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4 ,大小:40.86KB ,
资源ID:513271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13271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沪科版八年级第一章至第七章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沪科版八年级第一章至第七章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电脑模拟雷电的产生。介绍雾凇:冬天,我国东北松花江畔百里长堤上常会出现满眼的玉树琼花雾凇(又称“树霜”)。这是我国的四大自然景观之一。这是怎么回事呢?自然真美丽,真神奇。请同学们举出一些自然界的神奇现象来。学生举例(约5-10分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生活中在我们生活中也会呈现另一些神奇。看课本图图1-13学生举例,你在生活中见到哪些些神奇的现象?下面我们看几个有趣的现象实验一:光的色散实验实验二:隔掌吸钉实验三:摩擦起电散开的塑料绳有干燥的手捋几下,看有什么现象?塑料绳不仅不能合拢,反而会膨胀开,有趣吗?实验四:放大镜一矿泉水瓶中装水。把手指放到后面观察,手变粗了;用它看书上的字,字变

2、大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还有一有趣的事,据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111米高空飞行时发现身边似乎有一条小虫,他伸手抓来一看,大吃一惊!原来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这个传说真实吗?实验五:学生实验请同学们做个实验,撕一长纸条,平放在桌面上,然后把钢笔帽立在纸条的一端。你能不能把纸条从钢笔帽下抽出来,而钢笔帽不倒。实验六:现有一小漏斗,一个乒乓球,如果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给它吹气,会怎么样呢?实验七:矿泉水为什么流不出来?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物理现象。大家举些来看。以上的事例及很多有趣的现象都可以用我们的物理知识来解释。三小结:希望大家喜欢物理,去认真地观察、实验、思考。四布置作业:

3、1阅读课文。2写出你见到或听到的一些神奇的物理现象(至少10个,书上没有的)3阅读第二节内容,下节讨论1-2 探索之路1、了解古人对神奇现象的探究。2、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3、知道自然是神奇的,人们的探索历程则是漫长的、曲折并富有意义的。【重点难点】了解探索之路【教具】录像【教法】阅读、讲解、讨论一复习举些身边的物理现象二新课引入物理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有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近代和现代,近代每一次的工业革命都是物理学的突破。从蒸汽机到电的产生,再到信息技术的出现,物理学的研究上出现重大的突破。人类对科学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三新课1、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看图图1-18及说明,了解古文明

4、我国古代文明:我国四大发明中,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事物的状况,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中,第三种在航海上,从那里接着产生无数的变化,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能比这三种发明,对人类事业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2、物理学的进步之阶看图图1-22 及说明,了解四位科学家的贡献从蒸汽机到核能发电:17-18世纪,由于工业生产的需要和力学、热学的发展,促进了蒸汽机的研制。蒸汽机的出现,导致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由手工业生产走向大规模机器生产,人类生活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到19世纪,由于法拉第、麦克斯韦等科学家在电与磁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人类产生了电能

5、,并制造了各种电气设备,人类社会进入了应用电能的时代。21世纪,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日益深入,开始利用核能发电。物理与高新技术:现代,随着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进一步认识,促进了信息技术、现代交通技术、电脑、纳米技术空间技术的发展。一个崭新的智能化、信息化的高新技术时代正在迎接着我们。四小结(略)五布置作业:1阅读课文 2谈谈人类对自然探索的认识。【板书设计】1-3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1、了解物理知识的一些现代应用。2、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3、了解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与伟大情怀。【重点难点】知道什么是物理学,知道科学探究的环节及方法人类在认识自然中,积累了大量的知识,那么什么是物理学(Physics

6、)呢?在探索之路上,有众多的科学巨人为后人留下了果实丰硕的园地、科学探究方法及不朽的科学精神。“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1知识园地-硕果累累很多的前进在探索神奇现象的过程,逐渐发现蕴藏其中的某些物理规律。随着对这些规律的深入探究,物理学的体系便逐渐形成了。那么什么是物理学呢?物理学(Physics)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看图图1-28人类科学探究的硕果。正是由于众多的科学家致力于不断的探究,我们的生活才越来越丰富起来。2科学探究-其乐无穷科学巨人不仅为我们留下了知识的宫殿,而且还创建了科学的探究方法。贡献最大的应该是意大利的

