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2 ,大小:77.28KB ,
资源ID:535958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535958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电子商务专业评估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电子商务专业评估报告.docx

1、电子商务专业评估报告电子商务专业(指标1-1)分项自评指标名称一级指标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二级指标专业定位与办学思路自评结论A评价标准A级1.专业定位准确,专业建设能及时跟踪市场需求变化,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企业、行业发展的需要;2.建立了以社会用人单位相关人员为主体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用人单位参与了专业基本建设和其他各教学环节,在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3.学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专业建设工作,职业教育理念先进,办学思路明确。自评依据本专业开办于2003年,现有专兼职教师16人,在校生201人。是XX市电子商务协会理事单位和人力资源工作委员会副主席单位的具体业务实施部门。在专业定位和

2、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情况如下:1、专业定位准确,专业建设符合XX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XX具有发展电子商务的良好环境经过30年的发展,XX已基本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为基础,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适应现代化中心城市功能”的新型产业体系,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以及文化产业已成为XX的四大支柱产业。XX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国际贸易城市、国际物流枢纽城市和区域性金融中心。2009年,XX外贸出口总额达1619.79亿美元,占全国和全省的13.5%和45.1%,连续17年居全国大中城市榜首;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701.55亿美元,占全国和全省的12.2%和44.2%。港口货物年吞吐量1936

3、4.96万吨,集装箱枢纽港连续7年居全球第4位。XX的电子商务数量仍居全国之首,有超过50%的企业通过各类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业务。2008年以来,XX从事电子商务相关服务的企业有5000家以上,其中纯电子商务公司就有400多家。仅腾讯拍拍网、商机网、伊西威威、富码视窗等各行业龙头电子商务就超过70个。XX又是中国电子商务最大终端消费地,是各大电子商务企业重兵把守的重要市场。电子商务在XX的推广得到了各级政府的支持。2009年国务院批准实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及XX综合配套改革整体方案都确立了以XX市为核心的珠江口东岸地区城市群未来的区域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和贸易

4、中心的地位。2009年9月,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正式批准XX创建首个国家电子商务示X城市。2010年3月,XX市政府通过XX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X城市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到2012年底,XX要有70%以上的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50%以上的中小企业经常性地应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服务;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3000亿元;将XX建成全国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达地区。企业对高职大专层次电子商务人才需求量大XX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从业人员规模大,居民就业率高。根据XX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截至2008年末,XX共有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法人单位103743个,产业活动单位131048个,个体经营户4046

5、11户(66.4%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而XX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则显示,截至2009年末,XX市有从业人员692.49万人,居民登记失业率为2.6%,远低于全国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4.3%的平均水平。XX的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正在向电子商务业务高速转型,企业对掌握熟练电子商务操作技能的高技能现代商务人才有较大的需求。XX市电子商务协会对各类会员单位进行的调查显示,互联网贸易、网络营销推广、客户服务(在线咨询、呼叫中心等业务)三类岗位对高职大专层次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有较大的需求;预计未来10年XX企业对电子商务高技能人才的总需求量在20万以上,电子商务高职大专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

6、发展前景。XX对高职大专层次电子商务人才需求量较大的产业情况如下:批发和零售业。2008年末,XX从事批发和零售业的产业活动单位有39237个,占总数的30.2%。全市有9万多个商业批零网点、1.5万家外贸进出口企业,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大型连锁商业企业也已全面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的管理、采购、物流、存储、销售等环节以提高效率,电子商务和信息化水平普遍较高。本专业已有56名毕业生在此领域就业,占17.34%。制造业。有产业活动单位34056个,占总数的26.2%。XX传统制造业向电子商务快速转型,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量大。本专业已有78名毕业生在此领域就业,占24.15%。金融业。是XX

7、支柱产业之一,有2551个产业活动单位。现代金融服务业需要大量的电子商务人才从事呼叫中心、在线客户服务等岗位工作。本专业已有63名毕业生在此领域就业,占19.5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是XX支柱产业之一,有物流和货运业务的产业活动单位6236个,其中现代物流企业已超过400家。现代物流业,尤其是国际物流业务需要大量的电子商务人才。本专业有20名毕业生在此领域就业,占6.19%。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有产业活动单位13695个,产业营业收入占其他第三产业总收入的46.3%。本专业已有38名毕业生在此领域就业,占11.76%。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本专业已有25名毕业生在各级政府单位就业,占7.7

8、8%。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有4221个产业活动单位,产业营业收入占其他第三产业总收入的29%。XX重点发展的信息技术(IT)产业有较高的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对人才的学历要求高。本专业已有16名毕业生在此领域就业,占4.95%。健全企业调研机制,优化调整专业定位本专业为了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每学期都要组织老师去企业调研,了解各类电子商务企业人才需求动态以及对毕业生能力要求的变化。利用XX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内部会员间的合作交流机制了解行业人才需求,进行专业定位的优化调整。聘请行业与企业专家担任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每学年召开一次专业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审议专业的教学设计和人才培养方案,

