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3.55KB ,
资源ID:51087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1087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经方心裁80桂枝茯苓丸.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经方心裁80桂枝茯苓丸.docx

1、经方心裁80桂枝茯苓丸经方心裁(80)桂枝茯苓丸 桂枝茯苓丸 【原文】 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组成与用法】 桂枝 茯苓 牡丹,去心 桃仁,去皮尖,熬 芍药各等份 上五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功效】活血化瘀,消癥。【医案】1月经后期初诊: 2005年7月9日。陈某,女,47岁,末次月经5月10日来潮,现停经2个月未转,伴下腹痛,腰酸,头晕,目干涩。平素月经周期基本规则

2、,经量多,色鲜红,夹血块,带下无殊,偶有阴痒,脸面部烘热,头颈出汗,纳可,寐宁,大便溏软,小便正常。月经史:17岁初潮,2830天一潮,45天净。生育史:3-0-1-3,两侧输卵管已经结扎。B超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厚度9mm;性激素测定: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泌乳素、睾酮均在正常范围。有脂肪肝病史。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妇科检查:外阴无殊,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宫体前位,大小正常,质地中等,活动,压痛,右侧附件压痛,左侧附件无压痛。西医诊断:(1)慢性盆腔炎。(2)月经稀发。治法:活血行经,佐以清肝。 丹参15g 丹皮10g 川牛膝30g 桃仁10g 郁金10g 泽兰10g 小胡麻1

3、0g 地鳖虫10g 扇叶铁线蕨15g 平地木15g 白蒺藜10g 赤芍15g,5剂。二诊:2005年7月14日。月经未转,大便溏频,下腹疼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治法:活血行经。方剂:桂枝茯苓丸加味。桂枝6g 茯苓10g 赤芍10g 丹皮10g 桃仁10g 地鳖虫10g 水蛭10g 虻虫10g 茺蔚子10g 丹参20g 鸡血藤30g 川牛膝30g,5剂。 香连丸每次3g,每日3次吞服。三诊:2005年7月18日。月经7月16日来潮,经色鲜红,转多2天,无血块,腰痛,头额、乳房微痛,舌脉如上。治法:疏调气血。方剂:四逆散合当归芍药散加味。柴胡10g 白芍10g 枳壳10g 炙甘草5g 当归6g

4、 川芎5g 白术10g 茯苓10g 泽泻10g 蔓荆子10g 茺蔚子10g,7剂。2经量过少初诊:2007年3月26日。尹某,30岁,经量减少半年,是以往正常经量的一半,经色暗,34天净,偶伴小腹隐痛或阴部坠胀,月经周期规则,带下量偏多,色黄,纳可,二便正常。末次月经2月25日来潮。生育史:1-0-1-1,放置宫节育环。妇科检查:外阴无殊,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宫体后位,正常大小,活动,质中,轻压痛,两侧附件轻压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治法:活血化瘀通经。方剂:桂枝茯苓丸合旋覆花汤加味。桂枝6g 茯苓10g 赤芍12g 丹皮10g 桃仁10g 旋覆花12g 葱14条 益母草20g 川牛膝20g

5、 丹参15g,3剂。二诊:2007年3月31日。月经于3月26日来潮,经量中等,3天之后经量减少,今将净,舌脉如上。治法:调气清湿热。方剂:四逆散加味。柴胡10g 枳壳10g 白芍10g 败酱草10g 红藤15g 椿根皮15g 半枝莲15g 土茯苓15g 蒲公英15g 大蓟15g 小蓟15g 萆薢15g 生甘草6g,4剂。3痛经初诊:2005年7月25日。胡某,33岁,痛经8年多,以往痛经程度较轻,自去年下半年起痛经逐渐加剧,发作时小腹部热敷后疼痛减轻。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色紫,经量偏少,夹血块,带下无殊,纳便正常。末次月经7月12日来潮。生育史:2-0-2-2,两侧输卵管已经结扎。舌淡红,苔