7、物理学家伽利略。看图1-29,了解“两个铁球同时落地”讲“钟”的故事。如何进行科学探究呢?科学探究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在科学探究中,大家要学会问,学会猜,学会做,学会想,学会合作。3、科学精神-永远高扬科学家们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还为后人留下了永远高扬的科学精神。学生看图图1-33阅读后讨论。问:通过阅读,你们认为科学家们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诀窍在哪里?1阅读课文 2什么是物理学?科学探究的环节是什么?谈谈对初中物理的想法。动 与 静 教学目标 1. 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

8、 2. 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如诗歌、绘画、音乐、词汇等),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诗句和词语。 3. 知道如何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动与静”。 教学方式交流与讨论。 教学重难点用参照物、运动(静止)、相对等物理概念去描述运动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 绚丽多彩的运动世界 充分运用多媒体的视听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展示这个运动的世界:人在林阴道上行走;汽车在公路上奔驰;飞机在天空中翱翔;小鸟在树林中飞翔;月球绕地球转动;地球绕太阳转动;整个宇宙的成千上万个星系都在运动。 让学生体验到我们生活的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我们就生活在运动的世

9、界里。 这里让学生再列举自己认识的一些运动现象,结合多媒体展示和学生举例自己得出:世界是运动的。 二、 人文视野中的运动世界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们总是不断地用不同的方式感知和描述这个运动的世界: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画家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表现运动。 充分鼓励学生说出描述运动的诗词、音乐、绘画、词汇等。 例如在诗词方面举出他们学过或看过的各种诗句。教师可依据学生说出的一些诗句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如绝句登天门山等)。 在音乐和绘画方面学生可能举出得少些,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示:古曲流水、梵高的星夜、毕加索的沐浴的玩球者或祖国的传统国画等。鼓励学生用语言描述音乐和绘画所

10、表现出的运动情景。 在词汇方面学生可以说出“上升、下落、跑步、转动、飞奔”等。 教师活动:展示诗词、音乐、绘画等,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情感去体验运动的各种形式。 学生活动:讨论和交流,说出描述运动的诗词、词汇等,能说出古曲流水中是如何描述运动的,能描述绘画中表现运动的各种方式。 三、 科学视野中的运动世界 科学家又是如何来描述这个运动的世界的呢? 科学家用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及实验方法来描述与研究运动。 同学们,你们对科学上所说的运动是如何认为的呢?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能说出物体位置的改变就称为运动。 教师指出:物理学中所说的机械运动(mechanical motion)是指一个物体相对

11、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这里说的另一个物体,即事先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reference object)。 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rest)的。 用多媒体展示动画:一女孩站在树的对面静止不动或从同学身旁飞驰而过的火车等。 学生说出树木是静止的。但教师在这里要激起认知矛盾(或者有学生主动提出矛盾的观点):地球是运动的,树木在地球上随着地球一起移动,按理说树木是运动的,但平时我们看起来树木是静止的,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说出:从女孩这方面来看,树木和她自己的位置关系没有改变。(可再展示运动和静止的概念) 教师点明:看来判断树木是否静止

12、,是拿树木和女孩自己比较,看树木的位置发生变化没有。 再用多媒体展示动画:另一个男孩向女孩走来。男孩是运动还是静止的,为什么? 引导学生用参照物、位置改变等概念去描述:以女孩为参照物,男孩和她之间的位置在不断改变,所以说男孩在运动。顺势提出:如果男孩来观察女孩,以男孩为参照物,女孩和他之间的位置在变化吗?可不可以说在男孩看来女孩是运动的?还可不可以认为在男孩看来,树木也是运动的呢?看来说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是相对于选定的参照物来说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反之,就是静止的。 因此,我们描述物体运动或静止时都要特别说明是以什么为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结论常常会

13、不一样。 在此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一段动画:潘冬子站在竹排上向下游运动,配上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激起疑问:以什么为参照物时,说“竹排”是运动的?又是以什么为参照物时,说“青山”是运动的?充分讨论交流,能说出“竹排相对于两岸或岸上的树的位置改变了,所以说竹排是运动的;青山相对于竹排或潘冬子的位置改变了,所以青山是运动的。 教师追问:如果以潘冬子为参照物,竹排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学生做游戏“谁在动”(类似教材的练习),然后利用多媒体优势展示,讨论分析:抽4个学生上讲台依次排成一排后,让全班其他学生闭上眼睛,教师变动4个学生的位置后,请其他学生判断谁运动了,谁没有运动?进一步

