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3.52KB ,
资源ID:519581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19581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武汉旅游指南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武汉旅游指南Word文件下载.docx

1、明代以后,汉阳所属之夏口镇商业勃兴,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首。武阳夏三镇的统称棗“武汉”开始被使用。1926年12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政府委员临时联席会议确定“确立国都,以武昌、汉口、汉阳三城为一大区域作为京兆区,定名武汉”。1927年4月16日,成立武汉市政委员会,这是统一建市的开始。随后分分合合,至1949年5月24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武汉市的名称至今保持不变。1986年12月,国务院公布武汉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武汉自然人文景观丰富,素有“历史文化名城”之美誉。现有定点旅游景区(点)26处。其代表性的景点是全国最佳风景名胜之一的黄鹤楼,国家级东湖风景区,以五百罗汉、玉佛及

2、悠久历史著称的归元禅寺,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古琴台,辛亥首义军政府地址红楼等。此外,新开发的道观河风景旅游区、木兰湖旅游度假区已初具规模,金银湖旅游度假区、武汉高尔夫球场正在兴建之中。市区游一日游东湖-黄鹤楼-长江大桥二日游第一天东湖-省博物馆-红楼-黄鹤楼第二天长江大桥-龟山电视塔-归元寺-武汉动物园-古琴台-晴川阁-铁门关市郊游一日游A.武汉市区-新洲道观河风景区B.武汉市区-蔡甸九真山-嵩阳山庄二日游A.第一天:武汉市区-武昌龙泉山风景区-熊廷弼公园第二天:武昌纸坊镇-白云洞-槐山风景区B.第一天:武汉市区-黄陂县木兰山风景区第二天:黄陂县木兰湖旅游区-木兰山风景区专线游文物古迹游古琴台-晴

3、川阁-铁门关-省博物馆楚文化游楚城-楚市-离骚碑-楚天台-行吟阁-屈原纪念馆-省博物馆-古琴台三国遗迹游龟山鲁肃墓-三国群雕-铁门关-黄鹤楼-东湖-卓刀泉辛亥革命遗迹红楼-黄兴点将台-彭刘扬烈士就义处-工程第八营旧址-武昌起义门-武昌起义纪念碑-辛亥首义烈士墓佛教胜地游武昌宝通寺-汉阳归元寺-新洲报恩寺汉货购物游武汉商场-汉正街小商品市场-江汉路夜市归元寺武汉的佛教名寺归元禅寺,为清顺治15年(1658年)由白光法师兴建,取“归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门”的佛偈而命名,其与宝通寺、莲溪寺、正觉寺合称武汉四大丛林(丛林意为“众僧聚居一处有如众木相依为林”)。寺庙坐落在武汉市汉阳区翠微路西端,占地469

4、00平方米,殿舍200余间,庙里的建筑、佛教经典以及各种佛像历经“文革”浩劫而完整保留了下来,其中罗汉堂供奉的500尊金身罗汉为该寺的重点特色之一。归元寺以建筑完美、雕塑绝妙、珍藏丰富而声震佛门,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以及许多外国游客包括各国政要如柬埔寨西哈努克国王、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日本首相中曾康弘等都曾先后来此观赏,并分别向该寺赠送礼品。交通:可以乘旅游一号线。黄鹤楼武昌蛇山上的黄鹤楼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此楼始建于公元223年,历史上的黄鹤楼由主楼、配亭、轩廊、牌坊、诗碑廊、古肆商业街组成。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张居正等,

5、都先后到这里吟诗作赋,其中崔颢的千古佳作黄鹤楼诗使黄鹤楼名扬天下。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1981年10月武汉政府重建黄鹤楼,1985年6月落成,高大雄伟、金碧辉煌,是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武汉长江大桥雄踞于黄鹤楼前,与它隔长江相望的则是高24层的晴川饭店和龟山上的电视塔,这组建筑交相辉映,使江城大为增色。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

6、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筑城为守,建楼以嘹望。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已成为千古绝唱,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使不少江夏名士“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开

7、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飞檐5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登楼远眺,“极目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滚来,三镇风光尽收眼底。黄鹤楼的形制自创建以来,各朝皆不相同,但都显得高古雄浑,极富个性。与岳阳楼、滕王阁相比,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这些数字透露出古建筑文化中数目的象征和伦理表意功能。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

8、黄鹤,展翅欲飞。整座楼的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南楼旧时有白云楼、安远楼、瑰月楼、楚观楼诸称,它与黄鹤楼、头陀寺、北榭并称为古时蛇山四大楼台。现楼系1985年重建,位于公园南区黄鹤楼东南185米处。南楼背山面南,面阔5间,长16.5米,进深3间,宽7.5米,高9.5米,上下2层,钢筋水泥仿砖木结构,歇山式顶,重檐飞角,青瓦朱楹,前加抱复,6圆柱,轩敞明洁。楼前有一棵百年古树,给南楼平添古朴之色。白云阁坐落在蛇山高观山山顶,在黄鹤楼以东约274米处,海拔75.5米,阁高41.7米,是观赏黄鹤楼、蛇山、长江的极佳景点。白云阁历史上曾是南楼的别称,阁名源于唐代诗人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

