: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8、再而衰 再:古义:第二次 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又一次 9、必以信 信:古义:信实、诚实 今义:书信 10、忠之属也 忠: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义:忠诚 、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福:名词用作动词,赐福 2、一鼓作气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进军) 、特殊句式 1、夫战,勇气也判断句 2、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省略句 3、(曹刿)下

11、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驰)矣。”(鲁军)遂逐齐师。省略句 4、夫大国,难测也,(我)惧(齐军)有伏焉省略句 5、何以战倒装句:以何战 、理解性默写 1、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4、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一鼓作气。 5、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惧有伏焉。(限四个字) 6、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鲁军发起反攻的时机选择在彼竭我盈之时

12、,鲁军追击敌军的时机选择在齐军辙乱旗靡之时。 8、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请见、请从。 9、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0、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1、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毕竟 bjng 终归;终究;到底;坚持庇护 bh 袒护;掩护碧波 b b 清澄绿色的水波。碧绿 bl 青绿色避讳 bhu 忌讳; 由于道德或审美的原因或可能遭到危险而不愿说出或听到某些会引起不愉快的字眼匾额 bin 挂在门、墙上部的题有字的横牌辨别 binbi 对不同的事物在认识上加以区别辩论 binln 见解不同的

13、人彼此阐述理由,辩驳争论标本 biobn 专门挑选出来供学习、研究用的动物、植物或矿石样品;枝节和根本;指供医学分析用的组织切片、血液、粪便等;在某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标致 biozh 外表、风度等接近完美或理想境界,唤起美感上的极大享受的播撒 b s 撒播;撒驳斥b ch反驳指斥博学 bxu 知识渊博薄弱 bru 指思想意志不坚定;单薄脆弱;单弱无力捕获 bhu 捉到;拿获捕捉 bzhu 缉捕;捉拿;迅速或急切地获取信息,抓住战机布告 bgo 书面的或印刷的通告或公告;正式声明布局 bj 对事物的全面规划和安排;.绘画、文学作品的 设计。文学上为了戏剧效果而引入的方法或人为状态(如超

14、自然的力重)布置 bzh 陈设;根据某种需要对场所、活动、人员等做出安排步伐 bf 队伍操练中的步调;行进或走路中作的有规律的步子;比喻事物进行的速度步骤 bzhu 事情进行的程序;指缓急;快慢擦拭 csh 来回揩擦猜测 cic 猜度揣测;凭某些线索推断猜度猜想 cixing 猜测;猜度采集 cij 收集材料或实物彩虹 cihng 日光与水气相映,呈现在天空中的弧形彩色光带参天 cntin 高耸到空中惭愧 cnku 因有缺点或错误而感到不安;羞愧;幸运,侥幸惨淡 cndn 光线暗淡;筹划、构思等 艰苦地;苦费心力地惨淡经营;悲惨凄凉苍白 cngbi 白而微青的颜色;缺乏活力和生机苍茫 cngm

15、ng 空旷辽远操劳 colo 辛苦地劳动;费心照料测验 cyn 用一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检验、考查恻隐 cyn 见人遭遇不幸而心有所不忍。即同情策划 chu 设计规划;密谋计划。参差 cnc 差不多;近似;不齐;早晚相差;差池;失误;马虎;关系不融洽差别 chbi 形式内容上不同的地方;区别刹那 chn 极短的时间;一念之间差使 chish 派遣;指官职或职务;被派去做的事差事 chishi 临时的职务,被派去做的事情;旧指职务拆散 chisn 使成套的东西分散;使家庭、集体的成员分散搀扶 chnf 牵挽架扶颤抖 chndu 颤动;发抖敞开 chngki 从关闭的位置上打开;开大(如大门)敞亮

16、chngling 宽敞明亮;比喻不含糊或不会误解;或思想认识提高,心里显得开阔畅游 chngyu 痛快地游泳;舒畅地游玩巢穴 choxu 虫鸟兽类栖身之处;比喻盗匪等盘踞的地方嘲笑 choxio 讽刺挖苦别人潮汛 choxn 每年固定出现的涨潮期炒作 chozu 为扩大事物或人的影响而通过媒体反复宣传尘雾chn w 尘土和烟雾;尘土飞扬如雾;喻浊世;污浊沉淀 chndin 从溶液中分离出的沉淀物;把溶液中不易溶解的物质沉到溶液底层沉浸 chnjn 沉渍在水中;全神贯注于;使充满沉静 chnjng 寂静,没有动静;性格举止)沉稳;文静沉默 chnm 一言不发的;不爱交谈的沉醉 chnzu 大醉;