14、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在生活中,人们常常巧妙地应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为我们服务。 多媒体展示一些动画(如电梯、联合收割机、同步通信卫星等)。 学生讨论回答:以为参照物,电梯里的乘客是运动的;以为参照物,电梯里的乘客又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收割机是的;以卡车为参照物,收割机又是的。说同步通信卫星是静止的,是以为参照物。 (课件中还准备了更多的几个运动和静止的现象,可根据课堂进展和需要让学生讨论交流,分析判断。例如:两架空中飞行的飞机相对静止;月亮白莲花般在云层中穿行;皮带运输机等等。 最后师生或学生共同小结本堂课的内容。 四、 作业 1. 课后练习1、2。 2. 请设计一个与运动有关的图

15、文并茂的生动有趣的画面,也可制作成网页,以后相互交流。科学探究:速 度 的 变 化 教学设计 探究课题学生50 m快速跑速度控制测评(学生分组实验)。 设计思想 1. 改变物理学科本位,探索物理与体育学科的教学整合。把“测量物体平均速度”扩展成“50 m快速跑速度控制测评”,使单纯验证性实验提升为探索性实践活动,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改理念。(注:实验教材提供了2个探究活动方案给参试老师选用,经实验区内兄弟学校及本校的实地试用,结果不甚理想:“斜面滚球”球速太快,来不及计时,更不说分段了,所测值不足为信,无法提供讨论和交流;“百米跑”路程太长,易疲劳,注意力易向外游离,同

16、时也吃不准各人在跑动中的速度变化情况,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无法体现教学标准的要求。 2. 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兴趣。在体验探索的过程中,也深化了对知识和技能的认识和理解。 3.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更大的发挥空间,并设法创造难得的相互协作的条件,把实验扩展到操场,把实验组扩充到10人。有利于学生主动积极学习态度的形成,有利于学生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1. 加深对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会应用速度规律来实测50m跑各段的平均速度。 2. 依据体育达标要求,比照学生50m快速跑的实况,对快速跑的速度控制进行实地评估。 3. 体验探索实验的有关过程;学会使用停表计时。 4.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

17、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实验原理v=st(s:用卷尺可测,t:用停表可测)。 实验器材停表、卷尺、笔、记录表格、自制多媒体课件。 探究课时物理实验课一节,活动课一节(共2课时)。 教学准备 1. 事先选好实验场地,画好跑道,标出相应5个计时点的位置。 2. 事先对各班实验组长进行实验全过程操作培训,以利学生实验稳妥顺利地开展。 第一课时 一、 实验目的的讲解,操作要点的引导 体育教师:50m快速跑技术要领;50m快速跑速度控制指标。 1. 起跑:普通采用蹲踞式,前脚离限制线一脚半,后脚离限制线三脚距离,两手放在限制线后沿(多媒体显示)。 2. 速度控制: (1)

18、010m:加速跑。在最短时间内发挥出最快速度。要求:男生在2s内完成,女生在2.5s内完成。 (2) 1040m:中途跑。正确跑姿快速完成,后蹬充分,“趴地积极”,身体保持正直线稍前倾。男生在4s内完成,女生在4.5s内完成。 (3) 4050m:冲刺跑。保持或尽量保持中途跑的速度,以最快速度冲过终点。冲线时不要急于停下来,要有缓冲过程,逐渐降低速度直至停止,以免发生事故。 物理教师:为每个学生50m跑的速度控制做客观的评测,利用测量及计算各段的平均速度的方法来考查v=st。 速度控制指标参照附表(多媒体显示)。 二、 实验分组 每10名同学为一实验组,组长一名,再分成甲、乙两队,每队5人。甲

19、、乙两队相对站立,发记录表格纸,每人在自己表格的运动员栏中依次写下对面5位同学的姓名。 三、 实验过程 1. 进入50m跑场地:甲队5人在起跑线后列一路纵队,准备跑步;乙队5人领到停表后(学会用法),依次站到各自计时位置准备计时。 2. 组长发令甲队第一人跑出同时,5名计时员同时按表开始计时。当第一人依次跑过每个计时员面前时,各计时员立即停表,并把时间记录在表格的相应栏中,如此继续直至甲队跑完。担任计时学生最后在计时员栏中签名以示负责。 3. 甲队跑完后与乙队互换,由甲队计时,乙队跑步,重复第2步骤。乙队跑完后,交回停表给老师。 4. 甲、乙两队都跑完后,仍成两行相对站立,相互交换手中记录表格

