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4 ,大小:140KB ,
资源ID:4707109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70710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口社会学(北大社会学考研).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口社会学(北大社会学考研).doc

1、人口社会学目录第一编 绪论1第二编:人口过程3第三章:生育制度3第四章: 死亡制度5第五章 人口迁移7第六章:人口转变9第三编 人口结构11第七章 人口年龄结构11第八章 人口性别结构15第九章 社会分层与贫困人口16第十章 人口的婚姻家庭结构17第十一章 人口空间结构与城市化19第三编 人口变迁与社会变迁20第十二章 人口与社会变迁20第十三章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21第十四章 人口政策与计划生育22第十五章 人口质量23第一编 绪论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人口原理的主要内容l 两个前提:l 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l 两性间的性欲是必然的l 两个级数:l 人口是以几何级数增长l 生活资料只能以算术级数增

2、长l 两个抑制:l 积极性抑制:战争、瘟疫、饥荒等l 预防性抑制:晚婚、避孕、流产、杀婴和节育l 道德性抑制l 三个命题:l 人口增加必然地要受到生活资料的限制l 当生活资料增加的时候,人口总是增加l 抑制人口增长的力量使现实人口与生活资料相平衡评价:l 问世以来,毁誉参半。l 他的理论一举粉碎了和谐宇宙的一切美好希望,推翻了人类进步的前景,而代之以贫瘠、阴暗而冷清的未来l 客观为人类未来敲响了警钟l 首次系统地论述了人口发展的核心问题,并将其理论化马寅初的新人口论主要观点 (个人归纳版,如有问题,自己看书加课件)P37新人口论基本思想:中国人口繁殖太快,人口多,资金少,影响工业化的进程,影响

3、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应该控制人口。明确地把中国人口增长与工业化进程联系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的思想。新人口论主要观点是:1.掌握人口数据是制定政策的关键 新人口论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要求客观地估计中国人口增长的情况2.人口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五大矛盾n 人口与加速资金积累之间的矛盾n 人口与提高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矛盾n 人口与工业原料方面的矛盾n 人口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之间的矛盾n 人口与科学事业发展之间的矛盾3.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建议1)积极发展生产2)控制人口数量 实行定期人口普查,建立人口动态统计 实行计划生育 加强控制人口重要性的宣传工作 提倡晚婚晚育(男25,女23) 运用经

4、济手段推行计划生育 运用行政手段控制人口 运用避孕的办法,达到降低人口出生率的目的3)提高人口质量中国人口社会学发展的几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20、30年代l “人满之患”,西方人口学思想的本土化l 陈长蘅,1918,中国人口论:适度人口l 许仕廉,1930,中国人口问题:融合马和孙的思想l 陈达,1934,人口问题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至1957年l 建国后的人口普查,领导人和学者对人口问题的关注l 马寅初l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重新起步l 特点:1)人口问题(数量、质量)造成社会问题;2)生育率研究;3)人口问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4)专题研

5、究:婚姻家庭、养老、独生子女;5)全面介绍西方人口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第二编:人口过程人口过程包括人口的生育、死亡、迁移过程;第三章:生育制度第一节:生育模式与生育制度分析一、生育概念与测量(一) 生育率:指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妇女或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的数量。(二) 生育测量1、 粗出生率:也叫一般出生率,是最基本的出生指标,表示某地某年平均每千人中的出生人数。一般以30%。的出生率为分界线,出生率高于30%。为高出生率,低于它则为低出生率。2、 一般生育率:也称总生育率,是指一年内每1000名育龄妇女所生育的孩子数,反映了育龄妇女的综合生育水平。3、 年龄别生育率:反映了育龄妇女各

6、年龄组的生育水平,是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某个年龄组的育龄妇女所生育的活产婴儿数与相应年龄组的育龄妇女总人口数之比。年龄别生育率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生育水平,可以进行国别和时间别的比较研究。4、 总和生育率:是在一定时期内年龄别生育率之和。总和生育率在2.1到2.2左右称为生育率的更替水平。二、生育模式含义:是指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文化经济条件下存在的、具有明显差异的生育类型。(一) 传统农业社会的生育模式死亡率导向的生育模式特点:1、生育行为直接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 2、农业社会的经济因素影响着生育模式; 3、组织生产的方式深刻影响人们的生育观念,男性偏好成为农业社会普遍的生育

