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28.76KB ,
资源ID:466821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66821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教育传播学重要复习题汇总.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育传播学重要复习题汇总.docx

1、教育传播学重要复习题汇总教育传播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教育传播学是一门探索和揭示人类教育传播活动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2、传播理论是传播研究者对某些传播现象和问题的系统解释和集中探讨,是一种体系。3、传授信息的行为或过程称为传播。4、教育信息教学中的五段教学整合(设计)方略包括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等。5、关于教育信息的设计,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提出了著名的九段教学策略,包括引起注意、告之学习目标、刺激回忆、呈现内容、提供指导、引出作业、提供作业反馈、评介作业、促进保持和迁移。6、优秀传播模式具有构造功能、解释功能、引导功能、简化功能、预示功能等7、优秀传播模式具有呈

2、现性、整体性、超陈性、启发性、实用性的特点。8、传播模式的表现形式有词语式、图解式、数学式。9、构建优秀的教育传播模式应遵循科学性、现实性、简明性、 操作性、创见性的原则。10、应用传播模式须坚持审查批判原则、服从事实原则、有用有利原则。11、信息过量将导致社会信息泛滥、信息超载、信息资源浪费及信息疾病。12、教育信息主要来源于教师、客观事物及教学信息体。13、教育信息具有科学性、目的性、系统性、共享性、多样性的特点。14、在教育传播中应用非语言符号必须坚持辅助性原则、准确性原则、适宜性原则、稳定性原则和情感性原则。15、教育传播通常有学生-教师、学生-媒体、学生-实际事物、学生-家庭、学生-

3、学生等通道。16、构成传播媒介的核心要素是物体、符号、信息,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17、传播媒介具有实体性、中介性、负载性、还原性、扩张性特点。18、哈罗德.拉斯韦尔在宣传、传播和舆论一书中明确使用了“大众传播概念”,提出应进行“大众传播”研究,标志着其由宣传研究转向传播研究。19、库尔特勒温创立了传播学中的守门理论,理性阐述了守门行为和守门人概念。20、霍夫兰的突出贡献在于使传播研究加强了对传播效果研究的重视。21、拉扎斯菲尔德提出了意见领袖论,即信息中间站的影响,初步揭示了社会传播的复杂性。22、威尔伯施拉姆在1973年写成人类传播概论一书,标志着传播学基本体系的初步形成。23、1985

4、年6月,复旦大学成立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心,这是我国第一所高校传播学研究机构。24、传播学的发展具有科学化、融合化、鲜活化、操作化、分支化、本土化的趋势。25、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望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26、以传播范围的大小分,传播可分为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跨国传播。27、在人类传播媒介发展史上,传播媒介经历了语言传播革命、文字传播革命、电子传播革命、印刷传播革命、网络传播革命等五个阶段。28、优秀的传播模式应具有构造功能、解释功能、引导功能、简化功能和预示功能。29、一个好的传播模式应具有呈现性、整体性、启发性、超陈性和实用性等特点。30、拉斯韦尔提出的著名

5、“五W”传播模式最早见于1948年出版的传播的社会职能与结构一书。31、在运用传播模式或自创传播模式时,都应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审查批判为手段,以有用有利为宗旨。32、在传播的整体互动模式中,包含了人际传播系统、大众传播系统、网络传播系统等三个系统。33、人类传播现象包括传播活动现象、传播意识现象、传播关系现象和传播规范现象。34、传播学的研究理论框架,包括传播科学、传播过程论、传播主体论、传播客体论、传播载体论、传播对象论、传播方法、和传播环境论。35、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36、传播原则是依据已发现的传播规律和一定的传播目的,对传播者、守门人和管理者提出的