9、并研讨企业对高职大专层次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聘请企业电子商务专家来校办讲座,介绍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的最新动态等。还聘请企业能工巧匠指导学生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与专任老师一道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对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提出改进意见。本专业自2004年2007年期间,也同时利用学院相关研究课题组织师生对XX地区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现状和人才需求进行了900多份企业调研问卷,掌握了XX企业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第一手资料。同时,本专业近5届毕业生就业行业和岗位分布的数据也使我们对专业面向的岗位群需求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2006年以后,本专业根据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及时调整了专业发展方向、培养目标和教学设计。

10、放弃了原有的技术与商务全岗培养的定位,并根据企业电子商务技术支持岗位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舍弃了建设与维护岗位就业方向。根据各类企业对电子商务客户服务人员的迫切需要,新增了客户服务岗位方向的培养内容。目前,本专业已明确定位为:为XX及珠三角地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熟练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专业的网络商务平台从事各类电子商务活动或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现代商务人才。主要面向互联网贸易、网络营销推广、客户服务(在线咨询、呼叫中心等业务)三类岗位进行培养。电子商务典型岗位任务和能力分析表典型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互联网贸易网上订单处理电子合同签订网上支付与结算购销存管理网上采购

11、招投标物流配送会计核算分析商业情报检索能力与客户沟通洽谈能力合同管理能力网上订单处理与支付能力处理物流配送业务的能力使用商务法规的能力财务核算分析能力进行网上采购招投标能力进行购销存系统管理能力互联网营销网络调研与分析网络营销方案策划商务搭建与维护产品与推广网络调查问卷的设计能力商业情报检索与分析能力产品图像采集与处理能力撰写调研分析报告的能力运用网络推广工具的能力制定网络营销策略的能力使用网络交流工具的能力商务搭建与维护能力客户服务客户开拓管理商务沟通交流在线服务业务服务档案管理呼叫中心管理客户开拓维护能力运用CRM软件的能力与客户有效沟通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快速录入的能力良好的在线交

12、流能力XX地区无论是传统的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商务服务业,还是新型的IT产业、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业等行业,都需要大量懂电子商务技能的现代商务人才从事互联网贸易、互联网营销和客户服务三类岗位工作。本专业以产业调研为先导对XX企业进行了多轮调研,邀请行业专家参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主要面向XX地区的批发零售业、物流业、商务服务业、制造业等领域培养电子商务职业人才;重构了课程体系,进行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2006-2009年4届毕业生(323名)在毕业当年7月的初次就业率为100%,11月份省教育厅检查的在岗率都在98%以上;截至2010年5月20日,20

13、10届电子商务专业的67名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也已达到了97%。多数毕业生从事贸易、营销、客户服务等岗位,这些都反映了本专业定位的合理性。2、成立了两届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利用行业协会的交流机制,形成了校企间的良性互动两届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专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本专业已经成立了两届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会成员中企业专家占50%。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每年定期召开会议,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技能证书等事务进行咨询和论证。专业指导委员会企业专家在专业改革与建设、课程改革与建设、产学研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企业专家协助本专业建设校外实训

14、基地,安排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经常和专业老师交换意见,提供行业最新人才需求动态。不断合作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调整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以适应市场需要。聘请企业人士参加本系的就业顾问委员会开展了与行业的人才订单培养工作。本专业先后安排学生参与了中国工商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6家企业的“订单式”培养,专业与企业共同制定订单培养的课程方案、授课内容、考核标准等,通过订单培养毕业的学生能更快速适应工作岗位,更快进入角色。请行业协会专家为我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提供咨询XX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执行副会长郝建强先生、常务副秘书长高圣涵先生,以及该协会会员单位买药网黄飚董事长、博研科技的X延庆总经理、

15、牛商网董事长X宏等人士都对我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提出过有益的建议;并邀请该协会人力资源工作委员会的职业培训机构同行经常为我们提供最新动态。3、学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专业建设工作,职业教育理念先进,办学思路明确学院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支持自电子商务专业被评为2006年XX省示X性建设专业以来,学院各级领导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先后发布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建设、实训室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等一系列配套的文件,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保证了专业建设的顺利进行。在师资培训和建设经费等方面都给予了倾斜。为本专业培养了1名专业带头人和5名中青年骨干教师。为教师参加国内外职业进修和学习交流提供了良