7、观念; 4、阶级间的生存境遇差异极大,平民生育模式更多地受死亡率的控制。死亡率导向:死亡率水平控制生育水平。(二) 工业社会的生育模式特点:1、死亡率导向下的生育模式消失,在低死亡率的状况下,生育率明显下降; 2、人类的生育从自然型转变为控制型。(三)发展中国家的生育模式特点:1、发展中国家的生育模式表现死亡率与出生率之间非同步变化; 2、20世纪6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的生育率稳定下来,一些国家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 3、与传统高生育率相关的文化、经济和政治因素依然存在,成为其生育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4、发展中国家对高生育率的控制主要依赖于政府行政力量的作用。三、生育制度分析生育制度:是与人

8、类生育过程相关的生育观念、行为规范和物质文化设备等一整套规则和文化。生育观念:是人们关于生育的态度和看法,包括为什么要两性结合、为什么生育子女、生育几个子女以及希望生育什么性别的子女等问题。生育规范:是指社会对生育行为的各种约束,它以制度形式出现,包括求偶、婚姻、家庭制度。生育的物质设备:是指社会为生育行为能够提供的物质条件,包括生育时的卫生条件和各种避孕药具的普及与安全有效的程度。(一) 生物因素和生育制度中间变量分析生物因素和生育制度是影响生育率的最重要因素。从生物的角度看,影响生育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性交、怀孕、分娩;决定生育率的不仅是生物因素,还有社会因素,社会文化特征影响和制约人的生

9、物特征。(二) 生育规范生育规范的重要性表现为生育规范规定了两性怎样的结合才能生育子女和养育子女,即规定了生育的合法性问题。它在不同社会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并且是不断变化的,现代社会一般通过法律实现。(三) 生育的物质设备和技术避孕和人工流产成为当代生育制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四) 生育意愿研究一般包括三方,即人们的生育目的、对生育数量的看法以及关于子女性别的看法。现代社会的生育意愿一般表现为倾向少生、无性别偏好、注重子女质量。 (五) 影响生育率的经济因素第一, 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决定生育模式的最基本因素。第二, 经济因素常以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契机,通过改变生育观念而影响生育行为,它反

10、映着一系列的社会变迁。第三, 经济发展水平与生育率之间具有逆相关关系。(六) 影响生育率的政治力量政治力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有关资源分配或社会平等状况;政府的作用;意识形态的作用。资源分配对生育率的影响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表现出来:一是通过食物和医疗供给状况而实现;二是通过人人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而实现对生育率的影响;三是通过提高妇女地位而影响生育率。第二节:中国生育模式研究一、 中国生育模式的历史演变P69二、 中国生育模式及其转变的动力机制(一) 传统高水平生育模式的动力机制“多男子”的生育文化与经济相关,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第一,传统儒家文化宣扬的人口多多益善的思想不仅是人生

11、规范,还是治国思想。第二,中国社会的家本位的文化思想影响人们的生育行为与观念。第三,在中国文化中追求种的延续已成为人生目标。(二) 中国人口生育率转变的特点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滞后性、压缩性。(三) 中国低生育率产生和变化的动力机制第一, 中国妇女的婚育年龄推后;第二, 全球化、经济制度改革、互联网等加速了现代文化的传播,导致人们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的变化;第三, 市场化背景下,人们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农村妇女已经不愿意多生孩子了。第四章: 死亡制度第一节 死亡模式与死亡率分析一、 死亡概念和死亡统计(一) 死亡统计1. 死亡人数统计2. 粗死亡率 粗死亡率叫总死亡率,简称死亡率,是指一定地区在

12、特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每1000人口中的死亡人数。它反映了该地区人口的总死水平。 一般人口死亡率以20为分界线,高于20为高死亡率,低于20为低死亡率或向低死亡率转变的转折点。3. 死因死亡率 死因死亡率是指一定地区在某年内每十万人口中因某种或某组原因致死的人数。这个指标以十万分表示。 在死因分析中,孕产妇死亡率是常用的指标。4. 婴儿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 婴儿死亡率是指一定地区在某年内未满周岁的婴儿死亡人数与活产婴儿的比率,以千分数表示。新生儿死亡率是一定地区一定时间(一般为一年)内出生后28天以内或一个月以内的死亡婴儿数占同期出生婴儿总数的比例。 婴儿死亡率和新生死亡率的高低反映着一个国