6、中少,脉细。妇科检查:外阴无殊,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宫体后位,正常大小,活动,质地中等,无压痛,两侧附件无压痛,三合诊右侧子宫骶骨韧带触粗糙触痛。西医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治法:活血化瘀,散寒止痛。方剂:桂枝茯苓丸合当归四逆汤、金铃子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失笑散(和剂局方)。桂枝6g 茯苓10g 赤芍10g 丹皮10g 桃仁10g 当归9g 通草5g 细辛5g 炙甘草6g 大枣6个 延胡索10g 川楝子10g 蒲黄10g 五灵脂10g,7剂。二诊:2005年8月3日。寐短,舌脉如上。中药守上方加琥珀4g,7剂。三诊:2005年8月13日。寐已酣,月经8月10日来潮,痛经减轻,2天净,舌脉如

7、上。中药守上方,续进7剂。四诊:2005年8月27日。偶有呛咳,舌脉如上。中药守上方加桔梗6g,14剂。五诊:2005年9月10日。月经9月6日来潮,无痛经,经量较多,4天净,咳嗽未愈,舌脉如上。治法:和气血,益肝肾,调经。方剂:当归芍药散加味。当归9g 川芎6g 白芍10g 白术10g 茯苓10g 泽泻10g 益母草12g 香附10g 阿胶(烊冲)10g 续断12g 浙贝10g 桔梗6g,5剂。4阴吹初诊:1991年1月3日。胡某,32岁,阴吹3年,带下较多,色黄,两侧输卵管结扎术后4年,下腹疼痛2个月,尾骶部疼痛较剧,下坠感,大便秘结。月经周期规则,经量较多,一周净。末次月经12月15日来

8、潮。妇科检查:外阴无殊,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宫体平位,正常大小,活动,质地中等,举痛压痛,右侧附件增厚压痛较著,左侧附件压痛轻,三合诊右侧子宫骶骨韧带触及粟粒大小痛性结节。西医诊断:(1)慢性盆腔炎。(2)子宫内膜异位症。治法:活血化瘀,清热益肾。 方剂:桂枝茯苓丸加减。桂枝6g 茯苓10g 乌药9g 丹皮10g 桃仁10g 地鳖虫6g 蒲公英15g 红藤20g 制没药5g 延胡索10g 续断12g 杜仲10g,4剂。二诊:1991年1月7日。阴吹消失。在继续治疗其他疾病的一个月中,未再发现阴吹复发。5癥瘕(卵巢囊肿)初诊:1996年7月29日。吴某,30岁,1995年1月行左侧卵巢切除及右侧

9、卵巢肿瘤剜除术(术后病理报告均为皮样囊肿)。近来自觉右侧少腹发胀,腰坠。今日B超检查发现右侧附件见一53mm85mm大小的囊性暗区。平时月经周期提早45天,经量多,半月方净。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妇科检查:外阴无殊,阴道通畅,宫颈充血,宫体平位,正常大小,质地中等,轻压痛,右侧附件触及一直径6cm大小的囊性肿块,与子宫紧贴,压痛。左侧附件无殊。西医诊断:(1)右卵巢囊肿。(2)慢性盆腔炎。(3)慢性子宫颈炎。治法:清热解毒,活血散结。三七4g 皂角刺12g 夏枯草15g 桃仁10g 莪术10g 三棱10g 延胡索10gg 海藻15g 牡蛎20g 制乳香5g 制没药5g 荔枝核10g 败酱草20

10、g 半枝莲15g,3剂,水煎后分两次口服兼保留灌肠。 二诊:1994年8月1日。末次月经7月30日来潮,经量少,经色暗红,无腹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治法:活血行经散瘀。 方剂:桂枝茯苓丸加味。桂枝5g 茯苓10g 白芍10g 丹皮10g 桃仁10g 益母草20g 香附10g 丹参10g 延胡索10g 皂角刺10g 地鳖虫6g 莪术10g,3剂。三诊:1994年8月5日。经水昨日净,腰下坠感,舌脉如上。治法: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桂枝6g 茯苓10g 赤芍10g 丹皮10g 桃仁10g 莪术10g 三棱10g 牡蛎30g 海藻15g 皂角刺12g 地鳖虫10g 夏枯草15g,5剂,水煎后分两次