6、在传播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37、媒介组织就其基本性而言是双元的、混合的、具有双重性、兼容性特点的特殊地位。38、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并且是比较高级和复杂的符号系统。39、在整体互动传播模式中,影响传播效果的边际因素主要有价值因素、环境因素、规范因素,经验因素等四个因素。40、传播的组织功能包括( 告知功能 )、表达功能、解释功能、(指导功能 )等四个功能。41、守门理论认为,守门人在传播过程中,对信息具有(检查功能)、(评价功能)、加工功能、(导向功能)和桥梁功能。42、著名传播学者(施拉姆)在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中,认为世界各国的新闻传播制度与他的(社会政治制度)是一脉相承

7、的。43、在大众传播中,信息具有新闻性、(娱悦性)、知识性、价值性、(真实性)、(时效性)的特征。44、所谓信息就是指受传者收到讯息前未知的内容,一般具有(客观性)、抽象性、感知性、(传递性)、(存贮性)、共享性的特点。45、符号具有任意性、约定性、组合性、传授性、跨越性的特点。46、符号具有指代事物、表义、自律、显示、认识、交流等功能。47、符号是(传递信息)、指示和(称谓事物)及其关于的代码。48、(物体)、(符号)、(信息)是构成传播媒介的核心要素,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49、通常对媒介进行比较分析时有(时空偏倚)、(参与程度)、传播速度、保存时间、媒介威望、传播过程等六个标准。50、

8、受众在传播过程中,通常扮演着信息产品的(消费者)、传播符号(译码者)、传播活动(参与者)、传播效果反馈者的角色。51、在西方受众理论界有(个人差异论)、(社会类型论)、社会关系论、(满足需要论)、社会参与论等受众理论。52、对受众心理的研究,主要是受众(需要)、(动机)、(心理效应)、心理倾向等的研究。53、媒介环境构成的因素主要有(媒介威望)、社会意识、(团队精神)、行为规范、(求实精神)等。54、传播效果的构成,至少应包括(知识)、(智能)、(价值)、(态度)和(行为)的改变。55、教育传播效果评价的标志是传播过程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最终目的是改进教育教学。56、在教育传播学的研究与发展中

9、,形成了归纳理论、演绎理论、机能理论和模型等四种理论建构类型和方法,它们都运用了数据与解释,但各有不同侧重。57、教育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实验研究法、系统科学研究法等五类型。二、单项选择题:1、传播学研究中守门理论的创立者是( B )A、拉斯韦尔 B、库尔特勒温C、霍夫兰 D、拉扎斯菲尔德2、第一个使社会调查在大学实现的制度化、将数学方法引进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学者是(D )A、拉斯韦尔 B、库尔特勒温C、霍夫兰 D、拉扎斯菲尔德3、( C )的问世标志着传播学基本体系的初步形成。A、人讯息媒介 B、大众传播C、人类传播概论 D、大众传播的责任4、( A )

10、是传播学的完善者,一生中培养了许多传播学研究生,指导了美国第一位大众传播学专业博士生。A、威尔伯施拉姆 B、卡尔霍夫兰C、拉斯韦尔 D、库尔特勒温5、信息论的创始人是( A )。A、香农和韦弗 B、波尔兹曼C、卡尔纳普 D、贝里斯6、语义信息论的代表人物是( C )A、香农和韦弗 B、波尔兹曼C、卡尔纳普 D、贝里斯7、信息爆炸会导致( A )的后果。1.信息泛滥、2.信息超载、3.信息浪费、4.信息疾病A、1.2.3.4 B、1.2 C、2.4 D、2.3.48、(B)都是信息匮乏的主要表现。1.真相信息匮乏、2.重要信息匮乏、3.知识信息匮乏、4.新闻信息匮乏A、1.2.4 B、1.2.3