20、。这时各队学生都可以在手中的表格中看到自己的姓名和其中一次时间记录,再和本队交流就可以抄齐自己其余4次的时间(实验过程多媒体显示)。 第一课时结束(离开场地回班级做数据处理、评估和交流活动)。 第二课时 四、 实验研讨(教师在课堂中组织活动、答疑、参与研讨指导) 1. 各人按表格内要求算出自己的各段平均速度,填入表格中,同时也把本队其他学生已算出的他们各自的平均速度,抄入自己表格内相应位置。 2.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估,写入实验报告: (1) 50m快速跑速度控制情况。 (2) 50m快速跑全程平均速度,速度最快的时段。 (3) 测时准确,计算无误,填表正确。 (4) 实验认真负责,善于

21、配合,有团队意识。 3. 每队根据上述条件评出本队优胜者1名,每组评出2名,组长在每个学生报告上写出简明评估。 4. 实验组之间互相交流评出实验优胜组(1组),优胜者(4人)。 五、 实验小结 1. 体育老师:就实验实况从体育角度做简要小结。 2. 物理老师:从实验各环节进行情况,从物理角度做简要小结,格外强调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3. 学生将实验内容写成实验报告,并在实验报告中写出参加实验的体会、收获、改进意见和设想,交课代表。声 音 的 产 生 与 传 播 教学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课程理念的渗透

22、和学生个性的培养根据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境,适时进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尽可能使学生在各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 学生现状由于传统教学的影响,学生对物理探究课的教学形式还有某些不适应的地方,如同学间的合作、师生间的交流还不够熟练,不够大胆,这需要教师的鼓励与培养。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如何进行实验,实验中出现与探究课题偏离或与生活常识矛盾时,应如何对待,也需要教师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并鼓励他们大胆尝试。总之,培养学生尽快适应探究课的教学,既需要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逐渐提高,更需要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给予恰当指导。 实验探

23、究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预测及处理方法 1. 有的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可能将本章后面的声音知识提出来。如:响度、音调、音色、次声等。对于提出这类问题的学生,应予以鼓励,并告知大家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学习探究的课题,只是本堂课可能时间不够,需留待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探究,并对学生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予以肯定。 2. 学生可能得到有错误的认识和结论。不轻易否定学生的认知成果,可建议学生反复实验、收集证据、查找资料以获得有关的信息,通过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来让学生自己纠正前面的错误,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勇于认错、改错的品质。 3. 学生可能提出目前还无法解释清楚的问题。赞赏学生的勇气,并建议查找有关资料,了

24、解弄清这样的问题,还需要哪些知识,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4. 可能将实验探究当作游戏。教师可利用物理知识,帮助学生将这个游戏变得更加有序和有趣。使学生明白知识的获得,会使平淡的活动变得更有乐趣,从而引导学生逐步走上科学探索之路。 5. 出现教师也未曾预料的实验方法、现象。赞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并以一个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探究。 教材分析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入到物理知识的探究中,在观察、感知、举例和实验等探究活动中,让学生亲身经历有关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在探究中,可能提出超出本节课内容的问题,可以作为下一节课的研究内容。所以把第

25、三章整体处理,分节研究。 教学用具 1. 音叉、烧杯、水、纸屑、录音机及周围可以用来发声的物体。 2. 学生自制自带的发声器具。 3. 演示用的扬声器、土电话、声音的传播演示器。 4. 教师自制CAI课件。 教学方式可交流的分组探究活动。 一、 新课引入 课前播放音乐,创设情境。上课时先播放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声音,请学生加以辨别,由此进入声的世界。 二、 新课教学 1. 声音的产生 教师要求学生利用身边物体或自带器材发声,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提醒学生注意发现问题。 教师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进行全班交流活动。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由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和总结,初步认

26、识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演示扬声器的振动实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声音的传播 利用学生可能提出的有关声的传播的问题,进行“土电话”游戏,引入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这个课题。 请学生举生活中的实例。 演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随着空气的减少,引入“真空”概念。运用分析、推理的方法,引导学生去领悟其中的规律。由于一些同学对于声音在水中、固体中传播的实例经历较少,有的同学可能没注意此类现象,演示声音在水中、固体中传播的实验。 观看声音传播的相关录像,了解声音传播过程中的一些微观现象和实例。 请学生通过列举实例,说明声音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并观看“声音的速度”的录像。 三、 作业 1. 课本上的习题。 2. 将你在本节课有关声的实验、现象中发现的问题记录在作业本上。凸 透 镜 成 像教学设计 教学思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