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31.24KB ,
资源ID:513266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13266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初中语文常见病句类型大全.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初中语文常见病句类型大全.docx

1、初中语文常见病句类型大全 初中语文常见病句类型大全一、语序失当语序不当,是指句子语序错乱,造成病句。示例1 博物馆展出了几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应改为:博物馆展出了刚出土的几年前的文物。示例2 他做了两个丈夫喜欢的菜。应改为:他做了丈夫喜欢的两个菜。示例3 赵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视力了啊!”应改为:赵老师走过来亲切地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视力了啊!”示例4 这里的情况,对于我们已经很熟悉。应改为:对于这里的情况,我们已经很熟悉。二、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示例: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应改为: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浮现在我的眼前,那动听的歌声,还回

2、响在我耳边。2.动宾搭配不当示例:到那个时候,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将是新技术伴随下的阅读时代的复兴。应改为:到那个时候,我们看到的将是新技术伴随下的阅读时代的复兴。3.主宾搭配不当示例:临近中考,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态度”与“提高”搭配不当,“态度”与“转变”搭配4.修饰词与中心语搭配不当示例:春天到了,山坡上姹紫嫣红的梨花开得灿烂极了。“姹紫嫣红”不能修饰“梨花”。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示例:只要增加收入,才能使粮食生产稳步增长。“只要”改为“只有”。三、成分残缺或赘余1.句子成分残缺示例1:通过特级教师的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缺少主语,多用了介词或介宾结构,是原来

3、的主语变成了状语,应去掉“通过”或“对”示例2:我们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缺少谓语,句末加上“而努力”即可。示例3:市政府严肃处理了水泥厂擅自提价。缺少宾语,句末补上“的做法” 才通顺。示例4:细菌是有害的。缺少必要的限制语,应在“细菌”前加上“有些”2. 句子成分赘余示例1:篮球场上十位队员正在激烈地打比赛。句子谓语重复,应该删去“打”示例2:为精简字数,我们不得不把这篇文章略加删改一些。“一些”与前面的“略加”重复,可删掉一个。示例3: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是目前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目前”和“当务之急”重复,删去“目前”。四、句式杂糅1.句式杂糅例:你学习不好的原因,

4、是因为你不努力。原因后面引起的就是对于发生事情的具体解释,不需要再加是因为。“原因.是因为”的搭配就属于句式杂糅2.语句杂糅例:上海文艺出版社会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旅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作者是加拿大华裔,而不是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五、表意不明所谓表意不明,是指句子表达的意思不够清楚、不明了,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1.指代不明示例: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句中的“这种主张”到底是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2.句子歧义示例: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解析:究竟是妹妹很着急呢,还是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呢,很是妈妈心里着急呢?可以再“爸爸”和“妈妈”中间加逗

5、号,也可以在“爸爸”前面加逗号。六、不合逻辑1.自相矛盾示例:他是众多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解析: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很多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示例2:窗外的暴风雨突然渐渐地停下来。解析:“突然”和“渐渐”矛盾。示例3: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天大约有2000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毁坏。解析:“大约”和“左右”自相矛盾,删去其中一个。2.范围不清示例1: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解析:“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应说“各项科学专家和其他人才”。示例2:玉树大地震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心系灾区,不仅亲临现场指导救灾工作,还派人给灾区

6、群众送来了各种各样的救援物资和食品。解析:“救援物资”就包括“食品”。3.主客颠倒示例1: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解析:主体是人,客体是物即作品,正确的逻辑顺序应该是人对物不陌生,所以例句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不陌生”或“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中国青年来说是不陌生的 ”。示例2:人的健康对于睡眠,就像呼吸和心跳一样重要。解析:“人的健康对于睡眠”改为“睡眠对于人的健康”。4.双重否定示例:司机师傅要控制车速,以防止追尾事故不要再次发生。解析:“防止”的应该是“再次发生”,所以应该去掉“不要”。5.两面对一面示例:是否努力学

