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6 ,大小:39.62KB ,
资源ID:506626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06626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docx

1、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一)敏慧1、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思考与练习】1、解释:诏 奇2、翻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即以其言应诏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2、神童庄有恭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

2、入索取。诸役以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思考与练习】1、解释:署适弈对夸2、翻译:诸役以其幼而忽之遽诘之曰庄以实对何难之有!3、曹植聪慧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

3、,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请人?”时邺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思考与练习】1、解释:顾 悉 将 诸 援2、翻译:善属文奈何请人太祖甚异之3、理解:“可观”的意思是什么?4、默写七步诗。4、鲍子难客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吧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有鲍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彼此相食,非相为而生。人取可食者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囋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思考与练习】1、解释:和 亦 并 类2、翻译:天之于民厚矣不如君言徒以小大智力

4、而相制3、题目“鲍子难客”中的“难”,解释为。5、曹绍夔捉“怪”洛阳有僧,房中有罄,日夜辄自鸣。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士百方禁之,终不能已。绍夔与僧善,来问疾,僧俱以告,俄,击斋钟,罄复作声。绍夔笑曰:“明日可设盛馔,当为除之。”僧虽不信绍夔言,然冀其有效,乃具馔以待之。夔食讫,出怀中锉,锉罄数处,其响遂绝。僧苦问其所以,绍夔云:“此罄与钟律合,击彼此应。”僧大喜,其疾亦愈。【思考与练习】1、解释:已 善 俄 作盛馔 冀 具 讫2、翻译:僧俱以告当为除之僧苦问其所以6、杨亿巧对寇莱公在中书。与同事戏作对子:“水底日为天上日”,未有对,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

5、。”一坐称为好对。【思考与练习】1、解释:为 应声2、翻译:会杨大年适来白事3、理解:杨大年对的对子好在哪里?7、解缙敏对解缙尝从游内苑。上登桥,问缙:“当作何语?”对曰:“此谓后边又高似前边。”上大说。一日,上谓缙曰:“卿知宫中夜来有喜乎?可作一诗。”缙方吟曰:“君王昨夜降金龙。”上遽曰:“是女儿。”即应曰:“化作嫦娥下九重。”上曰:“已死矣。”又曰:“料是世间留不住。”上曰:“已投之水矣。”又曰:“翻身跳入水晶宫。”上本欲诡言以困之。既得诗,深叹其敏。【思考与练习】1、解释:对 说 方 遽 应 既敏2、翻译:上本欲诡言以困之。3、理解:“降金龙”的意思是(二)学习8、承宫樵薪苦学承宫,琅邪

6、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求索。见而欲笞之。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思考与练习】1、解释:孤 明 庐 笞2、翻译: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9、桓荣勤学不倦桓荣初遭仓卒,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而荣讲诵不息,元卿嗤荣曰:“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荣笑而不应。及为太常,元卿吧曰:“我农家子,岂意学之为利若是哉!”【思考与练习】1、解释:初 厄 嗤 应 及2、翻译:而荣讲诵不息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10、宋太宗学书太宗朝有王著者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听政

7、之余,留心书法,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遂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矣。”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思考与练习】1、解释:善 刻意 临 或 遽 绝2、翻译:数遣内侍持书示著又以问著书固佳矣3、上文“学右军书”中的“右军”是指11、崔景偁拜师余始识景偁于京师,与为友,景偁以兄事余。既数岁,已而北面承贽,请为弟子。余愧谢,不获。且曰:“偁之从先生,非发策决科之谓也。先生不为世俗之文,又不为世俗之人,某则愿庶几焉。【思考与练习】1、解释:既弟子从2、翻译:余愧谢,不获某则愿庶几焉3、上文有四个“为”,请依次作解释

8、: : : :12、为人大须学问唐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向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业,墙面,莅事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思考与练习】1、解释:向暇比四海2、翻译:躬亲戎事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3、唐太宗认为不读书的后果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13、读书五失清袁文清尝云:“予少时读书有五失:泛观而无所择,其失博而寡要;好古人言行,意常退缩而不敢望,其失懦而无立;纂录故实,一未终而更端,其失劳而无功;闻人之长,将疾趋而从之,辄出其后,其失欲速而好高

