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4 ,大小:112.14KB ,
资源ID:483960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8396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案.docx

1、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案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案【全册教材总目标】一、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4、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 5、继续学习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培养预习课文的习惯。 6、继续学习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 7、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8、培养写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习惯。 9、

2、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学会使用工具书,并养成习惯。 10、培养自己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和修改作文的习惯。二、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浯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三、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303287个生字。 2、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206181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学习用钢笔写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知道各类汉字的间架结构和运笔特点。四、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听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 所读的内容,用普

3、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6、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五、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的习惯。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六、习作 1、能用学过

4、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5、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教材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特点】 教材着眼于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致力于加强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着上述指导思想,本册课本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培养习惯,打好基础。 (学会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和修改作文) 2、强调积累,注重渗透。 (安排50左右的篇目背诵全文或片断,安

5、排“读读背背”、“成语积累”) 3、力求简化,便教利学。 (课文篇幅不长,课型简单,练习目标明确,要求适度,可操作性强;阅读、作文、写字“三合一”)【教材的安排】 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阅读”、“习作”和“练习”组成。 全册课文安排了7个单元。每单元安排阅读课文34篇,共28篇。课文分精读、略读两种。右上角有者为略读课文,意在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阅读,不列入考试范围。每单元安排习作1篇,共7篇。每单元安排练习1个,共7个。【教学时间安排】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十)”,可安排23课时的教学时间。 阅读课文,略读课文一般每课1课时;精读课文短篇的可安排

6、2课时,稍长的可安排3课时。 习作课文,每篇可安排2课时。 综合练习,每个可安排3课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明确学习语文的重要性。2、通过认真看图,掌握学习语文的途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3、使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如何修改作文。教学重点1、通过看图,掌握学习语文的途径。2、学会修改作文。教学准备1、实物投影仪2、挂图。3、学生日记。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从小学到中学语文一直是门很重要的功课,你知道为什么要学好语文呢?学好语文有什么意义?2、要想学好语文是不是就是上好语文课,读好语文书呢?请你们结合自己的

7、实际情况说一说你平时是怎样学习语文的?二、指导看图,了解、掌握学习语文的渠道。1、过渡: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学习语文的途径,除了这些还可以有哪些渠道学习语文呢?我们一起来看图。2、学生看图,思考:有哪些学习语文的渠道?3、汇报交流,相机板书:广播电视、电脑、参观、访问、图书、讨论4、讨论:在这么多的渠道中你喜欢采用哪些形式去学习语文?为什么?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什么?5、小结,通过看图,讨论交流我们掌握了多种学习语文的渠道希望你们能学以致用。请大家说说看本学期自己准备怎样学好语文?三、总结。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它是很重要的交际工具,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学好语文。希望大家说到做到

8、,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习的小主人。第二课时一、导入质疑,明确修改的重要性。1、(板书:文章不厌百回改)提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2、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说明了什么道理呢?二、指导如何修改作文。1、过渡:我们都明白了修改的重要性,那到底如何修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2、讨论:一篇文章写好后,要修改些什么呢?3、对,找出这些毛病后我们要运用规范的修改符号,来修改符号,来修改也就是我们平时做修改病句所使用到的符号,只不过那是句子,现在将句子组合成文章。4、回忆复习所学修改符号。5、自学书上例文小花猫6、汇报:这篇文章中修改了哪些部分?毛病在哪儿?7、练习:实物投影

9、显示两篇学生日记,边讲评边运用修改符号修改。同桌互相批改一篇习作并交流。实物投影显示修改后习作,集体评议。8、讨论总结:如何修改作文?三、总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要想写出好文章就要多修改,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文章不厌百回改,期待着你们写出一篇篇优秀的文章。第一单元教学内容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2只拣儿童多处行3早4古诗两首习作1练习1单元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两条绿线中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通过阅读、思考,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

10、能按顺序对照插图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4通过朗读、想象,感受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体会到植树带来的好处,和诗歌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植树的快乐。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感受鲁迅先生那种“为革命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树立起珍惜时间的观念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九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两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4、通过朗读、想象,感受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体会到植树带来的好处,和诗歌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植树的快乐。教学重点:抓住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

11、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想象等方法,感受到自然的和谐。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习生字;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教学准备课文录音生字新词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 1、春天来了,我们久封的心门也随着这暖暖的春光被打开,总是希望能够出去走走、看看。大家能不能告诉我,如果出游,你会选择哪里?2、大家说的地方不少,可是我们都可以用几个词语来概括它们的特点。(春色满院、桃红柳绿、姹紫嫣红、春意盎然)去这样的地方游玩,我们的心也醉了,那里的风是那样的柔、水是那样的清,那里的春光也格外明媚。让我们和一群植树的孩子一起出发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二、初读课文: 1、这又是一首

