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8 ,大小:33.70KB ,
资源ID:524925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249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精选多篇).docx)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精选多篇).docx

1、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精选多篇)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第1篇)根据临州人大办电发201727号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 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的通知 精神,康乐县人大常委会成立调查组,对我县中华人民共 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 现将调查情况上报如下:一、基本情况(一)加强组织领导,提供坚实保障。一是成立工作机 构。全县成立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设在县农牧局。整合并充实了县级层面的管理力量,成立了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要求各乡镇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监管中心,各村社确定了安全监管员。二是出台规范

2、性文件。 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意见和关 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制定了康乐县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康乐县重大动物疫病应急 预案康乐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考核办法乡镇街道农产 品质量安全监管办法等多套规范标准,逐步建立了农产品 质量安全长效机制,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三是制定农产品 质量安全工作规划。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十三五”发展规 划,把健全农业地方标准体系、构建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体 系、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水平等内容纳入其中。(二)加强宣传培训,增强安全意识。一是开展形式多 样的宣传活动。以农资打假、3. 15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日、 农业生产安全宣传周等活动为契

3、机,重点深入牛羊交易市场、 乡镇集市、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及田间地头进 行法律知识宣传。截至目前,共发放动物防疫法甘肃 省动物防疫条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单行本1万余册, 各类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册单3.1万份,制作宣传展板 230块,发放产地检疫宣传单1000张。二是开办学习班培训。 县农牧局举办兽药、饲料质量安全知识培训20期、无公害 栽培技术培训班29期,培训人员5000人次。县农产品质量 安全监管站每年集中开展“三品一标”生产经营企业和规模 化种养企业开展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每年 选送工作人员参加省州级以上法律培训,有力提高了生产、 经营和消费者的质量安全责任意识

4、和工作能力。(三)加强标准化建设,提升产品质量。一是依托项目 推进富硒标准化示范建设。截止目前,已设置试验3项,当 归富硒试验1项,当归根腐病药剂防治试验1项,当归麻口 病不同制剂防治试验1项,有效发挥了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是加快“三品一标”发展步伐。农业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基地初步建立。在西南部高寒阴湿 区的五乡镇建立中药材标准化栽培基地6个,其中建成膜侧 当归标准化示范基地2个,示范面积300亩(白王乡孙家掌 村150亩,上湾乡马巴村150亩);中药材育苗基地500亩, (五户乡打门村100亩、上湾乡东沟村100亩、八丹乡叶素 村200亩、流川乡苏家村100亩)总面

5、积800亩。通过“三 品一标”生产技术规程、以及各类富硒农产品种养殖技术规 程的示范,从源头上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编制完 成了康乐县农业标准化生产方案,制作了粮食作物、中 药材等主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完成无公害产地认 定3个。(四)加强检验检测,完善体系建设。一是大力开展果 蔬农残检测工作。每月开展一次全县范围内农产品市场的果 蔬农残抽检,截止目前已抽检1008个样品,合格996个样 品,合格率达98. 8%,有效的保障了全县群众的餐桌安全。 二是强化动物检疫工作。对进入牛羊交易市场的家畜逐头查 证验物,做好宰前和宰后检疫登记。截至目前,全县共检疫 活畜禽26. 47万头(头、

6、只),其中:牛3. 62万头;羊1. 4 万只;猪0.15万头;禽类21. 3万只。屠宰检疫牛4520头、 羊8365只,禽类10万多羽。消毒车辆300辆(次),消毒 活畜市场、屠宰场等场所16. 8万平方米。同时,县上与四 家屠宰企业签订了肉品质量安全承诺书,明确了屠宰企 业负责人责任,有效提高了养殖户和贩运户的动物检疫意识。(五)加强综合执法,严格质量安全关。一是开展农业 专项执法。组织“农资打假”、“夏季百日大整治”综合执 法等活动,重点对种子、农药、肥料产品质量进行检查,查 处各种违规销售和使用农资的行为,从源头上保障了农产品 质量安全。同时,开展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了农资质量 管理

