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38.01KB ,
资源ID:491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91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交底.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交底.docx

1、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交底技 术 交 底 施工单位:工程名称惠水经济开发区明田片区南部大道路面工程交底编号分部工程名称沥青混凝土路面 交底日期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技术交底交底内容:一、工程概况本标段里程范围为K0+808.886K1+942.82,起点贵惠大道交口,终点为涟江河畔,道路总长1133.934m。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设计时速40km/h。二、施工内容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三、工程材料1、沥青砼:上面层采用改性沥青SBS(I-D)、中粒式AC-20沥青砼2、粘层油(0.5L/m2快裂洒布型乳化沥青粘层油PC-3 )3、透层油(1.1L/m2液体沥青透层AL(M)-2)四、设计参

2、数沥青本工程使用的沥青分为四大类:道路石油沥青、改性沥青、乳化沥青及液体石油沥青。1、道路石油沥青:根据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本工程处于1-4气候分区,选用A级沥青,具体技术指标要求详见表4.1。表4.1 A级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沥青类型A级石油沥青针入度(25,100g,5s) (0.1mm)6070针入度指数PI 不小于-1.51.0延度(5cm/min,15) 不小于(cm)100软化点(TR&B) 不小于()47动力粘度(60) 不小于(Pas)180240闪点 不小于()260含蜡量(蒸馏法) 不大于(%)2.2密度(15) (g/cm3)实测记录

3、溶解度(三氯乙烯) 不小于(%) 99.5薄膜加热试验163 5h质量变化 不大于(%)0.8残留针入度比(25) 不小于(%)61残留延度(10,5cm/min) 不小于(cm)62、改性沥青本工程路面结构上面层采用改性沥青SBS(I-D),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详见表4.2。制造改性沥青的基质沥青应与改性剂有良好的配伍性,基质沥青应符合表4.1的技术要求。供应商在提供改性沥青的质量报告时应提供基质沥青的质量检验报告或沥青样品。表4.2 改性沥青技术要求沥青类型SBS(I-D)类)针入度(25,100g,5s) (0.1mm)3060针入度指数PI 不小于0延度(5,5cm/min) 不小于(c

4、m)30软化点TR&B 不小于()70运动粘度(135) 不大于(PaS)3闪点 不小于()230溶解度 不小于(%)99弹性恢复25 不小于(%)80贮存稳定性离析,48h软化点差 不大于()2.5TFOT(或RTFOT)后残留物质量变化 不大于(%)0.8针入度比25 不小于(%)65延度5 不小于(cm)153、粘层、下封层本工程粘层采用快裂洒布型乳化沥青PC-3。技术要求详见表4.3。制备乳化沥青用的基质沥青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道路石油A级沥青的要求。乳化沥青宜存放在立式罐中,并保持适当搅拌。贮存期以不离析、不冻结、不破乳为度。施工时乳化沥青应完

5、全破乳方可进入下道工序。表4.3 快裂乳化沥青PC-3技术要求技术指标单位技术要求筛上残留物(1.18mm筛)%0.1粘度恩格拉粘度计E2516道路标准粘度计C25.3s820蒸发残留物残留分含量%50溶解度%97.5针入度(25)0.1mm45150延度(15)cm40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裹附面积2/3常温贮存稳定性1d%15d%54、液体沥青本工程透层采用中凝洒布型液体沥青AL(M)-2,技术要求详见表4.4。液体石油沥青宜采用针入度较大的石油沥青,使用前按先加热沥青后加稀释剂的顺序,掺配煤油,经适当的搅拌、稀释制成。掺配比例根据使用要求由试验确定。液体石油沥青在制作、贮存、使用的全过程中必

