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31KB ,
资源ID:5207597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20759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道德视阔下的校园文化现状调查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道德视阔下的校园文化现状调查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

1、调查时间:xx年x月调查方式:采用书面问卷的形式,对各年级、各专业实行抽样调查样本情况:样本100份,有效问卷90份,回收率85%调查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对校园道德文化的认识,调查了解学生文化生活现状,为学校校园道德文化建设提供参考。(一)、文化与校园文化 据调查,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识较为全面,因为校园文化既是物质层面上的文化又是精神层面的文化。问卷显示,69.5的同学认为大学文化是物质与精神的结合体,而有20.5%的同学则认为大学文化抽象为一种精神,仅有10%的同学认为大学文化是校园氛围的物化形式。说到大学文化,不可缺少的是一个学校的历史,校园文化是校园历史的凝结和提炼,校园文化的形成离不开

2、学校历史,而学校历史的不同是形成不同特色的校园文化的根本原因。虽然学生对文化的认识比较全面,但是对我校文化历史的了解却比较少,了解渠道也比较单一。在调查中,有15%的同学对我校历史了解并且感兴趣,8%的同学则对学校“非常不了解”,33%的同学表示“不太了解”,44%的同学则表示“了解一部分”。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原因,在另一项调查中可以看出:从了解学校情况的途径方面,56%的同学选择了“听别人说”,而占第二位的是“报纸”,占30%。“听别人说”这样一种了解方式显然是很空泛的,而道听途说往往使人对一个学校的认识产生偏差,从而给学校的声誉、校园文化的传承产生不良影响。从“学生对学校情况了解途径调查”

3、的图表中可以发现,“报纸”和“校园网”占整个调查的40%,这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选择从校园媒体方面了解学校,这也说明在大学校园里,媒体的地位是很重要的。(二)、校园学术环境探究大学文化是校园环境、教学特色、学术环境、社团活动等一系列的物质和精神的集合体。而教与学依然是一个学校最重要的事情,也是最能够表现一个学校的文化特质的方面,因此,对校园学术的调查是首当其冲的。通过问卷的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学校学术氛围评价平淡,渴望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认为学校学术氛围浓厚的只占考察比例的18,而46则认为“还过得去”,剩下的36则认为学校“没有学术氛围”或者是保持沉默。在选择中出现了大量认为学校没

4、有什么学术氛围的比例说明:我校的学术环境有待改进。从另一个方面讲,这又是与当今社会大气候息息相关的。当下,高校学术氛围普遍缺失。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对这一现象简要分析:(1)社会“考证”热,学生浮躁、不塌实 虽然大多数的同学明白拿证书并不是学习最终的目的,获得相应能力是更重要的道理,但是学生个体在面对社会大环境时,仍然不自觉地为了多取得一些证书而忽视了本专业的学习。有些人为了取得更多的证书,甚至放弃在校的学习机会,花另一份钱去外面的补习班、辅导班学习。学校作为高校教育的载体,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其在教育中的核心作用是任何校外的补习班、辅导班所不取代的,为了考取某项证书而忽视了在校的学习,是很不

5、明智的做法,学生应当利用校内资源学好本专业的课程再考虑学习其他的知识。而学校应当在明确自己办学理念的前提下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加强学生的思想认识教育,让他们了解到,学习不是为了考证,学到真本领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2)加强图书馆、自习室等硬件设施的建设调查发现,同学们所关注信息的范围,平时所阅读的书籍类型以社科,文学和武侠类居多。大多数人认为校内自创的刊物政治性、学术性较强,可读性较弱。订阅的刊物偏向学术方向的较多,虽然也有一些文艺性刊物,数量不少但是质量不高,也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28的同学对学校图书馆的资料很满意,46的同学则认为一般。硬件设施是学校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也是