7、习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解析:这里是前后不照应,前面是双方面,后面是单方面,应该在“取得”前面加上“能否”或去掉“是否”。病句修改技巧小结一、病句修改方法(1)增残缺的成分要增补上(2)删重复多余的词语要删除(3)调语序不当的要调整(4)换搭配不当的词语要更换二、病句辨析技巧从病句类型入手辨析病句,这是病句专题复习的惯用方法。然而,有些小技巧也不容忽视,它们在病句辨析时,也常常收到了好的效果。下面试举几例略作说明。1、看到介词不放过介词使用不当,极易造成成分残缺、表意不明或不当。例如: 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此例滥用介词“经过”,致使整个句子残缺主

8、语。 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存入银行。此例中“和”可作介词,也可作连词,它们分别表达两种不同的意思。 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任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此例中介词短语“在中”应改为“从中”。2、看到动词不放过读到一个句子,就应有意识地想想,这个句子中的动词能不能带宾语,能带什么样的宾语,动词和主语、宾语或修饰语能否搭配。例如: 它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此例中动词“输送”和主语“发电量”就不搭配。 这样做会拖延培养人才的质量。此例中的动词“拖延”和宾语“质量”在意思上不能搭配,可改为“拖延时间”或“影响质

9、量”。 说到这儿,她又向我们哭泣起自己的往事来。此例中的“哭泣”为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可改为“哭诉”。3、看到否定词不放过否定不当是否定句中常见的毛病,审读否定词时一定要注意含有否定意味的一类词语,如:禁止、切忌、杜绝、避免、缺乏等。例如: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此例前面已用了“缺乏”这一表否定意义的词语,后面“不足”和“不当”即为多余否定。 近几年,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资料。此例中“无时无刻不”表示双重否定,而“无时无刻不忘”即为误用了否定词。4、看到两面词不放过一个句子如果出现“能否”“是否”“有没有”“成败”“好坏”“优

10、劣”之类的两面词,就应分析该句是否存在两面与一面不搭配的毛病。例如: 要保证安全生产,机器质量的好坏,是重要条件。 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上述两例病因相同,都是两面与一面不搭配。5、看到关联词语不放过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可能会出现搭配不当、位置不当、层次颠倒或强加关联词等毛病。 无论干部和群众,毫不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此例中“无论”后面不能接并列短语,只能带由选择性的连词“还是”或“或”组成的短语。 不但他喜欢京剧脸谱,而且喜欢京剧的各种服饰。此例两分句主语相同,第一分句的关联词“不但”应放在主语之后。 未来世界的竞争决

11、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更是顶尖人才的竞争。此例递进层次颠倒,应将“科学技术”和“顶尖人才”调换位置。6、看到并列短语不放过句子中的并列成分在搭配方面很容易出现毛病。例如: 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英雄的报告。此例中的并列谓语“注视和倾听”和宾语“报告”只能部分搭配。 人类在高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发现和进展。此例的并列宾语“发现和进展”中只有“进展”能和谓语“取得”搭配。 引进新技术后,某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都有了很大提高。此例的并列主语“质量和数量”中,只有“质量”一词能和动词“提高”搭配。7、看到有表数量、范围或程度的词不放过句中表数量范围或程度的词常易与其他词语相矛盾。例如

12、: 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他六门功课平均都在90分以上。句中的“都”是指前面提到的各项,但前面的“平均”只能有一个数,故“都”与“平均”矛盾。句末的“90分以上”是约数,也与“平均”矛盾。 有报道说,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销售利润在8%以下,比去年下降了1倍。“减少”“下降”“贬值”都不能超过一倍,减少1倍就意味着把原数减完了。8、语感审读法辨析病句,可以借助语感。一般说,按习惯的说法,觉得别扭的地方,常常是出语病的地方。 焦裕禄这个名字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是不太熟悉的。此例读起来很别扭,就是因为主语和宾语位置颠倒了。 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借助语感来审读,就发现此例误将定语放在状

13、语的位置上了,可将“无比的”调至“热情”之前。9、主干分析法对句子作语法分析,可先提取句子主干,检查主干是否有毛病,若主干无毛病,再检查它的附加成分,看修饰语和中心语有无毛病。例如: 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此句主干为“生产不能自给”,很容易看出主语“生产”和谓语“自给”不能搭配。 博物馆展出了宋朝时期新出土的古船。此例主干为“博物馆展出古船”没有任何毛病,再看修饰语,“宋朝时期” 和“新出土”均为“古船”的定语,检查一下,就发现定语语序不当,应为“新出土的宋朝时期的古船。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的33个“套路”!不要错过!做阅读题必须有四种意识文体意识:根据文章的不同体裁去答题;语境意识:

14、联系文章中心和上下文答题;文本意识:一切答案可以在文中找到,答题不能脱离文本;题目意识:注意答案在问题中,从问题中找命题意图、答题要点和要求,按分值答题。做阅读题的流程速读,确定体裁和中心初看题目,明要求;再通读原文依据要求,确定有效阅读区域;反复斟酌,并作答复查,是否按照要求作答,是否表述明确。1判断文章体裁答:这是一篇xx。“xx”中的备选答案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三种文体的区别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技巧:时间地点看标志词,准确程度看题意;中心人物识别看中心和写作着力点;事件概括要考虑文章中心,句式是:什么人干什么;什么人怎么样

15、或为什么干什么3概括文章内容?(中心句通常在文章首尾的议论抒情句中)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句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即 “什么人干什么”这可以作为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答案。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4分析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5 划分层次?(1) 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 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 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 按照情感变化过程分(找表达情感词)(5) 总分总(掐头去尾)划分段落层次技巧

16、:合并同类项,把相同内容的合为一层,把不同的分开来。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如无中心句)归纳段意: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找标志词6 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种类: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见闻线线索判断技巧:看题目,看议论抒情句,看多次出现的字眼。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示例: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如七根火柴以七根火柴为线索贯穿全文。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变色龙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以思想感情为线索

17、。如荔枝蜜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不大喜欢想去看看赞赏蜜蜂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如藤野先生以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为叙事线索组织材料,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到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离别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如孔乙己以小伙计“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7为文章拟标题技巧: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依据:(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8品味题目题型:为什么以此为题?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试分析题目的作用。给文章加(换)题目。示例:1)背影 充当线索,主要事件,抓住外貌特写镜头表现父子深情。2)阿长与

18、山海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表现阿长真诚、善良和乐于助人;表明我的感激和怀念。3)变色龙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善变(见风使舵)的性格。具有极强的讽刺性。4)长在岩石上的小花运用比喻,形象地点明了主旨,暗喻在逆境中顽强奋斗的人。5)六个馒头 以极平常的馒头为题目,引起读者的兴趣; 六个馒头是本文的线索(故事围绕这六个馒头展开);六个馒头凝聚了同学之间丰厚的友谊,使文章主题得以表现。6)如果把课文题目小巷深处改为我的母亲或母亲赞之类,你认为效果好吗?为什么?“小巷深处”是母女俩家的所在,是她们生活的场景。这里珍藏着一个感人至深的母爱故事,这里也是真挚感情的寄托。其他

19、题目则显得平淡直露。7)地下没有鳌鱼这个题目好不好?简要评析一下言之成理即可。(说明文)好。既是对古人认识地震的一种否定,又能引出现代科学的解答,生动,吸引人。不好。不直接,不能一目了然,不如地震的原因及危害来得实在。8)火车6年不到站有人认为将题目改为“那车一开,就是6年”更贴切,简要谈谈你的看法。示例:原标题好,因为对弟弟的照顾并未完结,强调这种责任的持久性,突出了哥哥对弟弟的手足深情和高度的责任感。改后的题好,突出了哥哥6年如一日付出的艰辛,强调“不容易”,难能可贵。9)城市农夫,如果把本文标题改为“我的打工仔舅舅”好不好?为什么?不好。理由:文章写了舅舅以及像舅舅一样的农民在城市这块“

20、庄稼地”上的生活,用“城市农夫”这个题目就把城市和农民联系在一起了。这个标题比“我的打工仔舅舅”更贴动。好。理由:这样一改显得更有亲切感,同时也写出了作者对舅舅的怜悯、理解和同情。10)青春的门槛用“青春的门槛”比喻人生两个阶段之间的界限,以此为题目点明题旨,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深层思考。技巧:先看题目本义:词语含义概括内容(点明写作内容如主要事件人物等)。再思考深层含义:主旨:与主旨的关系(揭示了,点明了);人物:与人物关系(表现人物性格;表明作者情感态度;是作者感情触发点)结构:线索、悬念;表现手法:象征。最后分析其效果:运用比喻、化用诗词、引用歌词、一语双关等。生动形象、新颖含

