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8.47KB ,
资源ID:468413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68413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Word下载.docx

1、“甲午中日战争压根儿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同日本)在作战。西方观察家就精辟地将这场战争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之间的战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清政府坚决反对与日本交战 B.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好大喜功C.中国民众根本不关心甲午中日战争 D.体现了当时中国民族国家观念不明确7、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C.由思想禁锢

2、转向对外开放 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8、建国初,周恩来在参与某次国际活动时说:“如今我们登上国际舞台了,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但总归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有几个兄弟国家参加,要配合,要有扳有眼,都要合拍。又是第一次唱,所以还要本着学习的精神。”材料中的“正规戏、舞台戏”反映了新中国哪一外交成就( )A访问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合作同盟条约B接见印度代表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参加日内瓦会议,就印度支那和平行动提出合理化建议D参加亚非会议,宣传和扩大“求同存异”外交策略9、梭伦改革时期,雅典出现了三个分属不同背景的政治派别:代表平原地带氏族贵族利益的平原派;代表沿海地区新兴工商业奴隶主的

3、海岸派;代表山地贫穷农牧民的山地派。梭伦改革措施中,最能体现海岸派利益的是( )A.颁布“解负令” B.划分四个选区 C.设四百人会议 D.划分公民等级10、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之初,只有拥有一定地产的成年男性才有资格当选为议员。1830年,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成年男性拥有选举权,而拥有被选举权的人则更少。直到1969年,英国才规定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论男女,都可以参加下院的选举。由此可见( )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B英国的议会制度通过改革逐步得到发展完善C议会是英国政治权利的核心 D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议会制度的改革11、英国1882年制定的关于议会议事程序的“

4、普遍法规”规定: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加。1887年1889年,英国政府参加会议的次数占全部议会次数的84.5%。美国在18851889年,总统否决议案达324项。这些现象最能说明( )A.在国家政权实际运行中行政权居于主导地位 B.议会对国家行政部门有监督权C.议会始终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构 D.行政首脑取代议会成为国家的决策中心12、1851年,正当伦敦世博会召开,宣布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已经有人在解剖它的病灶,预备提前宣判它的死刑了。“解剖病灶”产生的历史影响是( ) 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B直接指导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首次尝试

5、 C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D使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产生危机13、为了抵制马歇尔计划对东欧国家的影响,苏联从1947年开始先后与罗马尼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签订了一系列贸易和经济协定。由于这些协定主要由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操作产生,因此一般统称为莫洛托夫计划。以下关于该计划说法正确的是( )A有利于东欧各国的经济快速恢复和高速发展 B苏联防止了所有东欧国家的“离苏倾向”C继承该计划的经互会有利于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D加剧了美苏争霸的紧张局势14、英法两国前领导人曾说,离开中国、印度和巴西这样的发展中大国,重大国际问题一个也解决不了。美国资深外交官乔治凯南生前也告诫说

6、:“这个星球绝不会由任何一个单独的政治中心来统治不论是美元还是刺刀,都不能保证成功”。这说明( )A美国的霸权地位已经基本终结 B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已不可逆转C未来世界将成大国政治角逐的舞台 D世界政治中心已向发展中国家偏移15、清代海关货税除正税外,还有各种数倍于正额的附加征课。1810年,一艘由西方进入广州的(一般规模)船,需要交纳的税费包括:正税、付征收人员净费、规银、进口规银、放关规银、拨归慈善用的粮道放关银、海关检查员各种小费等等,总计3278.463两银。清政府的税收政策( )A体现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B.提高了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C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D.反映了对海关的严格监管控制

7、16、据史载:唐朝前期,宋州(河南商丘)、亳州(安徽毫县)生产的绢帛质量最高。江南东道(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的丝织物品种类繁多,很多列为贡品,在产量上已仅次于河南、河北道而跃居于全国的第三位。该记载( )A反映了唐朝主要经济中心在豫皖地区 B准确地统计了南北方丝织业的发展状况C反映了唐朝行政区划和丝织业发展特点 D折射出古代河南、安徽之地是桑蚕中心17、康熙三十九年苏州踹匠(又称“踏布匠”)由于包工头克扣工钱罢工将近一年,最后是以清政府的司法介入暂告结束的。康熙五十四年踹匠再次罢工,要用增加的工价,办理普济院、育婴堂,并建立“踹匠会馆”。清政府以 “无籍之徒,结党群来,害将叵测”,立石严禁。这

