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28.84KB ,
资源ID:487158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87158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汶川大地震带来心理学思考剖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汶川大地震带来心理学思考剖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其中感受器是当事人情绪最强烈的阶段,不仅要说出在应激事件中最初及最突出的想法,由事件引发的想法的改变;还要表达出情绪,帮助参加者识别事件中的强烈情绪,并指出情绪反应是对非常情境的正常反应。在这个阶段,相当多的参加者都会哭泣。要特别注意参加者暴露出的内疚、自责等感受。要及时地给予关怀。此阶段情绪的识别与讨论是创伤愈合的重要环节。五、 地震引起的社会心理冲击的特征:地震引起的社会心理冲击的根本原因是破坏性地震本身。包括外伤和内伤。外伤是一种硬冲击,客观上破坏严重,构成客观原因。内伤是一种软冲击,主观上的心理创伤,包括恐惧感、孤独感、失落感,构成主观原因。从心理特征来说,包括需求层次的降低、需要内容

2、的一致化、潜在要求的明显化、自我意识的双向变异和离轨意念的萌动。其中离轨意念的萌动又分为弱化表现(依赖性增强、自信心减弱、自控能力降低)和强化表现(责任感升华、离轨欲望萌动)从行为特征来说,包括亲合力增强(亲合联系的选择性降低、亲合目的单极化、亲合需求的相互性)、行为的趋同性倾向(行为目的趋同、行为动力的趋同、行为表现特征的趋同例如盲目避震)、从众行为和异常行为(即离轨行为,包括超级越轨、违规离轨如谣传、情绪性离轨如丧失生活信心、大吃大喝)由地震引起的社会心理冲击,具有冲击强度大,冲击时间长,冲击范围广的特点。它不仅在地震发生时,在震中区对地震灾害起了放大作用,由这种冲击造成的人们心理创伤将在

3、相当范围、相当长时间内保存下来,其衰减有明显的迟缓现象,只要外界一有某种刺激,这种冲击形成的心理创伤就有可能造成新的甚至是“无震”的地震灾害。六、 地震引起心理反应的部分效应1 恐震效应。一次大的灾难性地震,不仅夺走了许多无辜生命,给不少家庭和整个社会造成巨大损失,而且使人们对地震产生一种恐惧心理,在人们的心灵深处蒙上一层阴影。特别是唐山大地震,瞬息之间使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夷为平地,40余万人非死即残,7000多家庭断门绝烟,在人们的心理上留下了深刻的创伤。在这种潜在心理的作用下,加上人们在遇到危险时本能地想要逃离危险的条件反射,使人们在遇到大地强烈摇晃时失去平静的心情,思维产生混乱,即使某些

4、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由于受周围紧张气氛的影响和从众心理的驱使,心理上也难于保持平静,加上本能的生理、安全需要为目标,导致一时自我失控的行为动机,引起不恰当的避震行为,如盲目外逃、跳楼等,还有不少心血管病者因受到惊吓而致死。这种现象称为恐震效应。由于这类效应,地震发生后,灾害就大大放大了。2 谣言的形成和传播效应一次有一定影响的地震发生后,往往会出现地震谣言或误传事件,而且会在相当大范围,相当长时间内流传,这种效应称为地震引起社会心理冲击的谣传效应。这种效应往往形成“无震”的地震灾害,其破坏之严重,不可等闲视之。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大半个中国的居民受到地震的惊恐,恐震心理严重。稍微年长的人

5、都记忆犹新。3 抢购效应这种效应也是上述效应的直接结果,往往给市场带来很大冲击,形成某些商品脱销和人为的市场紧张,而反过来又加剧了上两种效应,使人们心理更为紧张。4 破坏效应地震发生后,社会控制机关削弱(特大地震后甚至解体),社会的权威性、威慑性降低;人际制约放松,社会对人们行为的影响力降低;由自我意识弱化带来的人们自我控制的放松甚至瓦解,造成离轨意念的萌动而发生越轨行为成为震后的破坏效应。总之,地震引起的社会心理冲击造成的效应方方面面,具有一定规模,不过上述几种效应不能绝然分割,经常混在一起,同时出现,互为因果,互相激活,彼此联系在一起。七、 心理创伤度心理创伤度是一种综合残留,是灾害在人们