9、;喜学为文,未能蓄其本,其失又甚焉者也!”【思考与练习】1、解释:择 望 懦 立 功 长 辄2、理解:上文“纂录故实”中的“故实”,应理解为“一未终而更端”中的“更端”,应解释为“未能蓄其本”中的“本”,是指14、颜回好学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思考与练习】1、解释:恸 对 亡2、翻译:门人益亲弟子孰为好学?(三)仁爱15、张孝基仁爱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

10、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甚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甚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思考与练习】1、解释:不肖 且 恻然 稍 怪 颇 徐2、翻译:其子丐于途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3、成语“就地取材”中“就”,解释为;这个成语的意思是16、陈实与“梁上君子”陈实,东汉人也,为人仁爱,时岁饥民馁,有盗夜入其室,栖于梁上。实阴见之,乃起整衣,呼儿孙起,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成性,遂至于斯。”儿孙

11、曰:“孰也?”实指梁上盗曰:“梁上君子者是也。”盗大惊,自投于地,叩头归罪。实徐谕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省己为善。”实知其贫,乃令人与之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者。【思考与练习】1、解释:栖 阴 夫 斯 孰 徐 谕 省 一2、翻译:时岁饥民馁 正色训之3、理解:“梁上君子”现已成成语。它是指17、赵简子元日放生邯郸之民,以正月元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简子曰:“然。”【思考与练习】1、解释:以 竞 然2、翻译:示有恩也恩过不相补矣3、理解:“死

12、者众矣”前省略了主语4、上文有“不若禁民勿捕”,其中“禁”解释为“禁止”,那么成语“弱不禁风”中“禁”解释为什么呢?18、邓攸弃儿保侄邓攸,晋人也,有弟早亡,惟有一儿,曰遗民。时值动乱,胡人入侵京师,掠牛马。邓攸挈妻子亡。食尽,贼又迫,谓妻曰:“吾弟早亡,但有遗民,今担两儿,尽死。莫若弃己儿,怀遗民走。”妻涕如雨。攸慰之曰:“毋哭,吾辈尚壮,日后当有儿。”妻从之。【思考与练习】1、解释:惟 值 迫 但 担 莫若 从2、翻译:怀遗民走 吾辈尚壮3、比较:上文有三个“亡”,依次分别解释为: 19、张之万之马张尚书之万,畜一红马,甚神骏,尝日行千里,不喘不吁。有军人见而爱之,遣人来买,公不许。固请,

13、之万无奈,遂牵而去。未几,马送回,之万怪之,询其故,曰:“方乘,遂为掀下。连易数人,皆掀坠。此乃劣马,故退之。”之万求之不得,遂退金收马。比公乘之,驯良如故。盖此马愿从主也。【思考与练习】1、解释:畜 遣 固 未几 询 盖2、翻译:之万怪之 方乘,遂为掀下 连易数人20、王安石辞妾王荆公知制诰,吴夫人为买一妾,荆公见之,曰:“何物也?”女子曰:“夫人令执事左右。”安石曰:“汝谁氏?”曰:“妾之夫为军大将,部米运失舟,家资尽没犹不足,又卖妾以偿。”公愀然曰:“夫人用钱几何得汝?”曰:“九十”公呼其夫,令为夫妇如实,尽以钱赐之。【思考与练习】1、解释:失 偿 愀然 几何2、翻译:夫人令执事左右家资

14、尽没犹不足 尽以钱赐之3、比较文中的两个“妾”:“吴夫人为买一妾”中的“妾”是指;“妾之夫为军大将”中的“妾”是指4、理解:这则故事说明王安石21、宋仁宗忍饿宋仁宗一日晨兴,语近臣曰:“昨夕因不寐而甚饥,思食烧羊。”侍臣曰:“何不降旨取索?”仁宗曰:“比闻禁中每有索取,外面遂以为例。诚恐自此逐夜宰杀,以备非时供应。则岁月之久,害物多矣。岂不可忍一夕之馁,而启无穷之杀也。”【思考与练习】1、解释:兴 寐 禁中 诚 逐 馁2、翻译:而启无穷之杀也3、解释下列句子或词组中的“比”:比闻禁中每有索取无以伦比天涯若比邻;比比皆是4、扩展:上文有“不寐”之说,请写出带有“寐”的一个成语22、范仲淹罢宴范文

