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9 ,大小:52.09KB ,
资源ID:490468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90468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森林经理学教学实习指导书.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森林经理学教学实习指导书.docx

1、森林经理学教学实习指导书森林经理学教学实习指导书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二0一一年八月实习要求与安排一、 实习目的以金寨县马鬃岭林场为实习基地,通过实际的森林区划和森林资源调查(小班调查),使学生掌握森林区划、森林资源调查(小班调查)、数据统计与制定图、数据分析与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编制等方法。二、 实习容(一)森林区划森林区划的目的、意义;我国森林区划系统、营林区、林班、小班的划分方法;小班地形图勾绘。(二)森林资源调查(小班调查)森林资源调查的目的、意义;我国森林资源调查体系;小班调查容、调查方法。(三)数据统计与制图方法。(四)全球定位系统(GPS)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三、 实习仪器

2、与材料角规、卷尺、测高器、GPS、皮尺、铅笔、1:1万地形图、林业调查设计常用手册、实习指导书等。以小组为单位配备实习器材。四、 实习报告(一)结合马鬃岭林场的实际情况,说明该场的森林区划特点。(二)以1:1万地形图为底图进行小班区划与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填写在小班卡片上。(三)试利用马鬃岭林场已有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完成一份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五、 注意事项实习中统一行动、听从指挥;注意安全、团结互助;认真实习、独立完成。第一章 森林区划森林区划是森林经理工作的重要容之一,合理区划,将为森林资源永续利用打下基础,其意义在于:便于调查统计和分析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便于组织各种经营单位;便于长

3、期的森林经营利用活动,总结经验,提高森林经营水平;便于进行各种技术、经济核算。1.1经营区划系统和要求1.1.1经营单位区划系统(1)国有林场:国有林业总场(林场)分场(营林区、作业区、工区)林班小班。(2)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功能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两级。(3)森林公园:森林公园功能区(森林旅游区、生产经营区)功能分区(游览区、生态保护区、休闲疗养区、游乐区等)。(4)集体林区:县(市、区)乡(镇)行政村(乡村林场)小班。1.2经营区划要求 (1)国有林场区划系统应保持相对稳定,如无特殊情况,应维持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或森林资源调查区划系统不变。(2)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区划系统应和功

4、能区区划保持一致。(3)林班区划原则上采用自然区划或综合区划,地形平坦等地物点不明显的地区,可以采用人工区划。森林林班面积一般为100150公顷。林班区划线应相对固定,并在林班线上设立标牌、标桩等标志,无特殊情况不宜更改。(4)集体林区按现有行政区划,尽量保持不变,如有变动,按现行政区划进行拆并,拆并后的乡(镇)、行政村面积应和原区划面积保持一致。(5)各级区划界线应和行政界线保持一致,下一级界线与上一级界线重合时,以上一级界线为准。对过去已区划的界线应相对固定,无特殊情况保持不变。 1.2小班区划1.2.1小班区划条件 (1)权属不同;(2)林地地类不同;(3)森林类别及林种不同;(4)生态

5、公益林的事权与保护等级不同;(5)林业工程类别不同;(6)林分起源不同;(7)优势树种(组)比例相差二成以上;(8)龄级以上相差一个龄级,龄级以上相差二个龄级;(9)商品林林分郁闭度相差0.2以上,公益林林分郁闭度相差一个郁闭度级,灌木林地相差一个覆盖度级;(10) 立地条件类型不同。1.2.2小班区划方法和要求(1) 小班区划方法1.利用转绘或判读区划的1:1万或1:2.5万基本图(地形图),以行政村(林班)为单位,按照小班区划条件,深入现场,采用对坡目测勾绘方法,准确地将小班界调绘到基本图或地形图上。2.使用近期(以不超过一年为宜)经计算机几何校正及影像增强的比例尺1:2.5万的卫片(空间

6、分辨率10米以)在室进行小班勾绘,然后到现场核对。空间分辨率10米以上的卫片只能作为调绘辅助用图,不能直接用于小班勾绘。3.当地形不明显,利用地形图难以进行小班区划时,或进行小班区划核对以及为林分因子调查或总体蓄积量精度控制调查而布设样地时,可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确定小班界线和样地位置。(2)小班编号与注记在外业区划时,可按区划调查顺序编写临时小班号,并标注地类或优势树种组符号(有林地标注优势树种组符号,其它地类标注地类符号)。一个行政村(林班)区划调查结束后,按自上而下、从左到右顺序连续编写正式小班号。(3)小班区划要求1.为保持小班位置、面积相对稳定和调查的连续性,提高调查精度,小班区