8、反映该历史时期( )A罢工仅仅以经济目的为主 B政府执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C农耕文明中分离出一些变异 D政府立法以管理官营手工业18、上海机器织布局在筹办过程中,李鸿章根据一些官绅的申请,代向清政府奏请准予“酌定十年之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材料表明洋务运动( )A有效抵制了列强对华侵略 B限制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9、下表是1913-1921年中国私人资本工业各部门资本额增长情况(单位:万元),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1913 年1921 年增长量发展速度年增长率棉纺业142398428419691.6473.95面粉业885325

9、72372368.0233.50缫丝业16032253650140.555.07卷烟业138168015421217.39139.67水泥业285880595308.7726.10火柴业294746452253.7419.22A.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造成民族工业全面萧条B.鸦片贸易是推动20年代经济的主要动力C.民族工业某些行业发展速度减慢,整体仍在发展D.南京国民政府颁布措施,推动民族工业继续发展20、中共“八大”报告指出,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国家统一市场的领导下,将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对所有商品,将实行按质分等论价办法,不仅不会破坏国家的统一市场,相反地,将会对国家的统一市场起有

10、益的补充作用。由此可见,这个报告( )A有效纠正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B全面总结一五计划的建设经验C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D针对苏联经济模式的有效反思21、建国初期某一时期,“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 %,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4.8%。 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效果比较好,重要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比较协调。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由此,可以推测出当时中国( )A.工农业比重严重失调 B.经济建设出现浮夸风C.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D.经济政策深受苏联影响22、李荣忠在吉他与流行音乐潮中指出:黑人是非常擅长歌舞的,在日落以后常聚集在康果广场上,拿着从非洲带来的皮鼓、

11、五弦琴(即班卓琴),敲着、奏着、唱着,用故乡的音乐怀念失散了的亲人,用强烈、刺激性的音响发泄胸中的激愤,在狂欢中求得暂时的超脱。该种音乐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存在种族歧视现象 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D.罪恶的黑奴贸易的推动23、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胡佛政府倡导地方和民间团体实施“自愿联合政策”,为此,他批准了“邻居互助计划”,通过法令倡导轮流工作法,要求就业者或半就业者帮助四邻中的生活困难者。据此可知( )A高失业率是此次经济危机最为显著的特征 B解决就业问题是缓解经济危机的核心措施C胡佛政府未真正改变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D该措施基本上解决了美国当时的

12、社会矛盾24、二战后70年代,美国有些经济学家倡导“既然危机如同人体感冒发烧一样,感冒本来是排毒,是人体的自然调整,感冒一来就上抗生素,表面上看好了,但深层次的矛盾却被掩盖了正是说明面对危机不能反应过度”。下列主张与该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 A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B增大自由经济比率,削减国有化比重C完善福利国家制度,缩减社会贫富差 D充分发挥计划杠杆,收缩市场经济调节25、据一份关于斯摩棱斯克(苏俄地名)粮食征收汇报的史料称:这里的农民在1920年6月已经知道要缴纳多少粮食和土豆,并得到此外不再征收任何东西的保证。采取这种措施,一是因为当时的对波兰战争需要巩固后方,二是因为在地方苏

13、维埃中有许多孟什维克,他们对省的管理有很大的影响。这则史料最能说明( )A战时共产主义在当时已经被彻底废除B孟什维克已完全掌握地方政府的权力C粮食税经历了由地方自发实践到中央统一推行的过程D余粮征集制已导致苏俄失去了对地方政府的有效控制26、列宁曾忧心地说:“国家要有大量的借款,才能有发展重工业的资金。”斯大林和他的战友却两手空空地完成了俄国工业的腾飞。对此最合理的史料解释是( )A“拥护军事共产主义,不劳动者不得食” B“通过恢复商品交换,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C“掏农民的裤兜,成全工业化” D“资本主义大危机继续加剧和深化”27、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称:“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