7、制度,健全完善了进销货台账和发票管理,并签订了农 资诚信经营承诺书。二是严把畜产品安全检测关口。建立了 畜产品从养殖场到屠宰场到市场的三级监测网络体系,不断 加大对畜产品药物残留、违禁药品的抽检频率,有效扩大了 检测覆盖面。每季度对全县所有规模化养殖场动物尿样进行 一次拉网式检测,定期或不定期对定点屠宰场的动物尿样进 行检测,并利用检测结果分析、预警、查处、追溯、公示。 重点监测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等禁用药物 和药物残留,确保畜产品安全。三是加强养殖环节监管。依 法加强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建立了畜禽及畜禽产品可 追溯制度,全县养殖场建立健全了消毒制度,从源头保障畜 禽产品质量

8、安全。四是强化投入品监管。一方面组织执法人 员对全县兽药、饲料经营企业(户)展开全面监督检查,发 放兽药、饲料安全使用告知书400余份,签订兽药、饲料诚 信经营承诺书61份。另一方面严格兽药经营企业准入机制, 积极推行兽药GSP制度,发放兽药、饲料经营质量管理培训 资料100份。同时,加强兽药饲料经营、使用环节监管,对 辖区内的15家动物诊疗机构进行了定期检查,严厉打击滥 用、违规使用兽药行为,覆盖率达到100%o(六)加强技术推广,控制源头污染。一是推广秸秆还 田腐熟技术。杜绝田间地头焚烧秸秆现象,推广秸秆还田腐 熟技术,土壤理化性状明显改善,耕地地力与耕地环境质量 明显提高。二是进一步加大

9、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 各乡(镇)分所制定专人,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 监管措施。截至目前,全县共计无害化处理病死猪198头、 羊36只、牛6头、狗6条,并已按要求全部上报州农牧局。 三是加大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力度。以控制病虫发生危害监 测为手段,利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 大中型高效药械替代小型低效药械,推行精准科学施药,控 制乱用、滥用农药现象。通过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 治、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病虫害暴发率有所降低,有 效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监管难度大。执法监管保障有待加强,农产品质 量安全工作领域广、环节多,涉及各个方面

10、和多个部门,监 管体制尚未完全理顺,监管合力有待进一步形成。(二)农产品规模、集约经营水平仍然较低。农业龙头 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能力较弱,农业生产总体上 仍处于自给自足的千家万户经营方式,生产规模小而分散, 产量低,产品供应期短而集中,效益差。大量果蔬需求依靠 外地调入,难以实施质量安全追溯。同时,农产品质量标准 体系还不健全,多数农产品还没有统一质量标准,有的质量 标准需要提升和完善,部分生产经营主体没有严格执行质量 标准。(三)技术力量少。资金投入仍显不足,农产品生产基 地建设、农技推广服务、质量安全监测、执法监管等农产品 质量安全经费投入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同时,村级农技队伍 处

11、于瘫痪状态,乡镇、街道农技队伍年龄老化、知识退化、 作用弱化,且分布不合理,县级农技队伍也存在技术推广指 导针对性不强、办法不多等问题,满足不了现代农业发展的 科技需求。(四)宣传还不够深入。广大干部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 全法知之甚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认识亟待提高,重 视和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社会氛围尚未真正形成。部 分农产品生产者质量安全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质量安全意识 和责任意识,注重眼前利益,盲目追求产量,维护农产品质 量安全没有成为其自觉行动。三、几点建议(一)抓好质量安全法宣传。继续通过各种媒体,采用 各种方式,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政策、法规、标准、 技术的宣传和培训力度,

12、真正做到家喻户晓,进一步提高广 大群众的质量安全意识。(二)抓好农业标准化建设。以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为载 体,以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产地建设和富硒产业发展 为突破口,全面加强农业标准体系建设,扩大农业标准化生 产的覆盖面。(三)抓好农产品检验监测。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 充实仪器设备,加强检验监测能力,提高检验检测水平。依 法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制定监测计划,延伸检测 区域,扩大监测范围和数量,切实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工作。(四)抓好农产品准入准出。依据法律确定的农产品市 场准入要求,加强对进入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以及超市的瓜 果菜等农产品的监督抽查,防止和杜绝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农

