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27.96KB ,
资源ID:478557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78557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幼儿古诗接龙36单元译文版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幼儿古诗接龙36单元译文版Word下载.docx

1、译文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乐 游 原唐 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译文 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已是黄昏。滁州西涧唐 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译文 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题西林壁宋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

2、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公子家唐 聂夷中种花满西园,花发青楼道。花下一禾生,去之为恶草。翻译 公子家的花种满了整个花园,花开了,遮住了花园的路.一棵禾苗在花儿旁边生长出来.公子以为禾苗是恶草,便顺手将禾苗拔掉了.山行唐 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寄赠小樊唐 刘禹锡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终须买取名春草,处处将行步步随。译文 漂亮的女孩大约十三四岁,春天

3、的时候看起来体态柔美。最总要买一些名贵的春草,走到哪里都有随从跟随。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早 梅唐 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炯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译文 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条。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人们不知寒梅靠近溪水提早开放,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古朗月行唐 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

4、,飞在青云端。译文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把它称为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燕唐 滕白短羽新来别海阳,真珠高卷语雕梁。佳人未必全听尔,正把金针绣凤凰。江畔独步寻花唐 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译文 黄师塔前那一江的碧波春水滚滚向东流,春天给人一种困倦让人想倚着春风小憩的感觉。江畔盛开的那一簇无主的桃花映入眼帘,究竟是爱深红色的还是更爱浅红色的呢?丰乐亭游春宋 欧阳修红树青山日与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译文 红花满树,青山隐隐,日已偏西。广漠的郊野,草色青绿,看不见边际。游春的人们,兴趣正浓,哪管春天将去。丰乐

5、亭前,人来人往,落花遍地。画松唐 景云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译文 那画里的一棵松树就跟真的松树一样啊,让我细细思考在哪里见过。好像曾经在天台山上见过,正是那石桥南畔的第三株!七步诗三国 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斧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赐小瑀唐 李世民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人。译文 在猛烈狂疾的大风中才能看得出是不是强健挺拔的草,在激烈动荡的年代里才能识别出是不是忠贞不二的臣。一勇之夫怎么懂得为公为国为民为

6、社稷的正义的道理,而智勇兼具的人内心里必然怀有忠君为民的仁爱之情白鹭唐 白居易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发垂。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亦垂死。人到中年已四十,是不足衰老的年纪,我却因多愁已白发垂额,水边的白鹭鸟儿成双成对多美好,你们又不发愁怎么也斑白了头呢?绝句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李情。桐花万里丹上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译文 十岁就能够即席作诗,酒宴上的蜡烛烧残了大半,烛芯的灰烬也冷却了。送别的筵宴已近尾声,在座的人触动离情。遥远的丹山道上,美丽的桐花覆盖遍野,丹山路上不时传来雏凤清脆圆润的鸣声,应和着老凤苍亮的呼叫,显得更为悦听。春日宋 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

7、,万紫千红总是春。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悯 农唐 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译文 这首悯农诗,写出了农民劳动的艰辛和对浪费粮食的愤慨。在盛夏的正午,农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锄地,汗水淼淌滴在庄稼地里。可是谁又知道,碗中的每一粒饭都包含着农民的辛苦啊!客中初夏宋 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译文 初夏四月,天气清明和暖,下过一场雨天刚放晴,雨后的山色更加青翠怡人,正对门的南山变得更加明净了。眼前没有随风飘扬的柳絮,只有葵花朝向着太

8、阳开放。第五单元咏鹅唐 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湖上即事宋 陈起波光山色两盈盈,短策青鞋信意行。葑草烟开遥认鹭,柳条春早未藏莺。前四句写景,写出了湖光山色,美景水禽,七句写其它游船的歌声渐无,而作者孤独一人,表达了作者孤寂的心情!最后俩句却又笔锋一转,乐浮生三字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不苟同世俗的美好节操!个人理解,游园不值宋 叶少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译文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题报恩寺上方唐 方干来来

9、先上上方看,眼界无穷世界宽。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这首诗情景交融,妙合无垠。那情是触景而生,情中有景;那景是缘情而生,景中含情。题寺诗却以情景取胜,又很少有所谓佛家禅味,足见诗人宽广的胸次、深细的体察和灵活多变的笔致。塞下曲唐 戎昱汉将归来虏塞空,旌旗初下玉关东。高蹄战马三千匹,落日平原秋草中。译文 将领们扫空敌营归来,高举旌旗直入玉门关东。三千战马放蹄飞奔,冷冷的落日沉入平原秋草中。四时田园杂性宋 范成大种禾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原本是种田人,由于官府豪绅的租税压得喘不过气来,只好转向水面种菱,勉强过日子.可是无孔不入的盘剥跟踪而来,叫人再往哪