6、须保持良好通风,并有专人负责,确保安全。基质沥青的加热温度严禁超过140,液体石油沥青的贮存温度不得高于50。表4.4 中凝液体石油沥青AL(M)-2技术要求技术指标单位技术要求粘度C60.5s515蒸馏体积225前%7315前%25360前%35蒸发残留物针入度(25)0.1mm100300延度(25)cm60闪点(TOC法)65含水量%0.25、粗集料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须采用反击式破碎机加工的碎石,不得使用筛选砾石和矿渣。粗集料应该洁净、干燥、表面粗糙,质量应符合表4.5的技术要求,当单一规格集料的质量指标达不到表中要求,而按照集料配比的质量指标符合要求时,工程上不允许使用。掺加外加剂的剂

7、量由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检验确定。改性沥青混凝土的粗集料须采用玄武岩或辉绿岩。普通沥青混凝土的集料应满足相关规范和技术要求。表4.5 沥青混合料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指标表面层其他层次石料压碎值 不大于()2224洛杉矶磨耗损失 不大于()2628表观相对密度 不小于2.602.50吸水率 不大于()2.03.0坚固性 不大于()1212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 不大于()其中粒径大于9.5mm 不大于() 粒径小于9.5mm 不大于()15 1218181520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 不大于()0.81软石含量 不大于()35磨光值PSV 不小于42粗集料与沥青粘附性 不小于(级)546、

8、细集料为保证与沥青良好的粘结能力、提高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上面层细集料须采用玄武岩、辉绿岩等优质石材破碎的机制砂。中、下面层可采用符合技术要求的石屑。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其质量应符合表4.6、4.7的技术要求。表4.6 沥青混合料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技术指标单位技术要求表观相对密度2.50坚固性(0.3mm部分)%12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3砂当量%60亚甲蓝值g/Kg25棱角性(流动时间)%30表4.7 沥青面层用机制砂规格 规格公称粒径(mm)水洗法通过各筛孔的质量百分率()9.54.752.361.180.60.30.150.07

9、510080100508025608450250157、填料沥青混合料的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其质量应符合表4.8的要求。表4.8 沥青混合料矿粉质量技术要求技术指标单位技术要求表观密度t/m32.50含水量%1粒度范围0.6mm 0.15mm 0.075mm%1009010075100外观无团粒结块亲水系数1塑性指数4加热安定性实测记录8、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沥青混合料级配沥青混合料各面层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详见表4.9,施工前通过现场配合比试验及试拌试铺验证后确定。表4.9 沥青混

10、凝土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级配类型中粒式细粒式AC-20CAC-13C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31.526.5100199510016789410013.26683951009.5516665804.75304035452.36183125351.18142215300.691710250.36147200.155115150.0754848马歇尔击实试验指标本工程采用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10的要求。表4.10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表技术指标单位技术要求击实次数(双面)次75稳定度MSkN8流值FLmm1.54沥青饱和度VFA%6575空隙

11、率%35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度以马歇尔密实度作为标准密度,沥青混凝土各面层的压实度不小于98%。下面层沥青混合料设计空隙率3%,上面层沥青混合料设计空隙率4,保证面层的密水性。高温稳定性指标本工程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指标采用动稳定度和相对变形双层指标控制,如表4.11所示。动稳定度按现行规范的试验方法测定和计算,相对变形为车辙试验荷载连续作用10000次以后测定混合料的变形深度与混合料试件高度的比值。车辙试验宜按混合料现场压实度的标准成型试件。9、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技术指标表层位动稳定度相对变形上面层300010%下面层80015%、稳定性指标本工程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指标采用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

12、稳定度和冻融劈裂试验的残留强度比控制,技术指标如表4.12所示。表4.12 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试验技术指标表层位残留稳定度残留强度比上面层85%80%下面层80%75%、沥青混合料渗水性能要求为减小面层的水损坏,根据现行规范要求,对沥青混合料提出了渗水性能的要求。渗水试验宜利用轮碾机成型的车辙试验试件,脱模架起进行,渗水系数不应大于120ml/min。、沥青混凝土表面特性设计沥青混凝土路面安全、舒适、高速及经济等使用功能与路面表面特性-抗滑性和平整度两个基本指标密切相关。沥青混凝土表面层抗滑性能各项指标应符合表4.13的要求。表4.13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指标横向力系数SFC60构造深度TD