12、诗歌,读诗歌的要求是什么?(除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外,还要把诗歌的节奏读出来。)2、自由读,教师巡视。3、开火车读教师出示的词语,教师注意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歌谣 绿袍 裸露 煎熬 寂寞 松鼠 叽叽 支撑 锨 镐4、齐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裸露”(边音)“撑”(后鼻音)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错误。教育学生在同学读书的时候不要打断,有问题先用铅笔在书上轻轻地画上记号。6、学生点评。7、听了大家的读,我们把许多隐藏的“地雷”挖了出来。请大家再朗读课文,在读之前,想一想刚才的哪些问题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想好了再读,希望能够比刚才有一个提高。8、有进步吗?把自己的进步告诉大家。由于时间

13、关系,选择一个自然段,向大家展示。9、指名读,评价。三、初步学习第一、第八自然段。1、请一、二两组的同学读第一自然段,三、四两组的同学读第八自然段,我来读课题。读完,你们发现了什么?(第一、第八自然段结构相似,前后呼应,有点题的作用)2、想一想上学期学的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再读一读,想想有不同的地方吗? 3、从“荒山野岭”到“青山碧岭”,这仅仅是文字上的不同吗?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四、学习生字。1、“谣、袍、裸、寞、叽”想一想他们有没有同胞兄弟?他们和他们的兄弟区别在哪里?把他们的特征记牢。2、和学生共同书写“鼠”,帮助学生摆好间架结构。3、描红。4、写习字册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通过读文,体会

14、课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句诗的含义。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投影片课文录音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1、上节课,我们找出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荒山野岭”,一个是“青山碧岭”,你们说老师应该分别用什么样的粉笔来书写这两个词呢?2、看到“荒山野岭”,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那“青山碧岭”呢?4、让我们打开书本,看看诗人用他手中的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怎样的“青山碧岭”画面吧!二、学习三-七自然段:1、自由读。告诉大家,我们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哪些场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或者是你的感动、或者是你

15、的快乐!3、学生朗读,教师、学生共同评价,教师点拨。“煎熬” 什么是煎熬?如果你是裸露的山岩,你来诉说自己的痛苦吧。 “林涛” 什么像波涛一样上下翻涌?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把你感受到的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心中有图画,脑中放电影,你就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了。 小鸟、松鼠、小兔、小猴 我来问问你:“小鸟,你为什么到这里搭窝筑巢?”“小松鼠,你快活得叫什么呢?”“小兔、小猴你们呢?”谁来读读,把这种快乐、安全、衣食无忧的感觉读出来,你们现在就是小鸟、松鼠、小兔、小猴的代言人。 “浑浊”“碧波”,“咆哮”“轻抚” 读一读这两对词语,给你怎样的感受? 4、诗人给我们描述的画面是多么美好呀!齐

16、读。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从“荒山野岭”到“青山碧岭”,是谁的功劳?一起读第二自然段。2、锨、镐的声音是多么单调,可是为什么是“歌谣”?3、齐读。四、再次学习首尾自然段:1、 “我们”因为什么而快乐?2、 春光特别喜欢“我们”,染绿了“我们”的双脚,“我们”以自己的行动让春光更加美丽五、朗读全诗:1、 齐读。2、尝试背诵。板书: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荒山野岭青山碧岭裸露、煎熬 林涛、动物的家2、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要求: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绳子,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

17、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教学重点: 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理解诗句内容。教学难点: 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2初读课文,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理清课文脉络。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准备课文录音相关的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课题,简介作者、出示春景图:谈话:每年春天,我们都要去春游。谁能给大家描绘一下春游时的情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板书课题:22 只拣儿童多处行、简介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大多书写童心的纯真和母爱的深

18、挚,情真意切。、读题质疑:题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二、学生自学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学习生字。指名读词语、学生质疑。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隙地忸怩烂漫查字典理解:成千盈百儿童不解春何在使出浑身解数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指名分段读文,思考: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交流画出的词语。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安作者游览路线,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第一段(1-2):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第二段(3-4):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

19、春。第三段(5-8):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孩子们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第四段(9-):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练习有感情朗读。四、课堂练习、写字指导。、学生描红,临写。、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学习课文第1、2两自然段,理解课文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准备投影片、课件资料、及朗读课文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过渡导入、提问:“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是什么意思?“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呢?、指名回答。、抓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提问:课文中写了哪些地方儿童多?根据回答板书: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院里、过渡

20、:现在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儿童多的地方“找春天”!二、学习第一段、自由读第一段,画出表述儿童多的句子。、交流出示句子。“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即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说一说这句话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在下面画上记号。成千盈百闹嚷嚷挤飞涌出小天使、指名读然后齐读。、完成课后练习5第一小题:这句话用“魔术匣子”比喻什么?“小天使”比喻谁?这样写你觉得怎样?学生回答。、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三、学习第二段、这一段与第二段一样,也是些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我们应该怎样来学习呢?、学生按照上述步骤自学课文。()自

21、由读,画出表现“儿童多”的句子。()交流画出的句子,并说说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出示句子: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喳喳,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散发着太阳的香气息。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3)反复朗读这些句子,读中感悟。(4)学生畅谈体会。三、小结刚才,我们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颐和园寻找春天,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情景呢?(颐和园门口儿童多,知春亭畔儿童多,湖面儿童多,湖边