11、 C、1.3 D、2.39、(C)都是污染的信息,精神传播世界里的垃圾。1.色情信息、2.暴力内容、3.失实信息、4.图像化信息A、1.2 B、1.2.3 C、1.2.3.4 D、2.3.410、传播者的社会契约性责任包括(C):1.采集信息、2.鉴别信息、 3.选择信息、4.加工信息、5.传播信息、6.搜集信息A、1.2.3.4 B、2.3.4.5.6 C、1.2.3.4.5.6 D、1.2.3.4.611、(D)将人类由国内传播引入国际传播、由大众传播带进跨国传播。A、语言传播 B、文字传播C、印刷传播 D、电子传播 E、网络传播12、(C)在拉斯韦尔公式的扩展一文中,提出了传播的“七W”

12、模式。A、拉斯韦尔 B、米夏埃尔比勒C、布雷多克 D、奥斯古德13、(B )在传播是如何进行的一文中,提出了双向传播模式中的循环传播模式。A、德弗勒 B、施拉姆C、奥斯古德 D、布雷多克14、在罗杰斯和金凯德创立的辐合传播模式中,“I”表明( B )。A、此前已发生某些事情 B、信息不断被创造和分享C、相互理解的程度 D、各自理解的含义15、在整体互动传播模式中,核心要素指的是(A)A、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 B、传播的现实或事件来源C、信息互动的参与者 D、边际和干扰因素16、(B)从语言学角度提出了人际传播有教育、接受社会规范等十三项功能。A、拉斯韦尔 B、罗宾森C、威尔伯施拉姆 D、威廉

13、斯蒂芬森17、(E )都是职业传播者。1.商朝的卜筮、记事、记言的卜、史、巫、尹等官职;2.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3.苏秦、张仪等游说之士 ;4.唐僧、鉴真等讲经大师; 5.记者、编辑、导播、播音、演员、节目主持人、作家、撰稿人、教师、学者A、5 B、2.5 C、1.2.5D、2.3.4.5 E、1.2.3.4.518、(D )都是新闻传播者应享有的权利。1.采访权、2.报道权、3.批评权、4.专业保密权、5.安全保护权A、1.2.3.5 B、1.2.3C、1.2.4 D、1.2.3.4.519、下列关于信息与讯息之间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D)A、讯息原意为音讯、文电、文告、消息等;B、

14、讯息是指由一系列有序性符号组成的表达特定信息的符号系统;C、信息是包含在讯息中的抽象量;D、讯息是信息的载荷者,是抽象的;20、符号为人类独创和独有,下列不正确的表示是(A)A、 符号一旦产生,也会退化和倒退 ;B、 符号不同于信号,信号具有即时性、单一性和即物性的特点;C、符号是传递信息、指示和称谓事物及其关系的代码;D、符号不同于征兆,它本身含有目的性和密写性的信息;21、在距离、情境与音量和传播方式中,和谐式交谈,一般(C )A、贴近、用柔和的耳语 B、靠近、用轻声细语C、接近、用小声低语 D、中距,用普通声音E、公共距离,用偏大声音22、下列媒介理论观点中( B )不是麦克鲁汉的观点。

15、A、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B、媒介具有时空偏倚的特性C、媒介就是讯息 D、媒介有冷、热性之分23、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况论,指出( C )1.媒介的变化导致社会环境变化,社会环境变化导致人类行为变化; 2.情境就是信息系统; 3.独特的行为存在于独特的情况之中 4.电子媒介能促成原来不同情境的合并;A、1.2 B、1.2.3 C、1.2.3.4 D、1.2.424、在受众理论界,最早提出个人差异的是(D)A、威尔伯施拉姆 B、拉扎斯菲尔德C、库尔特勒温 D、卡尔霍夫兰25、认知一致论包括(B) 1.海德的平衡论; 2.纽科的均衡论; 3.奥斯古德和谐论; 4.费斯廷格的失谐论A、1.2 B、1.2.3