6、的心理上留下来创伤的衡量程度,它包括认知、情绪反应、行为意向等各方面的心理创伤。心理学把个人所处的情境和真实的感觉定义为“心理创伤事实”;个人评价自己在地震中所经历的事实所产生的认识与感觉,定义为“自我创伤感”。和地震烈度表一样,我们可以把心理创伤的程度用心理创伤度表来表示。我们把地震袭击后人的认知、情绪反应和行为意向作为心理创伤度的三项主要指标,根据情况,我们划分为四度:一度:无明显心理创伤。在认知方面,对地震消息无明显了解欲望,持无所谓或根本不想知道的态度。在情绪上没有任何害怕的反应,对地震事件表现得无所谓也不担心。在行为上表现出平静、镇定,没有应急行动。二度:有稍明显的心理创伤。在认知方

7、面,对地震消息有一定兴趣,大部分人认为过几天知道也行,只有少数人想立刻知道。在情绪反应上不太害怕,在态度倾向上对地震事件不太担心,但也有人有些紧张,有些不明确但又有些难忍的不适体验,有些忧虑。行为意向上有缓慢的应急行动(如走动)。三度:有明显创伤。在认知方面,对地震消息大部分人想立刻知道。在情绪反应上大部分人感到害怕或较害怕,表现得慌乱、烦躁。在态度倾向上表现得担心和较担心。在行为意向上表现得反应急切(如奔跑)四度:有严重的心理创伤。在认知方面,几乎所在的人都想立刻知道。在情绪上,几乎所在的人都感到非常害怕、恐惧和惊恐(一种骤然爆发的急性恐惧)、哭叫。在态度倾向上表现出极为担心、甚至痛苦、生气

8、和愤怒。在行为意向上发生过激行动(如跳楼等)和其他一切无意行为。资料表明,地震时社会心理冲击引起的震亡率相对于建筑物直接把人砸死的震亡率大得多,因此地震时错误反应,例如跳楼、急奔外出、挤在狭窄处、门口、楼道是造成高震亡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若临震不慌,采取正确的避震行为,可大大降低震亡率,这给我们一个启示,若能从软科学方面作适量的工作可引发出在硬科学上要大量投资才能取得的效果。八、 地震冲击的心理反应中国的资料表明,受到地震袭击时,人们恐怖感主要不是由于地面震动所引起,主要是由于对以往地震灾害的记忆所引起,不过地震动是一种重要的诱发因素。有一个心理学实验研究了地震动作用下人的心理变化过程,对1

9、20个被试进行了试验,被试中有大学生,有亲身经历过地震,有参加过地震现场调查,有缺乏对地震感性认识但真正从事地震理论研究的,因为是用严格的实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有较高的可信度。实验表明,地震对人的恐惧心理不完全是地震地面运动引起的,恐惧心理不是起因于物理原因,足要是由人们对以往灾害性地震产生的房屋倒塌、人员丧生的恐怖情形的记忆,在一定的地震地面振动诱发下产生的。单纯的地震地面震振动不论多大,均无法使人产生强烈的死亡恐怖感,它起源于心理原因。俗话说“心病尚需心来治”,这就给减轻社会心理冲击,减轻灾害指出了具体的方向,九、 大地震引起的精神紧张和免疫力的关系日本大阪和神户大地震中受灾者的免疫力指标

10、-NK;细胞的攻击能力的检查结果。精神状态NK细胞的攻击力(%)地震一年后的调查对“精神状态是否安定”的回答情况(53位被试)稳定(10人)41.7稍微不安(31人)25.2不稳定(12人)21.0地震两年后的调查(30位被试)精神状态转好28.4参考:健康的人的NK细胞攻击能力在35%到40%之间。结论:这一调查结果显示精神紧张(在这里指精神上的不安感)影响人的免疫力。十、 震后孤儿的心理行为唐山大地震无情地抛下了4000多名无家可归的孤儿。昨天还是活蹦乱跳的孩子,有一个温暖的家,今天却失去了母爱和父爱,失去了生活的寄托。这些一瞬间被推向生活厄运的地震孤儿,内心世界中隐藏着一个不被人知的孤寂