16、好的条件,支持本专业老师参加了多轮职业XX书培训考试,选派了3位教师去德国参加了德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训。在办学经费上,学院在专业课程建设、教研科研立项、编写教材、工学结合改革试点课程、师资培训、示X专业专项建设等方面都有充足的资金投入,2008、2009年度专业建设投入分别为52万元、50万元。职业教育理念先进,办学思路明确为了推行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我院教务处和职教所每学期都邀请国内著名职业教育专家学者来院讲学。先后邀请了中国高职教育专家姜大源教授、中国职业教育学会会长王明达,华东师大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石伟平博导、XX职业技术学院“金牌教师”国家精品课程项目负责人乌云高娃博士等专家来我

17、院讲学,为推进我院课程体系改革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院有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即面向企业,服务XX,辐射全省;坚持实施跨越式发展,突出信息技术特色,办好国家示X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加强实践教学和信息化教学资源与平台的基本建设,打造“双师”素质高、结构合理的优秀师资团队,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信息类高技能人才,提高社会服务水平,提高学院综合办学实力,强化办学特色,力争成为全省一流、全国有影响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办学思路明确。电子商务专业在先进的职业

18、教育理论和学院办学指导思路的指导下,也制定出了本专业的办学思路。即依托XX本地产业,探索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以互联网商务贸易业务为主线的新型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深度参与XX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人力资源工作委员会的运作,推动校企合作和人才订单培养;依托虚实结合的多维立体化实训平台推进互联网创业教育和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改革。校企合作进行课程、教学团队、教材、实训设施、教学资源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建设,推动课程体系和虚拟实训模式的创新。在参与XX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X城市和区域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城市的进程中打造专业特色,为XX及珠三角地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做出贡献。佐证材料目录1.1.1(1) 珠江

19、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2) XX市综合配套改革三年(20092011年)实施方案(3) XX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X城市工作方案(4) XX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5) XX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6) XX互联网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092015年)(7) 国家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8) 10级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设计修订调研报告(9) 10级电子商务专业(3年制)教学设计(10) 2006-2007届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信息汇总表(11) 2008-2009届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信息汇总表(12) 2010届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信息汇总表1.

20、1.2(1) 电子商务专业指导委员会人员情况一览表(2) 电子商务专业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记录(3) 电子商务专业“订单式”培养协议书(4) 电子商务专业产学合作情况表(5) 电子商务专业校外兼职教师情况(6) 与企业合作开发工学结合教材一览表(7) 电子商务专业09届毕业生顶岗实习与就业情况1.1.3(1) 电子商务专业教师赴德国培训证书(2) 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培训情况一览表(3) XX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开展第三批百门网络课程建设的通知(4) XX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印发2630工程工学结合改革30门试点课程验收方案的通知(5) XX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关于确定十一五规划院级教材建设项目立项(6

21、) XX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关于院级教材建设项目结题的通知(7) XX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印发2009-2011年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的通知(8) XX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启动第二批院级示X性实训基地建设申报工作的通知(9) XX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正式启动教学质量评估与建设日常工作的通知(10) XX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印发学院教师下企业实践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电子商务专业(指标1-2)分项自评指标名称一级指标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二级指标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自评结论A评价标准A级1.根据学校专业总体发展规划制订科学可行的本专业建设规划,建设目标明确;2.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具体,措施得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效

22、果;3.能辐射带动相关专业发展。自评依据1、根据学院规划和XX产业需求科学制定专业建设规划,目标明确根据学院总体规划制定专业发展目标本专业根据学院六年规划文件和XX市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状况,先后制订并实施了电子商务专业20052009专业建设规划和电子商务专业20102012专业及专业群建设规划,明确了课程体系改革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实训设施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社会服务等具体任务。明确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目标电子商务专业的总体建设目标为:立足XX、辐射珠三角、面向全国,竭力打造基于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应用的现代商务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围绕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培

23、养,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构以互联网商务贸易业务为主线的新型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功能齐全、水平先进的校内外实训设施和立体化的信息化创业实践教学平台,推进互联网创业教育;校企合作进行专业课程和资源的开发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为XX及珠三角地区培养更多能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胜任互联网贸易、互联网营销和客户服务等职业岗位的高技能电子商务人才,为区域电子商务应用水平的提升做出贡献。通过三年的建设,将本专业打造成办学实力强、课程体系和创业实践教学模式特色鲜明、能引领XX同类专业发展的示X专业。2、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具体,措施得力,成效显著探索工学结

24、合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通过XX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成员之间的交流机制,积极开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实现共赢。让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同参与制订培养计划、共同开发课程标准和教材、共建师资队伍、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了“2+1”教学改革、工学交替、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和人才订单培养。重构了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本专业以产业调研为先导对XX产业进行了多轮调研,邀请行业专家对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多次审议修改,修订完善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了本专业定位为重点面向互联网贸易、互联网营销和客户服务三个典型岗位。专业在进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同时,根据XX产业的需求和电