16、 C、 1.2.4 D、1.2.3.4三、多项选择题1、传播媒介的发展,具有( ABCDE )规律。A、螺旋规律 B、浪潮规律 C、加速规律D、共进规律 E、整合规律 F、辐射规律2、受众接受信息具有(ABCDF)规律。A、循序渐进规律 B、由浅入深规律 C、认知协调规律D、意向选择规律 E、守规合境规律 F、惯性类化规律3、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传播学具有( ABCDE )学科特点。A、 整体性 B、互动性 C、开放性D、综合性 E、发展性 F、现实性4、在20世纪30-50年代,对传播现象研究较多,并促成传播学产生的四位创始人是(ACDF )A、哈德罗拉斯韦尔 B、香农 C、库尔特勒温D、卡尔

17、霍夫兰 E、韦弗 F、保罗拉扎期菲尔德5、哈罗德拉斯韦尔在1948年提出传播的“五W”模式,引出“五大”研究课题,即(ABCEF)A、拉制分析 B、内容分析 C、媒介分析D、环境分析 E、受众分析 F、效果分析6、下列属于单向传播模式的有(ABCD)A、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 B、布雷多克“七W”模式C、贝罗的线型模式 D、香农的数学模式E、维纳的控制模式 F、奥斯古德的双行为模式7、下列传播模式属于双向传播模式的有(CDEF)A、贝罗的线型模式 B、香农的数学模式C、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D、德弗勒的环形模式E、奥斯古德的双行为模式 F、维纳的控制模式8、传播者的赢效因素包括(ABCDE)等。A

18、、 权威性 B、可信性 C、接近性D、增强熟知性 E、悦目性9、媒介组织在运作过程中,传播者与受众的关系是一种(CDEF)系。A、合作关系 B、同化关系 C、支配关系D、疏离关系 E、圈层关系 F、服务关系10、关于信息的研究理论主要有(ABCDEFGH)等A、 技术信息论 B、语义信息论 C、效用信息论D、信息过程论 E、信息仪式论 F、信息崇拜论G、信息经济论 H、信息社会论11、信息生态理论提出,在信息传播中必须坚持(ABCDE)原则。A、 绿色原则 B、多样原则 C、平衡原则D、循环原则 E、扎根原则 F、认知原则12、传播符号具有如下特性(ABCDE)。A、 任意性 B、约定性 C、

19、组合性D、传授性 E、跨越性 F、易读性13、传播符号具有(ABCDEF)功能。A、 指代功能 B、表义功能 C、自律功能D、显示功能 E、认识功能 F、交流功能14、非语言传播符号具有(ABCDEF)特点。A、连贯性 B、相似性 C、通义性D、协同性 E、即时性 F、真实性15、非语言传播符号具有(ABCDEF)作用。A、补充作用 B、替代作用 C、强调作用D、否定作用 E、重复作用 F、调节作用16、传播媒介具有(ABCDE)的特点。A、 实体性 B、中介性 C、负载性D、还原性 E、扩张性 F、抽象性17、从空间存在状态分析,受众具有(BCDE)特点。A、受动性 B、众多性 C、混杂性D

20、、分散性 E、隐匿性 F、能动性18、当今社会受众的基本权利包括(ABCDEF)等。A、 选择性 B、知情权 C、表达权D、反论权 E、监督权 F、免知权19、受众的心理效应包括(ABCDEF)。A、威信效应 B、名片效应 C、自己人效应D、晕轮效应 E、投身效应 F、从众效应20、在大众传播中,受众的反馈具有(BCDE)的特点。A、集中性 B、间接性 C、迟延性D、零散性 E、积累性 F、及时性21、传播环境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同,具有(ABCDE)的特点。A、无限性 B、开放性 C、差异性D、相关性 E、影响性 F、有限性四、名词解释1、教育传播学(教育传播学是综合运用传播学和教育学的理

21、论与方法,研究和揭示教育信息传播活动过程与规律,以求取得最优化教育效果的边缘学科。)2、协作学习(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学习者,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协商等活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过程。主要活动方式有竞争、辩论、合伙设计、合伙解决问题、角色扮演。)3、教育传播模式(是再现教育传播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形式;是对现象的概括和简明表述;是对各要素构成方式及关系的简化形式;反映现象的主要本质特征的一种模式。)4、媒介组织 (指专门从事大众传播活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社会单位或机构。)5、守门人(指在大众传播中可以决定什么性质的信息可被传播、传播多少以及怎样传播的人或机构。)6、狭义信息论(创