13、(mm)500.65沥青混凝土的平整度要求:平整度仪测定标准偏 差1.2mm;国际平整度指数IRI2.0(m/km)。、沥青混合料压实度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度以马歇尔密实度作为标准密度,沥青混凝土各层的压实度为不小于98% 。五、面层施工顺序上面层: AC-13沥青砼(I型密级配改性沥青) 厚5cm粘层油(0.5L/m2快裂洒布型乳化沥青粘层油PC-3 )下面层:中粒式AC-20沥青砼(I型密级配) 厚7cm透层油(1.1L/m2液体沥青透层AL(M)-2)玻璃纤维格栅一层(BJG8080,搭结系数1.05)基层: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厚30cm垫层:级配碎石 厚20cm总厚度: 厚62cm六、施工

14、方法1、施工准备(1)基层的强度、刚度、干燥收缩和温度收缩变形、高程符合要求,稳定性、平整性及密实性符合规范要求,基层的拱度和面层的拱度一致。(2)施工前应对各种材料调查试验,经选择确定的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变更。(3)施工前应对各种机械做全面检查,应经调试使其处于最好性能状态,同时保证足够的配套机械,重要机械应有备用。(4)铺装层厚度薄时,施工温度宜用高限。2、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合料上面层采用5cmAC-13C型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采用7cmAC-20C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通过关键性筛孔2.36mm的通过率40%,AC-20C通过关键性筛孔4.7

15、5mm的通过率45%。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还须满足车辙试验动稳定度和水稳定性的要求。.3、粘层、透层的用量及施工方法:粘层油:为了使各沥青混合料之间或沥青混合料与构造物之间完全粘接成一整体必须设置粘层,粘层沥青采用快裂洒布型乳化沥青PC-3,沥青用量0.30.6L/m2,沥青用量均应通过试洒确定。本工程暂以0.5L/m2计量。粘层油采用乳化沥青,沥青温度在1501700C之间,气温低于100C时不得喷洒粘层油,寒冷季节施工不得不喷洒时可以分成两次喷洒。路面潮湿时不得喷洒粘层油,用水洗刷后需待表面干燥后喷洒。喷洒的粘层油必须成均匀雾状,在路面全宽度内均匀分布成一薄层,不得有洒花漏空或成条状,也不

16、得有堆积。喷洒不足的要补洒,喷洒过量处应予刮除。喷洒粘层油后,严禁运料车外的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过。粘层油宜在当天洒布,待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完成后,紧跟着铺筑沥青层,确保粘层不受污染。透层油:为了使基层与沥青混合料面层具有良好的结合条件,半刚性基层顶面必须浇洒透层沥青,沥青层必须在透层油完全渗透入基层后方可铺筑。透层沥青采用中凝洒布型液体沥青AL(M)-2,透层应紧接在基层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干且尚未硬化时喷洒,喷洒后通过钻孔或挖掘确认透层油渗入基层的深度不小于5mm,并能与基层联结成为一体。透层油的用量0.61.5L/ m2,应通过试洒确定(本工程暂以1.1 L/m2计量)。透层油应紧接在基层碾

17、压成型后表面稍干且尚未硬化时喷洒,不得在基层养生结束后喷洒。喷洒后通过钻孔或挖掘确认透层油渗入基层的深度不小于5mm,并能与基层联结成为一体。透层油宜采用沥青洒布车一次喷洒均匀,应根据透层油的种类和粘度选择使用的喷嘴并保证均匀喷洒。喷洒透层油前应清扫路面,遮挡防护路缘石及人工构造物避免污染,透层油必须洒布均匀,有花白遗漏应人工补洒,喷洒过量的立即洒布石粉或砂吸油,必要时作适当碾压。透层油洒布后不得在表面形成能被运料车和摊铺机粘起的油皮,透层油达不到渗透深度要求时,应立即更换透层油稠度或品种。透层油洒布后的养生时间随透层油的品种和气候条件油试验确定,确保液体沥青中的稀释剂全部挥发,然后尽早铺筑下

