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377.21KB ,
资源ID:468098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68098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1112高三生物查漏补缺题正式稿教师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1112高三生物查漏补缺题正式稿教师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不同类型的植物配置在群落的不同高度,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优势种是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群落内的种间关系使生物通过自然选择而发生适应性进化A.只有一项 B.只有两项 C.只有三项 D.全部正确【简析】考查对群落特征的理解。题目涵盖了物种的多样性、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优势现象、营养结构等内容。学生做此类考查学科理解的题目往往还是能够暴露一些问题,加上试题选项的设计,学生作答结果可能会与预期产生差异。4.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由免疫细胞介导的免疫攻击性肝损伤。AIH的病理损伤机制如右图所示(IL、IFN、TNF为淋巴因子,TH、TC、B分别为助T细胞、胞毒T细胞、

2、B细胞),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该疾病的肝损伤是由于过敏引起的B.淋巴因子和抗体参与了对肝细胞的攻击C.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有不同的助T细胞参与D.肝细胞表面的某种结构相当于抗原【简析】考查过敏、自身免疫病等知识。图比较有价值,但题的考点略偏,部分内容超出了教材范围,建议慎重使用。【答案】A5.1958年美国人斯图尔特将胡萝卜细胞培养成一株新的植株,从而证实了植物细胞全能性。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已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形成完整植株所需要的全部基因B.细胞全能性体现过程中受到基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C.已分化的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化不能逆转D.理论上植物体中每个活细胞都具有细胞全能性【简析】考查

3、对细胞全能性的理解。题目难度不大,送点分吧。【答案】C6.栖息地破坏和片段化是诸多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当这些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进一步减少变成小种群时,不会出现A.等位基因频率往往在世代间发生显著变化B.近亲交配导致有害基因纯合化的概率增加C.基因多样性降低导致适应环境的变异减少D.种内斗争加剧导致种群的出生率下降 【简析】还是比较耐人寻味的一道题,不乏看点。题目的价值在A、B、C选项,即小种群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A是遗传漂变问题,B是近交衰退问题,C是基因多样性降低问题。也要注意D选项,小种群的出生率是有可能降低的,但没有资料显示是由于种内斗争加剧引起的,而是因为种群太小导致社会

4、行为瓦解、性别比例不等、难以找到配偶等原因。从这些角度帮助学生去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可能理解的层次会提高一些。【答】D7.药物X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右图为用不同浓度的药物X体外处理人肝癌细胞的作用结果,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细胞凋亡基因突变,则可能引发肝癌B.药物X可能调控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C.药物X的浓度及处理时间均影响肝癌细胞存活D.1.0g/L为临床治疗肝癌的最适药物X浓度【简析】题目意在考查细胞凋亡、癌变的相关知识,考查获取信息和综合分析能力,但还是修得不够理想。注意实验是“体外处理肝癌细胞”,D选项是“临床”,相信大部分学生难以想到临床上大剂量可能会杀伤正常细胞,体外实

5、验与临床应用之间是有差别的。且实验仅做了5个浓度,难以判断高于1.00g/L的药物X对肝癌细胞的抑制率情况。题目有一定难度,建议慎重使用。8.将叶绿体的类囊体悬浮在pH为4的缓冲液中,使其内外部在这种酸性条件下平衡,然后将类囊体快速转移到含有ADP和Pi的pH为8的缓冲液中,发现在没有光照的情况下,合成了大量ATP。以下分析合理的是A.类囊体在pH为4的缓冲液中被破坏 B.实验中必然存在H+的主动转运C.叶绿体中合成ATP需要酸性环境 D.ATP的合成与H+浓度梯度有关【简析】题目以化学渗透机制发现史的经典实验为背景,考查获取信息和实验探究能力。这一重大发现揭示了类囊体膜两侧的跨膜化学势能为A

6、TP合成供能。题目隐含了化学渗透机制的基本原理,即跨膜的离子浓度差异和电势能差异为细胞提供可利用的自由能。题目较难,建议慎重使用。9.在植物籽粒中磷酸的存在形式是植酸磷,但因某些动物缺乏分解植酸的酶,饲料中的磷源得不到利用,需向饲料中添加无机磷。植酸酶专门水解饲料中的植酸,释放出可利用的磷,提高了饲料中磷的利用率。下面是培育植酸酶高活性黑曲霉突变菌株的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用酶处理黑曲霉菌液,获得有活力的原生质体,由于原生质体没有_,对于物理、化学因子比较敏感,_往往高于未处理的细胞,因而是选育突变体的理想材料。除此之外原生质体还比较容易摄取外源DNA,在基因工程操作中常作为_。