13、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和卫生状况,特别是妇幼保健水平的状况。 影响婴儿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是新生儿死亡率。5. 标准化死亡率 标准化死亡率也称按年龄调整的死亡率,使用同一标准年龄构成作为权数来计算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人口死亡率。6. 生命表和平均预期寿命(二) 死亡的界定及分析框架死亡制度分析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通过死亡制度的分析可以提供警告和预防某些特别的死亡,尤其时间里起各种技术和策略开展对死亡的斗争,实现延长寿命的人类发展目标。二、 死亡模式 死亡模式是指不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下具有明显差异的死亡类型。人类社会的死亡模式至少可分为两种,一是工业革命之前的死亡模式,它以高死亡率和低的预期寿命为特点;

14、二是现代工业的死亡模式,它以低死亡率和较高的预期寿命为特点。(一) 传统农业社会的死亡模式(1) 新生儿和婴儿死亡率非常高,出生婴儿能活到成年的比率不足一半。(2)过高的婴幼儿死亡率导致了极低的预期寿命。(3)死亡率变化很大。(二) 工业社会的死亡模式(1)死亡率由高到低;(2)死亡率下降速度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分化。三、 死亡率分析(一) 死亡率的年龄格局 死亡率的变化规律除了在低龄年龄外,年龄越大,死亡率越高,这一规律被称为死亡率生物性年龄格局。 当一个社会的死亡率年龄格局与死亡率生物年龄格局出现了某种差异时,就要寻找社会制度性因素了,如战争、自然灾害、流行病等都会导致死亡率年龄格局

15、的异常。 工业革命前,死亡率的年龄格局主要是U型模式,这种U型的死亡率年龄格局代表着历史上平均预期寿命低、死亡率高的人口死亡模式。目前,死亡率的年龄格局多为J型,代表了低年龄组死亡率较低,平均预期寿命低,死亡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的死亡模式。(二) 死亡率的性别格局国家间死亡率的性别差异与整个死亡率水平以及地理区域有密切联系。女性寿命长与男性已成为现代社会死亡率性别格局的共同特征。(三) 死亡率的阶层分化死亡率的职业差别是由该职业在劳动分工中的重要性、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和职业环境的差异所致。(四) 死亡率的地区差异死亡率的地区差异反映了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制度状况的差别以及受其影响的医疗

16、保健服务的差异。(五)对于死亡差异的解释和社会政策取向一是物质论或者剥夺论,认为健康不平等的原因在于某种社会结构的差异,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不平等。社会政策的首要责任是解决整体的社会不平等,以综合性的办法来解决贫困、改善教育。二是文化论或行为论,认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对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较低社会阶级的人口常常从事一些有损健康的活动,具有不良生活方式。社会公共政策应当强调开展公共卫生运动以影响人们生活方式。三是多元理论,前两种综合,强调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环境因素和文化因素共同作用与人们的健康差异。社会公共政策应当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时,努力解决有关就业、住房、教育等社会问题。四、 死因分析 死因分析

17、是指引起死亡的原因分析。(一) 死因分类 1. 医学意义上的死因分类2. 社会角度的死因分类(1)传染性疾病引起的死亡,也叫外源性死因。(2)退行性疾病引发的死亡,也叫内源性死因。(二) 死因分析 对死因分布的研究主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死因变化;二是分析不同发展类型的国家之间的死因分布状况。 第二节 中国死亡模式分析一、 中国死亡模式演变的历史 特点:(1)中国是个高死亡率的国家。(2)人口预期寿命低。(3)死亡率的高低直接与社会政治动荡高度相关。二、 对中国死亡模式的研究(一) 中国人的死亡率差异 (1)从年龄上看,中国婴幼儿死亡率得到明显改善。 (2)从性别

18、角度看,女性的预期寿命延长。 (3)对中国分职业和分性别的标准化死亡率分析发现,消除年龄结构对死亡率影响后仍然存在着分职业的死亡率差异。 (4)从文化水平看,受过较高的文化教育人群及他们的子女的死亡率都低于文化程度低的人群,亦是负相关关系,文化程度越高,死亡率越低。 (二)从死因结构看,中国的死因分布有三大特点:(1)内源性死因占大多数。(2)外源性死因存在差别。(3)社会性或外因性死因值得关注。 死因模式基本上已经转变为慢性退行性疾病为主。 第五章 人口迁移第一节 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理论一、 人口迁移的基本概念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空间位置)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改变,包括国际人口迁移和

