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5 ,大小:52.79KB ,
资源ID:51548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1548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整理第十六章MR检查技术.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整理第十六章MR检查技术.docx

1、整理第十六章MR检查技术第十六章、MR检查技术第一节 概述一、 适应症与禁忌症(一)适应症:MRI适用于人体任何部位检查:包括颅脑、耳鼻咽喉、颈部、心肺、纵隔、乳腺、肝脾、胆道、肾及肾上腺、膀胱、前列腺、子宫、卵巢、四肢关节、脊柱脊髓、外周血管等。MRI适用于人体多种疾病的诊断:包括肿瘤性、感染性、结核性、寄生虫性、血管性、代谢性、中毒性、先天性、外伤性等疾病等。MRI在中枢神经系统颅脑、脊髓的应用最具优势。对于肿瘤、感染、血管病变、白质病变、发育畸形、退行性病变、脑室系统及珠网膜下腔病变、出血性病变均优于CT。对后颅凹及颅颈交界区病变的诊断具有独特的优势。MRI具有软组织高分辨特点及血管流空

2、效应和流入增强效应,可清晰显示咽、喉、甲状腺、颈部淋巴结、血管及颈部肌肉。对颈部病变诊断具有重要价值。MRI对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具有特别的价值。但对肺内病变如钙化及小病灶的检出不如CT。MRI根据心脏具有周期性搏动的特点,运用心电门控触发技术,可对心肌、心腔、心包病变、某些先天性心脏病作出准确诊断,且可对心脏功能作定量分析。MRI的流空效应,可直观地显示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大血管疾患。MRI多参数技术及快速和超快速序列在肝脏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不需用造影剂即可通过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直接鉴别肝脏良、恶性疾病,通过水成像技术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不需用造影

3、剂即可达到造影目的,对胆囊、胆道及胰腺疾病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肾与其周围脂肪囊在MR图像上形成鲜明的对比,肾实质与肾盂内尿液形成良好对比。MRI对肾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MRI不需造影剂即可直接显示尿液造影图像(MRU),对输尿管狭窄、梗阻具有重要价值。由于胰腺周围脂肪衬托,MRI可显示出胰腺及胰腺导管,MRCP对胰腺疾病亦有一定的帮助,在对胰腺病变的诊断中CT与MRI两者具有互补性。MRI多方位、大视野成像可清晰地显示盆腔的解剖结构。尤其对女性盆腔疾病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对盆腔内血管及淋巴结的鉴别较容易,是盆腔肿瘤、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转移癌等病变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手段。MRI可清晰显示软

4、骨、关节囊、关节液及关节韧带,对关节软骨损伤、半月板损伤、关节积液等病变的诊断具有其它影像学检查无法比拟的价值。在关节软骨的变性与坏死诊断中,早于其它影像学方法。MRI利用血液的流入增强效应,设计特殊的成像技术和序列,能简便而无创地实施MR血管造影和MR水成像。(二)禁忌症由于MRI是利用磁场与特定原子核的核磁共振作用所产生信号来成像的,MRI系统的强磁场和射频场有可能使心脏起博器失灵,也容易使各种体内金属性植入物移位,在激励电磁波作用下,体内的金属还会因为发热而造成伤害。因此MR检查具有绝对禁忌症及相对禁忌症。绝对禁忌症:指会导致被检者生命危险的情况。1、装有心脏起博器者。2、装有铁磁性或电

5、子耳蜗者。3、中枢神经系统的金属止血夹。相对禁忌症:指有可能导致被检者生命危险或不同程度伤害的情况,通过解除金属器械后仍可进行检查的情况,以及对影像质量不利的情况。1、体内有金属置入物,如心脏金属瓣膜、人工关节、固定钢板、止血夹、金属假牙、避孕环等。2、带有呼吸机及心电监护设备的危重患者。3、体内有胰岛素泵等神经刺激器患者。4、妊娠三个月以内的早孕患者。投射或导弹效应:是指铁磁性物体靠近磁体时,因受磁场吸引而获得很快的速度向磁体方向飞行。可对病人和工作人员造成灾难性甚至致命性伤害。因此,应禁止将铁磁性氧气活塞、推车、担架、剪刀、镊子等非MRI兼容性急救设备、监护仪器、呼吸器以及钥匙、硬币、发夹

