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18.09KB ,
资源ID:531795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3179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一年级数学比多少2.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一年级数学比多少2.docx

1、一年级数学比多少2一年级数学:比多少2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感知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2通过开放型的问题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3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的小组式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从而感知数学无处不在。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0页。教学设计初步感知,导入新课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出发,感知多与少的概念师:同学们,回头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生:教室里有很多听课的老师。师:你能用多或少描述以下听课教师与讲课教师之间的大小关系吗?生1:听课的教师比讲课的教师多。生2:我班的同学比听课的

2、老师少。生3:听课的老师比我班的同学多。生4:台上的桌子比台下的桌子少。生5:我班的女孩比男生少,男孩比女孩多。生6:戴眼镜的比不戴眼镜的少。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是学习的前提。教师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引入,体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教师适时地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同时,引入情境提示矛盾,让学生独立探究,寻找解决生活问题的数学策略,有意识地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正如课程标准所指出的:鼓励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谈话引入新知1感受多少。教师板书:多一些 少一些 多

3、得多 少得多师:你们对这些词是怎样理解的?(可以借助图片、手势和身边的事物说一说。)a.出示第1幅葡萄图。师:图上有什么?绿葡萄和紫葡萄比较多还是少?多很多吗?用哪个词比较合适?反过来紫葡萄和绿葡萄比较用哪个词较为合适?(学生开始讨论)小组汇报讨论结果。紫葡萄有50粒 绿葡萄有40粒绿葡萄比紫葡萄( )紫葡萄比绿葡萄( )生:绿葡萄的个数比紫葡萄少一些。紫葡萄的个数比绿葡萄的个数多一些。b.出示第2幅图片。葡萄有50粒 草莓有8个葡萄比草莓( )草莓比葡萄( )师:大家仔细观察,葡萄的个数和草莓的个数比较,你发现了什么?生:葡萄的个数比草莓的个数多出许多。生:草莓只有一点点,葡萄有很多。生:草

4、莓比葡萄少那么多呀!师:你们能用今天学过的词语来描述以下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吗?小组讨论开始(汇报讨论结果)。生:葡萄比草莓多得多,草莓比葡萄少得多。师:刚才借助实物图对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老师这里还有一幅图没有标上数据,大家可以看图估算以下,然后用今天学过的词来描述一下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c.出示第3幅图片。橘子的个数比青椒的个数( )青椒的个数比橘子的个数( )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生1:橘子的个数比青椒的个数多得多。生2:青椒比橘子少得多。学习数学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充满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的过程,让学生从数学现实出发,让学生合作交流、寻找解

5、决问题的方法,有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能从数学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2数学游戏。教师:刚才大家学的很好,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老师这里有一个两位数,它们能猜到是多少吗?生:老师,这个数是20吗?师:不!它比20多得多。生:老师,这个数是60吗?师:它比60又少一些。生:那么是55吗?师:对了,真聪明!师:你们还想做这个游戏吗?老师这里还有一个两位数,它比100少得多。猜猜看?学生猜的过程略。教师能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设计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通过这一游戏,不但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有意渗透了朴素的区间套的逐步逼近

6、的思想方法。练习设计1有两只小青蛙捉害虫,一只青蛙说,我今天吃了35只害虫,另一只青蛙说,我吃的比你少一些,你们猜我吃了多少只害虫?(1)10只 (2)30只 (3)5只2我今年8岁,妈妈今年38岁,妈妈的年龄比我的年龄1、小得多2、大一些3、大得多3媒体出示小猫钓鱼的画面。用画面上的数字各说一句话(用上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小组交流,然后派一名同学到前面来向大家汇报。你能从这副图上看到些什么吗?生:小白猫钓的鱼特别多,小灰猫钓的最少。师:这是什么原因呢?(同学展开讨论,并联系小猫多鱼的故事展开了联想。)生:小灰猫钓鱼的技术不行。生:小灰猫可能钓鱼不专心,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捉蜻蜓把

7、钓鱼的事耽误了。师:就小猫钓鱼这件事,我们知道不管作什么事,不光技术要好,更重要的是要专心,不能三心二意。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大家说对吗?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谈谈你的收获,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学设计说明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初步理解了多与少的概念,已经能够区分两个数量之间的多与少。本课内容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多与少的概念。使学生由20以内数的多与少的比较发展到能比较100以内的数。1体现四主意识,实现两个转变。本课的设计立足于体现四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实现两个转变:a学习方式的转变。由单一化(师讲生听)向多样化转变。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组织形

8、式,让学生在独立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讨论争议等多样化的形式中展开学习。给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为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供条件,让学生在向未知挑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b师生角色地位的转变。变教为导,教学过程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为学生创设一系列探究的问题情境,学生在看一看、议一议、说一说等等生动有趣的过程学习,教师只作相机引导,学生在一次次的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不仅获取了新知,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和能力。2扩展思维空间,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本课在教学中尊重每一个学生,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

9、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如在新课导入环节,让学生通过观察周围事物来展现学生想法的丰富多彩,这样学生的思维会越来越活跃,思路会越来越开阔。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创新学习的成功喜悦。3鼓励质疑问题,引发问题意识。本课教学中注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当出示第一副图时,让学生凭经验和直觉提出问题,并不加评价,而是将评价的任务交给学生,学生先是思考哪个答案正确,进而认识到其中的道理。在课结束前,又让学生进行质疑。这样,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渐强化,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培养。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效果。本节课根据教材的知识体系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了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手段,

10、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在图文声并茂、静观和动态结合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功地突破教学难点。专家评析从可能性来看,任何一个正常的、有智力的人都有创造力,即潜在的创造力。每个学生都是富有个性、极具潜力的思维主体,关键是我们的教学能否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开放性的问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畅所欲言,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一次又一次引领着学生进入创新思维的海阔天空。这节课练习的设计不仅具有层次性,而且贴近学生的生活。在练习的设计上,为了达到教学的目的大胆放手让学生讨论,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这样,思维活跃的孩子可以大胆阐述自己的意见,不发言的孩子在小范围内也可以有所表现。教师选材贴近儿童生活,小猫钓鱼富有童话情趣,为儿童喜闻乐见,教师能抓住小猫钓鱼这件事归结到意志品质的教育,渗透(不管干什么都要专心,学会管住自己)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数学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技能的教育,更要重视情感素质的培养。老师借用小猫钓鱼这样一个儿童容易理解也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非常之好。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