7、划应尽量沿用原来的小班界线,公益林小班尽量利用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成果,商品林小班应参考前期二类清查小班区划。但对原区划不合理或因经营活动造成小班界线发生变化时,应重新区划,小班区划要求位置正确,区划合理,保证精度。2.尽量以山脊线、合水线、河流、道路等明显自然界线作为小班界;现实林分经营目的明确,生长稳定,以林分界为小班界,小班界不得跨行政村(林班)及以上行政界线。3.小班区划面积要求:公益林小班区划起始面积为1公顷,最大不得超过35公顷;商品林小班区划起始面积1:1万地形图为0.4公顷,1:2.5万地形图为1公顷,最大不超过20公顷。(4)小于小班区划起始面积的小块林地的处理1.无立木林地中0

8、.067公顷以上1公顷(商品林1:1万地形图为0.4公顷)以下的其它地类,尽量合并到附近相同或相似的地类中去,或按付小班处理。2.有林地中0.2公顷以下的无立木林地可以忽略不计(面积视为有林地,蓄积量按实际面积计算),达0.2公顷以上时按付小班处理。带状片林和带状灌木林地的缺损长度小于林带宽度的3倍时,按上述方式处理。3.确实无法合并的小班,可以超比例尺区划,编写小班号,填写小班卡片,现场确定并在卡片上填写实际面积。1.3森林分类区划 森林分类区划是在综合考虑国家和区域生态、社会和经济需求后,依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林业发展规划、林业区划等宏观规划成果进行的区划。森林分类区划以小班为单位,原则上

9、与已有森林分类区划成果保持一致。国家公益林界线不得擅自变动;其它类别如以往划分不合理、区划条件发生变化,或因经营活动等原因造成界线变更时,应根据地方人民政府关于生态公益林划分的有关规定重新划分和审批。第二章 小班外业调查2.1小班调查与记载2.1.1小班调查方法根据调查单位的森林资源特点、调查技术水平、调查目的和调查等级,可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进行小班调查。小班调查应充分利用上期调查成果和小班经营档案,以提高小班调查精度和效率,保持调查的连续性。(1)样地实测法在小班围,通过随机、机械或其它的抽样方法,布设圆形、方形、带状或角规样地,在样地实测各项调查因子,由此推算小班调查因子。布设的样地应符合

10、随机原则(带状样地应与等高线垂直或成一定角度),样地数量应满足精度要求。(2)目测法当林况比较简单时采用此法。调查前,调查员要通过30块以上的标准地目测练习和一个林班的小班目测调查练习,并经过考核,各项调查因子目测的数据80%项次以上达到允许的精度要求时,才可以进行目测调查。 小班目测调查时,必须深入小班部,选择有代表性的调查点进行调查。为了提高目测精度,可利用角规样地或固定面积样地以及其他辅助方法进行实测,用以辅助目测。目测调查点数视小班面积不同而定:3公顷以下 1-2个 4-7公顷 2-3个 8-12公顷 3-4个13公顷以上 5-6个(3)卫片估测法 当卫片的空间分辨率达到3m时可采用此

11、法。其技术要点为: 1.建立判读标志 根据调查单位的森林资源特点和分布状况,以卫星遥感数据景幅的物候期为单位,每景选择若干条能覆盖区域所有地类和树种(组)、色调齐全且有代表性的勘察路线。将卫星影像特征与实地情况对照获得相应影像特征,并记录各地类与树种(组)的影像色调、光泽、质感、几何形状、地形地貌及地理位置(包括地名)等,建立目视判读标志表。 2.目视判读根据目视判读标志,综合运用其它各种信息和影像特征,在卫星影像图上判读并记载小班的地类、树种(组)、郁闭度、龄组等判读结果。 对于林地、林木的权属、起源,以及目视判读中难以区别的地类,要充分利用已掌握的有关资料、询问当地技术人员或到现地调查等方

