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9 ,大小:536.91KB ,
资源ID:476208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7620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教案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教案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图上画的是什么情景?你由此想到了什么?(学生交流)(2)教师引读:美国爱因斯坦说学生接读: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课件出示单元导语)(3)明确单元学习目标。教师引导:第五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主要学习任务是(学生齐读本单元语文要素)课件出示: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2.聚焦课题。(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宇宙的另一边。教师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2)质疑:读了课文题目,同学们有什么要问的吗?(3)预测:请猜一猜课文会写些什么。(4)过渡:宇宙的另一边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跟随作家陈诗哥一起去看一看。【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聚焦单元导

2、语,让学生了解本单元的特殊性,明确单元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围绕课文题目提出质疑,并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预测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板块二 初读课文,感知“秘密”1.学生自读课文。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词,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思考:宇宙的另一边是什么样的?2.学习反馈。(1)认读词语。一栋房子 一篇习作 一座城市 一条街道 流淌 秘密 思绪 气喘吁吁教师指名认读,相机提示:“气喘吁吁”的“吁”不能读成y。(2)识记生字。换偏旁识记:躺淌;都绪;冻栋;偏篇。动作演示辅助识记:通过演一演“气喘吁吁”的样子加深印象。组词识记:秘密、秘书、秘诀、秘方。(3)指导书写“秘

3、密”。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教师引导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预设:读音相同,都有“必”字。一个是左右结构,一个是上中下结构。教师引导观察:要写好这两个字,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秘”左窄右宽,“必”要写得稍大,最后一笔要穿插到禾字旁下;在“密”中,“必”相对要小,最后一笔要舒展,能包住下面的“山”。学生练写,全班展评。(4)默读课文,感知“秘密”。教师提问:文中的哪一句话点明了这个秘密?(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课件)星光洒进我的眼睛,在我身体里汩汩流淌,告诉我一个秘密: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教师引导理解“倒影”:你们见过倒影吗?它

4、是怎样的?(倒立的影子)从哪些地方看出“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指名读)那里有座一样的城市,有条一样的街道,街角处有栋一样的房子,房子里有个一样的孩子。教师点拨:四个“一样”具体写出了“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学生齐读第2自然段。【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记生字,并相机指导书写“秘密”一词。通过找中心句的方式,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板块三 品读课文,感受“想象”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39自然段,思考:课文围绕“倒影”,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2.教师引导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宇宙另一边的秘密。预设1:“我”的倒影。(1)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

5、。(2)师生合作朗读。教师读“当我”,学生读“他”。预设2:大自然的“倒影”。(1)课件出示第45自然段。(2)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你在这两个自然段中发现了哪些秘密?(季节特征相反、日出方位相反、生命状态相反)(3)男女生合作朗读:男生读“这一边”的句子,女生读“另一边”的句子。预设3:第一节课的“倒影”。(1)课件出示第79自然段。这3个自然段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学生交流)(3)教师提问:宇宙另一边的数学课是什么样的?(小组轮流读第89自然段)(4)教师启发:你喜欢宇宙另一边的数学课吗?为什么?(优美的风景、快乐的游戏)3.引导发现表达方法。(1)学生默读课文。作者把宇宙的另一边想象

6、得很有趣,也很好玩。你发现作者展开想象的秘诀了吗?(2)教师指名交流,归纳:宇宙另一边发生的事情和宇宙的这一边恰恰相反,即反着想。(3)教师引导朗读:你觉得哪些想象特别有意思,请有感情地读一读。教师指名朗读,相机提问:你为什么觉得这里有意思?(生交流)【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紧密结合课后思考题的内容,引导学生品读课文重点语段,探究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进而发现作者在表达方法上的秘诀,落实了本课的核心教学目标,为“交流平台”的教学做了铺垫。板块四 归类指导,练习写字1.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淌、栋、梯、铃、绪。教师指名认读。2.教师引导观察:这5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左窄右宽)你认为哪

7、些字比较难写,请提示大家。3.指导书写“绪”。教师范写,提示:右边“者”第四笔撇要写得舒展,穿插到“纟”下面。学生练写,同桌互评。4.学生自主临写其他4个字,全班展评。【设计意图】虽然是习作单元,但写字也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根据本课“会写字”的特点,采用归类指导的方式,重点指导学生写好左右结构的字。由教师指导写一个字,到学生自主练写一批字,提升了学生的写字能力,也提升了写字教学效率。第2课时1.会写“乘、篇、越”3个字,正确读写“星空、流淌”等9个词语。2.能仿照课文展开想象,和同学交流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板块一 朗读课文,感受想象1.回顾:上节课,我们跟随作家陈诗哥走进了想象的世界