11、的心灵苦岛。他们在心理上普遍有强烈的孤独感,日夜追寻着从未得到过的母爱和父爱;对外界刺激极为敏感,普遍不愿与别人交往,不愿意谈论父母、家庭;他们对未来的向往比之一般孩子更为实际,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给人一种与其年龄不甚相称的个性特征。对于他们来说,地震造成的财产损失算不了什么,最大的灾难是夺去了他们的父母,夺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家,这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弥补的。正因为有这样巨大的创伤作心理背景,他们的情感才处于空白状态,自我意识容易扭曲,时刻闭锁着心灵的大门,形成不愿与外部世界沟通的“我不知道”的心态,构成了对心灵创伤的本能护卫,而在意识深处,却体味着凄楚的心路历程。十一、关于此次四川汶川县大地震的

12、心理学思考这次的地震无疑是中国有史以来很严重的一次,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死亡人数比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要少得多。一方面是因为震中地区没有唐山那么人口稠密,另一方面是中国政府作了大量的及时的抢救工作。1970年代,中国人民还不知道什么是心理问题,更别提什么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了。所以唐山的那次抢救仅限于把人的生命看的很重。时间已经进入到了21世纪,中国人民已经开始消费心理咨询了,心理咨询行业正为国人所逐渐接受。那么这次大地震的抢救工作能不能把心理咨询纳入到日程中去呢?照说是可以的。人的生命不仅是物质的,更是心理和精神的。这不仅对于每个个体来说,需要心理学知识来帮助抗震救灾,就是受灾的社会群体也是

13、需要心理学知识来协助的。我们派出了大批的医学人士,更多地涉及到生理学基础上的医生。有人说了,现在先救命要紧,但是把人的命救下来就万事大吉了么?看看唐山大地震所产生的对人的心理所产生的严重的后遗症,就知道那些从死亡线上救下来的人该多么需要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医生以及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了。心理的影响是长期的,而及早介入心理辅导势必将会尽量减少灾难所带来的心理困扰。尤其是孩子,他们更需要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了。孩子的依恋类型将会对他们的影响是终生的,甚至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后代。在他们幼小的年代就失去了人生最重要的安全基地-父母,这种影响将是巨大的,绝不仅仅是一句“抚养长大成人”所能够弥补的。而及早地介入孩子们的

14、心理辅导,对他们的成长将极为有利,我们不能让他们在“爱”上断乳。思想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不能等同于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这是两个不同的行业。我衷心地希望整个社会能够真正重视本次大地震所带来的心理问题,让更多的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更早地介入到整个救灾中来。大地震报道的心理学检讨 时间:2008-08-06 16:03:00 作者:; 来源: 刘有才从角色冲突看记者的情商与人格在这场特大灾难中,每一个在现场采访的记者都有双重角色。他们既是记者、职业人,又是社会人、普通人。从职业人角度,他们要做好新闻,把灾情及时传递出去。从普通人角度,他们同样承受着巨大的情感压力和心理问题。在强烈的角色冲突中,记者该如

15、何协调职业人与普通人的关系?记者的“情商”与“人格”就显得非常重要。情商是与智商相对的心理学概念。所谓情商是一种驾驭自己的能力,包括驾驭自己的情绪、思想、意志等,以便实现自己的愿望。在采访活动中,记者的情商主要表现在记者善于控制采访对象的情感和驾驭自己。人格指的是存在于个体的一套有组织、有结构的持久性心理倾向与特征,人格与外在环境互动而决定个人的思考、欲望、情绪和行为等。在灾难面前,我们看到,不同记者表现出不同的情商与人格。青年参考5月29日报道:5月17日,河南省消防总队抗震救灾突击队成功营救出被困124小时的女工卞刚芬。当卞刚芬被救援人员抬出来的一刹那,几十名记者蜂拥而上,将其团团围住拍照

