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655.29KB ,
资源ID:482272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8227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辽宁省辽南协作体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辽宁省辽南协作体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docx

1、辽宁省辽南协作体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2018- 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5.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北京时间2018年10月10日22时06分,西藏

2、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境内发生山体滑坡,堵塞金沙江干流河道并形成堰塞湖。下面左图为“昌都市附近区域简图”,下右图为“被堵塞河段所在区域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上面右图中,堵塞河道的堰塞体所在地,以及最容易形成堰寒湖的地点分别位于A. a、b之间 a B. b、c之间 bC. c、d之间 c D. c、d之间 d2. 此次形成金沙江堰塞湖的主要原因是A. 所处地区地势平缓,导致排水不畅B. 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岩性疏松破碎C. 大力开发水能资源,诱发水库地震D. 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3. 下列有关上面左图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各河流沿岸河谷农业均发达B. 图示地区地跨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C. 图示地区各河流均为国际性河流D. 图示地区地带性植被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答案】1. C 2. B 3. B【解析】【分析】该题组主要考查我国西南山区堰塞湖形成原因及西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1题详解】堵塞河道的堰塞体多堵在地势平坦、河道弯曲水流速度较小的地方,图中c、d之间河段位于河谷狭窄段并且地形平坦河道弯曲,堰塞体最容易堆积。堆积在河谷狭窄处后,以上河段的c处形成堰塞湖。故选C。【2题详解】结合材料信息,此次堰塞湖的成因是昌都市江达县境内发生山体滑坡,山体滑坡的主要原因是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岩性疏松破碎。故选B。【3题详解】图示我国西南地区河谷狭窄,并且多形成干

4、热谷,农业发达错误;该区域内巴颜喀拉山和冈底斯上一线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故图示地区地跨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示金沙江是长江上游河段,不是国际性河流;图示河谷地区地带性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高原面上的地带性植被是高寒草甸、草原。故选B。【点睛】堰塞湖出现的原因一般与滑坡、泥石流有关。中新网合肥2019年2月23日电:入冬以来,安徽省降水量之多和日照天数之少均打破了1961年以来的气象纪录。其中,入冬以来80天的降水量达47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1倍;降水日数为40天,较常年同期偏多19天(见图a);日照时数仅为167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左右(见图b)。“还没有见到猪年的太阳”“太

5、阳已失联”“流浪太阳”“衣服没干怎么办”成为朋友圈里热议和调侃的话题。据此回答下列各题。4. 根据上述材料推断安徽省入冬以来A. 大气保温作用较显著,日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B. 农田土壤水分达到过饱和,不利于冬小麦越冬C. 降雪量较多,春汛期间的防汛压力将明显增大D. 温室大棚生产不会受到外界异常天气的影响5. “衣服没干怎么办”这一话题,反映出安徽入冬以来A. 气温较高,空气中水汽含量大,天气闷热潮湿B. 气温较低,空气相对湿度较大,抑制水汽蒸发C. 主要受来自太平洋的季风影响,带来充足水汽D. 主要受来自北冰洋的季风影响,带来充足水汽6. 安徽省入冬以来日照时数仅为167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少

6、五成左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与常年同期相比,今年入冬以来的昼更短,夜更长B. 与常年同期相比,今年入冬以来的太阳高度角偏低C. 日照偏少与芬兰北部同期日照时数偏少的原因相似D. 日照偏少与四川盆地同期日照时数偏少的原因相似【答案】4. B 5. B 6. D【解析】【4题详解】根据材料,安徽省入冬以来阴雨天多,晴天少,阴雨天的晚上大气保温作用比较显著,但晴天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日平均气温较低,A错误;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1.1倍,农田土壤水分达到过饱和,不利于冬小麦越冬,B正确;安徽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冬季降雪量少,C错误;阴雨天气,太阳辐射少,不利于温室大棚内的作物生长,D错误。故

7、选B。【5题详解】安徽省入冬以来阴雨天气多,太阳辐射少,气温低蒸发弱,引发了“衣服没干怎么办”这一话题。冬季,天气不会闷热潮湿,A错误;冬季受来自亚欧大陆内部的冬季风影响,冬季风南下,遇到暖湿气流形成降水,C、D错误。故选B。【6题详解】昼夜长短、太阳高度角高低与安徽的天气状况没有关系,A、B错误;安徽省入冬以来日照偏少的原因是阴雨天气多,芬兰同期日照时数少的原因是纬度高,昼长短,C错误;四川盆地同期日照时数偏少的原因是盆地地形,阴雨天气多。故选D。【点睛】安徽省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受来自亚欧大陆内部的偏北季风影响。2019年1月11日,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进入位于通州区路城镇北运河