11、口服兼保留灌肠。四诊:1994年8月9日。右少腹微胀,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加荔枝核10g、橘核10g,10剂,用法同上。五诊:1994年8月21日。月经提早10天于8月19日来潮,经量中等,今未净,舌脉如上。治法:清热解毒,活血软坚。半枝莲15g 夏枯草15g 皂角刺12g 牡蛎30g 海藻12g 浙贝10g 益母草12g 三棱10g 莪术10g 紫草15g 败酱草15g 贯众15g,3剂。六诊:1994年8月27日。经水已净,经B超检查:右侧卵巢囊肿已经消失。6癥瘕(卵巢巧克力囊肿)初诊:1999年8月30日。孙某,28岁,下腹疼痛,肛门下坠感2年。白带不多,月经量多,有血块,4天净。放置

12、宫内节育环。B超检查提示:子宫后位,宫体5.3cm4.5cm5.3cm,内部光点细匀,宫内见节育环强回声。宫底见0.6cm0.6cm囊性暗区,囊壁光滑、规则,左侧卵巢见一4.3cm3.3cm4.5cm和2.6cm2.6cm2.3cm囊性暗区,囊壁规则,毛糙,前者内见光点及条索状回声增强光带,右侧附件无殊。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妇科检查:外阴无殊,阴道通畅,宫颈重度糜烂,宫体后位,正常大小,质地中等,压痛,左侧附件触及一直径6cm大小的囊性肿块,压痛,右侧附件无殊。三合诊,两侧子宫骶骨韧带触痛。西医诊断:(1)左侧卵巢巧克力囊肿。(2)慢性盆腔炎。(3)慢性子宫颈炎。(4)子宫肌层囊肿。治法:清

13、热解毒,活血消癥。方剂:消癥汤(经验方)加味。半枝莲15g 白花蛇舌草15g 夏枯草15g 皂角刺12g 牡蛎30g 海藻20g 三棱10g 莪术10g 荔枝核12g 橘核12g 石见穿30g 制乳香4g 制没药4g 山楂15g 鸡内金6g,3剂。桂枝茯苓丸每次3粒,每日3次吞服。二诊:1999年9月7日。下腹疼痛消失,肛门下坠,舌脉如上。中药守上方加生黄芪15g、升麻6g,5剂。桂枝茯苓丸每次3粒,每日3次吞服。此后大便溏软时,加神曲10g、山楂12g;大便秘结时,加虎杖15g,改桂枝茯苓丸为大黄zaozi001虫丸吞服,先后服用30剂。续诊:1999年11月17日。肛门下坠感消失,B超复查

14、仅发现左侧卵巢有一1.8cm1.5cm囊性暗区,囊壁光滑,规则。中药守上方加减续进50剂,同时口服桂枝茯苓丸,以巩固疗效。7癥瘕(卵巢肿瘤)初诊:1997年8月5日。陈某,25岁,近来自觉腰部酸痛,右侧少腹隐痛,带下不多。B超检查提示:右侧卵巢见5.5cm4.0cm3.9cm大小回声不规则肿块。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妇科检查:外阴无殊,阴道通畅,宫颈中度糜烂,宫体后位,正常大小,活动,质地中等,无压痛,右侧附件触及直径5cm大小的肿块,质软,触痛,左侧附件无殊。西医诊断:(1)慢性宫颈炎。(2)右卵巢肿瘤,性质待查。治法:清热解毒,活血散结。 方剂:消癥汤(经验方)。半枝莲15g 白花蛇舌草1

15、5g 夏枯草15g 皂角刺12g 三棱10g 莪术10g 海藻12g 牡蛎15g 荔枝核10g 橘核10g 制乳香4g 制没药4g 紫草12g,10剂。 桂枝茯苓丸每次3粒,每日3次吞服。二诊:1997年8月19日。末次月经8月16日来潮,经量一般,今未净,小腹隐痛,舌脉如上。治法: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夏枯草15g 半枝莲15g 白花蛇舌草15g 贯众20g 败酱草15g 海藻15g 牡蛎20g 紫草15g 浙贝10g 海螵蛸20g 玄参12g 益母草12g,3剂。三诊:1997年8月22日。经行6天净,口臭,舌脉如上。 中药守8月5日方,20剂。四诊:1997年9月15日。末次月经9月6日来