19、国内人口迁移。世界上通行三种统计人口迁移的方法:第一,以居住地的变化进行的统计。第二,以居住地改变的时间进行的统计。第三,以常住户口登记地的改变进行的统计。我国是以此方法进行统计的。人口迁移数据的区的主要来源于人口普查、人口调查和人口登记。中国人口普查中专门设置的人口迁移项目有:(1)出生地。(2)上次居住地。(3)固定时点居住地。(4)居住时间。(5)询问迁移原因。测量人口迁移的指标有迁移的数量、方向和距离三个层次。在此介绍人口迁移的数量指标,他们是迁入率、迁出率、总迁移率和净迁移率等。总迁移率是指某地区一定时间(通常为一年)内迁入人口与迁出人口之和。净迁移率是指某地区一定时间(通常为一年)

20、内每1000人口中迁入与迁出该地区的人数之差。它反映的是该地区人口的迁入与迁出这两种同时发生的时间对这一地区人口数量变动的综合作用的强度。迁移率高低取决于迁移人数与总人口之比。人口迁移的社会功能有:第一,人口迁移带动地区发展。第二,人口迁移影响着劳动力的合理分布。第三,人口迁移有利于文化交流和传播。但也应该看到人口迁移也可能会导致对土地的过度开发,带来环境问题。 二、 人口迁移的基本理论人口迁移理论主要从迁移者、迁移动机、迁移过程和迁移结果等方面进行研究。(一)迁移者研究1、迁移者的理性选择理论迁移具有理性,只有特定类型的人才会成为迁移者,它与迁移者具有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以及职业相关。对

21、于迁移者的选择性来说,有三种进一步解释:生命周期理论(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人具有迁移倾向的差异)、职业生涯理论(职业影响人们迁移的可能性,是职业发展策略)、迁移成本与收益理论(迁移预期收益大于成本时人们才会迁移)。2、迁移者网络理论迁移者是与迁入地人口有某些联系的人,他们与迁入地已有居民的联系构成的网络成为一中社会资本,起着降低迁移成本、增加收益和减少风险的作用。迁移是不断生成社会网络的过程。一旦网络形成会引发更大规模的迁移。网络是的人口迁移以自发为主,不受短期经济变动的影响。3、迁移者整合力论将理性选择理论与网络理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其基本假定是:一,迁移行为是人们理性选择的结果;二,迁

22、移者是在充分了解到嵌迁入地信息的条件下才进行迁移的。(二)移民文化研究1、移民的文化冲突理论人们迁移引发的冲突主要是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当移民的迁入威胁到当地人的利益时,由经济冲突、文化冲突为形式的各种冲突将在所难免。冲突后果有三种:移民在冲突中占上风,成为统治者;移民处于劣势,受到排斥或遣返;处于均势,和睦相处。2、移民的文化适应理论移民会以融入的方式进入新的环境。迁移人口的适应模式有两种:一是改变自我,以较长时间进行调试;二是重建原有的生活环境与文化。一般来说,国内迁移者的适应能力比国际移民强,国际移民会更长久的保留原居住国的文化。3.移民的身份认同理论族群是指那些同属于一个大文化,有着相同

23、的语言,但生活方式存在差异的人群,决定族群成员身份的因素是群体间的社会差别,这些差别构成了某些基本的社会认同,由此引申出不同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三)迁移规律研究1、推拉理论推力:居住地存在着推动人口迁移的力量生存环境: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为因素:政治动荡、宗教、种族冲突、人口过剩拉力:迁入地存在着吸引人口迁移的力量迁入地的劳动力需求和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的差距中间障碍:人口迁移包括一系列中间障碍,即目的地、原居住地和二者之间的一系列中间障碍。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从农村到镇,再到城市,每一次较大迁移流都会形成一个逆向迁移流。2、人口迁移的过程理论人们从渴望迁移到采取实际行动迁移是

24、个漫长的复杂的过程。人们迁移过程是发生在特定的文化和经济条件中,人们关于迁移时间、迁移方向的决定受到文化环境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影响。现代社会对迁移最具影响力的因素是:新机会的多元化和迁移的各种可能性、信息的快速获得、人们对迁移地不满时很容易返回原居住地。(四)国际人口迁移的结构性特征: 第一,国际人口迁移具有地区性结构特征。发展中国家促进人口迁出的力量和发达国家吸引人口迁入的力量共同作用于全球人口迁移的总体结构。第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格局决定了国际人口迁移的原因具有明显的经济性特征。第三,当代国际人口迁移具有政治性结构特征。第四,难民和非法移民人口的增加。第五,女性人口移民人口有增