6、、手机、手表等金属物体带入扫描室内。对MRI检查的安全性,操作者一定要引起重视。检查前必须详细询问,弄清楚是否在禁忌范围,以及禁止将金属物品带入扫描室,以确保患者的人身安全及图像的质量保证。二、 扫描程序(一)检查前准备1、认真核对MRI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申请医师核准确认。2、确认病人没有禁忌症。并嘱病人认真阅读检查注意事项,按要求准备。凡体内装有金属置入物(如心脏起博器、金属关节、固定钢板、钢针、电子耳蜗等)的患者,应严禁做此检查。3、进入扫瞄室前嘱患者及陪同家属除去随身携带的任何金属物品(如手机、手表、刀具、硬币、钥匙、发卡、别针

7、、磁卡、推床、轮椅等)并妥善保管,严禁将其带入检查室。4、给患者进述检查过程,消除恐惧心理,争取检查时的合作。告知患者所需检查时间、扫描时机器会发出较大噪声;嘱患者在扫描过程中不得随意运动;按检查部位要求训练患者呼吸、闭气或平静呼吸;告知患者若有不适,可通过配备的通讯工具与工作人员联系。5、婴幼儿、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应给适量的镇静剂或麻醉药物(由麻醉师用药并陪同),提高检查成功率。6、急危重患者,必须做MRI检查时,应由临床医师陪同观察,所有抢救器械、药品必须齐备在扫描室外就近。(二)录入患者信息录入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MRI检查号码、检查部位、患者体重等信息。(三)选择线圈根据检

8、查部位选用相应线圈。(四)摆位根据检查部位正确摆置患者体位;根据检查部位及需要放置好呼吸门控或心电门控装置;对好定位坐标线;移床至扫描0点。(五)开始扫描根据部位要求选择相应序列开始扫描。(六)结束扫描确认达到相应的检查要求后,结束扫描。三、 注意事项1、了解MRI检查适应症与禁忌症,特别是禁忌症,应确保患者无禁忌症检查,以免发生危害患者生命的事件。2、确保扫描室内安全:严禁患者、陪同人员及工作人员将铁磁性金属物体带入扫描室内。3、扫描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将MRI通讯工具打开,与患者沟通,以便及时发现患者需要及意外情况发生。4、认真核对检查申请单,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和MR号码,明确检查部位、目

9、的和要求。5、正确选用线圈、摆置病人位置。6、正确选用扫描序列,优化扫描参数。7、密切观察病人是否移动及图像效果,发现图像质量不符合诊断要求,应根据原因立即重扫。2009年“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放射医学技术“(61)中级专业实践能力(4)第十六章、MR检查技术第二节 人体各系统的MR检查技术一、 神经系统(一)颅脑MRI技术1、适应证(1)颅脑肿瘤(2)脑血管病(3)颅脑外伤(4)颅内感染与炎症(5)脑部退行性病变(6)脑白质病变(7)脑室与蛛网膜下腔病变(8)颅脑先天性发育畸形。2、相关准备 按MRI检查禁忌症做相关准备,尤其要去掉假牙、发卡及颅脑附近相关饰物方可进行检查。小儿、

10、不合作患者及幽闭恐惧症者应给予镇静剂,入睡后方可检查。急危重病人应由临床医师陪同,抢救器械和药品必须齐备在扫描室外就近。3、线圈 头部正交线圈4、扫描技术要点 (1)颅脑MRI视需要行平扫或平扫加增强扫描。(2)脑梗塞、颅内出血、脑的先天畸形等一般只需做平扫。(3)血管性病变常做平扫加血管成像。(4)颅内肿瘤、临床疑转移瘤需做平扫加增强扫描;脑炎平扫阴性者,需加做增强扫描。(5)参数要点:层厚48mm,层间距取层厚的1050(同方位的T1WI、T2WI要保持一致);相位编码方向:横断位取左右向,矢状位取前后向,冠状位取左右向。5、平扫检查:(1)常规序列组合:横断位Tra-T1WI、T2WI矢

11、状位Sag-T2WI或T1WI。(2)必要时加作T2W-FLAIR、T2*WI、EPI-DWI扩散加权序列或脂肪抑制(FS)序列。6、平扫加增强检查(1)常规序列组合:平扫Tra-T1WI、T2WISag- T1WI或冠状位Cor- T1WI。注射对比剂后行矢状面、冠状面、横断面T1WI成像,层厚、层间距及定位均与平扫一致,必要时加脂肪抑制技术。(2)增强扫描常用对比剂为顺磁性对比剂GdDTPA,剂量为0.1mmol/kg。(3)常规颅脑扫描横断位成像应在正中矢状位像上定位,其成像划线一般与前连合后连合连线平行。 (二)鞍区桥小脑角1、适应症 垂体微腺瘤, 垂体腺瘤, 桥小脑角占位, 鞍区脑膜