18、封层及面层,防止工程车辆损坏透层。气温低于10或大风天气、即将降雨时不得喷洒透层油。沥青表处封层:沥青表面处治可采用道路石油沥青。沥青表面处治的集料最大粒径应与处治层的厚度相等;在清扫干净的碎(砾)石路面上铺筑沥青表面处治时,应喷洒透层油。 层铺法沥青表面处治路面宜采用沥青洒布车及集料撒布机联合作业。沥青洒布车喷洒沥青时应保持稳定速度和喷洒量,并保持整个洒布宽度喷洒均匀。小规模工程可采用机动或手摇的手工沥青洒布机洒布沥青。洒布设备的喷嘴应适用于沥青的稠度,确保能成雾状,与洒油管成15 25 的夹角,洒油管的高度应使同一地点接受23个喷油嘴喷洒的沥青,不得出现花白条。沥青表面处治喷洒沥青材料时应

19、对道路人工构造物、路缘石等外露部分作防污染遮盖。沥青表面处治施工应确保各工序紧密衔接,每个作业段长度应根据施工能力确定,并在当天完成。人工撒布集料时应等距离划分段落备料。 3、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制(1)热拌沥青混合料可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或连续式拌和机拌制。各类拌和机应有防止矿粉飞扬散失的密封性能及除尘设备,并有检测拌合温度装置。连续式拌和机应具备根据材料含水量变化调整矿料上料比例、上料速度、沥青用量的装置。(2)沥青拌合料应采用导热油加热,拌合的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应符合以下要求,出厂温度过高影响集料的粘结力时,混合料不得使用。施 工 工 序石油沥青的标号70号 沥青加热温度155165矿料加热

20、温度间隙式拌和机集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1030连续式拌和机矿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510 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145165 混合料贮料仓贮存温度贮料过程中温度降低不超过10 混合料废弃温度 高于195 运输到现场温度 不低于145混合料摊铺温度不低于正常施工135低温施工150开始碾压的混合料内部温度, 不低于 正常施工130低温施工145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 不低于钢轮压路机70轮胎压路机80振动压路机70 开放交通的路表温度 不高于50(3)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根据实践经验选择。通常宜较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提高1020。对采用冷态胶乳直接喷入法制作的改性沥青混合料,集料烘干温度

21、应进一步提高。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正常施工温度范围() 工 序聚合物改性沥青品种SBS类沥青加热温度160165改性沥青现场制作温度165170成品改性沥青加热温度,不大于175集料加热温度190220改性沥青SMA混合料出厂温度170185混合料最高温度(废弃温度)195混合料贮存温度拌和出料后降低不超过10摊铺温度 不低于160初压开始温度 不低于150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 不低于90开放交通时的路表温度 不高于 50(4)混合料应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应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间歇式拌和机的每锅拌合时间宜为30-50s,其中干拌时间不得少于5s;连续式拌和机的拌合时间应根据上料速度及拌合温度

22、确定。(5)拌合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集料分离现象,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并应及时调整。4、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运输(1)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较大吨位的自卸车运输,运输时应防止沥青与汽车车厢粘结,车厢打扫干净,车厢可涂上一层1:3的柴油和水的混合液。(2)应防止粗细集料的离析,运料车应采取覆盖篷布等保温防雨、防污染的措施,夏季运输时间短于0.5小时的可不加覆盖。(3)拌合质量不行或已经结成团块、已经被雨淋湿的混合料不得用于铺筑。5、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1)铺筑沥青混合料前,应仔细检查下层的质量,下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铺设。(2)施工前应对各种材料调查试验,经选择确定

23、的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变更。(3)施工前应对各种机械做全面检查,应经调试使其处于最好性能状态,同时保证足够的配套机械,重要机械应有备用设备。(4)铺装层厚度较薄时,施工温度宜用高限。6、热拌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及成型(1)沥青混合料压实宜采用钢筒式静态压路机与轮胎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组合的方式。(2)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应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3)初压应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的温度下进行,并不得推移、发裂。(4)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轮宽,最后碾压路中心部分,当边缘有路缘石、挡板等支挡时,应紧靠支挡碾压,边缘无支挡时,可将边缘混合料稍稍填高。(5)