16、,以至于现场的武警指挥员动了怒才能挤出人群,将卞刚芬抬上救护车。一名现场医护人员不满地说:“照相机的强光会对她的眼睛产生强烈刺激,会伤了她的。你们要抢新闻,可我们抢的是生命呀!”6月2日谢闻麒在地震采访:新闻工作者不要以“新闻”的名义伤害中提到,绵阳长虹培训中心,心理专家和一位女学生面对面坐在草地上。专家两手放在学生肩上不停抚慰,学生满面含悲,低声啜泣,正欲说些什么。一组电视记者冲了过来,拿起话筒对准学生嘴巴:“你为什么要哭?”心理专家气得直想打人,她和那个学生沟通了3天,刚刚让学生把悲伤释放出来,可是摄像机的出现,让一切前功尽弃。人们将这样的记者叫作“冷血记者”。他们对新闻素材表现出强烈的追

17、求,但对采访对象缺少怜悯、同情。这些记者忠实地记录了灾难,也忠实地记录下自己在灾难面前表现出的“情商”与“人格”的偏差。我们还看到一些在地震一线采访的记者,用他们的行动很好地诠释着人格。5月13日,汶川映秀镇雷君将4岁的儿子刘毅托付给了法制晚报摄影记者吴海浪。吴海浪和另外一名记者背着孩子,整整“爬”了4个小时,最终“爬”出映秀,完成雷君的生死之托。在地震报道中,优秀的报道达到了传者、被采访对象与受众间的情感互动、人格互动。人们透过报道能感受到传者的情感与人格力量。“关爱冲突”与“关爱缺失”“灾难心理学及心理危机干预资料”中指出,存活者可能会面临5种心理经验,其中“关爱的冲突”最有可能因媒体的大

18、量反复采访造成。这次地震中“明星报道对象”无一例外地成为典型“关爱冲突”的例子。比如“敬礼娃娃”郎铮经媒体报道后,成为一个小英雄的符号,太多的看望,太多的采访,太多的“深入采访和新闻挖掘”,让这个3岁孩子的心理压力无从释放,最后郎铮一家不得不回绝所有媒体的采访和探视。与媒体蜂拥采访造成“关爱冲突”相对应的是“关爱缺失”。除了“可乐男孩”和“敬礼娃娃”,灾区还有多少孩子用舍生取义的方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还有多少孩子伤残严重却意志坚强,还有多少孩子失去了父母需要关怀?那么多的孩子,那么多的受灾群众可以报道,可惜媒体在“追星思维”下关注的视角变窄了,客观上造成了“关爱缺失”。媒体暗示与潜意识激发受众

19、接收媒介信息是一个过程,其间的心理状态处于意识和潜意识交互作用、相互转换之中。为此,媒体要千方百计吸引受众,使其从潜意识状态进入意识状态,引导受众按照媒体的意图进行思考和联想。媒体的引导方式除了直接引导,还会大量采用心理暗示。大地震报道中有两台特别活动,它们分别是中央电视台“爱的奉献”和四川电视台“以生命的名义”。“爱的奉献”从叙述第一个救援故事开始,朱军就泪水涟涟,可以说“朱军式的煽情暗示”贯穿了这场特别活动的始终。现场氛围、电视短片、被采访者的回忆、主持人的讲述,无不一遍又一遍地暗示着“泪水”。整台晚会形成了“泪水捐款泪水”的基本模式,全国的观众也沉浸在泪水之中。从单纯募捐的效果看,这种不

20、断的暗示有效地激发了捐款的冲动。但我们从心理学进行分析,这次大型募捐活动中的一些暗示很值得商榷。最典型的例子是四川女警察蒋敏。在这次地震当中,她失去了妈妈、女儿、奶奶、外婆等10位亲人,但她坚持工作在抗震救灾一线。在电视短片中,蒋敏在几乎站不稳,不得不扶着帐篷的情况下接受了记者采访。记者问完她家中的伤亡后,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你怎么能够坚持在一线呢?”、“你在救助这些灾民的时候,看到老人和小孩,会不会想到自己的父母和女儿?”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问题让女警察的眉头皱到了一起。很明显,这些问题是在暗示蒋敏的崇高,暗示她的责任心和心中的大爱。但这种暗示忽视了被采访对象的精神状态,没有顾及被