12、式确定。 3.判读复核目视判读采取一人区划判读,另一人复核判读方式进行,二人在“背靠背”作业前提下分别判读和填写判读结果。当两名判读人员的一致率达到90%以上时,二人应对不一致的小班通过商议达成一致意见,否则应到现地核实。当两判读人员的一致率达不到90%以上时,应分别重新判读。对于室判读有疑问的小班必须全部到现地确定。 4.实地验证 室判读经检查合格后,采用典型抽样方法选择部分小班进行实地验证。实地验证的小班数不少于小班总数的5%(但不低于50个),并按照各地类和树种(组)判读的面积比例分配,同时每个类型不少于10个小班。在每个类型,要按照小班面积大小比例不等概选取。各项因子的正判率达到90%

13、以上时为合格。(4)各种小班调查方法允许调查的小班测树因子见表1。表1 不同调查方法应调查的小班测树因子表调查法测树因子 样地法目测法航片估测法卫片估测法林 层起 源优势树种(组)树种组成平均年龄(龄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优势木平均高郁 闭 度每公顷株数散生木蓄积量每公顷蓄积量枯倒木蓄积量天然更新下木覆盖度2.1.2小班调查因子记载(1)小班调查因子分别商品林和生态公益林小班按地类调查或记载不同调查因子,包括:空间位置、地况及林况因子,详见表2。1.空间位置:记载小班所在的县(市、区)、乡(镇、林场)、行政村(林班)、村民组、小地名、小班号。2.权属:分别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和使用权调

14、查记载。3.地类:按最后一级地类调查记载。4.工程类别:分别退耕还林工程、长江中下游等重点地区防护林(淮河防护林)建设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速生丰产用材林工程、其它工程(如世行贷款项目、中德合作长江防护林建设工程等)。表2 不同地类小班调查因子表 地类 调查项目乔木林竹林疏林地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其它灌木林人工造林未成林地封育未成林地苗圃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宜林地其它无立木林地辅助生产林地空间位置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权 属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地 类1,21,21,

15、21,21,21,21,21,21,21,21,21,21,2工程类别1,21,21,21,21,21,21,21,21,21,21,2事 权22222222222保护等级2222222222地形地势1,21,21,21,21,21,21,21,21,21,21,2土 壤1,21,21,21,21,21,21,21,21,21,21,2立地类型1,21,21,21,21,21,21,21,21,21,21,2天然更新1,21,21,21,21,21,21,21,2林 种1,21,21,21,21,2起 源1,21,21,21,21,21,21,2优势树种(组)1,21,21,21,21,21,

16、21,2树种组成11111平均年龄1,21,211,21,2平均树高1,21,21,21,21,21,21,2平均胸径1,21,21,2优势木平均高1郁闭/覆盖度1,21,21,21,21,2每公顷株数1111,21,2散生木1,21,21,21,21,21,21,21,2每公顷蓄积量1,21,21,2健康状况1,21,21,21,21,21,21,2调查日期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调查员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注:1为商品林,2为公益林。5.事权:生态公益林(地)分为国家级或地方级。6

17、.保护等级:生态公益林(地)分为特殊保护、重点保护和一般保护。7.地形地势:记载小班地貌、平均海拔、坡度、坡向和坡位等因子。8.土壤:记载小班土壤名称(记至土类)、腐殖质层厚度、土层厚度(A+B层)、质地、石砾含量等。9.下木植被:记载下层植被的优势和指示性植物种类、平均高度和覆盖度。10.立地类型:查立地类型表确定小班立地类型。11.立地等级:根据小班优势木平均高和平均年龄查地位指数表,或根据小班主林层优势树种平均高和平均年龄查地位级表确定小班的立地等级。对疏林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等小班可根据有关立地因子查数量化地位指数表确定小班的立地等级。12.天然更新:调查小班天然更新幼树与幼苗的种类

18、、年龄、平均高度、平均根径、每公顷株数、分布和生长情况,并评定天然更新等级。13.林种: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按林种划分技术标准调查确定,记载到亚林种。14.起源:分别人工、天然、飞播三种形成方式调查记载。15.优势树种(组):按优势树种(组)划分标准调查记载。当两个树种(组)成数相等时,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组)为优势树种(组)。经济林按优势树种填写。竹林填写毛竹或元杂竹。灌木林优势树种(组)按阔叶类、杂竹类、灌木经济林技术标准填写。16.树种组成:由两个树种(组)组成,其优势树种(组)占65%以上划为纯林,优势树种(组)达不到65%的划为混交林。由三个以上树种(组)组成,其中不足1成的树种