7、(2)将用酶处理的黑曲霉菌液稀释后用紫外灯照射,5min后_于平板培养基,标记为A,对照组接种_,标记为B。将A、B两组平板置于28培养,一段时间后将A、B平板上菌落挑出,每个菌落接种于两个培养瓶(分别标记为A1、A2、B1、B2)中培养108h,离心去菌体后留下发酵液,测定发酵液中_。实验中得到了如下两个平板。植酸酶活性测定值(单位:u/mL)A平板B平板A1A2B1B2测量116002225840945测量215942218826平均值15972221833分析这两个平板的实验数据,说明_。实验中将平板上的菌落分别接种于两个培养瓶以及进行两次测量的目的是_。(3)饲料中添加植酸酶有助于_,

8、降低磷对环境的污染。【简析】试题以原生质体的遗传转化及突变体筛选为情境,考查原生质体在遗传操作中的优点及应用,获取信息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等。本题的难点在于变量的确认、对照组的设置、平行重复实验的意义等。【答案】(1)细胞壁 基因突变频率 受体细胞 (2)涂布(接种) 等量未经紫外线照射的用酶处理的黑曲霉菌液 植酸酶的活性 经紫外线处理的黑曲霉菌产生了植酸酶高活性突变 避免偶然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减少误差 (3)减少无机磷的使用10.研究发现,神经、内分泌和免疫调节之间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构成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网络,完成一些生命活动的调节,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内分泌系统和

9、免疫系统能通过不同的方式识别和应对机体内外的危险,神经、内分泌系统通过释放_调节机体应对病原体感染的免疫应答水平;免疫系统则通过产生_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活性,从而构成了复杂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系统。(2)下丘脑受到刺激时,可通过分泌_引起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通过血液循环,ACTH可促进_释放糖皮质激素。在机体受到突然的刺激,包括精神和躯体的刺激(急性应激)时,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作用,对_等免疫细胞的功能产生明显的_作用,甚至引起某些疾病。这是应激调节免疫功能的主要途径之一,它成为免疫调节中一条重要的_调节通路。(3)一些免疫应答产生的细胞因子能与神经细胞膜上的

10、_结合,激活周围儿茶酚胺能感觉神经元。中枢神经系统接受感觉神经元传递的侵染信号,再通过传出神经元传递调节信号至被感染组织的交感神经元。该类神经元的末梢通过以类似_的结构连接各类免疫细胞,并释放出_来调节这些免疫细胞的免疫应答能力。【简析】我区1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题中已有与本题类似的考查角度,这一角度是十分让人欣赏的。本题素材难得,放在这里不得不说略显可惜(与第6题一样),但作为对教材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认识的补充和完善,我想它一定会发挥它的价值。试题的价值: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之间以信号分子相互联系形成网络 下丘脑-垂体轴的调节作用的拓展 负反馈调节的拓展 免疫细胞产生的细胞因

11、子对神经系统的作用、神经末梢与免疫细胞间的突触联系等。(1)神经递质和激素 细胞因子等免疫物质 (2)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肾上腺皮质 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合理即可) 抑制 (负)反馈 (3)(细胞因子)受体 突触 神经递质11.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南区建有一个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展示了较新的生态污水(常富含N、P)处理技术。下图示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构造示意图(箭头示水流方向),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工湿地的上行池和下行池中均栽有芦苇、香蒲、菖蒲、美人蕉等具有一定_能力的湿地植物,它们在该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_,能通过_作用合成有机物,并将_输入到该生态系统的_营

12、养级。这些人工湿地植物一般宜选用本地物种,避免_,以保证当地生态系统的安全性。(2)人工湿地的植物根系常形成一个网络样结构,网络中的根系不仅能直接吸附和吸收污水中的_等营养物质,而且还为_的吸附和代谢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使它们能够通过分解作用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湿地基质常使用碎石等多种材质,碎石间留有一些空隙有利于促进根部的_。 (3)污水脱氮过程离不开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作用机理如图所示。 据此分析,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分别生活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_池和_池。流入湿地的污水在“先下后上”的过程中,与_充分接触,得到了明显净化。 (4)若研究该人工湿地生态污水处理能力,应对_水质进

