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4 ,大小:149.15KB ,
资源ID:527902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27902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第一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 Word版含解斩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第一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 Word版含解斩Word格式.docx

1、B项与史实不符合,直接排除;C项不符合“改土归流”的根本目的,排除;D项也与“改土归流”根本目的不符,排除。故选A。清朝政治制度“改土归流”3葛荃在中国政治文化教程中提到:“官僚制下的官吏系统是君权统治的延伸,朝臣贵族和各级官吏所拥有的只是从王权派生或分解出来的政治经济特权,而非法定的以自由和平等为前提的政治权利。”材料最能反映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家国一体 B.专制主义 C.中央集权 D.尊君敬祖【答案】B本题考查的是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认识。由材料关键信息“是君权统治的延伸”、“臣贵族和各级官吏所拥有的只是从王权派生或分解出来的政治经济特权”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君权统治”指

2、的就是君主(皇权)专制统治,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提及“家国一体”,排除A;中央集权涉及的是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C;D项明显属于无关项,排除。故选B。政治制度的特征专制主义4孙中山说:“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发生在20世纪初的“那次血战”指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答案】C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它把中国历史划开了两个时代,在今天以前,是我们屈辱悲苦的黑暗时代,自今天

3、起,将是我们富强康乐自由平等的光明时代。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今日得以昭雪。”文中“这里的胜利”、“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分别是指( )A南京解放、瓜分狂潮、九一八事变 B南京解放、七七事变、辛丑条约C抗战胜利、马关条约、卢沟桥事变 D抗战胜利、马关条约、九一八事变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日本侵华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关键信息“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里的胜利”即指抗日战争的胜利。而南京解放是在1949年,据此排除AB两项;再根据“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到1945年刚好50年;1931年日本在中国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刚好14年。综上可知,“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分别指马关条约、九一八事变。而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据此排除C。综上可知,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抗日抗争系列状况6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f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 )A. 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B. 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 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 D. 全体居民均享有民

5、主权利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紧扣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主政治”一词由“人民”和“统治”复合而成,显然是强调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项不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直接排除;C项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具体内容之一,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全体居民”的说法错误,排除。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及其特征7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曾担任雅典首席执政官的最高行政职务。有一次在放逐投票的时候,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他在陶片代写上“阿里斯提德”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这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他;但

6、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该故事不能体现雅典民主政治的( )A广泛性 B盲目性 C随意性 D公正性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陶片放逐法”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排除A;再根据材料信息,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仅仅因为听烦了,就投了反对票,要求放逐阿里斯提德,这体现了雅典直接民主的盲目性,据此排除B;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仅仅因为听烦了,就投了反对票,要求放逐阿里斯提德,这体现了雅典直接民主的盲目性,据此排除C;D项“公正性”,材料信息无从体现,符合题干要求。8随着罗马国家的扩大和奴隶制的发展,元老院不断地通过决议,裁判官也不断地发布告示、作出判决,这些判决和决议就累积成为罗马法。上

7、述材料表明罗马法( )A.内容上侧重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处理 B.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统治者的意志C.是世界上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D.由贵族垄断立法权并可随意曲解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罗马法律相关特征,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由材料关键信息“元老院不断地通过决议,裁判官也不断地发布告示、作出判决”、“这些判决和决议就累积成为罗马法”等,材料主旨揭示的罗马法的形成过程,主要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B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提及罗马法的内容,排除A;C项结论材料信息无从体现,排除;D项不符合材料核心主旨,排除。罗马法律相关特征9有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

8、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 B.德国君主立宪制 C.美国总统共和制 D.法国共和制本题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知识点,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英国的民主制度确立过程中体现出了“较多的妥协”、“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如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新贵族与旧势力多次妥协,支持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又发动不流血的“光荣革命”,避免暴力革命;“渐进中累积着大步”指君主立宪确立后又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民主的完善过程,直至18世纪中期君主

9、立宪制才完善起来。综上可知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德国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统一后确立代议制,排除B;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后确立代议制,排除C;法国通过多次革命、政变后后确立代议制,排除D。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进程及特征10“历史告诉我们,在所有年代,在所有形式的政府下,统治者大都是一样的,他们敢多坏就有多坏,堕落的空虚,愚昧的诅咒就像麻风病一样附着在他们身上。”鉴于此,美国人采取的有力措施是( )A实行联邦制政体 B确立分权制衡原则 C保持两党制原则 D坚持人民主权原则本题考查的是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相关特征,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准确判断的能力。从材料信息看,所有的统治