10、里逃生呢?废-放弃,这里是用不上的意思.流丹-流血,指整天采菱,双手被责得鲜血淋淋.丹,红色,指血.南枯-瘦得不象人了.聊-暂且.种水-种菱.连湖面也不放过.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漫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题花山寺壁宋 苏舜卿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见草纵横。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译文 花山寺是因鲜花繁多、美丽而得名,来到这里才发现,不见鲜花,只见杂草丛生。鲜花栽种的培养和修枝很重要,要勤奋努力,要

11、知道,花是很容易凋零的,而杂草却是很容易就蔓延生长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诗作首句直截了当地指出胜败乃兵家之常这一普通常识,并暗示关键在于如何对待的问题,为以下作好铺垫。“事不期”,是说胜败的事,不能预料。次句强调指出只有“包羞忍耻”,才是“男儿”。项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真下的“男子汉”呢?“男子汉”三字,令人联想到自诩为力超过山河,气可盖世的西楚霸王,直到临死,还未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只是归咎于“时不利”而羞愤自杀,有愧于他的“英雄”称号。同儿辈赋未开海棠金 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

12、李闹春凤。译文海棠枝间新长出的绿叶层层叠叠的,小花蕾隐匿其间微微泛出些许的红色。一定要爱惜自己那芳香的心,不要轻易地盛开,姑且让桃花李花在春风中尽情绽放吧!听邻家吹笙唐 郎士元风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译文 吹笙的声音如隔着彩霞从天而来,不知墙外究竟是哪一家。重重大门紧锁无处寻觅,但心中猜想其中必有千树的桃花。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西塞山怀古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潇潇芦狄秋。译文 人生中多少次伤怀往事,山形依然不变靠着寒流。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芦荻在旧垒上萧萧飘摇。菊 花唐 元稹秋丛绕舍似陶

13、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译文 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花 媒唐 李贺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焉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这是一首描摹南园景色、慨叹春暮花落的小诗。前两句写花开。春回大地,南园百花竞放,艳丽多姿。首句的“花枝”指木本花卉,“草蔓”指草本花卉,“花枝草蔓”概括了园内所有的花。其中“花枝”高昂,“草蔓”低垂,一者刚劲,一者柔婉,参差错落,姿态万千。李贺写诗构思精巧,包孕密致,于此可见一斑。次句“小白长红”写

14、花的颜色,意思是红的多,白的少。“越女腮”是由此产生的联想,把娇艳的鲜花比作越地美女的面颊,赋予物以某种人的素质,从而显得格外精神。富贵曲唐 郑遨美人梳洗时,满头间珠翠。岂知两片云,戴却数乡税。译文 美人梳妆打扮时,满头错杂地缀满珠宝翡翠。谁人知道那两片云鬓竟要耗掉几个乡的捐税。牧童唐 卢肇(zho)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译文 谁能比得上牧童的心境呢,他趴在牛背上睡着,周围满是秋声。在路上时不时还吹上一首曲子,根本就不担心有没有知音来欣赏。秋 夕银烛秋光冷画屏,情罗小扇扑流萤。天界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译文 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

15、打萤火虫。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逢病军人唐 卢纶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古城下,不看秋气入金疮。注释蓬鬓:散乱的头发。鬓:头发。 长城:秦始皇修筑的古代军事工程,用来防止匈奴入侵,后来历朝多次翻修。 金疮:金疮,中医指刀箭等金属器械造成的伤口 。诗写得朴素极了,全篇只是客观地陈说,除了“不堪”二字,几乎可以说不带主观色彩。然而字里行间给我们的感受,却是一种控诉。被控诉的是谁呢?就是诗中并没有点出而人们可以想见的战争的发动者,就是对于伤兵病员不管不问的政府和长官,总之,就是唐朝统治者。谁能说单纯的客观陈述就不能表现出强烈的爱憎感情呢?而这正是这首小诗的成

16、功之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第六单元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早 春唐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决胜烟柳满皇都。译文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奶油般细腻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

17、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杨满城的暮春。竹里馆唐 王维独坐幽篁(hung)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译文 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译文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题临安邸宋 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译文 青山无尽