13、产品上市销售。(五)抓好农业投入品监管。继续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 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 售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行为,从严打击违法生产和经营行为, 把好农业生产源头入口。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第2篇)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首先,感谢区人大常委会对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 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在,我就全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 质量安全法(以下简称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贯彻实施 情况汇报如下,请区人大常委会予以审议。根据2015年度重点工作安排,区人大常委会决定从今年 8月起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贯彻实 施情况执法检查。为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14、区人大先后召开了 执法检查动员大会,制定出台了执法检查方案。在区人大的 统一安排下,我区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相关要求, 突出工作重点,细化工作措施,加大监管力度,认真开展自 查自纠,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一、强化责任落实,推进网格化监管。一是落实监管责 任。区政府明确由农委、市场监管、海洋渔业等部门各负其 责,共同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区农委与兽医站, 区市场监管局与农产品批发市场,区海洋局与重点用海业主 和重点养殖企业签订责任状,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确保安全。二是健全监管体系。实行区包镇、镇包村、村包 片的监管人员包干负责制,健全区、镇、村、企业(基地) 四

15、级监管网络,形成“层层负责、网格到村(基地)、责任 到人、全面覆盖的网格化监管体系。同时在各监管区域的 显要位置予以公示,真正做到监管重心下沉、监管关口前移。 今年3月,盐城市在我区召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场 推进会,对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表示充分肯定。三 是强化队伍建设。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 的要求,强化安全检测监管,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队伍建设,先后举办农业执法人员培训班4期、水产品质量 安全集中培训4期。同时创新形式,把农业法制培训由执法 人员向农资经营业主延伸。二、加强品牌建设,推进标准化生产。一是树立守法意 识。突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省农产品质量安全

16、条例 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横幅、“12316” 三农服务热线、发放资料、举办培训班等各种形式进行广泛 宣传,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知识和法律法规,让生产者 知规守法。今年以来,先后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料、明白 纸和宣传标语8万多份。二是推广标准化生产。编发了大 丰区主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通过“三点工作 法、现代职业农民培训、科技入户等多种举措,大力推广绿 色生产技术,先后开展各类培训49期,培训职业农民5588 人,建成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32. 98万亩。扎实开展农产 品准出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档案记录, 推行上市前检测,确保农产品合格入市。三

17、是加强品牌创建。 充分发挥农业“三品”在产地管理、品牌引领、消费认同等 方面的积极作用,大力开展农业品牌创建活动。今年以来新 申报农业“三品73个,全年“三品占食用农产品的比重 预计将达到45%,比去年提高10个百分点,被国家认监委认 定为“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被列为首批创建省 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南阳韭菜、辣根、柿子 新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三、加大检测力度,推进常态化监测。一是提升检测能 力。区农检站目前已有63个参数的检测资质,在盐城同行 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全区所有镇级监管站均建有检测室,承 担辖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定性检测任务。区镇检测室实现联 网联检,实时传送

18、数据。同时,举办首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 测人员技能大赛,进一步提高了基层检测人员的检测技能。 二是加大检测频度。建立全区蔬菜果品规模生产经营主体档 案,加大抽检力度。区农检站每月对各镇实现一轮抽检,各 镇检测站实现每周一轮抽检,每周确保有不少于15批次的 速检信息实时上传至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对全 区五个农贸市场开展检测活动,做到检测规范、上传及时、 台账齐全、信息公示。今年110月份,全区共检测果蔬样 品11163个,其中定量检测657个。三是确保检测成果。开 展农贸市场检测活动,对不合格的农产品及时通知下架并作 无害化处理。今年8-9月,区市场监管局对城区农贸市场 和超市的90个批

19、次农产品进行了抽样检测,对发现的3个 不合格产品进行了调查处理,确保农产品合格入市。四、瞄准突出问题,推进精准化整治。今年以来,区农 委组织开展了蔬菜水果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生猪屠宰管理专 项整治等两个专项整治行动,区市场监管局开展了农贸市场 规范化管理互查互评家家到活动,区海洋局开展了水产品质 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一是造 浓整治氛围。专项整治期间,先后印发各类技术手册2万册, 张贴禁限用农药名录等宣传画9000多张,发放告广 大生猪屠宰企业、经营户一封信、致广大蔬菜种植户的 一封信等各类宣传资料6万多份,在人民公园举办水产品 质量安全宣传活动2次,现场发放宣传资料10