9、,白云千载空悠悠的诗句。1992年1月竣工的白云阁,外观为塔楼式,呈T字型,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95平方米,阁名由史学家周谷城书写。毛泽东词亭在南楼东南侧,黄鹤楼东南206米,白云阁西南90米处。毛泽东似乎对白云黄鹤之乡特别钟情,他36次来武汉,多次登临蛇山,并18次畅游长江武汉段,1956年6月1日,毛泽东从黄鹤楼故址的上首入水,首次畅游长江,6月3日至4日,又两次到江中畅游,写下了气势磅礴、豪情满怀的光辉诗篇。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

10、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词亭于1992年建成,坐北朝南,长宽各6.6米,高9.5米,为四角攒尖重檐舒翼,亭中央矗立一高3.2米,宽1.8米的大型青石碑,南北两面分别镌有毛泽东1927年春登蛇山时填写的菩萨蛮.黄鹤楼和1956年6月畅游长江后填写的水调歌头.游泳。搁笔亭在黄鹤楼以东132米处,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于1991年重建。亭名取自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一段佳话。千禧吉祥钟钟身重20吨,蒲牢1吨,取20世纪和21世纪的连接之意,钟体材料为铜合金,含黄金2.1公斤,银8.4公斤,它是明朝永乐大钟以后我国铸造的最大铜钟。大钟外形为裙边圆钟,口部直径3米,高约5米

11、。鹅碑亭在黄鹤楼以东245米处,有清代流传下来在武昌蛇山黄鹄矶的一笔草成的字刻石一方,传说书圣王羲之在黄鹤楼下养过鹅群,有次情不自禁写下此字。1986年,风景区将依拓本重新制作的鹅字碑立于形如弯月的鹅池东端,在碑的北侧建一石拱桥,并以碑作亭壁,建六角亭,亭以碑名。岳武穆遗像亭岳飞亭,在黄鹤楼西面574米处,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曾在黄鹤楼下的鄂州(今武昌)屯兵镇守达7年之久,其所填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词即出自这一时期。岳武穆像亭坐北朝南,木石结构,亭为六角攒尖,高6米,亭檐匾额岳武穆遗像栾,临面石柱上刻有对联,曰:撼山抑何易,撼军抑何难,愿忠魂常镇荆湖,护持江汉雄风,大业先从三户起;文官不爱钱,武官

12、不怕死,奉谠论复兴家国,留得乾坤正气,新猷端自四维张。胜像宝塔又称白塔或元代白塔。原在蛇山西首黄鹤楼故址前的黄鹄矶头,1955年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时,拆迁至蛇山西部、京广铁路线桥旁。1984年迁入风景区大门入处内,位于黄鹤楼正前方约159米处,是黄鹤楼故址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建筑。宝塔建于元代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为威顺王宽彻普化太子建,是用于供奉舍利和安藏佛教法物的喇嘛塔。胜像宝塔高9.36米,座宽5.68米,采用外石内砖方式砌筑,以石砌为主。整体造型号由基座向上逐渐收缩,尺度愈缩愈小,其轮廓线条大体呈三角形。塔外观分作座、瓶、相轮、伞、宝顶5部分。宝顶为合金制作。石牌坊位于蛇山高观山的

13、山脊背上,由西向东,将白云阁与岳飞风景区连结,形成了长达250米的山顶游览风景线。石牌坊计5座,建于1992年,前4座示意黄鹤楼春夏秋冬的四时风景,用青灰石雕塑而成,为典型的徽式风格,第5座为岳飞功德坊,是石牌坊群中形制最大宏伟的一座牌坊,以示光大爱国热忱和弘扬民族精神。诗碑廊黄鹤楼东南210米,环绕景区鹅池四周,碑刻内容为当代国内书画名家书写的历代名人吟咏黄鹤楼的诗词名句(亦有部分当代诗作)。碑墙上共嵌有石碑124方,根据真迹描摹镌刻。黄鹤归来铜雕位于黄鹤楼以西50米的正面台阶前裸露的岸石上,由龟、蛇、鹤三种吉祥动物组成。龟、蛇驮着双鹤奋力向上,黄鹤帽脚踏龟、蛇俯瞰人间。该铜雕高5.1米,重

14、3.8吨,系纯黄铜铸成。九九归鹤图浮雕在黄鹤楼东南240米处,位于景区白龙池边,是国内最大的室外花岗岩浮雕。整个雕塑呈红色,99只仙鹤呈现种种不同的舞姿。浮雕依蛇山山势呈不等距Z形,全长38.4米,高4.8米,云蒸霞蔚,日月同辉,江流不息,生机盎然。99只不同动态的仙鹤,和谐分布在松、竹、海、灵芝、流水、岩石、云霞中。陈友谅墓陈友谅(1319-1363)是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之一,湖北沔阳人,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自称汉王,至正二十年杀徐寿辉自称皇帝,至正二十三年在鄱阳湖与朱元璋大战中流矢身亡,其部下以舟载其尸还武昌,葬于蛇山南麓。明末以后,几经整修,1981年重新修复。墓坐北朝南,墓前