22、始人:香农,也叫技术信息论,是研究信息的度量方法及各种信源、信道与信息传输关系的理论)7、实用信息论(是研究狭义信息论方法,在编码译码、调制解调 、效果检测等领域中的如何应用的理论。)8、广义信息论(是应用现代数学、物理方法来研究信息的性质、信息的检测、交换、存储、传输、处理、加工和利用的一般原理及方法的科学,也叫信息科学。)9、信息匮乏(是指媒介提供的大量信息中,严重缺乏受众所需要的有价值的、能了解事情真相的、对自己有用的信息。)10、符号:是传递信息、指示和称谓事物及其关系的代码。11、媒介(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

23、播机构)12、意见领袖(在传播中是指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过程中,少数具有影响力、活动力,非选举产生又无名号的人。)13、教育传播环境 (是指围绕教育传播活动四周的一切事物,是教育传播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全部外部条件的总和。)14、教育传播环境评价(教育传播环境评价是以学生学习、生活和发展的教育环境质量为对象,依据教育目标和环境育人的价值取向,运用一切有效而可行的方法一手段,系统地收集有关教育环境建设与状态的信息,对教育环境达成目标及其育人效果进行价值判断,为创设和优化教育环境提供依据的过程。)15、教育传播效果(指经过一定的传播教育过程之后,受教育者在知识、能力和行为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16

24、、晕轮效应 (是指受众在接收信息时,将对某种事物的印象不加分析地拓展到其它方面去的接受倾向。)五、连线题1、传播定义迄今不下百个,总体来说有如下三大类,请将相关的学说与人物、主张联系起来:1Bc/2Ca/3Ab(1)交流说 A. G彼得森 a. 传播是大众和媒介进行的符号传送(2)符号说 B. J霍本 b.传播包含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全过程(3)影响说 C. 贝雷尔森 c.传播即用语言交流思想2、请将下列相关著作、著作者、观点联系起来:1C/2D/3E/4B/5A(1)拉扎斯菲尔德 A、大众传播、人类传播概论(2)勒温 B、大众传播实验、传播与劝服(3)拉斯韦尔 C、人民的选择(4)霍夫兰 D、

25、群体生活的渠道(5)威尔伯施拉姆 E、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3、关于守门理论、传播学者各有自己独自的著作和见解,请将他们连结起来:Ad/Be/Cf/Da/Eb/FcA、库尔特勒温 a、使守门人概念更趋完善B、怀特 b、国外新闻结构C、麦克内利 c、大众传播总论D、巴斯 d、群体生活的渠道E、盖尔顿和鲁奇 e、守门人:新闻选择的事例研究F、张隆栋 f、新闻国际交流中的中间传播者4、请将下列传播学者的媒介理论和其著作观点分别连结起来:Ac1/Bd2/Ca3/Db4A、英尼斯 a、空间感的失落 (1)媒介偏倚论B、麦克鲁汉 b、运 筹 帷 幄 (2)媒介决定论C、梅罗维茨 c、报纸在经济发展中的作

26、用 (3)媒介情境论D、布热津斯基 d、媒介通论、媒介即是讯息(4)媒介失控论六、简答题1、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什么?(对象:教育传播现象及其规律性;内容:本体研究、教育传播过程、模式、信息内容、媒介、传受双方、环境、符号、效果、研究方法等等)2、什么是教育传播过程?(指教育者借助教育媒体,向受教育者传递、交换教育信息的过程。)3、构成教育传播过程的要素有哪些?(九大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体、教育信息、编码、译码、噪音、反馈、效果)4、学习教育传播学有什么意义?65、教育信息的整合(设计)方略有哪几类?(先行组织者策略、五段教学策略、九段教学策略、假设推理策略、示范模仿教学策略