6、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吸取知识所必备的。随着高校扩招,学校扩大建设规模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校方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精打细算,将教学设施与生活设施建设合理安排,确保学生拥有高品质的生活、学习环境。(3)加强师生交流,学用结合,增加实践活动。74的同学认为我校教职员工平易近人,能做到与学生相处融洽,讲课生动,思想先进。在师生交流方面,一些同学希望老师在加强课堂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气氛上再多下些功夫。此外,大学的学习是学与用的学习,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必须通过实践得以掌握,教务处应增加实习时间,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要把高深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结合,也是大多数学生的愿望。在现阶段你认为学校应开展什么活动这样的

7、一个调查题目中,有63的同学选择了文化实践,说明了学生希望学校增加实践课程,在实践中锻炼自己,而不是任自己的专业与实际脱轨。(三)校园文娱活动分析 在一个学校里,教学活动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除了学业以外的课余活动也是校园文化必不可少的。为此,我们对课余时间里同学们的行为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在闲暇时间里,30.3的同学选择看电视、听广播,27.5的同学选择阅读书籍,16的同学用在下棋、打牌、上网等活动上。大部分同学认为大学期间最浪费时间的事情是“打游戏”。许多人表示会经常性地通过电视、网络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现状,可见还是有许多同学关注国内外时事的。但也不排除一部分学生对电视广播的关注实际上是

8、聚焦在球赛,肥皂剧以及娱乐节目上。我们在采访中也可以发现,一些同学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毫不关心,有些高年级的学生自从上了大学之后就没有看过新闻。在当今社会,许多大学生对社会时事毫不关心,总是说“我并不关心什么经济和政治,这些事情与我无关”。这些真与大学生毫无关系吗?不是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上的知识群体,是提升整个社会素质,加强全民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坚力量,如果连大学生都对人民币汇率、对党的历史使命、对人民代表大会不关心的话,那谁来关心?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应当了解国家现状了解社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时事政治,而这些也组成了每个国家的历史。作为当代大学生,肯定是要关心这些时事政治的,只有了解了,才

9、会有拼搏的方向,才能肩负未来的使命。一个不关心国家政治经济的大学生不能称得上是一个完整的大学生,大学校园文化不应该是爱情、足球、毫无意义的争论调侃和不知所云的伪小资情调,每个学生都应当对政治有足够的重视。大学生个人价值取向如何可以从其对闲暇时间的利用方向上表现出来,课余时间学习科学知识和看肥皂剧的人是不同的,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童年时期对世界美好的幻想、成长过程中对某些社会现象的不解和迷茫,一点一滴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了解当下大学生的心态,是很重要的方面。(四)学生价值取向分析目前60%的学生承担着很大的就业压力,认为自己的就业之路坎坷不平,只有不到10%的同学对就业抱以轻松的

10、态度。有8%的同学认为人生价值取向在于人格是否高尚,超出一半的人认为学习的动机是为了获取个人前途和名誉说明大学生个人主义化正在滋长。只有3%的同学从未有过对以后的打算,而有7%的同学则对未来充满了不安全感,并表示“不想太快进入社会”,不想进入社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业、学习、情感等压力让大学生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并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勇气:脱离了老师家长手把手的教育,一些人在一时之间不能适应,产生厌学心理,企业对大学生应聘标准渐渐增大,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多,已经不再是昔日的“天之骄子”,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并没有减少,压力依然很大,因此,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明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政治

11、工作要一直坚持下去,不断地根据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行灵活的教育方式,从而保证学生积极乐观地步入社会。大学文化是学校的精神、传统作风的综合体现,是校内所有成员共同创造的一种过程。它包括知识、氛围、环境、价值、信念以及其他一切独有的能力和习惯,客观地创造一种育人的环境和氛围;一旦某种精神形成了,必然会对学校的发展产生导向作用,形成一种独有的校园氛围,从而使生活在同一所学校的各类人员彼此之间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进而升华为校园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管理中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是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在这里,我们将大学校园最重要的文化感知者学生的行为进行简要的分析,为的就是通过一些问题引出一些更深入的思考,探讨大学的文化现象,挖掘出我校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也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大学文化建设,为构件一个和谐的校园而努力,同时也是为提高自身修养,增强民族责任心和民族自豪感而努力。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