8、,学习了课文第19自然段,了解了宇宙另一边的秘密,感受了想象的奇妙。2.教师出示课文插图,配上音乐,指名轮流读课文第19自然段。3.小结:作者的想象有的幽默,有的特别,有的优美。在作者的想象中,宇宙的另一边特别有趣。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1012自然段,思考:课文还写了宇宙另一边的什么秘密?(1)学生交流。(出示课件)在宇宙的另一边,如果想写一篇关于风的习作,就得闭上眼睛,想象风的样子,慢慢地让自己也变成风,在空中飞啊飞,飞得越高,习作的分数就越高(2)教师指名朗读,提问:宇宙的另一边的习作秘密是什么?(3)仿照课文,拓展想象:在宇宙的另一边,如果想写一篇关于云的习作,就得_5.学生默读课文第

9、1012自然段,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课文写的是“我”的想象?(出示课件,全班齐读)正当我的思绪在茫茫宇宙中穿梭时,突然,耳边响起了语文老师的声音:“你在想什么呢?”我有些尴尬。下课了,大家都围着我,想知道宇宙的另一边还有什么有趣的事情。【设计意图】用情境朗读的方式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朗读中温故知新,自然而然地走进本节课,走进想象的世界,进一步感受作者想象的奇妙、有趣,发现课文字里行间隐含的表达方法的秘诀。板块二 运用方法,展开想象1.教师引导想象:是呀,关于宇宙的另一边,我们都想知道更多。请同学们像作者这样想象一下:在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呢?2.学生交流。(1)小

10、组交流。(2)全班交流,师生评议:谁的想象更奇妙?3.语言训练。在宇宙的这一边,雪是白色的;那么,在宇宙的另一边,_在宇宙的这一边,我是一个男孩,但在宇宙的另一边,_在宇宙的这一边,_,但在宇宙的另一边,_教师根据提示写句子,指名交流,相机引导:宇宙的另一边发生的事和这边相反,要反着想。在宇宙的这一边,鱼在水里游;那么,在宇宙的另一边,鱼在天上飞吗?在宇宙的这一边,我是一个男孩,但在宇宙的另一边,另一个我是女孩吗?【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借鉴课文反着想的表达方法,开启想象之旅;提供典型句式,为学生的规范表达搭建支架,既锻炼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习作

11、能力。板块三 加强示范,指导写字1.练写汉字。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乘、篇、越。(1)指导书写“乘”。动画演示“乘”的笔顺。教师范写,提示:第三笔竖写在竖中线上,最后两笔撇、捺要写得舒展。(2)指导书写“篇”。观察:注意字形特点。“篇”上小下大,要注意把“竹”的竖和竖钩变成点。(3)指导书写“越”。写好“越”字要注意的地方。“越”是半包围结构,走字旁的最后一笔捺要写长一些,能托住右边的部分,右上部分的撇要注意穿插到竖提下面。(4)学生练写,同桌互评,全班展评。2.学生抄写词语:星空、流淌、秘密、楼梯、相遇、铃声、万物、乘法、思绪。【设计意图】在归类指导写字的基础上,重点关注难写字、易错字。“乘、

12、篇、越”三个字字形结构各异,教师逐一指导范写,引导学生从字形结构、部件组合、笔画穿插等方面观察,通过多个回合的练写、展评,切实提升学生的写字能力。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教学反思本课教学聚焦单元语文要素“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让课文学习与“交流平台”巧妙融合,做到了主线清晰,板块分明。以课文作为例子,引导学生学方法,明方法,用方法,有层次地完成了本课的核心教学目标。1.入情入境,体验想象之奇趣。习作单元精读课文的教学,重在表达方法的学习。围绕“想象”这一语文要素,结合课后思考题“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抓住课文重点自

13、然段,引领学生了解作者的想象内容,自主交流有意思的地方,感受想象的奇趣,体会特定故事情境中想象带来的表达效果,学习想象的方法。2.顺应思路,激发想象之潜能。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引导学生发现文本表达的“秘诀”宇宙另一边发生的事情和宇宙这一边的恰恰相反,即反着想。然后,挖掘文本空白,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展开想象:利用课文的句式,搭建想象的支架,启发学生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多角度想象,大胆交流,在头脑风暴中激发想象的潜能,习得想象的方法。3.拓展阅读,创新想象之视角。本课采用“1+X”的教学思路,立足表达方法的学习,拓宽学生的想象视角,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进一步为学生提供想象角度、方法上的