15、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絰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邻,賵殓棺椁皆所未具。公怃然,即彻宴席,厚周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考点】1、解释:守 卒 殡 具 泣2、翻译: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 公亟令询之3、“公怃然”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大家感慨的样子;大家忧伤的样子;范仲淹忧伤的样子;范仲淹默不作声的样子。4、理解:这件事可以用来证明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过的一名名言:23、顾荣施炙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相助。已向其所以,乃受

16、炙人也。【思考与练习】1、解释:嗤 经 已2、翻译:有欲之色因辍己施焉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3、“左右相助”中的“相”,是指:他互相愿意适当24、逆旅主人无情京城之俗,多以逆旅为利。客至,授一室,公可榻,俯而出入。晓钟响,起为他事,遇夜始归息,舆濯水皆自为,然月租以千数,否必斥骂致讼。或疾病,辄遣出。其病危者,虽气息尚属,目未瞑,即弃之,而夺其资财。妇孕将产者,以为不祥,拒而不舍。其少恩薄情如此。非其性固然,地在京城,四方人至者众,其势必然也!【思考与练习】1、解释:授 他 舆濯 或 辄 属2、翻译:然月租以千数否必斥骂致讼非其性固然3、理解:“仅可榻”中的“榻”应理解为;“俯而出入”是

17、形容(四)诚信25、陆元方卖宅陆少保,字元方,曾于东都卖一小宅。家人将受直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买者闻之,遽辞不买。子侄以为言,元方曰:“不尔,是欺之也。”【思考与练习】1、解释:直 但 遽 辞2、翻译:子侄以为言不尔,是欺人也26、昔齐攻鲁,求其岑鼎。鲁侯伪献他鼎而请盟焉。齐侯不信,曰:“若柳季云是,则请受之。”鲁欲使柳季。柳季曰:“君以鼎为国,信者亦臣之国,今欲破臣之国,全君之国,臣所难”鲁侯乃献岑鼎。【思考与练习】1、解释:以 破 全 2、翻译:鲁侯伪献他鼎而请盟焉若柳季云是,则请受之3、上文有两个“信”,请分别加以解释:“齐侯不信”中的“信”,解释

18、为;“信者亦臣之国”中的“信”,解释为4、理解:在要不要献岑鼎这个问题上,柳季为什么感到为难?27、杨万里与“诚斋”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忘掉,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思考与练习】1、解释:谪 名2、翻译:杜门谢客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28、和氏璧楚人卞和,得璞于楚山中,奉而献之于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诸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或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

19、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视为石,忠贞之士而视为诳。”王乃使玉人理其璞,果得宝玉也,遂命名为“和氏璧”。【思考与练习】1、解释:璞 奉 相 诸 泣 夫2、翻译:王以和为诳子奚哭之悲也?3、这珍贵的玉璧为什么命名为“和氏璧”?29、幽王击鼓周宅丰、镐,近戎。幽王与诸侯约:为高堡于大路,置鼓其上,远近相近,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人喧马嘶,褒姒视之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兵数至而无寇。至其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

20、死于骊山之下,为天下笑。【思考与练习】1、解释:为 尝 乃2、选择:“即戎寇至”中的“即”,解释为如果立刻靠近不幸3、翻译:因数击鼓;为天下笑4、理解:周幽王的过错是(五)品性30、许生端方道光间,姑苏渡僧桥畔,泊一县试舟。书生姓许,年方二十,风度翩翩,多才,生平端方无戏言,有古贤士之风。三更,见岸畔火焰耀天,锣声人声轰然惊心,知店肆失火。许生颇为叹息。方瞻仰见,见楼窗中跃下一少女,肌肤洁白,身未著寸缕,落于船头,几被女惊落河中,许正色曰:“姑娘受惊矣。”女惶恐,见俊秀书生,欲赴河。许劝之曰:“既避火,何投水?”遂以锦被裹之,秉烛而坐以待旦,目不斜视。火止,东方已白,女父知而负衣裙至舟,女衣之