8、北岸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办公区分别在北、东、西三面呈品字形排列,市政府办公区位于市委办公区北侧,整个办公区建筑风格简补庄重大气。市级机关第一批搬迁完成了35个部门、165家单位的主体搬迁。下图为北京市中心城区与城市副中心相对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7. 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当天A. 全球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北移B. 北京时间12时,当地旗杆的日影朝向为北偏西方向C. 位于市政协办公区,可能看到日出于市委办公区方向D. 当地的北运河正值枯水期,因此通航船只的数量较少8. 下列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A. 设立北京城市副中心有利于优

9、化提升首都功能,辐射带动周边地区产业转型升级B. 设立北京城市副中心有利于优化北京城市空间格局,有利于缓解北京的首都功能C. 北京直接为企业、市民提供服务的各类政务大厅,办事窗口都将迁入城市副中心D. 北京市级行政中心的工作重心,服务重点由目前的主城区转移至北京城市副中心【答案】7. B 8. A【解析】【7题详解】1月19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气压带风带南移,A错误;北京时间12时,北京的地方时不是12时,太阳位于东南方位,故当地旗杆的日影朝向为北偏西方向,B正确;该日北京日出东南方位,市委办公区在偏北方向,C错误;该地的运河已经失去通航功能,故运河上看不到船只,D错误。故选B。【8题

10、详解】设立北京城市副中心有利于分散城市职能,中心城区优化提升首都功能,副中心还可以带动周边地区产业转型升级,A正确;首都功能是提升优化,不是缓解,B错误;为企业、市民提供服务的各类政务大厅,办事窗口都将迁入城市副中心不能很好地为民众服务,还带来交通拥堵,C错误;北京市级行政中心的工作重心,服务重点不会因为迁址而发生变化,D错误。故选A。罗布泊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见下图),蒙古语意为多水汇聚之湖,因现状宛如人耳,被誉为“地球之耳”,又被称作“死亡之海”。罗布泊曾经是中国第二咸水湖,20世界60年代以后逐新干测,干满的潮床中有深达140米的卤水矿床(卤水是指矿化度大于5%的地下水),其中蕴

11、藏着丰富、优质的钾盐资源。据澎湃新闻2019年2月24日日报道,伴随着钾盐开发,罗布泊又重现水天一色。据此完成下列各题。9. 罗布泊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干涸的主要原因是A. 来自大西洋的水汽急剧减少 B. 全球变暖,流域内蒸发旺盛C. 流域内工农业用水大幅增加 D. 冰川面积锐减,融水量减少10. 推测罗布泊重现水天一色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A. 大量工业废水经治理达标后,排放汇集而成B. 流域内发展节水农业,确保罗布泊补给水源C. 通过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合理调配水资源D. 开发钾盐中,大量抽取卤水到地表汇集面成、11. 罗布泊市地区现已成为世界最大钾肥生产基电,下列有关其区位因素叙述正确

12、的是钾盐资源的储量大,品质优 地理位置优越,中亚、欧洲等国际市场广阔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便利 劳动力丰富、廉价、土地价格低、欧洲等国际市场广阔钾盐产品价格低,竞争力强A. B. C. D. 【答案】9. C 10. D 11. A【解析】【分析】该题组主要考查我国新疆内流湖问题及工业区位条件分析。【9题详解】罗布泊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是内流湖,属于咸水湖,其干涸的主要原因是入湖水量减少,流域内工农业用水大幅增加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故选C。【10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伴随着钾盐开发,罗布泊又重现水天一色,故推测罗布泊重现水天一色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开发钾盐中,大量抽取卤水到地表汇集面成。选D

13、。【11题详解】罗布泊地区现已成为世界最大钾肥生产基电的主要区位条件是从资源优势分析,钾盐资源的储量大,品质优和钾盐产品价格低,竞争力强正确;中亚地区农业生产较为落后,对钾肥需求量小,错误;新疆地区交通不便利,错误;新疆人口稀少,劳动力丰富廉价错误。故选A。【点睛】湖泊湿地面积萎缩的原因:外流胡,主要原因是围湖造田,上游水土流失导致湖泊泥沙淤积,湖泊变浅;内流湖,主要原因是流域内工农业用水量大增,入湖水量减少以及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 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35分。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