13、行监测,通过比较_含量的差值,来分析人工湿地的净化功能。经人工湿地处理的生活污水可作为非饮用水用于很多生产过程,不仅减少了污染还_。【简析】试题以奥林匹克公园人工湿地为情境,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入侵、污水净化的原理、微生物的代谢类型等,可惜的是在二模前时间太紧,没能把它修好。题目有一定的综合性,与当前的热点问题相吻合,若选用可对污水处理等相关知识进行适当拓展。(1)净化污水 生产者 光合 太阳能(或光能) 第一 外来物种入侵(对当地生态系统生物生存造成威胁)(2)N、P 微生物(分解者) (有氧)呼吸作用 (3)下行 上行 植物根系和微生物(分解者) (4)进水(口)和出水(口)(缺

14、一不可) 进水和出水N、P 节约了水资源1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研制了不同类型的病毒疫苗,其中第二、三代病毒疫苗都基于DNA重组技术而建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第二代疫苗是以编码病毒抗原蛋白的RNA为模板,经_酶的作用获得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形成重组质粒,重组质粒中有一段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作为_,以便于筛选含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将重组质粒与经过_处理的大肠杆菌细胞混合转化大肠杆菌,扩增大肠杆菌获得大量的抗原蛋白。将抗原蛋白注射入人体后,可引起机体产生_。(2)第三代疫苗即“DNA疫苗”是将编码某种抗原蛋白的DNA注射到动物体内,该DNA可在人体内_相应的蛋白。相对于第三代

15、疫苗,第二代疫苗运输和保存的难度更大,其原因是蛋白质_。(3)DNA疫苗研制的动物试验:将若干只_的小鼠随机等分为A、B两组,A组小鼠注射_,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多次间隔免疫后进行_的测定,并计算每组的_,结果如图所示。该实验结果表明_。【简析】以新一代疫苗的制备为情境,考查免疫、转基因技术应用、基因的表达及实验与探究能力等。(1)逆转录 标记基因 Ca2+离子(CaCl2) (体液)免疫应答(2)表达(转录和翻译) 更容易发生结构改变(变性)而失去功能(3)生理条件(体重、年龄等)相似 适量含DNA疫苗的生理盐水 抗体含量 平均值 DNA疫苗能引起小鼠产生体液免疫应答 第二部分:一些成题

16、待检物质试剂颜色反应蛋白质双缩脲脂肪红色斐林试剂砖红色DNA蓝色13.下面是一组鉴别生物体内几种有机物的实验,其中的数字可分别代表 A.葡萄糖、苏丹、紫色、二苯胺 B.蔗糖、苏丹、紫红色、碘液C.还原糖、苏丹、蓝紫色、硫酸铜 D.果糖、苏丹、紫色、二苯胺14.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在下列关于细胞基本共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均具有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构成的膜结构ATP是所有细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都具有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遗传信息均储存在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中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基本相同所有生物的新陈代谢都是以细胞为单位进行的A. B. C. D.15.细胞增殖过程中DNA含量会发

17、生变化,通过测定一定数量细胞的DNA含量,可分析其细胞周期,根据细胞DNA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细胞株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下图。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A.乙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 B.细胞分裂间期时间比分裂期长C.丙组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D.将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减少16.(11福建)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ZZ)。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WW的胚胎不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

18、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A.雌:雄=1:1 B. 雌:2 C. 雌:雄=3:1 D.雌:雄=4:1 17.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下:PF1灰身红眼黑身白眼灰身红眼、灰身红眼黑身白眼灰身红眼灰身红眼、灰身白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灰身、红眼B.体色和眼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C.若组合的F1随机交配,则F2雄蝇中灰身白眼的概率为3/4D.若组合的F1随机交配,则F2中黑身白眼的概率为1/818.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试

19、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1个体最好是A.野生型(雌)突变型(雄) B.野生型(雄)突变型(雌)C.野生型(雌)野生型(雄) D.突变型(雌)突变型(雄)19.下面图示中,能够正确地描述当前我们理解的生物体系遗传物质的复制和“信息流”的是(B)20.右图示人类某遗传病系谱图,该病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是 A.Y染色体上的基因 B.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C.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D.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21.已知四倍体西瓜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11条染色体;又知普通小麦是含有6个染色体组的生物,它的每个染色体组均含有7条染色体。但是,四倍体西瓜是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形成