14、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民族国家”是指( )A建立了欧洲共同体 B发展为福利国家 C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D掀起了不结盟运动28、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后,虽然对美国关税下降率远小于美国对墨西哥下降比率,但大量产品的涌入,仍然使墨西哥经济受到巨大冲击。这最能说明( )A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侵略 B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合作面临挑战C墨西哥经济实力较差,技术水平低 D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弊大于利29、“中国古代山水画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在位置的经营上讲究留向、计白当黑,也是

15、有无相生、虚实相象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材料表明古代山水画( )A属于古典浪漫主义 B具有唯心主义色彩 C可能受道家思想影响 D兴盛于宋元时期30、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不断提高。从西汉昭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到东晋时皇帝亲自祭奠孔子,再到宋代下诏必须避讳孔子的名字,直到清康熙皇帝对孔子行三跪九拜之礼。这一现象表明( )A.皇权独尊观念受到儒学思想的冲击 B.孔子的思想对古代政治影响巨大C.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得到不断强化 D.皇帝借尊崇孔子来提高个人声望31、韩愈的原道中说:“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

16、;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由此可见,韩愈认为( )A.工商业者的壮大导致农民贫困 B.理学地位的确立有助国家经济发展C.儒佛道三家并用有助教化百姓 D.佛道力量的壮大加剧百姓经济负担32、明代袁宏道在东西汉通俗演义序说到:“今天下自衣冠以至村哥里妇,自七十老翁以至三尺童子,谈及刘季起丰沛、项羽不渡乌江、王莽篡位、光武中兴等事,无不能悉数颠末,详其姓氏里居,自朝至暮,自昏彻旦,几忘食忘寝,讼言之不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理学的发展增强了文化的教化功能B伴随商品经济发展,明代通俗文化进一步普及C明代通俗文化的兴起扩大了民众对政治的关注D两汉的政治制度对明代百姓有很强的吸

17、引力33、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34、胡适和蒋梦麟在“五四”运动一周年之际提醒学生,最不可少的精神之一是,在团体生活中要容纳反对党的意见。现在学生会议的会场上,对于不肯迎合群众心里的言论,往往有许多威压的表示,这是暴民专制,不是民治精神。这里所说的“最不可少的精神”主要是指( )A自由精神 B平等精神 C民主精神 D科学精神35、孙中山是坚定的民主革命家,但他同时

18、又说:“纯用革命手段不能完全解决经济问题。” “夫今日立国于世界之上,犹乎人处于社会之中,相资为用,互助以成者也。”在这里,孙中山主要强调的是( )A.革命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手段 B.民生问题解决要立足和谐互助C.国内各民族要平等、团结、互助 D.以和平方式实现财富国有,国民共享36、某一时期,欧洲人为年轻人制定了新标准:他必须谈吐敏捷,必须精通体育和武艺,必须懂得跳舞并会欣赏音乐。他应该懂得拉丁文和希腊文。新标准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文艺复兴运动 B宗教改革运动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37、马丁路德曾撰文写道:“所谓教士们,无论是教士、神父,或是教皇只有在关于圣经或礼拜上的工作上,他们是

19、高出众人的,因为这是他们的职务。至于用来保护弱者,惩治坏人的宝剑和鞭子,那是掌握在世俗权力的手中的。”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世俗权力明显高于教会权力 B教皇在宗教中的地位至高无上C反对教会对世俗事务的干预 D教会主要用传播宗教维护正义38、1989年美国修订的道德改革法规定:总统、副总统、国会议员、联邦法官及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在任职前报告自己的财产状况,上任后还须按月申报。财产申报资料向社会公开,供大众查阅复印,以便接受社会监督。若存在灰色收入,就会被治罪。该材料体现了启蒙思想的( )A社会契约 B.主权在民 C. 自由平等 D.反对私有制39、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

20、道:“虽然伏尔泰在巴黎了解了一些启蒙新文化,然而,只是在1726年到了伦敦以后,诗人伏尔泰才成为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英国,伏尔泰接受了牛顿的思想。”他从牛顿的著作中看到的是( )A如何以数学为表达形式,假说辐射是由具有能量的量子来实现的B如何以实验为主要方式,证实外力是改变事物运动状态的原因C如何以数学为表达形式,运用理智建立普遍法则来解释物质世界D如何以推理为主要方式,提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运动40、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住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