15、立水泥镶嵌的麻石墓碑,高2米,上书大汉陈友谅墓前建有牌坊,前额书江汉先英,后额书三楚雄风古琴台古琴台又名伯牙台,位于汉阳龟山西麓,月湖东畔,是为纪念伯牙与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而修建的。古时有位名叫俞伯牙的琴师曾龟山脚下弹琴抒怀,山上的樵夫钟子期听懂其志在高山和流水,伯牙便视子期为知己。几年以后,伯牙又路过龟山,得知子期已经病故,悲痛不已的他便将琴摔碎,发誓从此不再弹琴。琴台始建于北宋,门额上的“琴台”二字,据说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米芾所题。后来屡毁屡建,光绪十六年(1890年)又一次重建。现在的琴台建筑群占地15亩,主体殿堂前的汉白玉方型石台相传就是伯牙抚琴处,园内布局精巧,三面环水,遥

16、对龟山,修建者充分利用地势地形,把龟山月湖山水巧妙借了过来,构成一个广阔深远的艺术境界。旅游一号线可到达。长春观长春观位于武昌大东门外,创建于元代。现存的建筑是清同治二年(1863年)该观住持何合春率道友四处慕化而建。长春观是武汉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道教古建筑群。寺内建筑有王殿四官殿、来威殿,客堂以及展后登山石级等主要建筑。1931年又进行过一次较大规模的修缮,前展后疣、门廊过道更臻于完善,恢复并形成了一个为左中右三路,依山而上、布局得当的建筑群。中路建筑为五进:有灵官殿、二神殿、太清殿、古神坛、古先农坛。左路为十方堂、经堂、大客堂、功德祠、大士阁、来成殿和藏经阁等。右路为厨房、斋堂、

17、寮房、邱祖殿、主待堂、世谱堂和纯阳祠等。主要建筑为砖木结构,斗拱飞檐,梁柱栏板和殿内神龛的雕刻,细腻生动,具有典型的湖北道教建筑艺术特色。文化革命中,观内陈设和文物都遭到不同程度地破坏。1983年,国务院确定该观为全国对外开放开展宗都活动的重点道观之一,拨款维修了山门、灵官殿、二神殿、太清殿;重塑了一些神像,后殿供刘长生、谭长真、孙不二、邱长春、马丹阳、王玉阳和郝太七位真人坐像;由会仙桥而上最后殿供神农、伏羲、轩辕氏神像。1995年在修建长江大桥时,还将黄鹤楼旧址处的吕祖阁吕洞宾卧像和“五百灵官”移到该观内,大大丰富了长春观的收藏。目前长春观是武汉保存道教文物最集中最丰富的地方,武汉市道教协会

18、就设在观内。长春观规模恢宏,历来为道教的丛林胜地,被誉为“江楚名区,道子云集之处,黄冠皈依之所”。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地处风景秀丽的东湖之滨,这里收藏了20多万件历史文物,举世闻名的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和吴王夫差矛等珍贵文物都是湖北省博物馆中的展品。馆内藏品多具有湖北地方特色,为了解研究古代楚国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提供了大量珍贵的资料,如新石器时代京山崛家岭文化的蛋壳彩陶纺轮;天门石家河文化的玉人、玉鹰;盘龙城商代遗址和墓葬出土的大玉戈及铜鼎、铜钺;随县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青铜器群及16节透雕龙凤玉佩、28宿天文图像衣箱;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代法律文书竹简等,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

19、价值。游客可以将湖北省博物馆与东湖的游览安排在同一个行程中,因为乘旅游一号线,这两个地方只相差一二站路。磨山楚城磨山三面紧紧被东湖环绕,在磨山登高望清涟,乘舟荡碧水,无限遐意。磨山有多种植物栽培,梅花、荷花、桂花久负盛名。根据历史典籍和传说,在磨山第二峰北麓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建成了楚文化游览区。主要内容有开城仪式/楚歌楚舞/楚城集市/楚工艺品展览/楚文物展/楚民俗表演/楚乐编钟表演.木兰山木兰山位于武汉市北部,距市区中心50公里,占地总面积78平方公里,海拔582.1米,是大别山南麓高峰之一,自古就有木兰耸翠之美誉,明代诗人屠达赞誉为西陵最胜,盖三楚之极观木兰山是木兰将军故里,唐代大诗人杜牧登临木兰山,写下了题木兰庙: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木兰山也是香火鼎盛的宗教圣地,其宗教活动始于隋,兴于唐,盛于明,佛、道两教共处一山,其七宫八观三十六殿建筑面积达三万平方米,供奉神像一千余尊。木兰山以独特的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吸引着人们,山上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年均气温16度,夏季气温较火炉武汉低3-4度。乘车路线:武汉客运港乘坐市郊旅游1路专线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