18、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碛(q)中作唐 岑参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译文 骑马向西走几乎来到天边,离家以后已见到两次月圆。今夜不知道到哪里去投宿,在这沙漠中万里不见人烟。春游曲唐 张仲素烟柳飞轻絮,风榆落小钱。蒙蒙百花里,罗绮竞秋千。石灰吟明 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译文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折杨柳歌词北朝民歌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

19、儿。跸(b)跋(b)黄尘下,然后别雄雌。写一场激烈的马赛前的情景。赛马场上,人强马壮,跃跃欲试。作者不禁感叹:健儿要获胜,必须依靠骏马;但快马要显示出其善奔,亦须依靠骑术高明的健儿。两个“须”字,突出了人马互相依赖的重要关系。“跸跋黄尘”,动人心魄,展示出万马奔腾的壮阔景象。这是作者的揣想之辞,故云“然后”才能决一雌雄。诗有议论,有描写,场景阔大,给人一种感。绝 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淮上与友人别唐 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丽亭晚,君向萧湘我向

20、秦。译文 扬子江头杨柳青青春色惹人心,杨花似雪漫天飞舞愁杀渡江人。微风轻拂笛声幽咽离亭染暮色,你就要南下潇湘我却奔向西秦。出 塞唐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译文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山中留客唐 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泥归。纵使清明无雨色,入云深处疑沾衣。译文 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气象万千。何必初见阴云,就要匆匆回家?就算天气晴朗,没有一丝雨意,走入云山深处,也会沾湿衣裳。雨后池上宋 刘颁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赵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耕作荷心万点声。译

21、文 一场大雨过后池塘里涨满了水,非常平静,好像蘸水轻轻磨光的镜子照映着岸边房屋的倒影。东风忽然吹起,下垂的柳条袅娜起舞,柳枝上的水珠撇向荷叶中间,不断发出声响。流 民宋 补之生涯不复旧桑田,瓦斧荆篮止道边。日暮榆园拾青荚,可怜无数沈郎钱。译文 流民们谋生无法再依靠植桑种田,他们带着瓦釜荆篮,流离失所,栖息在路边。天晚了,只好到榆园中去拾取青荚充饥,可怜这些榆荚又小又轻,难以果腹,就像晋朝的沈郎钱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译文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终南望

22、余雪唐 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译文 遥望终南,北山秀丽,皑皑白雪,若浮云间。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晚时分,长安城内又添了几分积寒。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译文译文 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往丹阳城南望去,只见秋海阴雨茫茫;向丹阳城北望去,只见楚天层云深深。高楼送客,与友人依依惜别,心情悲愁,喝酒也不能尽兴。四周一片寂静,对着寒冷江天,只有高悬的明月照我心。望

23、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译文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采莲曲唐 刘方平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首二句写日落时分,江水清澈,余晖掩映,金波粼粼,荡漾着苗条美丽女子的宛转歌声。诗一开头就用朴素的语言描绘出江南日暮的迷人景色。第二句起首巧用“荆歌”二字进而渲染了江南气氛,接着作者又抓住最具特征的细腰来勾勒提掇江南女子的轻盈体态。此处“艳”字用得极妙,不仅与上句里的“清”字相映成趣,而且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她的美丽外貌,一字传神,足可与“春风又绿江南岸

24、”中的“绿”字媲美。联系首句,不由得使人想象到红色的晚霞给她披上了绚丽的衣裳,给她增添了姿色;她的美貌与动人的歌声,也为“日暮清江”增添了风光。已经日落黄昏,她还在江上干什么呢?唱的又是什么歌儿呢?诗的第三句揭了这个谜,原来她在采莲。傍晚还在采莲,表现了她的勤劳,边采边唱,勾画出她开朗的性格和愉快的心情。至此,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有静有动,一幅充满浓郁水乡生活气息的采莲图跃然纸上。但是诗人并不满足于绘声绘色地描写一个采莲的场面,而着重于刻画采莲人。由“从小惯”三字,读者一方面可以知晓她采莲熟练,另一方面也说明她健康朴实,从小就培养出勤劳的品质。联系日暮采莲,自然让人了解到采莲是项繁重的劳动,反映出当时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顺势带出第四句“十五即乘潮”,使意境更深一层,原来她在小小年纪就能驾驭风浪,该是多么勇敢多么勤劳。这两句不仅写出采莲女的能干和劳动本色,而且使人享受到一种健康纯朴的美。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