21、蓄、言简意丰、发人深思、引起阅读兴趣等(议论文的题目一般点明论点或论题;说明文常点明说明对象或特征)可以从 A内容上 B主题上 C线索 D设置悬念上等方面进行品味。示例:主题上结合主旨必答,如象征性的散文题目,也可以这样回答:拟题巧妙,一语双关,本指实指,突出主题,耐人寻味。说明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说明了,点明了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点明了本文说明对象。9了解人称的作用。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第二人称:抒情更直接、强烈,便于情感交流。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10 记叙顺序及作用?(1)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22、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 倒叙(先写结果或事件过程中的一部分,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制造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 插叙(叙事时中断,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使故事情节更集中。11 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诙谐幽默。一般来说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12 写作手法及作用?常用具体如下:(1)象征手法:象征,表达了的

23、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2)对比手法 :通过对比,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3)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4) 欲扬先抑和先扬后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5)衬托(侧面烘托)手法和正面描写。以次要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6)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7)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等。(8)文章开篇的常见写作手法有:可以用诗经里

24、的赋比兴手法。比如说,兴,是先言他物的。也可以用引用的手法。如名句、箴言之类的也可以先声夺人,用一系列的排比句,气势强烈或是采用题记的方法。显得隽永深刻,又有文采开头用景物描写也不错,渲染你所需要的气氛和基调。开门见山。倒叙开头(9)文章末尾的常见写作手法有:抒情议论结尾,画龙点睛,点明主旨。 (又称卒章显志)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 戛然而止,发人深省照应开头13 修辞方法及作用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表达某种情感或观点。(2)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

25、xx特点。(3)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 排比:增强语势,便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议论文中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5)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6)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表达强烈的感情,富有感染力。(7)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发人深思。(8)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14 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方法:结合语境分析结合内容分析语意的变化(主旨、人物心理性格、感情等)从修辞、语气、句式、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语言风格等方面分析表达效果。句式:答:“”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不能换,“”用一词,生动形象地表现

26、了,如果换成“”,就没有这种效果了,所以不能换。15 文章用典的赏析一是丰富文章主题,二是增添文章情趣,使文章有文采。三是言简意丰。16 句子或语段的作用?一般说出三条。内容上:首段和尾段:字面义和象征义。点明主旨、升华主题、画龙点睛、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作用。(语面的象征义、喻指义,表现的人物思想性格,点明全文思想意义)。有时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补充说明。结构上:在文章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等作用;在文章中间:承接上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为后文作铺垫;埋下伏笔;在文章结尾:总结上文、照应开头、戛然而止,意味绵长,发人深思、卒章点题,意味深长等表达效果上:升华中心、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

27、用。从写作手法上:开篇点题、为后文设伏笔、作铺垫、深化中心、点明主旨、衬托、渲染、呼应、照应、对比、象征、先抑后扬等。17 表达方式?记叙(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说明18问记叙文中的表达方式和作用?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议论、说明、抒情。记叙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有间接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融情于叙、融情于议、借物抒情、借梦抒情等。记叙文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地揭示人物和事件的意义,以深化主题。段与段之间的议论,能起到承上启下和突出中心的妙用。说明是为了简要地解说事物,阐明事理,使所叙之人、事、物更清楚。19分析写景状物记

28、叙文景物描写的方法:时间推移法 空间变换法 移步换景法 分门别类法20领会写景的作用和写物的目的。借助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往往使用“托物言志”的写法。21描写的种类及作用?了解描写的几种形式:(1)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3)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4)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对话)描写、心理描写作用是: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品主题。侧面描写作用是:衬托了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重点了解几种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格式: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

29、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A.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天气、季节和景物场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文章主题。B.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

30、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揭示人物性格和命运产生的原因。22分析人物形象: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要分析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23小说三要素?人物(主要要素)、环境、情节。其中情节包括(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24运用正副标题相结合的方式的作用增强表达效果。25续写小说结尾。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26问指示代词“这、那”所指内容多从代词前面文字中找答案。27问某词能否去掉,或者调换另一词题型解题模式A、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