16、潮,经量不多,经行4天净,小腹隐痛,舌脉如上。治法:清湿热,活血止痛。 方剂: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加味。金银花12g 防风10g 白芷10g 当归6g 陈皮10g 白芍10g 制乳香4g 制没药4g 皂角刺12g 天花粉12g 生甘草5g 蒲公英15g 红藤20g 败酱草15g,5剂。五诊:1997年9月23日。症状如上,舌脉如上。治法:清热解毒,活血散结。 方剂:消癥汤(经验方)。半枝莲15g 白花蛇舌草15g 夏枯草15g 皂角刺12g 三棱10g 莪术10g 海藻12g 牡蛎15g 荔枝核10g 橘核10g 制乳香4g 制没药4g 紫草12g,10剂。 桂枝茯苓丸每次3粒,每日3次

17、吞服。六诊:1997年10月6日。右少腹隐痛,大便秘结,舌脉如上。中药守上方,13剂。大黄zaozi001虫丸每次3g,每日2次吞服。七诊:1997年10月28日。末次月经10月18日来潮,经量不多,伴痛经。B超检查显示:右侧卵巢肿块缩小为4.1cm1.9cm,大便秘结,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续进5剂。大黄zaozi001虫丸每次3g,每日2次吞服。此后依上方加减续进11剂,1998年1月3日B超复查,右侧卵巢肿瘤已经消失。8癥瘕(输卵管妊娠包块)初诊:2003年10月11日。金某,26岁,末次月经8月2日来潮,发现左侧输卵管妊娠于2003年9月18日在某医院住院保守治疗,经用甲氨喋呤注射后,

18、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降至32.11MIU/L,于9月30日出院。左侧少腹部隐痛,腰酸,疲乏无力,10月6日起阴道少量出血,至今未净,检测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2.39MIU/L,B超检查:子宫及右侧附件未见明显病变,左侧附件发现一5.5cm4.9cm5.5cm囊性肿块。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西医诊断:异位妊娠包块。治法:清热解毒,活血散结。 方剂:消癥汤(经验方)。半枝莲20g 白花蛇舌草20g 夏枯草15g 紫草12g 荔枝核12g 橘核12g 三棱12g 莪术12g 皂角刺12g 牡蛎15g 海藻15g 制乳没各4g 生黄芪12g 党参15g,7剂。二诊:2003年10月18日。服药之后所有

19、不适症状均消失,阴道出血停止,舌脉如上。半枝莲20g 白花蛇舌草20g 夏枯草15g 紫草12g 荔枝核12g 橘核12g 三棱12g 莪术12g 皂角刺12g 牡蛎15g 海藻15g 制乳没各4g 三七4g 丹参15g,7剂。大黄zaozi001虫丸每次3g,每日3次吞服。三诊:2003年10月25日。B超复查,左侧附件见一2.9cm2.0cm混合性包块,大便溏软,舌脉如上。半枝莲20g 白花蛇舌草20g 夏枯草15g 紫草12g 荔枝核12g 橘核12g 三棱12g 莪术12g 皂角刺12g 牡蛎15g 海藻15g 制乳没各4g 神曲10g 丹参15g 山楂15g,7剂。桂枝茯苓丸每次3粒

20、,每日3次吞服。四诊:2003年11月1日。大便溏软,肠鸣,舌脉如上。半枝莲20g 白花蛇舌草20g 夏枯草15g 紫草12g 荔枝核12g 橘核12g 三棱12g 莪术12g 皂角刺12g 牡蛎15g 海藻15g 制乳没各4g 丹参15g 神曲10g 槟榔10g 木香10g 炒谷麦芽各10g,7剂。桂枝茯苓丸每次3粒,每日3次吞服。五诊:2003年11月9日。末次月经11月2日,今未净,无不适,舌脉如上。治法:调气清湿热。方剂:四逆散加味。柴胡10g 枳壳10g 白芍10g 败酱草10g 红藤15g 椿根皮15g 半枝莲15g 土茯苓15g 蒲公英15g 小蓟15g 大蓟15g 萆薢10g