20、的,普通小麦是由三个物种先后杂交并染色体加倍形成。我们若将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按其形态、大小、结构进行归类,则 A.四倍体西瓜的染色体可分4种类型,普通小麦的染色体可分6种类型 B.四倍体西瓜的染色体可分22种类型,普通小麦的染色体可分21种类型 C.四倍体西瓜的染色体可分11种类型,普通小麦的染色体可分21种类型 D.四倍体西瓜和普通小麦的染色体均分为2种类型,因为同源染色体成对存在22.(10江苏卷)长在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它却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不包括 A.它属于该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它对于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有利无害 C.它可能含有对

21、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 D.它可能为某种害虫的天敌提高栖息地编号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光照水草藻类浮游动物小鱼河泥甲1乙丙丁23.科技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来验证生态系统的一些相关问题:制作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成分和条件见下表。表中“1”表示有,“0”表示无。下列相应的评述正确的是乙成分缺失,功能不健全,存活时间可能最短; 甲和丁的成分全面,设计合理,可以长时间地存活下去; 四个人工生态系统的设计合理与否,均需要经受时间的检验; 四个人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均是封闭的,而能量的流动是相对开放的; 丁的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A. B. C. D.24.(10海南)某植物种子成熟后需

22、经低温贮藏才能萌发,为探究其原因,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植物激素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根据激素的作用特点,推测图中a、b依次为A.赤霉素、脱落酸B.细胞分裂素、生长素C.脱落酸、细胞分裂素D.赤霉素、乙烯25.(10海南)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表面,如右图,给该神经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到电位的变化。能正确反映从刺激开始到兴奋完成这段过程中电位变化的曲线是(D)26.科学家用同位素标记法来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时,做过下列实验:(1)选用豚鼠的胰腺细胞作实验材料,是因为该细胞具有的功能。(2)将胰腺组织取出后,将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23、,然后再放到培养液中去培养,培养液中要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其目的是。(3)本实验需在培养液中加入标记物,可供选择的物质有:被3H标记了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亮氨酸及葡萄糖,该实验应选择做标记物,该物质从培养液进入细胞的方式是。细胞培养3分钟后,需向培养液中加入,以降低标记物连续渗入对实验结果的影响。(4)随着时间的变化测定细胞各组分的放射性,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测,分泌蛋白是在 合成的,并沿着途径向外分泌。 26.(1)分泌蛋白质 (2)防止杂菌污染 (3)3H标记的亮氨酸 主动转运 未标记的亮氨酸 (4)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小泡细胞膜

24、27.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基本上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请根据下列有关酶促反应的实验操作,回答相关问题。实验操作试 管ABCDEF1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可溶性淀粉溶液1 mL+2加入质量分数为2%的蔗糖溶液1 mL3加入唾液淀粉酶原液1 mL4加入蔗糖酶溶液1 mL5加入蒸馏水1 mL6酶促水解反应摇匀,37水浴中保温10min7向每个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2 mL摇匀,沸水浴中加热12min8观察并记录各试管内的变化 注:表中“+”为加入,“”为未加入 (1)本实验的变量是 。 (2)制备淀粉溶液时需加热煮沸,但制备好以后必须冷却到室温才能使用,这

25、是防止 。 (3)上述实验中, 号试管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本实验的结论为 。 (4)实验过程中,E、F号试管起 作用。如果E、F号试管也出现砖红色沉淀,可能有很多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用序号表示) 。 淀粉溶液、蔗糖溶液不纯,混有还原性糖 淀粉溶液、蔗糖溶液放置的时间太长,其中的微生物将部分淀粉、蔗糖分解成还原性糖试管不干净、上面留有还原性糖实验操作过程中,胶头滴管混用、错用 (5)如果条件所限,只保留两支试管,也能初步得出实验结论,请你写出可能的组合 (6)本实验,能否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 (能/不能)。理由是 27.(1)酶的种类(或底物的种类) (2)温度过高破坏酶的活性 (3)A、D(注:不全不得分) 酶具有专一性 (4)(空白)对照 (注:不全不得分) (5)AB CD AC BD(注: (6)不能 碘液不能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产生还原性糖(蔗糖不与碘液发生显色反应,蔗糖水解产物也不与碘液发生显色反应)28.观赏植物蝴蝶兰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