17、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不屑置辩:b xi zh bin认为不值得争辩。屑:认为值得;置辩:辩论,申辩。认为不言而喻:b yn r y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不约而同:b yu r tng约:相约。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不折不扣:b zh b ku折、扣:出售商品时,按定价减去的成数。没有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层峦叠嶂:cnlundizhng峦,山峰。嶂,像屏障的山。形容山峰重叠,连绵不断。畅所欲言:chng su y yn畅:尽情,痛快。畅快地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 车水马龙:ch shu m lng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

18、情景。 称心如意:chn xn r y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承前启后:chng qin q hu承:承接;启:开创。承接前面的,开创后来的。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 惩恶扬善:惩治邪恶,鼓励从善。触景生情:ch jng shng qng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 触类旁通:chlipngtng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相互贯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唇亡齿寒:chn wng ch hn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春华秋实:chn hu qi sh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

19、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12西城2】(三)阅读谈治学,完成第20-22题。(共8分)谈治学谈家桢如何治学?古往今来,众说纷纭,各有千秋。我想是否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去理解。首先,知识面要广博。我们有志于攀科学高峰,攻克技术尖端,没有广博的知识怎么行?有的人似乎也懂得这个道理,但是他们“【甲】”,知识面狭窄得很。这种状况必须尽快地改变。因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休戚相关,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关系密切。例如,生物学不仅是医学和农学的基础,而且与社会科学的关系也日益密切。国际上生物学的一个发展趋向,就是利用生物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来解决人类思维、记忆、感觉、行为等高级物质运动形态问题。因此,我很赞赏

20、外国大学把文科和理科放在一起叫作文理学院的做法。其次,要勤奋。从事社会科学的人要勤奋。唐代白居易对友人谈起自己的学习经历说:“二十以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总结他之所以取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一个“勤”字。从事自然科学的人也同样离不开勤奋。我的老师美国著名实验胚胎学家摩尔根,创立了著名的基因学说,曾荣获诺贝尔奖金。这些成就浸透了他辛劳的汗水。他的家在实验室对面,但是他经常在实验室里忙个不停,甚至连星期天也很少休息。“【乙】。”勤奋中也包含着刻苦,怕苦怕累的人是不能真正做到勤奋的。再次,学生要有雄心赶上并超过老师。荀子说得好:“青取之于蓝,而青于

21、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两个生动的比喻说明,学生不仅要学习老师,更要超过老师。老师要允许、欢迎学生超过自己。我自己看到学生的进步就很高兴。我有个学生,叫徐道觉,现在是美国休斯顿得克萨斯大学细胞生物系主任。他发明了细胞冷冻储藏技术,能保存上千年。这件事在国外很受重视,有人曾提名授予他诺贝尔奖金。我认为一个教师如果教出来的学生超不过自己,那就是失败。科学,总是一代胜过一代的。当然,“【丙】。”治学方法再好,如果不去实践,那也等于零。黑发不知治学苦,皓首方悔实践迟。让我们努力从现在做起吧!(选自中国文化名人论人生真义,有删改)20.第段中,“因此”的“此”是指。(2分)21.第段中,作者是怎样用

22、事实来阐述治学“要勤奋”的观点的?(4分)22.根据文意,将下面的三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2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专业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甲】处应填:【乙】处应填:【丙】处应填:答案:20.要点: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休戚相关(1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关系密切(1分)评分标准:共2分。共2点,每点1分。21.示例:作者首先指出“从事社会科学的人要勤奋”(1分),举唐代白居易勤奋学习取得成功的事例加以论证(1分);然后指出“从事自然科学的人也同样离不开勤奋”(1分),举美国科学家摩尔根的成功来自勤奋的事例加以论证(1分)

23、。评分标准:共4分。共4点,每点1分。22.【甲】【乙】【丙】评分标准:共2分。错一处,扣1分。【12朝阳2】(三)阅读君子不器,完成第2123题。(共9分) 君子不器孔子说:“君子不器。”器,即指有特定用途的工具或用具。“不器”是君子应该具备的道德人格。人,如果只能在特定的技术领域有用处,便只是“器”了。如一个修鞋匠或电脑工程师,假如他们的知识和兴趣只局限于修鞋或电脑,只在这两项事务中有见解,他们就是“器”。君子不是只有一种用途的工具,君子的能力不局限于一个行业,君子的视野更不局限于一个特定的领域。他关注人类的事务,关注人类的命运与未来。君子保持自己的良心,他在一切人类事务上,都能立足于人类

24、整体的利益,基于正义,作出是非善恶的价值判断。人若是器,比如是一把刀,让他去切菜也行,让他去砍杀无辜也行;而君子,如果他是一把刀,他可以帮人砍柴,帮人切菜,但决不会被别人胁迫而去杀害无辜。这样的刀,是有精神的刀,就不再是器。君子不仅有能力根据正义判断是非善恶,更有勇气去坚持正义并付之于行动。法国上尉巴特勒,随英法联军侵略中国并参与了劫掠圆明园。随后他写信给法国文豪雨果,征询他的“意见”。雨果回信如下:“在地球上某个地方,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它的名字叫圆明园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掠,一个放火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这就是著名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