21、生甘草6g,7剂。妇科千金片每次6片,每日3次吞服。六诊:2003年11月15日。B超复查,左侧附件包块已经消失,腰部微坠,舌脉如上。治法:清热解毒,活血散结。 方剂:消癥汤(经验方)。半枝莲20g 白花蛇舌草20g 夏枯草15g 紫草12g 荔枝核12g 橘核12g 三棱12g 莪术12g 皂角刺12g 牡蛎15g 海藻15g 制乳没各4g 野荞麦根20g 升麻8g,14剂。桂枝茯苓丸每次3粒,每日3次吞服。9癥瘕(子宫肌瘤)初诊:1997年10月31日。张某,30岁,经期长,经量中等,9天净。末次月经10月20日来潮。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妇科检查:外阴无殊,阴道通畅,宫颈肥大,宫体前位,

22、偏大,活动,质地中等,压痛,两侧附件无压痛。B超检查提示:子宫前壁见一20mm20mm大小回声略强团块,边界清,向外突出。西医诊断:子宫浆膜下肌瘤。治法:清热解毒,活血散结。 方剂:消癥汤(经验方)。半枝莲20g 白花蛇舌草20g 夏枯草15g 紫草12g 荔枝核12g 橘核12g 三棱12g 莪术12g 皂角刺12g 牡蛎15g 海藻15g 制乳没各4g,随症加减,50剂。桂枝茯苓丸每次3粒,每日3次吞服。月经过多时服用下药:水牛角(先浸、先煎)30g 生地20g 生白芍12g 丹皮炭10g 桑叶30g 地榆20g 槐花15g 侧柏炭10g 阿胶(烊冲)10g 贯众炭12g 仙鹤草20g续诊

23、:1998年1月6日。B超复查,子宫肌瘤已消失。10慢性盆腔炎初诊:2007年2月1日。陈某,37岁,下腹胀痛5天,连及阴部,并有便意,腰酸痛,阴痒,末次月经1月18日来潮。平素月经周期规则,经量不多,经色鲜红,夹血块,伴小腹阵痛,7天净。带下量多,如涕,纳可,二便正常。生育史:2-0-2-2,两侧输卵管已经结扎。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妇科检查:外阴无殊,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宫体后位,正常大小,活动,质中,轻压痛,右侧附件压痛,左侧附件无压痛。西医诊断:慢性盆腔炎。治法:活血化瘀,清理湿热。方剂:桂枝茯苓丸加味。桂枝6g 茯苓10g 炒白芍10g 丹皮10g 桃仁10g 蒲公英15g 红藤15

24、g 大蓟15g 小蓟15g 延胡索10g 大腹皮15g 路路通10g,7剂。清热解毒灌肠液每日50ml保留灌肠。二诊:2007年2月8日。下腹刺痛,腰部酸痛,舌脉如上。中药守上方加制乳香5g、制没药5g、皂角刺12g、石见穿15g,7剂。清热解毒灌肠液每日50ml保留灌肠。三诊:2007年2月15日。左侧少腹微胀,带多色白,腰痛,乳胀痛,舌脉如上。桂枝6g 茯苓10g 炒白芍10g 丹皮10g 桃仁10g 蒲公英15g 红藤20g 皂角刺12g 石见穿15g 制乳香5g 制没药5g 路路通10g 青皮10,7剂。清热解毒灌肠液每日50ml保留灌肠。四诊:2007年2月22日。腰痛明显减轻,左侧

25、少腹痛除,右侧少腹隐痛,舌脉如上。中药守上方去制乳没,加延胡索10g、益母草15g,7剂。清热解毒灌肠液每日50ml保留灌肠。五诊:2007年3月1日。月经2月22日来潮,4天净,无腰腹疼痛,继续巩固治疗,舌脉如上。桂枝6g 茯苓10g 炒白芍10g 丹皮10g 桃仁10g 蒲公英15g 红藤20g 皂角刺12g 石见穿15g 制乳香5g 制没药5g 延胡索10g,7剂。清热解毒灌肠液每日50ml保留灌肠。【按语】桂枝茯苓丸是“下癥”之药,主要用于治疗卵巢囊肿、慢性盆腔炎性包块、包块型异位妊娠、子宫肌瘤等癥积有形的疾病,以及闭经、盆腔瘀血综合征等无形但仍属于瘀血阻滞的疾病。从其药物的组成和剂型