21、采访者的内心伤痛。受众无法根据暗示方向去思考,而是强烈地感觉到记者的问题太做作太残酷。对女警而言,这个暗示更是失败的。她当时在用工作麻痹自己的痛苦,这些问题一下子让她的自我麻痹失去了作用。我们在短片中也看到,她勉强回答了问题,但结束采访后晕倒在地。央视利用蒋敏发出的第二个错误暗示是将她从救灾前线请到特别活动现场。蒋敏是作为“抗震精神力量”的代表符号出现的,电视短片已经将这个符号有效地传播给受众,没有必要再将她请到现场对符号进行确认。这个暗示注定达不到它所希望的引导方向,因为人们不会激动于蒋敏的出现,而是会更加担心蒋敏的身体和精神状况。尽管现场主持人多次对蒋敏进行心理暗示,但观众看到蒋敏面无表情

22、,一次又一次喃喃自语:“找不到了,找不到了。”请蒋敏到现场,这是对一个身体和心理极度疲惫的人的无情摧残,也是对受众心理的一次摧残。“以生命的名义”在暗示使用上比“爱的奉献”要隐蔽,但效果更好。四川电视台较多地报道了军队、武警、地方单位、个人的救灾工作。其中用了一些例子:汶川县委书记王斌的地震过后的39个小时;都江堰向鹅乡干部罗志斌抢救完群众后,才发现废墟中露出一只脚,那竟是他的孩子;有人把党支部的牌子插在废墟上,让群众知道党支部就在群众身边;小学生自己逃出了教室但发现有同学还没有出来后又冲了回去,采访时他说因为“我是班长”;6岁的小思雨双脚被水泥块压住,她在废墟下唱儿歌安慰救她的救援队员。这些

23、讲述与采访没有直接暗示人“流泪”,整台特别节目更多地关注了灾区人民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向受众传递的是受灾群众苦难中表现出的力量,体现出含着泪的坚强。“以生命的名义”还运用了很多图片,通过路边受伤孩子高举“感谢解放军”、“灾区人民感谢您”的图片,使每一个受众都听到了四川人向全国、全世界喊出的“谢谢”。特别节目中的很多歌曲本身就是优秀的心理暗示,如刘德华等明星演唱的承诺,整首歌让受灾群众感觉不孤单,让人感觉到社会对灾区恢复家园的强大支持,从而起到心理疗伤的作用。滥用强化造成心理危机泛化强化是指采用适当的强化物来增加行为反应的强度、概率或频率。媒体强化的手段有很多,报纸的文字、图片选择、版式风格、电视

24、的画面、声音、主持人的语调、同样内容的反复播放都可以起到强化的作用。滥用强化,是这次地震报道中绝大多数媒体表现出的问题。一些媒体对于强化手段不惜重重叠加,甚至表现出一种“狂欢”的热情。有些媒体选择废墟中孩子的悲惨遗体图片,有人称此为“身体恐怖”;有些媒体每天用触目惊心的方式报道触目惊心的死亡数字,有人称此为“冷酷的验尸官”;有的媒体用煽情的手法大量报道生离死别的悲痛,有人称此为“无情的催泪器”。在灾难心理学上,“每一个看见灾难的人都是受害者”,这其中就包括由媒体获悉灾难的人群。媒介信息对于人的心理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影响人们的认知活动,而且也影响人们的性格和情绪等。这种滥用强化的报道,直接造