25、子商务人才岗位群的情况,重构了具有鲜明XX产业特色、以互联网商务贸易业务为主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重视学生专业核心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主要面向互联网贸易、互联网营销和客户服务三种岗位。在课程体系中,基本素质类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政策、军事理论、大学英语、体育、就业指导等;专业基础理论类课程包括经济学原理、基础会计等;信息技术类基础技能课程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办公自动化、五笔字型录入训练等;专业核心技能课程都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商务技能高度融合的整合课程,包括:电子商务基础与实操、互联网贸易实务、互联网营销实务、客户关系管理、ERP应用、网商创业、电子商务物

26、流、图像采集与处理、商务建设与维护等。实践实训教学体系则包括课程实训、专业综合实训、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互联网创业等环节。本专业将从典型岗位出发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分析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知识、素质和职业能力结构,从而设计出学习领域课程,经过多轮岗位分析优化完善,重构了合理的课程体系,增强了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2006-2009年4届毕业生(323名)就业率和在岗率在98%以上,多数毕业生从事贸易、营销、客户服务等岗位,反映了专业定位的合理性。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以国家精品课程带动专业内涵建设初见成效:国家精品课程引领专业内涵建设。其中,电子商务基础与

27、实操先后获得了2004年院级精品课程、2006年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网络营销实务获得了2009年院级精品课程称号。专业核心技能课程都突出了教、学、做一体的虚拟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引导学生进行了网上创业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建设了较丰富的、开放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实施过程性考核方式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将主要专业课程建设成了网络课程。12门主要专业课已建成院级网络课程,部分课程还参加了第1、2轮优化。网络课程在开展互动式教学、促进学生探究性自主学习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课程教材建设成果初显。专业老师出版了各类教材15部。其中,主编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电子商务基础自2004年以来已出版了

28、2个版本,累计销售6.15万册,得到了国内高职院校同行的认同和好评。“以考促学,以考促教”取得成效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证书有机结合。在“课证结合、以考促学、以考促教”,促进技能课程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的深化改革,从而提高学生获证率和就业竞争力。每年投入经费支持和鼓励学生考取职业技能证书,减轻学生考证负担,取得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近四届毕业生考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助理电子商务师、金蝶供应链软件应用师、工业和信息化部网页设计师等证书的获证率在95%以上。电子商务认证课程可以让学生考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助理电子商务师证书(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工)。ERP应用课程将与金蝶等公司合作引进企业课程资源,让学

29、生考取金蝶供应链软件应用师证书。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实战课程既可以让学生掌握开展互联网商务贸易活动的实用技能并进行互联网创业实践,又可以考取阿里巴巴电子商务专员证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的“双师”教学团队本专业现有教师16人,其中专任教师8人,兼职教师8人,专兼比为1:1。在专任教师中,培养出了院级专业带头人1名和中青年骨干教师5名;硕士6人,研究生学历(或学位)教师比例为100%;增加副教授2人,使得副教授达到5人;经过培训和企业实践全部具备“双师素质”,其中获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电子商务师(技师)证书3人次、获得阿里巴巴电子商务认证讲师4人次、获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考评

30、员资格4人次、获得思科认证网络工程师、思科认证网络互联专家、物流师、国际商务单证咨询师等行业认证证书各1人次。专任教师队伍具有良好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近几年先后出版了15本教材,承担了10多项院级以上科研和教研项目,发表论文60多篇。本专业已从企业一线聘请了8名优秀商务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主要承担了技能实践课程的教学和生产性实训指导工作。强化虚拟实训,建成了一批技术水平先进、功能齐全的院内外实训设施,组建了虚实结合的实训教学平台院内实训设施相对齐全先进。本专业重视信息化实训设施的建设,先后投入300多万元建成了电子商务实训室、商务综合实训室、电子物流实训室三个电子商务校内核心实训设施,配有

31、学生电脑130台,部门级服务器6台。建成了10套专业虚拟实训教学系统。2002年以来,本专业先后建成了电子商务实验室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网络营销系统、国际贸易实验室系统、贸易制单系统、金蝶K/3ERP系统、电子商务技能考核平台系统、客户关系管理教学系统、电子商务开发平台系统、校园网上商城等虚拟实训设施。这些虚拟实训系统已在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和课程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立了校企合作进行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专业已经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在校外先后建成了中德安联保险公司等12家实训基地单位。与金蝶等公司建立了校内实训基地,合作进行认证培训。在每学期的生产性实训和毕业顶岗实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运作状况良好。3、能辐射带动院内外相关专业的发展我系以电子商务专业为龙头,整合工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形成电子商务专业群。电子商务专业群面向XX及珠三角地区企业经营管理类岗位,以电子商务专业为重点,突出应用信息技术处理企业商务管理业务的能力,带动工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3个专业的建设。专业群内四个专业既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实现课程资源、实训设施、师资队伍共享,并将现代信息技术贯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