21、等。据此判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 B. 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C. 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 D. 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二、材料解析题(共40分)41、(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宋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复兴的时期。韩愈及其以后的一代又一代儒家学者提倡回归经典。中国的古典并没有丧失,只是经过韩愈以后重新检讨,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从丝绸之路传入的西方影响,包括基督教、佛教、摩尼教,分别在中国扎根。唐宋时代,外来的文化力量非常强大,契丹、女真、蒙古以及中亚等外族进入中国,使中国不再是单纯的华夏民族。中国文化接受了外来的刺

22、激,也吸收了许多外来的文化。在此基础上,韩愈、柳宗元、李翱的工作,终于引发了后来理学、新理学和禅宗的活跃气象。材料二 1096年,欧洲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发动,通过东征,欧洲人发现在教会垄断的文化圈外,还有许多不同的思想观念。特别是他们发现古希腊留下来的文化遗产都被教会一手遮天,不为欧洲一般人所知。东征带回的许多古希腊文典籍,由教会外学者翻译为拉丁文,这就开启了文艺复兴的契机,让欧洲人可以重新检视其文化遗产。欧洲人也经由东征,发现了遥远的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接触到了新的事物。文艺复兴的意义在于欧洲人重新发现过去、并开始认识远方的人类文明,他们扩大了视野,不再甘于只接受独断的基督教文化。他们重新认识

23、古典,并且设法将古典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作一番融合。 一一以上材料摘编自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宋文化复兴和西方文艺复兴的背景。(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文化复兴和西方文艺复兴的相似之处,以及对文明发展的启示。 (13分)42. (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东南沿海地区被日军占领,中国政府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税收,军费开支剧增,财政状况极为窘迫。中国108所高等院校中,91所遭日军轰炸,25所院校被迫停办。一些人力主实施战时非常教育或国防教育,主张中断一切正规教育,停办高中及大专院校。国民政府提出“

24、战时应作平时看”,“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尤其当国家临到存亡断续的关头,成为绝对的需要,这是一个国家最强韧、最可靠的生存力量”。政府有计划地将沦陷区90%的高级知识分子和37所高校转往犬后方,教育部长以个人名义建立贷金制度,为来自沦陷区学生提供生活资助,后改为公费制,对大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费,共资助学生128000余人,其中包括杨振宁、李政道、邓稼先等一批日后闻名世界的科学家。对海外留学生给予救济,并继续派遣留学生赴海外学习。抗战期间,全国专科以上高校增加了33所(31%),教员增加了3623人(48%),学生增加了41575人(99%)。学龄前的儿童入学率从战前的43.4%上升到了胜利前的76%

25、,初等学校学生数量几乎是战争爆发前的2倍。在职业教育方面进步更加明显,在校学生人数由战前的7000人增长到了25000余人。抗战期间教育经费在国民政府的财政支出中仅次于军费,居政府财政支出的第二位。 一一摘编自侯杨方不绝的薪火:抗战时期的教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教育改革的主要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时期教育改革的影响。(9分)高二月考历史答题纸41、(1)(2)42、 高二月考历史答案CBDDA DCCDB ACCBA CCBCD DDCBC BABCC DBAAB ACBCC41、(1)唐宋文化复兴:中外及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频

26、繁;(2分)经济繁荣:文化政策开明; 科举推动文化教育发展。(任答2点4分) 西方文艺复兴:十字军东征客观上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2分)商品经济发展,资本 主义萌芽;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要求反对宗教神学价值观,解放思想。 (4分)(2)相似之处:传统文化的基础;外来文化的影响:社会发展的要求。 启示:文明发展需要开放、交流:文明发展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政治支持;文明发 展需要继承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7分)42、(1)特点:具有前瞻性,更加重视教育;扩大免费范围,发展公益教育;将教育与救国和民族复兴结合起来;规模、数量增长迅速。(任答三点即得6分) (2)影响:促进教育大发展;有利于推动抗战的胜利;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提高国民素质;有利于中国学术文化传承;有利于中国科学技术进步;为未来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任答三点即得9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