22、儿童多)可能是儿童欢快活泼的身影把春天遮住了吧,我们暂时还没有找到春天。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下节课到玉澜堂去看看。四、布置作业、抄写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教学要求1继续学习第三、四自然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的气息与儿童的旺盛生命力。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准备投影片、教学课件、课文朗读录音教学过程一、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寻找春天。二、学习第三第四段。、自由读第5自然段,提问:你们找到春天了吗?春天在哪里?、指名回答:春天在玉澜堂的院落里,在玉澜堂庭院的几棵大海棠树上。春天是什么样子?出示句子,学生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一亮,那几棵大海

23、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3、完成课文后的练习5(2):这句话中用“喷花的飞泉”比喻什么?这使你觉得怎么样?4、学生交流。5、教师范读第6自然段。学生圈出关键词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6、指名尝试背诵。7、指名读第7自然段。分角色读。8、教师范读第8自然段。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9、提问:“朋友,春天在哪里呢?”你有没有新的发现?指名回答:春天在儿童多的地方!春天在儿童身上!教师引读课文。10、齐读第四段。()进行句式变换,理解句意。()出示句子:当你春游时,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你能把句子换个说法,不

24、改变愿意吗? 学生练习,并且读句子. 11、完成课后练习5(3):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12、学生讨论交流。13、练习背诵第79自然段。三、布置作业、背诵课文第79自然段。、默写词语。 板书设计: 2、只拣儿童多处行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面湖边儿童多处就是春玉澜堂(花儿儿童)3早学习目标:1、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并能理解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试背描写梅花的句子。 2、通过阅读、思考,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能按顺序对照插图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 3、在阅读中感受鲁迅先生那种“为革命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树立起珍惜时间的观念。教学重、难点找

25、出文中描写梅花的句子,并理解作者写梅花的用意。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2学习课文第一、二两段。教学准备三味书屋内陈室的挂图、生字新词卡片教学过程:一、 激发兴趣,谈论“早” 1、 教师板书:早 2、 设问:想到什么? 3、 揭示课题,齐读 4、 设问:最想了解什么? 5、 教师归纳小结:为什么要用“早”做课题?“早”有什么来历?含义是什么?二、 初读课文,了解“早” 1、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读准生字词的读音,并能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有不懂的做上记号,可以问问同桌,还不能解决的准备提问。 2、 指名读文,相机正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

26、、 汇报自己读懂的地方,并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4、 汇报自己在读文过程不懂的地方。 5、 师生通过读文、讨论等方式共同解决。五、指导书生字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六、作业1抄写生字词2练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继续学习课文第二段。2着重理解作者写梅花的用意,以及鲁迅先生事事早,时时早的精神。教学准备投影文字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二、 选读课文,感悟“早” 1、 在这篇课文中,你最喜欢哪节?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节? 2、 指名读学生自己选定的小节,感情朗读汇报,并说说喜欢的原因。(学生一般都是选择

27、第五节和最后一节,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四、 精读课文,品悟“早” 1、 课文哪几节与“早”有关?(58小节) 2、 精读58小节,课文一共写了哪几种“早”? 3、 品评两种“早”的异同。请同学们任选一种“早”进行批注式阅读,如“你读懂了什么?”或者“这一节主要写了什么?”等。可在文章的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发现等,准备汇报。 4、 根据学生汇报的顺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A、 学生汇报第五节的内容: a、 这一节主要写了梅花的冰清玉洁的韵致和梅花开花的早。 b、 课文写的梅花美吗?理解“冰清玉洁”,能通过你的读使我们感受到吗? c、 自由练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d、 这么美的文字,你愿意记在自

28、己的心里吗? e、 课文为什么要写梅花的“冰清玉洁”和开花时的早? B、 学生汇报第六节: a、 这一节主要写了鲁迅书桌上“早”的来历。 b、 说说自己读完后有什么样的感受? c、 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 d、 你觉得这个“早”字与写梅花有联系吗? e、 交流、讨论。 f、 师生经过交流、讨论,达成以下共识:一借梅花的冰清玉洁来形容鲁迅的品德高尚;二借梅花的开花早说明鲁迅为了革命事业时时走在时间的前面,奋斗了一生。五、联系实际,深化“早” 1、 师小结过渡,并引读最后一节。 2、 “东风第一枝”指的是什么? 3、 学到这儿,你最想说什么?六、图文对照,联系“早” 1、 再读课文,了解写作的顺序。闻到清香了解清香来源梅花的特点想到书桌上“早”要珍惜时间,学做梅花 2、 图文对照,了解三味书屋的方位。 3、 自由练说,指名说。 4、 试对教室练说。七、总结课文,升华“早” 作者由蜡梅的清香纯净引出鲁迅书桌上“早”的来历,进而彰显鲁迅“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人格品质,希望同学们也能像鲁迅先生那样,勇做“东风第一枝”!板书设计3早梅花开得早,冰清玉洁以花喻人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4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理解作业 4中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