25、勒上尉的信。巴特勒本想得到大文豪的赞誉,没想到得到的却是愤怒的谴责。雨果为什么如此愤怒?因为他是不器的君子。爱因斯坦是享誉世界的科学家。日军侵华时,他与英国哲学家罗素等人于1938年1月5日在英国发表联合声明,斥责日本侵华,呼吁世界援助中国。主张抗日的沈钧儒、章乃器等“七君子”被捕入狱后,他又联合杜威、孟禄等著名知识分子通电援救,向国民党当局施加道义的压力。这些发生在远东的事件,离他的生活,离他从事的专业,实在是太远了,他为什么甚至不惜“干涉他国内政”,指手画脚?因为他是不器的君子。【甲】,【乙】,【丙】。正因为如此,君子才赢得了我们的崇高敬意,不仅在专业领域上,更在人格精神上。21.第段列举

26、修鞋匠和电脑工程师的事例有什么作用?(2分)22.阅读文章,简要分析作者为什么说雨果和爱因斯坦都是“不器的君子”。(4分)23.根据文意,将下面三个语句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基于正义的判断 基于人类的视野 基于勇气的行动【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答案:21.示例:证明“人,如果只能在特定的技术领域有用途,便只是器了”,引出下文对“君子不器”内涵的阐释。(共2分。“证明”1分,“引出”1分)22.示例一:雨果是法国文豪,但他站在中国人一边,谴责自己的祖国侵略中国、劫掠圆明园的行为;科学家爱因斯坦远离中国,但他谴责日本侵略中国,声援中国的抗日运

27、动领袖。他们都体现出了君子不局限于自己的专业,立足于人类整体的利益,判断是非、坚持正义并付之于行动的特点,所以说他们是“不器的君子”。示例二:雨果虽为法国人,但他出于良知,从人类的整体利益角度出发,是非分明,站在中国人一边,谴责自己的祖国侵略中国、劫掠圆明园的行径;科学家爱因斯坦虽然远离中国,但他能基于正义的立场,谴责日本侵略中国的行径,在国民党逮捕中国的抗日运动领袖时也进行声援,这些都证明了他们是“不器的君子”。(共4分。分析人物2分,点明特点2分)23.(共3分。每空1分)【12海淀2】(三)阅读善言是一种美德,完成第20-22题。(共8分)善言是一种美德生活中,我们常为如何融洽地与人交流

28、而煞费苦心。其实,想营造愉快、真诚的谈话环境,是有基本的规律可循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口出善言。这里的善言,指说的话不仅能让人乐于接受,而且能使人获益。荀子说:“与人善言,暖于布帛。”所以说,口出善言,是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应该珍视的美德。善言,可以给身处困境的人自信和力量。善言暖心,面对身处困境中的人,我们不妨多说一些美丽的善言,使人奋发自强。一次语文课,一位个子矮、有些跛脚的学生在黑板上默写生字。他刚刚够到黑板,写字要斜着身子,字迹歪歪斜斜,很难看。然而老师点评时却说:“这些字,好像从地里拱出来的小嫩芽。虽然乱了一些,但是,说不定就是这些嫩芽,将来会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朵呢。”就是这一句话,改

29、变了这个自卑孩子的命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他变得开朗自信起来。经过多年的打拼,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企业家。当年正是老师用一句生动形象的比喻给了他信心与力量,帮助他走出自卑的困境,使他走向成功。由此可见善言的魅力。善言,可以让困惑迷失的人找到前进的方向。马来西亚著名华语歌手曹格,在一次醉酒打人被曝光之后,人气骤然下降,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人生迷茫之中。无助的他打电话给刘德华。刘德华说:“你今年30岁,这么早发生这事对你是好事,是上天给你改过的机会,你要好好改过,否则只有两个字:收工。”刘德华的话,让曹格如梦初醒。他痛定思痛,重塑形象,终于又获得了成功。刘德华的话让迷茫的曹格重新燃起了希望,找到了人生

30、的方向。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困惑迷失的时候,一句善言,犹如一盏指路明灯,它能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从而走出人生的阴霾。善言,可以化解矛盾、促进事业的成功。美国南北战争中,平民出身的格兰特将军与韦策尔将军脾气不合,作战中不能有效地沟通。韦策尔强烈要求林肯总统撤掉格兰特的军职,理由是格兰特喝酒太多。林肯找到格兰特,对他说:“格兰特将军,我真的为你感到欣慰,你的部下和同事都在夸你总是打胜仗,韦策尔将军还很欣赏你酒后不慌乱的风度,要是战争结束了我一定请你喝酒。”听到这些话后,格兰特主动与韦策尔将军打配合战,为结束南北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并与韦策尔将军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林肯总统的善言,成为两人和好的桥梁,使两人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