27、)6、常用的教育传播模式有哪几种?(教育传播的基本模式、施拉姆-余也鲁教育传播模式、师生面对面的教学传播模式、远程教学传播模式、个人自主利用媒体自学的教育传播模式、协作互助的教育传播模式。)7、述评施拉姆-余也鲁教育传播模式。(符合教育传播过程的基本规律、反映了传播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总结了面对面教育传播和远程教育传播的共同点、明确了要关注传播者、信息(软件)、工具(硬件)、受众、教学效果等五方面的理论研究。)8、信息是如何产生的?(信息在物质相互作用中产生,相互作用的方式有直接作用、场作用等,作用的痕迹便是信息。)9、简述开发和利用机器信息资源的意义?(记录和重现声像信息,使学习者打破时空

28、局限;超越人体器官的感知距离,远距离传播声像信息;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研究;进行事物特性的数量化显示和定量化研究工作)10、开发和利用实践教学信息资源时必须坚持什么原则?(参与原则、实践教学时间恰当原则、实践教学内容要多方面结合、要有实践教学大纲目标指导书、要有符合要求的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11、符号的本质是什么?(代表事物、符号的意义来自经验、符号意义因环境、时间而改变、符号具有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的区别、符号是传播中编码和译码的中介)12、什么是理想状态下的编码和译码?(传播线路畅通、双方乐于沟通、无噪音干扰;符号系统双方都熟悉、能顺利使用;符号具与符号义基本对应;符号、表述、文本所传信息任

29、务,双方必须分别加以明确规定;符号在编码和译码中,双方必须遵循社会公认的规则,如语法、修辞等)13、教育传播媒介与普通媒介的区别是什么?(普通媒介不都是教育媒介,只有存贮和传递了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才能称教育媒介;普通媒介可以发展成教育媒介,前提是它用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媒介开发出来先用于通信军事娱乐工业而不是教育)14、教育传播媒介的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传递信息、存贮信息的功能,具有提供具体经验、帮助正确思维、改善行为态度、优化教学过程的作用)15、施拉姆在阐述选择和使用教学媒介时的九大原则是什么?(可用任何媒介学习、向经验学习媒体派不上用场、人会从媒介中不自学学习、没有全能媒介、教

30、学中总有更有效的媒介、多种媒介配合、混合使用媒介比用一种好、应混合使用多种媒介、配合教学顺序选用媒介)16、选择教育传播媒介应考虑什么因素?(学习类型、媒介成本、媒介成能达到的效能、低成本高效原则)17、简述影响教师传播行为的原因。(政治、法律、社会、文化、信息素养、价值、技术原因、学生素质、学校的组织管理要求、教师责任感等等)18、简述影响学生传播行为的原因。(行为的选择性、社会文化因素、知识因素、心理因素、其它因素等。)19、直接影响教育传播环境的因素有哪些?(校园环境、教室环境、社会信息环境、人际关系环境、校风班风环境、电光声色温气环境等)20、简述师生互动传播机制的类型和特点。(类型:

31、假相倚型互动、反应性相倚型互动、非对称性相倚型互动、彼此相倚型互动。特点:相互依存性、差异性、互补性)21、当前教育传播效果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教育传播媒介的教学功能、多媒体优化组合教学的原理和方法、教育媒介的设计与开发、媒介传播教学内容的原理和方法、教育传播效果的评估等)22、简述教育传播效果的优化途径。(明确教育目标、系统分析教育传播通道、科学应用教育传播媒介、 就具体过程环节进行测量评价、最大优化即实现整个教育传播过程的优化)23、简述调查研究法的含义和特点。(调查研究法是研究者为获得关于某一教育传播现象的科学认识,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收集、记录、统计、分析有关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以探索和揭示教育传播的现状、过程要素或运动变化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特点:强调实地考察、范围广、手段灵活。)七、论述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