19、(组)可加到龄级相同的树种(组)合并计算。树种(组)组成按十分法填写,如10硬、6硬4松、5杉5软等。17.平均胸径:实测3-5株优势树种(组)平均木胸径,取其均值作为小班平均胸径,以2厘米为径阶,取偶整数记载。平均胸径达不到5厘米时,调查记载平均根径,并加括号以示区别。竹类以1厘米为径阶,毛竹起始胸径为3厘米,元杂竹起始胸径为2厘米。18.平均年龄:按优势树种(组)的平均年龄调查记载。竹林调查填写实际年龄,经济林不填写年龄。19.平均树高:实测3-5株优势树种(组)平均木树高,取其均值作为小班平均树高,以米为单位,取整数记载。灌木林地设置小样方或样带测算灌木平均高度,以米为单位,保留1位小数

20、。竹林、经济林不填写。20.优势木平均高:在小班,选择3株优势树种(组)中最高或胸径最大的立木测定其树高,取平均值作为小班的优势木平均高。21.郁闭度或覆盖度:有林地小班用目测或仪器测定各林层林冠对地面的覆盖程度,取小数二位;灌木林设置小样方或样带估测并记载覆盖度,用百分数表示。22.小班每公顷蓄积量:仅调查填写乔木林和疏林地蓄积,竹类填写株数。每公顷蓄积量以立方米为单位,保留1位小数,竹类株数保留10整数。小班每公顷蓄积量可用角规测树、样段调查法、样地调查法、卫片判读法等方法确定。角规调查法:根据林木分布特点和生长状况,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深入到小班部,布设调查点进行调查,并在角规测树记录表

21、中分别角规点和树种填写观测株数、坡度、平均树高。坡度超过12时,要通过角规估测值按坡度估算表,对观测值进行坡度改正。角规测树调查点数按小班面积大小确定,参加表3。表3 小班调查角规点数小班面积(hm2)调查点数2公顷以下2个2.1-6.6公顷3个6.7-10公顷4个以上 注:小班面积超过10公顷时,每增加4公顷,应增设1个角规点。样段法:主要用于带状片林蓄积量调查,根据林带长度和宽度,选取有代表性样段,调查样段每公顷株数及平均胸径,根据平均胸径(5厘米)查一元材积表求算单株材积,以单株材积乘以每公顷株数求算每公顷蓄积量。样地法:主要用于要求调查等级和调查精度高的森林经营单位(如国有林场等)。其

22、方法是在小班围,通过随机、机械或其它抽样方法,布设圆形、块状、带状样地,实测样地蓄积量,由此推算小班蓄积量。布设的样地应遵循随机原则(带状样地应与等高线垂直或成一定角度),样地数量应满足精度要求。卫片判读法:通过卫片判读,结合实地验证,典型选取有蓄积量的小班,现地调查其单位面积蓄积量,然后建立判读因子与单位面积蓄积量之间的回归模型,根据判读小班的蓄积量标志值计算相应小班的蓄积量。23.小班蓄积量(竹类株数):分别有林地、疏林地和散生木(竹)调查填写。对无蓄积幼林、无立木林地和灌木林地等地类中散生木、散生竹,分别树种调查胸径5厘米以上立木和3厘米以上立竹总株数、平均胸径,计算小班散生木蓄积(利用

23、一元材积表)和小班散生竹总株数。小班蓄积保留整数,竹类株数保留10整数。24.健康状况:记载林地卫生、林木(苗木)受病虫危害和火灾危害以及林枯倒木分布与数量等状况。林木病虫害应调查记载林木病虫害的有无以及病虫种类、危害程度。森林火灾应调查记载森林火灾发生的时间、受害面积、损失蓄积。25.无蓄积幼林、未成林地调查记录:主要记载树种、造林(封育)年度、平均高、造林株数、保存株数、成活(保存)率、天然更新等级及抚育(封育)措施等。26.竹林调查:调查记载平均年龄,采用半径4.61米的样园调查计算每公顷株数,调查点个数同角规测树要求。对于商品用材林中的竹林小班增加调查记载小班各竹度的株数和株数百分比。