14、借鉴,切实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17 我变成了一棵树1.会认“希、痒”等7个生字,会写“状、狐”等13个字,正确读写“形状、狐狸”等15个词语。2.默读课文。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想象的神奇。3.指导学生借助关键情节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4.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变化后又发生了哪些奇妙的事情。教学重点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识字:借助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痒、鳄、零”;借助生字组词的方法,在语境中识记“希”;识记独体字“丁”;利用字形特点识记“肠”,月字旁说明与身体有关。写字:按照结构特点来写字。“状、狐、狸、巧、肠、继、续、抬、烦”是左右结构的字

15、,书写时注意左右部分的宽窄和占位;“零、克”是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上下部分的松紧和占位;“麻”是半包围结构的字;独体字“丁”要写舒展。重点指导“狐、狸”两字的书写,认识反犬旁。2.朗读教学教学时,重点指导学生抓住提示语进行人物语言的朗读,读出层次,借助语气词、标点符号读出不同的语气。3.语言运用故事情节想象有趣,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练习想象: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先让学生说一说,再仿照课文写一写。1.预习提纲: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动物图片。2.默读课文,了解故事中想象的内容,感受想象的神奇。板块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谈话导入,激

16、发兴趣。(1)孩子们,你们知道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吗?(2)孙悟空的本领可真大,他最擅长什么?(七十二变)(3)说说如果你拥有这个神奇的本领,你最想变成什么。2.板书课文题目,猜测情节。(1)教师板书:我变成了_(2)补充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疑问?(3)自主质疑,激起欲望。3.教师导语:今天,作家顾鹰给我们讲了一个童话故事。故事讲的是英英的妈妈喊她回家吃饭,可是英英在树下玩得好好的,不想吃饭,她很想变成一棵树,后来她真的变成了一棵树。想一想,接下来的故事是什么样的呢?打开课本,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设计意图】通过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和学生最喜欢的人物孙悟空导入课文

17、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和训练学生说句子这两个目标较好地融为一体。板块二 通读课文,随文识字1.自由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1)学生自由读课文。(2)边读边标出生字词,将它们摘抄下来。长句子多读几遍,读通课文。(课件出示生词)教师指名读,相机正音;学生齐读。(3)检查自读情况。2.集中识字,读好长句。(1)课件出示鳄鱼图片,引导学习生字“鳄”,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帮助理解记忆。(2)课件出示课文原句,在文中识字,并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我会请小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如果你喜欢也可

18、以住进来。(3)归类学习生字“肠”,拓展延伸“场、杨、畅、汤”,帮助记忆。创编儿歌,区分形近字。(课件出示儿歌)杨树魔法师,手法不寻常。换成土字旁,建成大广场。换成提手旁,彩旗迎风扬。换成申字旁,人人心欢畅。加上三点水,做成鲜鱼汤。变回月字旁,助人好心肠。结合图片识记:香肠。练习读句子。课件出示第4、6、12、14自然段。教师指名读,学生齐读。 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我变的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吹,它

19、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妈妈打开背包,从里面拿出好多东西:巧克力、香肠、面包、花生、牛奶她把这些好吃的分给小动物们。他们一起在我的鸟窝里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咕噜噜”我肚子里的声音越来越响了。这时候,我开始想念家里那些香喷喷的饭菜,好像还看见爸爸正在大口大口地啃着一块糖醋排骨。天哪,那可是我最喜欢吃的东西!(4)学习生字“丁、零”,象声词“丁零丁零”,拓展其他象声词。根据学生的回答,积累象声词:潺潺、轰隆、啾啾、淅淅沥沥等。课件出示课文原句,在文中识字,并指导读好长句子。傍晚的时候,妈妈背着一个大包过来了,我的心嗵嗵地跳着,震得树上的鸟窝都一动一动的,发出丁零丁零的声音。(5)学习生字“痒”:利

20、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帮助记忆。3.再读课文,梳理情节。(1)学生朗读第14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想:“我”为什么要变成一棵树?(2)交流分享,弄清变化的原因。(3)抓住提示语进行朗读指导。(4)朗读第58自然段,了解“我”变成了一棵什么样的树。(5)默读第923自然段,了解“我”变成树之后经历的事情。【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借助各种识记方法来掌握字词。结合生字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交流讨论,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故事内容,读懂课文。板块三 默读课文,感悟想象1.默读课文,找出你觉得想象有趣的句段。2.合作交流,和同桌说说自己认为想象有趣的那些句段。3.分享课文中有趣的想