14、下列要求。材料一 巴布亚新几内亚位于世界第二大岛 -新几内亚岛上,连绵不断的中央山脉鈄贯全境,分布有许多死火山。该国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铜储量1200万吨,黄金储量1756吨,产量分别位列世界第11位和第13位,此外还有银、钴、镍等矿产资源;该国森林资源丰富,热带原始森林覆盖面积达3600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77% ,林木总蓄积量约29亿立方米,材质优良;该国多海底地震,但对渔业资源的形成却是一个很有利的因素。材料二 巴布亚新几内亚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境内至今无铁路。2016年,中国计划投资近40亿美元在该国建立大型工业园区,发展加工业,以促进该国经济的发展,加强两国合作。材料三 巴布亚新几

15、内亚示意图。 (1)分析巴布亚新几内亚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的原因。 (2)分析巴布亚新几内亚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3)分析巴布亚新几内亚境内至今没有铁路的原因。 (4)中国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投资建设大型工业园区,有人主张在工业园区内建立大规模的家具制造厂,请为其说明理由。【答案】(1)该国地处板块消亡边界(或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岩浆活动剧烈。(2)地处低纬,热量充足,有利于浮游生物和鱼类的生长;水体浅(地处大陆架海区),光照充足,有利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为鱼类提供饵料;珊瑚礁分布广,为鱼类提供栖息场所;多海底地震(.以及洋流受岛屿阻隔而变得十分紊乱),海水扰动

16、,上泛的海水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3)该国为岛屿国家,国土面积狭小;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势起伏大,铁路修建成本高,难度大;经济落后,资金不足,技术落后,运输需求量小。(4)原始森林资源丰富,原料充足;木材材质优良;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国际市场广阔;有政府政策扶持及国外援助。【解析】【详解】(1)新几内亚岛上连绵不断的中央山脉斜贯全岛,分布有许多死火山。地形特征是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结合图示等高线分布,地势中部高,南北两侧低或四周低。铜矿等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原因是地处板块消亡边界,是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的交界处。

17、多死火山,说明历史上地壳运动活跃,岩浆活动剧烈,岩浆活动形成的有色金属丰富。(2)巴布亚新几内亚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主要从饵料角度进行分析。读图可知,该岛屿位于南纬5附近,纬度低,热量充足。同时由于水体较浅,阳光充足,有利于光合作用。由于海底地震频发,容易导致海水搅动,使得浮游生物繁盛,饵料丰富,渔业资源丰富。(3)巴布亚新几内亚国内无铁路的原因要从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方面进行分析。该国为岛国,面积小,且有众多河流地形起伏大,修建成本高。从社会经济因素看,由于经济欠发达,资金和技术落后,不利于铁路修建。(4)巴布亚新几内亚大型工业园区内建立大规模的家具制造厂的理由从原材料、劳动力、市场和政策等

18、工业区位因素分析,具体是原始森林资源丰富,原料充足;木材材质优良;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国际市场广阔;有政府政策扶持及国外援助。【点睛】工业区位因素: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竹酒,又名竹简酒,是将原浆基酒注入嫩竹腔内与竹子共生,并从中吸收大量天然营养物质的保健酒。材料二 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地处享誉世界的龙脊梯田景区旅游线上,森林覆盖率高,竹林资源丰富,方圆百里无污染,是一处天然氧吧。当地村民因地制宜、依托优势,成立专业合作社,传授技术,统一标准,发展特色生态竹酒产业。竹酒用当地酿制的优质米酒作原料,采用高压无创技术将酒注入竹腔,与竹子共同生长3-4个月后取出,在竹腔中

19、经过二次发酵的竹酒色泽金黄,口感香醇,行酒也成为了龙脊特色旅游产品,深受市场青睐。材料三 龙脊镇地理位置示意图(1)分析龙脊镇发展竹酒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2)说明龙脊镇村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对竹酒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3)说明龙脊镇竹酒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答案】(1)龙脊镇竹林资源丰富,制作竹酒材料充足;当地生态环境优良,并以优质米酒作原料,竹酒品质较高;当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较高,利于酒在竹腔内的二次发酵;采用高压无创技术,提升竹酒成品率;邻近公路,产品运输便利;地处龙脊梯田景区旅游线上,距离桂林市较近,利于产品宣传和销售。(2)有利于扩大竹酒产业规模,形