12、瘤。2、相关准备同颅脑MRI。3、扫描技术要点(1)常规采用高分辨、薄层Sag-T1W、Cor-T1W、Cor-T2W扫描,必要时作横断位扫描。(2)常需增强扫描,行Sag-T1W、Cor-T1W成像,必要时作横断位扫描。(3)微小病变,如垂体微腺瘤需做动态增强扫描,即多时相单层或多层采集。(4)鉴别鞍区病变的出血或脂肪成分,需加做T1W-FS(脂肪抑制)序列。(5)冠状位是检查和诊断垂体和海绵窦最好的方位,能最好地反映垂体大小、对称情况和病变向周围侵犯情况。(三)颅脑MRA技术可采用TOF-MRA、PC-MRA及CE-MRA技术。根据需要显示动脉、静脉以及病变的需要相应地选择不同的成像方法。

13、1、线圈 头部正交线圈、头颈联合阵列线圈2、扫描技术要点(1)3D-TOF-MRA:主要用于流速较快的动脉血管成像。成像层面取横断位,与多数血管垂直。在颅顶设定饱和带。一般采用多个3D块重叠采集,以减小流体的饱和效应。成像序列采用3D-FISP或3D-FLASH序列。所得原始图像行MIP后处理。(2)2D-TOF-MRA:主要用于矢状窦、乙状窦的静脉血管成像。成像层面取冠状位或斜矢状位,与多数血管垂直或成角。在颅底设定饱和带。成像序列采用2D-FLASH序列。所得原始图像行MIP后处理。(3)3D-PC-MRA1)优点 仅血流呈高信号,背景抑制优于3D-TOF;空间分辨率高;成像容积内信号均匀

14、一致;对很宽的流速敏感,可显示动脉与静脉;能定量和定性分析。2)用途:可用于分析可疑病变区的细节,检查流量与方向,大量血肿未吸收时,观察被血肿掩盖的血管病变。3)缺点 在中、低场磁共振成像时间较长,可根据病情酌情应用。注意流速编码要大于所观测的血流速度。(4)2D-PC-MRA:具有仅血流呈高信号、采集时间短的特点,因此可用于显示需极短时间内成像的病变,亦可用于筛选流速成像,即用于3D-PCMRA的流速预测,对欲行3D-PC-MRA的靶血管作2D-PC-MRA,预测其大致流速,再行3D-PC-MRA。多用于静脉系成像。(5)3D-CE-MRA:主要用于颅脑大面积血管病变。可在不同期相观察到动脉

15、或静脉病变,亦可作减影显示病变。与上述血管成像方法不同的是,CE-MRA需注射顺磁造影剂。(6)方法 以19G留滞针建立肘静脉通道,以三通连接管分别接50ml生理盐水及0.2mmol/kg的Gd-DTPA,手推团注或高压注射器注射。先行矢状面3D快速扫描,患者体位不变,团注0.2mmol/kg体重Gd-DTPA,并进行连续2次扫描(动脉期和静脉期)。扫描开始时间是CE-MRA成败的关键,一般按Ts=Tt1/4Ta (Ts是扫描开始时间,Tt为对比剂通过时间,Ta为采集时间)。将血管内注射对比剂的两个时相(动脉期和静脉期)的图像分别对应减去未注射对比剂的图像,即得到只有对比剂的血管影像,再将其进

16、行MIP重建即可产生连续的血管影像。(四)脑功能成像脑功能成像包括扩散成像、灌注成像、中枢活动功能成像及波谱分析。1、MR脑扩散成像技术(1)适应症 用于早期脑梗塞的检查及肿瘤的评价。(2)扫描技术要点 在矢状面定位扫描像上设定横断扩散加权扫描,其扫描方位应采取倾斜层面以尽量避开颅底界面的磁敏感伪影。视病变部位的需要尚可设定矢状面及冠状面扫描(脑干病变)。常规扫描方位及序列推荐:1)EPI-DWI,b = 1,000S (S表示选层方向)EPI-DWI,b = 1,000R (R表示读出方向)EPI-DWI,b = 1,000P (P表示相位方向)2)EPI-扩散示踪加权 b = 1,000T