10、者都“坏”、“堕落”、“愚昧”,说明权力对统治者的腐蚀。进一步可走,为了防止这些现象的出现,美国联邦中央实行的是分权制衡原则,以权力限制权力,实现了“把权力关在笼子里”,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体现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提及美国的政党制度,排除C;材料主旨无从体现“人民主权”,D项属于无关项,排除。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美国1787年宪法及其特征1119世纪末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修正条文宣布:过去统治家族的成员不得当选共和国总统。该规定( )A.有利于普选权的实现 B.有利于资产阶级政体建立C.有“因人立法”的非民主因素 D.有利于巩固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本题考查的是法国资产阶

11、级代议制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题干中“过去统治家族的成员不得当选共和国总统”可知目的是阻止了保皇派的复辟之路,从根本上巩固民主共和政体,D项表述客观,符合题意,正确;A项“普选权”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资产阶级政体在法国早在1875年就建立了,排除B;“因人立法”的做法的确违背了民主原则,但不符合材料核心主旨,排除C。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的完善与巩固12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

12、事”。他主要肯定辛亥革命( ) A实现了民族独立 B推翻了封建帝制 C确立了共和政体 D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本题考查的是对近代中国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认识与理解,旨在考查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体现了反对外来干涉的民族意识;“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民主意识增强。综上可知,D项表述准确,符合材料核心主旨,正确;A项本身错误,此时的中国并没有实现民族独立,排除;B项本身是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不符合题意,排除。辛亥革命功绩及历史意义13新中国成立后,“对于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我们把

13、他们当作普通侨民对待,不当作外交代表对待”。这体现的外交原则是(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一边倒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另起炉灶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成普通侨民看待,不当作外交代表看待”就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这符合“另起炉灶”的内涵,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指的是清除先前帝国主义与国民党相关的外交残余,排除;B项是倒向社会主义苏联,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项是1953年提出的外交原则,与材料的描述不相符合,排除。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大外交方针141954年的中国

14、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相关内容,旨在考查知识迁移,正确认知的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尚未召开全国人大,政协全体会议被赋予代行全国人大职权;1954年随着全国人大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人民政协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任务已经结束,但作为统一战线

15、组织而继续存在。综上可知,D项表述准确,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错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1954年之前政协制度已经初步建立,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和史实,排除;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政治协商制度15礼记王制中有西周“田里不鬻(卖)”的记载,1975年岐山董家村裘卫诸器出土后,人们在恭王三年(公元前920年)制作的卫禾皿上发现“贮”字,并解释其意为贾、价、租典、特殊的土地易手等。这一变化( )A丰富了对井田制的研究视角 B质疑礼记王制的真伪C进一步证实铁犁牛耕的价值 D重估宗法分封制的内涵本题考查的是对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

16、相关认识与理解,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中“贾、价、租典、特殊的土地”等信息,说明当时土地可以出租、交换、赠送,可以看出丰富了对井田制的研究视角,A项符合题意,正确;礼记对土地不予交易的记载和出土实物资料相冲突,说明井田制的土地国有性质并非一成不变,西周在特定时期有土地关系的松动。由于史料的冲突并不具有完全的对应, B项表述具有片面性,排除;C项的铁犁牛耕出现在东周时期,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D项明显不符合题干井田制主题,排除。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井田制16美国史学家麦克尼尔认为,在公元10001500年,中国文明的发扬光大,使中国的文化、财

17、富和力量达到了新的水平,具有世界中心的地位。能为此观点提供佐证的事实是,中国在这一时期( )开始出现国际性大都会 出现纸币商业空前繁荣,外贸兴盛 白银成为流通货币 A B C D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宋元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状况,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以及材料的理解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始出现国际性大都会,早在唐朝就已经出现,时间是公元618年907年,长安等城市就是,据此排除A;白银成为流通货币,发生在明朝,时间是1368年-1644年,据此排除CD两项;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北宋时期的益州(今成都地区),宋元时期商业空前繁荣,外贸兴盛,可知正确,即B项正确。商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17.