25、成心理危机泛化,心理受灾人数大幅增加。除了媒介信息内容会影响传受者的心理,超载的媒介信息量也会给人们的精神带来巨大压力。一段时间内关于地震灾难的强化信息洪水式的超负荷传播,使人们心情压抑、焦虑、困惑不安,产生心理障碍。在大的灾难面前,很多人原本就感到无力、无助、沮丧,甚至颓废,媒体的滥用强化就是对这些人群精神上的落井下石,甚至是对“活着没什么意义”的特殊心理人群在背后推了一把。对于受灾群众而言,强化的滥用更是一次次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在大灾面前,媒体的强化报道对帮助社会度过危机是无价值的,甚至会加剧社会危机。美国“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媒体“从早到晚播放飞机撞大楼的视频”,导致美国人民心理承

26、受能力变差,对此美国的媒体已进行了反省。我们在报道灾难时,给受灾者和受众以人文关怀,克制自己内心魔鬼的冲动,节制表现手段,也是更负责任的选择。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以汶川为中心,迅速向四周扩散。重庆、湖南、湖北、山西、陕西、河北、北京等地均有震感。那一刹,整个神州大地都在颤抖;那一瞬,全球的目光都在汶川汇集。房屋倒塌,人民罹难;巨石滚落,道路封锁;余震来袭,水坝溃堤然而中国人民没有倒下,大家众志成城,团结一心,面对灾难,奋力抢救。 灾难已过数月,受灾群众的生活基本上有了着落,心灵上的创伤也在愈合,但我们不能就这样轻易忘掉当时的痛楚。当悲恸的日子渐渐远去时,痛定

27、思痛,我想结合心理学的知识简单的分析了一下汶川大地震时种种现象以及它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地震作为一种灾变,其影响具有急剧性、波动性。虽然地震的时间一般比较短暂,但其社会心理后效却是相当长久深远的。 关于地震的影响分为地震传言,地震恐慌,震时反应,震后情绪反应,震后行为异常几个部分。其中地震传言和地震恐慌都是震前影响,而这次汶川大地震来的极为突然,所以地震这两方面的作用没有发挥。下面我们着重分析震中震后的影响。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震时反应。地震是一种强烈刺激,会引起人们明显的心理与行为反应。在地震发生时,人们的反应往往遵照下列次序:1. 情绪惊恐,首先是震惊,接着是害怕和慌乱,并且出现认知的“空白”

28、和智力的迟钝。2. 认知判断,发生在恐惧之后的某一阶段。人们将当前现象与地震知识结合起来,确认是发生了地震。3. 外部行为,恐惧之际,特别是在认知判断以后,表现出外部行为,比如逃离、自我保护或者坚持岗位、解救他人。 汶川地震发生以后,我们通过各方面的渠道了解信息。从这些信息对地震的描述,我们也能深刻体会这个过程。有一位经历地震的网友后来在博客上写道:“当时我正在家里上网,忽然感觉有人左右摇晃我,接着看到电脑左右摇摆,随后房子也在摇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当时我懵了尖叫了一声就往楼下跑。在奔跑的前30秒里,根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只看到慌乱的人群一边跑一边望向后空,我还以为有轰炸机呢。直到陷在人群堆里

29、,才听到是发生了地震。地震往往造成房屋倒塌,将人买入其中。受到这一突然的毁灭性的刺激,被掩埋的人无疑会有强烈的心理反应。此时生存者在废墟中的反应就更为重要。有的人所处的客观条件可能比其他生存者都要好,但是因为反应不对,所以他们没有生存下去。 在这次汶川地震中,我们屡屡听到生还奇迹的故事:12日地震后,46岁的龚天秀被坍塌的农行宿舍楼掩埋。73小时里,她为了自救,用砖头砸烂自己小腿喝血求生。被消防官兵发现后,因为右腿被水泥板压住,且空间狭小,消防官兵无法施救,她要来锯子和剪刀。自己锯掉小腿,剪断筋肉,爬出废墟。 据说她是一个她是一个结婚多年还不敢一个人睡觉的“胆小”女人。为何有亲手锯掉右腿的勇气逃生?原来是想见到儿子成才的母爱,支持着她!她的孩子去年才刚大学毕业,她一直想要自己的儿子要好好工作,好好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