17、(T表示张量),相应层面 EPI-ADC Map扩散加权因子具有方向性,其方向与扩散敏感梯度方向一致,同一病变不同的扩散加权系数及不同方向的扩散敏感梯度,其图像的信号表现不同。所以应使用同时具有三个方向的扩散加权系数的扩散示踪加权,或者分次作每个方向的扩散加权成像以便比较。三个方向的扩散加权系数相等称为各向同性扩散加权;三个方向的扩散加权系数各不相等的称为各向异性扩散加权。如果需要作量化分析,则应作表面扩散系数图。2、MR脑灌注成像技术(1)适应症 用于脑梗塞及肝脏病变的早期诊断、肾功能灌注。对比剂引起的T1增强效应适应于心脏的灌注分析,因为对比剂能够进入组织间隙,而且每次成像所需要的对比剂浓

18、度较少,可以多次重复扫描观察整个心脏的灌注情况。(2)相关准备 用19G留滞针及三通连接管建立静脉通道,连接生理盐水和顺磁性对比剂,手推团注或高压注射器注射。(3)扫描技术1)扩散加权扫描:先作扩散加权成像,作为诊断及病变定位图像。通常选各向同性的扩散加权序列,b = 1,000。如果可能,再作一次高分辨力扩散加权,一般层面设为2025层,扫描时间约4s。2)灌注扫描:选用EPI灌注成像序列,按病变部位设定横断面层面,一般为10层,扫描次数为60次。首次扫描不注射对比剂,静脉团注对比剂后立即开始扫描,至60次扫描完毕。3)应用序列:脑灌注成像通常使用EPI-T2*加权序列,回波时间5070ms

19、。(4)图像后处理 用统计学功能显示血液灌注过程,并计算T2*图像信号变化率,根据T2*变化率计算局部相对脑血容量,再根据对比剂峰值通过时间和相对脑血容量计算出局部相对脑血流量。局部相对脑血容量 = 局部相对脑血容量 / 对比剂通过时间再由对比剂的稀释原理计算出脑血容量。3、MR脑中枢活动功能成像技术(1)适应症 BOLD-fMRI主要用于功能皮层中枢的定位,包括视觉、运动、听觉、感觉、语言等皮层中枢的定位研究。fMRI的应用已扩展至类似于记忆等认知功能的研究领域。FMRI还应用于手术前定位、化学刺激研究以及癫痫的评价等。(2)相关准备 除同颅脑常规准备,还应具备:1)根据所观察活动中枢准备适

20、当的刺激工具。2)与患者充分讨论检查过程,使患者熟悉刺激过程,并作出正确的反应。3)注意将患者头部尽量靠近磁场中心,头前后径小的患者应将颅后加垫,使头颅前后径中心与正中冠状面一致,因EPI成像无中心偏置,用束带固定器将患者头固定,保持患者头部无运动。(3)扫描技术1)先作多方位投影匀场。2)作矢状位定位像。3)在矢状位像上设定横断SE序列T1W像,一般为1016层,层厚4mm,层面应包括目标中枢,作为基础解剖像。4)BOLD图像采集:选FID-EPI-T2*加权序列,回波时间以6070ms为佳。扫描层面位置与基础解剖像完全一致,如层面位置、FOV、层厚、层间距、激发顺序、相位编码方向等。设定6

21、0次扫描,延迟时间设定3秒,每5次扫描为一组,共分12 组。1、3、5、7、9、11组为刺激活动组(A),2、4、6、8、10、12组为休息组(N)。两组交替扫描,每组扫描作出正确反应,直至60次扫描全部完成。4、MR脑波谱成像技术(1)适应症 颅内肿瘤:脑内外肿瘤的鉴别,如脑膜瘤、胶质瘤、转移瘤;良恶性肿瘤的分级,如胶质瘤的分级。颈髓、脑的损伤:如放射性脑坏死,急性颈髓损伤,中脑损伤。脑梗塞各期改变,脑白质病。癫痫,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老年性痴呆症等。(2)序列的选择 STEAM序列激励回波序列,信噪比较低,对运动较敏感,TE时间短,适用于观察短T2的代谢产物;PRESS序列点解析波谱,