18、我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的是在( )A.两汉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南宋时期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知识点,旨在考查识记教材基础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指的是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逐渐得到开发,唐朝“安史之乱”之后,经济重心逐渐开始南移,到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综上可知,A项与题干要求不符,排除;B项错误,此时期还没有完成经济重心南移;C项错误,此时期还没有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排除;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经济重心的南移状况18明朝官员谢杰在虔台倭纂中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

19、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入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以下各项是对这一表述的理解,其中不恰当的是( )A.海禁加剧了寇患 B.主张废除海禁政策C.海禁会使商人铤而走险 D.海禁的负面作用明显本题考查的是对明朝海禁政策的认识与理解。由材料关键信息“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等,材料主旨体现的是对“海禁”政策消极影响的认识。A项符合材料的描述,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禁之愈严而寇愈盛”即能够体现出C项,不符合题干要

20、求,排除;材料主旨能够体现D项,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从材料信息看不出作者“主张废除海禁政策”,符合题干要求,正确。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明清“海禁”政策状况及影响19“布衣”是中国古代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年代里“布衣”中的“布”是指( )A丝织品 B棉纺织品 C毛纺织品 D麻纺织品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状况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在古代中国,丝、稠、缎等都属于上等衣料,是社会上层所穿之物,普通百姓的衣料在元明以前主要是麻布;之后,随着棉花种植的推广,棉纺技术的进步,棉布逐渐成为广大民众的衣料。综上可知,D项

21、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B项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C项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手工业的发展及其状况纺织业的进步20明朝时期,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附近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窑近千座,综合上述现象,当时经济的突出特点是( )A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区域性经济分工扩大 D农耕经济高度发展本题考查的是对明朝经济发展状况的认识与理解。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太湖地区出现纺织家庭,苏州丝织业发达,松江地区发展棉织业,景德镇发展瓷器业。材料主旨揭示的是太湖地区经济分工扩大,

22、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核心主旨,排除;材料信息无从体现“雇佣与被雇佣生产关系”,排除B;D项涉及的是农业,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故选C。手工业的发展明朝时期太湖地区的状况21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想寻找史实印证“明清时期中华文明出现了诸多新因素,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都有所体现”这一观点,他找到的经济方面最有力的证据是( )A临清“绅士商民近百万” B吴江“游手之徒,十室而九”C苏州机户“自行设机督造,雇匠织造” D汉口“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本题考查的是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知识点,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在经济方面的新因素应该是资本主

23、义萌芽的出现和缓慢发展,选项中只有C项符合题意;A项“绅士商民近百万”不是新因素,排除;B项“游手之徒,十室而九”不是新因素,排除;D项“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不是新因素,排除。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及其状况22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现象反映的是( )A殖民贸易 B民间贸易 C朝贡贸易 D官民贸易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相关知识点。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为了宣扬国家实力,往往实行“厚往薄来”的政策,这是朝贡贸易,C项符合题意,正确;A项明显不符合古代中国,排除;B项与材料的描述不符,排除;D项与材料的描述不符,排除。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朝贡贸易23平遥是著

24、名的“晋商”发源地之一。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在平遥诞生。三年之后,“日升昌”在中国很多省份先后设立分支机构。19世纪40年代,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 B晋商活动范围广C山西是近代中国的经济中心 D汇兑事业在中国开始发展本题考查的是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状况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由“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雏形”、“票号”等可知A、D两项符合史实和材料的描述,但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由“很多省份先后设立分支机构”、“业务扩展到日本、新加坡”等,可知

25、B项符合材料的描述,但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C项结论本身不符合史实,而且从材料中亦无法得出,符合题干要求。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帮24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 B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 D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回忆、再现所学知识的能力。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经济入侵,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A项符合史实,排除A;由于外商收购原料,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C项符合史实,排除;随着传统自然经济的解体,中国逐渐被卷入

26、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项符合史实,排除;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明朝中后期,自此之后就在缓慢发展,谈不上“深刻的变化”,B项不符合史实,符合题干要求。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传统自然经济的不断瓦解相关状况及其影响25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 )A.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C.洋务运动之后 D.甲午中日战争之后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马关条约的签订26. 对于中国近代化,有人这样说:“广东人立言,湖南人流血,江浙人摸钱。”上述评价中“江浙人摸钱”的本质含义是( )A江浙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中心 B江浙是中国人民抗争探索最早的地方C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在江浙等地发展较快 D江浙人具有经商发家致富的优良传统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状况知识点。解题时注意题干“本质含义”要求,由已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化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思想领域的思辨化和科学化。而“江浙人摸钱”是指江浙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