21、象,品读句子,感受想象的奇妙。(课件出示句子)(1)读了这两句话,你觉得哪些想象特别有趣?学生交流分享,各抒己见。(2)学生表演体验:“身上痒痒的”“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3)教师范读,学生闭眼想象“我”变成树的过程。我变的树上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4)这些鸟窝和我们平时看到的鸟窝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有各种形状,会跳舞)(5)学生交流分享,用语言描述自己见过的鸟窝。(6)同桌合作,一起画一画鸟窝的形状。(7)“我”邀请了哪些小动物住进鸟窝?(课件出示回答)(8)指导朗读,关注顿号的用法。4.感受想象的奇妙,提炼学习方法。(1)想一想:鸟窝的形状只有这些吗?还可以邀请哪些小动物?妈妈还带

22、了哪些食物呢?(2)学生交流想象。(3)英英变成的这棵树,树上长的鸟窝跟平常见到的不一样;鸟窝里住的动物,也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这就是作者想象的不同寻常。(4)文中像这样有意思的想象还有很多,请大家默读课文,把你觉得想象奇特的地方用横线画下来,写写批注。【设计意图】这篇童话故事语言浅显易懂,富有生活气息,教学本课的重点是了解故事中想象的内容,因此,学生通过分享自己觉得有趣的句子,知道树上的鸟窝、鸟窝的形状、鸟窝里住的动物都和平时的不一样,就能更好地感受到想象的神奇。1.指导学生借助关键情节,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2.能大胆想象自己变成什么,变化后又发生了哪些奇妙的事情。板

23、块一 回顾课文,提炼线索1.复习词语,检查认读。(课件出示词语)形状 狐狸 担心 丁零 失望 背包 巧克力 香肠面包 花生 牛奶 继续 饭菜 排骨 麻烦 2.关注结尾:自由读文章结尾,说说英英的妈妈是怎么知道英英的秘密的。3.回顾开头:英英为什么不想回家吃饭?(她在树下玩得好好的)4.寻找线索:找一找,故事中哪些地方提到了吃饭?5.总结释疑:整篇故事结构紧凑,开头写英英不想吃饭,希望自己变成一棵树并真的变成了一棵树,然后写妈妈住进树里送来各种食物,最后写英英饿到流口水,想吃饭,又回归现实。所以妈妈知道了英英的秘密。6.概括关键情节,复述课文。(1)关键情节:“喊吃饭”“不想吃饭”“爸爸吃饭”“

24、想吃饭”。(2)学生概括关键情节,运用以上关键情节,复述课文。【设计意图】三年级的语文教学,识字是重点,复习字词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提炼想象线索,起到复习和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概括关键情节来复述课文,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记忆。板块二 写法训练,放飞想象1.口语表达,激发想象。导语:孩子们,上节课一开始,你们幻想过拥有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的本领,你们想象自己变成一朵云、一阵风现在,让我们再次大胆想象一下,你变成某个事物之后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情呢?2.学生交流汇报,重点讲述自己变成某个事物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3.同桌相互学习,交流分享。4.全班分享,集体评议。5.课件出示一首

25、小诗我想变。 课件出示:我想变我想变成一间屋, 给流浪的人儿猫儿住。我想变成毛毛虫, 历经破茧成蝶的痛。我更想变成黑洞, 那是宇宙之外的空间, 告诉人类“我们”有什么不同。6.教师指名读,学生齐读。7.读了这首诗,说说小诗中的“我”想变成什么。8.相互释疑,补充课外知识。(1)破茧成蝶:指肉虫或者毛毛虫通过痛苦的挣扎和不懈的努力,化为蝴蝶的过程。(课件出示毛毛虫化为蝴蝶的过程)(2)课件出示有关黑洞的图片资料。9.学生仿照小诗,完成我想变的书面练笔。【设计意图】本文的教学难点是模仿课文内容,想象自己变成了什么,变化后又发生了什么奇妙的事情。教学时,师生双方通过口语化的表达和交流,教师整理成朗朗

26、上口的小诗,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引导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板块三 仔细观察,指导写字1.课件出示要求正确读写的词语,重点指导“狐狸、继续、麻烦”这3个词语的书写。(1)找出“狐、狸”两字的相同点。狐狸是一种动物,这两个字都是反犬旁。你还知道哪些反犬旁的字?学生拓展交流。指导书写反犬旁,强调笔顺。(2)“继、续”都是绞丝旁。强调“继”字右边的笔顺,里面的“米”最后一笔为点。找到文中有“继续”一词的句子,理解“继续”的意思。(3)“麻、烦”两字书写时注意撇画的变化。(4)说说识记这3个词的方法。可以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记“狸”。另外两个词语可以结合词义识记:“继续”的意思是(活动)连下去;延长下去;不间断。“麻烦”意思是烦琐、费事。(5)教师范写这3个词。写字时注意左右结构的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