26、来看,桂枝温通经脉,丹皮、桃仁破瘀血,攻癥积,茯苓利导,芍药和营,为活血化瘀之轻剂,而非峻伐之品,因为丸剂,更为缓图。案1为月经后期,虽子宫内膜已经达到9mm,腰腹疼痛仍不能来潮,平素经来夹血块,当为瘀血阻滞之兆,用桂枝茯苓丸改为汤剂,白芍易为赤芍,加地鳖虫、水蛭、虻虫、茺蔚子、丹参、鸡血藤、川牛膝以破血行经,经水终潮。初诊使用的扇叶铁线蕨味苦,性寒,可以清湿热保肝;平地木味辛、微苦,性平,既可治疗经闭痛经,又可以利湿保肝。鸡血藤味苦、微甘,性温,具有活血舒筋,养血调经的作用。纲目拾遗称其“能生血、和血、补血、破血”,故经常用于月经失调,只是用于破血时剂量宜大,需要时30g或45g用量亦不为过

27、。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疗闭经方中就单用鸡血藤90g至120g水煎服。案2为经量过少,根据经色暗以及隐痛、阴坠等症状,可以作为瘀血阻滞辨证论治,灵枢九针十二原称“宛陈则除之”,故用桂枝茯苓丸合旋覆花汤加益母草、川牛膝、丹参活血化瘀,通经畅流,一诊即愈。案3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灶是由于血溢于脉外所致,即灵枢百病始生所说的“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由于患者经紫量少夹块,喜热敷,属于寒凝血瘀无疑,故用桂枝茯苓丸合当归四逆汤、金铃子散、失笑散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而获效。案4为阴吹,该病虽无大碍,也为难言之隐,由于患有慢性盆腔炎和

28、子宫内膜异位症,以桂枝茯苓丸为基本方,加地鳖虫、制没药、延胡索以活血化瘀止痛,蒲公英、红藤清理湿热,续断、杜仲益肾,虽未治阴吹,阴吹不治而愈。值得一提的是,将桂枝茯苓丸中的白芍改为乌药,去其收敛之性,扬其行气之功,亦有寓意其中。案5、案6、案7分别为卵巢囊肿、卵巢巧克力囊肿和卵巢肿瘤,属于癥瘕范畴。灵枢水胀对肠覃有如此的描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瘜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此其候也。”人们认为,此中所写,就是卵巢肿瘤。癥积多为痰热血瘀胶结所致,不能速消,只能缓图,故以清热解毒

29、,活血消癥为治疗原则,以消癥汤配合桂枝茯苓丸为主治,使癥积得以消除。案8为输卵管妊娠包块,有腹痛和阴道少量出血,此为离经之血凝结所致,故以消癥汤配合桂枝茯苓丸治疗,使外溢之瘀血逐渐得消。案9为子宫肌瘤,即灵枢水胀中的“石瘕”。灵枢卫气有“痛可移者,易已也;积不痛,难已也。”此即难已之疾,灵枢水胀所谓“导而下”者,无非通导而利下,也属攻下之法,故亦以消癥汤配合桂枝茯苓丸治疗获效。灵枢本藏云:“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但是许多癥瘕之疾在临床上却没有任何外在症状表现,因而辨证也常常无从着手。因此,辨病论治往往成为其重要的治疗方法,这一点务必注意。案10为慢性盆腔,表现为下腹胀痛连及阴部,腰部酸痛,带多如涕,两侧输卵管结扎,此为胞脉受伤,湿热内阻,故以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加蒲公英、红藤、大小蓟、延胡索、大腹皮、路路通等清理湿热。由于慢性盆腔炎病程缠绵难愈,需要长期治疗,多法并用,故再加清热解毒灌肠液保留灌肠,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终于使临床症状消失。桂枝茯苓丸偏温,作为煎剂可以缓解配伍中寒凉药物带来伤胃的副作用。目前市肆所售的桂枝茯苓丸胶囊常有伤胃之弊,宜餐中或餐后服用为宜。根据金匮原文,有人认为该方可用于因子宫肌瘤引起的先兆流产,这是对原文的误解,虽其理论依据是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的“有故无殒”,但验之于临床,鲜有不覆巢者。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