22、此序列信噪比较高,对运动不敏感,对匀场和水抑制的要求不如STEAM严格,但是TE时间较长(通常为136ms或272ms),难以发现短T2的代谢产物。(3)定位技术 为更集中地采集到病变所在部位的病理生理信息,精确的定位技术是非常关键的。MRS与MRI一体化磁共振扫描仪普遍使用之后,常规先做普通扫描,然后根据扫描所得到图像进行空间定位波谱检查;(4)感兴趣区大小的选择 原则上感兴趣区太小,扫描时间长,所得信号相对低;反之,感兴趣区过大,则易受所测组织之外脂肪、骨骼及液体的污染,谱线变形。目前,1H谱感兴趣区(VOI)最小可达1mm。(5)抑水 抑水是专用于质子波谱的技术,波谱的信号强度与所测物质

23、的浓度成正比。(6)匀场 波谱的信号比和分辨率部分决定于谱线线宽,谱线线宽受原子核自然线宽及磁场均匀度的影响,内磁场均匀度越高,线宽越小,基线越平整光滑。新一代的磁共振扫描仪都是自动匀场和抑水功能。(7)图像后处理 获得波谱后主要进行:1)选择感兴趣波段;2)过虑杂波;3)基线、相位校正;4)测量各代谢物的峰下面积,进行分析评价。二、呼吸系统(一)肺部及纵膈MRI技术1、相关准备 安装心电门控或周围门控,若使用呼吸门控技术,将呼吸感应器置于患者上腹部。嘱病人勿动及检查过程中不要咳嗽。2、线圈 体部相控阵线圈、体线圈。3、扫描技术 常规做横断及斜冠状方位,必要时做矢状位。多采用快速序列屏气采集,

24、或采用呼吸门控技术采集。使用心电门控或周围门控技术,是为了使血管流空与其它组织形成良好对比。推荐常规成像序列为:Tra-T1W;Tra-T2W;平行于支气管树的斜Cor-T1W;必要时加做Sag-T1W。(二)乳腺MRI技术1、线圈 采用单侧或双侧乳腺专用环形线圈,也可采用体线圈。准备乳腺成像专用垫能使乳腺悬空于线圈内的胸腹部支撑垫。将支撑垫放于床面中央,中间矩形深槽长轴与床面长轴垂直。将乳腺线圈的方位与支撑垫方位一致并贴近,线圈在床外端,支撑垫在床内端(靠扫描孔端)。2、扫描技术要点 (1)体位:俯卧,足先进。双乳腺悬与线圈两孔或两凹杯中。(2)常规做矢状位及横断位方向扫描。(3)常规平扫序

25、列推荐:T2W-Tra-TIR或T2W-Tra-FS,T1W-Tra-FLASH, T1W-Tra-SE,T2W-Sag-TIR,T1W-Sag-FLASH。(4)乳腺疾病通常行动态增强:先用梯度回波3D-T1加权快速扫描技术做增强前扫描,再于注射对比剂后连续5-6次做不同时相动态增强采集,将动态增强图象与增强前图像进行减影处理,可清晰显示肿瘤的增强过程,并可制作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或行MIP和MPR图像后处理。三、 循环系统(一)心脏大血管MRI技术1、适应症 心肌梗塞,心肌病,瓣膜病变,心包病变,心脏肿瘤,大血管病变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等。2、相关准备 安装心电门控或周围门控,嘱病人勿动及检查

26、过程中不要咳嗽。3、线圈 包裹式心脏表面线圈、体部相控阵线圈或体线圈。4、扫描技术要点 (1)成像方位:心脏常规做横轴位、冠状位、矢状位、主动脉弓位、平行于室间隔的心脏长轴位、垂直于室间隔的心脏长轴位、垂直于室间隔的心脏短轴位、四腔位等。(2)心电门控技术:心脏MRI通常需要安装心电门控触发采集。心电门控是用于减少心血管搏动及血流伪影行之有效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以心电图R波作为触发点,选择适当的触发延迟时间,即R波与触发脉冲之间的时间。可以获得心动周期任一相位上的图像。在导联心电时应注意勿使导线卷曲,应拉直平行于静磁场。三个电极应呈一长轴置于胸部。(3)与心电有关的参数选择1)TR 在多时相中