24、初压应采用轻型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装置的振动压路机碾压2遍,初压后应检查平整度、路拱,必要时应检修。(6)复压应不少于4-6遍,复压后路面应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并无显著轮迹。(7)轮式压路机总质量不得小于15吨,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的碾压带宽度;三轮钢筒式压路机总质量不得小于12吨,相邻碾压带应重叠后轮的1/2宽度;振动压路机振动频率宜为35-50HZ,振幅宜为0.3-0.8mm,层厚较大时应选用较大的频率和振幅,相邻碾压带重叠宽度为10-20cm,振动压路机倒车时应先停止振动,并在向另一方向运动后再开始振动,避免形成鼓包。(8)终压应紧接着复压后进行,终压不宜少于2遍。(9)摊铺机

25、连续摊铺的过程中,压路机不得随意停顿;压路机的轮子可洒少量水或加洗衣粉的水,严谨洒柴油,防止沾轮;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并冷却的路段上转向、调头或停车的现象,压路机在已成型的路面禁止振动;当天碾压的尚未冷却的沥青混合料面层不得停留任何车辆机械,不得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7、接缝(1)施工时应经已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c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在最后做跨缝碾压。(2)在铺另半幅前应将缝边缘打扫干净,并应洒少量的粘层沥青。摊铺时应重叠在已铺层上5-10cm,摊铺后用人工将摊铺在前半幅上面的混合料铲走。(3)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0.15m以上,表层的纵缝应顺直,且宜留在车道区画线

26、位置上,相邻两幅及上下层之间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斜接缝的搭接长度宜为0.4-0.8m。8、施工过程中你亲亲面层外形尺寸质量控制标准路面类型检查项目检查频度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实验方法高速公路城市道路沥青表面厚度平整度横坡2000m2一点随机检测-5mm10mm0.5%钻孔取芯用尺量用水平仪测沥青贯入式路面厚度平整度横坡2000m2一点随机检测-5mm8mm0.5%钻孔取芯用尺量用水平仪测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厚度上面层2000m2一点-8mm-4mm-8mm-4mm钻孔取芯平整度上面层中下面层随时3mm5mm5mm7mm用尺量厚度纵断面高程横坡度设计断面逐个检测2cm15mm0.3%2cm2

27、0mm0.5%钻孔取芯用水平仪用水平仪9、开放交通及雨天注意事项(1)热拌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在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度后方可开放交通,如需提早开放交通,可洒水冷却降低混合料温度。(2)运料卡车和工地应备有防雨设施,并做好基层及路肩的排水,对未经压实即遭雨淋的沥青混合料,应全部铲除,更换新料。七、路面面层施工要求1、当气温低于10时,不得进行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其他沥青混合料铺筑时气温不宜低于10;如在010气温施工,必须采取确保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在低于0及遇到大风的冬季不应施工,雨天不得铺筑沥青砼。2、改性沥青混合料通常宜在下表规定的普通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的基础上提高

28、1020,特殊情况由试验另行确定。热拌普通沥青混合料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及压实时施工温度要求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5.2.2-2和表5.2.2-3,同时还应满足表5.6.6中沥青混合料的最低摊铺温度要求。3、沥青层的施工应采用机械化作业。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应根据实际的混合料类型,施工机械和施工工艺等,由试铺试压方法或根据以往实践经验确定,也可按1.151.35的松铺系数选用。摊铺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摊铺层厚及路拱、横坡,并按下式由使用的混合料总量与面积检验平均厚度,不符合要求应根据铺筑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式中:D:压实成型后沥青混合料的密度,t/m3; L:摊铺段长度,m; M:摊铺段沥青混合料总质量,t; T:摊铺层压实成型后的平均厚度,cm; W:摊铺宽度,m。4、摊铺前应检查工程施工范围内的井盖框、路缘石等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