24、27.经济林调查: 采用半径为4.61米的样园或样行进行调查,计算填写各生产期每公顷株数和生长状况,调查点个数同角规测树要求。 有蓄积量的乔木经济林(如栓皮栎、银杏、厚朴、香椿、柿树、杜仲等),应参照用材林小班调查方法调查记载小班蓄积量。28.灌木林地调查:采用22米样方或半径4.61米的样园进行调查,重点调查优势树种(组)种类、覆盖度和平均高,确定立地类型。29.一般生态公益林调查:下经理期有经营活动的一般生态公益林近成过熟林应参照用材林近成过熟林小班的要求补充调查因子。森林经营集约度较高地区的所有一般公益林应参照商品林小班进行调查。30.造林地类别:对人工林和人工造林未成林小班分别规划林地

25、和非规划林地两类记载。其中:非规划林地造林是指未列入林业工程或未经规划设计,在农田或耕地上自发性造林。31.调查员和调查时间:填写调查人员和调查日期。2.1.3小班调查要求(1)小班调查应与小班区划同步进行。调查者在全面了解小班总体的情况基础上,选择有充分代表性的调查点,深入小班部细致观察调查,确保调查质量。(2)小班调查必须现场完成所有因子的调查与记载,并确定无误。当天调查的所有小班记录,必须当天进行认真检查核对,确保图、卡一致,记载符合要求。(3)优势树种平均高应选择生长中等,接近平均胸径的三株以上林木作为调查对象,利用测高器或测杆测量,不可盲目估计。(4)严格掌握天然幼林、灌木林地和封育

26、未成林地的界定标准,确保地类划分准确性。三者主要区别为:天然幼龄林有明显的目的树种,且分布均匀,松类每公顷2250株以上,杉木和阔叶树每公顷1500株以上的林地;灌木林地有明显主干或以灌木树种为主的林地,如檵木、杜鹃、天目杜鹃、山胡椒、茶叶、紫穗槐、杞柳、胡桑等;封育未成林地是通过封育措施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1-3年),但未达到有林地标准的林地。(5)介于有林地和疏林地之间难以确定的地类时,要准确调查郁闭度,保证地类的准确性。2.2四旁树木调查在宅旁、村旁、路旁、水旁等地栽植的达不到有林地标准的各种竹丛、林木,包括平原农区达不到有林地标准的农田林网树,以街道、行政村为单位,街段、户为样本单元进

27、行抽样调查,具体要求由各省(区、市)根据当地情况确定。2.2.1调查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线抽样和典型抽样相结合的调查方法。2.2.2调查样本组织(1)户抽样:分别低山丘陵、山丘平原两个类型进行样本组织。以县(市、区)位总体,以农户为样本单元,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农区四旁树木调查。(2)县(市、区)城区所在地的四旁树木随机抽取2个居委会进行调查。(3)省辖市建成区四旁树采取线抽样和典型抽样相结合的方法。2.2.3四旁树木调查(1)调查围:自然村庄围、道路旁、农田旁及其它围块(带)状分布但达不到片林或林带标准以及零星分布的四旁树木。(2)调查对象:高度1米以上的乔木树种(经济林)、毛竹、元杂竹、灌

28、木。原生乔木一株算一株,毛竹一株算一株;萌生乔木、灌木、元杂竹一丛算一株;胸径1.3米以下分叉木,每一叉算一株;1.3米以上分叉木仅算一株。(3)调查方法: 对抽中农户所属四旁树围的林木进行调查; 对路旁、渠旁、农田林网达不到片林或林带标准的林木按照“路(渠、林网)跟田走,田跟人走”的原则进行调查; 县(市、区)城区所在地的道路两侧的四旁树木,按属地管理归所调查的居委会调查; 省辖市建成区行道树线抽样的抽样比为10%,单位按5%的抽样比抽取样本,进行四旁树调查; 对胸径5厘米以上的林木分别树种(组)进行每木检尺,按2厘米径阶记载;胸径5厘米以下的树木、灌木、经济林树木、立竹分别树种查数株(丛)数。市区行道树无主干的树木记株数,不调查蓄积。2.2.4业计算与统计(1)样本单元(抽中农户)蓄积、株数计算统计: 分别树种(组)查相对应树种一元材积表计算各径阶蓄积和分树种(组)蓄积量,各树种(组)蓄积量之和为样本单元蓄积量; 各树种(组)检尺株数加上未检尺株数为样本单元总株数。(2)分别类型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