20、00多份。二 是突出整治重点。在全区大蒜、韭菜、芹菜等主产村开展拉 网式检查,建立市场巡查工作机制和高毒限用农药实名购买 登记制度,每周巡查不少于4个工作日。专项整治期间,先 后开展生猪屠宰管理巡查执法51次、私屠滥宰联合执法检 查行动3次;海洋渔业部门出动执法人员122人次,对200 多家水产养殖单位进行了检查。近期,区市场管理局还将组 织对全区农贸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检查验收。三是加大办案 力度。专项行动期间,蔬菜果品上,共立案查处违法违规经 营案件17起(农药12起、肥料5起);生猪屠宰管理上, 先后取缔私屠滥宰窝点5个,立案查处5起,查获私宰猪肉 129公斤,关闭生猪屠宰企业6家、暂停1

21、家,有力地震慑 了不法分子。下一步,我区将按照本次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以党 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 安全法、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进一步查漏补缺, 加大自查自纠力度,稳定农产品产量,保障农产品安全,努 力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再上台阶。一是强化属地管 理责任。健全农产品监管责任体系,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 执法年为抓手,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扎实推进“网 格化监管、问题治理和综合执法,努力实现源头无隐患、 投入无违禁、管理无盲区、质量无事故、消费无投诉,确保 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二是加大日常监管力度。坚持 问题导向,突出区镇常态化监测,着力推进农产品质

22、量安全 检测体系和农业投入品监管体系建设,突出抓好农药规范经 营使用。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强化宣传引导、依法治质和作 风建设,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再上台阶。三是推广 标准化生产。加大主要农产品生产标准和技术规划的普及推 广力度,开展农产品产地准出示范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农产 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全区首批16家产地准出示范基地确 保顺利通过验收。积极推进农业“三品”申报和名牌产品创 建,全年创建盐城市级以上品牌10个,以品牌引领农业标 准化。四是推进诚信体系建设。突出建立红黑榜制度,着力 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组织开展2015年度农 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企业评选,评选出一批农产品质量安全

23、诚 信企业,弘扬典型,发挥正能量;对违法违规的农产品生产 经营主体实行重点监管、常态监控。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第3篇)主任、各位副主任: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 主任会议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贯彻 执行情况的报告,请予审议。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我市农 产品质量监管,确保广大人民群众消费安全,我办严格按照 省农委关于开展2011年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行动的 通知要求,严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关,常抓不懈,明确职责, 很抓落实,有效地保证了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了广大 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一、工作开展情况:(一)、精心组织实

24、施,深入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 全是食品安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食品从田头到餐桌的 重要环节,直接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消费安全。 因此,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百姓关心领导重视。为保证农产 品质量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办领导班子多次召开专题会议, 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年初,经研究专门制订了关于成立 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新农业办 2011146号),并结合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和种子执法年活动 的开展,制订印发了关于成立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及种子执 法年工作小组的通知(新农业办2011112号),在农产品 质量安全监管上始终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 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宗

25、旨,坚持“两手抓、一提升”, 一手抓标准化生产、一手抓执法监督,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 安全监管能力,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 追溯管理,全面推进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工作,进一 步提高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主要采取了以下有力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首先,加强组织领导, 我办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小组,由主任任组长,分 管主任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组员;其次,明确监 管责任,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一级向一级负责,逐级落 实责任。明确具体监管人员,实行“一对一的监管;第三, 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作的顺利 开展

26、。2、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一是继续完善农业质 量标准体系。在大力引用和贯彻执行相关国家、行业以及省 地方标准的基础上,针对我市农业生产实际,加快完善农业 标准化生产技术标准的申报和制定,填补标准空白。今年我 办会同质量技术监督办实施国家级有机蔬菜农业标准化示 范区项目,创建有机蔬菜胡萝卜、黄瓜、毛豆等省级地方标 准,现已进入验收准备阶段;二是精心组织培训。突出标准 化生产观念的提高和技术普及,重点组织镇级农技人员、种 植大户和科技示范户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生产管理等 有关知识的培训,通过大力实施“标准入户”工程,结合“农 民培训工程、“科技入户工程等项目的实施,采取多种 培训方式,以点

27、带面来全面提高农民按标准生产的意识,让 农民掌握标准化栽培管理的技术要领。同时发放各类培训资 料近万份;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 网络等媒体进行农业标准化入户、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专 项整治等方面宣传报道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3、规范基地生产行为。农产品生产基地应达到“三有” 要求。一是有记录,按标准组织生产,督促建立农药、肥料、 种子等农业投入品使用制度和生产记录,按规定完善生产管 理档案;二是有检测,生产基地需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开展 自检工作,或委托有关质检机构定期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 报告;三是有标识,基地生产的产品须有包装标识,并在包 装物上标注或者附加标识