27、一个时间间隔单时相扫描序列为一个或数个RR间期。2)延迟时间(TD):选择shortest或设定于一个RR间期的特定时间。 3)门控不应期:其值选择决定于TR,且受心律的影响,门控不应期为(0.70.9)N,N为TR内包含的RR间期个数。心律齐选0.9N,心律不齐选0.7N。 4)心律不应期拒绝窗:设定为5070%。5)时相数:GRE序列中设164,SE序列中设18。时间间隔时间:可设置shortest、longest或根据需要设置。(二)心脏大血管MRA技术心脏大血管MRA因受生理运动的影响,通常采用CE-MRA。采用超短TR/超短TE(如TR/TE5/2ms)的三维梯度回波序列。1、适应症

28、 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大血管疾患、肺血管畸形等。2、相关准备 用19G留滞针及三通连接管建立静脉通道,连接50ml生理盐水和0.20.4mmol/kg顺磁造影剂,手推团注或高压注射器注射。训练病人屏气。3、线圈 体线圈或体部相控阵体部线圈。4、扫描技术 一般取冠状面成像。采用3D-TurboFLASH或3D-FISP序列。对比剂团注后开始扫描时间的确定是CE-MRA成败的关键。一般用双倍常规剂量。用团注试验剂量确定所成像血管内对比剂达峰值的时间Tp,结合对比剂注射时间Ti和扫描采集时间Ta,确定对比剂注射完毕后至扫描开始的延迟时间Td,公式为:Td = Tp Ti /2 Ta

29、/2 这一步很关键,其目的是让血管内对比剂浓度达高峰时的数据采集线置于K-空间中心,以保持最大的血管对比。每次采集嘱病人屏气,中间间隔时间即扫描间隔时间,也就是患者的换气时间。5、图像后处理 扫描所得原始数据经MIP重建,即可分别得到心脏、大血管动脉、静脉循环演变过程中的不同期的影像。可用确定兴趣区即靶区重建方法,如分别对侧支血管、畸形血管等多次重建。这样可明显增加血管与周围背景组织的对比,血管相互重叠较少。(三) 磁共振成像心功能分析技术采用电影MRI无创地探测心功能并进行分析,具有直观、解剖结构清晰、人为误差小、测量准确等优点,将为心功能分析开拓新的检查方法。1、适应症 心肌病,如肥厚性心

30、肌病、扩张性心肌病等,以及其它心脏疾患需做心功能分析等疾病。2、相关准备及线圈 同心脏大血管MRI。3、扫描技术要点 (1)采用单次屏气TSE序列在冠状位定位像上作横断面成像。(2)以显示左右室及室间隔的横断面图像为定位图,做平行于室间隔的左室长轴位成像。(3)以平行于左室长轴位为定位图,作垂直于左室长轴的短轴位。(4)确定所成短轴位合乎心功能分析所需,采用单次屏气2D-FLASH序列,以左室长轴位图为定位图,作垂直于左室长轴的短轴位电影成像,与3所作短轴位一致,即等层厚,等间距,从心底到心尖依次作数层(一般810层)短轴位电影成像。扫描层面必须包括心尖至房室瓣口,保证心功能分析准确无误。4、

31、图像后处理(1)将整个心动周期的数层短轴位电影输入心功能分析软件包,用手动或半自动可分别在舒张期、收缩期对左、右室的内侧壁勾画轮廓。(2)产生心脏功能报告表。(3)产生左室容积以及容积变化率曲线图。(4)心肌厚度分析:在已勾画的心室心肌内侧壁的基础上再勾画其外侧壁轮廓,确定放射状区域,并计算结果,以表格或“牛眼”图的形式显示出来,包括心肌厚度的百分比、厚度差和绝对厚度。(5)心脏磁共振几何和功能评价:MR心脏图像特别适用于其几何和功能评价,这主要是基于MR心脏图像良好的空间对比度、自由选择层面方位以及良好的心肌和血液对比。而心肌和心室的几何测定在心脏疾病诊断中非常重要。(四)心肌灌注成像技术1、概述 心肌灌注反映心脏生理代谢过程,而诸多的形态学检查和心功能测定则是其结构和活动状态的表现。实验表明,在心肌供血减少20%时,心功能仍保持正常。检测心肌灌注是当前冠心病的诊断指标,也是探讨再灌注、评价治疗、观察冠状动脉搭桥或扩张效果的可靠依据。对比剂Gd-DTPA静脉注射后在首次通过中迅速分布于心肌组织的细胞外间隙,引起信号强度改变。EPI快速、多层成像技术能够定量检测这一变化。分析心肌灌注情况,缺血区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显示为上升时间延长,峰值信号强度较低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