25、多趋势。第六,高素质移民在增加。第二节 中国的人口迁移及其研究一、 中国人口迁移的历史二、 当代中国人口迁移研究(一) 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并存(二) 人口迁移规模有所增加,但相对凝固性未根本改变(三) 以发展型为主的人口迁移模式(四) 迅速增长的国际人口迁移和流动第六章:人口转变第一节:人口转变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 人口再生产和人口转变(一) 人口再生产人口再生产是人口学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它关注人口是怎样通过世代更替使人口数量和质量得以再生产,使人类得以延续的。(二) 人口再生产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是指某一特定时期,由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所构成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稳定状况。从历史的角度看,人

26、口再生产有原始传统型、过渡性和现代性三种模式。1、 原始传统型人口再生产模式表现为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也高,两者相抵形成了稳定的较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该模式下,人口增长缓慢、平均寿命短和世代更替迅速。它主要存在于前工业社会中。2、过渡型人口再生产模式表现为人口出生率高,人口死亡率下降而导致的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该模式下,人口增长迅速,平均寿命延长、时代更替变缓。从历史经验看,该模式主要出现在两个时期,一是工业革命后或资本主义前期的欧洲;二是二战节航速后的发展中国家。3、 现代型人口再生产模式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的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人口平均寿命延长,世代更替缓慢

27、。(三) 人口转变人口转变理论是对人口再生产模式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规律性的总结。它是指人口再生产模式由高水平的人口均衡向低水平的人口均衡的转变,人口再生产经历了一个由高死亡率、高生育率和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经过低死亡率、高生育率和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的全过程。划分和测定的人口转变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人口转变发生前地阶段。这是传统农业社会人口发展模式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其人口发展模式的特点是高死亡率、高出生率和低的人口增长率。第二阶段是人口转变的起步阶段。这大致上是工业化的起步阶段,人口发展模式表现为人口死亡率的大幅下降,而出生率却维持原状,甚至略有增长,因而使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加快。第三阶

28、段是人口转变的关键阶段,发生在工业化的后期,此时出现了人口出生率的下降。第四阶段是人口转变的完成阶段,此阶段是第三阶段发展的最终结局,达到了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当的水平。二、 人口转变理论(人口过渡理论)人口转变理论主要包括死亡率与流行病转变理论、生育率转变理论与人口迁移转变理论等。(一)死亡率转变理论1、死亡率的下降直接导致了人口的增长2、流行病转变理论:人类疾病类型的转变直接作用于死亡率的下降;3、死亡率下降的原因分析(1)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生活水平状况的提高对人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作用;(2)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包括社会分配方式、人均福利、民主化程度的提升等得到改善;(3)人类对

29、各种死因的认识水平与控制能力的提升、各种医学手段和技术的进步(二)生育率转变理论1、人口变迁与反响理论(1)死亡率的下降会导致人类的各种“反响”,最终会导致生育率的下降(2)生育率下降的原因分析A诺特斯坦认为,生育率下降导致人们改变了对于子女价值的看法,由此减少了生育率;B弗里德曼认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于子女价值存在不同看法,由此理解生育率差异;C凯德威尔认为,生育率背后隐藏着人们对于“生育与家庭利益之关系”的判断,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代际财富流流动的方向决定了人们生育数量,生育率下降是由于财富流方向逆转。(3)社会网络与社会互动:生育率下降是一个相互影响和相互学习的过程。(三)迁移

30、转变理论泽林斯基提出,人口转变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国际人口迁移格局,将人口迁移与人口转变、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集合起来,视人们向城市的流动与迁移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四)人口转变的现代化理论这一理论假设人口转变是社会现代化的结果或附属品1、人口转变与现代化互为因果:生育率下降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现代化深入发展使生育率的下降得以持续和稳定,并最终完成人口转变;人口转变与现代化相辅相成。2、对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与现代化的研究发展中国家存在诸多问题: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低、经济发展缓慢、教育普及度低、婴儿死亡率高。因此必须借鉴发达国家人口转变经验,既要通过政府政策作用,又要加强经济发展,形成二者的互动发展。人口转变理论缺陷:分析框架本身存在二元性,且发达国家情况很难适用于发展中国家;未能在国家层次上精确预测死亡或生育的水平以及生育率开始下降时间。三、人口转变模式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 发展中国家的第一次人口转变始于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前半叶,起步较晚到二战后,死亡率的下降才十分明显。第二, 在死亡率下降的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出生率直到20世纪70年代仍然保持高水平,出现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