28、标明品名、产地、生产者或者销售 者名称、生产日期。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 产品等质量标志使用权的农产品,须标注相应标志和发证机 构。4、严格产地准出。各乡镇组织排查辖区内农产品企业和 基地名单,摸清情况,对照标准认真筛选,对经筛选确定的 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人切实加强监管。在标准化生产、 检验检测、包装标识等方面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并严格 执行准出制度,确保落到实处。5、加强投入品监管。对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生产经 营主体进行全面清理整顿,确保不出现因农资质量引起的农 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坚决杜绝使用禁用农业投入品行为。对 重点蔬菜产区范围内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单位100%实行备

29、 案,督促其完善进销台账制度,坚决杜绝经营假劣农资和违 禁农业投入品行为。同时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 期的规定。6、及时沟通信息。我办及时通报农产品的抽检结果,同 时,加强与公安、卫生、工商、质检等有关部门沟通与配合, 一旦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按照应急预案要求,查明问 题产品源头并妥善处理,及时将情况上报,形成上下联动、 畅通高效的信息沟通工作机制。(二)、抓好“三品认证及例行监测工作。1、抓好“三品认证和特色农产品开发。围绕优势主导 产业发展和特色农产品的开发,积极推进无公害产品、绿色 产品、有机食品认证。截至目前为止共完成“三品认证204 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81个,绿色食品

30、20个,有机食品3 个。省级名牌农产品1个,市级名牌农产品9个,20万亩全 国绿色食品花生原料基地和“邵店板栗”地理标志申报工作 正在有条不紊进行中。下一步继续加强我市“三品”申报认 证工作,提升我市农产品知名度,提高市场竞争力,确保农 民增产增效。2、完善农产品例行监测制度。加强监测手段,增强监测 能力,扩大监测范围,提高监测水平,实行每周定期检测和 不定期抽查检测相结合。我们重点对蔬菜生产基地、批发市 场、农贸市场、超市进行抽样检测,每月完成抽检农产品样 品200次以上,合格率达99.9%以上。为动态掌握我市农产 品质量安全状况加强监管提供保证。3、强化监督检查,加大查处力度。今年以来,我

31、办多次 组织执法人员对本市蔬菜生产基地瓦窑、草桥、新安等镇进 行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农户是否按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生产 中是否使用了禁限用农业投入品,是否有农产品生产记录档 案情况等。加大监控“三品”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监管力度, 重点检查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记录、标识使用等, 坚持产地环境监控与农产品生产档案管理相结合,规范使用 与开展生产技术服务相结合,包装标识管理与市场准入管理 相结合,积极打造从田间到市场的安全链条,促使获证单位 普遍做到“环境有检测、操作有规程、生产有记录”。开展“三品标志使用专项检查,联合质检等部门对“三品标 志使用是否规范等进行严格检查,及时制止冒用、超范围使 用

32、“三品标志违规行为,并要求“三品生产企业使用规 范的包装,切实维护“三品市场秩序。强化农业投入品管 理,深入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农药、肥料、 种子等农业投入品的经营和整治,加大对农资市场经营农业 投入品违法查处力度,向经营户发放禁止经营销售禁用高毒 农药告知书,并与经营户签订不销售高毒农药承诺书,从源 头上杜绝高毒农药,确保农户使用放心药。加强对本区域种 子生产经营企业和商户的监督检查,对其生产经营资质、经 营种子品种来源、审定推广区域、质量、包装、标签等,逐 一审查,并做好质量抽检工作,把好种子源头关,开展种子 生产经营档案检查活动,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指导好本区域 的品种布办,以政府推介品种为依据,引导农民科学选种, 发挥品种最大的增产增收增效作用。此外,积极处理解答农 民投诉举报及生产中的问题,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严查肥 料生产经营中假冒肥料登记证以及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复混(合)肥行为,检查复混(合)肥生产企业登记证是否有效, 肥料标签内容是否完整,确保农户使用放心肥。通过严厉打 击违法行为,规范了市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进一步提 高,有效地保障人民群众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