21、,拜谢而归。【思考与练习】1、解释:颇 几 赴 秉 负2、翻译:生平端方无戏言既避火,何投水?3、理解:上文“身未著寸缕”中的“寸缕”指代31、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傍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思考与练习】1、解释:翌日 馔 方 具 顷 而已 啖 退2、翻译:觉饥甚而不敢去其人已心怪之3、理解:上文末了说“人取自食之”,那么王安石到底吃了什么

22、?32、范文正正直范文正公仲淹悴,依睢阳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会术者病笃,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文正怀中,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而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宛然。【思考与练习】1、解释:游 方 以 成立2、翻译:会术者病笃吾儿幼,不足以付 内文正怀中3、“当以还汝”中省略了介词宾语4、理解:这件事说明范仲淹33、王安国直言王安国性亮直,嫉恶太甚。王荆公初为参加政事,闲日因新闻记者晏元献公小词而笑曰:“为宰相而

23、作小词,可乎?”平甫曰:“彼亦偶然自喜而为尔,顾其事业岂止如是耶!”时吕惠卿为馆职,亦在坐,遽曰:“为政必先放郑声,况自为之乎?”平甫正色曰:“放郑声,不若远佞人也。”吕大以为议己,自是尤与平甫相失也。【思考与练习】1、解释:尔 遽 正色2、翻译:顾其事业岂止如是耶!;况自为之乎?不若远佞人也吕大以为议己,自是尤与平甫相失也。34、海瑞清廉都御史刚峰海公,卒于官舍。同乡宦南京者,惟忘掉部苏民怀一人。苏检点其宦囊,竹箱中俸金八两,葛布一端,旧衣数件而已。如此都御史那可多得!王司寇凤洲评之云:“不怕死,不家钱,不立党。”此九字断尽海公生平,即造成言谀之,能加于此评乎?【思考与练习】1、解释:卒婚

24、宦 惟而已2、翻译:即造成言谀之,能加于此评乎?3、选择:“不立党”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不结伙;不建立党派;没有朋友。4、理解:海瑞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用原文句子回答。35、吕蒙正不记人过吕蒙正不喜记人过。初任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之,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平,悔不穷回。蒙正曰:“若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故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服其量。【思考与练习】1、解释:过 是 佯 遽 犹 复2、翻译:悔不穷问3、上文有五个“之”,依次说明它们指代的内容: 36、梁鸿尚节梁鸿家贫而尚节,博览无不通。毕,

25、乃牧豕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乃寻访烧者,问所失财物,悉推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他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因为执勤不解。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鸿,还其豕,鸿不受。【思考与练习】1、解释:豕他恒让2、翻译:曾误遗火悉推豕偿之愿以身居作;称鸿长者37、蹇材望伪态蹇材望,蜀人,为湖州倅。北兵之将至也,蹇毅然自誓必死。乃作大锡牌,镌其上曰:“大宋忠臣蹇材望。”且以银二笏凿窍,并书其上曰:“有人获吾尸者,望为埋葬,仍见祀,题云大宋忠臣蹇材望。此银所以为埋瘗之费也。”日系牌与银腰间,只伺北军临城,则自投水中,且启遍祝乡人及常所往来者。人皆怜之。丙子正月旦日,

26、北军人城,蹇已莫知所之,人皆谓之溺死。既而北装乘骑而归,则知先一日出城迎拜矣。遂得本州同知。【思考与练习】1、解释:镌窍系怜既而2、翻译:只伺北军临城蹇已莫知所之3、解释下列各句中的“见”:仍见祀(上文);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川);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儿童相见不相识(回乡偶书)4、理解:蹇材望一再表示自己是“大宋忠臣”,这是真的吗?何以看出?(六)文艺38、米芾索帖米芾诙谲好奇。在真州,尝诣蔡攸于舟中,攸出所藏王右军王略帖示之。芾惊吧,求以他画易之。攸意以为难。芾曰:“公若不见从,某不复生,即投此江死矣。”因大呼,据船舷欲坠。攸遽与之。【思考与练习】1、解释:诣 易 据 遽2、翻译:攸意以为难公若不见从,某不复生3、请另外写出三个古代著名书法家的姓名:39、赵孟頫过扬州元盛时,扬州有赵氏者,富而好客。其家有明月楼,人作春题,多未当意者。一日,赵子昂过扬,主人知之,迎致楼上,盛筵相款,所用皆银器。酒半,出纸笔求作春题。子昂援笔书云:“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