20、成规模效益;执行统一标准,保障竹酒品质;培育特色品牌,形成品牌效应;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增加竹酒产业效益。(3)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依托科技)开发新产品,拓宽增收渠道(实现经营多元化);推进初级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依托旅游等当地优势产业,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量;成立专业合作社,促进产业推广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及可持续发展,意在考查学生整合材料,联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详解】(1)龙脊镇发展竹酒产业的优势条件主要从原料、环境、气候及交通、技术等方面分析。龙脊镇竹林资源丰富,制作竹酒材料充足;当地

21、生态环境优良,并以优质米酒作原料,竹酒品质较高;当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较高,利于酒在竹腔内的二次发酵;采用高压无创技术,提升竹酒成品率;邻近公路,产品运输便利;地处龙脊梯田景区旅游线上,距离桂林市较近,利于产品宣传和销售。(2)龙脊镇成立专业合作社对竹酒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从规模效益、成本及品牌效应和品质角度分析。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有利于扩大竹酒产业规模,形成规模效益;执行统一标准,保障竹酒品质;培育特色品牌,形成品牌效应;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增加竹酒产业效益。(3)龙脊镇竹酒产业的发展经验对脱贫致富的启示主要从特色品牌、延长产业链、提高知名度等角度分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产品)

22、产业;(依托科技)开发新产品,拓宽增收渠道(实现经营多元化);推进初级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依托旅游等当地优势产业,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量;成立专业合作社,促进产业推广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8年11月3日,以“体验农耕文化,畅游童话原乡”为主题的第三届广州西塘稻草艺术节在从化区整头镇西塘村正式拉开帷幕,吸引大批市民前来参观游玩。相比往届,在本届稻草艺术节期间,游客既可以观赏田因花海和稻草艺术作品(见下图),还可以参与

23、四间采捕、草帽绘画,稻田音乐会、美食品尝和农产品集市等一系列精彩活动,参观游玩的市民人数再创新高。塘村原为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的“黄圆村”,2016年,从化区委、区政府将西塘村纳入第一批特色小镇建设试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等产业短短几年时间,西塘村一跃成为“先进村“示范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童话小镇”。 广州西塘稻草艺术节已连续举办三届。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前来参观游玩、分析其主要原因。【答案】增加了丰富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让市民游客的参与体验感更强;加强公路等交通运输建设,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捷;加强旅游配套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引导村民积极参与,让村民从中受益

24、;加强宣传,提升知名度。【解析】【详解】广州西塘稻草艺术节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前来参观游玩的原因从市民参与体验、交通便捷程度、配套设施和宣传等角度分析,具体有增加了丰富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让市民游客的参与体验感更强;加强公路等交通运输建设,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捷;加强旅游配套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引导村民积极参与,让村民从中受益;加强宣传,提升知名度。15.【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紫茎泽兰为多年生草本成平灌木状植物(见图),其有繁殖能力强,传播途径多,耐贫瘠等特点,可以向环境释放特定的有害物质从而干扰其他植物生长。紫茎泽兰原产墨西哥,自19世纪

25、作为一种观赏植物在世界各地引种后,已成为全球性的入侵物种,在其发生区常形成单种优势群落,排挤本地植物,侵入经济林地和农田,影响栽培植物生长,对畜牧业业、农业、林业危害严重,20世纪40年代,紫茎泽兰由缅甸传入云南,经半个多世纪的传播扩散,现已在西南地区广泛分布,并仍以每年大约60千米的建度,继续向东和向北扩散。在2003年由中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紫茎泽兰名列第一位。 分别说出对紫茎泽兰的防治措施及紫茎泽兰的利用价值。【答案】防治措施:人工拔除或挖除(集中晒干烧毁);植物替代(种植生命力强的植物,抑制紫茎泽兰的生长);利用天敌防治(生物防治,控制紫茎泽兰蔓延);喷洒(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进行化学防治)。利用价值:制取沼气(或直接作为燃料);(有效降解有毒物质后,)用于饲料生产;(利用其有用成分)生产杀虫剂;食用菌培养基;生产纸板。【解析】【详解】对紫茎泽兰的防治措施从抑制其繁育扩张的角度采取措施,具体有人工拔除或挖除(集中晒干烧毁);植物替代(种植生命力强的植物,抑制紫茎泽兰的生长);利用天敌防治(生物防治,控制紫茎泽兰蔓延);喷洒(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进行化学防治)等。作为生物资源的利用价值有制取沼气(或直接作为燃料);(有效降解有毒物质后,)用于饲料生产;(利用其有用成分)生产杀虫剂;食用菌培养基;生产纸板等。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